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到港唔睇三級片,自稱低俗也枉然?!赫裼ⅰ?br>
在香港看完彭浩翔的新作《低俗喜劇》,對于該作品的孰優(yōu)孰劣,我發(fā)覺我沒辦法簡單地用一句好壞來定論。
毋庸置疑的是,在電影放映的這一個半小時內(nèi),你絕對會不間歇地放聲大笑,笑到臉部肌肉抽筋。它在搞笑方面絕對是有ISO質量保證,所以你如果只是單純地想去買笑,客官我強烈推薦你去觀看《低俗喜劇》。
全場我笑得超級過癮,但等電影結束后你若問我它是不是好電影,我則不得不陷入沉思。
正如我在該電影里所學到的,“洗澡彎腰撿肥皂”這個簡單尋常的動作在你家浴室里進行時,它再普通不過。但如果把場景換做“男子監(jiān)獄里的洗澡房”時,這個動作便成了你屁股失去貞操的認證標簽?!靶c很多”這種評價和“洗澡彎腰撿肥皂”類似,在不同的針對對象下,是會衍生出不同的含義。
這便是我顯得矛盾的地方。我會說,《低俗喜劇》作為一部電影,它非常一般,甚至在彭浩翔的電影里,接近差的水準。你肯定會反駁我:可是你全場都笑得很爽啊,這部電影難道算不上成功嗎?
如果它是一部棟篤笑(搞笑脫口秀),或者一部“笑料集錦剪輯”,我會毫不猶豫給它十分滿分。但是,優(yōu)秀的喜劇電影肯定會讓你發(fā)笑,但是讓你發(fā)笑的未必是優(yōu)秀的喜劇電影?!兜退紫矂 吩谖业臉藴世?,它算不上一部及格的電影。它最大的硬傷便是它缺少電影應該具備的“戲劇高潮”。
無論優(yōu)劣,每一部電影都應該擁有自己獨有的“戲劇高潮”,它未必是電影最有趣最精彩的部分,卻是把氣氛烘托到最熾熱的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V字仇殺隊》的“戲劇高潮”是V怪客舍身取義,民眾們戴上面具平靜地往市政府大樓聚攏前行。
《肖申克的救贖》的“戲劇高潮”是安迪陰了典獄長一把,爬出骯臟陰暗的地下道,在暴風驟雨中張開雙臂擁抱自由。
《死亡詩社》的”戲劇高潮“是尼爾絕望自殺,二十多個學生毅然站到了課桌上面,向黯然被辭退的基廷先生獻上致意:“船長!我的船長!”
但《低俗喜劇》沒有。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落魄監(jiān)制如何想方設法籌備制作一部《官人我又要》的三級片的故事。但我看到的是,彭浩翔如何聰明巧妙地把很多個質量上乘的黃段子整合到這個故事里,這個場景講完這個黃段子,就跳到下個場景繼續(xù)講另一個黃段子。整合得很出色,一點都不顯生硬,不會讓人產(chǎn)生編劇硬把這個段子生搬硬套進故事里的突兀感。但是,整個故事卻因此顯得毫無重點,沒有故事應有的鋪墊和高潮迭出。
我問和我一起去看該電影的SAM和杰克:“你們覺得該電影最高潮的部分是哪里?”他們的答案基本一致:就是電影開場不到二十分鐘杜監(jiān)制赴約暴龍哥的“鴻門宴”那一段。
這也驗證了我以上的說法:該電影就是由各個黃段子笑話集錦剪輯而成的。否則我們不會因為“鴻門宴”這個笑話在電影里那么多個笑話里最搞笑,所以我們一下子就覺得開頭的那段是高潮——即使它根本毫無鋪墊和渲染,完全不符合戲劇高潮的誕生標準。
我在觀影過程中,隨著劇情發(fā)展產(chǎn)生幾個很明顯的感受,也證明了該電影的故事的節(jié)奏失衡——因為上述原因造成。
