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情事》:讓這一段愛情,鐫刻在化石里
1
辦公室里。
24歲的小W熱情洋溢地高喊:“我愛車仁表!他是我身邊所有男人優(yōu)點的總和!”
34歲的大Z略帶感傷地傾訴:“看見漂亮可愛的女孩兒,真有一親芳澤的沖動,可惜……”
44歲的老Y老是有賊心沒賊膽地嚷嚷:“小學部美女如云,哪天有時間得去和她們熱乎熱乎,嘿嘿!”
54歲的……抱歉,初中部目前暫缺。
而,無論身處在哪一個年齡,無論是熱烈渴求還是淡淡希冀,哪一顆心會少了對愛的憧憬,哪一個人不盼望一段美麗的愛情飄然而至,哪怕只能短暫擁有,也會成為溫暖這一生的永恒記憶。
2
我曾經(jīng)愛過嗎?
縱然回答是肯定的,我還是無法不艷羨那個叫素賢的三十八歲的女子,還是極度渴望能在那場情事中讓我將她取代——讓我去愛宇因,讓宇因愛上的是我,讓他溫存擁我入懷,讓他與我抵死纏綿。
“我和她一見鐘情,一見如故。”說此話,他大有深味地看向素賢,“我們很快就接吻了?!?br>而,那是怎樣的一個吻?
漫天的大雨中,她送他到門前,他該進去,卻在門前佇足片刻,又冒雨來到車前,不知說著什么。她心疼,著急地揮手示意他離去,他卻固執(zhí)地不走,于是她拗不過他,打開車門,隨他進屋,喝一杯熱咖啡,聽他講秘密花園的故事。
夜更深,她終于要走了,坐在車內,吟吟笑著與他道別。他在車外,撐一把黑布雨傘,并不在意她說了些什么,突如其來地俯下身去,在她綻放的紅唇上輕輕一吻。她怔住了,看他片刻,爾后飛快離去,只留他在雨中,目送她的倩影。
鋪天蓋地的雨,也比不過他與她心中終于泛濫的溫情——原本應成為親人的他們,再怎樣抗拒,終于還是要成為情人,哪怕大逆不道,哪怕眾叛親離,哪怕萬劫不復,愛就這樣洶涌地來了,淹沒了他,淹沒了她,淹沒了兩個沉默多過言語的人。
是的,我喜歡素賢溫婉美麗的笑,帶一絲柔弱,帶一縷溫情,帶一點羞怯,帶幾許嫵媚。我更喜歡宇因的安靜,初識素賢,坐在她的車內,他幾乎從不主動說話,問他一句,他才答上一句,而就是這樣的安靜,堅忍的表情,才打動了素賢,也打動了我吧?
最喜歡家具店里,他故意站在某處,等素賢不經(jīng)意間向他走來,幾乎要撞上他了,才訝然看見原來是他!
“怎么會是你?”她有意外的驚喜。
“我跟蹤你到這兒來?!彼泻⒆影愕母`喜。
然后兩人一同大笑,整部片子里唯一一次開懷大笑,出了聲的笑。而銀幕外的我,卻一徑感動地要哭。
3
真是反感那不知所謂的評論:“因為不倫,所以不潔?!?br>違背自己的本心,壓抑真誠的愛戀,去恪守一個世俗規(guī)定的名分,難道就是所謂的“倫”?為了工作,俊石可以許多天都不回家,只將無盡的家務和照管孩子的任務交付給素賢,即使睡在她身邊,也是鼾聲大作,視她如無物,連多看她一眼的興趣都沒有,一顆寂寞的心,就應該在這樣的荒漠中孤獨終老,干渴至死?我堅信,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一場命定的轟轟烈烈的愛情,都有一個注定要與自己傾心相愛的戀人,在那個人出現(xiàn)之前,在那場愛降臨之前,我可能會經(jīng)歷一些情事,但我一旦發(fā)現(xiàn)屬于我的那段姻緣原來就在這里,我怎能不舍棄已有的一切,奮不顧身去擁抱那個終于出現(xiàn)的真正的另一半?宇因不是不曾猶豫,不是未經(jīng)掙扎,不是沒有感覺到痛苦,終于俯身一吻,實乃情至深處,人不由己,再不表露,心會發(fā)狂啊!
