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么美》首播上線前兩天(11月16日),節(jié)目主題曲宣傳片發(fā)布,這是來自痛仰樂隊的《不要停止我的音樂》。轉(zhuǎn)發(fā)時,節(jié)目聯(lián)合制作方Figure的創(chuàng)始人張悅在朋友圈寫道:「希望這么搖滾公路片和鄉(xiāng)村布魯斯的旅程永遠不要停止。」
在張悅的構(gòu)想中,這檔戶外音樂紀實節(jié)目絕不是套用「樂隊+旅行+美食」的拼盤,他要呈現(xiàn)真正好的音樂以及音樂背后人的故事和情感,呈現(xiàn)中國樂隊文化的精神內(nèi)核。因此節(jié)目策劃之初,他就和王圣志導演團隊一起就不遺余力地挖掘手中的人文資源,請各路「神仙」為節(jié)目注入新的動機和創(chuàng)意。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陸曄就是其中之一。
跟隨導演團隊進行了兩站的拍攝和其他站的「朋友圈觀禮」之后,陸曄教授將自己的所遇與所感集結(jié)成文字,于是便有了下面這篇文章——權(quán)以本文再為節(jié)目打一次廣告。
出品|FigureVideo
作 者| 陸 曄|▼
記得是今年三月的一天, Figure創(chuàng)始人張悅來約一個小飯局,說有陸老板——對的,就是當年「頂樓的馬戲團」樂隊主唱陸晨,和一些紀錄片團隊的朋友?!干都o錄片團隊???」我一邊忙著手頭的事兒一邊漫不經(jīng)心地問。
「你看過《文學的日?!穯??」
「看過兩集,咋?」
「也是《早餐中國》的團隊。」張悅繼續(xù)說。
聽到《早餐中國》,我立即合上電腦:「在哪?地址給我!」
于是,在長樂路狹窄人行道旁的兩棵梧桐樹之間,我看到了陸老板那輛出現(xiàn)在新專輯《大家拔面子》封面的著名小電驢子,車屁股儲物箱貼了「道山靚仔」貼紙——行內(nèi)人稱「張?zhí)鞄煛沟囊魳凡邉澣恕吩u人張曉舟送給他的五條人樂隊周邊。拉開日料小館的移門,我第一次見到王圣志導演。
那會兒我還不知道《中國這么美》。直到酒酣耳熱,王導揮舞著他敦厚的手掌,開始侃侃而談:「《中國這么美》,其實就是中國人這么美。這次我要跟張悅一起,帶上中國最好的音樂人,去最美的地方旅行,在最美的人群中間唱他們的歌——比如在上海的弄堂里,陸晨唱歌……」
說起旅行,我首先想到的,總是很遠很遠的遠方,但陸晨,這個被本地樂評人和媒體稱為「上班的朋克、有文化的小市民」的男人,并不代表遠方。作家毛尖曾說,有些人活成民族的脊梁、有些人活成民族的肉身,我就覺得用在陸晨身上也相當貼切——他就是上海的肉身。
我沒有問王導為什么選擇陸晨和上海,我猜想這大概是張悅的一點小心思。就像去年疫情期間,他依然頑強地把音樂人小河的公共藝術項目《尋謠計劃》帶到了他的家鄉(xiāng)上海一樣。這位前資深媒體人、被朋友們戲稱為「精神西北人」的上海娃,始終對他出生和長大的這座國際都市,在現(xiàn)代性典型表征的東方明珠和摩天大樓構(gòu)成的城市天際線之外,暗流涌動生生不息的平凡瑣碎的市井生活,有著極深的眷戀。
他們果然也是這么拍的。五一長假過后,我在焦頭爛額的工作間隙從朋友圈里看到拎著琴、戴著鴨舌帽的陸老板,和背著標志性中阮、飄逸著一頭白發(fā)在老城廂騎共享單車的小河湊到一起了——這對好基友每次見面都會親吻對方,不是歐洲人那種假模假樣的吻,而是讓所有直男不忍直視的狠狠地「嘬」。
