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Be a man! Do the right thing...
最近在看Russell.Peters的show,他模仿中國人說話,最常聽見的就是這兩句,正好拿來做標題,無比貼切.....
大婚告急,這片名翻譯的多么讓人蛋疼,Something borrowed,多么貼切的一個好名字啊,不是你的,永遠不屬于你,借來的東西,早晚有天是要還的。出來混的,早晚也是要還的.......
跟通常的喜劇不同,這片子從頭到尾喜的總讓人蛋疼無比。跟尋常的愛情片也很不一樣,貫穿首尾的愛情也總是讓人糾結(jié)無比.....外國人啊
看完之后想說的是,這不是一個,像很多評論中所說的,關于小三的故事,這是一個在懵懂中尋找自己本心,尋找真愛的故事。
如果上天注定要你無筆可用,即使你帶了5只,還是一樣要全掉在地上。如果上天注定,即使掉光了你帶的所有的筆,還是會有個人,微笑著,輕輕的把筆推到你的面前
什么叫緣分,什么叫mean to be,這就是了。從那節(jié)叫做torts課開始
既然互相喜歡對方為什么不在一起呢?但是感情總是這么復雜,不是想怎樣就可以怎樣的。越是喜歡越害怕失去,越是喜歡就越要猜疑,越是喜歡就越會畏手畏腳。
瑞秋和Dex就這樣在猜疑,畏首畏尾之中漸漸的失去了對方。男主角就在這樣莫名其妙之中跟瑞秋的閨蜜好上了。瑞秋也就這么懵懵懂懂的到了30歲。
好在酒精就是這么個解放人本性的好東西。終于,兩條線慢慢地在命中注定下開始交叉。
從影片一開始的生日party,女主角瑞秋就在壓抑自己去迎合好友,就像friends里的瑞秋一樣,脾氣好好。總是不想傷害別人,總是壓抑自己的本性,總是寧可傷害自己
然而看看Darcy是怎么報答她的,上來就無視互相喜歡的男女主角,強插一杠子搶走了男主角
但是感情就是這樣一個奇妙的東西,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勉強不來。Ethan清楚地知道這些,于是他選擇默默的站在瑞秋背后,支持她,鼓勵她去追求她的真愛。即便心如刀絞,甚至即便連瑞秋也不理解,要打他,要恨他,他也還是無怨無悔
愛她,所以希望她的過得幸福。只要將來有一天,有那么一刻,心愛的人能夠了解,只要有那么一次,心愛的人能夠輕輕的靠在身邊,讓自己在她額頭上輕輕的一吻,這便夠了
Be a man! Do the right thing. Ethan, you are the man!
那個雨夜,瑞秋終于理順了頭緒,下定決心,回頭向男主角表白。有時候,一個下定決心的女人是無所畏懼的,是比男人還要勇敢的,至少比那個時候的Dex勇敢。
面對興沖沖而來的瑞秋,Dex反而猶豫了,退縮了。并不是他不愛瑞秋了。很多影評說他不是好人,看到瑞秋的大胸女友就不要瑞秋之類的,其實并不是。他只是confused了,開始的時候,他不知道瑞秋究竟是怎么想的,瑞秋的舉動,言語,讓他不敢決定,讓他躊躇不前。他怕失去瑞秋,他怕他一旦做了什么之后,跟瑞秋連朋友也沒得做了。這不正是典型的暗戀糾結(jié)心理么,所有有過單相思或者自己以為是單相思的人都應該理解的
而后,在那個雨夜,面對瑞秋的表白,Dex的猶豫正說明了他是好人,跟瑞秋一樣,他同樣不能無視別人的感受。即便心中愛瑞秋愛得無比火熱,他還是要考慮到他抑郁癥的母親,他父親的警告,他的未婚妻D(zhuǎn)arcy,他不想傷害任何人。但人生有時候就是這樣的糾結(jié),讓人無比蛋疼,在你壓抑自己,試圖不去傷害任何人的時候,傷害到的,卻是所有人
女人總是感性的多些,相對的,男人也是理性的多些。正是理智蒙蔽了Dex的雙眼,讓他看不見自己的本心,讓他不能放手追求他心里真正所想要的一切。
男人嘛,想得多自然花的時間也多,好在最終也總還是能找對方向的。最終也總是能夠be a man, do the right thing!