唐玄宗與楊玉環(huán)那樣不倫的愛情,還能被后人“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地眾口傳唱,為什么素賢與宇因就要被罵作不倫與不潔?
看過那么多的所謂“情色電影”,《綠色椅子》,《快樂到死》,《丑聞》,《失樂園》,《紅字》,《密愛》……真正被打動并讓我由衷神往一段同樣愛情的,還是這部《情事》。
舒緩,干凈,從容,優(yōu)雅,徐徐地講述一對戀人的相遇,相識,相知,相愛,沒有一句“我愛你”的表白,沒有一場撕心裂肺的痛哭,那以手背輕輕觸摸的愛撫是如此令人心動,那赤裸相擁的床戲激情暗涌,卻沒有一絲淫蕩的邪念。實驗室里,兩人不堪忍受相思之苦匆匆相聚,卻終于還是選擇分開,宇因抱住素賢靜靜地流淚,低低地對她說:“你會老,沒人會關心你,你會死,你會病,沒人會告訴你他們愛你,你再也沒有機會去愛了……”素賢眼中淚光點點,她又怎會不知,她的疼痛又豈會比宇因少一分一毫?然而,她還是不哭,不哭,只與深愛的男人靜靜相擁……
4
三十八歲的女人,縱然再美,也將很快容顏老去,韶華不再。
二十七歲的男人,縱然在此刻深愛比自己年長十一歲的女人,在下一刻,在幾年之后,當初流著淚說“離開你我無法活下去”的男人,也許會選擇無情地離開那個的確用心愛過的女人。
而在這個世上,有什么才能永恒?又何必奢望永恒?曾經(jīng)深愛過,曾經(jīng)那樣沉醉過,此生足矣,又何必求得一生一世的廝守?能夠遇到那一半,能夠這樣全心全意地愛一場,是多少人一輩子都求不到的幸運,能夠擁有,哪怕只一時,哪怕是片刻,也該心滿意足,也該含笑離去。
多少人渴望“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多少人唱道“直到我們老得哪兒也去不了,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手心里的寶”,能夠如此,當然是人生至福。而我要的不多,我從來不敢貪心,在一個女人活到生命里最黯淡無光的三十八歲,能與一個男子相遇,能不顧一切地愛上他,能讓他也同樣癡狂地愛上我,能拋開所有顧慮只為自己地去愛一場,活一次,這一生,還有什么遺憾?哪怕在最幸福的瞬間立即死去,我也將微笑如花,感激上蒼終于沒有讓我白白走這一遭。
5
他愛巴西,愛那條童年的小河,愛那片密密的叢林,愛時間在那里似乎流淌得特別慢,愛一切自然的氣息與味道。
她愛化石,愛那些滄桑的歲月,雪泥鴻爪的痕跡,能以永恒的方式鐫刻在一塊塊沉默不語歷盡億萬年的石頭上。
他們的愛情先鋒又古典,叛逆而傳統(tǒng),不可思議又理所當然,不為世人所容卻彼此堅貞不渝日月可鑒,如煙花般絢麗而短暫,卻將如化石般沉默與永恒。
2 ) 快樂無罪
三十八歲的女人,已為人婦人母,是否應該修身養(yǎng)性,安分守己,只做一件盡責的家俱?看到素賢每天瑣碎而孤獨地生活著,躺在丈夫身邊,問話只有鼾聲對應;接送兒子上學,兒子只關心有沒有幫他錄影,唯一的改變是搬動客廳里擺放的代表她年齡增長的石塊。我以為她已經(jīng)放棄了。直到妹妹的未婚夫宇因的出現(xiàn),象一潭靜靜的湖水中投入了石子,漣漪慢慢擴散。
素賢的欲望藏得密實,在回放時,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在宇因的那一吻前,她就已然動心。在郊外看完房子,素賢與妹妹地賢通電話,地賢問姐姐喜不喜歡宇因,并說,我們對男人的品味是一樣的。素賢一怔,對妹妹的無心之語竟然難以作答。
后來在購買婚禮用品時拉起了民防演習的警報,也是在素賢心里拉起了警報。所以,在宇因興沖沖地去買電影票,地賢又來電找宇因,問姐姐是否與宇因在一起時,素賢開始撒謊。