這一次,他倆站在伸出窗外的晾衣桿下,跟拍打著被初夏陽光曬得暖烘烘的被褥的弄堂老阿姨聊天,唱歌給她們聽;他們倆走上黑咕隆咚吱吱嘎嘎又窄又陡的木樓梯去探望朋友,在老房子屋頂?shù)奶炫_上唱歌,像極了金宇澄小說《繁花》里的場景「瓦片濕熱,黃浦江船鳴」;他們在那間如今在網(wǎng)紅潮店對比下顯得破敗落寞的人民照相館門口的馬路牙子上(上海人叫上街沿)拉開架勢唱了起來。
我忍不住留言:「天吶我錯過了這么多!」
7月初,暑假開始。再次錯過了張尕慫在甘肅靖遠的拍攝后,我終于等到了一個探班的機會:跟隨痛仰樂隊去福建南平。買好票,痛仰樂隊的巡演經(jīng)紀人董白白說主唱高虎也是這班高鐵。白白姑娘說在火車上不許搞粉絲行為,不許忙不迭地合影。我心想我會跟完這一趟全程,我急什么。事實證明我錯了,之后的幾天,因為風景太美、趣事太多,我徹底忘了(合影)這茬。
7月3號下午抵達政和,在一間茶莊落腳。這是福建南平的一個市轄縣,在福建的北邊,離浙江很近。7月氣溫已經(jīng)比較高了,但遠處山巒起伏,眼前茶園青翠,目及之處景色宜人。痛仰樂隊貝斯手張靜的老家離這里不遠。
如果說陸晨小河之于上海,是本雅明筆下的都市漫游者,把街頭巷尾當成自家客廳,腳步散漫,東張西望,時時驚喜,處處歡欣,并以歌聲勾勒出一幅與現(xiàn)代性既適當卷入又適時抵抗的當下都市生活的地形圖,那么痛仰之于政和,就是真正的旅行者走進全然陌生之地的鄉(xiāng)野際遇。
樂手們騎著借來的舊自行車,一路呼嘯進入小溪環(huán)抱的鄉(xiāng)村。我在村子周圍轉(zhuǎn)了一圈,回來發(fā)現(xiàn)痛仰們每個人腦門上都多了一片葉子。痛仰是罕見的開機和關機的狀態(tài)完全一致的明星樂隊,可以無縫地融入當?shù)厝说娜粘I钪?。高虎說他們?nèi)ジ數(shù)氐霓r(nóng)婦去采草藥,「你知道這是啥嗎?」
我白了高虎一眼——別搞得好像只有我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好嗎——「薄荷」。
在車潭村真武坑,樂隊遇到愛聊天的老宋,就跟著老宋回了家。老宋指著院子里木馬、木頭小車,說都是他自己做的。大家一通贊嘆,又好奇地問老宋,這是給家里孫輩們的玩具嗎?老宋調(diào)皮地沖邊上的老伴眨眨眼,說是做給老伴、倆人一塊兒玩的。「這才是生活??!」不知道誰喊了一句。「這才是愛情??!」又有人接了一句。老宋的老伴兒站在一邊,笑盈盈,不說話。
短短三四天,痛仰們上山爬樹,下河摸魚;
和茶廠工友一起在烈日下采摘只有夏日短短幾天花期、用于制作花茶的清香四溢的茉莉花;
跟錦屏村的孩子們瘋玩捉迷藏,如村里的至親摯愛一樣吃了全村豐盛的長桌宴;
有過在古老香樟樹下剎那靜止、只有可愛小狗款款路過的清凈小憩。
在村口潺潺小溪旁,在青山疊嶂的夕陽余暉里,他們一次又一次擺開全套裝備,為村民們演唱,《再見杰克》《公路之歌》《為你唱首歌》;也為這個音樂旅行紀實系列的觀眾,帶來不可復制的演出現(xiàn)場。
從福建回來后,我時不時在朋友圈里看著張悅和王導曬出他們在廣東連平拍九連真人,在江西景德鎮(zhèn)拍康姆士,在云南建水拍莫西子詩和鐘立風,在福建泉州拍蛙池,甚至看到張悅在宛如人間天堂的云南鳳羽,跟他大學師弟、低苦艾主唱劉堃踢了一場球。我偶爾哀嘆,王導都是那句「活該你不來探班」。
可惜那時疫情正在全國各地四處開花,我實在不敢挪窩,只有他們這個龐大的攝制組還一直在拍攝中。是的,龐大的攝制組!我第一次看到拍攝期間痛仰每位樂手都有一臺攝影機全程跟拍,以及兩臺航拍器和動輒十數(shù)輛制片用車,驚呆了,心想,天吶這是紀錄片嗎?這完全是大型戶外真人秀的高成本頂配??!
