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為蒙嘉慧而看
這部劇可能是因為和精神科醫(yī)生有關(guān),所以感覺劇情神神叨叨的。因為喜歡蒙嘉慧,所以只看了第二部,雖然她的角色并不是太出彩,但符合她干練的氣質(zhì)。楊怡的演技可圈可點,但鼻子真的出戲;方中信老了很多,不過符合他有孫子的年紀;蕭正楠一說話感覺口水都要掉下來了;蔣志光很紳士……里面的演員都挺不錯的,沒有不喜歡的。劇中,卓慧翹借精生子,大齙牙周旋在兩美女之間,這兩段比較歡樂;阿恩精神分裂大開殺戒,鄭佩茹的那段戲,這兩段又比較緊張。消遣看看還可以,感覺醫(yī)生比警察更厲害。
2 ) 心癥需要用心醫(yī)
片子留了幾個男角,其他的換了。徐子珊的角色開始交待出事,于是就有了方中信的念念不忘,無法排遣的憂傷。
剩下的蔣志光、張國強都不錯,關(guān)鍵是我一直覺的港劇的男角都很經(jīng)老,他們和方中信一樣都已經(jīng)年過50,可是看上去都不過40左右的樣子,說女兒20多,會嚇人一跳。
主角方中信,只能說叔叔確實是靚仔,身形外貌無懈可擊,早期男模出身,拍過亦舒的《朝花夕拾》、《喜寶》,中期警匪片常見,后來去演電視,還拼掉了馬景濤演費云帆。和馬帥哥大幅度肢體運動以及過火的表情比,方叔始終是疏離冷淡的,可能后期瓊瑤阿姨的審美取向變了,冷靜男代替咆哮吼比較能顯出中年人的處變不驚的氣度,愛情來了咱先等等,不是以前的套路,飛撲上去雙手環(huán)抱湊耳邊膩語:想死我了小東西。這里頭大部分時間看心理病人,所以要看和女主親熱的,要失望了。倒是開頭楊怡的舞女臥底一直在勾搭他,搞得他有種不勝其擾的尷尬,每看到這里都要笑死。楊怡完全是一幅反客為主要把對方摁墻上的作派,當然啦,方叔已經(jīng)被摸過腿、攬過脖,看他一幅生人勿近的模樣,還是覺得應(yīng)該鼓勵一句,其實人家對你有好感么。后來居然安排去過情侶酒店了雖然是為了工作,看病的看病,有心理壓力的舒緩壓力,其實這段完全可以多花點筆墨渲染各自的心結(jié),結(jié)果方叔緬懷前妻還不夠幾分鐘,鏡頭已經(jīng)切了(電視劇就是這樣,趕趕趕,因為差人要拉賊,壞人要伏法,一集40分鐘,節(jié)奏還是蠻快的,有追的沖動)。楊怡演精分女警真的還蠻有趣的,但不知道為什么,這次選的幾個案子有點嚇人,白天看就好了,晚上就會有《恐怖雞》之類CULT片的感覺。
楊怡的臥底干探演得不錯,BOBO頭比后面的長直發(fā)更能修飾臉型。其實這角色剛開始的粗放直接倒是跟真實個性接近,蠻像男孩子的。想起她演工于心計的姚金玲時完全是悖逆?zhèn)€性演出,還有李秀寧那種眉目淡遠的貴族小姐,基本上視后再不獎勵無線藝訓班的學員,于情于理都有點說不過去?,F(xiàn)在的無線,戲路寬廣、可塑性強的女演員不多,以前多為選美、選秀出身力捧,但有些演了好多年都還是咬字不清、表情僵硬,再漂亮都覺得欠了火候。從去年尾到年頭,民初、現(xiàn)代倒來倒去,反正今年也是幾劇在手,希望她運氣好,能碰到反差大的戲劇讓她再火一把。
對比一下戲里兩位選美出身的陳茵溦和茍云慧。都長得不錯,模樣還像,導致觀眾以為是一人分飾兩角。陳苦練了一下臺詞,雖然還略有口音,但畢竟進步了,但角色給人一種硬板一塊的感覺;茍長得更圓潤甜美,選美時完全是青春版林熙蕾,大方得體,但始終就是演技拘謹,當然做高登女神也不錯,至少有男觀眾喜愛,女觀眾對她之類型也不排斥,但要再這么演呢,估計也就女二了,看她說臺詞有點著急,尤其要哭時,幸好是如此美貌,補救大半。
蒙嘉慧影視都有涉足,角色也還可以,雖然是中女,但有種永不服輸?shù)睦仙倥畾赓|(zhì),我想是碰對了她的個性,所以看上去倒還比較自然。堅持立場,遇疑則必須追根索源,也會因為最終的釋疑而感到心傷,但還是能積極地面對工作和人生。劇中她作為職業(yè)女性對于懷孕生子的那段挺有意思,方中信飾演的男醫(yī)生的看法還是比較中庸,比起來她的陳述倒是蠻直接有趣,搞得對方略尷尬。一邊往后退一邊勸對方不要沖動,說:我有媽媽的抉擇的電話——為什么我總想到瓊片在海邊戰(zhàn)戰(zhàn)兢兢抱住尋死的姑娘,規(guī)勸對方的男主:小姐,有什么想不開的,也不要輕生啊。
