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以為是想放設法拯救國人的無聊劇情,慢慢的
發(fā)現(xiàn)不僅表達了戰(zhàn)爭的殘酷,又把外交官宗的有情有
義展示的淋漓盡致,看見了生與死這一線之差的復雜
心態(tài)變化。世界和平是所有人的愿望!
生與死,一千個觀眾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個人推薦可以一看。充分展示了我國的綜合實力,我們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本人聲明:站在電影角度 提出自己的觀點 不帶有任何詆毀等
怎么說呢這個電影我看了
第一個槽點:我覺得是那個成朗說什么他爸沒告訴他什么他媽媽生病沒見到最后一面 我覺得吧 在集體利益面前還是要有大局觀的 他有沒有想過如果真的告訴大家了 犧牲的會不會不止瓦迪爾一個人了 為什么一定要那么在意什么撒謊不撒謊呢 在那個時候 你就是那群人 活下去的希望 如果要是他和宗大偉沒有吵起來 那個農(nóng)民工就不會逃走 這樣瓦迪爾就不會死亡 所以這什么人設 這樣的外交官放在現(xiàn)實中 這么圣母 干脆別干了
第二個槽點就是比如那個小女孩 為什么會被領養(yǎng) 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 比如那些修路工人 為什么會留在努米亞 修路的成果 前因后果 是不是應該交代清楚了 我覺得還是要交代清楚 把這種地方放一點
感動的話 第一個感動是在章宇中彈和宗大偉的對手戲 第二個是宗大偉和哈桑 最讓我感動的哈桑 和瓦迪爾 國家就是信仰 真的太感動了 其實我覺得主角戲份可以少一點點 讓故事更有連續(xù)才是很好的
總體來說 還是不錯的 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劇以后還是請一些實力派演員吧 張譯不錯 殷桃不錯 那些外國演員我是真的覺得 他們演的好 很真實 很真誠 但是王俊凱其實在我看來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
我們平時都只看見了外交部在發(fā)言時光鮮亮麗的一面,卻不知道當他們所在外交國家發(fā)生暴亂時,他們是怎么舍己為人的保護中國每一位同胞。他們秉持著“這個世界會好的”保護著世界上各個地方的中國同胞。 ?? 演技:張譯老師和殷桃老師的演技一直以來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同時,也希望大家不要對流量演員抱有偏見,相信看完電影,大家也會對王俊凱的演技、臺詞贊不絕口。老演員確實很優(yōu)秀,但是中國影視行業(yè)也會有更多青年演員成為老演員的接班人為中國影視行業(yè)帶來更多好作品。 ?? 畫面都很真實,甚至有些畫面真實到我都不敢睜眼睛看的地步。在沒有體現(xiàn)戰(zhàn)亂的很多遠景畫面,就算只是荒漠,也被拍得很有質感。沒看電影之前就很喜歡萬里歸途的海報制作。 想補充一點,不管是宗大偉的阿語,還是成朗的英語,都是演員自身的原聲,在觀影之前已經(jīng)刷到過一些外語小片段,但坐在電影院看的時候還是會被兩位老師的臺詞功底震撼到,這是主演們用心對待這部電影以及觀影的觀眾的體現(xiàn)。 ?? 彩蛋:一定一定要等片尾曲放完看彩蛋,有驚喜!片尾曲也非常好聽! ?觀影貼士:有經(jīng)濟能力的朋友買IMAX廳觀影效果會更好,是可以完全放心帶爸爸媽媽去看的好電影!