因為素賢有了這個心,所以宇因對她心房的一次又一次的扣擊,都讓她震動。從咖啡館第一次對話開始,那么多語帶雙關的對白,雙方心里都明白。素賢一開始就提醒宇因:我可比你想象中老呢!但宇因不介意,而且不放棄。他看到房門上的一個洞,對她說他的設想:有個女人在房間里,她可能鎖上房門,不肯出來,她的男人在敲門,終于忍無可忍,把頭撞到門上去。
這個被關在房間里的女人,在宇因執(zhí)著的目光和堅持的等待下,終于無法再回避自己的感情。因為她不是丈夫以為的那缸快樂的魚,有溫暖干凈的水,有人喂食,就會滿足。她要的是活著的感覺。
所以她問宇因:我又老,又有孩子,你為什么愛我?與《玫瑰的故事》中蘇更生說:我老了嗎?已經(jīng)沒有資格說這些了嗎?是一樣的意思。
片中最賞心悅目的一段是,白天,兩個人隔著馬路,在街兩邊行走。他突然閃身在店里,看她焦急地找他。兩個人面對面地坐在車廂里,雖然沒有肢體接觸,但目光卻要把對方融化。
因為遇到了他,陽光再一次地照到了她的身上。她又偷取了片刻的快樂,對她而言是奢侈的快樂。她也曾對自己說這是不對的,但依然留戀他的笑容他的體溫。你可以說她自私,或者貪心,甚至不顧倫理和對親人的傷害,但無論是誰,總有權抓住快樂吧!為著一生中些微的、可遇不可求的快樂,犧牲其它,也值得原宥。
于是,一些東西不可避免地被打破了,魚缸、親情和家庭,沒有一樣是可以粘合起來湊合著用的。離開不愧是一種選擇,就算她與宇因在一起只能撐一個月,又怎樣呢?冒險也是一種改變。
3 ) 三十八歲的女人沒有愛情天堂
女人三十八,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青春已然遠去,即使你踮起腳尖也已經(jīng)看不到她的背影。意味著你已經(jīng)不再僅僅是你自己,你是一個家庭的一部分,你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對于父母,你是貼心的問候,對于家,你是潔凈的房間和冰箱里可口的食品,對于兒子,你是溫暖的懷抱,對于丈夫,你是什么?是坐在他身邊的一道風景,是他成功事業(yè)的旁觀者,也許,僅僅是一張床。性對于你,已經(jīng)不再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十幾年的平淡生活已經(jīng)消耗了你太多的激情。你終日忙忙碌碌,無暇審視你自己的情和欲,任它悄悄閉上眼睛,也許是永遠睡去。
“總是走同樣的路,見同樣的人。似乎我越老越不想再嘗試新的事物?!?br>
但這時,宇因出現(xiàn)了。
二十七歲的宇因無疑是一個很有魅力的男人,兼具年輕男孩的青澀和成熟男人的穩(wěn)重。他為什么會一見鐘情地愛上素賢?也許素賢和他夢想中的理想女人有著某種契合?他顯然是一個不太善于表白自己的人,但卻在素賢的面前打開心結,向素賢傾訴他不情愿的職業(yè),不喜歡的父親,他的天堂巴西,并向素賢慢慢綻開迷人的笑容,讓我也為之砰然心動。
素賢對于這個小自己十一歲且是自己妹妹未婚夫的男人一開始是婉拒的。但宇因的一吻無疑喚醒了她沉睡多年的情感,也喚醒了她作為一個女人的欲望,使她不自覺的聽從情欲的召喚,一次次地來到宇因的身邊。《情事》有韓國情色片一貫的唯美風格,幾次激情場面,沒有給人一點淫穢的感覺,卻有著油畫和雕塑般的美感。但即使這種美也不能消除掉因這種不倫之戀而帶來的不潔之感。我在看這部片子時常常想,自己愛的人,被別人奪去了,也許會有錐心的痛,但如果被自己的親人攔路搶劫,該怎么辦?當愛情遭遇親情,這場仗該是如何的打法?
