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在北京,早點攤上,看到這么一段。
大家在油條鍋前面排隊,等油條出鍋,排第二的大姐有點急了,對排第一的大哥說,我有點急,我能跟您換一下嗎?大哥說好啊。就換了。大姐謝過,站第一,等油條,油條出鍋了,又裂又歪。大姐指著油條,似乎說不出來話的樣子,然后笑著開口了,這油條太丑了,我不想要了呢,怎么辦。排了第二的大哥笑說,您不要,那給我得了,我不嫌丑。大姐也笑了,那太謝謝您了 ,您瞅瞅,是不是太丑了。排著隊的人都笑了。
似乎都不正確,換位置,嫌油條丑,但在場的所有人都沒覺得有什么不正確,大哥大姐似乎就是有義務演這么一段,活躍一下氣氛。
《尋漢計》講的就是這個,我覺得它和什么小三、接盤俠、討好型人格都沒有關系,那都是故事,故事都是假的,這個電影為的就是講這么一種情緒,北京特有的情緒,就在早點攤和胡同里流動著的,彌合大大小小的世界之間的裂縫,填補空隙的這么一種情緒。起了那么多的高樓大廈,也沒給毀掉的一種情緒。
我有很久很久沒有看過這樣的電影了(我們的群友都有同感),我給它打了五星。那這幾年我們看的都是什么電影呢,我的感覺是,我們看的都是“奇觀電影”,或者故事是奇觀,或者場面是奇觀。但這個電影不是,它不是奇觀。
其實在看這個電影之前,我先看到了故事簡介,尋找接盤俠,做局做莊,我有點擔心,這會不會是另一部《最想念的季節(jié)》,但看了一小半就放心了,完完全全不是一回事?!蹲钕肽畹募竟?jié)》依然有奇觀的成分,但《尋漢計》不是奇觀,甚至不是故事,就是一種流動的情緒。
甚至也不是導演說的“這姑娘不容易,能幫一把幫一把”,那是他為了讓觀眾容易理解特意說的,故事里的人,沒有這么自覺。故事一開始,兩個人就已經懵懵懂懂接受對方了,“做局找人接盤”也好,平凡人的幫補也好,都已經不重要了,他們就是要小小傲嬌一下,扭著身子掙扎一下,以及再三確認一下。
確認一下北京這地方,高樓大廈之間,還有這種情緒在流動。
王子川演的,其實是“董永”或者“寧采臣”,就是這種情緒的代言人。之所以給這兩個名字打引號,是因為我不是專指那兩個角色,而是那一類角色,淳樸的,散淡的,不卑不亢的,沒有被善待過,但也沒被虧待過,最接近“原人”的,人類的基本面,彌補裂縫的水。
這就是理想伴侶。毛茸茸的頭發(fā),駕駛蹦蹦,亂剪指甲,都是假的,是王子外面那層青蛙。
再說一遍,故事也是假的,所以,豆瓣評論里,那些分析討好型人格、原生家庭、厭女、女性地位的,打一星的,可能是太年輕了,沒看懂,看懂看不懂,和上過什么學,讀過多少書看過電影沒關系。就是莫文蔚的歌詞里唱的,“女孩,通通站到一邊,這里的細微末節(jié)就算都體驗,真想弄明白,還要好幾年。”
有兩場戲特別特別好,賓館里那段,還有大理那段,首先寫得特別好,對白尤其好,一點不是想象中那種精準的、犀利的,接得特別順的對白,反而是言不及義、言不由衷、左顧右盼、斷斷續(xù)續(xù)、閃閃躲躲、表達不到位的,但兩個人的情緒和情緒的遞進卻那么合理得體。他們說的都是些散話廢話,指東打西的話,難堪的、傷自尊的所以不得不往輕描淡寫里說的話,但我就是知道他們真正要說的是什么。寫得精準犀利不難,反而是寫成這樣非常難。我也是寫東西的,所以我邊看邊想,我能不能寫得上,CAN不CAN,UP不UP,我覺得我遠遠寫不上。
李保田演的姥爺,其實本片監(jiān)制田壯壯也能演,不過田壯壯太合適了,太符合想象了,而且沒有那種略微帶點江湖氣的、狹促又善良的感覺,現(xiàn)在這樣正好。
