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歌聲、用歡笑,來博知音的贊賞…
伴著《熱血合唱團》片尾倉促流出的字幕表,《誰能明白我》的經(jīng)典旋律隨劉德華的滄桑唱腔得以賣力重現(xiàn)。
36年前,林子祥在與洪金寶合演的《貓頭鷹與小飛象》中創(chuàng)作并獻唱了這首深藏悲愴意味的理想贊歌。那部表面癲狂的港片黃金時代動作喜劇,講述的卻是兩個有著不堪過往的“罪人”在金盆洗手后被迫教導不良少年的深刻故事。
從主題曲到人物關(guān)系設定,《熱血合唱團》都可看作是對《貓頭鷹與小飛象》的直白致敬(或新時代翻拍)。
而這一次,片內(nèi)片外均春風化雨、奔忙不息的劉德華,卻顯然沒能被觀眾和這個時代所明白。
熱鬧,失控,繁雜。
對于一部港產(chǎn)電影而言,收獲如上切合其“盡皆過火、盡是癲狂”傳統(tǒng)的評價并不出人意外。但在觀罷普通話配音版《熱血合唱團》后,這樣的想法還是令筆者說不出話。
頂著“港版《放牛班的春天》”名頭,將一切教育問題都歸于“有教無類”口號及“音樂選擇了你”雞湯的《熱血合唱團》無疑是令人失望的。
在影片前三分之二的冗長篇幅中,一群“筐底橙”問題青少年被莫名其妙打包融合為一支校際參賽合唱團,在由劉德華飾演的國際知名合唱團指揮家嚴梓朗“空降”指導下解決了一系列人生難題。
至于他們?yōu)槭裁炊皯?zhàn)”?問,就是“有教無類”。
即便對比滲透幫派元素的《貓頭鷹與小飛象》,《熱血合唱團》中被救贖群像之“類”都相當驚人:
一再盜竊的小男孩,逢失戀便自殘的戀愛腦女孩,將勸阻其追車的恩師一拳打翻在地的“暴戾”少年,和他背后家暴成性、酗酒成癮的廢柴父親……
與上述法制版奇情問題配套的“教育”方案,卻只有“被音樂選擇”的孩子們彼此的擁抱及自我的諒解;為之輔助的,也無非是嚴老師無謂的笑容雞湯及“考到70分才能歸隊”之類的俗套橋段。
而在影片最后,此前師德與溫暖的絕對化身嚴梓朗驚人地攤牌了自己跨國酒駕逃逸犯的身份——表演與敘事上的雙重鋪墊缺失,更令全片本就脆弱的“有教”陷入更為混沌的“無類”困境。
比起“原版”《貓頭鷹與小飛象》,“罪人教師”身份的揭曉被《熱血合唱團》當成了一則敘事反轉(zhuǎn)“驚雷”。
不過,當這張王牌揭曉后,觀眾并沒有跟隨編導的思維與華仔一并得到自我解脫,反而紛紛疑惑:這原來是出反酒駕公益片?!