素賢是勇敢的,最后終于說出了自己的心和自己的背叛,選擇了離開。但我想,即使以后她和宇因一起到了巴西,又能怎么樣?她真的能坦然面對自己的心,問心無愧地享受他們的愛情嗎?她的兒子,她的丈夫,她的妹妹,她真的可以當作什么也沒發(fā)生一樣徹底忘掉他們嗎?我想她不能。但如果愛情有了在自己看來也不能釋懷的歉疚,即使宇因再愛她又能如何?這份愛情能夠維持嗎?
在人生中,愛情絕對不是最要緊的。有些東西,即使再偉大的愛情也無能為力?;剡^頭來,雖然痛苦,裝作若無其事的活下去,未嘗不是比一走了之更好的解決辦法。
三十八歲的女人真的沒有愛情天堂。
4 ) 時間過得太快,猶如大雨沖走泥濘……
時間過得太快,猶如大雨沖走泥濘。
星期天洗過衣服,把水潑在陽臺上的時候,我常想起這句話。
27歲的宇因遇上38歲的素賢,他說,40歲以后要回到里約熱內盧附近的那個小鎮(zhèn)去生活。
素賢說,40歲比想象的來得快。
他們相愛,然而最終要離別。
“當我到你的年紀時,我會明白嗎?”宇因說。
“不會?!?br>“到時我會更迷惘嗎?”
“時間過得太快,猶如大雨沖走泥濘?!彼刭t說。
“我們私奔吧。從頭開始。當然,你一定會說不,你會說離不開你的兒子、丈夫和妹妹”。
“他們是我的一部分,我不能離開他們?!?br>“你永遠不再見我真的能活下去嗎?”
素賢點點頭。
“你真不可思議,連哭也不哭。你說不出‘我愛你’吧,你從沒說過。你會老,沒人會關心你,你會死。你會病,沒人會告訴你他們愛你。你再也沒有機會去愛了?!?br>他們就這樣結束了。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熾盛。所有的苦都源于五蘊熾盛。
可是,人本來就是這樣的。有欲望。各種各樣的。那是人性。生活本來就是因為欲望而變得不可知。
5 ) 《十年》——回復“自私的愛絕對不是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
我這篇文章本是針對另一篇影評里一個回帖的回帖,沒想到越寫越多,索性單獨成篇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92316/ 2011-07-11 12:27:18 利比亞悖論
自私的愛絕對不是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至少在中國不是這樣.
