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內(nèi)心的洶涌都寫在眼神里
海邊撿魚的場景醉一萬遍。
為什么他剛好也在橋邊?一定不是回家路上看到自行車然后等在橋頭吧。
他站在橋頭,握著拳,定定看著她出來,一臉緊張,右手大拇指搓著手,是緊張吧,隔屏都能感受到他呼吸困難。
她看到他,也是驚呆了吧。剛和賣魚老爺爺熱情地告別,轉(zhuǎn)身看到他,先是一頓,然后走上橋去。這表情里除了平日看他時愛搭不理的冷傲,也有一層困惑。這個橋瞬間變長,她往過走,幾乎只是看著橋面,緊縮眉頭,偶爾抬頭瞥兩眼他。對于他,能這么長時間認真地看她,也算一種奢侈吧。
接著魚筐恰到好處地掉了,如果他不在場,她是否也會手滑搞翻了魚框?
他蹲下來幫撿魚,另一只手套都脫地不利索,恩,這娃有心事啊。
撿魚的時候,兩個人的手到底有沒有碰到啊?看了多少遍也沒有得到確定的答案,反正他的手突然停止動作在在地上呆了半天,之后緩了緩才繼續(xù)撿。伴著兩個人的眼神,真是勝過最華麗的臺詞。其實也就不到十條魚,但是感覺他們撿了好久,是魚太滑,還是兩個人都因為彼此這么近距離的面對面相處而緊張到手都有點不聽使喚?無論怎么說,這一幕,真是希望能多幾幀,看不夠,希望再多幾條魚,給兩個人一點時間。
有的電影看起來,真的是會忘記自己在看電影,而是完全忘記自己是個觀眾,仿佛自己就是男主女主自行車草地或者魚,屏幕呈現(xiàn)的好像完全就是自己正在經(jīng)歷的,這就是真正看進去了的電影。這部片子就是這樣一部電影,而這一幕,也真是捏著人心,看得也快呼吸困難了。
2 ) 《沉靜如?!芬欢吻?,三個字“永別了”
這是一個由“沉默”與“獨白”撞擊出的動人愛情故事,這也是一個被戰(zhàn)爭綁架,繼而被戰(zhàn)爭俘虜?shù)膼矍楣适???傊?,它蘊含的愛,左右著故事里所有可見、可觸、可感的線索,為人性與愛情在戰(zhàn)爭的黑暗底色中,留下了可存在,可明媚的幻想之色。
1941年,二戰(zhàn)期間,被迫與德國簽訂停戰(zhàn)協(xié)議的法國,正處在聽命于德國的傀儡政權(quán)——維希政府的統(tǒng)治之下。故事的背景設(shè)置在此,人物、情景走進遠離城市,靠近大海的一處法國小鄉(xiāng)郊。在這里,教琴為生的女孩兒與爺爺平靜地生活,因為他們家的“城堡”房子,兩人與一位征用他們客房的德國上尉,譜寫了一段夾雜著復雜情感的人生插曲。
沒有硝煙滾滾滾的戰(zhàn)事,也沒有血淋淋的廝殺掠奪,只有沉默與傾訴。如果說片子中透著一股戰(zhàn)爭的氣息,那便是來自影片中營造出的無聲氛圍,自然景物寧靜優(yōu)美,沒有歡聲笑語,過分安靜,還有唯一一場由一對夫婦實施的汽車爆炸事件。除此,故事的靈魂全在一對法國祖孫兩人的沉默態(tài)度,及一位德國上尉彬彬有禮的行動舉止上。
說說愛情,說說發(fā)生在電影中的另類愛情。
像影片中存在的那個小鄉(xiāng)郊,在如此靜謐祥和的地方,的確不該發(fā)生血淋淋的侵略暴行。但若發(fā)生了,那也不足為怪。令人產(chǎn)生好奇的是,暫時駐守在此的德國上尉,他其實是一位懷疑戰(zhàn)爭,充滿愛心的英俊紳士。他的出場,打亂了當?shù)匾粦糇鎸O兩人的正常生活。忘卻戰(zhàn)爭,從“人”的立場注視對方,愛情便在相互傾慕的“精神”與“品質(zhì)”中,通過巴赫的音樂,從琴鍵上悠悠敲進了彼此的心間。
一位完全可用粗暴、高傲、冷酷的方式證明自己強勢、無所不能的軍官,每時每刻出現(xiàn)在鏡頭中,特別是在面對他心儀的女孩兒,及他敬重的老人時,總是充滿敬畏地點頭敬禮,并溫文爾雅地道“早安,晚安!”,這樣的人物性格充滿神秘感,也主導整部劇的情感色彩。是因為巴赫的音樂?或許是因為來自女孩身上令人心動的氣質(zhì)?總之,上尉偷偷愛著她。