都說女人的直覺準,其實男人只是理性慣了,漸漸的,想的就多了,漸漸的,就再不理會自己的直覺,漸漸的,就習慣再不聽從自己的本心了
互相喜歡的人為什么不能在一起呢?即便他們要互相猜疑,要互相逃避,但是只要有那么一次,只要有那么一個契機,只要有一人率先捅破那層紙,還有什么能夠阻止他們在一起呢
Again,感情是勉強不來的,假的就是假的,就像Darcy的莫須有的圣母大學一樣?;槎Ycancel了,Darcy出軌并且懷孕了,一切就是這樣詭異的水到渠成而順理成章
真要說影片里有bitch,那就是Darcy了,一直到了最后還是不能理解,還是不能看清整個事情,整個人生,整個世界。最終這樣的人,注定了ends up alone。She deserves it.
就像男主角怎么也不能做個老師一樣,人們總是生活在別人的期望之中。背負的東西多了,也就沒用空間留給自己了。是該承擔責任壓抑自己,還是應該輕輕松松痛痛快快的做自己?生活永遠沒有正確答案,你的生活,你的選擇。Be a man, do the right thing....
2 ) 勇敢的愛和勇敢的不愛
太年輕的人,未必能體會這部片子。
我們在感情世界中,正在變得越來越膽小和越來越自私。因為怕付出沒有回報,怕表達沒有回應。所以,謹慎小心,只敢試探,或都遐想。
投入到一段感情中,絕對是需要勇氣的,做好有可能受傷的準備。
膽小的人,一定會錯過。
計較的人,也一定會錯過。
看到一些影評者評論,女主角,是為了成全朋友而讓出那個愛情。真的嗎?我不這么認為,她未必如此高尚,沒開始,是沒敢開始,或者計較著等那個男人表白。
30歲以后,才真正體會到愛與不愛都需要勇氣,這份勇氣未必是對別人,而是為了真實的對待自己。
3 ) 敢愛的人還有多少
是看了康熙來了的某一期,有位嘉賓推薦看了這部片子,原因是看了這部片子后有可能對思想產(chǎn)生強力沖擊。
現(xiàn)在看后,思維的確混亂了,很羨慕最后相愛的人在一起,雖然就劇情來說,我覺得最后抻的時間有些長了,在經(jīng)過那么多得傷害之后,我會懷疑,那純真的愛情之中會多了多少雜質(zhì)。在瑞秋釋懷之后,準備回去參加婚禮的時候,Dex終于做出了選擇。
其實我的思緒也是隨著片子的進展在不斷波動,看著他們之前幾次的大膽告白和相聚,我突然覺得自己錯過了許多, 許多我愛的人,或者也有同樣的,明知道是愛我我卻讓給了別人的人,但隨著瑞秋釋懷的那一瞬間,我也釋懷了, 其實能怪誰呢, 真的是自己沒有去爭取,有的時候會覺得戀愛的事情, 就應該是男生來主動,而女生就是接受的, 于是錯過了許多,所以誰也賴不了。 這點的確應該反思。
單舊劇情, 我很是懷疑現(xiàn)實中,會有多少這樣子,剛開始相愛,有人說愛情是一塊兒冰,純潔無暇,但是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的波折之后,冰融化之后的再次凝固,會摻入些許雜質(zhì),歷經(jīng)千辛萬苦,兩個人好不容易結(jié)合后,會不會又發(fā)現(xiàn)激情已經(jīng)被耗盡呢。
所以,盡早愛,大膽愛!
4 ) 我們背叛的,其實是自己
以前,我是個道德感極強之人。記得李宗盛為了林憶蓮與朱衛(wèi)茵離婚時,我相當義憤填膺,原本喜歡林憶蓮的我,不再聽她的歌,且開始聽朱衛(wèi)茵的廣播,以行動代表我對外遇出軌之事的憤怒!
當時有個同學好奇問我:這事真有那麼嚴重嗎?
我回答:當然嚴重!因為他們是錯的!
