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之間哪有那么多勾心斗角,親親抱抱舉高高還顧不過來呢。
前男友這種生物,千百年來已被鞭得體無完膚;
那么,也不差本片這一鞭是吧。
鬼知道你會在分手后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前任的什么事情——
比如[我的間諜前男友],名字里就寫得清清楚楚:這位ex是個間諜啊哈。
比起前些天在[瘋子]中的蠢萌造型,賈斯汀·塞洛克斯同志這回看上去還挺硬朗;
中情局特工的身份,聽起來簡直能上天。
一身功夫、殺人如麻什么的,貌似也挺帶勁。
不過看看片中的表現(xiàn),依舊是賈斯汀接的角色一個比一個慫的鐵證……
開頭倒是在硬核的毛子畫風下展示了一把身手不凡,下一秒就半死不活了。
這下真成“前男友死了”,字面意義上的……經(jīng)不起折騰,搖頭嘆氣。
然后這人死之前(其實也沒死透),還把啥啥啥任務(wù)交給了女主角奧黛麗——
讓人家拿著據(jù)說承載重大機密的“夢幻橄欖球”獎杯,一天之內(nèi)著陸維也納,去找一個只知道名字,不知道長什么鬼樣子,也不知道是男是女……的人;
喂喂,倒一下車吧,人家從來不知道你是間諜,你還剛把人家甩了好嗎,死也分個時候啊親?
隱瞞了這個驚天大咪咪的前男友,雖然是有理由的,但還是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更別說一上來就裝作領(lǐng)了盒飯,甩給奧黛麗一個爛攤。
攬上前任未竟的事業(yè),是怎樣的感受……
還好,有比前男友更靠譜的人在奧黛麗身邊。
發(fā)小摩根從氣場到行為都充滿著濃濃的mdzz氣息,對于女主倒是死亡之旅陪伴的不二人選;
雖說吧她差點帶著奧黛麗把重要情報燒了,也是她把刺客放進屋的……
但總比死了的前男友管點用嘛。
拋開一切打打殺殺的血案不談,手拉手一起玩轉(zhuǎn)奧地利,簡直太甜了吧。
踏上歐洲之行,閨蜜這種東西,無疑是居家旅游神器;
非得來場說走就走的冒險,能把最好的朋友拖下水何樂而不為。
倆妹子一邊向著偉大的救世目標前進,一邊躲著當局的追擊,一路上還得斬妖除魔——
感覺有點[末路狂花]的味道……
和閨蜜出遠門,就是要玩得瘋;
如果閨蜜本身就自帶瘋魔屬性,那就更不用說了。
凱特·麥克金農(nóng)女士,照例充分發(fā)揮她那來自《周六夜現(xiàn)場》、連續(xù)五年提名艾美的極致鬼畜天賦,將深井冰閨蜜演繹得淋漓盡致——
看完電影的最大感想:作為同品種沙雕,摩根簡直是我的靈魂動物。
出遠門不帶行李,罕見;
行李箱里只有一個獎杯,super weird。
那么就買一行李箱的獎杯好了——看什么看,沒見過邏輯鬼才嘛。
這推理真的服氣。
畢竟,做任務(wù)歸做任務(wù),逃命歸逃命,渾身是戲的美好品質(zhì)可不能丟;
再緊急的情況,也不影響本姑娘上演抓馬。
人家可是被斯諾登追過的人兒哎。
不過到了追車這種事情上時,就很難端住人設(shè)了……
不會開手動擋?小命都要沒了你就會開了。
駕校教練當年怕是就這樣以生命威脅之勢逼你過的。(不堪回首,瑟瑟發(fā)抖)
命大的人,都能遇上一個被路過的公交車撞飛的反派。
下了車繼續(xù)演,這種撿回人設(shè)的速度,可見不是一般的入戲程度。
有這么高能的閨蜜,女主自然也不是吃素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個間諜前男友——雖然以前是個秘密——多多少少感染了些殺氣,或者單純是求生欲導(dǎo)致的荷爾蒙爆炸罷了;
逃命躲子彈的時候還挺有技巧,需要掏槍也毫不猶豫,飆起車來也有兩把刷子。
和摩根一搭檔,打遍天下無敵手罷啦。
片中這種骨灰級別的閨蜜,自然無價之寶不可多得;
奧黛麗和摩根修得幾世福氣,能有和彼此這樣穩(wěn)的過命友誼?
