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絕望那么美
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
其他人物設(shè)定還好,雖然不正常,也是情理之中,現(xiàn)實中存在的人,可是?這個菊花和嘴互換的也太扯了,至少現(xiàn)實中鐵定是不存在的,想比其他的幾個角色,這個角色太夸張了,當然也是這個電影的噱頭,海報就是這張菊花臉,搶了風頭,我覺得有些東西太露骨了,可能西班牙電影就喜歡這么露骨的,比如那個雞雞,遮擋一下不好嘛,有點意思就行了,遮擋一下我覺得會更好一點,看見雞雞,我就覺得這tm.不是小h片嘛,有點跳戲,其他還好,這個雞雞太雞雞了
之所以看這個電影完全是因為被海報吸引,四張明顯畸形的臉占據(jù)了海報的全部空間。奇奇怪怪的片名或者海報總是能激起人的觀看欲。 整部電影由四個大故事組成,肛門和口腔天生錯位的女孩,沒有眼睛沒有眼窩的妓女,肢體認同障礙渴望化身美人魚的淺紫色少年,半張臉完全畸形皮脂下垂的長發(fā)女人。其中還穿插著幾個關(guān)于軟骨發(fā)育不全的人偶演員,肥胖癥女孩,戀畸癖,戀童癖的小故事,每個故事每個主角的人生,縱橫交錯相互羈絆。每個角色都很獨特,卻又同時擁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被社會定義為“不正?!钡娜?,生理的畸形心理的畸形,他們都是“畸形人”。 不同的故事之間聯(lián)系又太緊密,沒有辦法獨立出來講述,所以就不再贅述劇情。電影整體的色調(diào),很夢幻,很美好,淺紫色,淺粉色,全都是溫暖柔和的顏色。然而這種色調(diào)下生活著的主角們,卻是悲涼的,他們痛苦,他們悲傷,他們流淚,他們受盡冷遇嘲笑歧視,他們不被理解不被包容。 所幸每個故事的結(jié)局都是美好的。 被強奸的肛口錯位女孩遇見了打算輕生的戀畸者,救贖了彼此成為彼此的生命之光。 肢體認知障礙受盡母親虐待的紫色男孩,終于得以擺脫母親完成自己化身人魚的夙愿。 肥胖癥女孩退還自己偷走的粉色鉆石,卻意外得到無眼女人的諒解與一段相濡以沫的愛情。 半邊臉畸形的長發(fā)女人終于學會無視他人的眼光正視自己的不完美,學會獨自一人勇敢追求快樂。 可以說治愈,也可以說致郁,如果愿意從始看到終,這部電影,至少是真的對得起觀看者的。
《肌膚》 通篇的粉紫色在夢幻達到極致的同時帶來莫大的悲哀,人們總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獵奇者常有,奇不常有,但當這類人群真正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時,獲得的都是厭惡與歧視,這是人性中最悲哀的部分,對于奇異者的不可包容。這種從不同合人性中衍生出的反感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即使無法達到同一,也請給予尊重吧。
我把故事講一遍吧,對影片難以理解或難以接受的可以看一下,引發(fā)了思考我就不配圖了。
17年前一個父親因為孩子的降生無法克制自己的戀童癖而選擇離開妻子和孩子,去找了一家妓院解決生理問題,接待他的是一位盲女勞拉Laura,并且送給了她無法擺脫掉的鉆石。17年后,勞拉Laura總是接到一位胖女人——伊西婭爾 Itziar,后來因為財務(wù)問題,胖女人偷走了勞拉Laura的鉆石,后來良心發(fā)現(xiàn)又還了回去,而被伊西婭爾 Itziar偷走鉆石后,勞拉Laura才發(fā)現(xiàn)原來現(xiàn)在的一切不是她想要的快樂,選擇了將鉆石留給伊西婭爾 Itziar,自己也走到了外面的世界。
那位戀童癖父親的孩子——紫發(fā)男孩克里斯蒂安 Cristian因為從小得不到父愛,加之母親不斷的抱怨,心理出現(xiàn)的疾病,因為他太想見到他的父親,所以在一張父親的照片上看見了美人魚的紋身,想象自己應該是美人魚,就能得到父愛,得到快樂,于是在某一天晚上故意讓車壓斷自己的雙腿。開車的這個女孩是一個菊花與嘴互換位置的人——薩曼莎 Samantha,他的父親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她,比如讓她出門遮著臉,而薩曼莎追求的是“正常人”的生活,最終在受到凌辱后,選擇自殺而暈倒的她,遇見了同樣想自殺的埃內(nèi)斯托 Ernesto,因為他外表健全,卻遭到了自己喜歡的外貌畸形的女孩兒安娜 Ana的拒絕,因為安娜 Ana認為,埃內(nèi)斯托 Ernesto喜歡的只是外貌畸形的女孩,而不是她。安娜 Ana遇到的另外一個人吉爾 Guille是一個面目有嚴重創(chuàng)傷的人,他撿到了很多錢,想去做整容手術(shù),這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這也讓安娜 Ana想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情,一定要遵循內(nèi)心的感受,讓自己快樂。
