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巴斯蒂安·席爾瓦編導(dǎo)的《壞寶貝》(又譯《丑惡寶貝》2015),能榮獲柏林電影節(jié)泰迪獎,決非浪得虛名。把兩件完全不搭界的事,生硬活剝地攪和在一起,看似混亂不按常理出牌,卻顯現(xiàn)了導(dǎo)演的良苦用心。
想懷孕的單身女人寶麗,告訴弗雷迪,說他的精子數(shù)量不夠,胚胎做不成,能否請小莫幫忙。黑人小莫,乃弗雷迪的“妻子”。這對“同志”,為了寶麗也算是拼了。但小莫就是不給力,找不到打“飛機”的狀態(tài)。出演這個弗雷迪的演員,酷似阿根廷馳騁NBA的“妖刀”吉諾比利,或是同樣來自南美的緣故。
弗雷迪這段時間專心于排演戲劇《丑惡寶貝》,跟小莫和女攝影師溫迪一起,倒地扮演各種嬰兒“丑態(tài)”。都與嬰兒有關(guān),弗雷迪卻不敢提嬰兒寶貝這事,5次捐獻都沒卵用,心情真是糟糕透頂??蓪汒惽笞悠惹?,說等下一個排卵期一到,小莫就準備好一盤新鮮猛“料”。
弗雷迪來自于智利,生活在紐約,并沒有拿到居留權(quán)。小莫倒是正經(jīng)美國公民。說到這,這似乎就是一個單身女人,獨自想生養(yǎng)個孩子,一對男“同志”熱心幫忙的事。頂多也就是附加點弗雷迪的戲劇藝術(shù)。
實際上,遠非如此,影片卻綁定了弗雷迪這對男“同志”的鄰居。這些鄰居的其中一個,被稱為“主教”的黑人糟老頭,脾氣暴躁,愛多管閑事。見他們一次罵一次。一看到弗雷迪他們就冒火,動輒用“基友”、“舔菊”等惡語相向。
弗雷迪他們則是能避就避,免得與他發(fā)生正面的沖突。問題是,越躲,他越猖狂。無奈,弗雷迪也偷偷向他生活的地下室扔過“臭氣彈”。此事一出,正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安慌沦\偷,就怕賊惦記”?!敖讨鳌本褪蔷o盯著弗雷迪不放。
這夜,“教主”拿著鐵鉤要對弗雷迪行兇。反擊之時,“教主”受傷。弗雷迪返到家想拿東西出來給他包扎,沒想到這家伙闖入他家,要致他于死地,最終釀成悲劇。弗雷迪忍無可忍,狠狠地用毛巾捂死了他。
寶麗、小莫他們返回來后,大驚失色,不知如何時處理。在和善的老鄰居幫助下,草草運到野外火葬了這位“教主”。也正是這一天,寶麗告訴小莫,他所供的“精子”,終讓她懷上了“壞寶貝”。好事多磨,這次終于大功告成,卻被另一件慘劇生生地攪拌。正應(yīng)了老子說的“禍福相倚”。
我所思考的是,為何這部反常態(tài)的電影,要把兩件完全拎不清的事死拉硬拽在一起。其實,這正說明現(xiàn)實生活的無常與一反常態(tài)。往往不相關(guān)的兩件事,在某種習(xí)慣作用力下,會在一個偶合的時間相交。如同法國電影《天使愛美麗》(2)中,一連串不相連的事,偏偏會“打斷骨頭連著筋”。
顛覆傳統(tǒng)敘事之余,其實,這反應(yīng)了電影直面現(xiàn)實的態(tài)度。現(xiàn)實中,一個偶發(fā)事件,打亂了另一個按部就班的事,可謂比比皆是。如同蘇聯(lián)時期,勃列日涅夫在位18年,根本就不重視培養(yǎng)接班人,以為自己能長命百歲。結(jié)果他一死,“蘇共”就亂了套,不足五年,上來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這兩個老病號,先后去世,直到戈爾巴喬夫接替后才算穩(wěn)定了一段時期。當然,也只是曇花一現(xiàn),結(jié)果給蘇聯(lián)敲響了最后的喪鐘。一陳不變的舊制,沒有自我更新,如同老牛拉破車,到最后就注定轱轆架子一齊散。
同理,《壞寶貝》中,弗雷迪是“同志”,“教主”的習(xí)慣定式,加上個性躁狂,讓他對“同志”恨之入骨。加之弗雷迪是一個外來者,沒拿到居留權(quán),他欺負一下,知道弗雷迪也不敢報警,于是他心性的鄙陋,一點點地爆發(fā),終而引發(fā)不可挽回的惡果。
看似偶發(fā),又不相關(guān),其實隱含著某種必然相連的因子。自然讓弗雷迪、小莫和寶麗一頭霧水,不知如何應(yīng)對。如果他們對這位“教主”,一開始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意識到了嚴重性,趕緊搬離,命途或會改觀,也不至于落下這個心理病根。
噩夢醒來是早晨。影片最后,三人一起出來,看人的眼光都是怪異的。只有看到一個黑人女性推著嬰兒車,他們由下樓時的不安,立馬才變得輕松下來。可看到小孩手中拿著的鐵勺,立馬又讓弗雷迪想起“教主”昨晚的鐵鉤。
烏云浮現(xiàn)。注定這一生總有陰影相隨,即便他們不向警方報案,也無法祛除心中的痛。無可奈何花落去。好在寶麗肚里有了“壞寶貝”,總會給他們帶來撫慰的佳期。
2015、11、20
這種反轉(zhuǎn)也太生硬了,而且鏡頭晃的就像是一邊擼管一邊拍!