就是這么一個看起來碎撲撲的電影,卻讓我一直在回想。
它的情緒也流動到了我心里的縫隙里。
下午場一個人看完《尋漢計》走出影院,我好像才能理解推廣曲里面唱的“你看十里繁華長街長,看滿荒唐寫紙上”,才能跟隨那稍縱即逝的謊言去細數(shù)那破碎的過往。在我看來,電影里充滿著戲謔,也暗含著各種意向。任素汐塑造的王招離婚后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為了讓自己還未出生的孩子在京有個戶口,她開始頻繁尋找各種男人來充當“冤大頭”,最后真真正正成了那個同事眼中的“王招君”;在公司的年終會上,她幾乎年年中獎,但也同時應了同事們那句“中的獎越大就會倒越大的霉”,她也確實悲催的可以,被公司裁員后淪落到每天戴著個紅色大眼鏡在公園蹬腳踏車,以至于電影最后她和杜微結婚后還在擔心“自己又中獎了”,婚后會不會又要倒大霉;那盆缺了個角的蘆葦反復的在電影中出現(xiàn),在杜微和姥爺間輾轉,大概也真實反應了“王招君”并不是很完美的前一段婚姻,她缺少了那組成溫馨家庭的一塊碎片,但杜微的出現(xiàn)讓它的生活也如那缺角的蘆薈一樣,縱有不幸但也生機盎然;“湯姆對杰瑞到底又是什么感情”,酒吧里的杜微曾盯著電視這樣問道,影片最后給出了答案“就是要找一個弱的,一直霸著,只能它們能互相欺負彼此,杰瑞只能給湯姆玩”,杜微就要和別人不一樣,就算王招懷了別人的孩子也要在一塊,即使扣一輩子“綠帽子”,他也享受那種一進門就管自己叫爹的感覺。身邊的走過了無數(shù)的人,他們也是學著大人們的樣子生孩子養(yǎng)孩子,但杜微在謊言過后決定走一條與別人不同的路,就像影片里越過田壟一腳踩進泥沼里一樣,也還是快樂著。
龍應臺在《寒色》中曾這樣描述家庭變質后的情形,“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卻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杜微和王招沒有這般“其實跟誰都一樣”的去湊活,面對都不怎么完美的對方、面對起初的謊言與欺騙,他們在十里長街譜寫著屬于自己的“荒唐半生”。
劇本透著股真實,電影中出現(xiàn)的都是活生生的"人",除了因為劇情需要而有點過渡標簽化的女主,其余角色都透著股"人味",沒有尋常電影的臉譜化。 姥爺乍一看是還以為是電影中經常會有的那種看透世事溫馨老人家,其實也有市儈自私的一面。前夫感覺是標準的渣男反面角色,但為了姥爺也會客客氣氣的去做姿態(tài),活靈活現(xiàn)的一個中年老油男。弟弟看著一直吸姐姐的血社會渣滓,但為了姐姐的事也是盡心盡力,真心實意的給姐姐著想。這就是人味,每個人都會有陰暗的一面,也會積極向上的一面。而不是一味的臉譜化。 雖然整個電影基調不錯,但劇本還是少點味,少了點影視作品該有的"戲劇味"。人味再足沒有足夠的戲劇沖突,那就成了你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了,少了電影該有的味道。平衡這兩者也是電影的學問。 具體到電影中男主的心態(tài)轉變還是刻畫的不夠,男人能接受這種事情,不是一般的難,這種轉變出去看看風景,唱唱歌就能坦然接受,還是讓人有點觀感不適的。老實人不是這么當?shù)陌?,用上面的話說就是少了"人味"。這個男主莫名其妙的就脫離群眾"圣人化"了。大家都是人,就他沒有陰暗面,如此陽光明媚,和整部片子的基調有點不符。