就像結(jié)尾那場煽哭很多人的機場指揮戲一樣,對著手機直播屏幕空灑感動與生命的劉德華,與周圍圍觀的群眾間能夠達成的,唯有難以互通卻相對垂憐的寂寞。
對于港樂迷而言,匯集“四大天王”之一的劉德華與作曲名家盧冠廷、雷頌德的《熱血合唱團》,其音樂性的匱乏是令人發(fā)指的。
正片之中用到的五支歌曲,除擔負臺詞表意的原創(chuàng)說唱《筐底橙》外,都堪稱“偷懶”的流俗選擇——
如果說前文提到的《誰能明白我》和《When You Believe》《You Raise Me Up》兩首英文金曲還貼合著影片的理想、感恩主題,那么作為香港精神主題曲的《獅子山下》能與之關(guān)聯(lián)的,恐怕只有香江的哺育之情。
但換重思維反觀作為香港本土電影的《熱血合唱團》,你就會發(fā)現(xiàn)《獅子山下》唱予的對象不是片中合唱比賽的評審,也不是合唱團中的每一位少年,而是面對港片現(xiàn)今的破敗,依舊選擇逆流推進、令其延續(xù)生命的劉德華和他的老伙計們。
寫出《一生所愛》的盧冠廷,在片中以老校長的身份為這份特殊的教育默默掌舵;現(xiàn)已罕有音樂作品問世的“金曲制造機”雷頌德,變身與劉德華相對照的“敵團”魔鬼教練;曾經(jīng)風靡亞洲的銀幕情人謝君豪、李麗珍等紛紛不顧容顏祛魅、“憔悴”上陣出演家長;而一代型男關(guān)禮杰更以一抹絕望的淚,令暴虐父親形象有了可被原諒的人味兒。
在各種渠道流出的劇組消息中,各路名家“戲骨”幾乎都是一聽到影片的題材及導演關(guān)信輝、監(jiān)制劉德華的名字便欣然前來助陣,絲毫不計片酬多寡與角色大小。
至于逢監(jiān)制必出精品的華仔,想必在挑選劇本及實際拍攝之時,并不會對影片最終的呈現(xiàn)結(jié)果完全沒有概念。
但面對難得的真·港片及其背后的現(xiàn)實意義,“無畏更無懼”的劉德華們選擇了比片中孩子們更為堅定的相信,將“罪”都留給自己,而伴著孩子們的歌聲,讓愛與希望有了即便不令人信服也能頑強延續(xù)的生機。
在上一部同樣展現(xiàn)教育主題的導演作品《可愛的你》中,導演關(guān)信輝憑借對真實原型事件的準確把握曾收獲不俗口碑。蟄伏五年方推出并不精致的《熱血合唱團》,除對半架空命題的迷失之外,恐怕這位在曾經(jīng)快節(jié)奏的香港影壇摸爬滾打近30年的導演,也更多體驗著創(chuàng)作環(huán)境轉(zhuǎn)變帶來的現(xiàn)實無奈。
好在獅子山下,總是歡笑多于唏噓。
【原載公眾號《今日影評Mtalk》20201117】
先要說好這個電影,稀碎,作為香港電影來說,實在是使人唏噓。但是我又不爭氣地流下了我廉價的淚水,宛如看了一個巨大的過氣HK黃金時代演員拼盤演唱會,用我的鈔票為我不值錢的情懷買單。
熒幕上老去精瘦的劉德華依舊在做著活力四射又夸張的動作,但是掩蓋不住自己衰老的關(guān)節(jié)已經(jīng)不靈活了,哪怕他那么努力保持了如此好的身材和狀態(tài)。吳岱融在我腦子里還是天若有情和鄭伊健要死要活的樣子,結(jié)果轉(zhuǎn)眼滿頭白發(fā)。謝君豪南海十三郎的樣子早已不在,瘦到脫相。盧冠廷更是老得胡子都白了,關(guān)禮杰家暴已然癡肥的李麗珍(我永遠的心頭好白月光李麗珍)……每一個都在告訴你,時代變了,他們老了,變了,雖然你還愿意為他們買單,雖然他們依舊全情投入依稀舊日身影,但他們已經(jīng)不能變出黃金時代的影片了。
