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可能那個時候也不小了),超級超級超級喜歡看的一個動漫,作為一個女孩子???(ˊ?ˋ)??? 小伙伴表示我竟然喜歡看悠悠球的動畫片,很是驚訝。也許那個時候,我的女漢子屬性就暴露了吧23333
《火力少年王》真的是心目中的前排,畫面感很棒,那個時候也沒有感覺配音出戲之類的,姚杰隊長的灰色頭發(fā)也是帥氣到爆炸,我還記得有一個敵對一方的隊長,雖然是反派角色,但是帥氣的顏值讓我原諒了他。
玩悠悠球的樣子,真的很是帥氣,當時的我,竟然傻傻的以為真的能玩出動畫片里特效的樣子,也是蠢。小時候還買了各種悠悠球,一直練,雖然最終也是只會最最最簡單的。
小時候看過的回想得起的回想不起的動畫片很多。有一部,我一直記得,是一群少年在橘色的天空下不斷向前奔跑。
這畫面印象太深刻,以至于在我腦子里盤旋回放了十幾年,但我就是想不起劇名。直到b站上刷到悠悠球的視頻,才猛然回想起:
“《火力少年王》,啊,原來是它呀?!?/p>
《火力少年王》動畫版,上映于2010年。掐指一算,那年我才8歲。居然已經(jīng)十三年過去了。當年賣悠悠球的小賣部已經(jīng)沒有了,老家陪著我追劇的大屁股電視機也早已成為古董。
整個故事很簡單:一群少年因悠悠球引發(fā)的誤會而結(jié)識,之后不斷在考驗與磨礪中不斷重塑彼此,一起開開心心玩球,最后團結(jié)一致拿到冠軍。
這是一個講團結(jié)、信任、堅持和友誼的故事。故事很純粹,純粹到壞人都會在最后一刻幡然悔悟、主角們努力一定會看到收獲。有些動畫是成人世界的寓言,但它不是。它就是只適合講給兒童聽、并且只有小孩子聽才會相信的故事。主角靠天才、堅持和友情的支持就能一路通達巔峰,僅僅在最后一戰(zhàn)輸給了前世界冠軍迪蘭。就算這樣,他還是獲得了對手的尊重與褒獎。
這美滿得,讓人感覺不真實。
撇開浪漫的因素不談,它講的現(xiàn)實問題,其實是興趣和職業(yè)道路沖突的問題。故事開頭,一面是大賽敗北后信念產(chǎn)生動搖的職業(yè)球手姚杰,一面是電玩打遍天下無敵手看似“沒心沒肺”的高中生凌亮。兩個人,一弛一松,一個將悠悠球視作嚴肅的競技體育和畢生追求的事業(yè),一個把它只是視作玩具,“開心就好”。兩人相遇,必然產(chǎn)生火花,故事由此發(fā)生。
凌亮的“玩性”,幫助在大賽的摸爬滾打沉浮際遇中迷失的姚杰找回了初心,失利后一蹶不振的烈火隊也猶獲新生。隨后就是一個不斷“救贖”的故事,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一群人拯救另一群人。拯救反派,也拯救好人。拯救迷信西方悠悠球技術(shù)的迪蘭,拯救只想靠造球技術(shù)來證明自己的葉斌,拯救因嫉妒師弟而喪失本性的孫偉,拯救為奪取勝利而不擇手段的馬麗娜(好像全劇沒有交到被“救贖”的只有羅莉的表哥松本尚,只說他“感情誤事”)。小亮喚醒陳凱,小亮喚醒林小志,也是一樣的套路。
開心玩球,是全劇都在表達的東西。老實說,我覺得這一主旨用在前26集還算充實,但后40集還繼續(xù)重復就顯得有些疲軟。同樣的,反復強調(diào)堅持、團結(jié)這些主題,撐不起66集動畫的體量。
小時候風靡的動畫片帶火了悠悠球的玩具。大街小巷、教室、操場,到處可以看見玩悠悠球的人。說那時候人手一個悠悠球?qū)嵲诓凰憧鋸?。實際上,往往是一人兩個、三個。比如說我就記得我買過雪凌峰、冰魄和雙子星。那時候的悠悠球不便宜,往往要向老媽央告一個月才能求得一個,算是挺奢侈的玩具了。
但drama的是,奧飛動漫出品的這部動畫片,確實就是為了提振玩具的銷量。別人是先火了一部動畫片才出相應(yīng)的周邊,它卻是為了玩具才出的動畫片,挺逗的一件事。但動畫片拍得很好,算是國漫可圈可點之作了。
這其實也不是奧迪第一次這樣做了。早在1996年,公司就投入百萬元舉辦全國四驅(qū)車大賽。28個城市、近60萬人參加。國家體委甚至將該項目活動列入全國少年車模運動常設(shè)項目,奧迪四驅(qū)車被指定為比賽教材。08年的《巴啦啦小魔仙》,09年的《雷速登閃電沖線》直到10年的《火力少年王》。繼四驅(qū)車之后,悠悠球成為又一個火遍大江南北的玩具。背后,奧飛娛樂和奧迪雙鉆成為最大的贏家。
一個靠賣玩具起家的公司,拍出了一代人的童年,還有大家能夠回憶一輩子的熱血動畫。
挺離譜的一件事吧。
不過,我還挺懷念那樣的時代的。那時,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入中國還不算久,即使是奧迪雙鉆也有過一段作為山寨品牌被日本生產(chǎn)商奧迪雙星幫扶的歷史(后來奇跡地反超了)。