---------------------------
這就是亞洲文化:人要為家庭為群體隱忍。人不是個體的,而是集體中的一份子,個人感受無關緊要。重要的是集體的能量(或面子、秩序、正常運轉等等)。殘忍點,換句話說:就是尊倫理、滅人性。
而西方文化中,強調的個人的自由和發(fā)展,尊重個體的愿望。與之相反。
我相信,制作這部電影時,導演也試圖探討亞洲文化在強勢的發(fā)源地上遭受到西方文化巨大洪流的沖擊下,作為個體的“人”的轉變。
從電影看,未婚夫宇因是西方文化的接收者和引路者,他帶著自由的暖風細雨而來,卻剛好敲打了韓國本土女人素賢的車窗,素賢在倫理統(tǒng)治下隱忍多年,甚至忘掉了反抗,已經(jīng)漠然處事,如荒漠。而宇因的到來無疑為這片干枯的土壤澆灌哺育,她滋潤了起來,突然間有了笑容。在幾次踏出禁忌邊緣之后,她都退縮了回來,她仍然不習慣,她清楚得失。而守在父親病床前,回憶父親的話,她明白了,窮盡一生在諸多限制下的父親明白了個人自由的寶貴,父親鼓勵她去追求自己的愛,就是希望她不會在年邁無力時后悔自己的選擇。
于是她做出了選擇,她選擇和丈夫攤牌,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無法承受繼續(xù)面無表情的生活,沒有辦法欺騙自己”,丈夫無疑是體制的擁護者卻也帶著深深的疑惑,他說“你選擇離開就會更好嗎?”最后還是讓她走。
而妹妹的發(fā)泄是這個體制最后的報復,背叛體制的代價就是:親友翻臉,過往(收藏的化石所代表)俱毀。卻也挑破假象(悠閑有人喂的魚),毫不留情。妹妹的態(tài)度從“如母親般的存在”到“從此沒有這個姐姐”,這樣巨大的轉變也是寄生體制內的代價。這里要注意妹妹這個角色所代表的是未被西方文化同化的人,甚至去過美國,工作過,但仍堅守出生地本源的集體文化,甚至反而成為它最忠誠的守護者。
而在此之前,宇因也和妹妹宣告關系的破裂,獨自返回。
再一次注意:兩人的選擇是獨自做出的,并不是兩人共同的選擇,而是兩人各自的選擇。依然是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
影片的最后,韓國和巴西,天各一方,兩個陣營的人諸多的矛盾,怎么也走不到一起。而同機的兩人并沒有相逢,諸多的細節(jié)還在前方等待,沒有一氣呵成“王子與公主從此幸福”的故事,兩個個體的人分享生活已然不在這部電影探討的范圍了。所以,最后導演給了一個無限可能的結局:兩人蓋著同樣的毯子,男人陷入夢想;女人沉思,繼而打開飛機窗外面萬丈柔光,照的亮堂。
看看上映日期,這部片子到今天接近10年。
十年,在韓國,我在第一段提到的問題必然沒有消失,還在斗爭。但肯定的是,從一切跡象看,西方普世價值觀越來越被接受。尊重人性,開發(fā)個體的自由,就是所謂人的發(fā)展要優(yōu)于集體的發(fā)展??慈毡?、看臺灣,莫不是如此。
轉頭看大陸,“集體至上”“為國家榮譽犧牲一切”的調調仍很流行,君不見微博什么“傷殘軍人為國家奉獻一切,老了遭不公正待遇在公共場合乞討,卻不愿去外國人多錢多的地方擺攤,只因不能丟中國的臉面”的論調還很流行,但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會思考是“什么致使老軍人現(xiàn)在的狀況,他到底丟不丟人,丟的是誰的人?”的問題,理性思考者越多,這個社會就越有希望。
人權主權,孰高孰低?反右、文革發(fā)生的深層原因?
多思考,多讀書,你就會有發(fā)現(xiàn)。答案會不知不覺出現(xiàn)在你的腦海里。
思想的洪流是抵擋不住的。
今天剛好建國62年。大家假期快樂。
6 ) 情事: 自然如水,熱烈如火
第一次看是在鳳凰衛(wèi)視,翻譯的名字不記得了,但片頭的那兩個漢字我卻記住了:情事.
非常喜歡這部片子.看完以后的日子,常常會在心里把電影從頭到尾再放一遍,會激動地給朋友們講這個故事不錯過那些細節(jié).
