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血腥之外的紐約眾生相
不錯,看之前本來做好了可能比較悶的準備,但140分鐘,一點也沒覺得悶。雖說是以殺手、兇殺案為主題。但這只是個背景。真正要表現(xiàn)的是在這酷熱夏天,血案籠罩下的人性,這遠比兇殺案本身要有趣的多,熱鬧得多。
原來沒注意是Spike Lee的片子,但看的時候聯(lián)想片子如此濃重的“紐約”主題,和里面那個和丫長的如此像的電視主持人——還真是導演本人扮演的……——才想起了他(表演的相當猥瑣挖~~`哈哈)。
而Spikey對紐約的熱愛真是無時無刻無無所不在的表現(xiàn)在他的電影里。每次當劇情主線中的人物、情節(jié)穿插進電視報道、新聞采訪,都讓人覺得——盡管影片的諷刺刺激著偶——這個城市的可愛。
2 ) 山姆的夏天
1977年是紐約最熱的一個夏天,朋克樂開始流行(表現(xiàn)在片中the Who的插曲,還有CBGB舞臺上的嚎叫派與視覺系),也是性、毒品和暴力滋生蔓延的一個時期。
一直以為DVD封面上的John Leguizamo扮演的是這位傳奇殺手Son of Sam。兩個小時的電影讓我覺得,他扮演的Vinny最終毫無疑問地成為了一個失落者、失敗者,在那個屬于Son of Sam的夏天。
至于殺手的扮演者,是與本人確有幾分相似的一個貌不驚人的胖子,油膩而抽搐的面部占滿了整個屏幕時令人生出寒意。被捕后面對排山倒海的怒吼,竟?jié)M臉無邪地四處探望。電影里,他在某個晚上射殺了一條狂吠不止的黑狗。后來那只狗再度出現(xiàn),授意他去殺,并在他落網(wǎng)后再度來到面前。據(jù)說現(xiàn)實中殺手確以一條狗的授意為自己辯駁,而影片中其恍若神明的三次現(xiàn)形,編者所為,是個妙筆。
那個夏天不僅因為臭名昭著的連環(huán)案而顯得骯臟不堪。一群混混當街毒打他們看不順眼便稱之為兇手的一個青年,而真正的Son of Sam此時因為一張罰單已告落網(wǎng)。故事的主角Vinny背叛了妻子和最好的朋友,最終只有無言放走對自己絕望的妻子,跌撞著離開被打得滿臉是血的Richie。
導演Spike Lee扮演了報導此案的現(xiàn)場記者,幾乎是片中唯一的黑人。他在幕后的采訪中說,盡管脫離了擅長的黑人題材,他始終相信自己能夠駕馭這部以美籍意裔為主角的電影,這是發(fā)生在紐約的故事,而自己正是個紐約客。1977年,貓王離世,紐約Yankee棒球隊獲得歷史性的勝利(影片中,球隊的44號球員被無聊之人指為兇嫌,原因僅僅是Son of Sam的兇器為0.44口徑。),紐約發(fā)生了大停電。這些匆促過場的歷史事件出現(xiàn)在這部基調(diào)黑暗的影片中,卻并未顯得冗余。
3 ) 《山姆的夏天》影評
《山姆的夏天》是一部以“山姆之子”為大背景的犯罪心理學電影, “山姆之子”連環(huán)殺人案是一起真實的案件,“山姆之子”真名大衛(wèi)·柏克威茲,在1976年7月至1977年8月的一年時間里,他在紐約槍殺6人,傷害7人,至今還被囚禁在紐約監(jiān)獄中,被判6項二級謀殺罪成立,獲刑365年。