戰(zhàn)亂的國家橫尸遍野,中國人從街道中走過,不知道哪一刻就會來的轟炸帶走誰的無辜生命,當?shù)厝嗽诳藓爸?,外交官硬起了心,他想再救一個中國人,他們一起穿過就像廢棄的遺址穿過戈壁,唱著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他們心里這有一個地方。
我無法想象他們在飛機進入中國的領空,看到喜馬拉雅山的心情,喜馬拉雅在藏語里是雪的故鄉(xiāng),而看見喜馬拉雅就是看見了我的故鄉(xiāng)。
看完這部電影,看見了電影院到處掛著的是中國國旗,我在想也許沒有哪個國家這么多人深愛著一個旗幟,中國國旗在飄揚的時候,召喚的是所有的中華兒女。
中國撤僑行動一向是震撼世界的,俄烏撤僑已經(jīng)展示完美,也許在其他各國政府還在猶豫的時候,M國還在說撤僑會給M國帶來麻煩時,中國已經(jīng)展開了海陸空行動。
也許主旋律電影是多了一些,但這代表中國的觀眾更為之買賬,大概就是中國的精神吧。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的題材,當演員們拿著中國護照面對槍支還昂首挺胸的時候,我就知道我的國家現(xiàn)在有多么強大了,也許的確人是脆弱的,但應該做對的事。
還有為之動容的是張譯面對死亡還在強調(diào)著我國不干涉其他國的內(nèi)政,這是我國的原則,而外交官更不會妥協(xié)。
不過此類事件雖然電影看的刺激,我希望現(xiàn)實再也不會有,我想世界能更好一些,就像張譯在劇中說到。
在外想歸國的中華兒女還有在緬甸的中國同胞,我希望你們能平安到達。
在《萬里歸途》里面,作為前駐地外交官的宗大偉,剛完成了撤僑的任務之后,原本,他們都要走了,卻收到了一個消息,殷桃飾演的白婳帶領的一批被困同胞卻還沒有撤離,正在前往邊境的撤離點,這件事情本來跟宗大偉沒啥關系,他可以選擇提桶跑路,但這時候,他卻選擇了進入戰(zhàn)亂區(qū)域,并與這支隊伍會和。
最終,在他的帶領下,這群被困的同胞成功撤離到了安全區(qū)域,故事到這里也就徹底結束了,不過,不少細心的小伙伴似乎也注意到了一點,要知道,宗大偉去的地方可不是什么犯罪高發(fā)地區(qū),而是戰(zhàn)亂區(qū)域,這樣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一個外交官,不攜帶任何武器就進入到戰(zhàn)亂區(qū)域,跟光著屁股沒什么區(qū)別的。
于是,不免讓我等觀眾十分好奇了,為什么宗大偉進入戰(zhàn)亂地區(qū)時,不攜帶武器來防身呢?事實上,要說清楚這件事情的話,就不得不先說一下當時的情況,可能很多觀眾都看出來了,當時,宗大偉沒時間去準備武器了,因為情況非常緊急,多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宗大偉哪里有時間去弄把武器來防身呢?
其次,就是外交準則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國際法規(guī)定了外交人員是享受外交豁免權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任何外交人員是不能隨意射殺的,一旦射殺外交人員,必然會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駁斥,甚至可能遭到該國政府的報復,因此,雙方交戰(zhàn)士兵是不允許向外交人員射擊,一旦射擊就等同于該國開戰(zhàn)。
當然,這里的規(guī)定也同時要求一件事情,那就是外交人員享受豁免權的同時,他們也不能攜帶任何的武器,因為一旦攜帶武器的話,他們就會立刻失去外交身份,同時意味著他們就是武裝分子,所以,一般來說,宗大偉進入到戰(zhàn)亂區(qū)域時,不是不攜帶武器,而是不能攜帶武器,一旦帶了更加危險。
劇中不是有個橋段嗎?宗大偉被反叛軍給抓了之后,反叛軍一方面希望身為外交官的宗大偉能幫忙錄視頻,但遭到了他的拒絕,反叛軍又不敢拿他怎么樣,只能跟他玩俄羅斯輪盤賭,實際上,這一段也能看出來的,這個反叛軍的用意實際上很明顯的,就是希望宗大偉能幫自己,就代表中國站在他們這邊,但他們絕對不敢殺掉宗大偉,殺了他必然會遭到中方的報復。
先說結論:一部很挑人的片。
如果你很吃好萊塢式個人英雄主義那一套,如果你想在電影院中感受真實戰(zhàn)爭的殘酷,如果你是張譯粉絲,那我推薦你來看這部電影;
