從前有個小茶杯,他和人類一起生活好多年,雖然看起來很小,卻可能比老爺爺還老。主人覺得他破舊就把他扔掉了。
可是他非常喜歡人類,又偷偷跑回了人類的房子??刹坏昧耍龅揭粋€能看見妖怪的男孩子夏目,夏目救了他,讓他沒有摔到地上粉身碎骨。
后來,夏目被厲害的妖怪咬住了肩膀,很痛,但是趕走妖怪后卻一點兒不痛了。
回到家里,看到一堆茶杯碎片。
小茶杯成了精,卻沒什么高深的法力,只會用自己的小生命為人類擋一次災。
收養(yǎng)夏目的阿姨問:“這里有沒見過的茶杯碎了?誰的呢?”
夏目說:“是我的……,很重要的東西……?!?/p>
他蹲下來撿起碎片,一片一片,他想起自己被那個強大妖怪咬住肩膀的時候,聽見瓷器破碎的清脆尖銳的聲音。
以上是《夏目友人帳》TV版其中一集的支線故事,這支線讓我當年看得時候平靜,后來想起來哭成狗。最特別的妖怪故事,不恐怖,不驚悚,溫馨治愈又有趣。
夏目中所有角色都和我們一樣,都要應對生命無常,自然秩序,在有限的選擇里,求之不得變得平常,妖怪和夏目都有執(zhí)著,也都有放手,這才是有哲思的生活態(tài)度。
原作者綠川幸,作品還有《螢火蟲之森》,風格獨特,過目不忘。
3月7日電影版溫馨上映,老鐵粉希望大家一起去看呀!
但凡打開任意一集劇版《夏目友人帳》,你會看到滿屏彈幕,
寫著“歡迎回家,夏目大人”、“此生無悔入夏目,來世愿做帳中妖”。
這部日本治愈系動畫,在國內動漫迷心中,幾乎是白月光的存在。
上個禮拜,《夏目友人帳》劇場版初登陸內地院線,成功出圈。
上映6天即將破億,超過去年的《小偷家族》,成為國內上映的日本電影票房第7位。
口碑也非??傅米?,豆瓣穩(wěn)定在8.1分。
夏目貴志是個奇怪的孩子。
從小沒了父母后,他就輾轉在各個親戚家中。
但誰也不愿留下他,因為他雖然沉默寡言,看上去很老實,
卻時不時情緒失控,還老說些讓人發(fā)毛的話。
經常莫名其妙地渾身是傷,問起來也總搪塞些七七八八的借口。
一會兒喜歡自言自語,一會兒對著空氣“左右互搏”。
總是開些無聊的玩笑,還常常撒謊,做各種惡作劇嚇唬同學。
總之,誰都不喜歡他。
沒有人能理解,在他的眼中,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
這里,目之所及,皆為妖怪。
妖怪們發(fā)現(xiàn)了這個陰陽眼的小孩,覺得有趣。
于是每天每天排著隊來找他,捉弄他、逗他玩。
看他嚇得到處亂跑,就捧著肚子哈哈大笑。
人們都不相信夏目口中的妖怪世界,只覺得他是個怪人、累贅。
于是,為了趕走這些妖怪,他總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夏目唯一的愿望是,
趕緊長大,不用別人照顧,也不必再被另眼相看,從此一個人生活吧。
直到有一天,他遇見了一個溫柔的姐姐。
對他說,你能看到妖怪?太厲害了!我相信你的話。
夏目開心極了,人生里有了第一個伙伴。
可就在他和姐姐開心玩耍的時候,
路過的大嬸親切地問了一句,
孩子啊,你怎么一個人在這兒呢?
是的,姐姐也是妖怪。
她對夏目說了溫柔卻悲傷的謊言。
夏目崩潰地蹲在地上大哭,大吼道,走開......