第一,大概看了一個小時,我按著以往經(jīng)驗早就覺得鋪墊情節(jié)應該完了,苦苦等待所謂的“戲劇高潮”來臨。
第二,當杜監(jiān)制籌備好一切,終于要開拍《官人我又要》,我摩拳擦掌以為電影的高潮迭起的部分終于要來臨。結果他被葉山豪推搡倒地昏迷,醒來四個月過去,電影拍完了。我一直以為最可以發(fā)生精彩故事的“拍攝期間”被杜監(jiān)制的昏倒忽悠過去了。
第三,雖然拍完電影,但是劇情又激起了新一輪的矛盾。暴龍哥對拍完的電影非常不滿意,威脅要燒毀底片。我驚嘆,原來彭浩翔留了一手,高潮現(xiàn)在才要開始。
第四,結果,看過電影的大家都知道,杜監(jiān)制用了神奇的一招讓電影起死回生。這個“高潮只用了僅僅兩分鐘。接著電影就這樣結束得讓我措手不及。
故事結束得如此突然和不可挽回,讓滿心期待的我有了狠狠一拳揮空的失落感受,就像看到擂臺上的拳擊手叫囂挑釁得青筋暴起胸前凸點,結果裁判揮手示意比賽開始,拳擊手只揮出了一拳就把對手解決掉。
也像用電影里的爆炸嘴去對付不舉:“齋爆炸,唔射?!?/div>
2 ) 人生最緊要搞笑
看彭浩翔的電影總會有大量的粗口對白,還有濃濃的港式味道,而鏡頭也總是對準繁華都市里的小人物。這部用12天的時間炮制出來的《低俗喜劇》,同樣粗口、港味、小人物,跟華麗、炫目、大制作一點都占不上邊,然而觀眾卻偏好這口,票房累計超3000萬。
杜汶澤在電影里面的角色杜惠彰,他既是一個卑微的電影監(jiān)制,也是一個無用的丈夫,還是一個溫柔的慈父,更是一個喜歡年輕女孩的猥瑣老男人。這個監(jiān)制,其實并非如同我們想象中的那么體面——市場競爭激烈,沒錢開戲,被迫北上找老板投資,喝酒賠笑,犧牲色相——這個監(jiān)制當?shù)眠€真是能人所不能,簡直要把自己逼成超人;這個丈夫,為了自己的夢想,“砸鍋賣鐵”都要去拍電影,很“自私”也夠“幼稚”,連贍養(yǎng)費也要一拖再拖;這個父親,是女兒心目中的偶像,努力實現(xiàn)女兒“希望在電視上看到爸爸”的小小愿望;這個猥瑣老男人,三四十歲還老牛吃嫩草,“潛規(guī)則”女演員,拍的還是三級片。
“鳩毛”理論、咸酸菜炒牛歡喜、爆炸糖口交、人獸交……各種離奇,各種荒誕,各種重口味。整部影片,充滿了各式各樣成人話題。我很喜歡杜汶澤sell“橋”的那段對白,看得我捏了一把汗,最終被那句“我真系作唔落去喇?!币β暋R埠苄蕾p鄭中基那一個關于拍《官人我要》續(xù)集《官人我又要》和續(xù)續(xù)集《官人我仲要》,還要找回兒時女神邵音音來當三級片女主角的good idea,夠大膽。也覺得爆炸糖這個玩意兒實在太有創(chuàng)意,值得一試。也認同杜汶澤去見女兒的校長時那一番慷慨激昂的育兒理論,何必要孩子在名校里犧牲了只有一次的快樂童年——很多父母總是用“我認為”去思考,卻忽略了孩子們“想要什么”的自由。
雖然這部電影被拍成為一部喜劇,同時也拍出了我們平頭百姓的百味人生,在一波又一波笑聲之間,停頓處滿是辛酸與無奈,又是那句老話:現(xiàn)實是殘酷的。監(jiān)制沒錢吃飯沒錢付贍養(yǎng)費,導演要開麻將賭檔來維持生計,想拍電影卻無奈屈服在投資方的淫威下只能拍自己不喜歡的電影,作為父親想跟女兒多多相處卻受到前妻的阻止。
夢想總是在現(xiàn)實里遇上尷尬,成長就是慢慢習慣現(xiàn)實老愛跟你對著干。