從小,我就看過太多長輩的婚姻被小三介入,隨著年歲漸長,我發(fā)現(xiàn)他們雖然都沒有離婚,但隱藏在女性長輩委曲求全的背後,有太多的眼淚與不甘。為此,我感到世界很不公平,憑什麼男人就能想怎樣就怎樣,女人為保住完整家庭就得努力維持表面和平。
很年輕的時候,我的世界只有對與錯,黑與白,光明與黑暗,只要是錯的事,我連聽都不想聽。
直到多年以後,我無意中看了一部韓劇『秋天的驟雨』,才開始有所轉(zhuǎn)變。這部戲是兩個情同姐妹的好友,鄭麗媛與金素妍,在同一時間分別愛上男主角。鄭麗媛為了姐妹情,忍痛退讓,打算將對男主角的愛藏在心裡一輩子。沒想到,他和妻子金素妍度蜜月時竟發(fā)生車禍,他沒事,妻子卻成了植物人。後來,男主角在妻子昏迷之際,與原本就愛慕他的鄭麗媛產(chǎn)生感情。最慘的當然是醒來發(fā)現(xiàn)被最愛的老公和最好的朋友背叛的妻子。
這部戲當時收視率很低,因為一般人對於摯愛之人的背叛自是憤怒難抑,但撇開道德感部分,我卻覺得挺好看,它很深刻的刻劃出三個人內(nèi)心的掙扎,也讓我在不知不覺中放下對與錯的單一觀點,試著站在不同角度看待“背叛”這件事。
因此,當我看前一陣子很紅的『犀利人妻』與電影『結(jié)婚友沒友』(Somethings Borrowed)時,已不再像以往那般火冒三丈,反而能平心靜氣體會對與錯之外,這些小三戲碼更深層的含義。
當然,“背叛”絕對是錯,但我想深究的是:造成“背叛”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結(jié)婚友沒友』的故事與『秋天的驟雨』如出一轍。聰明知性的蕾秋,與美麗大方的妲西,是從小一起長大情同姐妹的好朋友。妲西的未婚夫是六年前透過蕾秋介紹認識,但其實當年蕾秋與他早對彼此互有好感,只可惜兩人太過小心翼翼的相似個性,導致兩人有緣無份,因而讓生性積極的妲西捷足先登。六年後,蕾秋也理所當然成為妲西伴娘。
然而,她萬萬沒想到,她和他隱藏在心中的愛情,竟在無意中一發(fā)不可收拾。
於是,最愛的男人與最好的姐妹,成為她生命中最大的難題。
【我們背叛的,其實是自己】
我認為,這並非單純搶好友男人的“背叛”戲碼,也不是刻意為小三平反的背德故事,而是為什麼當初明明相愛的他們會錯過彼此?為什麼他們不敢在相遇時做出自己最想要的選擇?
表面看來,蕾秋成全了最好朋友的幸福,但實際上是她不敢做自己最想要的選擇,她怕他不愛她,怕一切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於是只能眼睜睜看著最愛的男人變成好姐妹的男人。成為妲西未婚夫的他,亦是如此。他明明深愛與他十分合拍的蕾秋,但即使追出酒吧門口,仍不敢對她表白。
膽怯,迫使他親手斬斷了兩人美好的情緣。然而,蟄伏在內(nèi)心深處的渴望,不會輕易消失,反而會隨時間累積,益發(fā)鮮明。
越是深藏的愛意,在關鍵時刻,越是與理智背道而馳。
於是,背叛未婚妻,與背叛好姐妹的他倆,成為別人眼中的爛人。
但我卻深切感受到,他們背叛的不僅是妲西,而是自己。
很多時候,人總是無法做自己最想要的選擇。妙的是,做決定的明明是自己,理由卻總是指向別人。成為律師的他,真正想做的事其實是教書,也許是為了父親的期望,使他最終未能成為老師。蕾秋從大學開始就暗戀他,卻在妲西出現(xiàn)以後矢口否認自己真正的心情,她為的是珍貴的友情,因而放棄最想要的愛情。另一個同樣默默守護蕾秋多年的異姓好友,簡直是她的翻版,為了杜絕其他女生的靠近,他寧可以自己是Gay為由拒絕愛情,也不願承認他早已心有所屬。
無法做最想要的選擇,是因為我們不夠勇敢,害怕被否定,害怕被拒絕,害怕原本安逸的世界從此破滅。於是,情願以駝鳥心態(tài)躲在自以為安全的世界,甚至自欺欺人告訴自己:人活著不能太自私,要為別人著想。然而,實際上,難以面對可能的失敗與困難,才是無法隨心所選的真正的理由。