對比原版《放牛班的春天》,這版本土化得非常成功,因為因為這種本土化的成功,而分外失敗。我找遍整個北京沒有粵語版,就離譜,然后看到片尾顯示這是上海官方基金項目電影,默默明了。電影里只要你稍微會點粵語就能處處看出違和感,甚至可以對著口型把詞配出來。里面手機聊天截圖還是粵語對白,變成氣泡對話框連北京話都出來了????這就是不用心啊,或者說是一種投誠吧,就希望獲得大陸票房。那你怎么不把獅子山下、誰能明白我、筐底橙全都改成普通話啊,何必呢。
這個電影里香港那種被規(guī)訓太久的乏味,得益于沖鼻子的精英味,他們擁有合唱團和搞合唱比賽合情合理。結(jié)果呢,所有的矛盾都被柔光處理,自閉癥隨隨便便就能開口、自殘的姑娘一下子好了、劏房家暴好像是一個鏡頭晃過去,只要色調(diào)明亮一點就能解決。精英們早早把孩子送去英國等著上劍橋牛津……李麗珍那個酷似方力申的崽可能演技好一點,顯得他人物完整一點。這些尖銳的矛盾比一點就到家的困境還好解決,很難說是不是一種審查下的不努力。
年輕人對著唱獅子山下的合唱團扔易拉罐,這個場面實在是太富有隱喻(拍得倒是相當不怎么樣)。當年獅子山下聽著羅文歌聲白手起家的香江人已經(jīng)成為了過去,年輕一代哪里都一樣,在卷不完的內(nèi)卷里沉浸在小世界。正如這個年輕一代的電影,所有人努力,老人發(fā)揮最后一點光和熱,大家一起自我感動,整出一個稀碎又他媽的感人的作品。
情感確實很厲害,劉德華最后在機場候機室指揮的片段可以說演得非常好,他演繹生涯中罕見的演技高光時刻,甚至第一次感動了我。但是前面的鋪墊到這個感情爆發(fā)是一點也不順,所以獲得我廉價的淚水不能說明任何事,只能說確實有高光時刻吧……
放牛班的春天是我人生中極重要的一部電影。我至今會唱其中的每一首歌,馬修離去時候,漫天的紙飛機和死亡詩社最后那些站在桌子上的朗誦惠特曼的學生一樣,照亮過我的青年時代。我們的電影里,壞孩子不如何壞,好人自然也不如何好。我為劉德華的努力動容,但那些綿軟無力又混亂的故事線實在是不痛不癢。一個合唱電影,最好聽的部分是林子祥版本的誰能明白我,這實在是一種悲哀。
片尾我要再次哭號,珍妹?。。?!你怎么就這樣了呢?。。。。?!雖然你還是我的白月光,但是珍妹?。。?!容顏不似彩樓前了……
剛剛與孩子們一起看了偶像劉德華的新片《熱血合唱團》,這部電影講述了劉德華扮演的旅美華裔指揮家嚴梓朗接受恩師邀請回國,參與恩師旨在教育挽救差學生的“熱血合唱團試驗計劃”,擔任熱血合唱團指揮,帶領(lǐng)一幫廢問題學生,克服種種困難和挫折,互相治愈,最終在合唱大賽中取得好成績,尋找到人生價值的故事。雖然劇中有很多橋段莫名其妙,譬如這個b計劃,但是這仍然不失為一部好劇,一幫原生家庭的孩子,雖然各有問題,有和母親相依為命,偷拿東西的小龍,有父親家暴的希西,有壓力山大的富二代,還有自閉癥的孩子,他們通過音樂互相療傷,最終他們的家庭也因為他們的改變而變的更好,正如嚴老師說的不是他們選擇了音樂,而是音樂選擇了他們。沒有手可以寫字,沒有腳依然可以走路,但是人生不可缺了一樣,那就是信念,最后嚴老師也走出了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的困惑。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up on zhe mountains
或許我是比較好騙的,很容易被劇情帶入,跟隨著故事和故事里的人一起感動,感動之余是良久的反思,回想自己在現(xiàn)實面前忘記了初心,是該重新找回自己了,找回屬于自己的信念!