一切都還在試驗期,一切新事物都受到歡迎。小孩子還能滿大街玩悠悠球轉(zhuǎn)陀螺,甚至還能有空參加什么“奧迪(全國四驅(qū)車)大賽”。
那個年代,“玩”好像不會看成一件特別不正常的事情,還有動畫片能鼓動孩子循著興趣去走一條更難走的職業(yè)道路。不像現(xiàn)在的孩子,從小就要被各種補習班、家庭課外作業(yè)壓得喘不過氣來,在本應(yīng)該玩耍的時光被卷得死去活來。
以前的動畫片為了收視率要力求有趣。在《火力少年王》里,塑造一個很愛玩卻極不靠譜父親形象。和主角打賭、吹水、比腦洞,各種坑兒子的奇葩操作,還拽著兒子滿世界打電玩。這樣的爸爸,簡直比小孩還小孩。
而現(xiàn)在的動畫片,卻顯見這樣的父親形象。相反,父母親總是被塑造成孩子的對立面、阻撓孩子玩耍的“兇神惡煞”。(也許也更符合現(xiàn)在的現(xiàn)實)
零幾年的動畫片,誕生于一個真正想玩的時代。大家一起玩起來,敢拼敢闖、玩出花樣,時代的車輪才能轉(zhuǎn)起來。而現(xiàn)在,有些精神凝滯了,有些東西在流水線上固化了。動畫片成了輸出的工具,總想著怎么教育小孩——更糟糕的是——怎么教訓他們。
那個年代,動畫片雖多,但大家看的也就是那幾部,聊起來,還能說,“哦,這些是我的童年,我們的童年”。而現(xiàn)在的娛樂方式太多了,動漫是一個圈,韓劇是一個圈,游戲是一個圈,追星是好多個圈。每個人活在不同的圈里,彼此也沒有交集。
更重要的,是那個年代里人們還有一些共識。雖然知道堅持不一定有結(jié)果、友誼未必如此純粹,但還是會在動畫片里一遍一遍地告訴孩子:你要去用心堅守你所熱愛和守護的東西。但是現(xiàn)在,各種奇葩價值觀通過網(wǎng)絡(luò)、微博、短視頻流通到大家的生活。別說是孩子,即便是大人,也很難再有勇氣說,有什么東西是他們永遠相信的。孩子們整天刷抖音、玩手機游戲。這種氣氛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很容易變得狂躁與偏執(zhí),甚至是悲觀與絕望。他們很難再相信任何東西,因為一切都朝令夕改。沒有人教會他們,什么是堅守;沒有人教會他們,什么是昂揚的斗志,;沒有人教會他們,怎樣去真正地玩,并且在快樂中得以把握世界。
有人說,主角能夠披荊斬棘,因為他的設(shè)定是個天才。也有人說,主角開掛式的人生就是一個bug。大家也聽膩了各種勵志故事。但我要說,凌亮最可貴的,其實是他知道怎么玩,并且是——用心“玩”。對待他的悠悠球,對待他的生活,都是一樣。
用主角的話說就是:
“你有真正開開心心玩過球嗎?”
再添一句:
“你有真正開開心心過過生活嗎?”
補
我還買了印著火力少年王的本子
一部被配音毀掉的動畫。人設(shè)很棒,但就我個人而言真的不是很喜歡為了賣玩具而出的動畫。
這部和圍棋少年,大概是童年最喜歡的國漫了。
幻影光波
動畫版好多了,驚人的日漫感
bgm一響,就燃起來了
童年的回憶啊,主角姚杰和凌亮換了以后就在也沒追過了。
崇明中學原本是江川市的一所普通中學,但它的悠悠球校隊——烈火隊卻是市內(nèi)聲譽最高、實力最厲害,也是被看好的一支隊伍,原因就在于隊中的靈魂人物——隊長姚杰!姚杰一直是區(qū)內(nèi)最強的悠悠高手之一,13歲就曾奪得地區(qū)賽專業(yè)組1A冠軍,并對1A至5A的招式都有涉獵,被譽為全能型的天才悠悠球手。但在最近的一次海外公開賽中,姚杰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敗。自此,姚杰信心大受打擊,甚至萌生去意,打算辭去隊長之位,徹底退出悠悠球界。與此同時,熱血少年凌亮因為仰慕姚杰的悠悠技術(shù)而來到崇明中學,從此闖進了他生命中的悠悠世界……
小時候都沒看過真人版,只記得動畫版,還算可以,三大主角都特別帥啊!迪蘭和姚杰我很可哈哈!
悠悠球在當時很貴
這部出來后,幾乎人手一只悠悠球~喜歡姚杰,第二部遙遙無期~
當年買不起的悠悠球,早一些到學校,在小賣店蹭著看的動畫片。
補簽。小時候很喜歡悠悠球和賽車
看了這個果斷買了悠悠球。。。然而到現(xiàn)在依舊不會玩
當時喜歡這個動畫片,買了好多個悠悠球,滿滿回憶啊
當初就是看了這個買的悠悠球。。。。。。。。。
家里面還留著各種悠悠球
還有個續(xù)集26集
不知道為什么我就記得熱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