藝術理論家W. J. T. 米切爾曾提出「圖像轉(zhuǎn)向」理論——以圖像為當代認識論的中心,圖像擁有獨立生命,構(gòu)成我們的生活方式,主導我們的欲望。當數(shù)字技術取代了本雅明時代的機械復制圖像,面對新的圖像世界,一部以音樂和旅行為主題的紀實影像,它獨特的價值在哪里?它展示了何種生活世界,又連接起哪些獨特的思想并形成意義的回環(huán)?
作為一個長期從事視聽文化教學和研究的媒介學者,我特別需要身臨現(xiàn)場,在王導和他龐大攝制組的工作過程中,去體察當下機構(gòu)媒體非虛構(gòu)影像生產(chǎn)高標準的確立和踐行——我希望你們能明白我在說什么。
很快,夏天過去了,秋天也一天天快過去。10月,張曉舟邀請我去河南焦作縣大南坡村參加左靖工作室等策劃主辦的「南坡秋興2021:共振村聲」活動?;顒蛹钨e之一五條人樂隊也將在大南坡完成《中國這么美》第一季最后一集的拍攝,于是我順理成章又格外幸運地再次進入拍攝現(xiàn)場。
大南坡,這座依山而建的中原小村落有著完整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傳統(tǒng)村落的空間格局,也保持了北方村莊的自然美感,這個據(jù)說曾經(jīng)的竹林七賢吟詠之地,十月下旬的陽光催得楓葉紅了,山楂紅了,柿子也紅了;家家戶戶院子里曬著金黃的稻谷和玉米,空氣里飄著柴火飯的香味。我不知道《中國這么美》五條人這一集剪輯制作出來會是什么樣,但我知道這一集跟其他的相比,肯定非常不一樣。
我在大南坡見到的五條人,既不是「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成就的頂流樂隊,也不是痛仰去福建政和那樣單純的旅行者,而是認真參與探討「地方營造如何激活鄉(xiāng)村公共生活」的藝術家。除了五條人,「南坡秋興」的嘉賓名單里還有古琴音樂家巫娜、小河,以及因疫情無法親臨現(xiàn)場的臺灣音樂人鐘永豐。
有五條人和小河總歸更歡樂,但也并不總是輕松。見到仁科,我隨口一句「聽說你最近在讀德勒茲」,他當場從背包里拿出兩本書,《差異與重復》《導讀德勒茲〈差異與重復〉》,然后滔滔不絕地講起來。我嚇得趕緊表示我自己讀得特別不好、學生們也都抱怨太難、于是好久不讀了。仁科攤手:「瞧,這就是我沒讀大學研究生、沒有導師的好處,我自己想讀就好了,不需要有人來檢查我……」
我特別高興遇到阿茂的哥哥大茂。他是一位摯愛家鄉(xiāng)民俗文化和海陸豐民間音樂、有著先鋒藝術觀念和創(chuàng)作才華的音樂人——雖然他自謙只是音樂愛好者,中學歷史老師才是他的職業(yè)。他曾送我厚厚一冊汕尾漁歌文字連同音頻,雖聽不懂潮汕方言,但曲調(diào)舒緩優(yōu)美,看歌詞也極有韻味。
在「南坡秋興」活動的幾天里,最開心的是大南坡的孩子們。小河跟五條人是大南坡音樂教室的第一批老師,他們一起排練了當晚的演出曲目《森林里的一棵樹》。
大南坡的老人們也特別開心,他們說,村里好久沒見這么多人、這么熱熱鬧鬧了。分別的時候,幾位大姐站在祠堂臺階上沖大家招手,一直招手,一直招手。我回身按下相機快門時,再次眼眶一熱。
我想起幾行遙遠的詩句:「翠綠的群山向大河奔去,茂密的青草在頻頻點頭。你走遍天涯也找不到這樣的花園,也找不到這樣清澈、活潑的流水,也找不到這樣的春天和夏天?!?/p>
跟著樂隊去旅行,看山川雋美,看天空高遠,看大地遼闊,看難以復制的這樣美的夏天和秋天。
在我目力所及的范圍內(nèi),中國之前沒有這樣的音樂節(jié)目,沒有這樣的「綜藝」,沒有這樣不可復制的音樂現(xiàn)場。為什么?我不知道。
