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柳暗花明》認識了陳大姝這位大青衣出身、不那么火(也許只是我沒聽說)的御姐美女演員,跟蹤追到了這部很有淵源的影片《七月流火》。這是于伶大劇作家六十年代就寫就的話劇大作,以自己1930-40年代和前妻王季愚在上海孤島租界區(qū)生活經(jīng)歷中的同事茅麗瑛烈士為原型進行的創(chuàng)作,演出大受歡迎,隨后就有機構(gòu)想要改編成電影,遲到1978年后才得以投拍,并于1979年上映。因為了解到這個過程,昨天專門在“孔夫子舊書網(wǎng)”上訂購了舊版的《于伶劇作集》準備讀讀劇本;今天記錄下一些觀影后的新鮮感受予以備忘。
《七月流火》的片名起的真好,既有古意、又很抒情、又指代影片內(nèi)容和主題。《詩經(jīng)·國風·豳風·七月》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fā),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北酒∑渲兴木洹捌咴铝骰?,九月授衣。無衣無褐,何以卒歲”,意思是說:夏歷七月大火恒星向下行,九月把裁制寒衣的工作交給婦女去做;沒有衣服,如何過完這一年?揭示了本片中主要人物華素英等進步女性們排除萬難、英勇地為新四軍戰(zhàn)士籌集善款購買棉衣的故事主題。
于伶是大劇作家,本片話劇基礎(chǔ)好決定了故事好,為影片和人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記得謝飛導(dǎo)演的演講文字里提到過選取好的文學作品進行改編是拍好電影的一個重要路徑,值得如今很多影視劇學習——香港那樣邊拍邊編的搞法太特殊極端了,中國所謂的近幾代電影人從來就沒好好講過幾個故事的——《七月流火》固然是那個時代(從六十年代的話劇到七八十年代的電影)跨越三十年的社會生態(tài)的產(chǎn)物,但是這個故事里非常厲害的地方就是將革命情緒和母女親情、男女愛情的交織進行了深入的演繹,因此豐富了人物的立體形象、挖掘了人性的多樣性,增加了影片的厚度,實際上也更體現(xiàn)謳歌了原本的女星革命者的英勇和偉大和可信度。
陳大姝主演的華素英是在教會貴族女學校當校工的老媽子的女兒,抗戰(zhàn)爆發(fā)后,她離開海關(guān)職位,到抗日前線做了救亡宣傳工作回來,投入到組織為難民募捐、新四軍捐募寒衣的活動中。開始沒覺得她那么革命,感覺就是一個進步女性;幾場戲包括照顧母親時常念及、與李志與飾演的聞元喬醫(yī)生男友般配默契;畢竟組織義賣帶有很強的社會角色屬性而非其他,載體又是“職業(yè)婦女俱樂部”這樣一個NGO組織。及至后來一步步在幾天之內(nèi)經(jīng)歷失母、別夫乃至犧牲,在看似尋常的人生羈絆中一步步竟然走到盡頭,令人憐惜、心疼、扼腕墓道、痛定思痛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陳大姝的大青衣氣質(zhì)在本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端莊秀美、御姐風范、落落大方、舉止得體、細致體貼、果敢決策、勇于擔當。深沉的人情美和革命的情操美相融合,是她性格上閃發(fā)的人格特征和魅力所在。有幾場戲特別精彩:與母親一起接待龔雪飾演的舞女母子住宿、巡捕房交涉英國幫辦、臨別與聞元喬醫(yī)生深情傾訴約定來年婚約等,場景、服飾、人物、對話、音樂等非常到位。尤其與聞醫(yī)生的對手戲,一塊懷表貫穿前后的情感波動,青衣大姐大和儒雅醫(yī)生大叔的大上海都市熟男熟女的一言一行盡在不言中。陳大姝在本劇中的旗袍形象,在風范氣質(zhì)上、不輸于類似男女顧盼題材的《花樣年華》張曼玉,在情操境界上、不輸于類似上海敵占區(qū)題材的《色戒》湯唯(當然絕不是貶低這個角色,畢竟那個人物太特殊了);以今天心目中對舊上海的影像記憶,真是革新占領(lǐng)了本人以往的周旋、《日出》陳白露等印象。
其他角色也是多姿多彩相得益彰,一起演繹了舊上海那種榮華繁雜混合的特殊氛圍下的眾生畫面。李志與聞醫(yī)生留學海外、外科大夫?qū)I(yè)人士,文質(zhì)彬彬、儒雅謙和、紳士風度、用情專一,最后受陳大姝犧牲刺激感染投入解放事業(yè);龔雪飾演的舞女在日軍轟炸中失去父母家人,與兒子相依為命,為謀生從事這一職業(yè),是一個刻劃著時代印記、從歷史真實中走出來、具有獨特命運的人,龔雪的美貌婉秀在片中得到重點刻畫不愧為網(wǎng)紅大咖驚為天仙!然而其對角色的把握是分寸極好的~~王蘇婭出演的杜金光彩美女大律師,氣場十足!其他婦女聯(lián)合會的眾姐妹也是性格迥異、著墨不多但都形象鮮明,構(gòu)成了舊上海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這些角色的共同特點就是具有濃郁的時代特征,散發(fā)著濃郁的老上海灘的經(jīng)典氣息~~