今年泰迪熊獎得主,劇情走向出人意料的夫夫造人故事。夠大膽,夠反轉(zhuǎn),細節(jié)贊。從散漫的紐約日常一步跳到驚悚的黑色喜劇,撇開道德判斷反而更有生活的寫實感。這孩子生得可真是有血有淚~
自編自導(dǎo)自演的鬧劇。
完全欣賞不來這種白人中產(chǎn)藝術(shù)基佬的調(diào)調(diào),磨人耐心。。。KristenWiig能別接這種電影了么。。
故事走向太奇怪了,顛覆了想象。當一切無法理解時,就把它看作黑色喜劇好了,反正不是一切非得有什么意義。
1.99G。把恐同老頭誤殺了,然后燒尸滅跡。計劃沒有變化快。
探討生命的意義,確實沒錯。腔調(diào)確實蠻自在老道。很有青年人的藝術(shù)感覺。題材也很實在,盡管,其實也編不出多少內(nèi)容,只是停留在細膩的情感細節(jié)上。鄰里糾紛和最后的殺人,略有牽強,不過戲不夠殺人湊。也算合理。
介于神展開和瞎展開之間
我們是如何創(chuàng)造了生命,又是如何讓生命結(jié)束。
B-
Sebastián Silva跟多蘭一樣瑣碎和神經(jīng)質(zhì),但他目前的英語片已經(jīng)找不到《女傭》和《老貓》的靈性。Kristen Wiig完全沒搞笑也讓我驚訝
講道理這個走向也是鋪墊挺久的,但是作為電影來說不太容易出現(xiàn)在這種類型里,當然,以“類型”來貼標簽的時候就已經(jīng)輸了。懊糟的情緒確實是收到了,現(xiàn)實不易,好好活下去吧Wiig姐
藏而不露的自私虛偽和傲慢在各種偶然中催生出大惡,再也無法隱藏。Why nasty baby? Because there are no innocent adults. 這種草蛇灰線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地把主角由好寫惡的設(shè)定真是驚艷。
絕大部分還是寡淡無聊還有點自戀的同志生活劇,結(jié)尾的大反轉(zhuǎn)出乎意料,但仍然空洞自戀,跟影片里的那些行為藝術(shù)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
社區(qū)鄰里交往啟示錄
后半段完全割裂開了,雖有鋪墊,但也太亂來了吧。糾著心看完,突然覺得我的接受能力其實也不強。。。[C]
和塞巴斯蒂安·席爾瓦之前的【水晶仙女】【魔力,魔力】很像,這位導(dǎo)演的一部片,前后卻像是兩部不同類型的電影,但他玩的不是類型的融合,他的兩種類型甚至是割裂的,演著演著就畫風(fēng)急轉(zhuǎn),故事突然變向了,這是種奇怪有趣的觀感,這種拍法很大膽很另類,而且他在故事上還喜歡挑戰(zhàn)傳統(tǒng)道德?!铩铩?/p>
黑老頭姓bishop,這是在暗指宗教嗎?這種布魯克林畫風(fēng)當下是不是也有點泛濫了...
劇情的跑偏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在柏林拿了票被同學(xué)告知不好看且“very weird”于是沒去,事實證明選片子這種事只能自己決定…簡直棒,特別是編導(dǎo)的演技還這么出色真是棒,喜歡喜歡喜歡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