現(xiàn)實過于浮躁,好像很多人理解不了這部片的價值觀。可能是生活給我們加上了太多的凌亂與浮夸,無法全心投入去欣賞去理解,覺得電影尬的人,需要脫去身上的那些浮夸,用原本純凈的心靈,再來觀看這部片,跟隨它找到自己,找到原本的信念。
這部劇劇情很簡單,卻擊中了我的心,一些畫面讓我眼睛濕了,或許是最近一直陪孩子吧。豆瓣評分不高,也正常。只有特殊的人群才能共情。其實現(xiàn)在的教育要做到有教無類,太難太難。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同,成長是折磨人的過程。孩子在成長,自己也在成長。華仔表演給4??星,其余的演員有點用力過猛。沒有回味,只是反省。
今天聊聊電影《熱血合唱團》。
片名Find Your Voice (2020)。
《熱血合唱團》講述了一個頗為熱血的故事,劉德華飾演國際知名合唱團指揮家嚴梓朗,應邀回到香港,指導一群問題學生聯(lián)系合唱,并成功逆襲的故事。
故事強調(diào)心中充滿希望,要用歌聲治愈人生。
我最初對《熱血合唱團》的期待很簡單,本以為這是一部音樂電影,類似《悲慘世界》《馬戲之王》等影片,用大量原創(chuàng)音樂推動劇情發(fā)展,再不濟也會像《閃光女孩》一樣,會穿插很多還不錯的原創(chuàng)音樂。
但是我想錯了,《熱血合唱團》實質(zhì)就是一部捏著觀眾鼻子灌雞湯的生硬套路電影。
這個生硬在劇情和演員表演兩方面。
影片的劇情發(fā)展極為生硬,硬的好像觀眾坐在三角形做車輪的車子上。
同樣是音樂成就夢想的題材,本片的音樂內(nèi)核沒有能夠像《神秘巨星》,用實力征服觀眾,結(jié)局倒是和《神秘巨星》一樣扯淡。一群半路出家三腳貓的業(yè)余同學,在缺人缺錢缺技術(shù)的情況下吊打了一大群科班尖子生。
這在內(nèi)卷大潮下,就顯得十分有趣。人人都在極力提升自我,避免被卷得渣都不剩,偏偏影片告訴大家,只要滿懷希望就能獲得成功,這和“用愛發(fā)電”基本也沒啥區(qū)別。
學校校長推崇有教無類,合唱團指揮告誡大家心懷希望,但具體怎么做卻沒有絲毫頭緒。
領(lǐng)導者們說著無比正確的廢話,實際行動中用愛發(fā)電。
片中合唱團人數(shù)眾多,大部分時間用于刻畫群像,群像戲最后淪為各個角色悔過自新的短視頻剪輯合集,正經(jīng)合唱訓練鏡頭反而少之又少。
給出的結(jié)論仿佛就是,做個遵紀守法、積極向上的人,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哪怕是一群沒有任何基礎的三腳貓學員,也能吊打精英班苦苦訓練多年的合唱團。
并不是說電影不能講雞湯,關(guān)鍵要看怎么講。
如果是一個生硬且脫離實際的雞湯故事,觀眾們自然不會買賬。哪怕是曾經(jīng)的天王擔任主演,觀眾依舊會勇敢地表達出:這是爛片。
同樣是勵志題材,可以看看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的《卡特教練》《嗝嗝老師》是怎么做的。教練老師自己言傳身教,學生們認清形勢主動要求進步,這兩點缺一不可,而且動機要真實自然,令人信服。
再往前數(shù),還有被奉為經(jīng)典的《放牛班的春天》,同樣通過音樂感化學生,里面老師和學生的表現(xiàn)令人信服得多。
像《熱血合唱團》表現(xiàn)的那樣,每個角色都是工具人,行事毫無邏輯動機,全屏劇情需要,前一秒還憤世嫉俗極度厭學,后一秒全心全意投入學習,觀眾自然會覺得故事沒講好。
演員表現(xiàn)方面同樣生硬。
老演員就不說了,年輕演員鮮有出色表現(xiàn),基本都很作。
演員眼神動作和角色心路歷程感受不到聯(lián)系,演員演得尷尬,觀眾看得也尷尬。
每個演員都在刻意強調(diào)角色身上被貼上的標簽,拼盡全力表現(xiàn)這些標簽,卻忽略了這些角色作為一個人應該有的東西。觀眾最終看到的不是一個個活生生的角色,而是一群標簽在來回移動。
本片評分低迷、票房遇冷,和電影表現(xiàn)十分匹配,正說明了觀眾們辨別能力有所提升,不會迷信演員也不會盲從宣傳。
德藝雙馨功成名就的人如果消耗自身影響力去提攜新人、去挽救香港電影,而新人、影片水平不行的話,結(jié)果只能是老藝術(shù)家的自身名譽受損。
生硬雞湯滿是石子,
空喊口號一言難盡。
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guān)注公眾號:妙看影視
兩星給華仔,可惜華仔帶不動,仿佛看了個合唱團版的《逐夢演藝圈》……
再濃的情懷也不能成為影片拿高分的濾鏡,人物很多,靈魂很少。觀眾很難感受到角色的血肉。劉德華扮演的不是老師,而是上師。他有一張開光的嘴,任何頑劣之徒,只要聽他講話,就能懸崖勒馬,重新做人。
無語!我好想哭,但是我哭不出來,我真的哭不出來!
