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影片后面的那首英文歌!謝謝非常好聽 但是找不到!
字數(shù)字數(shù)字數(shù)株式會社就是大家都覺得患得患失覺得你代表大會你大男大女大男大女電腦電腦電腦的黨內(nèi)監(jiān)督和你大男大女大男大女大男大女打扮打扮打扮打扮打扮打扮絕對卡拉斯科什么東南西北下博大精深看看小沈東挪西借都覺得你能行黑色金屬就是你動不動拿到了肯定不只是半身不遂不咸不淡你不做不行
《第十二屆北影節(jié))競技愛情瘋狂迷影喜劇,小成本驚喜之作。雖然故事有點架空,但處理得非常流暢精彩。配樂前面模仿了諾蘭的《黑暗騎士》 《敦刻爾克》 《信條》后面是美式漫威的超英。惡搞美式競技片的橋段處理,模仿《颶風營救》的臺詞,致敬《寄生蟲》,學周星馳的無厘頭風格而且很精髓,并不忘在搞笑的同時適度煽情,時不時戳你一下。把競賽對手的尼日利亞小黑孩處理成麥格芬,把開導他的小女孩處理成星戰(zhàn)里的尤達大師的路數(shù),但教的可不是原力而是告訴他:你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最會的結(jié)尾直接照搬了《速激》的名場面,是哪段你一定知道(連歌曲也戲仿了)。然后在片中打破第四面墻,瘋狂互動還Q了片子的發(fā)行方,讓你忍俊不禁。片名和片頭字體當然也是調(diào)侃《速激》了。超小成本的制作卻體現(xiàn)了導演高超的控制完成能力(陳思誠導演真的需要好好學學。片尾出字幕時,我想這么瘋狂的Q漫威肯定锝有彩蛋吧?果不其然,全部人員表走完就出了彩蛋。至于是什么,我就不說了,自己去看。(如果你當時提前退場了,那只能說你損失了,哈哈)
風格真的很王大錘 非常王大錘 然后還有點DC風 還有點瞬息全宇宙的感覺 感覺應該致敬了好幾部電影 但我只認出了寄生蟲哈哈哈哈xsl 他這bgm雖然改了但一放我就想到了 再是管家司機家教水蜜桃[doge]很不錯
“絕境出奇跡” 帶著大家悟人生的喜劇電影 風格特異 但真的挺好看 華哥好帥!!
作者:Alexandra Bentzien
譯者:覃天
校對:易二三
來源:nyaff.org(2022年7月15日)
泰國導演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帶著自己的最新作品《速度與愛情》來到紐約,為第20屆紐約亞洲電影節(jié)開幕。這部影片融合了動作、愛情、喜劇等多重元素,講述了競技疊杯高手阿高(納特·奇查理飾)在和女友小潔(烏拉薩斯·斯帕邦德飾)分開后,在瑣碎的生活中繼續(xù)追求夢想的故事。即便他們已經(jīng)分開,但小潔一直在默默關心和照顧著阿高。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的影迷著迷于他作品中古怪、出格的敘事,以及那些一本正經(jīng)去搞笑的人物。納瓦彭2013年的電影《瑪麗真快樂》靈感來自于一個少女寫的410條推特動態(tài),她在這些動態(tài)里隨意記錄著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渴望成長的心情。在《就愛斷舍離》(2019)中,納瓦彭一窺主人公簡的極簡主義生活,電影的故事由「如何拋棄」手冊的章節(jié)組成,簡準備清空家中的舊物——盡管每件物品都代表了一段難以割舍的過去。這兩部電影都很好地平衡了怪異感和懷舊感,形成了一種優(yōu)雅的敘述方式,讓人苦樂參半,如同逝去的時間般難以描述。
在《速度與愛情》中,導演勇敢地跨入了一個新的敘事世界,淡化了自然主義的 「慢熱感」,通過快速的動作場面加快了影片的節(jié)奏,同時強調(diào)了滑稽感。在《速度與愛情》國際首映之前,紐約亞洲電影節(jié)與導演坐下來討論了這部電影背后的靈感(劇透:盡管他以前的電影可能屬于文藝片的范疇,但他是超級英雄大片的超級粉絲),以及如何在一種新的電影制作風格中進行實驗的挑戰(zhàn)。從回憶、語言等這些常常出現(xiàn)在他作品的敘事主題中,觀眾可以看到,納瓦彭一直在時間和空間上呈現(xiàn)出對其他地方的渴望。在訪談中,導演還談到了他對時間流逝的敏感度,以及在任何時代下有關青春成長的話題,因為成長的地方以及人際關系會塑造我們現(xiàn)在的樣子。
問:我很高興今天能有機會和你對談,幾年前我看了《瑪麗真快樂》,我被你用推特的方式來講述這兩個女孩的友誼所打動,這很有趣,也相當感人。我最近又去看了《就愛斷舍離》,現(xiàn)在剛剛看了《速度與愛情》,所以今天很高興能和你談談這部電影。首先想問,你為什么要選擇競技疊杯這個主題?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我在這部電影中主要想探討這樣的話題,那就是探索正在成長或需要成長的超級英雄的日常生活。對我來說,「超級英雄」的含義是一個非常擅長做某事的普通人。所以我必須為影片的主角設計一份特長/職業(yè),他們生活中的超能力是什么。一開始我想到的是運動員,比如跑得最快的人。隨著我想得越來越多,我發(fā)現(xiàn)了疊杯競技運動,我看了很多選手的視頻,他們的手速非常快,很多選手能在4秒內(nèi)完成所有動作!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超能力,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太厲害了。我覺得這個運動很適合電影,所以就選了它。
問:你之前接觸過競技疊杯選手嗎?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沒有。