為什么喜歡呢?連自己也有點不明白.不過,也許就象愛一個人可以沒有理由,喜歡一部電影也許是因為一時心動。
電影的故事前面的豆友已經(jīng)說過很多遍了,我就不重復了.來說說我喜歡的細節(jié).
1,化石.化石是妹妹送給姐姐的生日禮物,每年送一塊,已經(jīng)有七塊了,象裝飾品一樣放在家里.現(xiàn)在還記得素賢用抹布仔細地擦拭每塊石頭的鏡頭.有個這樣在博物館工作的妹妹真不錯,有這樣別致的裝飾也很不錯,看的時候我心想.化石是個象征.姐姐的生活,在宇因到來之前,就象化石一樣,簡單,單調,冷冰冰.生活里是白色和黑色,還有灰色--素賢家里的顏色,也象石頭一樣冷冰冰的.素賢第一次見宇因,她穿了一身灰,他是白加黑,這也許就是他們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
2,湖.素賢陪宇因去看房子.他們最喜歡的是間在湖邊的房子,可惜種種原因不能買.后來素賢又陪宇因去買家具.她送給他一幅畫作為結婚的禮物,"一湖水".
3,他們的初吻.下雨.宇因堅持要素賢去他的屋里坐坐,又堅持送她出來.他舉著雨傘站在她車窗旁,直到她搖下車窗,然后是他堅決的吻......
4,公開.一吻之后宇因去找了素賢的丈夫,到素賢家做客.這實在是大膽.飯后三個人坐在沙發(fā)上.宇因問素賢的丈夫二人是如何相識相愛.丈夫當然不知道身邊的二人關系早已經(jīng)變化,也不知道宇因來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見自己的妻子.丈夫很自然地也問宇因"你們是怎么認識的".丈夫指的是宇因和素賢的妹妹,但宇因說的是他與素賢的故事,而且他就是來說給素賢聽的!想聽我們的故事嗎?那是一見鐘情.我們一見如故.
5,巴西.宇因的童年是在巴西度過的.那片湖就令他想起巴西的湖.宇因送給素賢的磁帶是帶點拉丁風的樂曲.巴西,代表了從宇因到素賢兩人在冰冷沉靜的外表下未曾熄滅的火.生活.愛.自由.
6,雨.他們第一次正式見面,她在咖啡館等他,咖啡館的落地窗外忽然下起雨來,有人在雨中奔跑.本來兩人決定去看戲,就在劇院門外,宇因去買票了,妹妹打來電話,素賢第一次向妹妹撒謊說宇因不在身邊,下起雨來.剛買來的戲票丟在地上,雨滴砸落下來.下著大雨,他站在門口,她在街對面的車里,揮著手讓他別淋著趕快進去.他望著她,然后穿過街道,固執(zhí)地站在她車窗旁,堅持要素賢去他的屋里坐坐.
為什么喜歡呢?后來又看過幾遍,想找答案.
也許,因為片子很干凈.湖.雨.綠色的林子隱蔽著皇宮.
也許,因為成熟的李美淑,鎮(zhèn)定的李政宰.
也許,因為他們都平靜如他們去看的那一湖水,內心卻沒有湮滅的激情.
片子的結尾,兩個人坐上了同一架飛機.觀眾知道,他們卻未必知道.我猜想,大多數(shù)人都希望兩個人最后在一起吧,無論是去美國,或者是巴西,或者回到韓國.
但我覺得,也許,他們在不在一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知道自己生命/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重要的是不被預先設置好的生活所約束而能去追求對我們真正重要的東西.我更愿意相信這不是一部講愛情的片子,而是談內心的自由.
唯一的問題:兒子怎么辦呢?