雖然從小就知道“現(xiàn)實是殘酷的”,然而,到底有多殘酷卻并沒有什么概念,甚至,或許連殘酷本來是什么也一無所知。直到離開了校園很久以后的某一天,終于無法忍受所有的委屈,眼淚無可抑制地爆發(fā),在只有零星燈光的回家路上,才窺見了殘酷現(xiàn)實的一點端倪。
原來,承受無端的謾罵,就是現(xiàn)實的殘酷;原來,面對當下漫無目的的人生想作出改變卻又無計可施,就是現(xiàn)實的殘酷;原來,沒有得到自己的理想工作,這也是現(xiàn)實的殘酷,失戀是殘酷,失業(yè)是殘酷……人活著本來就是要經(jīng)歷殘酷,然而“人生最殘酷的地方也許根本不是殘酷本身,而是你必須得穿越殘酷本身,到達彼岸……”——這個句子是我在《最愛的男子》這本書里讀到的,那時候讀著覺得很厲害的句子,如今看來卻是另一番滋味,猶如一抹陳香,沉淀下所有浮躁的菱菱角角,叫人安心。
電影成功地跟觀眾開了個高級玩笑,令人不禁會心一笑——人生也莫過于如此,笑中有淚,恨中有愛。所以說,無論如何,要學會自娛自樂。沒有人哄,就自己來逗,沒有人疼,就自己愛自己多點。
所以那夜,我獨自在黑夜里擦干眼淚,對自己說:人生最緊要搞笑,最強的武器就是幽默。
人生就是要有這樣的喜劇精神。
3 ) 暴龍哥是真低俗——低俗喜劇
有的人,離了婚,講粗口,凡事還有度;
有的人,講粗口,和驢交往,過了火,更過火的是還要逼別人與驢交往。
暴龍哥是真低俗,欺負人是真低俗,有時候人是荒唐透頂。展現(xiàn)人的低俗和荒唐,即是喜劇,低俗和荒唐的喜劇有笑,沒有淚。黑暗,陰郁,下賤,愚蠢,這類題材都可以成為低俗喜劇的題材。
彭浩翔的片尾是非常精彩的,2001太空漫游的配樂配上杜汶澤同椅子的“互動”,充滿了喜劇效果,很好笑。
4 ) 對彭浩翔保持敵意
不出所料,緊接著國民教育的輿論話題,《低俗喜劇》在香港票房高收。半年前的香港國際電影節(jié),這部亮出低俗賤格牌子、打著保衛(wèi)粵語粗口文化的片子,令在場觀眾陷入了可怕的癲狂。說是粵語,電影跟廣東廣西等白話區(qū)聯(lián)系不大,它只關心香港(電影圈)的人和事,只伺候香港觀眾。在缺少預算的情況下,劇組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拍完了片子。說真的,寫到這里,我都差點要以為彭浩翔就是香港電影的良心,一心用誠意來做電影。
然而,還是半年前,《春嬌與志明》時候,喜歡在微博上耍京腔的彭浩翔一邊罵發(fā)行方、一邊罵觀眾,令人大跌眼鏡。這個擅耍小聰明、從不掩飾沾沾自喜情緒的香港導演,面目愈發(fā)可憎。具體于《低俗喜劇》這部片子,它所表現(xiàn)出來的騎墻姿態(tài)最令我反感。固然也可以解讀為:這是彭浩翔對香港《電影檢查條例》的反擊(《出埃及記》、《志明與春嬌》上映時的風波),只是,《低俗喜劇》的用意恐怕不在于此。在合拍片成風的情勢下,香港成為被遺忘的領地。眾多合拍片主要考慮內(nèi)地市場,基本摒棄了本土市場。這時候,如果借得本土話題來炒作一把,轟動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顯然,最能吸引眼球的不外乎三級片,與其被打為十八禁,不如主動宣稱:我就想拍一部低俗的東西,特區(qū)影視處順道還了一回人情債,被動配合。本質上,《低俗喜劇》與《維多利亞一號》的行銷策略并無二異,但彭浩翔這回選擇了輕裝上陣,降低風險,穩(wěn)賺不賠。《維多利亞一號》的血腥暴力叫很多人吃不消,那就換個路子,開開下三路的玩笑,變本加厲也無妨。于是,整部《低俗喜劇》就好比餐桌上滔滔不絕的黃段子笑話,主動下三路,大打諧音擦邊球,剝削和貶低女性——也是彭浩翔屢試不爽的。貌似無毒無害的背后,彭浩翔包藏了禍心。他把自己降格為低俗,此舉又事先堵住了批評者的嘴巴,絕對的立場正確。