最后還有沒見李保田老爺子了,從小就看他的宰相劉羅鍋,到后來的神醫(yī)喜來樂,都是童年的味道。老爺子在這部片里貢獻了教科書一般的表演,希望以后能一直出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影視作品里。
我喜歡這部片子,就像看到了那些普通的北京人的生活。
女主,公司不受待見的行政。人善被人欺,這個表現(xiàn)的有些夸張,同事之間這樣頤指氣使別人很少見。這可能也是為了鋪墊,被前夫的反復壓榨而不敢言聲的合理性。就是這樣一個無脾氣,好說話的人,什么事都是被其他人主導的。
杜微的出場確實讓人驚訝了,這不會是男主吧。開著三蹦子來的一副邋遢的樣子,坐在那里也沒有個坐相。癱坐在那里,抖著腿。還剪指甲,無法讓人喜歡。這是后面設計著反轉嗎?但細看,他說話的方式,坐到那里抖腿的樣子,好像是在掩飾內心的不自然。不知道剪指甲是不是故意為之,猜想是為了引起女方的厭惡感。而另一個鏡頭,又表現(xiàn)了王招的善良,一般人拿上杯蓋,是要蓋杯子。而王招是拿杯蓋蓋住指甲,像是幫著杜微來掩飾。
后面知道了王招的目的,反應也非常正常,被人當成大傻子,羞怒的情緒表現(xiàn)的特別好。開車把王招姥爺和弟弟送回來的時候,就是恨不得顛死你們的那種感覺。
最后說服自己的邏輯算是只能自圓其說吧,什么就要和別人不一樣,其實就是已經喜歡上了人家了,放不下了怎么辦吧。自己總得給自己找個理由。
到最后也沒有期望的反轉,杜微沒有刮掉胡子換上新裝,沒有開上豪車,就是換了件夾克。還普普通通的一個人。這才像是身邊正常的平凡生活。
杜微在影片高光的時候,就是獨唱吧,手腳無措的樣子。
整體印象深刻的竟然是杜微。
影片里面的人物關系,交代的還是比較高級,不是直白陳述的告訴你,而是先讓你產生疑問,再通過人物的對白、情節(jié),會讓你慢慢的找到答案。比如王招的弟弟為啥和她不一個姓。這個男的為啥一下飛機就到王招這來。
總之,導演和編劇都很用心,不知道為啥評分不高。
這樣的影片,雖然演的是別人的故事,但是能讓你感受到那種情緒,我覺得就是一部好電影。
很久很久,甚至根本沒有在影院里見過《尋漢計》這種電影了,是一種難以描述的,充滿了生活詩意的影像,把活生生的生活搬到造夢的電影銀幕上,但又留下了一點理想化的模樣,許是在殘酷的生活留下一個稍微光明了一點的結尾,留給夢里的人一個念想罷了,從這個角度來講,還是一種的悲傷和致郁的情感效果。
話劇演員的表演風格,特色的生活風情,使得影片呈現(xiàn)出了一種獨特的氣質,就像鐘孟宏鏡頭下的臺北,又或者是許鞍華鏡頭里的天水圍。
盡量不劇透地講一下。
這是一個懦弱,善良,學理上來講有著討好型人格的人,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她會如何去處理當下的難關。
懷了前夫的孩子,前夫裝死不想負責,自己又想留下孩子,非婚孩子又不能上戶口,一系列難題降臨,也就有了片名里的“尋漢”,去欺騙,給自己的孩子找一個“爹”。
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批評女主的“欺騙”,進而抨擊影片的“三觀不正”是一種角度,個人認為,如此的看法是一種“正確的廢話”,沒有必要也沒有價值。
一部作品的好壞不是所謂“三觀”能夠決定的,當然也不是我一篇評論能夠決定的。
作為坐在銀幕外的觀眾,看電影的時候可以試著站在主人公的立場,陪著她一起經歷所有情節(jié)和故事,走進去發(fā)現(xiàn),就能夠感受到這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或許就是我們身邊你不經意會忽略的人,表面平靜也許內心波濤洶涌。
