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看劇時,好多人說雙喜渣。我還是挺喜歡雙喜的。好多人喜歡看敗家子改變,但天賜不但敗家不是么?前期對雙喜所做的事,放其他女孩身上,估計心理承受差點的都死了。他和雙喜最明顯有進展的開始都是惡作劇開始的。雙喜也不是普通的小白花,她雖然堅強也自卑,但即使自卑,爸媽哥對她都很好,她不可能拋下他們,讓他們受罪。雙喜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其實對愛情抱有各種幻想,而且腦洞大。很可愛??。
經(jīng)歷了三個男人:
初戀是個壞蛋,但依舊為此傷心了一段時間。
和天賜在一起,野蠻女友,沒有安全感,還些許自卑,畢竟人家鮑魚魚翅,自己是咸魚腐乳,嘴上說著不在意,身體當時也是很誠實的靠近。所以一開始比較作,再加上那時天賜自己也確實不承認與自己的關系。后來看到天賜流淚覺得他真的愛自己的。清楚的知道這段感情可能不會長久,但見到天賜爹和卿姨,聽到天賜爹說兒媳婦她也還是很開心的,覺得有點可能吧~直到天賜爹去世,最支持最權威的人沒了,天賜娘找上了,以及感受到的各種門第之差等等。但這些因為階層不同,天賜是不會理解的,接著又有門當戶對,人也不錯的女二出現(xiàn)。及時止損的分手了。天賜還沒成長,還沒有足夠的能力“立”起來,還過于幼稚。
分手后遇到國邦。小時候想男女主在一起,但長大后發(fā)現(xiàn)男二真的很好啊。。男二家庭待女主好,待女主家庭好,精神方面也足夠富足。支持女主學習,開解女主。這個真的媽耶,我的理想型。。他也愛雙喜啊。不能跟喜歡的在一起,可以跟愛自己的在一起,更何況對方確實很好。如果不是編劇寫死國邦,雙喜過得很幸福,不會回來?;蛟S沒有和天賜在一起的那個粗暴勁兒了,雙喜也不是想野蠻的。但雙喜精神方面學到很多。而且夫妻二人還去做有意義的事情。。這格局差很多啊。
我還是想說不然在20集那邊兩人分開,天賜專注事業(yè)吧。。我看到最后,覺得天賜成長的不是很夠??,天賜爹還是厲害??。沒必要為了劇名硬要寫一起。要天賜長情人設,就硬要在一起。。畢竟女二也不錯的。這種大結(jié)局突然在一起,還不如停在那場雨分別有意境。。
明軒在的時候能一口氣看好幾集,明軒不在真的是味如嚼蠟,看一點就關了,看一點就關了??匆患甲兊煤秒y,沒耐心,都想棄劇了。太難了,太難了,太難了。感覺編劇都換了,雙喜的人設也從一開始的積極向上獨立奮斗,變成了不思進取,戀愛腦。明明家里情況不好,明明一開始就說自己喜歡學習。最后上課學習不認真,畢業(yè)不找工作。
開頭兩集最精彩。看完整部劇之后,我甚至覺得這個劇看開頭兩集就夠了。
這兩集集中體現(xiàn)了劇中各種矛盾、劇中主要角色的人設,處置突發(fā)事件過程中各方的反應就是他們在剩下的28集里的集中表現(xiàn)。
啰嗦一句,其實處理突發(fā)事件是最考驗人的。
周家老太爺大壽,周家大宴三日,家里賓客云集。
但是周家荷花池欄桿存在安全隱患,來參加壽宴的孩子在玩游戲的時候,都掉進了荷花池,周家親家李家的寶貝金孫也掉進去,被淹死了。
荷花池欄桿的負責人、周家的舅老爺,也是當時跟小孩子玩游戲的人,當即甩鍋給一個新來的小丫頭小菊。
在悲痛過后,孩子父親李德森誓要讓小菊抵命。李德森帶著槍、帶人到處搜捕小菊。
周家實際當家人周明軒一面招待賓客,一面關注著這個突發(fā)事件的進展。
在外面,周明軒打出了廣州第一個電話、招待貴客警察廳廳長、主持拉開廣州第一盞電燈,辦完外面這些必須他親自到場的事,還是必須周明軒來處理家里這個突發(fā)事件。