但是,
如果你想看國家如何在戰(zhàn)爭面前展現(xiàn)強大的力量,想看外交官為營救僑胞和難民如何與各方勢力斗智斗勇,如果你比起個人英雄主義更喜歡看不同立場的人如何在一場大事件中發(fā)光發(fā)熱的群像戲,那么我不推薦你看這部電影。
哦對了,對于手搖鏡頭容易產(chǎn)生頭暈胸悶等不適反應的人,我也不推薦你在電影院觀看這部片。
很不幸,我就屬于但是后面的那一種人。
當然這部片優(yōu)點也還是很明顯的,首先是真實感營造得很棒,布景道具美術1比1真實還原了當?shù)氐拿婷?,舍得下血本的各種交火、爆炸鏡頭給人十足的沉浸式戰(zhàn)場體驗,很多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人看了都動容落淚、心有余悸就是證明。還有一百多個僑胞徒步十幾天橫穿沙漠這樣的情節(jié),也是真實事件。這一點我想大家應該也沒什么異議。
另外一點沒有異議的就是張譯的演技,我印象比較深的是第二次俄羅斯輪盤那場戲,三槍,每一槍開槍前的那個情緒表達和反應都不一樣,張譯對角色的把握理解很到位,表演也很自然不會給人一種用力過猛的感覺。
其實在評價影視劇的時候,演技的權重在我這兒不會特別重,我不太喜歡去強調(diào)一部片誰的演技特別棒,我覺得演員的任務就是把角色表達清楚,一個演員只要能做到不出戲就OK了,至于他的演技多精湛,我還真不care,所以演技在我這兒也就只是個額外的加分項,我最關心的還是劇情。
其實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就了解過不少關于利比亞撤僑的細節(jié),比如說避難的酒店里因為水源遭到污染,流出來的水都是黑的,使館的人喝了全都拉肚子。很多人都認為導演拍得還是太含蓄了,其實只要把當年的那些真實細節(jié)還原出來,這片就足夠精彩,足夠好看了。而我為什么說萬里歸途敗在不夠真實,就因為他明明可以花更多筆墨去還原這些我們普通人所不知道的戰(zhàn)場的一面,編劇卻把全片最高潮的兩個矛盾放在了俄羅斯輪盤這個賭局上。
作為一個兼職編劇+小說作者,我完全能想象得出編劇把這個橋段加進去的理由。無非就是覺得如果只是照搬現(xiàn)實的話會拍成紀錄片,那樣的話整部片就會缺乏戲劇張力,不精彩不刺激,因此虛構了一個外交官和叛軍頭目玩賭局的情節(jié)。
可我覺得,這恰恰是本片最大敗筆。這是編劇自以為是的精彩,不是我期待看到的精彩。
我想看外交官如何運用自己的口才與智慧舌戰(zhàn)群儒,如何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去完成一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就拿現(xiàn)實中的營救伊拉克人質事件來說,當時除了中國以外,也有別的國家的人質遭到綁架,有的還被撕票,可是最終,中國的人質還是在25小時內(nèi)被成功營救了出來。別的國家沒完成的任務,我們國家的外交官完成了,這不就是一個天大的爽點嗎?
可是我在這部劇里看到的是什么呢,我看到的是當主角一行人落入叛軍手中,被強行玩俄羅斯輪盤的時候,那位外國司機為了讓中國人離開而選擇自殺。主角從頭到尾除了威脅對方你要是敢殺我們,我們國家會讓你血債血償之外也沒做出什么亮眼的舉動。關鍵是俄羅斯輪盤這個不怎么高明的橋段居然還玩了兩遍,最后主角是靠著豁出去的不怕死而挺過了難關。好吧,實際上也沒完全挺過去,因為后來那個反派出爾反爾想要殺掉主角。
到這里又出現(xiàn)了另外一個讓我困惑的點,就是反派的動機非常莫名其妙。我就弄不明白,這個反派為什么非要跟俄羅斯輪盤過不去,為什么如此執(zhí)著于考驗主角,主角是他世仇還是殺了他全家還是搶了他的石油?主角有沒有勇氣關他鳥事?最后他又是為什么出爾反爾,他跟主角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一槍崩了他不可?最最離譜的是,一群手握武器完全占據(jù)優(yōu)勢的叛軍,面對手無寸鐵的一群人,居然只因為大家都舉起了手機拍照,因為害怕他們殘殺無辜的真相被公之于眾就怕了?如果他們是如此在乎自己的形象,在乎國際輿論的人,他們還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挾持他國人質?