需要很專心的看這部片子,沉浸下去,盡量不要放過任何細節(jié)。
王招從小與姥爺一起生活長大,母親離婚再嫁組成了新的家庭,生了一個弟弟。
工作中,是一個任人呼來喝去的邊緣人,每年年會中大獎,也每年都倒大霉,先是離婚,又是意外再懷孕,最后還被公司辭退。
情感上,母親和弟弟她只有索取和吸血,談不上愛;前夫又是一個孩子都不要的爛人,只有姥爺對她好,但又太強硬,不斷地施壓和命令。
性格決定命運,命運也決定性格。
原本社會對于軟弱,渺小的人就不待見,意外的非婚懷孕又增添了一重堵。困局是雙重的,性格和社會(家庭)的壓迫,就像走到了一睹四面都是水泥墻的角落,撞不開也越不過。
靠不了自己的時候只能呼喚神明來搭救了,于是乎杜微出現(xiàn)了。
北京土著,摩的司機,與姥爺忘年交,一個隱藏在底層里,脫離了世俗趣味的人,回過頭來想真像神仙劇里下凡搭救百姓的老神仙,一個濟公式的人物。
他們是游戲里認識的,在游戲里結了婚,再她想要給孩子找一個爹的時候,她約了他見面。流浪漢裝扮的杜微覺得自己配不上王招,見面之后就申請了“離婚”,戲劇化地是又在姥爺?shù)牟》坷镉鲆?。緣分妙不可言,也可以說是編劇的妙不可言。
于是乎,尋漢的目標就定在了“杜微”身上,而那晚水到渠成之時,王招坦白了騙局。即便是脫離世俗的“仙人”也不會接受“喜當?shù)钡慕Y果。
郁悶的杜威一個人跑到了“真愛之都”云南,想著要邂逅“真愛”,卻在酒吧被人調戲。動畫片湯姆和杰瑞的相愛相殺是一種什么感情呢,他問道。
想著給杜微道歉的姥爺和王招,一路追到了云南,杜微沒有責問,反倒最后答應了結婚。他說:“反正跟誰過都一樣”,自己偏不要按照世俗的要求去按部就班的娶妻生子,玩笑地說到“買一送一,天天雙十一”。那一刻仿佛神降臨世間,光芒萬丈。
到最后,去產檢回家的路上,王招說“以前我總是被迫做決定,這一次我要自己選擇,不和你結婚了”。王招成長了,終于會為自己著想,自己決定人生了,我想著。
他們說每次中獎就會倒霉,所以我不想和你結婚了,因為和你結婚就是中獎呀,又哭又笑地,王招接著說道。很感動,真的,這種感動是杜微所講的湯姆和杰瑞的感情。
作為觀眾的我的心情卻仿佛做了過山車。杜微答應——爛片,王招拒絕—神作,說出中獎——感動然后無語著,僅僅幾個詞很難表達那時的感受。
細細回想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了故事的固定化思維里,好像主角從一開始的弱到經歷一些困難之后最后會變強才是對的。但這樣一個完整的線性閉環(huán)故事,大多數(shù)情況下就只會是故事而已。
大多數(shù)現(xiàn)實的人生,到了35歲的人生中段,性格命運早已成為定型,一件挫折能帶來的成長很有限,不足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人還是會陷在自己的思維圈子,一輩子都很難再出來了。
電影最后給了一個光明的結尾,給了童話故事里王子和公主的結局。但杜微,一個理想化得過分的角色在現(xiàn)實里怎么會有呢。看似光明,美滿理想,但是幾乎不會存在。
描繪一種生活情境的時候又揭示了生活本身的悲劇性,這樣的電影很少,注定不會有很多人喜歡,也不會有很多人看。
但我喜歡,故事不完美,因為生活也不完美。
