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劇情很簡單,卻擊中了我的心,一些畫面讓我眼睛濕了,或許是最近一直陪孩子吧。豆瓣評分不高,也正常。只有特殊的人群才能共情。其實現在的教育要做到有教無類,太難太難。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同,成長是折磨人的過程。孩子在成長,自己也在成長。華仔表演給4??星,其余的演員有點用力過猛。沒有回味,只是反省。
剛剛與孩子們一起看了偶像劉德華的新片《熱血合唱團》,這部電影講述了劉德華扮演的旅美華裔指揮家嚴梓朗接受恩師邀請回國,參與恩師旨在教育挽救差學生的“熱血合唱團試驗計劃”,擔任熱血合唱團指揮,帶領一幫廢問題學生,克服種種困難和挫折,互相治愈,最終在合唱大賽中取得好成績,尋找到人生價值的故事。雖然劇中有很多橋段莫名其妙,譬如這個b計劃,但是這仍然不失為一部好劇,一幫原生家庭的孩子,雖然各有問題,有和母親相依為命,偷拿東西的小龍,有父親家暴的希西,有壓力山大的富二代,還有自閉癥的孩子,他們通過音樂互相療傷,最終他們的家庭也因為他們的改變而變的更好,正如嚴老師說的不是他們選擇了音樂,而是音樂選擇了他們。沒有手可以寫字,沒有腳依然可以走路,但是人生不可缺了一樣,那就是信念,最后嚴老師也走出了自己的內心深處的困惑。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up on zhe mountains
創(chuàng)作者希望通過這部片子告訴香港現在的年輕人,不要因為眼前的困境、犯錯的過往等原因,自怨自艾,破罐子破摔。
要找到自己,勇敢去做自己,努力奮斗去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
同時也告訴老一輩的港人,有教無類,年輕人犯錯,是長輩沒有引導好、教育好,應當承擔責任,給年輕一輩改過自新的機會。
整個社會都應該團結起來,繼承和發(fā)揚獅子山精神,齊心協(xié)力建設好香港,重現往日的輝煌。
文|大寶劍
作者簡介:難道我會如來神掌也要告訴你?
01
雖然對劉德華很有好感,也不得不說一聲,《熱血合唱團》可真是糟糕啊。
《熱血合唱團》是這樣的一種糟糕,這一群主創(chuàng)從一開始都奔著一個情懷去,他們可不是簡簡單單拍一部電影,更不是為了賺錢,他們要做的可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哦,用電影里的臺詞來說,就是要“值得”。然而,做出來的偏偏就是這么一個糟糕透頂,讓人尷尬不已,甚至還會對主創(chuàng)產生出一絲絲憐惜的感情的東西來。
憐惜啥呢?哀其不幸唄。沒有才華到這種地步,也要掙扎著做電影這個行當。真不知,電影到底虧欠了他們什么。如果李安口中所說的那個“電影之神”果真存在的話,那“電影之神”真應該給他們托個夢:
摳摳你地,莫搞我啦,歹佬。
02
《熱血合唱團》是一個類型片。它的失敗也告訴了我們,類型片真沒那么簡單。
《熱血合唱團》這種類型片呢,大概就是一個loser的教練,帶著一幫loser隊員,贏得了一個在旁人看來不可能的勝利。
這個過程總要反復好幾下,一開始教練和隊員彼此都看不太上,總要有隊員要中途退出啦,肯定有隊員遇到什么困難了,必須要遭到了同行的恥笑了,如此等等。不過別擔心,這些他們能一一克服。一般情況,在最后的高潮里,是需要教練犧牲自己,隊員在一股莫名的精神力量的感召下,眼含熱淚,唏噓多于歡笑,一股腦的就贏了。
這是骨架?!稛嵫铣獔F》基本上也搭了這么一個骨架。那,為何還會翻車呢?