《低俗喜劇》的一大利器莫過于關懷香港觀眾,其居高臨下的點來自于香港以外的觀眾聽不懂地道粵語方言,領略不到笑話滋味,因為最地道的東西是在粗口里,千變?nèi)f化、不得其蹤。但說個不好聽的,就因為你在香港,講出來的粗話都比別人有殺傷力不成……為了爆粗而爆粗,以及如何把粗口說得溫文爾雅脈脈含情,面對彭浩翔的這種“機靈笑話”,片子當真讓我好感全無。更何況,很多黃段子早不新鮮了,彭浩翔還非讓劇中人物極其認真地重復上一遍,相當之乏味。整部電影的最大毛病就是為了講段子而講段子,情節(jié)松垮,毫無節(jié)奏可言。
此外,片中出現(xiàn)來自廣西的土老板,他的荒唐行為和那桌筵席成為了宣傳亮點。想想也極其可笑,《低俗喜劇》直接嘲諷的對象是內(nèi)地和不開化的內(nèi)地人。彭浩翔又一次收買了人心,要知道,這種現(xiàn)象當然不可能發(fā)生在香港,因為香港那么文明。即便可以說有真人真事,香港電影不景氣,找錢找到了內(nèi)地去。那么,他還不如去講大亨和女明星,看哪邊影視圈更離譜。最后,如果彭浩翔真對內(nèi)地有那么大的敵意,何必夾著尾巴來北京廝混,兩邊討起好來。
《低俗喜劇》的走紅也暴露了港人的壓抑,即便廟街大叔喜歡丟來丟去好不自在,但在香港社會的道德體系里,講文明的要求恐怕比內(nèi)地要嚴格出許多(這也反應在苛刻的電檢條例上)。彭浩翔成功釋放了很多人的苦抑,平時爆不得粗、耍不了賤,那假借電影,大家都爆漿瀨尿了一把。殊不知,在人人粗口的背后,這部電影暴露了它的弊病,沒有一個人物形象是成功的,每個人的出現(xiàn)都是形同詹瑞文,只為刻意引出一段粗口、一個低俗段子,甚至連小童都不放過。
即便調侃3D《肉蒲團》還有一絲昔日彭浩翔的影子,但到了這部電影,彭浩翔早已面目全非?!顿I兇拍人》時代,他真的會把“想拍電影”掛在口頭上,拼命把好玩的東西都用上?!禔V》時代,即便也算真低俗,好歹有個年少輕狂、不負少年時,很傻很天真。現(xiàn)在的《低俗喜劇》,塞滿粗鄙卑劣的段子,散發(fā)著難聞銅臭,直叫感慨,人心不古。影片依然在談論電影,從頭到尾都在說拍電影,卻無恥敗壞,直叫人惡心反感。
如果真要在《低俗喜劇》里尋找所謂的港味,那當真是無比荒謬的事情,上了宣傳營銷的當。要地道港味,《桃姐》和《奪命金》方才是值得表揚的對象。就說眼下,面對慢慢失去本土特色的《麥兜》,觀眾依然能感受粵語之美,獨特性不可取代。這樣的文化保育,正經(jīng)要緊,亦讓人正視和尊重?!灸隙贾芸?9月】
注:douban著名彭黑 半輩子 以及 五色全味 對此文亦有幫助。前者貢獻了標題靈感,后者在鄙人嗾使下寫了《春嬌與志明》評論,結果遭狂噴……
5 ) 執(zhí)著于形態(tài)
一個月離職三次的我染上了每天早上八點鐘起床的壞習慣最操蛋的是晚上刷牙已經(jīng)堅持了半年但還時不時蹦出不太想刷的念頭。
我自認為這來源于焦慮不找工作會餓死而不刷牙則不會更可怕的是每天八點自然醒在某些人看來是求之不得的。