問:你只是在網(wǎng)上看了很多關于他們的視頻?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是的,但一開始我以為這只是美國的一項運動,我以為泰國沒有人玩。但后來我搜了一下,發(fā)現(xiàn)在泰國也有一個競技疊杯俱樂部。所以我就聯(lián)系了他們,想多研究一下。然后我想我可以把這個角色設計成一個泰國選手。
問:你在研究的過程中有沒有去過一些競技疊杯學校,或者和那些玩家接觸過?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有接觸。當我聯(lián)系泰國的那家俱樂部時,他們給我派了一個專業(yè)的老師,告訴我這項運動怎么玩,以及玩家之間是怎么互相接觸的,也給我講了一些玩家圈的故事。
問: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會疊杯了?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我只會一點,而且我玩得特別慢,哈哈。隨著我對這個游戲、選手和規(guī)則了解的越來越多,我開始意識到,他們不光是在追求更快的成績,實際上也是在處理自己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關系。
問:你剛才提到,你想拍一部以普通人為主角的超級英雄電影。你能談談這個想法背后的靈感,以及它的來源嗎?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也許是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搬進了自己剛買的房子里。其實我是一個只會拍電影的人,所以買房子對我來說是沒有接觸過的體驗。關于房子的一些問題,可能很多人很快就能輕松地解決,但對我卻很難。所以我之所以產(chǎn)生拍這部電影的想法,是覺得有的人只擅長做某類、甚至一件事,但生活無法自理。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他們都處理不好。我開始想,要是管家阿爾弗雷德身邊沒有蝙蝠俠布魯斯·韋恩,他還會做什么呢?這些想法構(gòu)成了這部電影。
問:是的,主角阿高沒法獨立完成生活中的事,他總是需要小潔的幫助。我注意到,你之前的電影經(jīng)常關注年輕人或成長的主題。你為什么總是對成長的主題感興趣?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我之前的作品的主角大多都是青少年,所以這次我想讓主角的年齡稍微大一點,大概三十多歲。這不僅是我,也是泰國電影中的一次新的嘗試,因為大多數(shù)泰國主流電影關注的都是少男少女的故事,主角頂多也才二十多歲。我覺得在三十多歲來講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很有意思。就像我剛說的,拍這部電影是一次新穎的經(jīng)歷,因為我已經(jīng)38歲了。從30歲到38歲,我經(jīng)歷、學到了很多?,F(xiàn)在的生活和我二十多歲時的生活已經(jīng)截然不同,我聽了一些人的故事,他們經(jīng)歷的情感或者人際關系,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我也有機會和一些處于離婚邊緣、四十多歲的人交談,他們只是在等著孩子從大學畢業(yè),然后才能坦然地離婚。這和青春期的愛一點兒也不一樣,因為十幾歲的情侶從來不會考慮生活,他們只會去愛。但是三十歲的愛,是依附在物質(zhì)條件上的。在這個年紀一談到愛,就是在討論生活:兩個人的習慣、處事方式、經(jīng)濟基礎等等。我也覺得人是在變的,二十多歲是一個樣子,三十多歲又變成了另一個人。所以情侶們才會見面、聊天來挽救一段關系,或者找到自己在情感中的位置。
問:《就愛斷舍離》里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點是,簡意識到自己有著過去的種種記憶,而且電影里的每個人也都他們無法恢復的過去。但在《速度與愛情》中很有意思的是,主角阿高就是個大孩子。他唯一的過去就是競技疊杯。正是因為這一點,他好像又比身邊的成年人更年輕更有趣。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他的心里好像有個長不大的孩子,這也是我想通過影片表達的。
問:是的。而且我覺得在很多方面,你之前作品中的很多角色似乎比他成熟得多。即便阿高連料理自己生活和做家務的能力都沒有,但他也和小潔一起度過了十年的時光。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雖然看上去這部電影的敘事和內(nèi)容都和阿高有關,但小潔才是這部電影的核心,這是一部關于她的電影。在寫劇本的時候,我會問自己,這到底是他還是她的故事?但也許在潛意識里,我覺得這是她的故事。小潔必須在生活中做出一個有關未來的決定。這樣一來,才能夠有更多現(xiàn)實的素材和依據(jù)來支撐我把劇本寫完。不過光看故事梗概,觀眾大概也會覺得這是一部關于阿高的電影。
