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觀賞了今日北京電影節(jié)的首場放映。本來沒想寫repo,但是想了下,有好多話想講。那就把他們他們轉(zhuǎn)化為文字形式。讓自己的驚喜與感動分享給大家。
寫在前面:
這個故事是歷史真實事件改編而成,也恰逢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成立75周年,蒙漢一家親的主題。是很合適與應景的。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彼此都是在那困難的年代,彼此扶持彼此幫助,撐過了艱難的年代,走向了如此幸福的當下。這段苦難中的每一份善意與愛都值得被記住,并感激。
淺淺的寫一下電影的時代背景:
20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恰逢三年自然災害以及因為東西方世界的碰撞,我們可以說內(nèi)憂外患。電影里從一個小家母女與兄妹分離故事,以小家反應出當時大時代背景下大家的困難,也反映出來了,內(nèi)蒙人民的淳樸與善良,自己因為邊界的緣故,本身也充滿了危機,但是當決定收留這群孩子開始,不管是歷史上還是電影中,都是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這三句話在現(xiàn)在的我們看來,可能很容易。但是放在當年的時代背景下,是國家對于民族未來的考量,也是各民族間對于彼此的深愛。
說回電影,個人淺談一下,不是專業(yè)的,只是想把看完電影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好好寫出來。
一、敘事手法:
電影的是分了三條時間線來敘述。一條是,陳寶國老師飾演的哥哥尋找妹妹的現(xiàn)代線。另一條是回憶線,哥哥回憶母親把妹妹送走的過程,以及一條并行線,妹妹在被送入內(nèi)蒙過程中在孤兒院與額吉一家相處長大的過程。
三條線都是交替出現(xiàn),這是非??简瀸а莨αΦ?。我看完,腦海里只有一個想法,爾冬升導演作為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大導演,成片劇情連貫性與敘事手法埋線布局收尾,都非常的合理與自然,不讓人突兀與茫然不知所措。有很好的設置了一個小反轉(zhuǎn),這個反轉(zhuǎn)也把電影最后迎來了一個小高潮,并且很好的點了電影的主題。讓觀眾陷入演員帶入的情緒里,久久難以平靜而又震撼與感動這份無私里。
二、電影主題:愛與無私
這個主題,其實從知道電影開拍以后,有過擔心,想著容易空洞乏味,容易令普通觀眾無法產(chǎn)生共鳴。但是當故事畫卷完全展現(xiàn)在我面前,我卻只能說一句,我能欽佩于當時他們無私,并且震撼于他們的選擇
說一個個人認為的隱線。愛與無私,不只是當時無私收養(yǎng)上海孤兒的內(nèi)蒙人民。更在于那個年代,無數(shù)為了祖國建設奮斗無私隱姓埋名多年的無數(shù)科學家與普通人。
杜思珩的父親,一直是掩在這個電影大故事里,一個模糊的影子。但是,從她母親收到父親寄來的東西,確實轉(zhuǎn)交給別人,以及母親對話里,他為之奮斗的事業(yè),家人的不知曉與無法知道在哪里,是否也是隱示著,這位父親也是為了大愛,只能舍小家為大家,即使心懷愧疚,也要為之奮斗。當然這條線是我個人理解,存在偏差我也希望記錄下來。
三、角色理解
只寫一下自己印象很深的幾位角色:
1、哥哥。陳寶國老師飾演的雙胞胎哥哥,故事的主線一直是他的視角,也從他的口中知道,母親已然重病,卻還是對60年前的女兒念念不忘。以及,自身重病,卻因為對妹妹的掛念,為了不失去記憶,不想做手術。當最后被告知妹妹已逝(為了推進劇情),母親病逝,自己要離開時,把東西送給導游。我想在那一刻,他覺得自己孤身一人的孤寂感與決然感,讓人悵然。而當后面見到那木汗,那一刻知道那木汗就是杜思珩的那一刻,哥哥的眼神與妹妹對視那一段,我還是被陳寶國老師的演技折服。真的把這個角色演活了。
2、額吉。這個角色,是杜思珩改變的開始,也是真心接受與愛著這個孩子。雖然也是有著自己的私心,但是到后面,獨子逝去后,為了自己的承諾還是養(yǎng)大并照顧好杜思珩,我真的只能想到一句話,大愛無疆重信守諾。對于杜思珩親生母親的那句,雖然未能相見,但是感謝你生下她讓我們都撫育過她。
3、伊德爾。這個角色其實出現(xiàn)的并不多。但是確實這個電影里一份溫暖的存在。他代表著更無私,額吉帶著小私心說出自己的想法,他也覺得該遵從杜思珩自己的想法。和杜思珩的初次交談,在漫天星光下,和杜思珩一起聊天,也是將自己的愛與溫柔展露給這個略顯局促的孩子。而當后面他要隨軍出發(fā)的時候,去沙暴里找到杜思珩的那一刻,不只是杜思珩我也是真的開始把他的當作杜思珩真正的父親。而當后面因為那木汗的過世,最后的那段回憶中,也很好的將一個父親的憤怒與矛盾以至于到后面因為責任與愛,選擇了包容。我的描述有些蒼白,但是電影里通過演員的演繹,將這個人物一開始出現(xiàn)的溫暖與父愛如山,到后面獨子去世自己的內(nèi)心矛盾與憤怒演繹的有層次而令人動容。也是將這段電影尾聲的高潮部分,演繹的令人久久難以平靜。
四、寫在最后:
電影整體的運鏡與色調(diào),我個人是覺得非常喜歡的。對于蒼茫草原與遍地牛羊的內(nèi)蒙多了一絲憧憬。希望有機緣可以去這片土地感受上草原的魅力。
這電影是近些年我有限觀賞國產(chǎn)片里面,完整講完一個故事,并沒有太突兀的影片之一了。不知道如何描述這個感覺,用溫暖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溫暖的故事。也許我們不會再在這個時代經(jīng)歷這些事,但是我們不該忘記那段歷史,也不該忘記湮沒在歷史長河里,平凡但帶著溫度溫暖著歷史的每一位。
沒有血緣關系,就沒有辦法成為家人嗎?