2008年,第一次出現(xiàn)在熒屏里的夏目,總是這樣。
脆弱、膽怯,像個異類般格格不入,眼里全是落寞的神色。
直到他認識了妖獸斑,發(fā)現(xiàn)了一本奇怪的名冊。
冊子是夏目過世的外婆玲子留下的,里面記載著妖怪們的名字。
擁有名字,便成為了妖怪的主人,這就是「夏目友人帳」的由來。
化身為(欠扁)萌寵“貓咪老師(人稱娘口三三)”的斑,與夏目立下約定:
他將保護夏目,直到夏目死去,然后接收友人帳,成為妖怪們的新主人。
夏目卻并不為此開心。
終于明白了自己的“吸妖體質”從何而來,
他決定,把名字一一還給妖怪,
盡快告別這些麻煩,和妖怪們劃清界限。
于是,絡繹不絕的妖怪慕名而來。
在一段段美好或糟糕的邂逅里,夏目和妖怪們互相治愈。
一次,夏目救下了被其他妖怪欺負的小狐妖。
友人帳里的妖怪,都想要回自己的名字,
而小狐貍卻為了和夏目在一起,主動把名字送給夏目。
“也許他和我一樣是孤零零的呢?!?/span>小狐貍想。
夏目沒有收下他的名字,只是告訴他,不用做我的手下,我們來做朋友吧。
從此,每當有什么好玩的,小狐貍就想要拿給夏目看。
為了把撿到的新帽子給夏目看,他吃下了能夠變成人類一天的藥丸,
離開森林來到城市,獨自靠嗅覺尋找。
當他看見夏目,正和家人開心地吃飯,突然落寞了下來:
“太好了,夏目好像很開心,他一點都不寂寞?!?/p>
“寂寞的只有我而已?!?/span>
直到夏目找回迷失的小狐貍,牽著手送他回家,心里還不住感嘆:
“你真是了不起,我因為寂寞而害怕向前走,甚至沒想過要做些什么,或許因為這樣,很多東西我都沒能察覺到?!?/p>
還有一次,夏目坐上長途列車,去見了兒時曾欺負過他的妖怪。
那是個每天無所事事,坐在同一棵樹枝頭的妖怪。
自從發(fā)現(xiàn)了夏目后,就每天追著他跑,想引起他的注意。
兒時的夏目因為她的捉弄而滿含冤屈,傷害了沒有惡意的妖怪。
后來很多年里,妖怪總是回憶起逗夏目玩的時光。
直到長大后,夏目終于明白,其實妖怪的孤單,和他并無二樣。
現(xiàn)在的夏目再也不像小時候,那么寂寞了。
他一定遇到了很溫柔的人吧。妖怪這樣想著。
“我叫夏目貴志,可以告訴我你的名字嗎?”
還有一次,故事里講到夏目同學多軌的爺爺,一輩子都在研究妖怪。
從小男孩的時候起,就非常想見到妖怪,
爺爺從來不知道,在他每天研究陣法的時候,妖怪們就在他的身邊。
妖怪們嘴里嫌棄爺爺畫的圖怪里怪氣,又蠢又笨,
卻還是每天圍在爺爺?shù)纳磉呁妗?/p>
后來爺爺老了,躺在床上病入膏肓,
妖怪們學著人類的樣子,做了個聽診器,
邊敲邊念叨著,快快好起來吧慎一郎,我們好無聊呀,你不是想見到我們嗎...
直到爺爺羽化,他都不知道,
自己曾有這樣一群未曾謀面卻相伴一生的妖怪盆友們。
漫畫原作者綠川幸筆下的妖怪們,總有一派純真童趣。
分明是一群牛鬼蛇神,卻各有各的可愛,各有各的憂桑。
娘口三三長得蠢萌好擼,其實整日喝老酒,生活作息一副大叔做派。
別看這個大個子長得歪瓜裂棗嚇唬人,性格卻很害羞內向。
而無論是人類眼中的妖怪,還是妖怪眼中的人類,都保有一層溫柔的底色。
有的妖怪因為一個隨口的約定,花了幾十年,坐在車站的長椅上,等待玲子歸來。
有的妖怪,則一直停留在和玲子最后的躲貓貓游戲里,找呀找呀。
渾然不知,玲子已經離開人世幾十年了。。。
和人世短暫的一生相比,擁有漫長時光的妖怪們,反倒有一種百無聊賴的長情。
綠川幸也曾借夏目的口說道:
“我想成為一個溫柔的人,因為曾被溫柔的人那樣對待,深深了解那種被溫柔相待的感覺?!?/span>
也因此,動畫里的妖怪,看上去笨拙而遲鈍。
卻總冥冥然說出一些返璞歸真的迷思。
夏目:我們是朋友嗎?