摩根可不僅是逗比,奧黛麗也不是什么傻白甜;
倆妹子時刻都在同一個節(jié)奏上,才是煉成鋼鐵姐妹情的關(guān)鍵。
知道對方這么多秘密,怕是也不敢隨便掰了對吧……
一滴汗。
別看倆小姑娘嘴里說得慫到不行,其實都是膽兒特肥的人。
為閨蜜兩肋插刀,也不在話下。
在踏上這段旅程之前,摩根對奧黛麗有多好,咱也早就能看出來。
開始大逃殺之后,更是患難見真情了。
扭頭看看某中情局前男友,這人都干啥去了???
還敢露臉繼續(xù)套情報?代表星星月亮奧黛麗,分分鐘打爆你!
撫摸摩根受傷的小心靈。
說我“過分”?說我“戲劇化”?
呵,到最后看看是誰渾身都是戲,臨死了還在演?。?/p>
上次竟敢設(shè)下計謀詐死騙我的小姐妹,傷害她身傷害她心,老娘會放過你?不存在的。
玩雙面間諜?這次就讓你死個透,地獄你是下定了。沒直接拿你狗命是本人心善。
就算被人拿槍指著,也不能切斷倆人之間的天線。
崇拜純粹的女性力量,還有一顆想當特工的心。
是不是太好使了。
得是啥樣的女主,才配得上這樣的閨蜜——
奧黛麗也不是蓋的,全程腦力火力全開,能和閨蜜的沙雕完美合拍,也能從無數(shù)對手中一路殺出重圍。
就像上面說過的,倆人可不只是一個瘋一個萌,更是一個靠譜一個生猛。
奧黛麗擁有摩根這樣的閨蜜,是絕頂好運;
摩根有奧黛麗這樣的發(fā)小,同樣也是上輩子攢下來的福分。
畢竟,要包容和熱愛摩根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最深處的有貓餅狀態(tài),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但奧黛麗懂她,愛她,感激她的存在。
其他人受不了?
讓其他人去死咯。
你為我都能忍住前男友的惡評,我還不能接受你的巨大腦洞嘛?
思維瘋狂跳躍、隨時靈魂出竅,明明就是很特別的吖……
用事實告訴大家,甚至不管是你黑我金、還是你金我黑,都可以圓滿~
總算是如愿當上特工,該怎么說呢……
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嘛,潛力方面也是如此。
米拉和凱特最后這個鏡頭,簡直辣得不行不行的。
所以前男友能不能靠譜,這都說不準;但閨蜜,永遠都可以手拉手干翻宇宙。
米拉·庫尼斯,一個熒幕甜心;凱特·麥克金農(nóng),一個逗比擔當——這對兒萌神以最活脫的姿態(tài)來演繹,多少BFF組合,都是由這樣的屬性構(gòu)成的。
倆人的故事驚險刺激,內(nèi)含的情感也是真實無比:女孩子之間哪有那么多勾心斗角,親親抱抱舉高高還顧不過來呢。
小姐妹這種東西,真的是世界珍寶吖~
-
文: Yorkshire Viking
文章源自微信公眾號:電影解毒
10月19日內(nèi)地要上映一部美國電影《我的間諜前男友》(The Spy Who Dumped Me),臺灣譯作《老娘也要當間諜》。
瞧這海報畫風,這譯名,很不像好萊塢正經(jīng)大片的架勢,估計也就是部B級喜劇動作片。
我說過,特工啊間諜啊之類的片子我還蠻喜歡看的,但這部無需去影院看了,因為網(wǎng)上已經(jīng)有高清熟肉資源——心疼內(nèi)地發(fā)行商啊,估計票房得撲街了。
話說火箭少女101的Yamy給這電影唱了宣傳曲《別惹女孩》。
之前《西虹市首富》、《快把我哥帶走》、《悲傷逆流成河》、《李茶的姑媽》都搭了火箭少女的歌,而下周要上映的劉鎮(zhèn)偉導(dǎo)演的《功夫聯(lián)盟》,也還要繼續(xù)搭。
這儼然成了火箭少女刷資源的固定操作了,當然影片發(fā)行方也是想沾一沾粉絲經(jīng)濟的流量。
但除了段奧娟的《陪我長大》還能一聽,其他的都難聽極了,也談不上和電影契合。
《我的間諜前男友》有點類似于2015年那部杰森·斯坦森和裘德·洛都來做配的《女間諜》(Spy),不是主打硬橋硬馬的特工,而是都市小妞的笑鬧間諜風格。