他抽空召集周家的人開小會,給每個人安排了任務,他明確當前主要任務是穩(wěn)住李德森、找到小菊。
然而,周家這些人要么是各懷私心、要么是能力不足,這兩個任務他們根本做不到。
周明軒的老婆李德蓉——李德森的親妹妹,她是穩(wěn)住李德森的最佳人選,然而她在看見情敵伍玉卿帶著小菊躲避的那一刻,把什么都忘光了,只知道她抓住了情敵的把柄。
周明軒的三叔一直在李德森面前煽風點火,生怕兩家鬧不起來;
舅舅一直在努力牢牢地把鍋扣在小菊和伍玉卿頭上;
周明軒的弟弟妹妹明輝、明鳳只知道跟著走,擔不起事;
周明軒的獨子、男豬腳周天賜,跟賈寶玉一樣渾渾噩噩;
周明軒的父母還沉浸在過大壽的喜悅之中,對于家里這個突發(fā)事件一無所知;
周明軒的得力下屬伍玉卿倒是知道護著小菊,但她在李德森和周家眾人面前沒有話語權。
最后周明軒的處理辦法是當眾認小菊做干女兒,還得到警察廳廳長一句罩著小菊的客套話,李德森含恨離開。
在壽宴之后,周明軒和伍玉卿連夜把小菊送走。兩家的梁子就此結(jié)下。
從這個突發(fā)事件來看,周明軒會累死是必然,周家垮臺也是必然。
有人說李家實慘,死了兒子,周家連句道歉都沒有,還罵李德森是瘋狗。
李家死了兒子確實慘,尤其前面描述過李家周家有多愛護這個小孩,他一哭,大家都想盡辦法來哄他,賈寶玉撕扇子博晴雯一笑,敗家子周天賜摔碎瓷器博小孩一笑,其他人也跟著砸東西。
心愛的兒子死了,李德森在悲痛之下,做出過激的舉動,大家都能理解。小孩的死周家確實有責任,周家是應該道歉并賠償。
可是,你李家死了兒子不代表你就可以為所欲為啊,你死了兒子就要殺別人的女兒來抵命嗎?
更何況,你兒子的死是因為小菊嗎?不過是舅老爺一句話,就要小菊抵命,這什么強盜邏輯?
就算證據(jù)確鑿,是小菊害死孩子,那也應該讓警察廳和法院來吧。
如果有人要說,背景在民國,沒有法治,那周明軒的處置也是民國的方式,無可指摘啊。
而且從事實來說,小孩的死確實像周明軒說的,是個意外。
非得追究責任,那也是孩子父母和主人家周家各擔一部分責任。
李德森自己去應酬了,他老婆只顧著打麻將,還在說小孩不在手氣都好了,讓丫鬟拿書給孩子看。結(jié)果一沒看住,小孩自己跑出去玩了,荷花池的小孩都撈上來了,李德森夫妻還以為自己小孩在大廳看書,這不是父母監(jiān)護失職嗎?
而且那會有別的小孩家長生氣要馬上回家,李德森還站在理中客的角度來勸解。換了他自己小孩出事了,他的理中客就沒了,只剩下蠻不講理。
周家的問題主要是欄桿的隱患和照看孩子疏忽,欄桿的鍋主要在舅老爺,他要跟小孩玩游戲,他突然站起來嚇唬小孩,才導致小孩都掉進池子,而且荷花池欄桿的隱患早就發(fā)現(xiàn)了,但是他主管這事還不當回事,只是讓人加幾個釘子。
周家招待賓客,來多少孩子,周家沒個數(shù),孩子都掉進荷花池,撈上來多少,周家也沒有對一下。
所以周明軒的能力就體現(xiàn)出來了,在當時亂哄哄的情況下,他一眼看出問題所在,給事件定性為意外,不跟李德森辯解誰的責任,而且處置的時候抓住了主線,就是要穩(wěn)住李德森、找到小菊,因為這倆人是關鍵。
說到這里,聯(lián)想到最近的新聞,包括王力宏離婚、三只松鼠、西安疫情等等,大家各有各的立場,吵成一團,戾氣都有點重,很多人是被人一帶,話題不知道偏到哪去了,為什么要強調(diào)初心呢,當你跑偏的時候你還記得初心是啥嘛?
仔細琢磨一下,有多少人能像周明軒這樣抓住問題本質(zhì),不糾結(jié)細節(jié)呢?