因為一根骨頭,要靠上另一根骨頭,需要筋,需要肉。筋和肉就是一個情節(jié)走向另一個情節(jié)的合理性,合法性。筋和肉不對,骨架搭得再像那么回事,一口氣吹過去,它也會散掉。
03
我們來看看《熱血合唱團》的筋和肉出了什么問題。
學校高層想組織三所平民學校的學生,搞一個合唱團,讓他們進入比賽。
這里的問題很大。這樣的類型片里,不管是合唱團,還是棒球隊,一開始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為什么要贏?為什么要組成這么一支合唱團?必要性在哪里?到底是什么東西,使得不搞這么一支合唱團就不行?
《熱血合唱團》幾乎是回避了這個問題。找出一個意義并不難,比如說,學校要被政府裁撤了,為了證明學校是有價值的,這些學生需要靠合唱團來證明自己。這樣就合理多了。
比如說,這一群學生非常自卑,他們心底非常需要一場比賽來證明自己和別人一樣都是人。
然而,《熱血合唱團》里你看不到這樣做的意義,除了盧冠廷飾演的校長在自我感動以外,你完全看不到理由。
對于合唱團而言,還有一個更直接的問題,為什么是這些學生?怎么挑選出來的?是因為他們聲音優(yōu)美,先天素質就好嗎?
沒說。反正就是他們了。而且還用上了一些手段,逼他們參加這個合唱團。就這樣輕飄飄的對付了合法性的問題。
更為致命的是,這些學生里還有一位大舌頭的孩子。為什么是他?為什么一定有他?為什么到最后,甚至還是他上臺發(fā)言?是不是太不把合唱比賽當回事了?
所以,從一開始,《熱血合唱團》就是一部失去了動力的電影。所有人都不知道為什么要找到這群孩子組成一個合唱團,似乎只有校長知道。
嗯,我也知道。
為什么呢?因為合唱團只是個象征嘛。這部電影就是需要有一支底層階級孩子的合唱團,就需要他們上臺,就需要用他們來表達政治隱喻。因為有這個需要,所以就搞咯。至于合理性,合法性,邏輯,一邊去。
04
《熱血合唱團》大概是想表達這樣一種情緒:香港的年輕人,他們沒有問題。如果有一個好的教練,如果有適合他們的舞臺,他們是可以發(fā)光發(fā)熱的。
“你覺得音樂能解決他們的問題嗎?”
“他們沒有問題,只不過這個世界有些人先入為主的看問題?!?/p>
這是電影里的臺詞。行吧行吧。我不先入為主的看問題,那看看電影里,這些年輕人都是什么樣的。
在《熱血合唱團》的導演和編劇看來,有問題的年輕人大概是什么樣的呢:
偷東西。哦,這個可以算。
打架。也算吧。
cosplay。什么鬼,看來你對cosplay的成見很深啊。
談戀愛。你說什么呢。你可是香港人啊。
自閉。別搞我啦。真的。大佬。
看,這就是電影主創(chuàng)眼里的年輕人。對年輕人的認識如此膚淺,對底層階級的認識如此表面,就這樣還要拍好電影。做夢吧。
所以,你就會看到,“合唱團”幾乎沒有遇到真正的困難,他們遇到的全是假的困難,他們又一本正經的假裝在解決困難。真是一部假里假氣的電影。
05
可就是這樣,時間也很難撐到90分鐘。怎么辦?對于這部電影來說,簡單,沒有困難,制造困難也要上。
于是,“合唱團”隊員突然就在街頭唱上了。聽眾突然就對他們扔罐頭里。突然大家就打架了。打架的視頻突然就被領導看到了。
領導嚴肅的對教練說:
“這個視頻點擊量有5800啊?!?/p>
別笑。是電影里的原話。不管這部電影怎樣,這句臺詞給我的感受,還真是“歡笑多于唏噓”。
還真是彈丸之地啊。
教練向領導求情,別開除這個孩子。領導說,行,除非他的三門功課都70分以上。
完全搞不明白開不開除和成績70分以上什么關系。成績好就可以打架了嗎?