女主Audrey某天意外發(fā)現(xiàn)前男友Drew竟是一個CIA間諜,Drew在她家留下一座藏了U盤的獎杯,引來各方正邪勢力搶奪,因此她與閨蜜Morgan被迫卷入到這場驚天大陰謀之中,兩人迷迷糊糊踏上拯救世界之路,在歐洲一路闖蕩。
演“間諜前男友”的是賈斯汀·塞洛克斯,是《霹靂嬌娃2》里德魯·巴里摩爾的重金屬渣男友,是詹妮弗·安妮斯的前夫(跟布拉德·皮特有了同樣的身份),來頭不小,在片名里也刷足了存在感,卻在影片開始十幾分鐘就中槍身亡,想必不會打個醬油就掛的——果然尾聲時反轉(zhuǎn)復(fù)活了。
影片要說最好看的地方,是環(huán)球打卡。片中角色的足跡遍布洛杉磯、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巴黎、莫斯科、布達佩斯、阿姆斯特丹,也不管劇情是否真的需要,但風光還是美的。
影片里致敬或者說作為一個梗,出現(xiàn)了碟中諜一般的爆破和大鬧劇場演出、007一般的型男人設(shè),還出現(xiàn)了愛德華·斯諾登和中國黑幫(the Chinese mafia)。
也有些重口味場面或臺詞,例如生切大拇指,例如閨蜜給母親發(fā)自己炮友的dick photo還大肆討論,例如女主把U盤藏在自己的vagina里,這些在漢譯字幕都會凈化吧。
哈哈,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片子開始后沒多久的一場室內(nèi)打斗戲時,一個偽裝成閨蜜炮友的殺手在搏斗時清晰可見地正面露鳥了,明天上映版本里肯定是要刪掉的。
To summarise,作為一部爆米花片還是看得下去,娛樂性較強,在不打球的工作日夜晚陪你度過近兩小時,還是能殺殺時間。
高貴冷艷的女狙擊手問:目標?買主答:兩個美國蠢女人。
殺手用槍鏡瞄了整個布拉格廣場,發(fā)現(xiàn)了至少不下于三對美國閨蜜,都屬于真蠢、真蠢、真蠢那種,不得不嘆口氣轉(zhuǎn)而用其他方式找尋。
這種美式自損幽默我沒覺得好笑。但是女導(dǎo)演硬是把一部烏煙瘴氣的萌蠢女閨蜜亡命歐洲間諜游拍成了一部槍火大劇,順帶扯了一把閨蜜信任和自我成長的主題,不得不說,美國電影很喜歡政治正確。
當然,我也喜歡政治正確。
兩位女主,一個逗比不靠譜,一個木訥沒自信。簡稱逗女和木女,木女是一個便利店員,沉悶呆板,兩次大學(xué)都沒讀完,她的口頭禪是:我什么都完成不了,我很沒趣我很差勁。逗女家庭中產(chǎn),父母的寵兒,極度不靠譜,口無遮攔,但是很為朋友著想。兩人同樣的人際關(guān)系失敗,事業(yè)失敗,愛情失敗的敗犬女王。
木女男友是間諜,留了一個U盤在她這里,被各國黑幫追殺。木女被卷入搶奪U盤的混戰(zhàn),和逗女一起要將U盤送往維也納,一路上驚險不斷的過程。當然,前男友才是反派,而且不論電影回憶了多少他們相識相戀的過程,前男友一直是否定木女的,他認為她就是什么都完成不了,極度沒自信,沒行動力,沒用的一個人。
而在驚險過程中相識的特工小塞同學(xué),卻是用自己的角度重新解讀了木女。當木女說自己如何如何沒用、什么事情都完成不了的時候,他會說,不啊,你很厲害,你能把U盤收藏得好好的,酷刑拷打你都忍下來,比一般人厲害多了!整個逃亡和誤會和反轉(zhuǎn)的過程中,他們二人始終相信對方,肯定對方……當然,電影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們:這才是真正的愛人。無論對方在世人眼里是多么的不成功,廢柴,敗犬,在他(她)眼里總覺得他是對的,有自己的優(yōu)點。
我不得不想起小時候看的一個外國通話故事叫《老頭子做什么都是對的》,老頭子去集市賣豬,以物換物,最后不停地換,換回了一袋爛蘋果,旁人都說這下你吃大虧了你老婆要罵死你了。但是當老頭子回家后老婆婆熱烈的給他一個吻,說你怎么知道我要做蘋果派呀!