對工作的厭惡讓我在上家公司的雞湯中清醒看到自己前半生的一個個錯誤選擇只換來別人實在無法與我溝通后被迫說出的忠言。
最近聽到的很有意思的一句話就是藝術院校的學生之所以沒成名的占多數(shù)是因為他們對藝術這個形態(tài)的執(zhí)著。
這句話和今天早上看的《低俗喜劇》真他媽絕配因為彭浩翔估計就是以前這樣后來才明白藝術其實只屬于自己的人。
我對其中杜汶澤前妻說他上學時候把飯錢拿去看電影而問她借錢吃飯的片段很有印象因為杜汶澤就是一個所謂為愛好打工的的電影監(jiān)制。
電影里解釋為愛好打工=付不起女兒撫養(yǎng)費見不到女兒=向就要看三級片的內(nèi)地土豪低頭=吃牛歡喜逼與獸交被槍指頭=被前妻指責人生=要把投資商愛騾加在自己電影里=用自己奇恥大辱炒作新片。
這片在豆瓣上只有6.3及格分所有打一分的評論基本都是一個觀點那就是彭浩翔不想再拍電影了而且還把粗鄙不堪的東西搬上臺面作為香港電影文化的一部分當然還詬病了影片上映時他在微博上的宣傳攻勢。
觀眾其實說的沒錯跟《出埃及記》相比《低俗喜劇》太線性也太直白沒有意味深長的鏡頭只有直抒胸臆的黃段子。
可玩了大半輩子黑色幽默的彭浩翔其實也沒毛病《低俗喜劇》夠荒誕夠黑色夠劇情不覺中給了那些盯著陳靜E奶聽著黃段子笑出聲的人一記記響亮的耳光還讓他們不自知。
鍋只能讓擺什么姿勢都差點意思的藝術來背誰讓你沒有一個端莊的姿態(tài)什么解釋都可以當做標準答案?
這讓我一度想到《讓子彈飛》如果問那些給《低俗喜劇》打一分的“彭浩翔是不是應該去姜文那兒補補課?”Ta們會怎么回答?
一個故意讓你回味一個你輕易不會回味所以就一般不去回味到底哪個才更有被回味的價值或者說哪個才更“藝術”?
三個問題求的都是一個答案——
不管男的女的都他媽好色成性沒一個奔著電影去的。
6 ) 有創(chuàng)意無驚喜的彭氏低俗文化
有創(chuàng)意無驚喜的彭氏港產(chǎn)幽默短片,可提神醒腦切勿入戲太深,可一笑置之不可模仿,低俗只是一種文化而已。
看過幾份港報的評論,又或者是繕稿?把它當香港的核心價值,是的,淪落到要sell粗口了!哪個地方?jīng)]有粗口?但是把它當賣點的恐怕也只有香港了。粗口和港氏幽默充其量只能是一種文化,如果可以上升到核心價值,那也就不難理解為甚麼香港誠品書店第一晚的深宵書堂本來美其名曰讀書分享會,講著講著變成北漂作家和導演的內(nèi)地見聞批判會。(如果特別關注他們 的微博)反正我是看到了才華下那個狹隘的心胸和刻薄的嘴臉。
科大的教授寫過一篇關於中港經(jīng)濟的評論,中肯地表現(xiàn)了中港矛盾的微妙之處。從經(jīng)濟上的平衡到附屬關系,大陸強大令港人優(yōu)越感受挫,所以他們認為自己的核心價值要捍衛(wèi),內(nèi)地的則是顛倒是非。
那些跟我一樣曾淨盲目著迷港產(chǎn)片和香港文化的小粉絲們,你們一定是沒在香港生活過,距離和年輕讓人特別迷戀才華和自由。
我也非常喜歡崇拜彭浩翔的才華和作品,他的小品故事的成功也提醒有滿腔熱血的追夢人,如果你們還有夢,那真是讓人感動的事。只是這種小品電影,玩創(chuàng)意還能玩多久?撐得起香港電影業(yè)嗎?像片中說的,你陪睡也不一定能上位。各類好掉牙的橋段,是不是以sell小驚喜的彭浩翔江郎才盡了?;蛟S有人也對這種無突破的小創(chuàng)意悶了?希望我不是一個人!