於是,表面故作理性,內(nèi)心卻徹底分裂,以為放棄最想要的,仍能找到其他的快樂替代,卻不知一個無法與自己坦誠相對的人,付出的將是一生難以幸福的嚴重代價。
因為,我們都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有能持久美好的感受,都來自於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包括人人都想要的幸福。
如果沒有勇氣做自己最想要的選擇,只能將幸福拱手相讓。
沒有幸福,依然能生活,也不妨礙人生其他的可能性;但沒有幸福,我認為人生最重要的“夢想”與“愛”似乎都成虛妄。
【選擇與自己坦誠相對,一切永遠不會太遲】
有人說,電影的結(jié)局太過理想化,實際情況也許應該像『秋天的驟雨』一樣,兩個情同姐妹的女孩斷了聯(lián)繫之後,最後的遇見,也因之前徹底的傷害,只能永遠疏離。
但是,我喜歡後來每個慣性自我逃避的人,勇敢與自己直面相對的改變:他終於鼓起勇氣拒絕不想要的婚姻;蕾秋終於勇敢留住她想要的愛;蕾秋的異性知己終於對她表白。而我竟在他的表白中潸然淚下:
『我一直愛著妳,每當妳愛上別人,我就更愛妳;我的愛不是排山倒海般激烈。每當我愛上一個人,我只會默默喝玫瑰葡萄香檳,一個人看“手札情緣”?!?
重點不在於他的表白是否成功,也不在於他倆蹉跎了六年的愛情能否開花結(jié)果,而是他們分別跨越了自己內(nèi)心的難關,當他們選擇不再背叛自己的那一刻起,遠離的幸福之神將重新眷顧他們。
往後,不管和誰在一起,無論生活有怎樣的轉(zhuǎn)變,我相信一個願意與自己坦誠相對的人,定能打開內(nèi)心重重枷鎖,過自己最想要的日子,愛自己最想愛的人,並在時光的行進中,慢慢修補曾因懦弱造成的傷害,讓遺憾不再只有一種面貌。
愛情如此,夢想如此,所有出自本心的選擇都應如此。
當我們不再懼怕於黑暗中張開雙眼,才能看見一片漆黑中隱隱透進的微弱之光。也唯有不再勉強自己,拋棄自己,人生的憾事才會少一些。
而後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才是決定此生幸福與否的關鍵。
我也因此明白,當我因為自己的不快樂而遷怒他人時,我所厭惡的其實是不夠勇敢的自己。我最難以承認的是:我想面對自己,卻總是在一再背叛自己。
生性被動,經(jīng)常無法選擇,不曾主動追求一段感情,也幾乎從未決定想做的事,更不曾正視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好像這樣可以,那樣也無妨。但骨子裡,我明明是極有主見之人,可我的主見卻只反應在小事上,真正影響我人生走向的大事,我反倒猶豫不決,明明該往前走,卻總留在原地不動。
我想,這樣的我未必是念舊或長情,我只是害怕改變,害怕變動可能帶來的困境。於是,我才會像蕾秋一樣,想與自己維持一種表面的平衡。可我也漸漸發(fā)覺,每當我自以為內(nèi)外平衡之際,體內(nèi)總有股極其強大的力量不斷衝撞我的心,不知如何是好的自己,只能以暴躁或低谷情緒與之相對。
此刻,我想起林一峰曾說:『生活,就是找一個方法跟自己長久相處?!?我想說,也唯有能與自己直面相對,才能跟自己長久安然相處;能與自己安然相處,內(nèi)心的黑洞就不再是無底洞;不再是無底洞的心,也將不再有巨大的匱乏。
走出電影院的那一刻,我感到神清氣爽,不是因為所有的煩惱瞬間消逝,煩惱依舊在,劣根性也不可能一剎那斷乾淨。我只是突然明白了卡住自己的原因:不是因為別人,而是自己。