問:所以小潔好像才是真正的超級英雄。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是的。她最后做出了離開的決定。但我也不知道該不該把她看成一個超級英雄。雖然我把阿高設計成了一個大孩子,但他也得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生活的風力把他變成了一個成熟的成年人。我身邊的一些朋友也是這樣:他們的父母一直會在生活里給他們各種幫助,但有一天,父母終將死去,他們必須學會承擔和成長。我覺得這些都是成熟的表現(xiàn)。
問:是的。盡管影片中的人物已經(jīng)三十多歲,但他們也在面臨著一些困擾著青少年的問題,只是問題的大小不一樣。我覺得這部電影的風格和調(diào)性也和你之前的很多作品很不一樣,有很多動作片的元素。你在片中惡搞了《颶風營救》《疾速追殺》《星球大戰(zhàn)》和《寄生蟲》,你為什么想到要這么設計?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 如果你看了我之前的電影,你會感受到其中自然、慢熱的風格。我拍電影已經(jīng)十年了,做《速度與愛情》的時候,我只是想拍一些新東西,想做一點實驗,為電影找到新的想法,或者找到一種新的風格,也是在找自己未來的方向。熟悉我作品的觀眾總是說,《速度與愛情》顯得有些不一樣。因為有很多人喜歡《就愛斷舍離》,看過《速度與愛情》之后,他們既驚訝又困惑。但就我個人而言,就像我剛說的,我想做一點改變?!端俣扰c愛情》其實和我之前拍的那些商業(yè)片很像。那些商業(yè)片的風格可以是喜劇風,也可以是荒誕的,因為商業(yè)片里恰恰可以做很多嘗試;簡短的信息量可以讓我更多專注于風格,玩弄一些電影技巧。我可以試一些梗,或者嘗試新的主題。我之前還沒有把這些放進過電影故事里,這次正是一個好機會。
問:你一開始就想要嘗試一些帶有動作感的設計嗎?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是的,實際上我看了很多動作片。但有時當我作為觀眾看這類動作片時,怎么說呢,我并不入戲,但我喜歡動作大片中角色相互之間的反應。每個人看起來都很嚴肅,但是......(笑)從觀眾的角度來看,我很享受;作為一個電影人,我覺得動作片有點像喜劇——從頭到尾每個人看起來都很嚴肅,因為這是一部動作片,所以我知道,如果我想拍一部惡搞或戲仿的動作片,那一定得是一部喜劇。在《速度與愛情》中,有很多惡搞電影的段落,這有點像一封寫給大片的情書,因為影片中所有的參考片都是我喜歡的電影;因為我足夠喜歡,我才能完全記住那些片段中的節(jié)奏和分鏡。
問:你寫劇本的時候,腦海里最先冒出來的是哪部電影?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也許是《颶風營救》,因為如果你要寫一部動作片,里面肯定會有打電話的場景。這部電影里有很多接打電話的場景,所以我自然地想到了《颶風營救》里面標志性的電話戲。
問:這次在嘗試新類型的過程中有沒有什么困難?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我覺得還是挺難的。當我寫劇本時,我不會感受到這些困難。開拍之后,我才感覺到這是和我以前的作品完全不同的一部片子。我之前的作品都很慢熱,有很多長鏡頭,攝影機移動地很緩慢。但這部電影里的一切都很快。它不光和演技有關,而是攝影機和演員之間的節(jié)奏問題。演員的動作得跟上攝影機的移動。這種拍攝方法我有點不習慣。但是我很享受嘗試的過程,因為作為一個導演,享受現(xiàn)場拍攝很重要?!端俣扰c愛情》中有一些戲份保留了我之前作品的風格,特別是小潔的部分,它是一種慢熱的家庭劇,很寫實。我拍這些戲的時候覺得很安心,因為我很熟悉布景,很熟悉攝影機移動的方式。而拍阿高的戲?qū)ξ襾碚f就難很多,因為我不知道有沒有拍出那種速度感,還是太慢了?會不會慢得無法剪出來?但如果太快了,就會丟失很多信息量。拍攝的過程非常有趣,我在片場也無法預料會發(fā)生什么,會拍出一部怎樣的電影。所以我不得不在剪輯臺上再冒一次險,看看會創(chuàng)造出一個什么樣的故事。我覺得自己好像在剪輯臺上重寫了一遍劇本。這是一部喜劇片,所以通過剪輯,很多劇本中沒有的素材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問:影片中有很多小的把戲。而且在一些時刻,人物提到他們實際上是在一部電影中。阿高坐在地上想,哦,我不知道這一刻會不會出現(xiàn)在預告片中。 你為什么要加入這種心理旁白?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這是一部認真搞笑的喜?。。ㄐΓ┪蚁霝橛^眾解釋一些人物的動機,但我想說,這是我自己想拍的梗。是在片場想出來的即興創(chuàng)作。劇本把所有的戲份都寫好了,所以我和演員說,你們可以說一些想說的話,心理旁白。當我在監(jiān)視器上看的時候,我覺得太好笑了,所以在剪輯階段就加了進去。我也很喜歡那些打破第四堵墻的電影,比如伍迪·艾倫的作品或者《死侍》這樣的漫威電影??赡苁且驗槲揖褪且粋€導演,所以很喜歡那些關于電影的影片。我不知道能不能把這種做法叫做「內(nèi)部?!?,屬于電影人的「內(nèi)部梗」。所以我有點擔心觀眾會不會理解這些旁白。但如果想做新的嘗試,就需要打開各種可能性。有機會,為什么不試一試呢?也許觀眾會喜歡呢?如果他們能接受,這就是一種新的喜劇手法。這就是我的想法。
