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這樣的生活
電影里的生活一向是離現(xiàn)實中的生活很遠的。
看到麥吉尋求體外受精,獨自孕育一個baby的段落,不由想到曾經看到的一個欣新聞。大意是一個上海高校的女博士,同樣是厭倦了相親逼婚的生活,也同樣想自己生一個孩子,于是辭職到美國人工授精懷孕。只是,現(xiàn)實世界的結尾是,這個可憐的女孩,終于因為大齡有孕無業(yè)的種種現(xiàn)實壓力,在花光積蓄的巨大壓力之下,流產而喪失了理智,據(jù)說變成一個精神失常的女子流落街頭。
所以電影里的麥吉是幸運的。她所生活得社會已經從觀念和制度上給予了一個女人不結婚卻能夠獨立養(yǎng)育一個小孩的可能性。因此,麥吉才可能看上去不需要依賴任何人,獨當一面。
如果你是一個完全無法接受預想和現(xiàn)實不符的人,那么你注定無法走入婚姻,因為所有的美好幻想近乎等同于所有你需要忍受和妥協(xié)的一切。
現(xiàn)實是,你想要的,永遠只能靠你自己的去爭取和給予,而非來自另外的其他人。
所以這么看來,麥吉的生活是我們只可遠遠向往,而非大多數(shù)人可以抵達的狀態(tài)。
男主非渣男,因為實際是,你遇到過多渣的男人,你就是對應的那個多綠茶的女人。
女主演了太多這種性格的現(xiàn)代女性了,看片子的時候,總覺得好穿。
2 ) 當你看清自己時,會怎么做?
一部過程凌亂,大跳躍式的電影,整部電影的節(jié)奏很快,以至于當電影結束時,雖然看懂了整部電影,卻還并沒有理解清楚作者最終想要闡述的!
結合一下電影的名字《麥吉的計劃》,電影一開始說的計劃就是,麥吉覺得自己這輩子可能不會有超過6個月以上的愛情和愛人,所以,她在認清自己并接受現(xiàn)實的情況下,計劃了從以前的同學那里,得到人工授精,她想要一個自己的孩子,她想要做一位母親!
然而,機緣巧合下認識的已婚老師約翰,在討論、交談和深入了解的狀態(tài)下,兩人心生愛意,發(fā)生關系,
----
然后電影就跳躍到了3年后,離婚后的約翰和麥吉的生活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一心想做媽媽的麥吉,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當初愛上的才華老師約翰,在3年的生活中,卻還一直無法脫離以前的婚姻,因為前妻,因為孩子,因為其它,,,沉迷在自己的小說中,忽略了很多,包括麥吉。
當麥吉發(fā)現(xiàn)自己可能不再愛著約翰,發(fā)現(xiàn)約翰其實內心還是愛著自己的前妻,她的前妻也更加適合他時,她果敢、勇敢的做了一個計劃:給約翰與妻子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重新在一起。
生活中,我們或許也能夠認清自己的處境,知道自己是在有問題還是沒問題的環(huán)境之中,有些人選擇忽略,有些人選擇面對、選擇做選擇。
電影中,值得欣賞的是麥吉在面對現(xiàn)實,面對問題,面對自己的時候,每一次她都非常勇敢的直面問題并做出選擇(雖然有時候對于別人來說是自我的);最終,麥吉和電影剛開始所說的計劃一樣,她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開心的,自由的,簡單的,幸福的。生活也將開啟一段新的旅程~
3 ) Untitled
Honestly, this is a very weird story...
I don't really know what should I comment. I figure I can't understand highly educated pros' mind.
But it's really interesting at the same time, after all I hate no one in the story. On the contrary, I think they are all kinda cute and all their fucking nosense decisions seem sorta reasonable... That's the dope part of the movie.
4 ) The life of Nerds, madly and lovely.
OMG, I love this film. I like the nerd way they talk to each other. I like the idea that unborn children are the real gods, dictating the fates of us poor clueless mortals. And more.... I will go back to watch.
After I have finished watching this film. I find there is a lot that have been told in it. One thing I find resonating with me is the two different kinds of academics the film presents. One kind is presented by Maggie, who know the ethics and discipline of life as well as academy. She cares about others and she cares about students. She does academic research for the sake of human beings and centre studies around ordinary lives. She is the only main leading character in this film and she is found so attractive. The other kind is presented by John and his wife, who are interested in academic research so much that they are only into their own studies and do them for the sake of research or sometimes even fame. They have no balance of their lives as well as their academic engagement. They don't care about other people and they don't really care about students, though academics is perceived as not only diacovering knowledge but sharing and spreading them. They exploit everything and everyone around them to build up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s. For them, institution or education are only platforms or even tools to sustain their living, but researching is where they put almost all their efforts on. It seems that this is not really a bad thing to judge. But think about ethics. What is the point of academic research if it drifts miles and miles away from real life, but only for the researcher's own personal purpose. Is this the real doctrine the academic wants or has? The problem is: well, I don't know, yet.