《海的盡頭是草原》是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詮釋。
因為自然災害嚴重,在上海福利院的小女孩杜思珩與“三千孤兒”一起被送到內(nèi)蒙古。這些“國家的孩子”被當?shù)貪M足條件的牧民們收養(yǎng),從電影描述的三個小孩杜思珩、馬正元、黃寶哥等可以看出來,這些孩子都被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和善待。
電影的主線是小女孩杜思珩。為了讓她有口飯吃,不至于被餓死,她被媽媽送到了福利院,分別的時候,媽媽給了她一條小毛巾,上面繡著她的名字,那是媽媽留給她唯一的東西。她一直記著媽媽對她說的會來接她的話。所以,她走到哪兒都帶著她的小毛巾,一直抗拒著內(nèi)蒙古的大草原,等待她的媽媽來接她。
她和其他的孩子們不同,她一直認為內(nèi)蒙古不過是一個暫時落腳的地方。哪怕她最后選擇了薩仁娜做自己的額吉,哪怕薩仁娜額吉全家都對她很好,他們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她吃,奶茶、奶豆腐,他們給她搭建專屬的廁所,在草原上給她找遺失的小毛巾,教她學騎馬,一點一點的治愈她。
但這個女孩是任性的,任性到讓人覺得不識好歹。直到那個夜晚,伊德爾和她坐在漫天星空的賬外,教她識別北極星,送她指南針,讓她學會在任何時候都能準確的辨認出南方,她問他,怎么才能回到上海,她說害怕自己長大,這樣媽媽就認不出她。
看到這里的時候,我潸然淚下。血緣關系是這么重要的,是一個人出生時便刻在基因里的烙印,就像內(nèi)蒙古人吃不慣水煮雞蛋,而漢族人吃不慣奶豆腐一樣。
然而,血緣關系又沒有那么重要。
在女孩成長的過程中,一直缺乏父愛,伊德爾教她騎馬,告訴她怎樣在殘酷的大自然面前保護自己,告訴她要勇敢,一點點的填補她父愛的缺失。
她第一次打開自己的心房,應該是騎著馬,在滿天風沙中去找伊德爾的時候,她匍匐在地上,被伊德爾抱在懷里的時候,她說,爸爸不要離開我。伊德爾承諾她,永遠不會拋棄她。自此,她喊伊德爾爸爸。
隨著她長大,她漸漸融入了這個家庭。可能這個時候更多的是執(zhí)著,為什么媽媽舍棄的是她。她只是想問個明白,這是她的心結(jié)。所以,她計劃著和馬天元私自離開。
在離開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流沙,沉默寡言的哥哥那木汗,用自己的生命救了她。哥哥給她的遺言是照顧好父母。為了不觸景傷情,伊德爾和薩仁娜決定搬家。女孩落寞的跟著馬車后面。伊德爾對她說,他會遵守承諾,永遠不會拋棄她。以后她就叫做那木汗。像一個真正的父親那樣,無論孩子做了多大的錯事,最后,父母都會原諒和包容。
其實,可能真正的家人,如果哥哥是因為妹妹而死去,父母也不一定會諒解的。更何況,還是為了守護養(yǎng)女,親生兒子死去了。從這里,可以看出,在養(yǎng)父母心里,她真的如同親生的女兒。
從這一刻起,女孩真正的放下了原生家庭,她要為救了她性命的哥哥活著,她成了那木汗。她守護著善良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守護著這片用無私的愛接納她的大草原。
接著我們說,黃寶哥,這也是“三千孤兒”中的一個,他一瘸一拐的在草原里走,說自己要騎馬。聲音引起了當?shù)乩蠋煹淖⒁?,老師知道他腿受傷后,主動給他做了拐杖,呵護他。老師問,愿不愿成為他的家人。瘸腿的小男孩點了頭,于是他們的一生就是家人了。
馬正元是多年后,長大重逢的。但從長大后的情景來推測,他也被家人照顧的很好。比如,第一個發(fā)現(xiàn)他們要離開草原回上海的便是馬正元的家人。如果不是關懷的,不會那么快就得到信息的。再者,當那木汗為了救他們而死去,馬正元的家人打他的時候,也是一種保護和愛。
從這三個孩子的身上,都說明了一個問題:血緣關系為根基的親情固然是重要的,但因為緣分而走在一起的家人也是彌足珍貴的。
在領養(yǎng)孩子的時候,牧民們說,他們是相信緣分的。有時候,一眼就注定了一生的緣分。所以他們會認為,孩子來到自己身邊,就是神明賜予他們的禮物。
