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生其實就是那樣
是在電影頻道里看到這部電影的,當(dāng)時只有十歲。
之前只知道圍棋,卻不明白這種一下就要幾個小時的東西有什么值得人去追求的。
看完這部電影之后,只要是執(zhí)黑白子的人都被我看做高深莫測的。
即使是自己什么也不懂,只要握住那黑白,也覺得自己握住了這世界最神秘莫測的事物。
圍棋,好像就是連接神秘的。
這就是這部電影給我的造成的影響。
當(dāng)然,其實對于圍棋,電影只是找到了一個載體。
電影里對棋局的描寫在我這個外行人看來也是太短了,太粗糙了。
給人印象深刻的或許是日本人的實驗室的描述,中日開戰(zhàn)的消息傳來時船中國人的惶恐神情,那個試圖將消息封鎖的船員失敗后徒然倒在船板上的鏡頭,圍棋對決時兩位棋手的默然,日本棋手的侍從在棋手的尸體旁哭泣的鏡頭,主人公最后站在船頭看著大海,回頭面對槍口時的坦然。
是的,那盤棋局究竟是怎么樣的,似乎沒有人去關(guān)心。因為這部電影包裹著戰(zhàn)爭的外衣,甚至是中日的仇恨。
比起那些,棋局顯得小了。
然而仔細去看,棋局依舊影響著棋手。
日本棋手的絕望自殺。
主人公面對死亡的坦然無懼。
這或許不是我們所能了解的圍棋的世界吧。
有人說日本棋士因為敗于一個中國人之手,才會自殺。我不這么想,我以為是那盤棋打破了他的自信,也打破了他作為一個棋士活下去的自信,他會去自殺的。因為他死的時候,并不知道中日開戰(zhàn)了。而且之前他下棋的時候,當(dāng)?shù)弥谥袊酥杏幸粋€高手時,是非常高興的,找到一個對手的興奮。
還有人說這是一部關(guān)于人的潛能的電影。我不贊同,因為是主人公躲到了圍棋里,而不是天生的圍棋天賦。
要拍一部以圍棋為主題的電影,不可避免的被這黑白子所影響啊。
或許這也是為什么關(guān)于圍棋的電影很少的緣故,因為不管什么人,都無法完全的把它掌握在手里。
離上一次看這部電影已經(jīng)過去了十多年,然而那個立在船頭俯仰天地的身影依舊留在腦海。
這是部抗日電影?圍棋電影?民族電影?關(guān)于人的潛能的電影?
什么都可以說是,又好像什么都不是。
人生其實就是那樣吧,說不清,道不明。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石兆光真像真的精神遭到過創(chuàng)傷。
不記得看的什么了,就記得在那個詭異的軍訓(xùn)基地拿著蚊香條條,還被咬了滿腿的包……
圍棋與抗戰(zhàn)歷史
找郭京飛找半天
骨不錯,就是這個皮
很可以
郭京飛 哈哈哈哈哈哈
前半段是下棋,后半段就是抗日情節(jié)了
2015-08-15
趙有亮老師演戲好細膩 看過他演的秋白之死 他非常適合有傲骨的文人
確實是對茨威格《象棋的故事》的模仿,整部片節(jié)奏倒還不錯~沈曉海演技那么年輕的時候就不錯了....片子讓人無語的地方,沈曉海下棋手勢投子動作都有模有樣的,反而是主角拿棋居然是用食指和大拇指。。。有意為之還是不嚴謹?
人總要有些氣節(jié)和實事來支撐生活。
“日本年號,我哪算的出來啊?!薄T牙被打掉的算命先生
取材于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象棋的故事》。不能算拙劣的模仿。有點中國特色的味道。瞞經(jīng)典的!?。?/p>
1999.09.27首看2002.01.27
其實改編的挺合適的,不過真的是老片子了~
實在是,太有印象了。
O578
茨威格
改編得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