一位看似柔弱,但內(nèi)心無比堅強的漂亮女孩兒,總是無視、逃避上尉追逐她的眼神,用沉默表達她的愛國決心,也用沉默訴說著她心底里的溫柔。女孩兒漸漸愛上了上尉,愛上的不是軍人身份的上尉,而是脫掉戎裝,無關(guān)德國這個名詞,擁有敏感、善良靈魂的上尉。顯然,女孩兒與觀眾愛上的上尉,他是優(yōu)雅、迷人的紳士,是一位在身體的血液里流淌著愛的藝術(shù)家。
被上級安排,強行入住當?shù)孛裾?,這在上尉看來也是不合乎情理的。所以在他面對房主老人及他的孫女,第一句話便是道歉,為自己的到來,給老人與女孩兒帶來的不便道歉。老人沉默,女孩兒也沉默,自此,沉默對抗的氣流彌漫在這個家。而上尉的強盜身份,也從一些細節(jié)的變化中顯露出微變的跡象,比如軍裝換成便服;從問候語及有關(guān)天氣的閑談到越來越深入的自言自語。再到有意無意地相望,相遇。
也可以說,上尉本身是與眾不同的。參軍前,他是一位作曲家,一位善良感性的藝術(shù)家。他懷疑戰(zhàn)爭的意義,對以家族傳統(tǒng)的名義參軍心懷不滿,他熱愛藝術(shù),對音樂對文學。他跨越世俗界限,自豪地細數(shù)著法國的文壇巨匠,德國的音樂大師,他是一位來自侵略國德國的上尉,卻愛上了痛恨著德國的法國姑娘。這反戰(zhàn)爭的點點滴滴也為他本性善良做了淺淺的鋪墊。但他無能為力,在法西斯籠罩的恐怖氛圍里被推進變態(tài)的愛國浪潮中,身為德國非猶太裔,麻痹在虛假的至高無上的榮譽里,似乎是合理的,他或許不得不選擇接受他所困惑的一切。
老人與女孩兒就這樣一直沉默。即便有一些情,已經(jīng)在他們各自的心里慢慢生長?;蛟S此片最珍貴之處就在此。從沉默到唯一一句,也是最后一句“永別了”,用巴赫的浪漫樂章奏響了戰(zhàn)爭的哀樂。悲傷至極,無法理解!獨裁極權(quán)走向毀滅時,為何永遠會綁架所有平凡善良的普通人,原本就擁有自由自主權(quán)利的人又是如何被推進爭取自由的荒唐里。
一對有情人,在一百分鐘的膠片里,單單留下了一句對白,若在表現(xiàn)人物時,沒有細膩豐富的刻畫,渲染情感時,沒有海一樣沉靜的情懷,這感動是無法延續(xù)的。而此片恰好做到了理想與現(xiàn)實兼顧,完美展現(xiàn)了一個矛盾體的多面精彩。
其實,若讀完作者韋爾科爾原中篇同名小說《海的沉默》,除了從老人的視角及旁白中感受到兩顆年輕的心相系相牽的脈息,還能體會到發(fā)自作者內(nèi)心的愛國熱情。他頌揚地下抵抗運動,揭露法西斯的虛偽殘暴,他用“沉默的大?!币徽Z雙關(guān),表現(xiàn)平靜的海面下,暗潮洶涌的愛慕情懷,及不屈不撓的愛國情操。
在原小說中,上尉引用了《麥克白》中安古斯所說的一段話,“在他麾下的人們受著恐懼的驅(qū)使而不再是順從愛的召喚。一個不再被他手下人的愛戴的首領(lǐng)實在是一個可憐的傀儡。只是……只是……我們能否希望還有其它內(nèi)容?要不是一個如此暗淡無光的野心家,還有誰會愿意擔當這個角色?而這又是必不可少的......”既揶揄諷刺了法國當時的傀儡政府元首貝當,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充滿藝術(shù)化的理想主義思想,他對戰(zhàn)爭的看法始終是積極樂觀的,他以為太陽會再次普照歐洲,法國與德國就如音樂與文學,還會在和諧的氣氛中共享喜悅。顯然,這是不現(xiàn)實的。
最后,上尉申請去了蘇德戰(zhàn)場,女孩兒成為地下抵抗組織的新成員,又是令人回味的結(jié)局。這也是一個開放式的收尾方式,觀影的我們要猜想,是什么扼殺了一段美好的姻緣?是什么讓一位作曲家,一位正當花季的少女,成為了槍膛里的子彈?