如果僅僅因為這套戲讓人從頭笑到尾就給5星,那大家對彭浩翔太從容了,買兇拍人,志明與春嬌,甚至維多利亞壹號都比它要好。太盲目的崇拜未必是好事,為什么我這般挑剔,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btw,o靚模素顏後真是...宅男們可以醒醒了。
各種無下限刷三觀?。。。?!@zz峰zz 這一定是你喜歡的片子啊!神馬肉蒲團 金瓶梅 蜜桃33D 都是樂事??!一定要看粵語版啊。ps:粵語字幕組不給力啊。
炒雜碎
如果這是彭浩翔“電影人”三部曲的終曲的話,那么實在是太失敗了。沒有《買兇拍人》的憤世嫉俗,沒有《AV》的年少輕狂,唯有充斥著各種比邵音音還過氣的笑料。我可以忍受無節(jié)制且毫不自然的爆粗,下流且無趣的情節(jié),但這部片最大的問題是笑點真系 好 西 少。我對喜劇的打分是有五分之幾的笑點就打幾分
彭胖子的電影,并不藝術,只是好玩。倒是他的為人,蠻真實的,下流就下流,不裝不下流。
再怎么樣,三俗電影還是好過裝逼電影。
很有意思。
放肆,低級,不正經(jīng),離曬大譜。彭浩翔回歸之作,港味十足,充斥大量粗口,口淫。不推薦非粵語群體觀眾觀看,否則味道全無。作為一部純粹放縱娛樂的小成本制作港片,節(jié)奏、表演基本無問題。千萬別深入,這純粹是彭浩翔放的一個大響屁而已。
俗的不徹底嘛,可能這就是國人的底線,凱文·史密斯早就操過驢了;彭浩翔有強烈的黃片女主角情節(jié)~
作為彭浩翔粉絲看到很多差評心有戚戚。沒想到看得特別爽。非常喜歡。比矯情的《春嬌與志明》好百倍!除了粗口賣肉與無厘頭,更是對香港電影圈的諷刺。無數(shù)的惡搞與致敬:電影斷片、三級片,還有結尾讓人噴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想起了才華橫溢的《買兇拍人》《AV》,彭浩翔再玩有腦低俗讓我欣慰
確實低俗,俗得滿地打滾,不把電影和觀眾當回事,彭胖子越來越投機,抖小聰明抖到這種程度,也算是一種懶惰和奸猾的極致,這種一拍腦袋湊出來的段子都算電影,就讓港片死了算了。不是撒嬌說不想再拍電影么,好事兒,今年兩部片子都不及格,先去涼快涼快吧。以后必須要大大的降低期待值了。
攢出來的段子,最大的問題在于完全不好笑,尤其驢那個,
為什么每個片子都有杜汶澤?總覺得《志明與春嬌》之后,彭浩翔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在我回粵后,提及這電影的人已有不少。今天跟老友看了,笑得很是痛快,感覺這種風味絕跡已久,卻又從未有過。粗口文化與邊緣角色摩擦出的刻薄、辛辣與落寞,滲透在紅綠場與名利場的光耀與齷齪間。大犧牲與大執(zhí)著,大惡搞與大溫情,這部電影真不該被低估。但沒粵語背景的話會食之無味。
我愛這電影,總得分過低可以接受,但短評中一些印象還不錯的影評人也為此片打出一兩星的分數(shù)真叫人大失所望,當然,木衛(wèi)二的品位和智商一如既往保持水準。
再一次, 所謂「本土」特色只淪為轉喻的呈現(xiàn)。這種低俗為香港人帶來什麼?如果說是影片訴說香港電影人北上合拍有著「屌騾仔」的創(chuàng)傷經(jīng)歷, 那麼他也忘記了自己也是既得利益者,而且影片衍生太多旁枝。
屌D竹升妹真系麻煩
07/15(日)臺北電影節(jié)/多少人會偷試跳跳糖呢?/手麻打飛機/WTF騾子XD/鄭中基超搶戲/片尾超煩,都是杜的聲音XD/官人我要;官人我又要;官人我再要;官人我仲要/What happened in Vegas stayed in Vegas. XD
電影都取名叫低俗喜劇咯!既然是低俗的,請抱著看喜劇的心態(tài)就好了!那來這麼多要求!
「當一個城市成為文化沙漠不可怕,但卻把低俗與粗口變成一種文化,變成一種"純本土製作"的驕傲的時候,那就可怕了!哪個地方?jīng)]有一些獨特的粗口啊?擺上檯面來說就太過了。且堂而皇之的稱之為"文化保育"或"集體回憶"就更可恥了?!?/p>
只見低俗不夠喜劇,彭浩翔也不過是香港馮小剛,被重復自己給爆出翔來;照這姿勢發(fā)展下去,杜汶澤成不了葛優(yōu)周星馳,先成波拉特了。大奶妹除了奶一無所有,導演年輕時一定經(jīng)常打飛機和被口爆——藝術來源于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