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某個維度上,我們可能都是“配角”
作為春節(jié)檔唯一一部喜劇,《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下文簡稱《殺手》)的喜劇效果超出預期,大有成為春節(jié)檔黑馬之勢。電影改編自日本鬼才喜劇大師三谷幸喜的經典作品《魔幻時刻》,精彩的原作為《殺手》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而出色的本土化改編,以及演員魏翔與電影中角色的相互對照、相互成就,也讓《殺手》給觀眾帶來新的笑聲、新的感動。
女明星米蘭(馬麗 飾)和她的導演弟弟米勒因為拍片一直血虧,黑幫討上門來追債。而恰好黑幫老大哈維(陳明昊 飾)想找到殺手卡爾避開殺局,米蘭姐弟為了自救,謊稱能夠找到卡爾。
但他們壓根就不認識卡爾。怎么辦呢?他們想到的法子是,忽悠狂熱于表演的龍?zhí)籽輪T魏成功(魏翔 飾),謊稱在拍攝一部電影,請他扮演男一號殺手卡爾,只要導演不喊卡,戲就不能停。信以為真的魏成功,就以殺手卡爾的身份,深入真實的黑幫,游刃有余地面對一次次生死危機……
《殺手》建立在一個經典的喜劇框架基礎上,即“身份錯位”和“假戲真做”。魏成功以為一切是在演戲,所以他把真實的黑幫當作“演員”,身處殺局面不改色;真實的黑幫則被魏成功的“不按常理出牌”給嚇到了,以為這一切都是大殺手才有的“范兒”,不僅沒有拆穿魏成功,反而對他更崇拜了;米蘭姐弟全程提心吊膽,既擔心假殺手卡爾“穿幫”,也擔心魏成功一不留神就被黑幫給滅了……
錯位與誤會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笑點,幾乎是“5分鐘一小梗,10分鐘一大梗”,影院里的笑聲此起彼伏。
《殺手》的笑點不僅來自于它的喜劇結構,也來自于演員們杰出的喜劇表演。馬麗自不必多夸了,《殺手》的戲眼在魏翔身上。片中,他飾演的魏成功是一個頗具喜感的人物,因為“不合時宜”。他對表演的極致熱愛,讓他帶有一點傻氣的執(zhí)拗,經常與整個環(huán)境格格不入。
比如他跑龍?zhí)装缪荼粯寯赖氖勘?,身邊的演員都是一槍直接倒地,他偏要給角色設計前史,倒地前來個回眸一笑,導演都被他整無語了,他仍振振有詞地掰扯著他那些聽起來荒謬但他深信不疑的表演理念;第一次演“男一號”時,他飾演的頂級殺手本來沉默寡言、淡定從容,可魏成功想盡辦法給自己加戲,鮮有頂級殺手如此“嘴碎”,二者之間的強烈反差制造出強烈的笑果……
像魏成功這樣的喜劇角色,并不好演。他的“傻氣”讓他比觀眾低,從而引起觀眾發(fā)笑,可與此同時,他的“傻氣”不能夠是討人厭的,而應是讓觀眾覺得親切、甚至有那么一點可愛,觀眾才會對喜劇人物的境遇產生共情。
第一次挑大梁的魏翔,充分證明了他作為一名資深喜劇人深厚的藝術修養(yǎng),他的表演精準、松弛且穩(wěn)妥,不僅僅是以豐富的面部表情、獨特的語氣語調傳遞出一種“神經質”的喜感,更難的是,他真正向觀眾傳遞了魏成功對表演一本正經的相信與赤誠的熱愛。
比如當魏成功聽到米蘭對他的夸獎時,我們看到他的眼睛里出現(xiàn)了動人的光芒;比如電影致敬《雨中曲》的那個橋段,魏成功在雨中獨舞,釋放出他所熱愛的夢想得以實現(xiàn)的狂喜,觀眾感同身受;而當米蘭將他的表演貶得一無是處、當他得知一切只是演戲時,我們又清晰看到光芒在魏成功的眼睛里消失,晶瑩的淚水猶如心的碎片……
正是魏成功的這份熱愛,以及魏翔成功表現(xiàn)出魏成功的這份熱愛,讓魏成功那些可笑的行徑有了依歸,不至于讓人物的不合時宜顯得煩人;也讓《殺手》不僅僅是一部好笑的喜劇,而具備更豐富的意蘊和內涵——電影其實也在訴說著,一個配角該如何對待他的人生。
“配角”魏成功對于表演、對于人生的態(tài)度,是始終熱愛、始終堅持、始終相信。哪怕電影是“假”的,他仍要全力以赴完成他的終極大戲,因為表演是他的初心,有始也得有終;也因為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善良正義是魏成功人生這場戲的表演理念,他無法對他人的困境袖手旁觀。
而所謂的“配角”,又何嘗只是存在于影視作品中?可以說,我們的人生中處處有配角,我們也無時不刻在扮演著“配角”。可能在職場上,我們并不是最受領導矚目的“主角”,可能在他人的人生旅程中,我們也不是陪TA走到最后的“主角”……
那又怎么樣呢?我們是配角時,就努力扮演好一個善良的配角。如同魏成功替死去的好友扮演他父母的“兒子”,替米蘭挺身而出,善良的他終究得到了善良的回應,配角也會有圓滿的人生;更何況,每個配角都有屬于TA自己的人生,TA永遠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怎可成為一個懦弱虛偽、渾渾噩噩的主角?