我覺得那是真的愛,不僅僅是激情
拍得十分綿長雋永,一點也不欲望過溢。李政宰像一只緘默而蓄力的小獅子,用年輕的熱力熔斷了中年婚姻的囚籠。光是想象一下巴西的湖水,粉色日出下的少年就足夠讓人心動了。李美淑的美,沉郁又空洞,她定定地望著一叢蔥郁,或是生活的一地雞毛的樣子,就讓人很憂傷。最性感的是高燒時昏熱而噴薄的吻,最靜美的是電車里深情的對望,最想讓人流淚的是電玩房里像兩個孩童一樣解縛又歡愉的性愛。真誠的愛永遠不無暇,也許要背負許多愧怍傷害與隱忍,但能有一時遇到就是至幸,也是至悲。
平時看慣了歐美的偷情大片看起韓國這么緩慢的節(jié)奏居然也hold住了。李美淑真是美啊QAQ最可愛的是說我這么老又有孩子你喜歡我干嘛。最開始那羞射的氣質太美了!后來的床戲也是美得沒話說!湖邊小屋大贊!
李政宰的前戲太撩人了急急的喘氣聲,好看的手指,雕像一樣的側面這一切都很美,如果不傷害任何人的話就更美了如果我結婚多年遇見這樣一個小年輕我也是忍不住的
至今為之最喜歡的韓國電影
五星全部獻給米蘇老師的床戲?。。?!非大美人絕壁達不到的尺度好么?。。∠膳畠杭墑e的人物就只配玩兒年下好么?。?!
情欲戲拍的挺撩人,李美淑很有知性美。
在實驗室的那一段徹底被擊潰了
這能克制么?
我又老結婚了又有孩子你為什么喜歡我?我年輕沒結婚又沒有孩子,你又為什么喜歡我?
這是一部可以翻出來看的片子,雖然婚外情不提倡,但是真正的愛情總是在相互試探、猜疑、退縮、確定、進而奮不顧身這個過程中讓人刻骨銘心!
如果每個三十七八的女人都像李美淑阿姨...
李政宰。原來韓國人也有帥的,只屬于韓國人的帥。內向的叛逆,純真的憂傷聚集在眉間,像是在孩子氣地怨著誰,又可以在一瞬間轉為調皮惹人憐的微笑。原來他的怨是取悅,吸引你安慰他。那么所謂韓國男生的特色,除了宋承憲式的自以為聰明,其實是,由笨拙的臉部輪廓與下垂眼勾勒出的絕望感。
拍得很美,情大于欲,不是沉迷在肉體橫陳的欲望中,而是因為動了真感情不能自拔而產(chǎn)生的痛苦。李政宰這種稚嫩又深沉的幼獸狀態(tài)太撩人了,李美淑姐姐也是很美,乏味家庭生活中那種空洞呆板全在她的眼睛里。結局竟然不是滿地雞毛讓我有點意外~
李美淑第一眼總覺得有點陳慧珊的感覺,現(xiàn)在都說劉亞仁好適合演姐弟戀,但看了李政宰才發(fā)現(xiàn)劉亞仁那還是偶像劇里萌弟弟的初級階段,這才是撩姐最高境界啊,那一句現(xiàn)在把我當孩子了?是啊,這種年下帶著青澀的成熟的感覺真的好棒,太容易陷進去,尤其那手指真的太醉人!他拍情欲戲時真的超級會用手指的!
這種題材拍得不狗血不令人討厭還是挺難得的。
愛來愛去,男女主角都不入眼
男權社會下寂寞少婦經(jīng)不住年輕小伙誘惑的那點情事,38歲才第一次真正墜入愛河,既可悲又可喜,幾段情欲戲拍得像注水牛肉一般,食之無味
當年青澀的男神,還不似現(xiàn)在這樣消瘦,肌肉都還有肉,嬰兒肥還沒有完全褪去,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逢戲必脫的良好素養(yǎng),優(yōu)秀品質。
雨聲綿密,車窗慢慢搖下來,一個吻突如其來,愛情這支圓舞開始了。而八年前的李政宰彷佛男人與男孩的混合體,安靜、光潔、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