3 ) 愛情
沒有談話
沒有擁抱
沒有親吻
但是她確定她愛他 他愛她
我猜他也一樣 他在小橋盡頭堵著她去路的時候 他知道她是愛他的
只是都不能說
他像所有的男人一樣
希望自己喜歡的女人 覺得自己好
他說他的家族傳統(tǒng)需要他參軍
因為他不想她憎恨自己
他說他是個作曲家
因為他了解她喜歡音樂
他和自己的好友吵架
因為他想把自己放在她那一邊
他稱贊她的外公
他抱起那個孩子
他拿起那個相框
他來烤火
他提自己的家
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
都是為了
能讓她喜歡他
每一個人
在一段真正的愛情里
都曾經(jīng)這樣有意無意的選擇著自己
為了對方
能像自己那樣動心
連呼吸都好像設(shè)計好了一樣
希望對方 多看一眼 多想一刻
希望對方的心如自己的那般時時都是岔著氣的
愛情不是你愛上了一個與你相通的人
愛情是忽然之間
你調(diào)動起你所有的情緒所有的感官
想要和對方通流起來
你的每一個動作都是表達
每一個心思都是刻意
多好
能這樣盡心盡力地扮演一個人
或者說
能這樣全力以赴的去詮釋一種自己
只是為了愛
只是為了和另一個人的某一個層面 相愛
多好
戰(zhàn)爭能把一個人精簡出來
讓一個人迅速的濃縮成自己生命里最重要的樣子
它讓一個貴族青年
在握持著他人性命的癲狂時刻
仍保留了他的優(yōu)雅和從容
他可以輕易殺死不服從他的人
他可以占有任何他中意的女人
他可以和他的朋友一樣失血狂熱
但是他沒有
他是那個進出門會問好的年輕人
他是那個在喜歡的人面前有些無措的年輕人
他是那個為了國家遠征赴死的年輕人
他美好到即便是納粹 是敵人
想到與之永別
也會熱淚盈眶
因為如果沒有這場戰(zhàn)爭
這個年輕人 他該有多寧靜的一聲呀
之于她
這個倔強的 堅強的
騎著車的小姑娘
只有強悍如此
才配得上這段愛情
未出一步卻如行萬里
不過有一點點擔心她
但其實時代給的命運當局者迷
真希望她能再跳脫一點
真希望她往后生命里的每一刻都像這段時光一樣
被珍之重之
4 ) 安靜
我喜歡法國與美國的電影。只是美國的電影更注重情節(jié)的刻畫,更關(guān)心人物關(guān)系的起承轉(zhuǎn)合,將一部愛情電影的結(jié)構(gòu)也做得無懈可擊。法國的電影注重的是細節(jié),故事反而流動得緩慢。那些美麗的細節(jié)隨著總是精美的插曲,讓人的心像是放在一只靈巧芬芳的纖手之中,任其溫柔地揉捏。看法國電影總是反反復復,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繞也繞不開那個心甘情愿的淪陷。這和韓劇還不一樣,法國電影放大的是感情和氛圍的細節(jié),韓劇卻是在放大生活本身,像把一塊年糕拉扯長了,呆滯瑣碎,讓人忍不住睡眼惺忪。
《沉靜如海》是一部很多人都喜歡的法國電影。它并沒有被那么多人的熱愛所溫暖,仍舊隔著一片憂傷的玻璃,散發(fā)著清冷優(yōu)雅的光。簡樸而色彩簡單,卻帶著情感豐富華麗的內(nèi)心世界。在這個年代還有這樣一部電影,還存在這樣一種愛情。從頭到尾,沒有綿綿情話,沒有熾熱欲火,沒有熱吻也沒有擁抱,沒有任何肢體的接觸,甚至女主角只對男主角說了一個詞,再見。可是他們卻那樣浸透在濃郁的深情之中,被矛盾和熱戀捉弄得不可自拔。我每次重看都為這對彼此相愛的人兒流淚嘆惋。