問:我個人很喜歡這種幽默感,還有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我也很好奇,為什么烏拉薩斯·斯帕邦德扮演的小潔在整部影片中都說英語。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我覺得這來源于我們的內(nèi)部討論。我之前沒有見過烏拉薩斯·斯帕邦德,只是打電話邀請她來演這個角色。在開拍前,我和她聊天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對方很喜歡在句子里蹦英語,一會兒說泰語,一會兒說英語,用雙語交流。我之前沒有這么想過小潔這個人物,所以在試演的時候我也讓烏拉薩斯在泰語和英語之間切換,我在看錄像的時候覺得很有趣。首先這樣說臺詞的方式很美,另外我覺得語言也和邊界有關,而《速度與愛情》想表達的正是,現(xiàn)在的人們是沒有邊界感的。
問:沒有邊界感?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是的,沒有邊界感。如果你是一個泰國人,也許適合你的地方恰恰是美國。我覺得這很有趣。小潔是一個能說一口流利英語的泰國人,但她沒有出國的想法。而阿高是一個夢想去美國比賽的泰國人。這也是我想通過故事強調(diào)的影片主題。
問:所以,好像最終這種邊界在影片中不再存在,但電影仍然在表達:去美國是一種解決方案。美國作為一個夢想的目的地,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到了那里,也許就能成為一個著名的競技疊杯選手。你接觸的那些玩家或者說在泰國生活的人,他們會這么想嗎?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我覺得在這個時代,很多泰國人,尤其是很多年輕人,都想去別的地方。他們想離開這個國家。因為實際上泰國有很多問題,不是每個人的夢想都能得到支持。有時候,喜歡動畫的人——或者有特殊才能的人——不得不從泰國飛往美國工作。而如果你留在泰國,你可能有一份工作,但你必須搬到歐洲的某個國家,才能有屬于自己的生活。所以。我認為這部電影中的泰國很真實。
問:你覺得影片中的人物可以在泰國為自己找到一席之地嗎?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未來可能會吧。實際上,我想在這部影片中討論的是,人們必須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其實也沒關系。因為如果你真心地愛對方,地域也不是問題。他們不光要考慮在一起的問題,還會相互支持彼此。影片最后,阿高和小潔還是分手了,我想通過這個結(jié)尾強調(diào)我的想法。有些觀眾問我,他們會不會和解或者復合呢?我想說,在未來可能會吧,因為他們之間還是有愛意的。結(jié)尾不是一個正確時間和場景。也許阿高來到了美國,但他發(fā)現(xiàn)這并不是自己夢寐以求的地方,他還是想在泰國和小潔生活在一起。
問: 我對你如何在你的電影中討論記憶和時間的主題非常感興趣。我想問你的最后一個問題也和它有關。在《速度與愛情》中,時間似乎是一種可以竊取的商品,阿高對小潔說,「很抱歉,我偷走了你的時間?!垢鞣N角色也說,「我浪費了這么多時間?!鼓闩c時間的關系是怎樣的?講述關于時間和記憶的故事的靈感來自哪里?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這個問題有點難(笑)。對我來說,過去和時間都非常珍貴。我不知道它什么時候就會來到我身邊。我總是喜歡回去看那些老照片。我喜歡在每一個新年到來的時候整理我的房間,我總是在我的房間里找到一個老物件,當我看到它時,很多場景會在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無論我拍什么樣的電影,我在電影中總是有這個主題。我不知道為什么。當你提到它,我才意識到:是的,我總是會關注關于記憶和時間的主題。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即使你用泰語問我,這個問題也很難,因為我從不考慮這個問題。但是,我認為時間就像一個不斷更迭的生命系統(tǒng)。我對這個系統(tǒng)很著迷?,F(xiàn)在我在寫一個新的劇本,剛寫了一點,它也有關于時間的(笑)。但這次更進一步——這是關于老年人的一部電影。是的。也許是因為時間對我來說是關于一切的系統(tǒng)。如果我理解時間,也許我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每當我拍電影時,當我從電影中得到一些信息時,這些信息也是在和觀眾交流。而當角色在電影中得到答案時,我也得到了我對時間的理解。因為影片中的一切,每一個故事都來自我的生活片段,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電影是一種復述:每部電影都講了我在那個時期遇到的生活問題。也許我的問題總是圍繞著時間:我怎樣才能控制時間,我怎么能找回過去?而答案是:不可能。你只能放任時間的流逝。有時,你必須舍棄一些事物和一些人,和一些情感告別。因為有些東西你再也找不回來了。也許這就是答案。
This interview took place on Friday, July 15, 2022 with Alexandra Bentzien and 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
來源://www.nyaff.org/blog/interview-with-nawapol-thamrongrattanarit
大高有夢,夢不分簡單與偉大。
小婕并不是沒有夢,大部分人就是想平平安安過完完整的一生。直到她想要一個孩子,這幾乎算不上夢。
大高能全身心地為自己的夢而活,這點就值得“別人”羨慕!