其實以上這一切讓我覺得無法自圓其說的問題點,都是圍繞著俄羅斯輪盤這一事件而產(chǎn)生的,如果不是編劇硬要插入俄羅斯輪盤這個橋段,如果俄羅斯輪盤不是關鍵劇情的話,這些問題就不復存在。俗話說,說了一個謊,就要用更多的謊去圓,編劇也是如此,正因為在一個以真實事件為背景的創(chuàng)作中強行加入了一段不合邏輯的橋段,而這個橋段還恰好是整部片的戲眼,這就導致編劇不得不編造更多不合邏輯的情節(jié)去把這個橋段圓回來。這就會導致本來只是一個小小的瑕疵,結果卻被無限放大,然后拔出蘿卜帶出泥地牽扯出一籮筐的問題。
除了虛構橋段寫得不好之外,萬里歸途還有一個挺致命的缺點,就是人物沒寫好。
就拿主角這個人物來說吧,一般來說,劇情矛盾必須與角色性格掛鉤。而片中給主角的設定是脾氣不好說話很沖。港真,除了剛開始主角diss朗哥之外,我還真沒看出這角色說話怎么沖了。至于覺悟不夠就更搞笑了。說到底,身為一個合格的外交官,他的使命就是在各方立場中游走,在危難關頭逆行深入戰(zhàn)場救人于水火之中,咱真有必要給這樣的人物強行安一個“覺悟不夠”“說話沖”的人設嗎?
退一萬步來說,咱就默認主角他就是有這個屬性吧,可后期有什么劇情去體現(xiàn)嗎?主角在片子里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要把我們的同胞安全帶回家,您這不挺有責任感的嘛?怎么就覺悟不夠了?另外他哪里說話沖了?跟成朗因為觀念不一致發(fā)生爭執(zhí)就算說話沖了?我怎么感覺在爭執(zhí)這個問題的時候成朗說話比他還沖?而且主角幫成朗翻譯結果弄巧成拙那一段也是挺搞笑,雖然這個橋段本身設計得很有趣,但是這橋段讓我們看到的是主角就是個“喜歡用非正常手段解決問題的老滑頭”,你要說“老滑頭”是他的人設,我倒還覺得合理些——雖然這個橋段對于塑造主角形象完全沒起到正面作用……
港真,宗大偉這個人物,也就多虧是張譯來演,要是換了其他人來演,那我就只剩下一臉懵逼+無法理解了。至于殷桃和王俊凱扮演的其他配角,那就更加扁平了,尤其成朗,我本以為可以在片里看到成朗的成長,本以為可以在片里看到前輩帶后輩,師父帶徒弟,外交官將自己的崇高事業(yè)理想代代傳承下去。結果完全也沒怎么體現(xiàn)。畢竟,編劇連一個主角都寫不好,那就更別期待他去寫群像了。
其實我覺得像這樣一部撤僑片,最好的表現(xiàn)形式應該還是群像,因為撤僑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任務,而是需要各部門的通力配合。
在我心目中,一部好的撤僑片be like:將焦點聚焦在不同立場不同職位的人,他們或許有自己的困境與不足,但是為了辦成一件事,他們克服各自所面對的麻煩,在他們自己的崗位上各司其職,為同一件事發(fā)揮自己的光和熱,而外交官只是充當了一個將他們所有人都串聯(lián)起來的角色。重點不應該是突出某個人如何死里逃生,而是強調(diào)大家背靠一個強大的國家,一起團結努力,去完成個人力量所無法完成的任務。
一部劇情片,無論他布景再怎么真實,特效再怎么牛逼,劇情和人物都是核心,而對于劇情來說,邏輯自洽是基本中的基本,是萬丈高樓的地基,無論你要討論劇情的立意還是內(nèi)涵,討論劇情是俗套還是新穎,都得先做到邏輯自洽,所有關于劇情的討論都只有在滿足邏輯自洽的基礎上去討論才有意義。如果連最基礎的這一點都做不到,那你還是去做紀錄片比較好,至少,別再自作聰明地擺弄那些并不高明的虛構橋段了吧。
凱子哥比較出戲扣一星,反派亂加戲扣一星,其余不錯
我真沒想到紅色電影可以拍的這么好。今年的十一檔乍一看全是紅色電影,仔細挑了挑,挑出了萬里歸途。影響我選擇的是饒曉志,張譯,和郭帆的金字招牌。但給我驚喜的是張子賢,突然出現(xiàn)的伍六一,和最后彩蛋。其實剛開始的時覺得王俊凱的出現(xiàn)挺跳戲的,因為長相太精致了,人設還有點假,沒想到后來真的立住了。尤其是彩蛋的時候。令我感動的是張譯剛回到國內(nèi),下了出租車后的煙花,當時眼淚嘩嘩地就下來了。和平是如此珍貴。外交官們是真不容易,像他們致敬!還有,張子賢和張譯那段送別的戲真的很好看,細琢磨,挺有味兒!還有,切記!一定要看彩蛋!