在電影里多次隱晦的提到了大自然對人類的殘酷,有突然刮起的沙塵暴,有虎視眈眈的狼群,有讓老人痛失家人的恐怖大火,有奪去那木汗生命的流沙……伊德爾說,“大自然對我們很殘酷啊”。也許正因為這樣,牧民們更相信天意、命運、神明,他們對不懂的東西都存著敬畏之心,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敬畏,守著為人善良的本分。
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緊密,可為什么心靈的距離越來越疏遠,感情的牽絆越來越淡漠,這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最后,以過了百年之歲的薩仁娜說的那句話作為結(jié)尾,這也是整部影片里最能觸動我的話:雖然未能見面,謝謝你把杜思珩生下來,這樣我們才能共同把她撫養(yǎng)成人。
從這位內(nèi)蒙古額吉的身上,我學會了一個道理:一個人除了愛和善良,沒有任何值得炫耀的東西。
大家都在質(zhì)疑,已經(jīng)入蒙十年的杜思珩遇見孤兒院小伙伴后兩人為什么會偷跑回上海?
其實根據(jù)劇情鋪展及氛圍烘托,很明顯的是,哥哥那木汗愛上了杜思珩,而且,養(yǎng)父母也有讓杜思珩嫁給那木汗的想法。哥哥十年前就已到結(jié)婚年齡了,因為喉嚨燒壞了不能正常講話成為殘疾人,周圍沒有蒙古族姑娘愿意嫁給他。過了十年,那木汗還是未娶到妻子,家里收養(yǎng)的這個小姑娘杜思珩眼看著出落成亭亭玉立大姑娘了,讓她與那木汗成婚似乎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杜思珩心里肯定也曉得家里人對她的這個指望。
如果不是再次遇見孤兒院小伙伴,她可能就認命了,畢竟,也沒有其他解決辦法,而且,她并不討厭哥哥那木汗,她也需要用自己來回報這個家庭,用漢人的話來說就是“救命之恩無以為報,唯以身相許”。(至于杜思珩是否愛上那木汗,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年齡差距太大,另一方面也是文化隔閡。同齡蒙古族姑娘都不愿意嫁給他,一個小他十幾歲的上海小姑娘憑什么會愿意?如果有愛,那也只是對哥哥的愛,親情而已。)
可惜這種自然而然的邏輯被打斷了。
孤兒院小伙伴吳正元的蒙古族家庭轉(zhuǎn)回來了,相隔十年,小伙子表現(xiàn)出對杜思珩一見鐘情的感覺。哥哥那木汗及朋友們想擋住他的目光,未嘗不是捍衛(wèi)那木汗的婚姻希望。
杜思珩是不是愛上了他?不一定,也不重要。他的出現(xiàn)帶來了鄉(xiāng)愁,帶來了反轉(zhuǎn)命運的力量。
于是,“偷偷跑回上海尋親”就由放不下的一樁心事變成必須付諸行動的人生計劃。
很多人說,只是想回上海問問父母為什么把她扔孤兒院,只要跟養(yǎng)父母說清楚,他們不會阻止她的,而且說不定會送她去呼和浩特,用不著“偷跑”。
正是因為以上原因,這件事情就不是那么光明正大可以言說的了,雙方互相都不信任對方。養(yǎng)父母會擔心她不再回來,她也擔心養(yǎng)父母不相信她會回來而不讓她離開。
這才是悲劇的癥結(jié)所在。
當然,她的“任性”行動失敗,也為養(yǎng)父母家庭帶來喪子之痛,最后只能以身相代,以那木汗的名字和身份活著。
無論處在多么艱難的時代,總有一些散發(fā)著人類閃光的時刻,讓我們對人類保有一絲希望。
《海的盡頭是草原》絕對是一部有價值的作品,同一個家庭三個不同時期從不同視角進行敘事,最后交匯到一起,完成了片中人物各自的最終救贖。
由陳寶國扮演的哥哥杜思瀚為了完成已患有阿茲海默癥的媽媽遺愿,抱病踏上了尋親之路,也揭開了中國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一件不被遺忘的歷史。
但電影并沒有沉醉于宏大敘事,而是把落腳點放在了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身上:杜思珩,杜思瀚的同胞妹妹。