為大家制造快樂動畫的侏儒瓦妮莎 Vanesa,自己卻十分孤獨,一直希望有一個孩子,人工授精以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患有同樣的疾病,他的經(jīng)紀人亞歷克西斯 Alexis帶著接著來的報酬希望她能堅持下去,瓦妮莎 Vanesa將錢扔向窗外,亞歷克西斯 Alexis墜樓身亡。BTW吉爾 Guille撿到了那些錢。
最后安娜 Ana追隨了自己的快樂;勞拉Laura和伊西婭爾 Itziar生活在外面的世界;吉爾 Guille拿著錢做了整形手術(shù);瓦妮莎 Vanesa堅持生下了自己的孩子;薩曼莎 Samantha與埃內(nèi)斯托 Ernesto相吻在了一起;克里斯蒂安 Cristian在另一個世界終于變成了美人魚。
這是一部看起來口味很重的電影,充斥著裸體,戀童癖,妓女,畸形,心理疾病等,但其實導演指出的背后的東西很簡單,無論如何,都要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讓自己快樂。但是簡單的背后卻令人深思,快樂的同時,有沒有底線,這個底線可能有關(guān)道德,甚至有關(guān)死亡。將問題拋到特殊人群,就是想將問題尖銳化,個體化,對比一下,這些問題卻存在于社會中表面健全的人心里,充斥在整個社會。如果說,一個人的快樂建立在死亡的基礎(chǔ)上,一個人的快樂建立在生下畸形兒的基礎(chǔ)上,那么這些人的快樂是否對其他人產(chǎn)生影響,一味的追求“自我”的同時,是否忽略了他人的存在,答案一定是的。追求是我們的權(quán)利,為誰而活,這是一個難題。
2017年5月4日13:58:30
西班牙電影【肌膚】。關(guān)於存在和愛。
“這個世界才可怕,人類才可怕,但我們沒法逃避,因為我們自己便是恐怖的源泉?!?/p>
【關(guān)於存在】
這部電影進一步拓寬了人類的包容度,甚至“存在即合理”也不夠用了,因為根本沒有資格評判是否“合理”,也就是“存在即存在”。
存在的就應該被存在,評判爭論合理不合理這種事情,是整個人類群體無聊透頂?shù)睦速M。人類雖同為一個物種,但因為精神層次的進化,從精神層面來說,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同的星球,人人皆是外來物種。但精神層次這個東西太虛幻了,在現(xiàn)實生活里你通常只能看得到驅(qū)殼外那一層肌膚,黑白高矮並無差異,你根本不知道她的靈魂,真實的她,是哪個物種。
因此在電影中,每個角色在外體特征突破想象,是的,我用我的外表來直觀地殘忍地告訴你,我是與你不同的物種,你會害怕嗎,你會直視我嗎,你會尊重我嗎,你會愛我嗎。
【關(guān)於愛】
從“存在即存在”,延伸出“存在即愛”。這世界上到處都是渴望得到愛卻害怕邁出第一步的人。
發(fā)現(xiàn)自己患有戀童癖的父親為了保護剛出生的兒子,忍痛離去,但兒子卻在渴望父愛的成長中,把自己幻想成僅存的照片里父親胳膊上那個紋身——一條美人魚——如果能扔掉雙腿變成美人魚,他堅信自己就可以得到愛。一切源於父親不自知的,殘忍的愛。而母親將對丈夫的疑慮失望全部投射在兒子身上,最後,她因自己自私的愛失去了兒子和丈夫,失去了一切。因此電影里說這是一起“虐童案”,並不為過。
無眼女和餐廳女,侏儒女和胎兒,正常男和嘴巴女,燒傷男和一箱錢,他們外表驚人,但之所以選擇繼續(xù)存在,是源於對自己的愛。即使知道自己是“異類”,但他們內(nèi)心深處也許自己都不曾察覺,他們其實深愛著自己。而對自己的愛,也一定能等到另一份愛。在故事最後,他們的存在,因為自愛與被愛的緣故,都變成了“可接受的合理”。
這個現(xiàn)實生活裡的人類,要比電影里的在正常不過了,甚至也許,和他們一樣,但再奇怪的皮囊,都有愛自己的權(quán)利和被愛的價值。就如同電影開頭,渾身赤裸的年邁女人所說,我們必須接受自己。
“幾雙手幾雙腿,方能令你喜歡我奮力無阻,你愛我別管我?guī)纂p耳朵,共我放心探戈”
“若你喜歡怪人,其實我很美”
當存在得不到愛,他就只是存在;當存在得到愛,才是一種合理。
極盡做作的獵奇,可能我還是更愿意看多蘭吧……
本店供應雞湯