說回來,李德森帶著槍和人在周家到處搜捕小菊,這是打周家的臉,理解為挑釁一點也不為過。
前面提到的電話、電燈、廳長,都是周家地位的象征——想想近代中國,列強拿著槍帶著兵在中國的土地上到處搜捕中國人的事件不要太多。
所以周明軒保小菊,不僅僅是因為不想讓一個無辜的丫鬟枉死,更重要的原因是保周家的臉面,讓周家以后還能繼續(xù)在廣州混下去。
在舊社會,窮人的命是不值錢,這是舅老爺拼命甩鍋給小菊的原因之一,也是其他人都支持把小菊交給李德森、別讓兩家交惡的原因——一個小丫鬟,怎么比得過兩家的交情呢?
雙喜經(jīng)歷過三個男人,但是只有在天賜身邊,她才是最最真實的自己。在天賜身邊,她不需要假裝輕聲細語,不需要假裝大家閨秀,只要一生氣就可以對天賜大喊大叫,只要天賜一惹她她就可以叫他吃牛角拳。她會對陳繼堂這樣么?會對曾國邦這樣么? 只怕他們連牛角拳是什么他們都不道。 雖然之后她嫁給了曾國邦,這讓我是心痛的。如果不是因為國邦死了,想必雙喜和天賜是不會在一起的。而這樣的故意安排讓人感覺結(jié)局是編劇為了圓滿的結(jié)局而故意設置的。我不覺得結(jié)局是喜劇,反而是悲劇。如果因為懷念初戀的那一份感覺而最終再在一起,往往是不會幸福的。因為我們在乎的,是初戀的那份感覺,而不是那個人。 雙喜和國邦結(jié)婚,目測應該也有好幾年。而這好幾年間,天賜對雙喜的感情已然如初。我沒有因為天賜的深情而覺得感動,相反是因為雙喜的冷漠變情而心灰意冷。天賜的深情恰到好處的襯托了雙喜,使得悲涼加倍。 雙喜愛自己超過了愛天賜,或許當初是因為不想阻礙天賜的前途而分手,但是之后和國邦在一起難道不是因為更好的前程么。 所以對我來說,這是一部悲劇,而不是喜劇。為了喜劇而故設的情節(jié),陡然更增加悲劇的成分。
鄭嘉穎啊鄭嘉穎。。。。
這部我死活看不下去啊
前半部的天賜是真好看啊=-,=
后半部佘詩曼的角色太無恥了
劇情開頭不錯,中后部分開始走爛,但是給張智霖補足5星,其實他真的有演技的!??!還有想說,主題曲好聽到死?。。。。。。。?!
劇情狗血,節(jié)奏拖沓,佘詩曼太聒噪,自卑,沒主心骨,遠不及張智霖的一往情深能打動人心。在這里倒覺得張智霖和那個表妹還挺配。原來《澳門街》讓人糾結(jié)得要死,一心以為這里能團圓,結(jié)果真團圓了卻很無語。
佘詩曼的角色太聒噪了吧
沖著張智霖去的
不記得我什么時候開始有討厭女主的情節(jié)了...
實在是太悲劇了,兒子是廢物,老婆是專害老公的怨婦,親戚是蛀蟲,吃閑飯?zhí)魮茈x間,父母是個攪屎棍,天吶只有劉松仁和趙雅芝是清醒的人………整部劇真是看的人太生氣了,你們愛看的張智霖和佘詩曼的霸道少爺愛上我這種戲碼我是全程跳過的,我還是比較喜歡劉松仁斗小人的情節(jié),就是看的太生氣????
前邊好,最后爛尾了。印象最深就是賜官的《棠哥之歌》,太搞笑了!
后半部分天賜也是慘
CP組合十分養(yǎng)眼,老中青演員都演技在線,喜歡。
小時候超喜歡這套劇,張智霖就是少爺?shù)臉幼影?/p>
挺逗的。
大家都是為了看 趙雅芝的啦~
這樣的陣容,實在少見,尤其是趙雅芝的演出,很驚艷。
全五星的原因是我高中時候和著我糾結(jié)的一段感情看的西關大少,每天看的時候心情都不一樣的感覺現(xiàn)在想起來卻有幾分懷念。
記得一句經(jīng)典臺詞:原來人到最難過的時候,是流不出眼淚來的。
前半部分比較好看,后半部分就開始大灑狗血,結(jié)局不合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