相處真的不能用理智來平衡。
再回來說逗女,逗女就更糟糕,瘋瘋癲癲,但是她最后靠堅定的意志力和自信,戰(zhàn)勝了女殺手,在自己的人生中打下了第一個噠BOSS,跨越了極為重要的一關(guān)。其實我想說的是,第一,不要看低任何人,人是復(fù)雜的,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就算不靠譜如逗比女,也有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標。第二,予人信心和愛,很重要。
整部電影歐洲之旅畫面非常養(yǎng)眼,阿姆斯特丹的小河邊的船屋,多瑙河的明凈,布拉格的建筑,就如同逗女的媽媽吐槽:我不喜歡東歐,太哥特了!
全程的間諜之旅就是如下圖這樣雞飛狗跳,兩個蠢女人笨手笨腳,連摔帶爬躲過一輪輪殺機。
關(guān)于成長,內(nèi)在的圓滿,這個話題永遠是講不完的,我甚至有時候覺得,蠢其實是一種淳的境界,比起大多數(shù)自作聰明的人來講,何不蠢一點?這部電影作為一部喜劇,其實是不太搞笑的,有很多笑點很美國式,但是電影本身的完成度是很高的。其中對于閨蜜之間的信任,對于廢柴的成長,你可以在里面看到無趣沉悶的自己,可以看到哼哈二將的自己和朋友,以及那些神神叨叨的日常糗事。
上映第一天我就看了。當然,是沖著毒sir的推薦去才去看的——即便之前毒sir信誓旦旦推薦的《西虹市首富》和《李茶的姑媽》,讓我接連上了兩個大當。 看完電影一周了,今天想起來,倒不太記得電影怎么樣,也不太記得雙女主中很女主的那一位。 反而想為稍微不那么女主的那位寫寫觀后感。
先說我的感覺,影片真正迷人的角色,其實是摩根吧。
影片整個出發(fā)點是奧黛麗,結(jié)局也是奧黛麗。如果一句話概括,可以說是奧黛麗從一個自卑l(fā)oser,成長為一個大女主,不僅順手拯救了世界,還收獲了一個超帥男友的勵志故事。
而摩根不過就是她身邊的二貨閨蜜。
對比一下,最終對決時,奧黛麗已經(jīng)是這樣。▼
棕發(fā)變成金發(fā),儼然是傳統(tǒng)美貌的女特工。如果我沒聽錯的話,有一句她特意喊Sebastian為伊森(碟中諜阿湯哥的角色)
而摩根呢?是這樣▼
金發(fā)變成棕發(fā),還穿著膨腿兒可笑的像小丑的服飾。
(抱歉,我都沒找到這個造型的全身劇照)
但我卻覺得她是片中最有味道的角色。
對她的第一印象。
金發(fā)碧眼,擁有一個超級律師老爸,人生贏家的感覺;戲精、中二,胸大無腦,仿佛時常幫倒忙的那種存在。
But!我從散落在電影里的各種碎片,卻拼湊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她。
比如,經(jīng)濟狀況
奧黛麗好歹是超市收銀員,算是有份正經(jīng)工作的。
而摩根呢?雖然影片沒有她干啥的。
但有一幕Sebastian對她說,“你已經(jīng)3年沒交稅了”
什么人能不交稅呢。要么就是收入5K以下(手動微笑),要么就是1分錢不賺。
我估計是后者。
比如,異性緣
奧黛麗雖然失戀,但是交往的是陽光帥哥。
而摩根說,她把程序員斯諾登迷得死去活來?