二戰(zhàn)時期法蘭西淪陷,與爺爺相依為命的女孩,房子被德軍強行征用。一位德國中尉被上級安排住在這里。他在她雅致柔婉的鋼琴聲中出現(xiàn)在門口。年輕英俊,一身戎裝,眼神里是清澈的猶豫和靦腆。他認真地向老人和姑娘行禮,他說,如果他自己可以選擇,他并不會來。老人和姑娘用敵意的眼神迎接他,沉默地把他帶到房間。
從此兩人永遠對他帶著默默的敵意。他堅持不懈地每天都對老人和姑娘說,早安,晚安,早安,晚安……他總在晚上來到樓下起居室,和在爐火邊的老人和姑娘在一起。他們永遠沉默,他只自顧自地向他們訴說。對戰(zhàn)爭的無奈,對音樂的熱愛,他的家庭,他的同情,他對法蘭西的尊重……他的敘述是那么打動人心,可是兩位法國人依舊保持著沉默。只是由一座堅硬沉默的冰山,化為溫柔沉默的海水。
美麗的女孩在颯颯寒風中看見,他從車上走下來,軍用風衣衣袂飛揚,風度翩翩。他注意到了不遠處在排隊的她,莊重優(yōu)雅地向她點頭致意。她慌亂而惱怒地轉(zhuǎn)過身子,背對那雙迷人的眼睛。她臉上不僅帶著對他的惱怒,也帶著對自己的惱怒。
中尉看見女孩一個人在家中。他的手輕輕掠過鉤花沙發(fā)罩。他的手細長,結(jié)實,靈敏而穩(wěn)重,一雙曾經(jīng)的音樂家的手。他說,我第一次見到你,你在彈巴赫最清純最動人的一首曲子,也是我最愛的……他坐在鋼琴前,似曾相識、然而更溫柔多情的音符低低地流出。女孩背對著他默默地坐在舊沙發(fā)上??墒俏邓{的眼睛里遮不住地動容,即使眼瞼垂下,她嬌小的頭顱依然不安地微微轉(zhuǎn)動著細小柔和的角度。他手中優(yōu)美的琴聲帶著女孩漸行漸遠,她不禁沉醉地輕輕晃動上身……只是琴聲戛然而止,他默默地走近她,看見她蜜色的頭發(fā)下面雪白纖細的脖子。他的手,撫摸過音符,撫觸過她的心靈的手猶豫地隔著沙發(fā)探向前方,想觸碰她的身體。她依然沉默。他的手在半空停了下來,轉(zhuǎn)身迅速離開。只留下一句“祝你圣誕快樂”。
女孩偷偷跑到他的房間,拿起他圍過的圍巾深深地嗅聞他留下的氣息。偷偷看他的家信,甚至偷偷躺在他躺過的床上。她把自己整個身體都放在他的床上,不知怎么親近這張床才好……用嬌美的臉不斷摩擦他的枕頭,整個頭都埋進去。她總是心事重重、眉頭緊鎖的年輕姣好的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只是很快聽見了他的車聲,她如同一朵害羞的云兒一樣急忙飄出了他的房間。只是他回來時發(fā)現(xiàn)家信掉在了地上。
一個莽撞的法國青年,以及法國的抵抗組織在他停在門口的車下裝了炸彈。她發(fā)現(xiàn)了,卻不能告訴這位德國人。在矛盾掙扎中,他已經(jīng)走下了樓梯。女孩毫不猶豫地走向了鋼琴,掀起琴蓋。他在出門前的一剎那聽到了她感情充沛、緊張又迅速的琴聲,有如她心中的千軍萬馬。音樂家的敏銳使他驚訝欣喜地停住了腳步,走向客廳。他無比詫異地聽著她。她不敢看他,內(nèi)心在不斷祈禱。樓下的喇叭在催促他。她猝然停下琴聲,蔚藍如海水的眼睛緊張地望著他,嘴唇蠕動欲語。這時樓下傳來爆炸聲。她的眉頭放松,輕輕喘息。他的眼睛一亮,急速奔出。
他不能留在這里,他要到遙遠的俄羅斯前線。那里零下四十度,許多士兵死去……他最后地對老人和姑娘說:“晚安。再見!”