也許就像王導和張悅以及他們的團隊所做的這一切,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和人工智能極大地降低了影像生產(chǎn)門檻,社交媒體手機短視頻日益成為個體身份展演的主流形態(tài)的今天,創(chuàng)意之外,機構(gòu)媒體唯一的優(yōu)勢在于其高標準——最高的技術標準和審美標準,最細致精確的分工,最嚴苛的專業(yè)制作流程,以及,最豐沛的情感投入。當然,機構(gòu)媒體的高標準與手機短視頻并不互斥,社交媒體也是節(jié)目推廣的主力平臺。這檔節(jié)目能否存活到第二季,我也不知道,嘆其不易,更樂觀其成。
臨別前,我忽然想起來問王導:你說這一季殺青了,我怎么記得那天在長樂路小館,你說你剛跟萬曉利見過?王導再次揮舞著敦厚的手掌,慢條斯理,不緊不慢,笑瞇瞇地說:「你急什么,我們明年應該還會拍第二季的?!?
大型戶外音樂紀實節(jié)目《中國這么美》自11月18日起每周四晚21:00在海峽衛(wèi)視、東南衛(wèi)視、騰訊視頻同步播出。Figure聯(lián)合制作,完整版音樂人物故事,請關注節(jié)目。
《中國這么美》其實是一個探索未知、收獲驚喜的過程,它也許能幫助你學會理解世俗的瑣碎,學會欣賞簡單的快樂,繼而發(fā)現(xiàn)真正的生活之美。像卡夫卡說的:誰能保持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誰就不會變老。
我不認為這部片子是音樂片,也不認為它是紀錄片,更不認為它是真人秀,樂隊不是主角。
片子用了并不算新穎的方式做了一種全新的敘述表達,歌手去到一個城市,拜訪到的所有人都非常有特色,但這些人很普通,他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他們平常到或許與你擦肩,你都不會為他駐足。但是這些人,通過他們平凡的選擇,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許不完美,但這是自己想要的。這個時代對我們最大恩惠,莫過于我們可以做自己的選擇,你可以過朝九晚五的日子,也可以為夢想選擇蟄伏,也可以世界這么大,我要去走走看看……選擇需要勇氣,而故事里所有人的經(jīng)歷恰恰都是從一個選擇開始。
片子里的音樂人不是主角!但正是他們的出現(xiàn),我們才會對拜訪的人物產(chǎn)生關注,他們用歌聲用音樂對有感而發(fā)表達情感,歌頌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夢想,也或許,他們的歌聲里就是他們之間碰撞之后的一種突發(fā)奇想或者是小情緒……
高級了!
鳳羽這集,一切都很美。低苦艾樂隊都是社牛嘛?熱情又健談,能感覺到他們是認真做音樂,認真在生活著。白族老奶奶,美!赤子之心的法國音樂人,又真摯又美好!
到這里一切都高級了。結(jié)果來了位封老爺。
對不起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哈,我們這里沒有老爺少爺!
導演你把這位老爺放在法國音樂人后面是存心的嘛?是為了告訴我們,不是每個搞文化的人都是文化人對嘛?文化人和文化人之間也有云泥之別!
三句話不離錢,發(fā)財,真是尷尬。賺錢不丟人,又想賺錢又立文化牌坊才丟人!
吐槽上過新某刊封面的藝術家不給你投資?搞笑呢,雜志是你家的?主編不也是雜志社高級打工的嘛?上過封面就要給你投資?。?/p>
詩人芒克就詩人芒克,還非要來一句,封老爺?shù)呐笥言娙嗣⒖?。我的天哪。真是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低苦艾樂隊你們是收了演出費被綁架了嘛?唱歌就唱歌,還非要加一句,這首歌獻給封老爺。
我的天哪,多大的臉啊,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在那里做了多少扶貧工作呢。
說的是哪位封老爺?就是那位說中國人應該為yiqing向全世界道歉的封老爺??!