在爸爸朋友家避難時候跟奧黛麗的對話中,也可以看出,經(jīng)常什么叔叔、親戚、老師一類的喜歡她。
不是孤僻宅男,就是變態(tài)老男人。
再比如,個性
摩根“威脅”奧黛麗男友Drew的那一幕。
我記不清她具體說了什么。不過可以參照這句來體會:
“我就抓住蒼蠅擠破它的肚皮把它的腸子扯出來再用它的腸子勒住他的脖子用力一拉,呵--!整條舌頭都伸出來啦!我再手起刀落嘩--!”
對,就是這種調(diào)調(diào),再加上點兒下流的感覺。
然后Drew說了句:“你不覺得你有點兒過了?”
這個評價很有意思。
什么叫“過了”?
用力過度,或者說做得太滿。
當這個社會流行說話做事7分滿的時候,像奧黛麗那種畏畏縮縮只能做到4分的人是loser,但像摩根這種橫沖直撞想做到10分的人,就是“過了”。
這樣的人,嗯,怎么描述呢,可能很 “邊 緣”。
一定程度上來說,奧黛麗這種小loser是幸福一點兒的,因為至少能被社會接受,獲得社會評價。
而摩根這種比較“邊緣”的人,可能獲得評價的機會都沒有。
電影中摩根唯一傷心的橋段,是她跟奧黛麗說世界上只有3個人接受她,爸爸媽媽和奧黛麗。
這可能才是她中二外表下的心聲吧。
我反而有點兒理解她的戲精。
不是她選擇,而是她無所選擇。
金發(fā)碧眼聽上去人生贏家般的長相,對她來說反而是一種束縛。
她用戲精與夸張,獲得了毀容的效果。
不夸張的說,全片最靚的造型,可能是她通緝令上面的那張照片。
其他時候我印象中她都是這個樣子的▼
這時再回過頭看影片開頭,摩根像一個導(dǎo)師教奧黛麗演戲,說得頭頭是道,還會覺得是兩者之間更強的那個人嗎?其實,故事的開端,她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勇敢。
當奧黛麗第一次開槍,摩根臉上的表情,是驚喜多過歡喜。
Maybe她心里想的是,奧黛麗能突破自己,是不是我也可以?
片中有幾次摩根鼓勵奧黛麗的場景,我覺得她更像是在鼓勵她自己。
當時看電影的時候就深深感覺,摩根讓奧黛麗繼續(xù)作下去,更像是她不顧朋友死活的“一己私欲”。
現(xiàn)在想起來,確實是。
難怪她會說:這個星期是她人生中最開心的時光。(大意)
這一周她終于拋開了過往,勇敢去追求那萬眾矚目的高光時刻。
即便最終回合,穿得像小丑,也在人前堅定的舉起雙臂,盡情接受眾人歡呼和掌聲。
所以,就我來看,這不是塑料姐妹花拯救世界的故事,也不是奧黛麗屌絲逆襲的故事,這就是摩根小姐一個人的冒險旅行。
影片的結(jié)尾,奧黛麗抱得美男,而摩根只是電話告訴爸媽她實在太爽了。
這就是她,不用給她什么外在東西。經(jīng)歷過,即是自我升華。
加油吧,摩根!