斑:才不是!我們的關系不過是一段孽緣。
被妖怪們列為禁術的法陣里,有一個可以暫時讓普通人看見妖怪。
借用過這個法陣的妖怪說:
“禁止這個陣法的人沒有錯呀,禁止它的人,一定是個很溫柔的人吧。
因為這個陣法,我得以看見她,看見了我就不想走了。
可是留下又有什么用呢?本來就是沒有意義的緣分啊。”
一切緣分也是惘然,比格格不入的寂寞,更讓人傷感的,是世事變幻的無常。
妖怪們一次次像在告訴你,“不可結緣,徒增寂寞?!?/span>
可明知如此,我們依然執(zhí)著于每一個轉瞬即逝的邂逅,
這種執(zhí)迷,恐怕也是一種修行吧。
20分鐘一集的單元劇里,全是一個個簡單而溫情的小故事。
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也沒有戲劇性的沖突矛盾。
卻拿下了十年六季,季季9.3+分的超高評價。
但這種平淡如水的生活化動漫,其實并不適合電影化。
制作團隊依然堅持,把這種畫風原汁原味地投映在大銀幕上。
盡管這部電影,對純路人有著零門檻的友好度,
看完片的人,評價可能會非常兩極。
小魔女親歷如此:作為粉絲的我看到淚目,而同行的路人朋友卻直接睡著。
很多人批評,本片情節(jié)松散,有注水嫌疑。
但這恰恰是我最愛的一點:像散文,像詩歌,也像佛經。
比如有一個細節(jié),夏目在森林看到了一片瀑布。
瀑布不大,涓涓細流傾瀉而下,在日光的照射下閃著白光。
他不自覺伸出手,想要撫摸泉水,一個聲音阻止了他:“別碰!”
夏目抬起頭,瀑布頂端坐著一個妖怪。
妖怪說,這里流淌著的,是人與人的緣分。一點觸碰,就會變換方向。
沒有形狀,稍縱即逝,任何干擾都會讓人的際遇變得不一樣。
“所以要慎重地踏入每一條河流,因為我們都在悄無聲息地影響著他人?!?/span>
如此不可思議的瞬間,肆意地散落著。
制作人說,大家都覺得這部動畫講的是溫暖治愈的故事,
但其實,《夏目友人帳》的核心,是孤獨。
正如電影版那個晦澀卻美麗的名字,「結緣空蟬」。
空蟬,原意是蟬蛻變之后留下的空殼。
后來被引申為“人生的短暫無?!?。
《源氏物語》里這樣形容名為“空蟬”的女子:
“溫柔中含有剛強,好似一支細竹,看似欲折,卻終于不斷?!?/span>
溫柔背后,有著殘酷的荒涼感和失落感。
我們都是這個世界的異類,我們都在短暫的歲月里擦身而過。
但短暫的相遇也很美好啊,正如第三季里這樣的一個畫面:
同學遠遠地喊夏目一起回家,
他們眼里的夏目,孤獨地坐在荒廢的舊神社門口。
可是只有夏目知道,當他回過頭,身后正坐著一群妖怪朋友們把酒言歡。
最后,送上宇宙第一欠扁蠢萌可愛順便A爆的娘口三三。
- 斑大人,干脆和我一起走吧? - 不,我暫時留在他身邊吧。直到轉瞬即逝的時間結束為止。
戳這里買票哦
↓
每 晚 一 張
【 晚 安 · 男 神 】
今日CP:夏目&貓咪老師
如果化野的朝露不會消失 , 鳥部山頭的 青煙一直彌漫在天空, 將是何等的索然無味!正因為這世上一切都是無常的 , 所以才格外美好 ?!锻饺徊荨?
夏目友人帳系列自開播之時便以治愈小清新的風格受到了眾多粉絲的追捧,豆瓣評分最高達9.5分。
主人公夏目貴志繼承了祖母夏目玲子的妖力,從小便能看見妖怪,并且擁有一本友人帳。友人帳是玲子與妖怪締結主從關系的契約書,擁有這本友人帳,就可以召喚上面所有的妖怪。由此他和妖怪結下了不解之緣,發(fā)生了很多故事。
今年開播的劇場版《夏目友人帳:結緣空蟬》,在首映當日就獲得了1951.9萬元的票房,位居當日影片票房首位。
《夏目友人帳:結緣空蟬》延續(xù)了夏目系列一貫的敘事風格,孤獨的哀傷之中又暗含溫情,予人平靜,但其實這種風格就是日本的侘寂之美,空而不虛,哀而不傷。
侘寂是日本美學之一,源自小乘佛法中的三法?。ㄖT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不刻意突出裝飾和外表,強調事物質樸的內在。
日本庭園的枯山水是侘寂的外露表現(xiàn),是干枯的景觀,沒有水景,而只是用干枯的石頭表現(xiàn)出山水風貌。這是一種類似于留白的手法,越是空無一物,越是缺少裝飾,就越能讓人想象出一方大天地。
影片中瀑布妖怪便是這一方大天地的體現(xiàn)。在普通人眼里毫無特色的石頭,卻暗有瀑布流動,而這瀑布的流向是每一個人的命運所在。
此外,“侘寂”一詞與禪宗美學中的“空”觀不謀而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萬事萬物的本質都是一場空,那當他們褪下華麗的外衣,我們看到的會是什么?
影片中很多景物都體現(xiàn)了侘寂之美。
影片副標題為緣結空蟬,空蟬就是蟬褪去的空殼,這樣的空殼中留下了什么?