不同當年韓國爆款模式《Begin Again》的異域小資情調(diào),
也不同于《奇遇人生》極致場景樣本的個人化敘事,
《中國這么美》所傳遞的,是獨屬于中國的“生活美學”,是歌唱平凡的你和我。
與我而言,《中國這么美》是一場“遠鄉(xiāng)與歌者”的重逢,也是一首“恬淡但悠長”的贊美詩。
我一直覺得,好的紀錄片一定是關于“人”的——關于“人與人、人與環(huán)境”之間的沖突或共鳴。
當“久在樊籠里”的搖滾樂隊,遇見“自在山野間”的原鄉(xiāng)村民,便能產(chǎn)生出乎意料的化學反應。
但豆瓣短評中,有人覺得樂隊和節(jié)目融合不太好,也可能是第一期觀眾還沒適應節(jié)目的敘事方式。所以有必要簡單拆解一下。
節(jié)目名叫《中國這么美》,說明故事線的講述重心,是在“中國美”,而不是“樂隊燥”。
所以,節(jié)目中的樂隊其實是故事的“引子”,提供了一個歌者的視角。為我們打開“中國式生活美學”,去看、去體驗真實的人間。
細心一點的觀眾可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節(jié)目組用痛仰樂隊的四首歌串起了本集的四個篇章:
《再見杰克》《為你唱首歌》《愿愛無憂》《不要停止我的音樂》
將素人故事融合歌曲內(nèi)涵中,巧妙的升華情感,形成了高度契合和情感共鳴。相信看過節(jié)目的朋友,都能很明顯感受到樂隊和自己情緒的波動。
不同于《奇遇人生》中把控故事節(jié)奏的阿雅,大部分樂隊、歌手都無法擁有綜藝人那樣的表達欲。
他們大都比較慢熱,更淳樸真摯,需要走心的體會,才能慢慢融入和感受。
節(jié)目中,痛仰樂隊和養(yǎng)蜂人初次相遇,也滿是陌生和拘謹。
但好在“音樂”這一表達載體,得以讓他們的內(nèi)心體驗有了傳播的出口,他們將所有對素人故事的情感共鳴,全部融入到演出Live Show里。
在這時,此情此景、歌聲歌詞,也將更具穿透力。
短評中有人提到《奇遇人生》,憑借極致的場景、極致的樣本,再搭配養(yǎng)眼又有話題的娛樂明星,《奇遇人生》整個節(jié)目其實塑造出了一種綜藝+紀錄片的“個人化敘事”樣態(tài)。
但那不是中國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狀態(tài),也更不是“中國這么美”的理由。
《中國這么美》中,由多樣素人角色所勾勒的,那種“安土樂居、精神富足、為小家也為大國的精氣神兒”,才是專屬于“中國人的氣質(zhì)”,才是我身邊觸手可及的真實樣本。
就像節(jié)目總導演手記中提到的那句:
那些在日常瑣碎生活中能活出“花兒”一樣的人,是美好的。
看完第一期,我也開始逐漸接受并認可了《中國這么美》這個稍顯官方的名字。
就還真“美”得很治愈,“美”得很到位~
1)美景——鄉(xiāng)景至美·山河壯麗
2)美人——精神富美·歌以詠志
3)美食——食材鮮美·一家一味
于是,你開始理解中國式的“美”
開始感受到,“遠鄉(xiāng)+歌者”所迸發(fā)出的那種原始、樸實但極具生命力的回響。
按常理,很多節(jié)目會將“故事+舞臺”分開呈現(xiàn)。
比如先講完故事線,再呈現(xiàn)舞臺表演。但這樣“觀看感受”會非常割裂,故事是故事,歌曲是歌曲,很單調(diào)。
這次,《中國這么美》倒是有點驚艷,
1)在剪輯上,將唱歌Liveshow提前,唱到一半再穿插進故事高潮片段;
2)中間將歌聲調(diào)小充當故事BGM,保證整體一慣性;
3)等情緒到位,再直接切回演唱Liveshow,一氣呵成。