高貴冷艷的女狙擊手問:目標?買主答:兩個美國蠢女人。
殺手用槍鏡瞄了整個布拉格廣場,發(fā)現(xiàn)了至少不下于三對美國閨蜜,都屬于真蠢、真蠢、真蠢那種,不得不嘆口氣轉(zhuǎn)而用其他方式找尋。
這種美式自損幽默我沒覺得好笑。但是女導(dǎo)演硬是把一部烏煙瘴氣的萌蠢女閨蜜亡命歐洲間諜游拍成了一部槍火大劇,順帶扯了一把閨蜜信任和自我成長的主題,不得不說,美國電影很喜歡政治正確。
當然,我也喜歡政治正確。
兩位女主,一個逗比不靠譜,一個木訥沒自信。簡稱逗女和木女,木女是一個便利店員,沉悶呆板,兩次大學(xué)都沒讀完,她的口頭禪是:我什么都完成不了,我很沒趣我很差勁。逗女家庭中產(chǎn),父母的寵兒,極度不靠譜,口無遮攔,但是很為朋友著想。兩人同樣的人際關(guān)系失敗,事業(yè)失敗,愛情失敗的敗犬女王。
木女男友是間諜,留了一個U盤在她這里,被各國黑幫追殺。木女被卷入搶奪U盤的混戰(zhàn),和逗女一起要將U盤送往維也納,一路上驚險不斷的過程。當然,前男友才是反派,而且不論電影回憶了多少他們相識相戀的過程,前男友一直是否定木女的,他認為她就是什么都完成不了,極度沒自信,沒行動力,沒用的一個人。
而在驚險過程中相識的特工小塞同學(xué),卻是用自己的角度重新解讀了木女。當木女說自己如何如何沒用、什么事情都完成不了的時候,他會說,不啊,你很厲害,你能把U盤收藏得好好的,酷刑拷打你都忍下來,比一般人厲害多了!整個逃亡和誤會和反轉(zhuǎn)的過程中,他們二人始終相信對方,肯定對方……當然,電影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們:這才是真正的愛人。無論對方在世人眼里是多么的不成功,廢柴,敗犬,在他(她)眼里總覺得他是對的,有自己的優(yōu)點。
我不得不想起小時候看的一個外國通話故事叫《老頭子做什么都是對的》,老頭子去集市賣豬,以物換物,最后不停地換,換回了一袋爛蘋果,旁人都說這下你吃大虧了你老婆要罵死你了。但是當老頭子回家后老婆婆熱烈的給他一個吻,說你怎么知道我要做蘋果派呀!
相處真的不能用理智來平衡。
再回來說逗女,逗女就更糟糕,瘋瘋癲癲,但是她最后靠堅定的意志力和自信,戰(zhàn)勝了女殺手,在自己的人生中打下了第一個噠BOSS,跨越了極為重要的一關(guān)。其實我想說的是,第一,不要看低任何人,人是復(fù)雜的,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就算不靠譜如逗比女,也有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標。第二,予人信心和愛,很重要。
整部電影歐洲之旅畫面非常養(yǎng)眼,阿姆斯特丹的小河邊的船屋,多瑙河的明凈,布拉格的建筑,就如同逗女的媽媽吐槽:我不喜歡東歐,太哥特了!
全程的間諜之旅就是如下圖這樣雞飛狗跳,兩個蠢女人笨手笨腳,連摔帶爬躲過一輪輪殺機。
關(guān)于成長,內(nèi)在的圓滿,這個話題永遠是講不完的,我甚至有時候覺得,蠢其實是一種淳的境界,比起大多數(shù)自作聰明的人來講,何不蠢一點?這部電影作為一部喜劇,其實是不太搞笑的,有很多笑點很美國式,但是電影本身的完成度是很高的。其中對于閨蜜之間的信任,對于廢柴的成長,你可以在里面看到無趣沉悶的自己,可以看到哼哈二將的自己和朋友,以及那些神神叨叨的日常糗事。
為她們?nèi)绱擞亚榈挠亚楣恼坪炔省????????????
“你經(jīng)常感到被批判嗎?”
“人們都說我有點過分。我不止一點過分,我是太過分。”
“不,你不是?!?/p>
“唯一這樣認為的除了我爸媽也只有你了?!?/p>
“那是因為其他人都很Boring!”
????????????????????????
Kate Mckinnon,funny actress from SNL.