她控制不住地淚水縱橫。她跑到外面黑暗的街道上,滿臉淚光,對他說了唯一一句話,再見。哽咽得難以聽清。他看著愛慕的美麗女孩。我難以形容他的目光,離別的眷戀,深沉的愛情,堅定的執(zhí)守,痛苦的控制,紳士的優(yōu)雅與沉著……他一言不發(fā)地上車離開了。
電影結(jié)束。我也總是淚流滿面。
戰(zhàn)爭是如此荒謬絕倫的東西。如果他們不在戰(zhàn)爭中相識,一定會是一對難舍難分的情侶,分享著像從茨威格小說中走出來一樣美妙的愛情??墒撬麄冎荒艹聊卣驹趦煞?,隔著一片浩瀚。他們即使痛苦糾結(jié),也只能對立。美麗的女孩不能躺在心上人的懷抱里,她能做的,最多也就是親吻他的圍巾、枕頭,還要在他到來之前匆匆離開。
他們只能寂靜地用音樂來探聽心扉,他們只能沉默得如同深不可測的蔚藍大海。大海的顏色就像她的眼睛。
巴赫的那首曲子讓我想起《看電影》上的一句話,音樂用詩性和浪漫對抗著戰(zhàn)爭的殘暴和黑暗。愛情不一樣應該如此么,可是愛情輸了。最后她只能在淚水中看著他的車駛?cè)牒诎?,駛?cè)氡涞亩韲傁虿粴w路。他頎長的背影似乎還文雅地停留在鋼琴前,可是音樂仍舊在,人卻遠了。
男主人公的文雅和彬彬有禮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表演看上去很簡單,很少有太多的表情。可是他卻給人立體而完整的好感,這僅僅從一個認真謹慎的立正動作而來。電影的許多片段也很美,但是我難以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好的東西都是完整的,我可以用片段來悉數(shù)自己內(nèi)心的感覺,可是我無法像電影一樣真正表現(xiàn)美。
這部電影完全沒有故弄玄虛的神秘,完全沒有故作另類的黑暗主題,沒有殘忍刺激的暴力美學。沒有法國擅長的文藝片中的高傲和復雜,也沒有戰(zhàn)爭片中慣用的槍炮和子彈。只是安安靜靜、簡簡單單地敘述著,伴隨著水晶一樣沒有雜質(zhì)的音樂。并不含蓄地表達愛情,卻仍舊給人沉默的感受?,F(xiàn)在很多的電影,也許一開頭就是熱烈的床戲??墒撬麄兊谋硌蓦y以讓人看到愛情,只覺得平板無趣;也有很多色彩艷麗行頭昂貴的大片,讓人看完卻留不下真正觸及內(nèi)心的東西。
《沉靜如?!方o人以啟示,希望將來的制片人、導演,都能用心去做電影,做到沉靜如海,做到有容乃大。
5 ) 人如海般沉靜
很久沒有看到過這樣的電影了。
整部電影一如其名,沉靜。臨海的鄉(xiāng)村小鎮(zhèn),充滿古典意味的田園氣息,即便是戰(zhàn)爭,如此沉重的主題,也融入到它緩慢安寧的生活節(jié)奏里。戰(zhàn)爭不僅可以處理成血腥與暴力,它同樣可以呈現(xiàn)為人與人之間內(nèi)心相處時的一種令人窒息的壓抑感。而這種壓抑感,放在這樣安謐干凈的鄉(xiāng)村,最為合適。它的世界是封閉的,自足的,同時在面對外來干涉時,也是脆弱的。它不會采取瞬間爆發(fā)的行動,但是它會慢慢地轉(zhuǎn)變,在拒絕與接受之間來回搖擺,并最終達到相互滲透。
正如同女孩的選擇。她的對抗是充滿尊嚴的,她的愛也是真摯的。她對抗的是身穿軍服的他,作為入侵者的他;她愛的是懷疑戰(zhàn)爭的他,迷戀音樂的他??墒牵@兩者是不能分開的。而對于這一點,他的心里是非常明白的。他清楚他們之間的界限。他忠實地守住它。所以,他們所有的情感交流只用目光。完全沒有語言精神世界。不,應該說,他們有自己的語言。雖然整個影片,他和她之間,都是他在說??墒?,他所有的話她都銘記。