我改變不了任何人,但至少我能改變自己。
對與錯,依然無庸置疑,但造成對錯的原因更是重要。這是小三電影教我的事,看似輕微,卻讓我在無形中又跨越了自己。
從今以後,即使別人背叛了我,我也將不再背叛自己。
原文發(fā)表於:http://blog.sina.com.cn/aiyung
5 ) 剩女參考手冊
如今的職場佳人們大都懷揣一顆恨嫁的心,終日惴惴期盼自個的白馬王子何時降臨?如果你也在此行列徘徊的話,那不乏看看[大婚告急]緩解一下心頭的憤懣。影片改編自艾米麗·吉芬的暢銷小說,講述了一名任職紐約高端律師事務所的大齡剩女瑞秋,在她30歲生日派對后和戴克斯發(fā)生了“一夜情”,而這個男人卻是自己“好姐妹” 德茜的未婚夫,瑞秋無可救藥地愛上了戴克斯,可此時此刻瑞秋的藍顏知己伊森也橫插一腳,于是愛情與友情糾葛纏繞讓這出冤家好戲變得剪不斷理還亂。
像此類描寫職場女性生活、婚戀的讀物在英語中被稱為chick lit,情節(jié)輕松幽默、觀點不乏一針見血的愛情小品如今受到眾多讀者的青睞。于是希拉里·斯萬克慧眼識金買下小說版權并且親任制片人,考量再三之下邀來盧克·格林菲德?lián)擺大婚告急]的導演,盧克此前已在電影圈混跡了十余年,也掌鏡過像[鄰家女優(yōu)]和[模范賤兄弟]這樣的類型喜劇,對于男男女女戀愛諸事也已是輕車熟路,而要知道像[大婚告急]這樣打著“職場剩女“招牌的都市愛情喜劇向來是歷久彌新的佐餐佳品,想想看著一伙俊男靚女在銀幕上演著“三角戀情”或“橫刀奪愛”的狗血劇情,底下紛紛幸災樂禍的觀眾別提有多解氣了,別說更有像金妮弗·古德溫和科林·伊格斯菲這樣的養(yǎng)眼臉蛋變著法地使勁,我們還有啥不滿足的呢?
6 ) 六年驗證一段感情~一點也不過分
you don't know the one
Who dreams of you at night
And longs to kiss your lips
And longs to hold you tight
Oh I'm just a friend
That's all I've ever been'Cause you don't know me
Afraid and shy
I've let my chance to go by
The chance that you might
Love me, too
--------《you don't know me》
有一類女孩,內(nèi)心敏感,注重感情。在外人面前害羞靦腆,在閨蜜面前放肆毒舌。但是不知為何,這類女孩的身邊總有一個光芒萬丈的BFF,熱情奔放,極具異性緣,更要命的是這兩個女孩卻有著一起成長不可分離的友情/親情。
RACHEL在法學院先遇到了DEX,DEX的第一次出現(xiàn)就讓她感覺與眾不同、小鹿亂撞。但是不夠自信的她不會相信這樣一個PRINCE CHARMING般的男生會和自己有一樣的感覺。傍觀者很容易就看出,DEX粘著RACHEL當他的STUDY PARTNER目的很明確,因為這樣一個不可能淹沒在人群中的人大可以和COOL PPL混在一起。但是RACHEL不能確定他們之間的是什么,她只能默默抑制自己的感情生怕說出來自討沒趣。
然后,到了那個萬惡的酒吧慶祝之夜,DARCY的出現(xiàn),那無聊的TRUTH & DARE游戲。也許她沒有出現(xiàn),她沒有表現(xiàn)的那么AGGRESSIVE,好好的當個“朋友” DEX在那夜之后很可能真正的ASK RACHEL OUT。
很多人也許迷惑為什么RACHEL當時要說不介意?因為她比起和DEX之間剛剛萌芽的小愛情,她更加重視這20多年來她認為最重要的友情(這時候這兩種感情是分不清楚的,SHE LOVES DARCY)更何況她說了介意,按照DARCY的性格就會收手嘛?