我還記得她和Sofia Vergara的潘婷Shampoo廣告哈哈哈哈哈哈。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599473
一對crazy bitches大鬧歐洲還是有點喜感的,尤其是庫尼斯。這段歷程,至少風光也夠養(yǎng)眼。塞洛克斯開頭的動作戲很帥,但真是每次都認不出他,然后每次看著都會想,哎呀,大哥還是很有范兒的,哎呀,原來是咱們安妮斯頓的前夫……另,Victor遛鳥果然被刪了。
典型的“一句話概念式商業(yè)片”,類似的還有《鄰家大賤諜》《殺手的保鏢》等等——故事出發(fā)點都是一個有趣的視角,“假如給一個殺手配個保鏢會發(fā)生什么”……然后就可以胡編了!故事前半段還挺有趣,喜劇性做得很好,充滿顛覆、自黑、戲仿。兩個女主的人設(shè)都很成功!中間開始漸入平庸,從維也納開始就完全沒有間諜電影樣子,而是純粹的惡搞喜劇了。結(jié)尾一幕可以說是故事線及角色徹底崩塌,前男友的反轉(zhuǎn)毫無邏輯莫名其妙,極其生硬——拜托編劇,你剛剛通過男二號之口表示過前男友是有真情的??!幾個反派及幕后團伙的設(shè)定還有什么U盤情報全然不管,讓人有種“到時間了老子要下班了就這樣吧”的感覺!虎頭蛇尾也是這類商業(yè)片的通病啦。雖然是位新晉女導(dǎo)演,但影片還真有不少低成本B級片的惡趣味,這點把握得比較好,不但突出了喜劇性,也多了些新意。
沙雕雙花哈哈哈……雖然比辣手警花少好幾段位,但還是為偶爾閃現(xiàn)的那些段落加一星吧。
就算主角光環(huán)強大,也是很帶感很好看~節(jié)奏緊湊也沒有刻意搞笑,歐洲旅游宣傳片模范,空中雜技那一段簡直高能到爆炸。
【C+】女導(dǎo)演的動作場面有點糟糕,不過笑點挺多。另外分享一個十分有趣的幕后:飾演軍情六處女領(lǐng)導(dǎo)的Gillian Anderson是女二號Kate McKinnon從小的女神,學(xué)生時期還曾對著Gillian自慰被老媽抓包。
哈哈哈,出乎意料的居然還不錯。 尤其是動作場面,不是開玩笑的
喜劇片可以拍的這么不好笑,奇才。
其實還挺無聊的。。
既沒有動作,也沒有笑點,幾個主演在片中跟傻子一樣,說著不好笑的笑話。
很好笑很打發(fā)時間的“雙妹喜劇”,但是非要在后面故事拐八百個彎強行延伸片長...自打演了《壞媽媽》以后,Mila Kunis把所有的電影都演成了《壞XX》;Kate妹子的戲路也和早幾年的Melissa一樣,全是扁平化的插科打諢,無甚新意。倒是里面兩位男士值得一提:1.Justin Theroux wayyyyyy tooooo quuuuute,各個電影大廠做個人吧,就沖前面10分鐘近身動作戲,敢不敢給他開一個動作片單人電影;2.以前怎么不認識Sam Heughan此等尤物?
無功無過,基本就是美國佬的歐洲游。
又爛又俗,然而梗用對了地方:美國人自黑最棒。
女性覺醒的處理還是很棒的
一般般,不是很搞笑。但結(jié)尾看到的續(xù)集的可能——逗比姐妹花特工!
姐妹花“歐洲攻略”,好多好笑的段子哈哈哈哈哈,女性導(dǎo)演拍小妞電影果然很正確~
《特工神童》老爸老媽是特工,《特工強檔》女朋友是特工,《特工爭風》情敵是特工,《格林斯比》弟弟是特工,《特務(wù)親家》親家是特工,《烏龍?zhí)毓ぁ防贤瑢W(xué)是特工,《豚鼠特工隊》寵物也是特工……顫抖吧,地球早就被特工占領(lǐng)了,你身邊要是沒個特工你都沒資格當主角
熱鬧還是挺熱鬧,整個敘事節(jié)奏甩國產(chǎn)商業(yè)片好幾條街,但劇本寫得也真是糙啊,電影里所有角色的行為邏輯基本上是個迷。前男友為啥把這么重要的優(yōu)盤放在女主家?女主女二兩個普通人遇上這種追殺,想到的是出國完成前男友任務(wù)?差點被殺好不容易被救之后,不是把優(yōu)盤交給中情局,而是自己私藏了起來然后再交給這個中情局被停職的員工(這不脫褲子放屁嗎)?那個被停職的員工也不說把優(yōu)盤交給自己組織,就帶著兩個女主角去完成危險任務(wù)了(看到這我已經(jīng)一臉黑人問號了)。感覺編劇真的就是徹底放飛自我在寫劇本了。不過,我還是要說,米拉·庫尼斯我真的好喜歡她啊!從黑天鵝就開始喜歡她!好萊塢眼睛最好看的女演員!一直演這種爛片到底為什么???
Special screening at Outfest thanks to Jess <3. Sam Heughan is sooo cute
部分橋段是非常搞笑的,尤其是凱特
其實就是美國大齡女意淫歐洲片,一些自黑橋段還是可以。小鮮肉應(yīng)該多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