冬夜,郊野,小飯館的外面,王子川喝多了,吐了又吐,任素汐也跟著吐了。吐完倆人倚著籬笆,醉眼朦朧,任素汐欲言又止,王子川冷不丁一句:“你說現(xiàn)在脫秋褲是不是還太早?。俊?/p>
這是“不會談戀愛”的王子川的聊天方式,是對的人才能懂得的浪漫。小時候理解的浪漫,是氣球,是煙花,是音樂,是表白,是王子公主,是轟轟烈烈;現(xiàn)在知道了浪漫還有很多種,是遷就,是包容,是陪伴,是知冷知熱,是相視一笑,是你懂我的笑點我明白你的淚點。
《尋漢計》的故事用網絡語言簡單說,就是一個大齡離異女發(fā)現(xiàn)懷了前夫孩子找冤大頭做“接盤俠”的故事。李保田飾演的“姥爺”,白發(fā)蒼蒼,耳聾眼花,但心明眼亮,他會責備孫女兒懦弱不爭氣,老被人欺負,但又時刻守護,出謀劃策,是任素汐最堅強的后盾,是很多中國人常常思念的“姥爺”。王子川飾演的“杜微”,三輪車師傅,不修邊幅,衣著隨意,嘴上渾不吝,心中有盤算。任素汐飾演的“王招”,說好聽了是乖巧,說難聽了就是慫,在公司被同事擠兌,在家被媽媽和弟弟算計,和前夫離婚了還常接他回家住,表面是為了演戲給姥爺看,也難說內心是否還是放不下。
杜微和王招,一個三輪車夫,一個公司白領,現(xiàn)實中能走到一起的概率大概微乎其微吧。大學時,我們有個女同學和學校門口的理發(fā)小哥談戀愛,愛地轟轟烈烈,大家都不理解一個大學生為什么跟一個沒什么學歷的社會人好上了。真實生活中,“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故事更容易理解,女強男弱就很難被看好,因為“不現(xiàn)實”。所以本質上這依然是個“童話故事”,盡管有很強的“現(xiàn)實主義”質感。
映后交流時,編劇說王招的人物是有原型的,我其實很愿意相信這樣的人物和故事在生活中真實發(fā)生著。拋開身份,杜微和王招放一起,就是“不成功的爺們兒”和“老好人的丫頭”的故事。
成年人的世界都貼著標簽,更多看“面兒”更少看“里兒”,往往外在的條件就決定了關系深淺,但其實誰都明白,若僅同富貴,只有朋友,沒有兄弟,若無共患難,只有夫妻,沒有家人。
只看所謂條件,杜微和王招都落了下風。一個底層工作,言行粗糙,一個離異,懷孕,如果沒有游戲和姥爺摔倒兩條線索,兩個人可能很難有交集。感情就是這樣,只有遇到了,才會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杜微做事敞亮,沉著理智,大氣靠譜,達觀開朗;王招待人親和,處處示弱,本性善良,任素汐塑造的人物似乎都是“付出型人格”,《驢得水》《無名之輩》《半個喜劇》都有類似的情節(jié),這樣的人在生活中很容易受欺負而又被當成“罪”有應得,善良、簡單、不爭都是“罪”。很多人口中的“好人有好報”的“好人”其實是在暗指自己,生活中遇到“好人”總要習慣性戳幾下,表面上高舉道義、鼓吹講道德守規(guī)矩,暗地里蠅營狗茍、沾沾自喜。“好人”不代表傻,任素汐的人物總是小事糊涂,大事有決斷,姥爺設計想把杜微當冤大頭,王招最后關頭還是和盤托出,這個情節(jié)是杜微憤而離開的起因,我相信也是他帶著愛回來的原因。能把自己的“壞”講出來已經是最大的“好”。
觀影過程中我聽到兩次嘆息。
王招在樓下遇到前夫新婚妻子時,或許出于緩和尷尬,女子說:“其實跟誰在一起都一樣?!敝v完臺詞,我聽到后面有個女生長嘆了一口氣。年歲漸長,更知人世荒唐。