通過“天降打架”,《熱血合唱團》又可以撐十幾分鐘了。
撐時間,摸魚,《熱血合唱團》還真是標準的打工人呢。
06
不用贅述,《熱血合唱團》的每一根筋都是軟弱無力的,每一塊肉都是松散的,所以,它完全是個樣子貨,一陣風就可以吹散它。
那么,情懷呢?表達呢?政治隱喻呢?
放心,這些倒是足足的。
這個底層階級的孩子組成的合唱團里,有一個富二代。為什么呢?電影里說,他是自愿參加的。
這個富二代,在《熱血合唱團》里就代表了電影的一廂情愿,一廂情愿的認為,精英階層里有部分人是愿意和底層人民共呼吸,同命運的。
所以,也就能明白,這位富二代被他爸爸逼著離開香港去英國,又思念成疾,不得不回來,這些都代表了些什么了?
《熱血合唱團》的情懷并不難理解,在香港風雨飄搖之際,這部電影試圖讓港人回到《獅子山下》的意境中:
即“我地大家,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qū)分,求共對,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世相隨?!?/p>
可是,How?
通過合唱的形式嗎?
理想一起去追?可是,你的理想,和我的理想,一樣嗎?
這就要用到電影里的臺詞了。
“你覺得音樂能解決你們的問題嗎?”
07
話說,劉天王真的可以考慮從政了。
《熱血合唱團》里,沒有邏輯,沒有理性,沒有路徑,沒有方法論,有的只是從天而降的問題和從天而降的解決辦法,有的是自以為是的同一個夢想同一個聲音,有的是我感動了你也必須感動的勢頭。當政客,和這不也差不多嗎?
劉德華對香港的感情,自然不用懷疑。然而,他的職業(yè)發(fā)展又完全不允許他像黃秋生一樣直抒胸臆。胸中的塊壘需要澆,痛苦需要化解,這一切于是都寄托在這樣一部《熱血合唱團》里,從這個角度,倒是也能理解他對這樣一部電影傾注真情,真情流露,流露無遺了。
然而,電影畢竟還是給人看的。香港的年輕人,會去看《熱血合唱團》,會因而感動,因為激奮嗎?不得而知??墒橇硪粋€更為廣闊的市場,對《熱血合唱團》的無感,甚至是惡感,那就是必然之理了。本來就不是普世的情懷,更何況電影又那么難看。
08
再多說兩句?!盁嵫铣獔F”的英文名是“find your voice”。
這個名字多少有些虛偽。明明是自己聽不進年輕人的聲音,明明是年輕人已經表達了那么多了,這邊卻說,不對,那不是你的聲音,快,找到你的聲音,找到自己的聲音。
也即是說,什么是你自己的聲音,你自己說了不算。什么時候我滿意了,什么時候才算你找到自己的聲音。
那還唱個J8。
09
再多說一句。
這部電影里沒有李麗珍。沒有李麗珍。沒有李麗珍。
編輯|徐元
排版|透納
THE END
工作事宜請聯(lián)絡微信:paperbullet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今天聊聊電影《熱血合唱團》。
片名Find Your Voice (2020)。
《熱血合唱團》講述了一個頗為熱血的故事,劉德華飾演國際知名合唱團指揮家嚴梓朗,應邀回到香港,指導一群問題學生聯(lián)系合唱,并成功逆襲的故事。
故事強調心中充滿希望,要用歌聲治愈人生。
我最初對《熱血合唱團》的期待很簡單,本以為這是一部音樂電影,類似《悲慘世界》《馬戲之王》等影片,用大量原創(chuàng)音樂推動劇情發(fā)展,再不濟也會像《閃光女孩》一樣,會穿插很多還不錯的原創(chuàng)音樂。
但是我想錯了,《熱血合唱團》實質就是一部捏著觀眾鼻子灌雞湯的生硬套路電影。
這個生硬在劇情和演員表演兩方面。
