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小林子來看的這片,看著看著,無限感慨阿~介紹了很多去過的地方,尤其是白龍園,完全很意外地去,加上日語不是很靈光,發(fā)的簡介小冊子也沒怎么看明白,可不影響被園中景象的吸引。
到京都的第一天行程,就是定的北線沿站。本來想先去琉璃光院的,知道人會很多,還尋思著要早點去。結果去太早了,就又坐回了始發(fā)站,在站臺瞎晃,意外發(fā)現(xiàn)了白龍園的海報(忘記拍了)困難地向站臺人員詢問出了怎樣預約購票,臨近時間就乖乖地排著了。
在一個很簡陋的站下車,除了我,還有一對跨國夫婦,穿過普通的居民街道,不一會兒就到了園子前。園子其實不大,規(guī)劃有致。有很多人向園內人員進行交流。
沿著臺階,走到上面的亭子,眺望對面的山景。此行是我的生日祝行,十一月初還沒到楓樹全盛期,以后再來就可以定稍晚的時節(jié)。
如片子中介紹,園中有很多亭子,不是很清楚允許不允許帶便當來賞景,春季賞櫻肯定也是美翻了。
穿過鳥居,沒走幾步就到盡頭了
沒法再往前走,其實也沒法從其他地方走到上面。最左面的樹旁,有一個小小的,供奉的祠堂,就像片中介紹,初代也是為了能很好去供奉它,才開始整頓園子。當時就有一位僧人在進行祭拜,為了不打擾,故沒去拍整個左側山坡。
每一個角落都被設計的很雅致。絕對值得來一趟。也很慶幸,自己意外的知道這里,來到這里?;叵胫蟮男谐蹋睦锒际侨松饺撕?,不對,片中提到的【實相院】也是個沒有人,但體驗也不錯的。那個反射的地面,比琉璃光院那張桌子更有意境。實地不讓拍攝,很高興在片中有拍那個房間。
注:根據(jù)海報所示,白龍園每年應該有春季和秋季限定,對公眾人士開放。每日參觀人數(shù)有限,而且時間段也有限制。
昨晚看了這部最新的“源劇”,心情舒暢?!霸磩 倍际撬囆g品,可以考慮做成NFT。
一如既往,配樂就秒殺現(xiàn)在90%的日劇。(釉子換成吉岡里帆后角色氣質都變了,難道是為了更符合Handy Man搭配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的小巧思。。。)
畫面更不必說,構圖調色運鏡都是標準范式,教科書級別。關鍵不在技術,而在于源孝志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總體評價借用劇中的臺詞,“別有一番風味,余韻悠長”。
劇中玩兒了幾次“尷尬式幽默”,空氣凝固的瞬間,導演的“惡趣味”達成。
這部是“秋”,年輕匠人系列應該還會有下一部“冬”。。。
細致展現(xiàn)了庭院的美
京都府旅游宣傳片
感覺京都周邊的軟廣和主線故事有點硬拗.. 如果不是疫情來襲的話,可能還會拍更多素材,也剪輯得更好吧,有點可惜。不知道還有沒有最后一部了。
4.5
一則則職人物語實在看不下去。但一切日式廚藝過程始終看不夠。篇首紅葉擬人聯(lián)想很贊。在無瑕的鏡頭里懷戀嵯峨野、懷戀琉璃光院......向往實相院......
觀光片里塞了點劇情
真的很慢很慢很慢,1.3倍速看完毫不違和。去日本三次分別是10、11、12月,加上做過的行程方案和路書,導致觀影體驗失去了旅行追求的非日常感。但必須要說,日本對園林、古建筑、生態(tài)的維護確實優(yōu)于我國太多。期待有一天見到類似這般日常小品的電影,以揚州、以湖州、以潮州等等城市為背景拍攝。
京都風光,紅葉美絕了。
美死我算了,想念秋天的京都,漫山遍野的紅葉。
源孝志拍京都的風物人情真的一絕,隔著熒幕也能感受到溫度和氣味。演員們的表演也很舒服。要抽空好好補這個系列。
非常符合近年日劇的特點 演技感沉重
無論劇集還是sp,取景配樂都太美了,很多地方隨便截圖就是一張壁紙。。。
京都和老闆娘都一如既往地美
太想念京都了 去幾次都不夠
想去日本看紅葉,吃??天婦羅,大半夜忽然很想吃面包。喜歡紅葉和戀愛的聯(lián)想,但是結尾太戛然而止了吧!
補標。
這篇主要講的學徒和工匠精神。好美的庭院,根據(jù)一年樹枝長多少遮擋多少光線影響來修剪,爸爸把女兒辛辛苦苦做的碗筷一只只摔碎,難道機器不是更好嗎?傳統(tǒng)的手藝如何保持?靠手都能做出準確的225克,這可能是工匠精神,之前看壽司之神,干個幾年也只能燒火,一年復一年,一日復一日,對于那一個飯團??
教科書級別的京都軟廣
【sp4】楓葉是美的!釉子換了演員沒有了之前的沉靜韻味,果然夏祭后都是戀愛話題,不喜。3.5【早餐紀錄片】
看了也只不過是更想去京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