電影最后,杜微的一段話作出回應:“都說跟誰在一起都一樣,我這兩天琢磨了,還真不一樣?!蓖跽袉柲睦锊灰粯樱盼⒄f:“明知對方離了婚還有了前夫的孩子還想在一起,就是不一樣。”比秋褲能不能脫了那句更委婉,也更溫暖。這時我聽到更后面有個男生嘆了口氣。也許他是替王招不值得。但故事講到這里,觀眾和人物一起經歷那么多風雨,已經無需在意前面的那些標簽,我們需要相信世界上有比金錢、權力、禮俗、輿論更重要的事。
所以這部電影的劇情還可以有另一種概括:一個不善于表達愛的人和一個不善于尋找愛的人彼此發(fā)現(xiàn)的故事。他們有理由在一起,我們沒理由不祝福。
希望多一些《少年的你》《我的姐姐》《尋漢計》這樣的電影,多看看生活的不得已,更能明白許多的不能理解,其實是因為愛的不夠。
是個好題材,講了特殊政策下的女性選擇,但是很不合理,一通瞎編,單身母親尋找接盤俠,理由是為了孩子上戶口……感覺編劇和導演因為沒有經歷過這個事情,看了一兩個新聞就打算為非婚生子這么個政策拍了個電影,所以拍得輕描淡寫,沒有一處深入,其實去采訪幾個單身母親都比想當然編要好。加上拍得很陳舊,要說比起故事不可信人物不合理,最直觀的還是視聽太一般了,室內戲,中景,很多你勸我我勸你的戲,明明可以演出來的地方讓話劇演員直白抒情說出來,整個一家庭倫理訪談劇。
電影里的人別吐了,電影外的人也快吐了。
就很喜歡,真實的北京,真實的人物,真實的家長里短,真實的壞心思以及真實的無解人生,你說是拍的愛情吧,其實拍的是生活。把一個這么尖銳甚至有爭議的話題拍的這么妙趣橫生,編得這么水到渠成真的是非常好的功力??隙〞腥苏f本片三觀不正,但是哪有怎樣呢,和生活談三觀,生活理你嗎?要那玩意兒干嘛?帶著真情糊糊涂涂過了唄。
一個看了讓人覺得女主何必呢的故事。何必在公司受欺負不反擊,何必懷了渣男前夫孩子前夫不負責還給前夫找理由,何必為了生孩子非要找接盤俠。比起劇情,這部影片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一群話劇導演演員從舞臺走到熒幕。李保田壓卷的演技,張本煜渣得活靈活現(xiàn)。王子川第一次在大熒幕上出演主要角色,酷愛把自己往糙里整的王子川,電影里小臉看著還挺嫩。任素汐的肢體表達表情細節(jié)比她的臺詞更有戲,已經很久沒在舞臺上看到她了,偶爾也回歸一下舞臺吧。
賣羊肉串的阿達西見女主吐了 立刻逆風扇煙 這種陌生的善意最動人
非常喜歡王子川的表演,每一個特寫鏡頭都無可挑剔。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導演在處理招子向杜微坦白的一場戲,導演放棄了對演員面部表情的追逐,而是給了觀眾更多的想象空間,完美詮釋了什么是少就是多。最后許久未見的李保田老師讓我想到了今年奧斯卡的影帝。
保證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性,確實是必要的。但是在女主只是給孩子臨時找冤大頭爸爸,沒有反思,沒有抗爭,甚至“當牛做馬”都愿意,包括對弟弟和母親都是那么懦弱聽話,甘于現(xiàn)狀只有在電影里才能happy ending ,不過此電影也就是當一個故事會看看而已吧。
從頭尬到尾,真的太莫名其妙亂七八糟了,如坐針氈如鯁在喉如芒刺背……任素汐的片子真的一部比一部差了,再也沒有《驢得水》那么好的劇本了。
難得的京范兒喜劇,不愧是唐大年,對白寫得有趣兒,雖然價值觀有擰巴的地方,結尾去大理有點兒崩。我是覺得王子川這小伙兒挺不錯,表演最舒服。話劇出身,到電影里收放自如。杜微剛一出場,就顯出副邪性勁兒來,乍看上去毛茸茸的,逐漸就透出股機靈活泛,久違的北京土著糙老爺們的新京味兒,親切自帶萌點,舉手投足能感覺到他的氣息。據(jù)說,好幾段表演都是他的信手拈來,估計露腚溝子和跨溝踩空都是他的即興時刻,妙。