導演斯派克-李在這部動感十足的史詩性犯罪心理影片中卻將它處理成了一個暗喻,并將關注的焦點投向人類遭遇困境時的種種心理反應。在這部犯罪心理學電影的拍攝過程中,斯派克-李采用了多臺攝影機同場錄制這一不多見的拍攝方式,因而觀眾在銀幕上能感受到的是這部犯罪心理電影里演員們最自然生動的真情演繹。
《山姆的夏天》 這部犯罪心理電影里,16毫米鏡頭的運用也很容易將觀眾帶回到在紐約城市進化史上最關鍵的1977年,斯派克以他最獨特的藝術鑒賞力,對布隆克斯這顆跳動的心臟進行了最準確的觸摸,相信本片帶給觀眾的不僅是視覺上的沖擊,更是心靈的震撼。
在變態(tài)殺手不斷制造血腥的恐怖背景下,斯派克-李以 2小時22分的超長篇幅為觀眾講述了有關友情與背叛、傳統(tǒng)理念與新思潮之間沖突的一則都市寓言。
在《山姆的夏天》這部犯罪心理電影中,持續(xù)的高溫使紐約的電網(wǎng)超負荷運轉,許多街道不得不實行“燈火管制”。一自稱“山姆之子”的變態(tài)殺手正頻頻出現(xiàn)在布隆克斯區(qū)一些漆黑的街道上,并不斷用一柄點44左輪手槍射殺無辜的路人。警方多次搜捕都一無所獲,整個紐約陷入了恐怖之中,這個夏天也因此被稱為“山姆的夏天”。
為盡快控制事態(tài)的發(fā)展,警方不惜重金請出布隆克斯區(qū)一有聲勢的黑幫老大協(xié)助拘捕真兇。該區(qū)一切著奇裝異服、愛標新立異的男子都被列入嫌疑人名單。一旦進入黑名單,此人將飽受黑幫武力的折磨。朋克搖滾舞手瑞奇成了黑名單上的第一號嫌疑人。
布隆克斯區(qū)是美籍意大利后裔最大的聚居地,這里的成員觀念都相當傳統(tǒng)、刻板與閉塞。瑞奇雖出自典型的意大利家庭,但他卻憎恨同族人思想的封閉,他那前衛(wèi)的朋克發(fā)型令眾鄰居感到憤怒與恐慌。只有夜間跳朋克搖滾謀取生計時,他才能在瘋狂的音樂中找回真正的自我。
瑞奇的好友溫尼是一位風流成性的美發(fā)師,他的妻子、有“迪斯科皇后”之稱的迪奧妮卻是一位有著圣母瑪麗亞一樣品性的乖女賢妻,內(nèi)心深愛著她的溫尼只有在別的女人身上才能尋求性心理的滿足。
“山姆之子”的出現(xiàn)使原來和諧的鄰里關系、朋友關系被猜疑與恐懼所取代。在黑幫分子的脅迫下,溫尼昧著良心指證無辜的瑞奇,使瑞奇飽受黑幫與警方的雙重折磨。由于良心受到譴責,溫尼決定一改風流習性重回妻子身邊;然而他又不得不擔心隨時會遭到“山姆之子”的射殺。
真正的“山姆之子”最終落網(wǎng),而溫尼與瑞奇的友情則面臨著徹底的攤牌。但偌大的紐約,受到無端猜疑并遭朋友背叛的決不止瑞奇一人,不容否認,“山姆之子”事件令幾乎所有紐約人的靈魂都受到了一次洗禮。
7.9 除去土法炮制的連環(huán)殺手側寫,它無疑是又一部“為所應為”式紐約街頭電影:愈演愈烈的躁動,文化審美的對撞,無處安放的迷惘......或許是“山姆之子”的存在驅動了民眾內(nèi)心的恐懼,又或許這座城市中的騷亂誰都無法改變。盛夏之下,所有人都精疲力盡。
斯派克李無論導演什么類型的電影,看起來都是一樣的。他有太多話要說,反而削弱了表現(xiàn)力。
反類型片,以為是罪案,沒想到最后是黑色幽默,對于紐約底層生活的展現(xiàn)十分迷幻和搖擺,沒嗨一斤草拍不出來,結構是很簡單的雙線敘事,一條線是一幫混混追查連環(huán)殺手,追到了個朋克身上,一條是殺手的戲份很少,且毫無技術含量,完全當暗場人物也可以?!閭H從戶外進入舞廳,情侶在房間吵架的長鏡頭都拍得不錯。
《Dancing Queen》真的好適合做電影配樂啊....