串起三段故事三個時空的,除了杜思瀚對母親的愛之外,還有他對妹妹的思念和愧意,后一種情緒一直到最后才最終揭曉,也為觀眾解答了當年杜思珩被送進孤兒院之迷。
124分鐘的電影里喜歡的片段太多了,尤其是中段杜思珩在內(nèi)蒙古的成長生活,真實取景讓人對內(nèi)蒙古的美景有著沉浸式享受和體驗,草原的空曠和蒼茫、牛羊的自由奔放、純凈的白云和藍天、甚至兇狠的野狼和令人窒息的沙塵暴都讓人難以忘懷這片純凈的土地和它那令人著迷的風土人情,喜歡內(nèi)蒙文化的觀眾一定不要錯過~
《海的盡頭是草原》由始至終探討的都是親情,什么才是真正的親情羈絆?
是什么東西讓親情較之愛情友情成為人類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情感紐帶,是血緣、道德責任、養(yǎng)育、陪伴、守護還是理解和付出?
一邊是血緣關系的帶來的數(shù)十年的日夜思念,一邊是漢蒙結(jié)合的新家庭長年累月的磨合、背叛、陪伴和守護,導演通過兩個家庭在不同時空向觀眾多方位地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正牽絆,其中又以后者的伊德爾/薩仁娜/那木汗/杜思珩一家為主要著眼點。
導演想要展示的這種親情是多層次的,非常豐富和立體,他很細心地從不同角度展示了這個兩族組成的新家庭的磨合之路,幾乎為每個人都安排高光時刻,比如那木汗騎馬趕狼救妹、伊德爾沙塵暴營救女兒,雖然薩仁娜沒有特別的淚點場面,但導演把細節(jié)都埋在了角色互動的一言一行上,比如薩仁娜為了能與杜思珩能夠好好溝通,不停翻看漢語小冊子,發(fā)現(xiàn)杜思珩尿床時的溫柔體諒、為她搭建廁所……更是在杜思珩帶著家里干糧出逃時,對那木汗千叮萬囑,如果她一定要回去上海,那就護送她回去。(這種愛到深處必須放手的親情真的太戳我的淚點了)
P.S. 漢蒙之間巨大的文化差距通過一些非常多的小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來,比如杜思珩的第一次尿床,不愿意在開闊的戶外解手、腳不可以對著火、蒙古婚姻的祝福語、摔跤等,可以看得出來電影團隊對內(nèi)蒙文化進行過非常嚴謹?shù)目季抗ぷ鳌?/p>
那木汗和杜思珩的感情最為復雜,我還一度以為他們之間要發(fā)生點什么東西,他對馬正元的敵意絕對不僅僅是出于兄長對妹妹的保護,應該也是有一種男女之間的感情在的,但此時杜思珩的心思早就已經(jīng)被出逃計劃牢牢占據(jù)著。
從一開始的忌妒,到后來的對這個小妹妹的保護欲,再到長大之后的男女情愫,每一步的轉(zhuǎn)變都被導演用不同的細節(jié)埋滿,讓這種細膩的情感轉(zhuǎn)變不會顯得太突兀,也為后面悲劇的發(fā)生做了很好的鋪墊。
另一方面,對杜思珩如何融入這個新家庭、從格格不入到慢慢意識到與這個家庭密不可分,導演同樣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和鏡頭去鋪墊和呈現(xiàn)這種愛的變化過程,從杜思珩在育嬰院和薩仁娜欲拒還迎的互動開始,到狼口逃生歡樂地叫那木汗哥哥,再至沙塵暴里感情大爆發(fā)發(fā)自內(nèi)心地叫伊德爾爸爸,再到目睹那木汗悲劇發(fā)生時的愧疚和自責……每一步都水到渠成,渾然天成。
那木汗意外身亡之后,相對于溫柔、對杜思珩寵溺有加的薩仁娜,更為理性的伊德爾的感情要更為復雜,但很好地得到了展現(xiàn)和處理,一方面要承受失子之痛,另一方面又要抑制自己不能過分責怪女兒,這種又愛又惱的飽滿情緒讓他對空開槍,也讓他的最后決定被觀眾較好地接受和理解。
那木汗的悲劇是全片人物情感的重要轉(zhuǎn)折點,這件事最終促成了杜思珩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從此時開始,她不再是杜思瀚的妹妹,而是伊德爾和薩仁娜的那木汗,童年時的母親慢慢淡化成一段引不起漣漪的記憶。
杜思珩和那木汗身份的轉(zhuǎn)化是全場的高潮所在,意味著這種親情的愛真正地突破了血緣、民族的局限,成為一種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一種羈絆。