這也得益于本片在場所、布景、服化道等方面非同一般的精細和考究。影片幾乎是上海歷史經(jīng)典建筑的一個專業(yè)秀,以南京路為中心,展示了英租界城市空間和建筑內(nèi)部地道的歐中結(jié)合的風貌。七重天大廈、新滬百貨公司、大世界舞廳等標志性建筑多次出現(xiàn),營造了整部影片的空間場所感。內(nèi)部環(huán)境隨著不同的情節(jié)場景變換,非常地道精致富于當時的特征,與人物的表演高度吻合;其中有場賭場的情節(jié),王蘇婭女扮男裝西服套裝和龔雪一起出現(xiàn),配合上擁擠在輪盤前的各色賭徒,像極了時常在港片中看到的賭場景象,據(jù)說反映的是當時位于滬西的賭窟區(qū)狀況~~整片下來,大上海東方巴黎租界孤島下的蕓蕓眾生,觀之真有身臨其境的穿越之感~~
專門在此再次提一下大上海當初的都市化水準。國際化,陳大姝在教會學校長大,一口地道的英語(片中的配音也很地道,和之前看過的幾部讀英語的效果完全不可比;比如《廬山戀》里經(jīng)典的樹林晨讀,哈哈),與巡捕房里洋幫辦你來我往,又是那種港片里的中英人物對手的感覺(在1979年能拍出這樣的效果真是厲害了);社會管制,陳大姝最后談判能成功,得益于難民游行抗議、媒體要報道,巡捕房擔心輿論,可見當時工部局長期治理租界區(qū),還是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聯(lián)合會的募捐方式,以電話為主進行認捐,讓我又想起98年大水時香港的電話熱線展示,原來大上海幾十年前就是這么搞的啊~~龔雪舞廳里歌女唱的英文歌相當有味了,標準的四十年代好萊塢口音旋律配器風味~~
綜合地說,本片雖然限于歷史背景在情節(jié)上略有生硬,但復(fù)合化的人物設(shè)定、優(yōu)秀的出演、緊湊有致的敘事節(jié)奏、精致的服化道、油畫般質(zhì)感、優(yōu)美的配樂等,為觀眾奉獻了一部具有典型意義的兼具革命精神和人性價值的經(jīng)典影片,值得我們認真觀影和收藏。
那個時期的人至少知道自己要什么,至少都是良心制作!又總有人作對,搞得現(xiàn)在面目全非!
要看沒有被修飾過的歷史,抗日戰(zhàn)爭期間又有多少進步青年被國民黨殺害呢!中國的進步青年才救亡救國的主力軍。女性的刻畫和塑造很好,槍戲失真
在上海實習時看的
民國女性群像(包括主要反派也是),在國事面前,家事情事均無大事。
7分。為新四軍募捐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出自《詩經(jīng)·國風·豳風·七月》……職業(yè)婦女俱樂部,募捐抗戰(zhàn)諜戰(zhàn)篇,女角個個美姿美儀,表演太過拿腔做樣。一抹意外的迷影亮色來自:戰(zhàn)火青春的王蘇婭與羊城暗哨的梁明,來了個正反易位。
#小時候看過# 比較差
老電影,真的太好看了!華素英,大氣,端莊,漂亮,可惜龔雪的戲份太少了!80年代的電影真的很不錯!
七月流火,哥哥推薦,女性形象的崛起。故事類似徐訏《鬼戀》略寫的部分。龔雪很美,插曲《梔子花開六瓣頭》很好:梔子花開六瓣頭,情哥約我黃昏后。日長遙遙難得過哎。恨不得,恨不得,雙手扳下那,扳下那,毒日頭。 片頭說吳鶯音女史演唱,可是《梔子花開六瓣頭》的演唱者是鞠秀芳,吳女史的聲音好像出現(xiàn)在舞廳那一段。
那個時期的人至少知道自己要什么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status/raw/public/3ee77edf96e6123.jpg 就為看她
新四軍地下黨勇斗上海灘殖民者、小流氓,還有老克勒們,雖然犧牲了,但是為新四軍輸送了一個好醫(yī)生……在八十年代初的上海拍三十年代末的戲,也是需要做一些特效的……
超高清修復(fù),好美啊
場景道具看起來都很精致,表演太僵硬。?!,F(xiàn)在看到這種題材都頭大。
女性意識片。雖因時代的局限帶點高大全的味道。但葉明鏡頭下的舊上海是那么美,服裝道具人設(shè)都好看。有舊而迷人的情懷。
…………………………………
好壞參半。職業(yè)女性能夠做可以做的精神氣質(zhì)是值得夸獎的,其中醫(yī)生質(zhì)疑華素英為了自己的理想信仰連親情愛情都不顧的話題也是很有想法的。人物比較單一,從表演的投射就可以看出來,太公式化了。
上海灘抗日女性群像。一看就拍于八十年代,演員們的感覺也特別八十年代,相貌端莊,氣質(zhì)正統(tǒng),除了服裝打扮,沒啥民國味。
看到目前為止的龔雪電影里造型最美最亮眼的一部,此時的表演方式還處于十分刻意的階段。
龔雪配角,陳大姝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