蟬是和歌中的常用季語(代表季節(jié)的景物),在《源氏物語》空蟬篇中,有這么一首和歌。
空蟬の身をかへてける木のもとに なほ人がらのなつかしきかな
譯文:蟬衣一襲余香在,睹物懷人亦可憐。
意思是說,蟬蛻去驅殼,只留下曾經住過的樹木。走近這棵樹,人啊,不由得懷念過去的時光。
影片中的妖怪穗之影就來自一棵樹木,像空蟬一樣,當他褪去實體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消散了,只能帶著記憶離去,可這棵樹卻一直都在,供來人懷念。
蟬和妖怪尚且如此,那么人呢,也是一樣。生命終將消散,可在這短暫的生命中,人也和他們一樣,只能帶著一生的記憶離開。
可那些人與人、人與妖怪、人與自然的聯(lián)結,依舊留存于世,牽動著大家的心。
除了這顆關鍵的樹木之外,影片中的很多景物,都體現(xiàn)了日本的侘寂之美。
五丁目町的墻壁光潔而空無一物,只摻著些許青草,正如日本庭園中的枯山水風格,看似空無一物卻暗藏生機,暗藏著一番大天地。里面藏著一個妖怪叫悶悶坊,而正是這個妖怪在關鍵時刻幫了夏目一把。
日本人非常信奉神靈,他們相信,在看不見的地方,總有神明在默默守護著他們。
侘寂便是如此,即便人生無常,一切皆空,空靈之中總有一方天地,總有人守護,也總有人和我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侘寂在日語里其實是兩個詞,一個是侘(侘び),一個是寂(寂び)。“侘”字原意為不順心的痛苦,而“寂”字原意為生命力的衰退。這兩個詞合在一起,原本表示自己所思所想之事不能實現(xiàn)而生出悲觀的情緒,是個帶有否定意味的詞語。
室町時代,這個詞的含義發(fā)生了改變,演變?yōu)椤安粸槲镔|上的不足而困擾,接受當下的狀態(tài),積極地生活下去”。
尤其是這個詞與禪宗的“無常觀”相結合,引申出世事無常,但不論遇到什么樣的情況,都不悲觀而保持愉快的意思。
景物中的侘寂我們尚可賞玩,可這種超越表象,我們肉眼不可見的侘寂精神之美我們該如何欣賞呢?電影給出了最好的解讀。
容莉枝對夏目說,她碰到玲子的時候,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崇拜之情,不敢面對,就偷偷地跑開了,其實她是非常羨慕和崇拜玲子能看到另一個世界的。
她成為雕畫師的契機就是玲子,因為她覺得自己通過指縫或許就能看見另一個世界——那個只有玲子才能看見的世界。當神魂飄向另一個世界時,在這個世界里的苦難和傷痛都會煙消云散,不是嗎?
這便是侘寂中的自我療愈,從當下的景物中超脫出來,想象中的另一個世界會治愈你的傷痛。
通過裁剪出的細縫,我們可以感覺到侘寂在無常背后的蘊含的力量。
提到侘寂,不得不說起松尾芭蕉的千古俳句,蛙躍古池一聲響。
古池や(ふるいけや) 蛙飛びこむ(かわずとびこむ) 水の音(みずのおと)
原本寂靜的古池塘因為青蛙一躍,發(fā)出一聲清響,而后又歸于寧靜。從無聲到有聲再到無聲,此時此刻,大自然和人的心靈沖破沉寂,宛若空寂世界里的一聲鐘鳴。
正如朱良志在《剎那永恒》中所說,“布滿青苔的古池就是萬古長空,清脆的蛙躍就是一朝風月?!?/span>
古池沉淀著歷史,是悠悠宇宙和天地的象征和縮影,而人世的喧囂、命運的沉浮就如同青蛙入水聲一般,無常短暫,稍縱即逝。
寂寞的時候有人陪伴,有人一起熱鬧是何等的快樂,可歡樂總是那么短暫,習慣了熱鬧的我們,會難以忍受隨之到來的寂靜和孤獨。可即便如此,我們也要沖破這種沉寂,獲得心靈的平和。
侘寂不是一成不變的寂靜,是跌宕起伏之中,超脫心靈的寧靜,是我們找到的另一個心靈棲息地,孤寂而有力量。
寂寞過,孤獨過,才懂得溫情的意義。
知道人生無常,才懂得珍惜,懂得珍惜眼下的每一刻。
電影版《夏目友人帳》對應了三種不同的消亡。
一是孤獨的消亡。
因為夏目能看到妖怪,與常人不同,他打小就很難交到朋友,唯一一個童年摯友結城裝作理解他的樣子,和他做朋友,可夏目卻在一次瀑布之行后發(fā)現(xiàn)他的欺騙,沒有好好告別就轉校了。后來他終于明白結城謊言背后的意義,學會善意的偽裝,也交到了幾個真心朋友,可依然沒能同結城相互和解。反而是在同妖怪的交往中,他逐漸將妖怪當作了朋友,慢慢地化解了內心的孤獨感。在影片的最后更是通過和童年摯友的見面,打開了童年的心結。