還有兩人常規(guī)性互相吐槽也很有意思。
“我?guī)浀眠@么緊要,可是卻有老花,啊會令那些小女孩失望——哪,所以我趕緊做了視力矯正手術(shù)。”
“我也是一個靚女,可是居然有老花,不公平!”(你們湊一堆說相聲算了。哈哈哈)
蕭正楠,大咖秀扮張國榮和郭富城,個子挺高,臉也清秀端正,歌手出身,可惜當年氣盛一句話,搞得有點點背。這里頭裝了幅匏牙,有點認不出,我終于相信整下頜可以改頭換面,匏牙把整個臉型都改變了,雖然也不知道哪里,總之整牙微調(diào)就能換臉。角色因為外形的關(guān)系,有點新意,這個醫(yī)生是有點小八卦、熱心、多嘴的全能小醫(yī)生。搭檔的兩外兩個就不用說了。梁唯烈醫(yī)生三男組里是打醬油,還要搞搞身世之謎,為什么印尼華僑一定開海鮮鋪呢,編劇覺得這樣賺錢是不是?不過他長得好討喜,絕對童顏。
案子太嚇人了,完全簡單直接粗暴把受害者一個個端出來。
“蓋亞教殺人事件”
編劇對“那些年”是有執(zhí)念吧,女被害人叫沈淑宜,是男中學生心里永遠的女神,結(jié)果她誤信邪教,甚至和該教“天兄”走在一起,拋棄在上海做生意的丈夫。(真的沈佳宜的先生在東莞做生意)。里頭的教眾走火炭之類的情節(jié)吧,就算場景確實粗陋,但也夠那個的。里頭對宗教還是做了反思。心理學家是完全不為所動啊。
“宙斯之謎”
除了影射現(xiàn)實中的某人,加入爭產(chǎn)這么港劇特色的橋段。男主宙斯倒是跟本尊真的很像(據(jù)說留長發(fā)蓄須時像謝霆鋒),但是下手的闊太是學醫(yī)的,直接拿刀往大動脈上割。法醫(yī)呢,毛發(fā)什么的都去哪了,還有血液噴濺分析呢。
“連環(huán)推墮事件”
這個倒是真的蠻嚇人的,就是一系列“壞人”被推下樓致死,最開始被誤殺的人,引出一系列被私刑懲罰的案子,法律似乎制裁不了某類人。然后還要追溯到很多年前孤兒院的往事,兇手有強迫癥+創(chuàng)傷后遺癥。其實剛開始就覺得他非常沉穩(wěn)一人,突然開車露出的笑容太詭異了。后面演得不錯。就是有BUG,在他是10歲左右幼童期間,怎么能把一個成年男性從窗口把腳一抽就推下去。神父演得不錯,盡管可能上部戲演的角色不同,但感覺神父還是蠻有愛心的,為了這些孩子頂罪。如果能在拍攝手法上像《熔爐》那樣細致就好了。給人感覺就像《警訊》犯罪過程重放。
3 ) 分裂——從目標到結(jié)果的背離
TVB電視劇里有不少“地下判官”,他們或者是因為少年的慘痛經(jīng)歷而對不忠的女性分外痛恨,或者是多年冤獄對法律和秩序徹底失望,也可能像這部劇里的頌恩,莫名其妙的就跑去審判了、殺人了。
經(jīng)常跳出來找存在感的“地下判官”們是黔驢技窮的編劇手里最喜歡的收視良藥,也是觀眾們喜聞樂見的狗血段子。越是在法律完善的地方,“地下判官”們顯身的次數(shù)越多,“蝙蝠俠”算不算地下判官?多年前輔修了個巨水的法學雙學位,在某個昏沉的午后,講刑法的老先生說“要有完善的刑法,是為了更好的保護犯罪嫌疑人”讓幾乎睡過去的我記了個真切。這其中的邏輯是當時大一的小屁孩難以理解的。在人們天然的邏輯里,法律的存在是為了懲罰壞人,倘若法律對惡人惡行而無能為力,又要法律有什么用呢?“好人沒有好報,法律制裁不了的壞人由我來手刃”,這是地下判官們共同的心理歷程吧。香港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法制程度最高的地方,正是這個地方在合家歡的時段里播放著“地下判官”們審判與處決“犯人”的電視劇。當程序已無能為力,唯有“判官”普度眾生,這種“惡有惡報”是不是一種壓抑的宣泄?