影片的劇情發(fā)展極為生硬,硬的好像觀眾坐在三角形做車輪的車子上。
同樣是音樂成就夢想的題材,本片的音樂內核沒有能夠像《神秘巨星》,用實力征服觀眾,結局倒是和《神秘巨星》一樣扯淡。一群半路出家三腳貓的業(yè)余同學,在缺人缺錢缺技術的情況下吊打了一大群科班尖子生。
這在內卷大潮下,就顯得十分有趣。人人都在極力提升自我,避免被卷得渣都不剩,偏偏影片告訴大家,只要滿懷希望就能獲得成功,這和“用愛發(fā)電”基本也沒啥區(qū)別。
學校校長推崇有教無類,合唱團指揮告誡大家心懷希望,但具體怎么做卻沒有絲毫頭緒。
領導者們說著無比正確的廢話,實際行動中用愛發(fā)電。
片中合唱團人數眾多,大部分時間用于刻畫群像,群像戲最后淪為各個角色悔過自新的短視頻剪輯合集,正經合唱訓練鏡頭反而少之又少。
給出的結論仿佛就是,做個遵紀守法、積極向上的人,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哪怕是一群沒有任何基礎的三腳貓學員,也能吊打精英班苦苦訓練多年的合唱團。
并不是說電影不能講雞湯,關鍵要看怎么講。
如果是一個生硬且脫離實際的雞湯故事,觀眾們自然不會買賬。哪怕是曾經的天王擔任主演,觀眾依舊會勇敢地表達出:這是爛片。
同樣是勵志題材,可以看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卡特教練》《嗝嗝老師》是怎么做的。教練老師自己言傳身教,學生們認清形勢主動要求進步,這兩點缺一不可,而且動機要真實自然,令人信服。
再往前數,還有被奉為經典的《放牛班的春天》,同樣通過音樂感化學生,里面老師和學生的表現令人信服得多。
像《熱血合唱團》表現的那樣,每個角色都是工具人,行事毫無邏輯動機,全屏劇情需要,前一秒還憤世嫉俗極度厭學,后一秒全心全意投入學習,觀眾自然會覺得故事沒講好。
演員表現方面同樣生硬。
老演員就不說了,年輕演員鮮有出色表現,基本都很作。
演員眼神動作和角色心路歷程感受不到聯(lián)系,演員演得尷尬,觀眾看得也尷尬。
每個演員都在刻意強調角色身上被貼上的標簽,拼盡全力表現這些標簽,卻忽略了這些角色作為一個人應該有的東西。觀眾最終看到的不是一個個活生生的角色,而是一群標簽在來回移動。
本片評分低迷、票房遇冷,和電影表現十分匹配,正說明了觀眾們辨別能力有所提升,不會迷信演員也不會盲從宣傳。
德藝雙馨功成名就的人如果消耗自身影響力去提攜新人、去挽救香港電影,而新人、影片水平不行的話,結果只能是老藝術家的自身名譽受損。
生硬雞湯滿是石子,
空喊口號一言難盡。
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注公眾號:妙看影視
如果不是《誰能明白我》這首粵語哥和《獅子山下》,恐怕早早就棄劇了。似乎是顧影自憐的懷舊之作,在電影院看太浪費了。不記得學生演員都是誰,總體表演沒有特點。倒是老戲骨,太多了。吳岱融、關禮杰、李麗珍、謝君豪、盧冠廷、吳詠詩……基本都是一個瞬間確很有性格。劇情內涵相當的一般,劇情無需形容,恐怕更多的也是側面說明香港的現實和無奈?!丢{子山下》代表了香港最奮進最勵志的一代,如今依然頹廢??纯瓷凼?、TVB最輝煌史的人馬,還記得《邊城浪子》、《小李飛刀》、《大時代》《南海十三郎》。而今依然活躍的只有華仔,真的好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四星給到《獅子山下》和《誰能明白我》,三星給到老戲骨們、一星給劇情
劉德華簡直就是最適合演老師的人,沒有之一!!