亞里士多德說:“能夠不受阻礙地培養(yǎng)、發(fā)揮一個人突出才能,不管這種才能是什么,是為真正的幸福?!?/p>
電影開始(2005年),輔導員在對高三學生們做高考前最后的個人談話。“你的成績不大理想。你有什么打算?” 老師對每個人都用同樣的問題開始。學生脫口而出,五花八門的夢想就是和正經(jīng)職業(yè)毫不沾邊兒。但在他們講到自己夢想的那一霎那,眼睛里是有光的。
這些夢,在輔導員眼里卻是平庸世界里最浪費口舌的事,如今的她已經(jīng)感受不到年輕人對未來的期待。老師駕輕就熟地碾壓著學生們稚嫩的自我,她所代表的主流標準并不希望他們沉浸在不切實際的荒唐想法中,墜入吃力不討好的漫長人生。學校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社會化的人格,而不是沉迷于個人喜好之中。
這些學生學習不好不是因為傻而往往是因為“胡思亂想”,他們擁有一顆獨特的心,仿佛傳統(tǒng)的領域?qū)λ麄儧]有足夠的吸引力,偏要翻越艱險的刀鋒,去挑戰(zhàn)個人與社會的邊界。當然,社會有的是方法讓你學會放棄,雖然我們終將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但屢屢碰壁也許是因為我們自己都不夠相信自己。
同樣的,夢想成功的背后也是別人的滋養(yǎng),筑夢的小環(huán)境是由身邊的人共同搭建起來的,從一點一滴中循序漸進。
電影中時間到了2018年。植物在適應的環(huán)境里就能茁壯成長!大高幸運地擁有這樣的環(huán)境,十三年終于堅持到離夢想最近的位置。
夢想并不是一直有耐心陪所有人走下去。它就像人生伴侶,講緣分,各種誘惑挑戰(zhàn),沒有持續(xù)的利益,甚至宗教般信仰的支撐,很難堅持到見證最終幸福的時候。
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多細小的意義被發(fā)掘,為世界貢獻了豐富多彩的可能性,但是細小夢想開始并沒有足夠市場為其買單,只能依靠自身的熱愛,長期堅持為愛發(fā)光。在這個過程中能理解和支持你的,都是你的天使。
這么多年,大高專注于疊杯競速上,從自我出發(fā),在自己的庭院,選擇對世界視而不見來保持寧靜與純粹。一切都被排除在外,只留下窄窄的一條縫,乃至恍惚的一個光點,大高選擇了疊杯而拋棄了生活的意義,離虛無僅咫尺之遙。
在電影里,另一個困在虛無中的人是一心在等待被大高反超的非洲小男孩兒。在反復的自我挑戰(zhàn)中已經(jīng)沒有了孩子應有的朝氣,像個老人一樣坐在孤獨黑暗中等待一個數(shù)字的變化。好在最終媽媽讓他感受到生命中的平凡時刻更重要。坐在后院吃媽媽做的食物,有愛陪伴的童年絕對要比冰冷的計時器上的數(shù)字更幸福。
當小婕離開大高后,他就像第一次睜眼看世界的巨大嬰兒,突然發(fā)現(xiàn)世界原來這么復雜。由于分心,成績被小朋友們輕松超越,大高一下子就失去了游戲的意義,一個成年人走到了崩潰邊緣。
大高對小婕是模糊的愛,因為他不懂什么是愛,怕被塵世所擾,怕被愛束縛,內(nèi)心無法再毫無羈絆。在小婕的庇護下,他躲藏在最熟悉的疊杯中,不想去面對與人、與世界之間微妙的相處。
而小婕留下他一人面對世界后,生活的不斷重擊,才使他的內(nèi)心中生出要成長的需求。大高真心向小女孩兒學習另一種在愛的壓力下成長的方式。這時回歸主流世界的道路在向他招手,老高不再是海外孤懸的島嶼,而是要與世界大陸握手言和了。
“平靜的生活無法成就超凡的手速。無限的創(chuàng)造,來自于有限的條件,動物都是從掙扎求生中開始進化的!”小女孩兒說出了智慧的話,治愈了大高這個精神潔癖的重度患者。
成人的世界充滿了麻煩。百葉窗上的灰擦了跟沒擦好像也沒什么兩樣。植物澆水后好像也沒有立刻變得更美。各種費用、稅金交完也好像只能保障生活一如往常。人們很難從平凡的生活中獲得激動的意義。但世界也正是因為每個人的努力而得以維持天天如常的平緩進步,這正是平凡中的偉大。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每個人享受別人制作的千人糕的同時,也參與了自己的千人糕。
經(jīng)歷過這些,大高就不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他在為自己戰(zhàn)斗的同時,也釋放了平時積累的愛的力量,成年人是為了愛的壓力在奮斗。
每個人創(chuàng)造的意義被接觸到它的人帶走,再繼續(xù)傳遞給其他需要它的人。這些人都是平凡的蕓蕓眾生,他們就生活在人世間,同處于這個能被愛照到的時空中。
滋養(yǎng)我們的長江,就是無數(shù)條山川溪流匯聚再匯聚而形成的河流。長江自西向東貫越了整個中國,無數(shù)支流匯入其中。從匯入點開始這些河流就在地圖上失去了它自己的名字,變成了長江的一部分。正是這些匯入的河流賦予了長江跨越山川,奔赴大海,入海升騰,化作雨水回饋滋養(yǎng)山川。
堅持一個再小眾的意義都是為了傳遞愛,越小眾,越對需要它,找尋它的人有重要的意義。這會讓人在平凡如常的生活中體會到自己的獨特有人懂,就像江水中前浪推后浪涌起的浪花,風吹起的波紋,雨落下的漣漪,讓人感受到生命的關聯(lián)。
我們的夢想需要別人的滋養(yǎng)。
堅持夢想是一道光,不知在哪里就點燃了一個陌生人的心。當人們越是意識到自己的平凡,越對自己不再有幻想,就越想尋找到意義的匯入口,一個精神代理人,年輕人直接稱其為偶像,大人們稱為信仰。把自己交給他,借由他匯聚的力量,實現(xiàn)他自己不能完成的夢想。
當一件事承載了他人的意義,對于感受到的人,那是明確的方向和專注的力量。但對于另外的人即使看到了也不會從中感受到意義,就像看到發(fā)給別人的包裹。
但每個人能感受到的意義又有共通的部分,對周圍可以接觸到的人保留善意,釋放愛可能比尋找的意義本身更重要,別人的夢想也需要我們的滋潤,可能就是偶然的一句話就讓一個正在迷茫的人如遇甘霖。
你還記得電影里那個不會數(shù)學作業(yè)的胖男孩給大高的擁抱嗎?