京范兒喜劇,很少見了
導演還活在90年代。求求求史航別客串電影了
前半段很好,老百姓過日子沒有絕對的價值觀和跌宕起伏,有的只是雞零狗碎和一地雞毛。后半段收不回來了。
看的點映,非常非常溫柔,那種松弛的都市男女的愛戀感覺,只有當年的《志明與春嬌》給過我。
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又一部完美匹配“三如”評價的國產奇葩片。片名是諧音莎翁的《馴悍記》?都2021年了,還光顧著學人家的時代糟粕。每個橋段都寫滿了對女性的歧視,根本是男權社會的結構性壓迫,最后還要讓被工具化的女性感恩戴德、痛哭流涕,任素汐真的看不出這故事的崩壞嗎?李保田這樣一個能在《有話好好說》里爆發(fā)出先鋒藝能的演員,愣是大材小用、心甘情愿地委身于封建老頭的軀殼。節(jié)奏和笑點也是全然失效的,唯一的價值在于揭示出社會的厭女現(xiàn)狀吧。這片要能在五一檔“中獎”,那才邪了門兒了。
不知道到底想說啥,說不通啊,好多角色立不住,好多事情沒說清楚,甚至英杰出來的時候我以為是她客戶,住她家以為是她朋友,睡一張床以為是情侶,她來了句你女朋友不介意吧我以為是炮友,結果告訴我是前夫
執(zhí)行上是合格的片子。任素汐真該改改戲路了,女屌絲,大傻妞,大齡女之類演太多,看似沒心沒肺灑脫,其實憋著一股氣,都是受害者,父權社會、男權社會、傳統(tǒng)觀念的受害者,長得就苦演出來更是那個苦啊,犧牲自己也沒成全別人,還常常不自知,又把別人也拖進去。北京的老胡同、老街道是拆完了嗎,老北京的人都被外來人口稀釋光了嗎,京味生活遠遠沒有8、90年代電影電視里那種親切樸素動人了。PS:大理不是治愈天堂,相反一些東西比北京還庸俗無趣。
這個鬼片子把我血壓都看升高了……就是你很難想象2021年了,還有人會如此刻板的塑造人物,一開始我以為創(chuàng)作者厭男,這片子里真的沒有一個男的是“正常人”,后來發(fā)現(xiàn)這片子還很厭女,然后我就在想,那結尾一定會有反轉或者諷刺吧,結果他媽的居然還是個happy ending,就這么沒了,真的是看到我如坐針氈……就是一個女性編劇寫出這樣一個故事,我是沒想到的,最后恍然大悟,原來是宣傳鼓勵大家去生娃,反正男人不負責也沒事,單親媽媽也能給娃上戶口,是這個意思嗎?另外,這片子表演也很有問題,話劇腔太重,感覺大家都不在一個頻次,雞同鴨講。任素汐老師,請問這就是您認為的現(xiàn)實主義嗎?
那些說人物不合理的真的看懂了嗎?王招從小到大怎么過的,父母離婚,母親再婚,她和姥爺生活在一起,她就是不停地付出付出,期望獲得別人一點點好感的那種人,自尊極低,存在感極低。她為啥和前夫糾纏?老爺子是老腦筋,罵王招她媽一女不侍二夫,而且說自己脾氣不好,不好惹,你就可以猜想王招是不愿意姥爺生氣,不愿意被唯一關愛自己的人拋棄,所以求英杰一起演戲,怎么還性癮了?!現(xiàn)在看電影評電影的門檻這么低這么離譜的嗎?!
整個觀感擰巴。王招這角色沒啥同情點,她姥爺說得對:懦弱,太懦弱了。不結婚不能生那就別生了,在“做人”的根本問題上,該斷就要斷,畢竟,所有的人都不會考慮過孩子將來的感受。(DS大齡女找接盤俠)甚至可以說,此片里的寓意也太看不起女性了。6
再一次證明,現(xiàn)在不缺好演員,缺好劇本。王子川演得真帶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