DARCY屬于那種張口閉口把I LUV YOU掛在口上的典型美國女孩,心情好了人人對她來說都是SWEETIE,心情不好了全世界都對不起她。而太SENSITIVE的RACHEL每次都把DARCY的話當成真的來聽。因為她太在乎她了~
6年后的生日宴后,DEX的告白,讓傻傻的RACHEL終于相信自己也是那個可以贏得愛情的人。而當DEX說6年來他愛著的一直是R時,更堅定了她要為愛賭一把的信心。
再來說說DEX,他的性格肯定很受熒幕前的女性們詬病。但這樣才真實啊,電影又不是童話,不會每個男主人公都像王子一樣will sweep off your feet, lead your up the stairwell。
很高興,這不是一部“最后女主角發(fā)現(xiàn)原來尋尋覓覓那么久,真愛就這自己身邊”的電影。那樣的陳詞濫調(diào)已經(jīng)不適應這個時代了,而近來令人感動的一些愛情電影,如“ONE DAY”講述的都是堅持的,禁得起時間考驗的愛情。時間不僅能沖淡不靠譜的愛情,更能讓MEAN TO BE的兩個人體會對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
為了大團圓結(jié)局還非得扯上kate那段有的沒的外遇還真挺讓人反感的,擺明了就是小三得逞了不是嘛。ps,影片告訴我一個道理,別總以為別人搶你的,其實根本就是你自己不會爭取罷了。
一個沒有happy ending的chick-flick,不是好chick-flick
"I don't wanna win by default; I wanna be someone's first choice"-Rachel
希望我的人生里能先有個Marcus再有個Ethan,然后Dex和Rachel這種人離我遠遠的
為什么大家對rom com要求那么高呢? 只要人好看+好笑不就行了~john krasinski i love you so so much.
就是一對奸夫婬婦最終修成正果的故事嘛..每次Ethan這種角色都變炮灰...我的Ethan呢~5555555
Painful to sit through, the main characters have no chemistry whatsoever, and it's pathetic that the deleted scenes had more to tell about the story and funnier! -- 2011-10-9
Jesus, when I'm in love, I drink rose and watch Remains of the Day. 哈哈,看故事簡介本來大概是不會看的,又想正好七夕看部chick-flick應應景也不錯,而且一直都還挺喜歡Ginnifer,不過她怎么老演剩女呢,明明很pretty嘛。一如既往地討厭這類電影里的男主角,JK挺可愛的,尤其是表白那段。
想法是好的,想闡述追求理想,忠于自我的主題。但各種人物的設置,對手戲,都讓整個故事透露著不合理,簡直就是為了編而編出來的愛情故事。兩個很相愛的人墨跡了四年誰都不肯說,又墨跡了六年,搞了很多事,牽扯了很多人,才肯說。自作孽啊。。。
雖然我喜歡瑞秋這演員,非常不喜歡黛西這個演員,是愿意瑞秋好,但這片子三觀不正的令人發(fā)指,怎么大千世界朗朗乾坤,就非得在這么幾個人里面轉(zhuǎn)悠啊?怎么為了讓大家覺得瑞秋和黛西的男友睡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就得安排黛西也出軌還恬不知恥啊?幼稚,......賤人們........
我認為這電影並非單純搶好友男人的“背叛”戲碼,也不是刻意為小三平反的背德故事,而是為何當初明明相愛的他們,竟會錯過彼此?我想,無法與自己坦誠相對,才是難以隨心所選的真正的理由。一個人如果沒有勇氣做自己最想要的選擇,只能將幸福拱手相讓。有時候,我們真正背叛的,其實是自己。
Kate Hudson徹底淪為大媽,最出彩還是John Krasinski,但這個結(jié)尾也太隨便點了吧?
從一開始就讓人冒火又抓狂的片兒~一派喜氣欣欣向榮的表象下,每個人都各懷鬼胎:男主像一簾幽夢里的楚濂,賤到讓人牙癢癢,在兩個姐妹間跳來跳去,還極沒主見!女人自以為固若金湯的友誼在愛情面前脆弱的不堪一擊,卑微的一塌涂地;時間不是衡量友誼深淺的尺度,真誠才是,信任才是,心靈相通才是??!
凱特哈德森把這片給毀了。
輪到自己的時候不要。。。輪到別人的時候才知道要搶。。。厭煩這樣的。。。。。。。。。。。。。
Jen最後居然不是和John在一起!你們能接受嗎!我不能!百分之八九十的笑點都是出自John,觀眾愛他愛得要死好不好!另外男豬就是too good to be true啊,而且之前一直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我覺得直到最後一刻Jen如果是拿著襯衫走向John,觀眾都是可以接受的!
不好意思。我是因為Kate Hudson才看的。
一星給新郎的肌肉,一星給敢于面對自我的劇中人,大愛新郎肌肉
I love Ethan!And it's nothing to do with that crap couple!
不喜歡各種形式的第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