「哈姆雷特害怕做夢,我害怕生活。」
——契訶夫《普拉東諾夫》
廣深兩地剛舉辦的泰國影展上,納瓦彭一人,就播映有三部片子(《盜版大師》、《戀愛診療中》、《死于明日》)。與此同時,他最新的片子,《速度與愛情》也出來了。
從玩概念的《36》開始,創(chuàng)作時間不過十年,泰國導演納瓦彭踐行著他藝術與商業(yè)并舉,為求生存閃躲騰挪,還有“見微知著”的一貫電影主題。而他更吸引中國影迷或一部分業(yè)內(nèi)人士的,是他更善于和社交網(wǎng)絡世代,共同感知迭代嬗變的人類命運,被我們疏忽的,遺忘的,或者漠視的。這類主題從不同角度被表現(xiàn),反復練習。
像《時光機》(港譯《無痛斷舍離》、陸譯《就愛斷舍離》),就是一個案例,卻不巧會被最終譯名,帶偏去到了生活實用技能層面進行評價。但事實上,《時光機》是一次檢討照片為代表的往日舊物,它們除了作為被刪除、丟棄和遺忘,究竟還可以代表了什么。
新作《速度與愛情》,同樣如是。
無人賞識也近乎無快不破的疊杯競技運動,它對于男主人公,是一個夢想。女主人公自認沒有夢想,也支持愛人去實踐這一夢想,日夜陪伴,默默付出。
但夢想化作了流逝的,真實的時間,作用在他們身上,卻是不一樣的速率(流逝速度)。男主人公仿佛只能感知到0.001秒的喜悅——機器注視下的打破世界紀錄,挑戰(zhàn)超級賽亞人之手速,而女主人公卻突然意識到十年時間過去了,她作為女人或者一個妻子和伴侶,已經(jīng)來了人生的斷崖邊上。
《時光機》或《速度與愛情》,按照納瓦彭自己的譜系分析,一個偏藝術,一個靠商業(yè)(他在電影里抑制不住地自嘲了起來)。它們共同的特質(zhì),是揣摩人物內(nèi)心的一絲風吹草動,圍繞小動作,微表情,摳細節(jié),覓重點,以生命的始末,情感的有無,在“許許多多的不可名狀”之中做文章。
而本質(zhì)上,這并非泰國電影、小清新或佛系的任何一共同面相,而是納瓦彭的作者特征——近乎十年時間,所孕育造就的感官綜合征。
上世紀末,港片最繁榮的黃金時代,但凡有好萊塢大片火了,爆了。它會迅速被周星馳或王晶等,摘抄揶揄調(diào)侃指渋,迅速本地俚俗化,如《整蠱專家》、《破壞之王》與《國產(chǎn)凌凌漆》。打破訊息流通周期的影像同步,彰顯了香港作為娛樂之都與電影寶地的時代特性,納瓦彭此番的《速度與愛情》,形式上是一回事,虛張聲勢的場面不斷,既有《速度與激情》,也有《寄生蟲》,但電影還是表里不一,內(nèi)在藏著的,還是他的小心思,小玩味,小確幸。
好萊塢娛樂片依賴技術場面,強調(diào)完美人設,沉迷虛張聲勢、大開大合,語不驚人死不休。到了納瓦彭把玩的《速度與愛情》,它們無一例外,全部成了小孩子的早慧游戲。與此并舉的,是納瓦彭的迷影趣味,《寄生蟲》之類的角色橋段亂入。
好萊塢娛樂片依賴技術場面,強調(diào)完美人設,沉迷虛張聲勢、大開大合,語不驚人死不休。到了納瓦彭把玩的《速度與愛情》,它們無一例外,全部成了小孩子講大話的早慧游戲,專業(yè)術語,就叫:解構(gòu)。
與此并舉的,是納瓦彭的迷影趣味,穿插《寄生蟲》之類的角色橋段亂入??裳垡姷?,是他過于傾心,不惜給奉俊昊加戲,討好影迷。
疊杯競技作為動作片的一類題材,依然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納瓦彭在《速度與愛情》中,分植了潛心訓練、害怕生活(因日常生活意味著麻煩狀況不斷)的大高,還有拳怕少壯的迷影調(diào)侃、故作深沉好萊塢大片場面調(diào)度戲仿(如哥倫比亞少年娃的背影和電話),肆意自我揶揄嘲笑,放任中二激情不滅。
作為世界紀錄保持者的Kao,他并沒有遇見真正的反派敵手,而是對抗?jié)摬刈约后w內(nèi)的另一人格面相——“害怕生活”的大魔王。在相生相克的挑戰(zhàn)敵人過程中,納瓦彭把日常生活中,尋常人會遇到,對于不少人卻被無限放大的購物選擇恐懼癥、推銷陷阱、地漏毛發(fā)、繳納水電費、綠植澆水、家務噪音等生活細節(jié),一再放大。
一點麻煩都不能忍受,也不想應付的Kao,只為提升人類感知無法察覺、完全由機器說話的0.001秒,卻漠視了真實流逝的十年人生——作為妻子的Jay,平時要應付的一切。Kao很難被定義為成大事者,他似乎沉浸在他的0.001秒之中。他因為夢想,把自己打造成了一臺夢想機器,練習、鍛造和沖擊夢想,除此以外,他就什么都不是了。
兩小時的相衡下,與一般電影的最大不同出現(xiàn)了,納瓦彭并沒有移造和否定主人公的夢想目標,而是讓他繼續(xù)他的路,正如支持Jay走她的路——同時也支持Kao繼續(xù)他的路。
可如此一來,作為實體的,具象的那個家,純粹作為了遺址紀念物而存在,但事實上,那些細節(jié)意味著分歧堆積,而非填充了兩人共同經(jīng)歷和美好回憶的場所。
導演選擇了善良,讓觀眾去思考,不顧一切追逐夢想,哪怕行大運,到底會產(chǎn)生何等后果。這種良善,也導致電影的結(jié)尾少了什么東西,就好比Kao在比賽之前或者結(jié)束,深深吸入或呼出的那口氣。