中規(guī)中矩沒什么亮點,結尾為了小女孩兒對峙的那段感覺蠻多余的。
王俊凱只會讓我出戲
中規(guī)中矩,感覺是流水線產(chǎn)品,里面的小人物更討人喜歡。主角光環(huán)太強大,反派強行降智。但國慶放假去看看也不錯。
俄羅斯輪盤賭也太蠢了吧……
四星都是給張譯的,演技太贊,獨挑大梁。一星扣在劇本上,一個25歲的外交小職員沒有大局意識,不服從指揮,怒懟經(jīng)驗豐富、榮譽等身的老同事,這事就鬼扯。小女孩《一千零一夜》的配音以及電影插曲好評。要離家萬里,遠涉重洋的人看這個電影,有點讓人五味雜陳……等我回家!
把左輪手槍那段刪了我能多給一分
不得不夸下電影的配樂,特別貼近劇情。然后夸下張子賢,太適合這種角色了,從叛逆者里的王副站長到現(xiàn)在的章寧,期待以后張子賢能獨當一面主演一部電影!然后是張譯,哎,不必說了,演技絕贊!
終于有一部真實展現(xiàn)撤僑行動的片子了。以往在新聞中時不時看到“我國成功撤僑x萬人”的報道,難以想象簡單的一句話新聞的背后,是外交官們冒著生命危險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戰(zhàn)火中克服重重困難換來的。全片節(jié)奏緊湊,戰(zhàn)爭場景令人身臨其境,雖然知道最后撤僑成功了,但全程都提著心在看著,積壓的情緒在王俊凱帶領同胞走出沙漠時得到釋放。作為主旋律大片沒有空喊口號也沒有胡亂煽情,踏踏實實地把這個故事講完就是最大的震撼。另外張譯演技再次封神。看完電影走出影院,看著繁華的街道,有說有笑的路人,不禁感嘆,和平真好。
最后那兩聲煙花聲太高級了,和平年代才會有這么奢侈的消遣方式。煙花在空中那么輕盈,代價卻有千鈞之重。
強行煽情 俄羅斯轉盤看的我滿臉問號
張譯在電影開始感覺演技都被王俊凱帶同化了。。不過高潮往后開始就漸入佳境了。張譯真的很適合大場面。。殷桃很會演。最后在飛機上默默哭真的把我也看哭了。。王俊凱不就說了。沒對他有期待。。雖然高光不多。但每次鏡頭懟他臉上都寫著我沒有演技。。最后說劇情。外交官只是張譯的工作罷了。最后撤僑成功只是因為是張譯。而不是因為他的身份。。真拉。誰賠我錢
“各位乘客,窗外現(xiàn)在是喜馬拉雅山脈,您已到達中國領空,歡迎回到祖國的懷抱”和平真好!
這不比《摩加迪沙》好看?
沒得說。王俊凱最后那個堅定的落淚有感動到我
為什么,為什么營救到最后就死了一個努比亞老爺爺。
完全當成主旋律未免太狹隘
當?shù)叵驅铱匏?/p>
黑幕轉場太多了 有些調(diào)色我不是很喜歡 可能是拍的時候太過曝了 其他真的還可以 是要在大熒幕上看的電影 王俊凱合格了 真的很感動 如果愿意堅持下去 會成為一個演員的 張譯是電影之光 最后 這個世界不需要戰(zhàn)爭 如果可以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