5 ) 風格輕快,內容引人深思
沒想到這部片子節(jié)奏還挺快的,敘事風格是比較輕快的,但探討的婚姻家庭問題又很現(xiàn)實,要是有旁白我會覺得是伍迪艾倫的片子呢。麥吉其實算是小三,但是性格很討巧,像原配說的她很innocent ,學歷高還擅長操持家務保持work life balance,所以挺喜歡這個女孩的;原配也是很優(yōu)秀,事業(yè)有成又有人格魅力,很成熟的女性。只有男主不討喜,優(yōu)柔寡斷還自私……看了之后覺得一聲嘆息,婚姻需要真心和耐心,要當這門課的優(yōu)等生真的很難,自身情商高,還得運氣好碰到那個懂你珍惜你的人。
6 ) 《麥吉的計劃》:計劃失敗才有故事
「紐約」、「知識分子」、「自嘲的幽默」,《麥吉的計劃》(Maggie’s plan)將這些元素集合在一起,實在讓人難以不聯(lián)想到伍迪艾倫(Woody Allen),或者同樣由葛莉塔薇潔(Greta Gerwig)主演的《弗蘭西絲·哈》(Frances Ha),但與兩者不同的是,電影一開始,女主角瑪吉便向友人大談想當媽媽的計劃,由這種一點也不文青的角度切入,為整部片的生活化定了調。導演從三十歲的紐約女性觀點出發(fā),講述了一個只要小孩不要婚姻,但又不小心介入別人家庭,兜兜轉轉、亦悲亦喜的故事,看似離奇,但仍在相當程度上寫實描繪了中年文青的無奈。
片中男主角約翰,夾在兩個女主角之間,大多時候卻都處于被動狀態(tài),除了「寫小說」與「對自己誠實」之外,他在片中幾乎沒有實際作為。片中對他心里的著墨不多,大多是由兩個女主角的角度去理解:在瑪吉看來,約翰雖然聰明,但卻缺乏某種正視現(xiàn)實,以及利落解決的能力,當瑪吉向他抱怨一切快爆炸的瑣事時,他卻天真地回答:「我們一起離開吧」。而在前妻喬吉雅的眼中,約翰雖然努力寫著他的小說,但其實早就困在小說與人生半真半假的轉換中,他對自己的了解甚至不及喬吉雅。雖然電影給了約翰一個紅玫瑰與白玫瑰式的情境,但無論是在瑪吉身上重新感受生命力,或在喬吉雅身上得到知己的理解,他扮演的始終是被拯救的角色,尤其后半與喬吉雅的重逢完全是兩個女人設計的,約翰與其說是三角戀情的中心,不如說是個被操控的棋子。
但話說回來,兩個女人難道就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嗎?當她們的計劃曝光,瑪吉緊張地去找喬吉雅商討對策時,喬吉雅的青春期女兒在旁邊冷冷插了一句:「妳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對吧?」她們看似有計劃,但計劃又往往隨著己身的欲望浮動,就像喬吉雅和約翰喜劇性的關系,上一秒還針鋒相對,下一秒又情不自禁;瑪吉就更不用說了,她異想天開的計劃美其名是讓約翰回到真愛身邊,但實際上又有多少逃避罪惡感的成分?呼應到原片名Maggie’s plan,乍看之下指的是瑪吉瘋狂的「退貨」計劃,其實更暗指瑪吉凡事都想照計劃、習慣將事物量化的性格,從一開始借精生子,挑選商品般選定孩子父親的過程,到與約翰的感情出現(xiàn)危機之后,以不要「浪費」為理由,異想天開要「退貨」的提議,都在在呼應了她性格中忽略情感的傾向。她不習慣以感情出發(fā)的思考模式,卻反而使得劇中的感情關系更混亂。
話雖這么說,但無論約翰、瑪吉或者喬吉雅,片中角色的塑造都仍是討人喜歡的,他們彷佛天生具備不可思議的復原能力,即使經歷一樁樁荒謬的事件,仍然能在之中找到意義。片中最溫暖的莫過于瑪吉與女兒的關系,女兒不僅是瑪吉在婚姻中最大的珍寶,也是片尾全新希望的暗示,她雖不懂大人的世界,卻巧妙地連結起瑪吉與他人。
喜劇是如此迷人,正如飾演約翰的伊森霍克所言:「我非常感謝能飾演一個沒有身處在痛苦中的角色!」片中的角色雖然陷在復雜的三角戀情中,但電影輕松幽默的基調,使觀眾被卷入角色的迷惘焦慮之余,又被不時迸出的荒誕對白逗笑。電影處理中年、外遇、婚姻等大命題,卻又以戲謔的方式為他們開脫。觀眾明知生活里沒有這么盡如人意的結局,卻又為所有角色荒謬的適得其所感到開心。正如瑪吉的好友一語道破的:「你永遠不知道是你安排了這一切,或是命運安排了這一切。」人算不如天算,但既然身處宇宙神秘的洪流之中,不如就放寬心,看看生活到底會將我們帶往何處吧。