所以,最后杜思珩/那木汗看著前來認親的杜思瀚,臉部表情平靜,其實他們當時是處于不同的情緒維度上的,杜思瀚沉浸團圓的感動之中,但他對杜思珩來說,最多就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正如她自己所說的,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這種要回歸原生家庭的執(zhí)念就沒有了。
這時候鏡頭給了她在內(nèi)蒙古大家族一個鏡頭(都有曾孫了),但我覺得她所說的“新家庭”,不僅僅指的是自己結(jié)婚之后所組建的家庭,更是指伊德爾/薩仁娜/那木汗一家,當她真正認為自己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的時候,當她決定要遵守自己對那木汗死亡遺愿的那一刻開始,原生家庭對她的羈絆就已經(jīng)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這個漢蒙新家庭的責任和守護。
全片中,老年薩仁娜說的那句話最能觸動我:雖然未能見面,謝謝你把杜思珩生下來,這樣我們才能共同把她撫養(yǎng)成人。(大意)
《海的盡頭是草原》,我很喜歡這個片名,它充滿了詩意和鄉(xiāng)愁??赐觌娪拔也琶靼祝>褪巧虾?,草原就是內(nèi)蒙古。是什么把這兩個遙遠的地方連接在了一起?這個名字應該還有下半句,就是“海的盡頭是草原,而草原的盡頭是人?!蔽也粫f蒙語,可以說半句都聽不懂,但是看完電影后覺得蒙語是那么好聽,里面的人是那么美。薩仁娜、伊德爾、那木汗……他們的音容笑貌在我腦海中久久不能散去,還有那美麗的大草原。
電影改編自中國的真實事件,歷史背景聚焦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遭遇嚴重的自然災害,大批南方的孤兒面臨營養(yǎng)不足,餓死的邊緣。在這個緊要關頭,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政府主動請纓,將上海的一大批孤兒接到大草原,他們最后都被當?shù)啬撩耦I養(yǎng)。因為爾冬升的電影,這段塵封的往事被重新提起,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段歷史是隱藏的,不為人熟知的。至少作為80后的我是第一次聽說,這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想去一探究竟,我想這就是電影的魅力。它可以將歷史照進現(xiàn)實。
電影中的人物可能是虛構(gòu)的,但是情感和故事無疑都是真實的。杜思瀚和杜思珩是一對親兄妹,沒有工作和經(jīng)濟來源的母親帶著他們來到上海找丈夫,然而沒有找到,又趕上自然災害,饑荒,災民一批又一批,無助的母親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寄宿在上海的一個好人家里。無奈之下,母親只能選擇將妹妹放到兒童福利院,因為這樣,孩子才可能不會餓死,有口飯吃。相信普天下的母親,沒有哪個愿意將自己的孩子拋棄。可是在那樣的年代,朝不保夕,人并沒有選擇的權(quán)利,大家都是那么渺小。就像有一雙命運的大手,推著這一家人往前走,杜思珩自此開始了漂泊的一生。她緊緊拽著一條小毛巾,那是媽媽留給她唯一的東西,上面刻有她的名字——杜思珩。她不想忘記自己的漢語名字,那是證明她來過的地方——上海。因為此后,她需要聽著另一種語言,過著另一種生活,事實上,杜思珩一開始一直抗拒著內(nèi)蒙古的大草原,她一直有一個心結(jié),媽媽說會來接她,如果她不回去,媽媽就找不到她,在內(nèi)心深處,她認為內(nèi)蒙古不過是一個暫時落腳的地方。正是因為這樣,她和別的孩子不同,她一直沒有找到真正的歸屬感,直到那木汗的死。