男子和女子的目光里都透著一種壓抑感。一個深情且專注,一個矜持且純真。精彩處便是最后,男子來告別。男子一邊說著,一邊望著女孩。鏡頭先是給男子,然后轉(zhuǎn)向女孩,一步步地推進,先是驚愕,接著淚水就慢慢盈眶,然后從臉上淌下來。這種表情一直持續(xù),直到男子離開房屋。等女孩追到門外,她已經(jīng)是啜泣。至此,在整個影片中一直處于壓抑狀態(tài)的情感,終于全部釋放出來。
戰(zhàn)爭是人需要面對的眾多障礙中的一種。外在的世界如此猙獰殘酷,內(nèi)在的世界如此干凈無邪,在兩者形成強烈對比的可能性之下,導演并沒有把它處理成一種二元對立的感覺,而是把外在的殘酷內(nèi)化為人物內(nèi)心的一種壓抑感,在抗拒與渴望之間,一次次被迫做出艱難的決定?;蛘咭部梢赃@么說,那些障礙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們的內(nèi)心不得不做出那樣的決定。這兩者之間的因果很難說清。類似的影片也許還可以加上《廣島之戀》,《午夜守門人》。相比之下,我更親近這部影片里人物的選擇。畢竟生命中有很多的事情要去承擔,不止愛情。而一旦選擇了把它放在心里,你會發(fā)現(xiàn),它的光芒永不退卻。
6 ) 大音希聲,至愛無言——觀《沉靜如?!酚懈?/h4>
二戰(zhàn)初期,淪陷的法國。
寧靜的鄉(xiāng)村小鎮(zhèn),相依為命的祖父和孫女二人,生活在他們自己的一棟老宅里。一個德軍上尉的來到,打破了這一切:他所屬的部隊征用了這棟老宅的部分房間,指派他住了進來。身為普通的法國人,祖孫二人的反應不出意料之外。他們不滿,可他們無奈。面對勝利的侵略者,他們只能用沉默來反抗,保持著自己最后的尊嚴。
出乎意料,上尉是紳士的。他說著流利的法語,彬彬有禮。早出說再見,夜歸道晚安,還不時點頭致意,立正行禮。他是個真正的貴族。這并不單單在于他那帶“馮”的普魯士姓氏,更在于他的風度和做派。對于祖孫二人明顯的冷落和抗拒,他絲毫未放在心上。唯一可能有點“打擾”的舉動,無非就是他偶爾在客廳與他們共處時的喃喃自語罷了。
他說,他原本是個作曲家,參軍只是迫于家族的傳統(tǒng);他的父親死于一戰(zhàn);他最愛的,是巴赫。
女孩靜靜地聽著。女孩的父親也死于一戰(zhàn);女孩是個鋼琴教師,她最愛的,也是巴赫。只是自他來后,她那鋼琴的琴蓋,就再也未曾打開。
身為德國軍人,上尉卻從不吝惜表達對法國的尊敬,也毫不掩飾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他還說,他很高興,能在這里遇到一位有尊嚴的老人,和一位沉默的小姐。毫無疑問,他是個英勇的戰(zhàn)士,他胸前的鐵十字勛章和戰(zhàn)功章可以證明。但聽著他侃侃而談,只會讓人感受到一個熱愛藝術(shù)和人生的靈魂,仿佛根本與戰(zhàn)爭無關(guān)。
女孩開始偷偷地看他:納粹軍服包裹著的,是颯爽挺拔的身姿;鷹徽帽檐下露出的,是英俊優(yōu)雅的臉龐。女孩看著,看著,目光從冷漠到溫情,從敵意到迷亂。
終于,圣誕夜,女孩對鏡審視著自己開始成熟的身軀,換上了亡母的盛裝衣裙。祖父去做彌撒了,她獨自呆在客廳。她在等什么?