4.0分。給各位趟雷了,國語配音口型對不上特別違和,合唱團新人浮夸的演技像在看十幾年前的港臺偶像劇。本質就是一出失意老師碰上一群吊車尾班的勵志故事,老生常談沒啥新意。華仔強行灌雞湯,情感過渡的動機非常匪夷所思,大伙不喝也罷。
一切情節(jié)發(fā)展都在預想當中,大套路套小套路,各種套路劇情與設定。而且情感鋪墊非常有限,更多是刻意煽情與自我感動,所以才會讓人覺得尷尬。滿是遺憾的一個片子,尤其還有這么強的客串陣容,挺可惜的。
真的少有被劇情推著走的電影,這個真的推得特別難受,比擠地鐵時候后面有個200斤大漢推過來還難受。而且劇情越演越后,完全變成了一場喜劇,真的特別好笑荒誕,所有東西莫名其妙,你甚至不知道它后續(xù)還會給你什么匪夷所思的“驚喜”。
之前還說這破名字別耽誤一部不錯的電影,結果發(fā)現片名算好的了,什么合唱團,什么中國放牛班,你要說“逐夢演藝圈”我都信!本來寄希望于電影類似古天樂《可愛的你》類型,結果這么溫馨勵志的題材,情感渲染力為零,雞湯灌到想吐的感覺??丛趧⒌氯A、吳岱融、李麗珍、雷頌德、以及久未露面的盧冠廷等老演員的面子上,多給一星吧。劉德華應該是欠人情才接下這片,真服了,2020年預期與觀感落差最大的電影來了
兩星給華仔,可惜華仔帶不動,仿佛看了個合唱團版的《逐夢演藝圈》……
請大家自備紙巾,因為很可能會被尬哭。
一部讓人原地摳出魔仙堡的電影。
不瞞你們說,電影開場十分鐘我就想走了,是華仔讓我堅持到了最后,結果看完發(fā)現居然講了個不要酒駕的故事。最后的大合唱里亂入一段rap,我真的尷尬到腳趾摳出三室一廳。
別什么《死亡詩社》《歡樂合唱團》了,連同題材也同是本土制作的《非同凡響》都比不上。整個電影好像劉德華友情出演的慈善廣告,努力拖飛機,但成效甚微;里面幾乎每個學生的家長都是值得再一次機會的甘草實力派,也全然淪為布景板。打架的那個小哥和小朋友分別長得像王源小時候和現在,同框看得很穿越?!净浾Z版能準確聽到不識宋仲基,不玩FB、INS;字幕變成了不識吳亦凡、玩微博和微信,有咩問題?】
華仔為了支持香港電影,都開始出演學生作品了嗎?
無語!我好想哭,但是我哭不出來,我真的哭不出來!
一星是給演劉德華那位演員
劉德華在華語電影低潮的時候致力于培養(yǎng)新導演好導演,現在香港電影低迷,他又回來反哺香港電影,培養(yǎng)新人,香港電影真應該給他頒個終身成就獎。這個電影前半部分有點平淡,但是后面就進入高潮,再加上獅子山下和誰能明白我的翻唱,還是值得一看的。結尾處有翻轉,主題得到了升華,特別是嚴老師隔空指揮那段,挺感人。但是剪輯處可能有點生硬,并且我極力推薦看粵語版的,國語版托了后腿。4星鼓勵
需要大家抱團自救,還是學校的正確引導?難怪有條件的要把孩子送往英國。多一星給到華哥,大概天王走錯片場了。
中規(guī)中矩,一星多加給劉德華的努力
尷尬的我腳趾摳出一個電影院...
林子祥的《誰能明白我》真好聽
再濃的情懷也不能成為影片拿高分的濾鏡,人物很多,靈魂很少。觀眾很難感受到角色的血肉。劉德華扮演的不是老師,而是上師。他有一張開光的嘴,任何頑劣之徒,只要聽他講話,就能懸崖勒馬,重新做人。
仿佛是在看低配弱智版Glee,國語配音要再減一星,我看呆了,劉德華到現在還能演這種小學生電影啊。還有鄂靖文是干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