0.001秒,除了是0.001秒,以及無法感知之外,它,還能代表什么呢。
或許,它等于可忽略不計的變異株,或是一道眼角的細紋,總而言之,生活中有許多完全不值一提的東西,卻會被放大到超乎一切想象,導致不僅自己在沖刺跑,還有周圍人跟著陪跑。
Kao所漠視的十年,并非單純時間意義上的十年,更深層的悲劇,是他并非靠疊杯,疊出來了一個家,而是那個家,給了他疊杯的空間,給了他可以疊杯的十年。
ps. 《非必要清單》兩年前的最初案名,是《36》/《時光機》。最后盡管沒采用,還是感謝納瓦彭提供的靈感。
【北京電影節(jié)展映】精彩好看的商業(yè)喜劇佳作。首先選擇“競技疊杯”這一比拼0.001秒速度的小眾運動項目就足夠新奇有創(chuàng)意,片名誠不我欺。同時關注貌合神離的情侶關系及女性對家庭的默默付出。大齡男嬰主角和女主都獲得了成長。影片從片名到臺詞、橋段音樂音效對《速度與激情》《復仇者聯(lián)盟》《疾速追殺》《星球大戰(zhàn)》等好萊塢大片進行全方位惡搞,時不時故意用咣咣的音效制造“大片感”,與劇情形成幽默反差。對《寄生蟲》的大把戲謔致敬更是讓人當場笑噴+鼓掌。臺詞提及《臥虎藏龍》《葉問》和連姆·尼森、DC宇宙,結(jié)尾不忘加個偽續(xù)集彩蛋。對迷影梗的運用真是爐火純青,拍案叫絕。還自我吐槽電影沒動作場面節(jié)奏慢預告騙。在商業(yè)喜劇外殼下的內(nèi)核仍然是一對情侶從分手到內(nèi)心真正放下的故事,還是納瓦彭一如既往對當代人際情感關系疏離的關注與關懷。
不是很欣賞納瓦彭創(chuàng)作思路上的轉(zhuǎn)變(也許是商業(yè)野心驅(qū)使),表面上叛逆地掙脫類型的框架,卻更接近被某種情感套路所規(guī)訓。像是流連于一個巨型的倉庫,極客藝術家肆意地調(diào)取工具、技術和流行元素對母題進行紛繁的裝點,卻不再如容器般敞開與他者交流的通道。剪輯上突發(fā)的斷裂——從超現(xiàn)實的燈光音效氛圍拽回自然光環(huán)境音——用多了也挺沒勁的。能想象那種感覺嗎?無數(shù)超跑圍著你轉(zhuǎn),卻只想去搭末班公交。
竟然看了一整部廣告
#12thBJIFF No.4 搶票前被薦片友鄰抬高了預期,今天的收獲就是新片還是得謹慎……節(jié)奏太磨嘰啦,看得我逐漸失去耐心趨近暴躁。融其他電影梗是挺有趣,全片最有趣的感覺是男主坐在家門前開始吐槽這電影,語言破第四面墻。除此以外吧也夸不出啥了。
情節(jié)情感都不太行,全靠迷影硬撐
北影節(jié)最后一部。雖然兩個星期前就下載好資源了,還是決定大銀幕看一下納瓦彭。還是納瓦彭的分手故事,每一次看都多少有些感同身受。不過用各種夸張的視聽效果來講講普通的日常,像是大炮打蚊子,剛開始還挺有喜感的,看多了有點乏味。
有些像性轉(zhuǎn)版花束般的戀愛,就像那間原本是嬰兒房的練習室,她一直希望可以變回嬰兒房,但他一直習慣于做練習室,一個嘗試move on,一個只想stay in,兩個人到底變成了陌路人??上ь愋投ㄎ贿€是有問題,速度和愛情都不夠,最好玩的點還是打破第四面墻的那段自嘲,說好的動作戲呢
快手疊杯易造成童年精神創(chuàng)傷;賣場水泵世界選擇大危機;順風耳管家婆帶來《寄生蟲》韓國父子就算了,司機還要直接叫康先生;中場換門打破第四面墻向片子甲方道歉故事沒有爆點離題太遠;從John Wick進化到Y(jié)oda的葉問金句小師父教你決勝秘籍:成年人世界的抓馬要dark過DC宇宙;兩車分道揚鑣不忘高歌山寨《速激》family主題……感覺是納瓦彭導演最商業(yè)化最應付的一部片子,唯一走心點的地方只剩下陽臺的那堆植物了,但確實夠迷影夠惡搞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疊杯競技動作片面相上,納瓦彭分植了潛心訓練、害怕生活(因日常生活意味著麻煩狀況不斷)的大高,還有拳怕少壯的迷影調(diào)侃、故作深沉好萊塢大片場面調(diào)度戲仿、自我揶揄嘲笑,中二激情不滅。作為世界紀錄保持者的Kao,并沒有遇見真正的反派敵手,而是對抗自己另一面相——害怕生活大魔王。相生相克的挑戰(zhàn)過程中,納瓦彭把日常生活的購物選擇恐懼癥、地漏毛發(fā)、繳納水電費、家務噪音之類細節(jié)放大,如同為了提升人類感知無法察覺的0.001秒,主人公卻漠視了真實流逝的十年人生。兩小時的相衡下,納瓦彭也沒有移造主人公的夢想目標,而是讓他繼續(xù)他的路,正如支持小JAY走她的路。但如此一來,作為實體、具象的家,純粹作為了遺址紀念物而存在,導演選擇了善良,導致結(jié)尾少了什么東西——就好比讓人深深吸入或呼出的那口氣。
#22BJIFF# 師妹贈票;大齡男嬰獨立日記
高估了,比類似手法的《天才槍手》差太多。除了一些小巧思和融了不少梗,節(jié)奏稀爛!