上尉來了,儀表堂堂,戎裝肅然。他在鋼琴前坐下,輕輕打開琴蓋,彈起了女孩彈過的,那首巴赫的前奏曲。優(yōu)美的旋律在室內(nèi)流淌,搖曳的爐火都似乎要被感染。曲畢,他默默地立于她身后。凝望,只是凝望。良久。一句“祝你圣誕快樂”后,他轉(zhuǎn)身離去。女孩溜進他借住的房間,摩挲他平日戴的圍巾,偷看他收到的家信,最后臥到他的床上,緊抱著他用的枕頭,沉沉睡去??????
一曲動人心。她心動,他又何嘗不是?少女懷春,君子好逑,天經(jīng)地義。更何況彼此琴瑟相和,心有戚戚焉。只嘆造化弄人,國仇家恨,硬生生將他們隔開??v然朝夕相處,心意相知,卻終究無法沖破這無形的壁障,多情空余恨。
上尉是痛苦的,女孩也是。他為了戰(zhàn)友們的驕橫好戰(zhàn)與之爭執(zhí),向祖孫二人道歉;她則眼看著身邊的鄰人相繼參加了抵抗組織,還把孩子相托付??????兩顆心不能在一起,連接近都不能嗎?是的,因為世道不允。
一個寂靜夜,她無意中看到了抵抗組織在他的座車下放置炸彈。告訴他?還是不?一邊是為國殺敵的民族大義,一邊是少女情懷的純真初戀。怎么辦?怎么辦?她一夜未眠。早晨,樓梯上傳來他的腳步聲,她的瞳孔遽然收縮如針尖。不管不顧,她沖向了鋼琴,彈起了巴赫。急促的音符,留住了他的腳步,把他拉出了這個和死神的約會。炸彈爆炸了。她釋然,而后惴惴;他驚恐,但即刻恍然。這是她第一次為他而彈,也是最后一次。
上尉死里逃生,但兩名同袍好友和勤務兵被活活炸死在眼前。女孩則目睹策劃此次行動的鄰居夫婦等人被抓走,他們的命運不問可知,只可憐那個托付給她的孩子。這就是戰(zhàn)爭。他們注定沒法走到一塊。
終于,破天荒的,老祖父主動開口招呼上尉了。可他卻是來告別的。他當晚就要走了,去1941年的俄國前線。那里,正是零下四十五度的冬天——冰與火的地獄,鐵與血的世界?!白D銈兺戆病?,他一如既往地說,只是后面加了句:“再見”。女孩再也無法抑制,留著淚追出門外。四目相對。他的一腔深情,只能盡以目光傾訴;她的萬語千言,最后只哽咽著,化作一句;“再見”。他微笑,鉆入汽車,駛進黑暗。心滿意足,無怨無悔。她背送他離去,耳聽他的聲音,消逝在無盡的寒夜??????
不知多久后的一天,還是那個鄉(xiāng)村小鎮(zhèn)。女孩小心翼翼地步入街巷深處的一間屋子。她進去后,窗臺上隨即擺出了抵抗組織的暗號——一盆天竺葵??????
這就是2004年的法國影片,《沉靜如海》(LE SILENCE DE LA MER)。劇本改編自法國作家Vercors的同名短篇小說。小說寫于1941年。
并不想把它同《色戒》或其它有類似情節(jié)的片子做比較。只是想說,男女愛情的纏綿悱惻,并不一定要靠激烈的床戲來表達;戰(zhàn)爭時代的殘酷無情,也不是非得用成堆的尸體才能體現(xiàn)。
以往最擅長將愛情片當色情片拍的法國人,這次證明了這一點。影片中,上尉和女孩自始至終沒有任何肢體的接觸,甚至連真正稱得上的對話也只有那一句“再見”。但相信任何看過此片的人,都能感受到兩人之間那份蕩氣回腸的愛。正如片名一般,海面下再怎么暗濤洶涌,海面上卻仍是波瀾不起,風平浪靜。
只是戰(zhàn)爭中的愛情,有太多的無奈。國家與民族,人性與尊嚴,責任與犧牲,占領(lǐng)與反抗,忠誠與背叛,都會如同一道道鐵絲網(wǎng)一般,綿橫在相愛的兩個人之間,無法逾越。所以在影片最終,上尉含著笑奔赴修羅場般的東線,女孩則成為了抵抗組織的一員。但是愛,畢竟存在過。哪怕他日后倒在俄羅斯平原的焦土上,哪怕她某天消失在蓋世太保的行刑室內(nèi),在生命結(jié)束前的那瞬間,他們的耳邊都一定會回響起對方在那臺鋼琴上所彈奏的巴赫前奏曲。
誰言亂世莫道兒女情,豈知亂世兒女情更長。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一生只有一句:再見!