雖然第一首《再見杰克》時我還適應了一下,不過后面幾首的觀看體驗真的爽~故事高潮+歌曲高潮,也一起將觀眾的情緒引向新的高潮,直到達到情感的“巔峰體驗”。
話說,節(jié)目中美食真的誘人呀~
畢竟是《早餐中國》團隊的美食拍攝,功力真的不是蓋的~哈哈
總之,《中國這么美》不是一檔隨時可以“躁起來”的節(jié)目
她更加深沉、更加寧靜,更加有韌勁兒,
也正如中國那樣,不張揚,但源遠流長。
看了三集中國這么美,對于美好的遠方充滿了期待,節(jié)目呈現(xiàn)了不一樣的美,充滿著情感的風光才更有魅力!笑容夾雜著眼眶的濕潤看完,更加深刻的確認,人物與音樂交相輝映的情感之旅,讓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產(chǎn)生對美好生活的共鳴……看得懂,會覺得深刻;看不懂的,需要補補人生的課了,對于生活你丟掉的太多了……
成都的冬天難得天晴,接連幾天的霧霾讓人抑郁 溫暖的陽光是如此難得 不過還好有樂迷口中的《樂隊的冬天》 不過看完第一期,我就覺得,不太能叫這個名字 首先,這不是綜藝節(jié)目,這是紀錄片 其次,樂隊在節(jié)目中,也不能算是100%的主角 貫穿這部紀錄片的,應該是音樂,自然,愛 第一期:痛仰 哪個聽國搖的朋友,不是聽著痛仰入門? 一直往南方開,再見杰克,安陽等歌曲 已經(jīng)印在DNA里,前奏一響,便能跟著唱 很多人喜歡搖滾,也是從痛仰開始 從1999年成立至今 痛仰也從唱著《不》這樣憤怒的搖滾青年 到了如今唱著《愿愛無憂》這樣平和的搖滾大叔 節(jié)目第一期請痛仰,可以說是很合適 第一期選擇了福建的一個小村 這里有山,有水 痛仰在夕陽下,山野間歌唱著 穿插著當?shù)氐娘L土人情,自然環(huán)境 音樂又回到了最純粹的樣子 _ 本期除了大自然與音樂 最讓我感到溫暖的,還是最樸素的人與感情 做手工的大叔,內(nèi)心像孩子一樣調(diào)皮 他會爬樹給痛仰摘梨 也會做木馬給老婆玩 做木車比賽 妻子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來招待遠方的客人 雖然他們有些拘謹,但是飯桌上大家一起唱歌的時候 他們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 _ 另外一位阿姨,把自己的嫁妝拿給老公去學習 去幫助他完成自己的夢想 大叔也很努力,每天學習到凌晨三點 終于他在書法比賽得了獎,想要把榮譽分享給在背后支持他的老婆 但是老婆卻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怎么簽字領獎? 于是大叔就開始從零開始教她寫字讀書 樸素的愛情最讓人動容 大叔在練字的時候,她就在旁邊做飯 _ 這兩對夫妻,讓我想到了最喜歡的紀錄片之一 《四個春天》 她們相濡以沫了一輩子 她們根本說不出,什么是愛情 有些事情,就是習慣了 《四個春天》里,導演的父親說 “我每天都要給我們的家修理一樣壞掉的東西” 這句簡簡單單的話,讓我內(nèi)心最柔軟的地方被觸碰到了 我從來不想要多么轟轟烈烈的愛情 就像他們這樣,足夠了 _ 音樂,大自然與愛 是最公平的 不論我們貧窮還是富有 我們都可以平等的擁有 好好欣賞音樂 好好感受大自然 好好愛身邊的人
樂隊的冬天
怎么五條人還沒出現(xiàn)?。∷悸肥菍Φ?,多挖掘一些小眾鄉(xiāng)村的自然美啊民俗啊飲食啊,看了前幾集都挺無聊的,建水詩人越看越討人厭哈哈哈哈哈。
第二集全面改觀,莫西鐘立風 建水的云 陽光風景太打動人了。但無論怎么說,導演設計還是有一點問題的tm拍鄉(xiāng)村就一派靜好 太浮了,節(jié)目組展示了什么呢,拍mv呢?鄉(xiāng)村跟音樂有雞毛關系呢
