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影片是我在文革后期,剛上映時看過一次,屬學校包場。感覺與往日的樣版戲相比,舞臺味消失,生活氣息濃厚,故事情節(jié)生動流暢,記憶最深的是結(jié)尾最后一個鏡頭,巨碩的漁船布景和全劇人物的亮相。這屬我少年時的記憶,最后一次在電影院觀看樣版戲影片。
文革結(jié)束,改革后偶接觸到此片的ⅤCD影碟,可以說是用成人的思維,目光重新(完全沒有深刻記憶)打量此片。與改革后的各類戲劇表現(xiàn)形式相比,情節(jié)完整生動,唱腔優(yōu)美動聽,特別是主題思想在今天國家安全上仍不失現(xiàn)實意義。
“接頭”一折,生動驚險,機智恢諧?!皯浛唷币徽?,情深意切,感人肺腑?!皠衿蕖币徽郏嗫谄判?,消除麻痹。而重頭戲“斗敵”一折,虎膽豪情,氣貫長虹??v觀整出戲,音樂主題獨立完整,人物性格豐滿,表演唱腔生動,特別是在現(xiàn)在國內(nèi)階級矛盾激烈,海外敵對勢力虎視眈眈,此劇鮮明的主題思想仍有意義。
2017年7月8日 草撰于奔十渡的車上
刀出鞘、鞘離刀、對故人、正可交
大段一人斗無數(shù)敵人不可思議視死如歸場面。
刀-鞘-對-證
有一點印象,但沒什么出彩的唱腔流傳。(補記)
刀出鞘,鞘離刀,對故人,正可交。
革命樣板戲
我一下午一口氣快進看了九部樣板戲……求問心理陰影面積……這部對風景虛實轉(zhuǎn)換的極端處理吸引了我
現(xiàn)代京劇的唱腔,都非常好聽。
果然我還是喜歡戲曲電影的節(jié)奏感啊
男主眼睛好大,里面男主老婆是華文漪,還有威虎山的老常 ,常寶,大娘 ,李勇奇,欒平,八大金剛里面的兩個。最后反派有一個還投誠了。李崇善是北京京劇院的,華文漪是上昆,其他演員都上京的。
看過留痕
雖然我也很討厭某傻逼,但這拍得不差。
多年以后才知道是謝晉導演的,怪不得比當時一般的電影要好看些。
不得不承認,樣板戲把京劇和電影十分強硬的扭在一起,造就了一種風格獨特形式夸張獨屬中國的美學流派。對話也依照京劇特點寫得有腔有韻抑揚頓挫。這種在特殊年代產(chǎn)生的畸形藝術(shù)品反倒繼承了純正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大抵這就是戴老師所說用著進口膠片拍攝至高無上的政宣電影的時期。
革命樣板戲才是京劇真正應(yīng)該發(fā)展的方向!現(xiàn)在的京劇頑固的執(zhí)行著一條死路,國粹就這樣被現(xiàn)在的人糟蹋了
看過半部,只記得那時候倒有不錯的工業(yè)標準。
誰說的那不是歷史
所以導演們目光如炬,一眼看出巧蓮嫂子嬌生慣養(yǎng),任性倔強……
看了一多半察覺到這位永不眨眼的中國連長陸長海哪里奇怪了:睫毛,是睫毛。他刷了睫毛。故事其實也像《海港》的翻版,點醒糊涂揪出內(nèi)鬼擊敗敵人。男主孤軍深入后,敵人分明一槍的事兒。水中打戲的高潮階段真流暢又花哨好看。
雖不及老八大樣版戲,但同樣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