程序正義與結(jié)果正義的探討實在太過龐大,作為一個價值觀一點兒都不堅定的“seeker”,一本學術(shù)書或者一個法制頻道的案例都讓我在這兩個極端間搖擺不定。人們說“缺什么就YY什么”,內(nèi)地劇里警察一個比一個公正又守紀律,而香港的警察直接去做了“地下判官”,呵呵。
待續(xù)。。。
單從演員講,方中信大叔是泡在防腐劑罐子里的,而且比起年輕時的“木”,反倒越老越萌,實乃極品。
4 ) 我很想打兩分
我印象中是看過第一部的,卻好像失去了所有的記憶。這部劇比較新鮮的是蕭正楠的扮丑和楊怡黃智賢的配對。如果沒了這兩條線,估計整部劇我是看不下去的。雖然作為職業(yè)系列劇,本來就是一個case接著一個的。但是通篇的主線不明,混亂的要緊。直到最后方中信和蒙嘉慧才因為一個試管嬰兒莫名其妙的在一起。楊怡莫名其妙的有了個殺人犯的爸爸,自己的神經(jīng)崩潰也來的莫名的突然。似乎最正常的就是蕭正楠和陳茵媺的這一對了,不過陳茵媺的乳腺癌也是突兀的緊。似乎就是一般亂七八糟身懷各種疑難雜癥的人湊在一起的一鍋大雜燴。但是我當時居然追完了,這第三顆星給我down機的大腦。
5 ) 希望不滅,情懷不死
(已刊于2013年7月12日北京青年報)
有人說,今年的TVB主打“2”和“老”,52歲的吳鎮(zhèn)宇+42歲的張智霖領(lǐng)跑《沖上云霄2》,47歲的鄧萃雯+42歲的陳豪領(lǐng)跑《金枝欲孽2》,49歲的吳啟華+39歲的馬國明領(lǐng)跑《On Call 36小時2》,以及這部50歲的方中信+52歲的蔣志光領(lǐng)跑的《仁心解碼2》。
我想說,幸好有了這些“2”和“老”,如今的TVB才能靠年年炒冷飯、日日吃老本兒賴以為生。
從小看著TVB長大的80一代,多數(shù)都有著濃濃的TVB情結(jié),在那些一邊寫作業(yè)一邊偷瞄到的光影中,知道了什么叫做OL、下了班可以去happy hour、茶餐廳必點凍鴛鴦……說起至愛的港劇和鐘愛的CP,就更是如數(shù)家珍兩眼放光了!所以,哪怕如今的TVB多么的窮途末路、茍延殘喘,我們也放不下這個曾經(jīng)的造夢地,當吳啟華重新穿上醫(yī)生袍哪怕再也不會讀《小王子》,當鄧萃雯還是鈕祜祿·如玥哪怕其他角色都已面目全非,當唐亦琛和蘇怡再續(xù)前緣哪怕只有兩集……我們都會say YES!只要還能喚回那么一點兒回憶,只要還能留下那么一點兒念想……
2009年的《仁心解碼》以黑馬之姿躋身當年的收視贏家之列,尚不是一線花旦的徐子珊擔綱女一號也表現(xiàn)亮眼,以精神病犯罪這一全新角度打造的刑偵破案劇頗有看點,撲朔迷離的案情和專業(yè)的犯罪心理學分析十分引人入勝,成為了當年的一個優(yōu)質(zhì)劇目。
直到4年后,無線終于推出了《仁心解碼2》,不過女主易主,當年在《法證先鋒2》里被佘詩曼擠走的蒙嘉慧,這次又頂了徐子珊的缺擔綱女一號,真可謂風水輪流轉(zhuǎn)啊。另一位戲份頗重的女主由楊怡飾演,雖然近期頻繁看她實在有點審美疲勞,但這個臥底舞女的角色非常有光彩,無論是氣質(zhì)扮相還是言談舉止都很有戲,令人眼前一亮,比起之前那一堆堆的臉譜化角色強太多。個人認為她更容易在反派或個性強的角色中驚艷,比如《宮心計》的姚金鈴、《溏心風暴》的Jackie和小月,知性O(shè)L風格的女主角反而很沒記憶點。
這次的劇情有點弱,翻來覆去還是那些個邪教末日、人格分裂的噱頭,只不過別的劇是最后通過兇手的精神問題來逆轉(zhuǎn),這部是幾位專業(yè)人士各種分析判斷到底是真的還是裝的,很沒有懸念感!說句實話,這個節(jié)奏和邏輯當背景音看都會嫌太慢!真是被各種同類題材的美劇甩出幾條街!