1.哪怕你的菊花長在嘴上,有了愛,我的舌頭也能輕探菊花,甘如蜜汁;2.一部小溫暖、小清新、小治愈的重口味電影。
反正我看著那個屁眼是難受。不管電影怎樣
頗為挑戰(zhàn)心理承受力的影片,有點聯(lián)想到柯南伯格的作品,即便重口卻不能否認影片本身有想法,獻給自我否定者的、粉色的與淡紫色色調(diào)的溫情撫慰,所謂的殘缺皆是社會強加的外在判斷,又不是過錯在己身,直面是唯一的處方藥,興許眾人或多或少都有某種程度殘缺的心,彼此依偎才有可能互相救贖
3.5 怪異溫情MV點子片,用足夠精致的鏡頭語言和很多重口味的點子做了幾個相對保(雞)守(湯)的主題。有想法但不驚艷。
千萬不要過度解讀這部電影,不過是從另一個角度——即個體差異的合法權(quán)益來解讀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獵奇歸獵奇,但也僅僅止于獵奇了。
OMFG還是歐洲人在思想解放的大路上遙遙領(lǐng)先,簡直是哲學電影。皮囊和靈魂哪個畸形比較可怕?一大片的紫和粉撲面而來真是賞心悅目,至于人物,放下審美觀一切都變得自然甚至理所當然。創(chuàng)意賽高,其實還能再玩脫一點。
就別過分解讀了
奔騰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視覺風格強烈的隱喻世界,而瘋狂的影像因為有著簡潔有力的敘事支撐而沒有流于獵奇本身的陪襯。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個體對于生活的不懈渴求,超越身體局限的強大共情,讓整個散發(fā)光芒的故事成為對世俗偏見的一記痛擊。
以奇情譜寫柔情,以滿目溫軟反襯跌宕殘酷,我們須歷經(jīng)萬千傷痛,砥礪前行,終得一個共振的你,終得互觸肌膚,一定會有只鳥兒為我歌唱;多線敘事下的同一主題,永遠不要輸給自己,怪人亦美麗,生命不乏驚喜;配樂太棒。
色彩似阿莫多瓦,配樂似多蘭,妖氣沖天的90后導演拍了一部妖氣沖天的戀畸電影。情節(jié)如魔方旋轉(zhuǎn),被侮辱和被損害的人物際遇關(guān)聯(lián),視覺爆炸甚至壓過了重口題材。雖然有缺陷,但絕對夠震撼。每年那么多平庸寡淡的電影,突然看到這樣鋪天蓋地的粉紅和紫有沒有想cry!??!
健全的肌膚千篇一律,健全的人格萬里挑一。外貌協(xié)會成員必看佳片。外在重口味,內(nèi)核小清新。有淡淡的傷感,又暖暖而治愈。
上個月我去超市,遇到了一家三口,目測均超過2米。于是,我們這群“侏儒”目不轉(zhuǎn)睛的伴隨著他們。但反過來,不過185的我們?nèi)绻坞x在NBA的賽場上,是不是同樣會換來側(cè)目?看盡人間,你會發(fā)現(xiàn)歧視與仰慕的對象往往就是特立獨行的他們,而天才和蠢材往往不也是一線之間?
電影《肌膚》Pieles 太喜歡了,最后十分鐘幾乎是熱淚盈眶的狀態(tài),完全被治愈了,美人魚死后的新生,畸型母親的生產(chǎn),破敗皮膚的重建,放下束縛的鏡中之女,看到舌頭探進屁眼的那一瞬間,快餐店的會心一吻,真是攢了一個月的甜蜜和感動耗盡…
銀幕內(nèi)外,騷紫紅遍;生而為人,真愛至上。阿莫多瓦后繼有人,獵奇又上新高度;皮囊之下,切膚之愛,萬類霜天競自由
這部90后導演處女作讓我想那一句銘記在心的臺詞:這一生,遇到性遇到愛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理解。電影用超現(xiàn)實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講述一個看似毫不相干,實則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故事。關(guān)于愛,關(guān)于尊重,關(guān)于理解。全片風格實驗先鋒,美術(shù)設(shè)計精巧,攝影手法嫻熟大膽,配樂完美嵌入劇情,演員表演細膩入微。
身體上的怪異其實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超現(xiàn)實的溫情,喜歡結(jié)尾。短片則有點惡趣味了,但很痛快。
三星半鼓勵。相比《玉子》這才算是合格的公益廣告吧。不同的角色功能十分明顯,并沒有逃出少數(shù)群體認同的既定軌道。而且實際上對少數(shù)群體本身的關(guān)懷也只表達了相對容易影像化的“天生”的部分,基本忽略了社會文化的塑造作用。但是依然很欣賞這種視覺上的大膽表達。但愿更多人能看到、能看懂。
演員們生活中太美,于是他們來演了一回畸形,但依舊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