只看了小河和陸晨游上海(因為喜歡他倆),我?guī)缀跛械纳虾T挾际歉旕R學的,小河的蹩腳上海話hhhh
中國這么美,爬樹做滑板車的宋增福這么美,用木槿花炒蛋的楊聯(lián)花這么美,熱愛寫字用麻將刻印章的陳木金這么美,識得山上千把種草藥的何連梅這么美,留在家鄉(xiāng)和孩子們玩一二三木頭人的葉相美這么美,如數(shù)家珍介紹自己茶葉數(shù)據(jù)庫的楊豐這么美,歌唱著這一切的痛仰這么美……最美的是,這一切都在平凡的生活里,在這里,單純熱愛著玩兒,熱愛讀書寫字,愿意舍棄自己的擁有支持愛的人去做一件無人理解也不一定有回報的事,愿意為了自己的不舍為了自己的信念而堅持……什么是值得,也許就是最淳樸的愛本身。愿愛無憂。感謝團隊,中國,政和,這么美。
夕陽下演奏不要太美。跟《奇遇人生》之類的差距蠻大,其實就是一堆素材和歌曲的交叉堆疊,不和諧,沒主題,不深入,最后期待一下小河和莫西子詩吧。
火速下單一罐麥乳精……
帶著音樂去旅行多美好的事情,怎么就1+1<2呢。
看了一集泉州,失望。樂隊與城市、音樂與山河是兩層皮,看不到太多好奇與挖掘。感覺還不如讓樂隊自己去隨便玩。南音那段,意外的沒有任何火花。
來自朋友的推薦,說第四集拍攝地是我們?nèi)?,于是就找來觀看下:第1集 福建政和:痛仰樂隊的深山音樂會;第4集 福建泉州:蛙池樂隊體驗泉州獨特的城市魅力→此前剛好聽過蛙池樂隊的歌,然后,南音段落勾起童年時期短暫學過南音的回憶;第5集 江西景德鎮(zhèn):康姆士尋訪千年瓷都文化;第7集 廣東連平:九連真人追憶少年“叛逆時光”;第9集 河南大南坡:五條人“最野”鄉(xiāng)村音樂會。
真是可惜!這么好的樂隊,這么好的地方。這個節(jié)目真的做好播出的準備了嗎……完全斷裂的剪輯……完全不搭的音樂和畫面……還不如就做成痛仰戶外演唱會呢……硬要往《中國好鄉(xiāng)村》里塞進搖滾樂。
中國是很美,音樂也美,但這節(jié)目有點糟。第一集痛仰樂隊的歌曲和景色、居民有什么聯(lián)系呢?福建政和這地方用五條人、九連真人明顯情感鏈接就會好一些,痛仰比較適合公路、大西北之類的。希望后面有所改善吧,畢竟這節(jié)目創(chuàng)意還是可以的。
第二期的建水詩人于堅對催促流程的導演開口就懟:“戴眼鏡的胖子,你不要著急” ,于是在節(jié)目后面于堅帶嘉賓拜訪自己朋友的時候,導演逮著機會就回懟:“你的朋友里看起來沒有成功人士嘛”。于堅大笑到“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說到“白丁”的時候還刻意瞥一眼導演。這段恩仇錄戲碼有被笑到
收回之前的話 蛙池這期真好
節(jié)目組沒有想好音樂和美麗中國如何融合,最終呈現(xiàn)有點不搭嘎,想欣賞音樂的沒有等到驚喜,想看中國的沒有感受到誠意,互相失望。
看了張尕慫,九連,蛙池,都很不錯。尕慫是個好娃娃,看得一會兒大笑一會兒沉默。每個小城鎮(zhèn)都有飽滿的文化和生活瑣碎的感覺真好。ps.讓大家?guī)阕咴L家鄉(xiāng)會更好而不是去旅游
好喜歡樂隊下鄉(xiāng)的綜藝,有文化有音樂
導演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拍什么,有一些觸碰真的挺尬的,九連那個整體還行,還挺自然的。最佳片段是蛙池在工廠里唱歌。
每集水準不一,最怕賣人脈的地頭蛇假裝文藝,焚琴煮鶴而不自知
不錯,如果能把痛仰那期刪了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