電影很好的描繪了小女孩的心理變化,從起初的抗拒到最后的完全接納,其中的生死考驗,起承轉(zhuǎn)合并不生硬。從哥哥的尋親之旅開始,中間穿插著各種回憶,我們仿佛跟著人物一起走進了那個神秘的大草原。 電影很好的融合了紀錄片和劇情片的風格,牽涉到真實歷史背景的時候,就像在看紀錄片一樣嚴謹克制,而牽涉到具體人物的時候,又從小入手,細致入微,哪怕是配角也不例外。比如帶陳寶國飾演的哥哥杜思瀚到內(nèi)蒙古尋人的司機,一出場就是遲到,但豪爽地和陳寶國道歉保證,說明他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節(jié),再到車子壞了和修車的哥哥吵架,在陳寶國的勸說下,和哥哥重修舊好,劇本寫得幽默又有人情味,把普通人的狀態(tài)刻畫的入木三分。這里也暗合了親情關系,杜思瀚失去了妹妹,余生都在思念中度過,所以不希望明明有眼前人,卻不懂得珍惜。還有和小女孩杜思珩一起長大的幾個哥哥,大哥、二哥、三哥,他們一起騎馬、一起趕狼,妙趣橫生。草原的片段讓人看著非常舒服,仿佛透過那個大屏幕就能聞到草地的清香,看到藍藍的白云。
影片中有兩個媽媽,一個是杜思珩的親生母親,她柔弱無助,因為記憶久遠,她一直面容模糊,唯有繡小毛巾的畫面深刻地留在孩子的心里。還有一個是沒有血緣關系的蒙古族媽媽,馬蘇飾演的媽媽充滿了母愛的光輝,無論是照顧孩子還是做家務做菜都是一把好手,她活得長命百歲,充滿了悲憫之情。這兩個媽媽都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一個永遠的刻在心里,卻無法相見,一個在身邊陪伴,卻總是傷害她。最后,蒙古族媽媽用自己無限的愛和憐憫成為了杜思珩永遠的媽媽。
那木汗的死無疑是全劇的高潮,也是一個重要的轉(zhuǎn)折點。由王鏘飾演的那木汗是一個從來不說話的“啞巴”,后來我們才知道,原來他不是啞巴,而是小時候發(fā)高燒燒壞了喉嚨,幾乎無法發(fā)聲。直到最后將陷在流沙里的杜思珩救出來,在他臨死的那一刻,他發(fā)出的呼喊是“不要過來”,他在用生命保護從小一起長大卻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妹妹,哪怕這個妹妹從小到大還惦念著回到上海。草原上的人表達愛的方式是淳樸的,他們把最好的東西留給你吃,奶茶、奶豆腐,但是因為南北差異,在他們看來最珍貴的東西,卻是你無法下咽的。
一邊是親情的魂牽夢繞,一邊是沒有血緣關系的呵護陪伴,杜思珩的成長伴隨著這樣的撕裂,親生父親早已不知所蹤,母親和哥哥只存在于遙遠的記憶中,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蒙古族媽媽和哥哥又那么的無微不至,大草原的一切從最初的不適應也漸漸被愛包圍。和幾個蒙古族的哥哥們一起騎馬上學,學會在空曠的草原上挖個坑上廁所,把狼認成小狗的危險,慢慢學會了蒙語。長大成人后穿著傳統(tǒng)的蒙古族衣服參加一場傳統(tǒng)的蒙古族婚禮。走在外面,她就像一個從小在大草原上長大的少女。然而,上海,依然是揮之不去的夢,要怎么才能回去?騎馬走出草原然后扒火車?這條路真的好遠好遠。
雖然這個女孩很任性,但是我們完全能理解她,可以和她共情。因為不是她不愿意接受自己現(xiàn)在的身份,而是一個人的出生是刻在基因里的烙印,就像內(nèi)蒙古人吃不慣水煮雞蛋,而漢族人吃不慣奶豆腐一樣。最后,能融化這刻在骨子里的南北差異的,唯有人和人之間最真摯的愛。
在生死攸關時刻,那木汗救了這個妹妹,這個從上海遠道而來,命運將彼此聯(lián)系起來的緣分存在,在那一刻,他在想什么?他會想我要不要救她,我該不該救她?不會,那是一種本能,就像真正的一家人,哥哥總是保護妹妹,媽媽總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那木汗死了,本來薩日娜和伊德爾完全可以拋棄杜思珩,然而,他們沒有,伊德爾兌現(xiàn)了他曾經(jīng)的諾言“我永遠也不會拋棄你”,就像一個真正的父親那樣,無論孩子做了多大的錯事,最后,我們都能原諒他們。從此,杜思珩在心里暗暗下了決心,她要留在這個草原上,替那木汗活下去。從此,她隱去了自己的漢族名字杜思珩,改名叫“那木汗”。