很多時候謊言不是欺騙,而是善意,是想要靠近一個人的證明,是溫情的體現(xiàn)。
二是哀傷的消亡。
孤獨和哀傷往往相生相成,孤獨的日子里,所見所感都是哀傷的。哀傷的也不只夏目一人,痛失愛子的容莉枝一度沉湎于痛苦中無法自拔,妖怪穗之影扮成她的兒子瓊雄陪伴她,讓她的哀傷不著痕跡地緩緩消散而去。
還有影片中提到的兩個妖怪,穗之影和悶悶坊守著和玲子的約定,等待玲子的到來。可玲子最終沒有回來,留下他們獨自一個人空懷念。夏目到來后,揭開那些塵封多年的記憶,哀傷消散,未來就在眼前。
多情自古傷離別,人與人之間,相聚易,分別難,可我們總要向前走,向前看。
三是記憶的消亡。
穗之影是個能改變人類記憶的妖怪,可當所有的記憶都抹去時,所有的一切都化作飛絮飄走了。沒有人再記得他,他只能一個人默默地帶著所有的記憶離去,這是他的詛咒,可也是他的解脫。當他不再執(zhí)著于在他人心上留下印記時,反而有更多的人感受到了他的存在。
人的一生亦是如此,赤裸裸地來,載滿了記憶,卻又要空空地離去。但侘寂的背后不是虛空,不是永恒的寧靜,而是心境的升華。
侘寂是日本獨有的美學,是返璞歸真的樸素美學,是寧靜之中的大天地,蘊藏著豐富的精神力量,而正是這份力量,溫暖了人心,讓世間的孤獨寂寞都得到治愈。
關于日本妖怪,你知道多少?
大家好,我是新晉貓奴小仙兒。
最近,高分動畫《夏目友人帳》(豆瓣9.3)的劇場版出現(xiàn)在了中國銀幕上。
在草長鶯飛的三月,這名叫做夏目貴志的暖心boy帶著他的“招財貓”出現(xiàn)了。
在這個治愈向的溫情故事中,小仙兒卻被里面出現(xiàn)的各式各樣樣的妖怪吸引了目光。
《夏目友人帳》被人稱為是“日本妖怪大全”。
說起日本妖怪,這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從日本的動漫、電影中經常能看到這種來自民間的妖怪元素。
為什么日本民間會有那么多的妖怪傳說?
這博大精深的妖怪文化又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今天,小仙兒就和大家一起走進這個神秘莫測的日本妖怪的世界。
01
日本妖怪如何從吃人的怪物變成干活的小可愛?
關于日本的妖怪,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日本的妖怪百分之七十都來自于中國,百分之二十來自于印度,只有百分之十來自于本土。
這句話其實沒錯,日本受漢文化的深刻影響,所以他們的各種文化包括文字都有中國的影子。
但是,現(xiàn)在來看,日本妖怪文化卻比中國妖怪文化在世界上更有影響力。
這一方面得益于日本強大的二次元軟實力對世界的文化輸出,一方面也和日本妖怪文化的不斷發(fā)展變化有著直接的關系。
由于身處島國,所以日本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神秘主義傾向。
這就導致了在日本妖怪傳說眾多,古代人們對妖怪的存在深信不疑,這也催生出日本一種職業(yè):陰陽師。
陰陽師類似于國內的國師、國外的主教,是一種具有神性的但又參與世俗權力斗爭的存在。
相信對于陰陽師,中國的小伙伴并不陌生。
畢竟,網易的手游《陰陽師》天天刷屏,小仙兒是個地地道道的非洲人,抽卡就沒抽到過SSR。
手游《陰陽師》
題外話不多說,咱們回到正題。
陰陽師的權力在日本平安時期(794—1185)達到鼎盛,這個時期,日本正處于動蕩時期,人心不定,妖怪之說盛行。所以說,亂世除了出英雄,幺蛾子也不會少。
這個時候的妖怪,代表著恐懼、威脅和強大的能力。
他們多來源于人們對天災的解釋。
但是到了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日本社會安定,手工業(yè)發(fā)展,人們安居樂業(yè)。
這個時候妖怪就不再是可怕的存在,而成了人們生活中的小幫手。
這時候的妖怪,更像是一種小精靈的存在,來源于人們使用的各種工具。
去年的日本真人動畫《鎌倉物語》中的妖怪形象就源自這種風格。
電影《鎌倉物語》劇照
現(xiàn)在,日本的妖怪更是分為了很多分支,有犬木加奈子的恐怖風格,有宮崎駿的治愈風,還有綠川幸的治愈風。
但不管是什么風格的日本妖怪,其實他們都有傳說中的痕跡。
02
日本妖怪究竟和中國傳說有什么關系?