看完了居然好開心的電影,看之前從劇情簡介上任何一點都看不出來。愚蠢的男人被兩個女人玩弄的團團轉的故事。后妻問前妻你要嗎?前妻說我想想。嗯...要吧!后妻說太好了!可算找著接手的了,我要一個人去happy了!其實每個人都被拍的很可愛,包括愚蠢的丈夫,一部沒有壞人的電影。
女性版的woody allen,Greta Gerwig和Julianne Moore演的角色都那麼怪異又可愛,瘋狂又天馬行空的紐約客。#2016臺北電影節(jié)
三個主角的職業(yè)選的真好,人類學出身的小說家、藝術公關出身的大學指導與社會學終生教授,既說明了他們的社會階級又不失互動的生氣。
這個故事太神奇了哈哈哈,格蕾塔演的奇女子實在好單純好不做作別人都不敢把自己的老公丟給前妻只有她敢奇葩的是居然ex也愿意當“接盤俠”果然跟外面那些灑狗血的電影賤貨好不一樣當我以為故事就以三人行作為happy ending的時候來了個反轉別忘了隔壁賣腌黃瓜的老王呵呵
God's mysterious ways...XD
Rebecca Miller實在是沒有導演才華
婚姻給人逃避責任的正當性,總有一方要當另一方的附屬、保姆、粉絲。甜言蜜語一時好,自在生活不易找。要是電影停在前妻和現(xiàn)任聯(lián)手踢走男人,和諧分工開啟“兩個媽媽”的生活,那才好玩。
理想主義的學院派人生,Gerwig身上的氣質非常獨特,有種clumsy、天真、理直氣壯、脆弱堅強并存的跌跌撞撞的文藝感。EthanHawke真是演這種渣男都令人憐愛啊。摩爾阿姨演技精湛。編劇的話其實還是更愛Baumbach的對白與設計。
和Pipa Lee一樣有精英感但是卻沒有那部那么復雜,所以這樣的成片已經很滿意了。舒緩輕柔的配樂還有整個故事的節(jié)奏都感覺像在講述一個玄乎的都會童話。另外小三這角色估計只有Greta來演才能演得這么新女性和不討人厭吧!Moore的角色雖然出場沒我想得多,可是也是好玩(滑雪那里很搞笑)。
古典的三段式,男女、婚姻之中的神秘momentum,可以預期的結局與充滿興味的過程。故事非常機智,同時也令人非常難過,正是因著即使有這種“完全可預期”,依然免不了失落,焦慮,兜兜轉轉,陰差陽錯,最后才回到彼此,看起來像浪費時間,但同時又仿佛某種學習。狐貍爸爸*wink*
格蕾塔·葛韋格真的是我的佳片女神…… 和伊桑叔+摩爾阿姨三個人之間的化學效應簡直微妙?。?!Such a refreshing drama!!! 臺詞饒有趣味又緊密呼應,氣氛的營造和對家庭問題的展現(xiàn)拿捏的精準、睿智而又摻雜那么一丁點刁鉆和頑皮?!癐 know I can live without you now. I just don’t want to. ”
生活不是那個可以挖出內臟任你蹂躪的娃娃,而是浴室里吹出的泡泡,永不被操縱卻總是那么美。麥吉像保姆一樣習慣計劃一切,生育和愛情,結果搞得一團亂麻,女兒卻說忘了吧。探討感情的多樣,從對視中就看出,腌黃瓜的大叔才是最后贏家。雞飛狗跳的關系卻道出生活真諦,遵從內心,別為了白鴿而改變?yōu)貘f。
各種流轉、折轉、兜轉真舒服,叫人會心一笑,臺詞也寫得各種雙關有趣。這是我第一次覺得Greta Gerwig有可愛的一面。摩爾阿姨答應Maggie以及出差那段真是非常之爽。2016.8.15重看,真是太好玩了!意猶未盡
不知道為什么就是特別合我胃口,說不出來的喜歡。格蕾塔·葛韋格演這種帶點傻大姐氣質的文藝青年真是怎么看都不膩。
三星半。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孩子和妥協(xié)。
哈哈哈就哈 其實最完美的結局應該是MAGGIE和他老公的前妻快樂的生活到了一起……
演員演得都不錯。大部分是劇本的問題,讓荒誕和現(xiàn)實沒有結合的很好。關鍵是把Greta飾演的女主塑造的特別作,看到最后都不在乎了。喜劇還是需要一下接地氣的元素,而不是為了笑而笑
愛情小品,三角戀的故事乏善可陳。不過Greta和摩爾阿姨塑造的兩個反差極大的女主人公倒是風味獨具。這種一強一怯的組合,總能制造出一些意料之中又讓人忍俊不禁的小包袱。
為什么前妻和正室不能開心快樂的在一起,她倆在一起的時候多有愛根本不需要渣男好嗎~~and這里面的小女孩太可愛啦
輕松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