仿佛是在看低配弱智版Glee,國語配音要再減一星,我看呆了,劉德華到現(xiàn)在還能演這種小學生電影啊。還有鄂靖文是干嘛去的……
4.0分。給各位趟雷了,國語配音口型對不上特別違和,合唱團新人浮夸的演技像在看十幾年前的港臺偶像劇。本質(zhì)就是一出失意老師碰上一群吊車尾班的勵志故事,老生常談沒啥新意。華仔強行灌雞湯,情感過渡的動機非常匪夷所思,大伙不喝也罷。
尷尬的我腳趾摳出一個電影院...
真的少有被劇情推著走的電影,這個真的推得特別難受,比擠地鐵時候后面有個200斤大漢推過來還難受。而且劇情越演越后,完全變成了一場喜劇,真的特別好笑荒誕,所有東西莫名其妙,你甚至不知道它后續(xù)還會給你什么匪夷所思的“驚喜”。
林子祥的《誰能明白我》真好聽
中規(guī)中矩,一星多加給劉德華的努力
一星是給演劉德華那位演員
不瞞你們說,電影開場十分鐘我就想走了,是華仔讓我堅持到了最后,結(jié)果看完發(fā)現(xiàn)居然講了個不要酒駕的故事。最后的大合唱里亂入一段rap,我真的尷尬到腳趾摳出三室一廳。
一部讓人原地摳出魔仙堡的電影。
劉德華簡直就是最適合演老師的人,沒有之一??!
劉德華在華語電影低潮的時候致力于培養(yǎng)新導演好導演,現(xiàn)在香港電影低迷,他又回來反哺香港電影,培養(yǎng)新人,香港電影真應該給他頒個終身成就獎。這個電影前半部分有點平淡,但是后面就進入高潮,再加上獅子山下和誰能明白我的翻唱,還是值得一看的。結(jié)尾處有翻轉(zhuǎn),主題得到了升華,特別是嚴老師隔空指揮那段,挺感人。但是剪輯處可能有點生硬,并且我極力推薦看粵語版的,國語版托了后腿。4星鼓勵
請大家自備紙巾,因為很可能會被尬哭。
之前還說這破名字別耽誤一部不錯的電影,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片名算好的了,什么合唱團,什么中國放牛班,你要說“逐夢演藝圈”我都信!本來寄希望于電影類似古天樂《可愛的你》類型,結(jié)果這么溫馨勵志的題材,情感渲染力為零,雞湯灌到想吐的感覺??丛趧⒌氯A、吳岱融、李麗珍、雷頌德、以及久未露面的盧冠廷等老演員的面子上,多給一星吧。劉德華應該是欠人情才接下這片,真服了,2020年預期與觀感落差最大的電影來了
一切情節(jié)發(fā)展都在預想當中,大套路套小套路,各種套路劇情與設定。而且情感鋪墊非常有限,更多是刻意煽情與自我感動,所以才會讓人覺得尷尬。滿是遺憾的一個片子,尤其還有這么強的客串陣容,挺可惜的。
需要大家抱團自救,還是學校的正確引導?難怪有條件的要把孩子送往英國。多一星給到華哥,大概天王走錯片場了。
華仔為了支持香港電影,都開始出演學生作品了嗎?
別什么《死亡詩社》《歡樂合唱團》了,連同題材也同是本土制作的《非同凡響》都比不上。整個電影好像劉德華友情出演的慈善廣告,努力拖飛機,但成效甚微;里面幾乎每個學生的家長都是值得再一次機會的甘草實力派,也全然淪為布景板。打架的那個小哥和小朋友分別長得像王源小時候和現(xiàn)在,同框看得很穿越?!净浾Z版能準確聽到不識宋仲基,不玩FB、INS;字幕變成了不識吳亦凡、玩微博和微信,有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