日本的妖怪從外形上來說,有擬人和擬動物向的。
在《夏目友人帳》里,人氣主角貓咪老師就是擬動物形的妖怪。
但如果你認為他屬于貓科就大錯特錯了。
貓咪老師本名斑,他平時的貓咪造型來源于招財貓,這個外形對于他來說是一種容器。有了這個容器,即便是看不到妖怪的普通人類也可以看到貓咪造型的斑。
而貓咪老師的原型則應該是犬科動物,有點類似于《犬夜叉》中殺生丸的造型。
貓咪老師原形
《犬夜叉》中殺生丸原形
在《夏目友人帳》中,妖怪是分等級的。
像斑這種實力強大,可以使用容器的妖怪屬于高級妖怪。
而像牛顏這種動物擬人化的妖怪,屬于中等妖怪。
看到牛顏相信很多人會和小仙兒一樣想到中國神話中的牛頭馬面。
所以說日本的妖怪好多都是外來的。
日本妖怪中比較有名的有河童,因為日本屬于島國,多水,所以民間傳說中河童的形象非常出名。
甚至在去年的哈利波特番外篇《神奇動物在哪里2》中我們也能看到河童的身影。
河童這個經典形象也同樣出現(xiàn)在《夏目友人帳》中。
但是,其實河童的根源也同樣來自于中國。
說到這里,想必有人猜到了,河童就是來自于中國傳說的“河伯娶妻”。
只是傳到了日本,河伯就成了鳥頭人身背龜殼的樣子,也從伯變成了童。
在《夏目友人帳》中,完全擬人化的妖怪卻不像我們認為的是高等妖怪,反而也是中級妖怪。
例如紅峰,還有柊。
無一例外,他們的外形都是美麗的女子。
這和日本著名的妖怪雪女比較類似。
因為日本多山,所以山中的大自然災害就會被古時的人們理解為妖怪的作用。
所以,便有了雪女。
人們認為雪女會引誘在冰天雪地中的男人和她接吻,然后就會把男人冰凍,取走他的靈魂。
有沒有覺得這種傳說很像《聊齋》中狐貍精的做法。
03
世界上最短的咒語是什么?
各具特色的妖怪不斷出現(xiàn)在夏目的生活中,《夏目友人帳》也因此被稱為“日本妖怪大全”。
那么,是什么吸引妖怪不斷出現(xiàn)在夏目面前呢?
這是因為夏目擁有一本友人帳,只要說出里面妖怪的名字,這個妖怪就必須服從命令。
所以,妖怪們有的想來讓夏目把名字還給他們,有的想來搶奪友人帳以便讓其他妖怪聽命自己。
為什么在日本文化中,名字會有這么大的力量?
這種設定并不是《夏目友人帳》的專屬設定。
在《千與千尋》中,湯婆婆也是通過剝奪他人的名字對他人進行控制。
《千與千尋》中被湯婆婆利用名字控制的白龍
《死亡筆記》中也是知道了一個人的名字和長相才能殺死他。
甚至在新海誠的《你的名字》中,名字也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這是因為,在日本文化中,語言被認為有著神圣的力量。
人們認為,人之所以能夠區(qū)別于動物,就是因為人可以思考,可以言語。
在一部動漫《陰陽師》中,我們熟悉的安培晴明說過,名字是最短的咒。
晴明第一次向博雅解釋咒時,說世界上如果有無法取名的東西,表示他什麼也不是,或許該說根本不存在,又說眼睛看不到的東西,也可以用名稱來束縛,像是男女互相喜歡,如果用名稱來束縛,這段情感就稱為戀情。這是咒的本質。
其實不僅是日本,在其他國家,名字也有著特殊的意義。
在《哈利波特》中,巫師們連伏地魔的名字都不敢提到。
伏地魔
這個說法在中國就更加多了。
胡適曾經寫過一篇《打倒名教》就提到了名字的重要性。
我們的古代老祖宗深信“名”就是魂,我們至今不知不覺地還逃不了這種古老迷信的影響?!懊褪腔辍钡拿孕攀鞘澜缛祟愒谟字蓵r代同有的。埃及人的第八魂就是“名魂”。我們中國古今都有此迷信。 《封神演義》上有個張桂芳能夠“呼名落馬”;他只叫一聲“黃飛虎還不下馬,更待何時!”黃飛虎就滾下五色神牛了。不幸張桂芳遇見了吒咤,喊來喊去,吒咤立在風火輪上不滾下來,因為吒咤是蓮花化身,沒有魂的。 《西游記》上有個銀角大王,他用一個紅葫蘆,叫一聲“孫行者”,孫行者答應一聲,就被裝進去了。
現(xiàn)在,知道名字的重要性了吧,以后可不能把名字隨便告訴別人了。
日本的妖怪文化包羅萬千,小仙兒在這里只是給大家說個皮毛,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比字典還要厚的《日本妖怪大全》。
現(xiàn)在,妖怪學在日本大學已經開始課程,成為文化人類學的一個分支。想象教授一本正經的講述妖怪學小仙兒就有點興奮。
而帶著這些認知,我們再去看《夏目友人帳》,會不會變得更有趣呢?