#12nd BJIFF# 主競賽。納瓦蓬拍商業(yè)片也是一把好手,這部戲最逗樂的地方就是用了一切“過量”的煞有介事的動作大片的音樂和劇情線寫法來寫一個極小的題材,這種不匹配感真的要笑死了。玩了一些自指(男主角幾次旁白)和好多迷影梗,其中cue《寄生蟲》也是真沒想到,太好笑了太好笑了。當然片子在性別議題上也很先進且很正確,尤其是把情感勞動和家務勞動的商品價值通過“教育”和雇傭關系形象地寫出來了。結(jié)尾價值真要給好評:夢想可以有很多種,每種夢想都值得尊重,持不同夢想者,也要彼此成就。
各種惡搞、自嘲、冷幽默、迷影梗、日漫梗一擁而上,會心一笑,娛樂值尷尬值紛紛拉滿,《驚聲尖笑》向。是挺逗,卻也流失了導演最擅長的內(nèi)核情感表達上的真摯。
一般都是模仿藝術片大師,這來個戲仿好萊塢大片的,配樂上玩了很多花活,用恢弘的史詩bgm渲染雞毛蒜皮的小麻煩,還有程式化的超英片鏡頭語言,提供了一種以無厘頭解構(gòu)商業(yè)片、又低成本易實現(xiàn)的方式,蠻有啟發(fā)性。片名是故意山寨,寄生蟲幫傭、DC宇宙、星戰(zhàn)等梗也挺好笑,片尾來了個低配版速7分道揚鑣+see you again。形式的花里胡哨甚至堆疊過火并未讓人覺得反感,競技疊杯是一項極需個人專注力的運動,在這樣設定下,片中展現(xiàn)的生活瑣碎的鬧心更能引起共鳴,從搞笑過渡到走心?!疤彀?,這真是一部講疊杯的電影嗎,時間都過半了我還沒怎么開始訓練,預告片里可都是我疊杯的畫面,我也向制片公司保證過會有很多動作戲的”,笑死。泰國后起之秀可以,亞洲電影有希望。這片很適合引進,其中還有一句,“(小孩學壞)不要甩鍋給電影!”
能在一部片里同時惡搞《寄生蟲》和《克隆人的進攻》,還能講好一個不落俗套的體育勵志的故事,黃金年代的港片精神在泰國找到了新生
3.5 迷影惡搞偽動作片的包裝里還是導演一貫的細膩relationship drama
女主必須離開,或許不是因為她想要成為母親,而男主長期以來妨礙了這一點,也不是因為她不信任男主的成長和不再妨礙的可能性,而是因為她通過正視了自己對「成為母親」的欲求,意識到了她和男主之間的關系模式的實質(zhì)——那并非真正的愛情,而是在兩人關系中充當了全能的照料者,這妨礙的反而是愛情。她必須離開,去追尋真正的愛情。所謂“速度與愛情”,倒也很切題,表面故事講男主追逐“速度”與停滯,B故事講女主對“愛情”的進階體悟。歡脫不礙著表意,娛樂功能不必被貶低。
一開始看這個不知道后面怎么寫 原來是跟生活對抗的故事 風格挺有意思的 但是這種套路看到后面都慢慢習慣了 有點見怪不怪了 這里面有些迷影梗還有點意思
#2022BJIFF# 這!根!本!不!是!一!部!競!技!電!影!笑得很瘋,又頻頻淚目,誰懂!導演玩得很嗨,我愛那些天馬行空的鬼點子和致敬還有吐槽??醇{瓦彭的片子,永遠不能只看他拍了什么,要看畫面以外的他沒拍的東西。所有字幕滾動完,那些場景設計才是他的良苦用心,是速度,是激情,是愛情,是幽冥,是甜蜜,是痛苦,是存在,是不在。只有看到了這一點,才能看到記憶的重量。
#th12BJIFF#這真的不是啥愛情片,甚至都沒有男女主關于“愛”的描寫。只是一個廢物男發(fā)現(xiàn)一直照顧自己的女友離家出走,自己找不到人剝削才想找回女友,痛苦自己為什么沒有人可以為自己免費剝削了。成長也就只在于學會那些本該就應該會做的生活技能。整個視聽都是小題大作的拍法,你的事件根本就沒有那么扣人心弦,再夸張,借用武俠動作等類型片手法也是虛張聲勢。只有調(diào)侃寄生蟲、官方吐槽自己這部電影還有點意思。另外了解了世界上還有個競技疊杯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