根據(jù)1977年紐約連環(huán)殺人案改編,卻不專注于犯罪,而是展開了一幅紐約邊緣世界的浮世繪,黑幫、混混、朋克,光怪陸離的世界中,深藏著被掩蓋的對亞文化的歧視……這個夏天,不止悶熱,不止殘忍,更可怕的是暗潮洶涌……Adrien Brody出演朋克青年,盡得其范。
太政治了~
你他媽再給我叫一個試試?轟死你!
2020.6.7二刷。剛想說斯派克李這片一反常態(tài)沒有涉及種族,結果電視采訪布魯克林黑人群眾那里差點笑趴,Vinny和老婆參加完orgy以后那場車邊臟話大罵街也是夠絕的。兩個警察餐廳拜托黑幫老大那場戲穿插的殺人慢鏡頭特寫很厲害。跟《為所應為》一樣滿和亂,喜歡這部多一點。
SpikeLee的紐約城 太標志了 熱浪 音浪 性欲 暴力 Son of Sam只是一個背景嘍嘍 惶惑的都市叢林中 每個人都是混亂之子
尋找殺手反而成為了支線,主線是在時代大背景下躁動不安的人們,光怪陸離的紐約街頭,虛偽、邪惡、情欲、暴力……一切瘋狂在酷暑炎熱之下似乎都有了借口,男主實在可悲,活該丟了老婆也沒了朋友。老李拍出了瘋狂勁兒,但多少用力過猛,片子太長了,精簡一些會好多。AB這個朋克造型很驚艷。
紐約土味浮世繪大爆炸!斯派克·李用快手天佑的節(jié)奏拍尋找殺人犯,天生自帶動感光波,爽翻啦!
又見斯派克·李的紐約,1977年,熱浪襲來,連續(xù)殺人事件,酷暑之下的街頭,人聲不停流動的這個紐約。
很可能是SPIKE LEE非黑人題材當中最棒的一部
看過這片就根本不要看什么十二宮了.
果真是斯派克·李最被低估的杰作,雖然李時不時地會用力過猛,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前瞻性的天才視角,正如影片開始提到的那樣,只是去回顧1977年的那個夏天,充滿了情欲和恐懼,在殺手的陰影下人們一個個展現(xiàn)出了自己或黑暗或自由的那一面。
那年夏天我們一起追的連環(huán)殺手。集體及制度“正?!钡淖飷?,往往較“非正?!钡膫€別罪惡更加恐怖與可恥。SPIKE LEE導演是名副其實的紐約街頭詩人
好久以前看的,唯一的印象是覺得brody不夠帥。然后片中那段舞戲非常hot
99年版的Zodiac...反映許多社會問題...adrien brody好雷人...
根本無需必見zodiac是因為根本沒得比,敘事雜亂無章,尤其都末尾收都收不住,每個角色的比重根本看不出整部片的敘事重點在哪里,通篇的F*uck,孤楞是沒看出來Spiker對NYC的愛,打著連環(huán)殺手和朋克青年的招牌拍了個四不像。。爛
Spike Lee少有的故事幾乎沒有黑人,不過剛好也是意裔社區(qū)所以某種程度上符合《為所應為》的設定。對70s的都市文化次文化展現(xiàn)很到位,演員都很好,尤其是John Leguizamo。問題在于多線敘事卻沒有把主要線索夯實(殺手線和JL線缺乏層層推進的戲劇結構),導致還沒進入中段就已經(jīng)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