這個故事的精巧之處在于,一個女孩,通過自己的身份轉(zhuǎn)換,完成了兩代人的“愛的連接”。只有真正的“愛”才能讓人有歸屬感,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杜思珩失去了上海的那個家,但是她擁有了草原上的家,她在那里長大、結(jié)婚生子,她和這片草原真正的融合在了一起。所以,當她的親哥哥杜思瀚找到她的時候,她應該沒有遺憾,唯一的遺憾是,她的另一個哥哥那木汗死了。
當這些人站在草原上,面對著鏡頭,當草原的落日漸漸下沉的時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相信爾冬升導演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是真正愛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的,因為“愛”不會騙人。
輕微劇透,我實在受不了,從來不玩豆瓣的我,沖進來罵這部爛電影,看過《國家孩子》的我沖進電影院,就給我看這個破東西?三千孤兒入蒙古,就是個噱頭,講了一堆破爛事,敘事極其糾結(jié),陳鳳霞有對兒女,因為養(yǎng)不起,就把身體弱的自己照顧,身體好的送到孤兒院,兒子聽到了之后,沖進大雨里把自己淋感冒了,所以妹妹杜思衡被送走了,陳鳳霞老了以后一直愧疚,杜思翰為了母親和自己的心結(jié)去尋找全劇都在作的杜思衡,一個養(yǎng)不熟的白眼狼,養(yǎng)父養(yǎng)母對她視如己出,她阿爸小時候告訴她:等你長大了,帶著我和你的額吉去上海,然后她長大后就忘了,看到一個男孩喜歡他,就要求這個男孩陪她去上海,說:我會和你回來的,我問明白后,才能能安心回草原生活,男孩被這個餅給圈住了,就和杜思衡跑了,沒想到遇到了流沙,養(yǎng)父母的兒子,為了救杜思衡和那個男孩,直接嘎了,看完后,我真想抽死女主,我不感動,我很生氣,養(yǎng)父養(yǎng)母養(yǎng)了她,真是倒了八輩子霉,真不如養(yǎng)只羊??最起碼還能宰了吃,就這?還原諒她了,讓她用哥哥的名字生活,爛尾結(jié)局,一堆人說感動,我差點沒氣嘎
地久天長中,麗云夫婦原諒沈浩用了20年,海的盡頭是草原中,額吉和伊德爾原諒思珩只用了一瞬間。
完全是大和解式的拍法。我們近一年對苦難的消解愈發(fā)保守且勉強,基本就是“來都來了、人都死了、都過去了、放過自己、立地成佛”的組合拳法??梢源_定的是,未來10年,咱們都不會再看到像《一秒鐘》那樣偏不和解,偏要記住,令人心臟沉甸甸且悶痛的結(jié)尾了。
四個哥哥給妹妹找小毛巾的時候真的好帥草原的包容 原宥了妹妹的任性這種趨于神秘的自然力量 真的讓人崇敬
把悲歡離合拍得云淡風輕,有人覺得這是敗筆,而我卻覺得這是導演的高明。因為,表面的云淡風輕之下,情感的流動從未停止,反而因為這種克制,讓情感來得更動人。而且,這種云淡風輕剛好是草原的底色,是這遼闊土地給予草原人民的堅忍與豁達。在生活的殘酷面前,他們用接納替代了抱怨,用微微一笑替代了哭天搶地。所以說,整部電影其實拍出了草原的味道,這一點很高級。
感人嗎?感人的,最后的巴德瑪老師短短5分鐘不到的戲份吧,slay全場可以說,那種直接經(jīng)受大草原洗禮過的飽經(jīng)風霜的真實生命力,給你帶來的震撼是最直接的。同個時空兩對母女的背景也很戳人,算是一定程度上升華了這個遙遠守望的主題吧。但是除此之外,前面的部分還是太流水賬太浮于表面了,兩條線完全沒有形成有效的編織,拍一會公路旅游再拍一會歷史回顧,太分裂了。女孩長大后逃走跟犧牲哥哥兩場戲,鋪墊真的夠嗎?司機兄弟倆角色的設計也沒必要吧,太刻意了。另外這里面有個別年輕演員的戲是比較災難的,流沙那里我直接笑場了。最重要的是,我還是沒法忽視整個故事與傷痕和解的態(tài)度,一句“十幾年后”輕飄飄帶走了多少血淚;一句“都是命數(shù)”又冠冕堂皇遮蓋了多少動因,不忍細想也不敢細想。我覺得小寶導演可能也盡力了吧,但片子質(zhì)量,真就那樣。
她要去上海,到底為什么不跟她爸爸媽媽說啊?說了肯定會讓她去的,那木汗也不會死,可惡狠狠意難平。(by the way,阿云嘎好澀好澀??)