-FIN - 公眾號:小鮮電影(xiaoxianmovie)
我想一直做一個夏目一樣溫柔的人。那也一定是因為 我被溫柔的人守護著。
說起來 夏目之所以那么溫柔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玲子的遺傳基因吧。因為自己某些方面的特殊 怕給人類帶來麻煩 干脆完全斷掉與人交往 轉而去追趕那些總是獨行的妖怪 夸贊它美麗的羽毛 可愛的樣子 那也是妖怪們第一次被人類肯定吧 再怎么說總算被記住了名字不是嗎 玲子你總是贏了比賽拿到名字之后不久就離開這里 從來沒有真的奴役過任何妖怪 那樣是為了記住嗎?產生羈絆之類的 真好啊 記住彼此什么的 那樣特別的存在 看見過自己的 在意自己的 想一想 我的名字可是被記在那個女孩的本子上 貼身攜帶 去了很多地方呢 我們都知道 誰都沒有被遺忘
最后 希望我們的妖力護你周全 讓你不孤獨 總是感覺幸福 那一些和你有關 默默產生了聯(lián)系的人類 也希望你們總是遇到好的事情 謝謝你們 謝謝啦 玲子大人 如果下輩子你還經過這里 我們還是會笨拙的輸給你哦 那些回憶 夏目已經好好歸還了 我們會認真保存起來 這孩子和您真是像極了
微信公眾號:moviesss 首發(fā)于 MOViE木衛(wèi)
我算徹底の一枚野生路人。
所以直到在電影院坐下來,都完全不知道《夏目友人帳》是講什么的,還以為是細田守大人的《夏日大作戰(zhàn)》之類的清新腦洞風格。有田園,有夏日陽光積雨云,有校園家庭之間的兩點一線。畫面的空間場域很小,但青春的世界卻有無限大呢。
結果發(fā)現(xiàn),原來它是日本版的”捉妖記“。
粟米馬賽,我意思是想說,它比后者系列好太多了。
電影在前面鋪墊了一些劇集的世界觀之類,我是感到有點恍惚迷茫困的。雖然那個貼著墻走的害羞妖怪,猙獰反差得有點好笑。順著這個墻走,你會發(fā)現(xiàn)電影在劇作上是相當考究的。比如這個貼墻妖怪,并不是一個出來走過場的角色,后面自有用處。既然說到這,有人能告訴我——最后那兩個穿著和服、追蹤妖怪的中老年捉妖師,跑哪去了?
《夏目友人帳》這套劇場版,有許多似曾相識的,在中國電影,或者其他形色電影里頭能看到的熟悉設定(感謝原著?),不妨說,其實源頭都可以援引到中國古時候的志怪小說。
主人公就是一個能看見別人看不見東西的角色,從《龍貓》到《見鬼》,從童話故事到恐怖電影,它們的源頭居然是一致的。
他身邊有一些隱隱能感覺他不尋常的朋友,或者是站在他這邊的伙伴。自然,他要開主角光環(huán),有一個很棒很厲害的直系親屬。
還有那些插科打諢的各式妖怪?;旧?,它們就好像是不嚇人也絲毫不恐怖的。更有一群妖怪,還是專門用來幽默搞笑的——三合一運動會或者把酒言歡的追思會。
本片最“厚顏無恥”的一點,就是那個老師角色的招財貓?丑貓?肥貓?橘貓?饞嘴貓?