其實刑偵題材向來是TVB擅長的啊,雖然不是美劇的那種快節(jié)奏和包羅萬象,但案情的撲朔迷離和破案中的抽絲剝繭都是十分吸引人的,最經(jīng)典的要數(shù)最早的刑偵劇代表作《刑事偵緝檔案》和《900重案追兇》了,畫面和精致程度肯定沒法跟現(xiàn)在比,但劇情絕對是扣人心弦!小時候不知被嚇尿了多少次!現(xiàn)在拿過來看也同樣津津有味,沒有什么法證讀心重口味的包裝,就是最樸素的破案,也能令人不知不覺被吸引的才最牛,就像能做好蛋炒飯的廚子才是真本事!
吐槽也是愛,請繼續(xù)“老”,繼續(xù)“2”。
希望不滅,情懷不死。
6 ) 都怪你有好奇心
私以為,讀心理學的,好奇心最強了,研究小貓小狗花花草草不好,偏要研究人心。難道你不知道人心險惡,知人知面不知心嗎?哎呀,我自己躺著中槍。
好奇心一強,就愛“惹是生非”,不該管的也管了,不該知道的也知道,又不能說出來,多痛苦啊。所以啊,學心理學一點也不好,做心理醫(yī)生更加不好,如果做個精神科醫(yī)生,還好奇心強,那就生活豐富多彩咯。例如說,一不小心注意到了病人家屬的異常,一不小心就發(fā)現(xiàn)了些蛛絲馬跡,整個福爾摩斯樣。
雖然我很反感TVB式的感情戲,雖然我想吐槽下在天朝大陸應(yīng)該不會有精神科醫(yī)生會主動讓犯罪嫌疑人伏法,但是這部電視劇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好奇心啊。
想看嗎?不好看了別怪我,都怪你有好奇心。
方中信不是我的菜
很一般啊!
題材不錯
套路不老 很好看!
方生每個眼神都是一出戲。
三顆星全部都是給蒙嘉yo的~~~~
有蒙嘉慧必看,追之!
目前TVB的花旦,徐子珊算是比較喜歡的了,換做YOYO來飾演醫(yī)生,倒也合適。一直盼著蕭正楠的齙牙仔能去掉齙牙逆襲,結(jié)果編劇要告訴我們的是外貌不重要。楊怡的警察精神分裂的好突然,編劇果然是才思枯竭了。
竟然在跟。。。。
楊怡適合演瘋子
這個還是挺好看的,男女主角都很喜歡~
為什么又是楊怡!!雖然不討厭她 但也不用每部戲都有她吧,不過還好有蒙嘉慧~陳茵薇和茍蕓慧居然出現(xiàn)在同一部戲里了,好神奇的感覺... 唧榮唧榮~~蕭正楠太突破了!!提前頒個最佳男配角給你!!
蒙嘉慧漂亮誒 其實楊怡演技不錯啊 鼻子應(yīng)該回爐一下好一點吧 蕭正楠的齙牙完全沒有搞懂除了笑點 在情節(jié)上有什么幫助么?
TVB一拍續(xù)集,因為演員檔期,就肯定要死或消失一些角色,通常都是主角的配偶。所謂的從此快快樂樂地一起是不存在的??!特別是警匪片醫(yī)生片!例如《陀槍師姐》《妙手仁心》《沖上云霄》,現(xiàn)在加上《仁心解碼II》~真是虐心啊。
齙牙版蕭正楠,這片子讓我第一次覺得蒙嘉慧不錯,我真是典型的后知后覺,(*^__^*) 嘻嘻……
方中信大叔好帥~~
今年TVB第一套不錯看的電視劇,方sir同yoyo永遠那么有愛,蔣志光那條線也OK,唯一遺憾是又爛尾。
雖然挺扯得 但是看起來輕松
整部電影最喜歡那個怎么考試都考不過的善良正直的醫(yī)生。一開始覺得齙牙仔太猥瑣,沒想到他這么可愛。
蒙嘉慧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