爸爸告訴媽媽假的地址直接拋棄妻兒玩失蹤;哥哥為了留下故意感冒讓妹妹被送到福利院;妹妹在草原上長了十年不知道感恩還害死了對自己視如親妹的草原哥哥。這一家子都是什么人
3.5劇情上腰斬版國家孩子 配樂上閹割版嘎達梅林??吹矫勺甯绺缟嵘砭葷h人妹妹的時候直接忍不住了 這個劇情看了兩遍真的已經(jīng)到了無語的邊緣…有一點紀錄片的形式但這不是內(nèi)容千篇一律的借口 我不知道蒙族同胞們看到這里究竟心情如何…看到薩仁娜的時候我以為將會復刻她養(yǎng)育二十個孩子的故事 沒想到竟然還是“馴化倔強的漢人孩子”的劇情 以及孩子十幾歲了還不懂事往外跑 隔壁國家孩子里這可是六七歲才干得出來的事!陳寶國代表的尋親故事線也和主劇情很割裂 說教意味又濃 簡直不忍卒讀…p.s.喜歡看阿云嘎當?shù)?包場看電影我直接跟著喊avup.s.關于我看了三個蒙漢孩子的故事都有人是啞巴這件事 22.9.21
2022北影節(jié)第二場電影|動人!有力!一個關于找尋、原諒和救贖的感人故事。草原人物群像刻畫得很成功,角色各有千秋,確實是大愛無疆。小演員尤其出彩,靈氣十足。我們永遠需要這樣溫暖的電影。
北影節(jié)首映,驚喜于導演會扶持新人拍出最值得關注的那段歷史,失望于最精彩的歷史事件淪為平淡敘事的背景板。導演說他今后只想拍愛,電影里確實看出這層意思了,但是太美好就遠離了現(xiàn)實,及格
陪朋友看的,回宿舍吐槽了一路。感覺妹妹前面的那些行為都能理解,但最后她瞞著家人偷跑掉搞得跟被追殺似的是真無法理解:明明在那個家生活了十年,都知道她養(yǎng)父母和哥哥是什么樣的人,直接告訴他們“想找到當年的真相”是能被理解的,甚至養(yǎng)父在她小時候還講過“如果回上海帶上他們”。所以這種情節(jié)真的無法邏輯自洽,讓我感覺是為虐而虐。當時確實非常生氣,因為那木汗作為全片我個人感覺最喜歡最能立得住的人物就這么犧牲了。開頭幾個漢人的臺詞和演技也很僵硬,還有很多奇怪的地方,全片也只是建立在這個背景下而沒有真的“拍進去”,一個很好的主題并沒有拍好。給三星不忍心,給四星對不起自己……
可以坐等二刷了。看完好想去草原啊。
《海的盡頭是草原》盛滿了溫暖的人情味,爾冬升導演將親情、愛情、鄉(xiāng)土情展現(xiàn)得細膩無比。全員演技觸動人心。本片的離場感后勁凌厲,必須親自感受。何以為家,有愛你的人在就是家。
北影節(jié)展映。中國人獨有的家國情懷,之前國說了很多,這次說說家。爾導也說自己這些年更愿意拍溫情的不搞打打殺殺了哈哈,這部戲或許就是這種心態(tài)拍的吧,抒情散文,看過國家孩子的話會覺得這部戲更像那段故事的一個引子。四星
還是我喜歡的那個小寶啊,有自己的堅持,他對演員真的很好。(北影節(jié)期間一天四部快累瘋)
是我認真會選擇一個人再去二刷一次的好片!最后無數(shù)次聯(lián)想到了自己生活里的種種,哭到無法自拔。從老演員到小演員,到漢語演員到內(nèi)蒙演員,沒有一條線掉鏈子,我太喜歡演杜思珩的小演員了,長得好看不說,充滿了靈氣,和導演的調(diào)教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是值得敬佩的導演,值得敬佩的演員與劇組。電影整體呈現(xiàn)的溫情感,很難讓人不動容。一個看上去命題作文十足的主題,劇情敘述的如此完整,可見導演的功力。另一方面,如果說這是內(nèi)蒙宣傳片,也一點兒不含貶義的色彩,唯美的星空夜景,恰到好處又拿捏心弦的配樂,每一段都讓人沉浸其中。啊,我愛爾導?。?/p>
含蓄、溫柔、克制,不需要強加的煽情,故事本身足夠讓人感動。很喜歡牧民們幾乎全程蒙語對白這個做法,除了劇情需要之外也讓影片多了另一層美感和真實感。另外光是影片中展現(xiàn)的內(nèi)蒙古牧區(qū)風光和風土人情就足以值回票價,若是早趕在草原旅游季之前公映,必然助推一波內(nèi)蒙旅行熱潮
可能是故事問題,也可能是語言問題、選角問題,電影并沒有打動我??雌饋砗軌验?,也有史詩氣質(zhì),不會差的一部電影,但就是并不觸動,平淡且算不上有真正意義上動人的細節(jié)…
看完有一種直達內(nèi)心深處的暖意,質(zhì)樸的草原人民,擁抱著單純的、無助的小心靈,真情動人!
那木汗,你死得好慘??!(要說這片子不好的,但又挑不出什么致命的錯處,要說很好吧,就像喝了碗十全大補的佛跳墻,可是什么滋味也說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