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eystone Film Company(啟斯東電影公司,以下簡稱為KFC)于1914年拍攝的影片《A Film Johnnie》中,我們看到Charlie(卓別林飾)駐足在電影院的明星海報前,并向她(海報中的女演員,人們都叫她Keystone girl,后續(xù)簡寫為K)做出親吻的動作。Charlie是K的粉絲。
緊接著,Charlie進入了電影院,并在電影中看到了K,他拍手稱贊,當(dāng)K被電影中的男士親吻之時,Charlie暴跳如雷,并引發(fā)了一場騷亂。Charlie的表演非常夸張,是對于粉絲刻板印象的一種呈現(xiàn)。
隨后,他來到了KFC的制片廠內(nèi)部(啟斯東電影公司的一種自我指涉),并見到了眾多明星(追星行為),但很明顯,明星們對這位不速之客的印象并不好(明星們對非粉絲-明星社交互動場合的抗拒),再之后,他企圖進入拍攝場地內(nèi),被保安一把攔下(又一個非粉絲-明星社交互動場合的禁令),在僥幸進入拍攝場地后,Charlie看到了K,她正在拍戲,被一位男士抱著,charlie再一次的暴跳如雷,并掏出了槍(又一次的粉絲刻板印象)。
針對粉絲刻板印象的問題,詹金森早在上世紀(jì)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文本盜獵者》中就予以正名,但圍繞這部影片,我們又引申出了另外一個點,那就是剔除掉對粉絲的刻板印象后,他們對于自己的明星的種種期待及行為,與作為商業(yè)符碼的明星之間是有一定的矛盾及摩擦的(如影片中Charlie進入電影公司內(nèi)部、闖入拍攝場地和阻攔正在拍擁抱戲的女明星偶像),再聯(lián)系到近幾年的一些相關(guān)娛樂事件,我們想要探析關(guān)于粉絲自發(fā)建構(gòu)的文化與明星作為“文化符號”的商業(yè)形象間的矛盾。
片名化用自“A stage-door Johnny”(指經(jīng)常出入劇場后門尋求女演員陪伴的年輕人),片中流浪漢也正是仰慕銀幕上啟斯東(Keystone)的女演員Virginia Kirtley才去了片場,很多啟斯東的演員本色出演
破壞拍攝現(xiàn)場的流浪漢。
片中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場景。從現(xiàn)在的眼光看,當(dāng)今影視作品中的一些梗原來在一百多年前的默片中都玩過了。當(dāng)然,最最難得的是對電影和電影拍攝過程的解構(gòu)。先是電影的真實性問題。在電影《火車進站》放映的時候,就有人誤以為是真實的火車,嚇得不輕。這部影片中的男主角,可以說是電影史上最早的那批代入感極強的觀眾了。他誤以為電影中拍攝的是真實的,他分不清電影中的真實和現(xiàn)實中的真實,從而鬧出了不少笑話。他自以為的英雄救美,不過是擾亂片場秩序罷了。電影對電影拍攝的結(jié)構(gòu)是非常有趣的話題,這部電影相比《威尼斯兒童賽車》中的解構(gòu)又往前邁了一大步。
其實不喜歡卓別林形象。但喜歡卓別林,因為沒有胡子不戴帽子的天才還這么帥啊~
拐杖雖然出現(xiàn)了,但是沒怎么用上
拍電影 A Film Johnnie (1914):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x411x7vR
感覺他年輕的時候那沒那么可愛哈哈哈哈,但是還是很精彩
這應(yīng)該是對Uncle Josh的戲仿吧!【5↑】
路人甲也要當(dāng)主角!他搶戲應(yīng)該是天性了~
有了拐杖
1914-03-02,拍電影。Charlie goes to the movie and falls in love with a girl on the screen. He goes to Keystone Studios to find her. He disrupts the shooting of a film, and a fire breaks out. Charlie is blamed, gets squirted with a firehose, and is shoved by the female sta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uYBNVRbZX8&feature=related
早期
哈哈,在片場混戰(zhàn)的那一幕太樂了!
“卓別林耍流氓”
卓別林對影院和片場的“破壞”,火槍點煙那段兒有點意思。中插字幕開始增多,漸有整體感,編排仍比較薄弱。
較早的一部有拍電影鏡頭的電影,出現(xiàn)了包括攝影機、室內(nèi)布景以及仿真的手槍。1914年,正是卓別林大量拍攝電影的時期。
難得在早期卓別林里看到一部清晰度還ok的
Keystone宣傳片
5分。卓別林耍流氓大鬧攝影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