總之,有它出現(xiàn)的地方,電影就在肆意地擼貓,然后三喵,又是尋貓。這個法力無邊大妖怪身上,有擬人聲、分秒賣萌,各種貪吃好動,引得電影院的女生們,發(fā)出各種可愛的贊美。
若僅僅是這點,《夏目友人帳》就真變成以貓致勝的寵物電影。好在,它的情感內核,還是很感人的。總之,比騙嬰孩進電影院的《捉妖記》是要高出一大截的。
圍繞死與生,陪伴和記憶的講述,電影猝不及防地轉向了治愈系,最后迎來了人妖無害的終章。
套路基本上都用過了,但這個番不需要劇情,看你們打打鬧鬧我都很開心。
夏目還是那個夏目,而我已不知青春是何物,不出所料的,在影院我羞恥的哭了,曾經被治愈過的那些青春。
當年搬著小板凳為防近視坐得老遠 熬住一天只看一集的自己 一定想不到有一天在異鄉(xiāng)的電影院里 一個人哭成傻逼
一直沒聽出椋雄的聲音是誰配的,只確定是某個特別熟悉的演員,最后一看居然是高良健吾!高良健吾的聲音一直是這么溫柔的嗎,我以前是太關注他的臉了嗎!這回真的是只靠一把溫柔過飛絮的聲音就令我第一萬次重新陷入愛情了!
除了分裂的貓老師和躲在墻里的害羞妖怪之外全無亮點,精彩程度拉到tv版里連中等都排不上吧,夏目的故事體量非常適合短篇幅,拖成一個半小時的劇場版就很寡淡。過于單元化的情節(jié)一直是這個系列硬傷,完全可以有更高級也不傷害日常感的設定,但主創(chuàng)一股濃濃的壓根不愿嘗試的吃老本感(不是貓賣萌就能解決一切的
人類走路只需20分鐘,妖怪穿墻卻要三個月;與親人相伴已有八年,被世界忘記只需一瞬。內向的妖怪總是遲鈍,無情的人類往往健忘。沒有天眼的普通人看不見相遇瀑布,習得神力的除妖師解不開分別咒語。沒有了神卻仍能祈禱,沒有了愛就只能流浪,離開就被忘記是最殘酷的獎賞,化身逝者陪伴是最溫柔的神罰。
脫出原著節(jié)奏慢,粉絲向最后硬塞唐突,但是能在大屏幕看到納茲咩,還能抱怨什么呢?哪怕這個系列適合的是一個人靜靜地看。這次依舊說了一個結緣與羈絆的故事,孤獨的人是會互相吸引的,當離別成為必然,能忘記是一種福分,相信看夏目友人帳的都沒有惡人,愿你也能成熟地善待世界。話說看夏目的男生這么少的么,我的廳除我之外全是姑娘。。
有時我也說不清“治愈”是什么,大概是不再害怕傷疤被揭或是挑戰(zhàn)降臨吧。
娘口三三分裂超級萌,夏目還是一如既往的溫柔,中級還是那么搞笑。
沒看過電視版,清新的神怪故事,有點像《蟲師》。表面上有打斗也有懸疑,其實內核還是人與人之間的羈絆,以及對人生的感悟。中國文化其實也有這種氛圍的,只可惜被過去一個世紀的戰(zhàn)天斗地掃蕩殆盡了。
節(jié)奏舒服,娘口三三有絲分裂可愛崩潰
我覺得節(jié)奏太慢了?;蛟S是我自己的心境變了。
如果活著總要變成記憶,而記憶無非是一種信念,篡改記憶和篡改過去沒什么差別,發(fā)生過和從未發(fā)生也無差別,如果夏目(唯一的記憶保有者)也忘記,一切又變成故事中的故事,而故事中的故事就等于故事就等于現(xiàn)實。究竟如何活過已經不那么重要了。然而故事里的人還是活得那么好,活在山間鳥鳴中,活在沒人嗤笑故事的人間,活在隨處有神的村莊,有雕花和家庭合影的小小房間里。人間有多好呢,這故事就有多好。
劇情特別散,不是綠川親媽寫的夏目真是沒法看——為了百合和剪紙強行加一星(?ω? )
春天來了,在電影里作一場秋天的告別。常綠的是茂密的植被,點著一些晨曦與晚霞,給人與妖怪作清凈舒雅的背景,去尋那些過往的錯別以及現(xiàn)時的幻影。善良與溫存都是閃閃發(fā)光的,連帶著告別與遺憾也都有了神。這樣的感動真是怡然。
對鬼怪故事的好奇,大約是日本人基因中源遠流長的執(zhí)念。而夏目故事,無疑是其中最溫暖的那一種
把人與人的關系比作高山上流下的瀑布,追求自然流淌和變化是本片的主題。總監(jiān)督也是TV版的監(jiān)督,難怪節(jié)奏和情緒的把握這么舒服@festival grand cinema
很溫暖,很治愈。
其實我一直覺得友人帳傳達的從來都不是歸屬感而是一種無法解除的疏離感不論是人與人之間還是人與妖怪之間從來都是抱團取暖因為一件小事執(zhí)著不肯離去每次看完只是會增加孤獨的感覺別無其他
很萌 治愈系 溫暖的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