我總覺得《沉靜如?!肥恰朵撉賻煛返那皞鳌?/p>
這個片兒優(yōu)缺點都太明顯了。一方面它在劇作架構(gòu)上是那么地瑪麗蘇那么地套路讓人覺得真是俗到塵埃里,另一方面在整體格調(diào)上又是法國電影中極少見的具有東方氣質(zhì)的例證,節(jié)制、含蓄、舒緩、哀愁,發(fā)乎情止乎禮。淚流滿面的“再見”是女主角對軍官說出的唯一一句話。借戰(zhàn)爭的殼講愛情,聰明卻也難免粗淺。
非常干凈的一部二戰(zhàn)背景下的小制作愛情片。男主很有些法鯊和伊萬的綜合體,特別是戴著軍帽時,我承認起碼有兩星都是為男主的帥。此生遇到相知之人,鋼琴音中那一眼,何其幸運;戰(zhàn)爭讓你我相遇,卻也注定永不會有結(jié)果的愛情;同你說的第一句話也是最后一句,永別了
最受不了這種沉默卻洶涌的愛情
最深沉的愛只能用沉默來表達,只因為它超出了靈魂能承受的底線
你是紳士,你是淑女.你們沉默不語,毫無聲息,卻含情脈脈,咫尺相望.戰(zhàn)爭面前,愛情如此無力,最后卻是終了那句再見.連一個擁抱都是奢侈.
海洋的包容,海藻的纏綿,暗礁的迷茫,adieu的意思是永別
人們用兩種方式打破國界,時而用戰(zhàn)爭,時而用愛情。
女孩從頭到尾沒有對他說過一句話,除了離別時的一句”再見“!這種默默無語的愛反而是最具殺傷力的!哎,我的心已經(jīng)揪成一團了?。?!
如果沒有戰(zhàn)爭,他們將是多么登對的戀人;可如果沒有戰(zhàn)爭,他們又怎么會有遇見的可能?命運沒有給過他們半點機會,惟有讓千言萬語化作沉靜如海的鋼琴聲。歐洲文藝版“色戒”。
一段鋼琴,一句話,兩股暗涌,以及表面沉靜。
軍官的出場,音樂,腿特寫。過肩鏡的構(gòu)圖。鏡子的利用。軍官談到海時,利用shallow space讓兩人的臉看上去那么近--心靈的接近。少女的啜泣用窗紗與攝像機隔開,真是含蓄。
軍官在彈奏bach的平律時可以看到兩個人對彼此感情上細微的變化,當女孩為了留住軍官救其命彈奏鋼琴時及最后說出adieu的時候,可以看到兩個人復雜的感情。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音樂而起。有頭無尾的愛情這樣的結(jié)果才是耐人回味是值得想念一生的。當回憶時總會想起那段美妙純凈的樂章。
全劇沒有任何的對白,卻不覺得沉悶。最后女孩子彈鋼琴那一幕,他們的眼神交流最讓我動容。
“我很高興,遇到的是一位有尊嚴的老人,和一位默默無語的女孩?!睉?zhàn)爭中的愛情,有太多的無奈,在國仇家恨面前,愛,沉靜如海。最后那盆天竺花或許只是代表她希望這樣可以能夠獲悉有關(guān)他的些許消息?!铩铩铩?/p>
如果發(fā)生在國內(nèi):村婦戀上多情鬼子,這是要毀三觀吶!
小說版完成時二戰(zhàn)還未結(jié)束
于無聲處聽驚雷,沉靜中蘊含復雜而深沉的情感。好的電影敢于讓故事戛然而止,要留下美好的余味綿綿,鋪陳的功夫真不簡單~不愧是法國片,大歷史與小人物渾然一體,鋼琴配樂與情感水乳交融。
含蓄的極致就是悶騷,悶騷的極致是深情,深情的極致是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