跟《魔幻時刻》相比,筆者竊以為《殺手》在選角上更為成功。不是說飾演日版“魏成功”的佐藤浩市演技不好,他可是日本影壇大神級的人物,而恰恰他本身太有名了,他在《魔幻時刻》里扮演了一個配角演員,給觀眾的情感沖擊力就相對弱一些。但在《殺手》中,飾演魏成功的魏翔演了20余年的配角,演員本人的經歷與電影中角色的經歷高度重合,演員與角色互為注腳,“配角人生”給觀眾的情感沖擊也尤為強烈。
魏翔是誰?在此之前,可能有一些觀眾并不知道他,但說起他飾演的角色——哪怕戲份很少,觀眾都記憶猶新。比如《西虹市首富》里,三口一頭豬的教練,《我和我的家鄉(xiāng)》中說著蹩腳俄羅斯語的魏村長,《你好,李煥英》里手捧茶缸陰陽怪氣的場工……魏翔對表演的熱愛、他杰出的喜劇表演才能,充分詮釋了一種典范的配角人生: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只要用心來,處處是舞臺。
而終于,從影23年的魏翔等來了他的“魔幻時刻”,他在《殺手》擔綱男一號,并且一出手就是春節(jié)檔。電影正片后的殺青彩蛋,魏翔捧著鮮花,熱淚充盈眼眶。這是一個專業(yè)且敬業(yè)演員應有的待遇,這同樣是給千千萬萬配角們的激勵與祝福。
在人生的某個維度上,我們可能就是“配角”。然而,無需自怨自艾、自暴自棄,就像片尾曲《天才白癡夢》唱的,“天造之材皆有其用,振翅高飛無須在夢中”。堅守初心夢想終會實現(xiàn),善良的人終會有好運。
好吧,我承認會選擇過年期間去影院看這個片子是我的錯。 先說下優(yōu)點好了——萬達影城的那個廳屏幕不錯,畫質音效挺好的,完畢。 私以為喜劇走兩個方向,要么你讓人純粹的笑開心就好;要么就讓人笑著哭,哭著笑這就需要講故事的人有很強的共情。 如果說,開心麻花之前《夏洛特煩惱》之類還能占到一個前者,那這個影片就真的是…啥也不是。 影片沿襲之前的取名方式,但確實正片內容致敬了星爺?shù)碾娪?,致敬了雨中曲,致敬了很多影片,就是跟《這個殺手不太冷》半毛錢關系沒有,甚至都讓我開始懷念星爺《回魂夜》里cos的里昂。 在評論里看到一個豆友的說法很贊同,電影、喜劇、開心麻花他們的作品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自帶一種傲慢,狹義的認為所有批評的聲音都是偏見。如果說中國電影剛開始是謙虛到過分甚至帶有一些自卑,伴隨著資本的流入和整個社會產業(yè)的發(fā)展,他們已經在跟觀眾平等對話的基礎上開始桀驁的輸出,甚至讓個人感覺到一種精神上的侮辱。這個,不限于電影。
說回到影片。
首先是笑點,真的,我找不到讓我真正會心一笑的點。一個被傳的神乎其神的殺手會這么失手?一遍遍重復就是搞笑…這個真的太好笑了。已經完全經不起推敲的劇情,馬麗一出來,觀眾就知道了肯定會找那個演員來冒充,后面不斷的煽情就是為了后面馬麗的不忍……真的,放過人類吧。
整個影片看到最后我想,導演自認為想要升華的點應該就是里面魏成功這個小人物對于演戲的執(zhí)著和追求。
但是,這,演的是啥。星爺演出的是一個戲瘋子,突出的是對演戲的執(zhí)著和追求;到這里變成了個真瘋子,突出了腦筋不太好使和表演的浮夸造作。
都是跑龍?zhí)锥际堑讓有∪宋锏拇蚱矗瑸槭裁唇衲甑呐某鰜頃屓丝粗@么生氣?何談感動?
綜合而言,還是傲慢所致。說同樣的故事,星爺?shù)碾娪熬褪乾F(xiàn)實生活場景的呈現(xiàn),而這部影片從一開始就告訴你它只是攝影棚里的一個笑話。不可比,不可比…
最后應該都會說下對電影的希望和愿景,但真的累了,也不想說了,就這樣吧。
以上
聽名字像爛片,也沒有大明星大導演,《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卻輕巧沖上虎年賀歲檔票房前三,以黑馬姿態(tài)再次證明:闔家團圓的時刻,人們少不了喜劇。
這部“開心麻花”出品的賀歲檔電影根據(jù)2008年日本電影《魔幻時刻》改編。原作當年獲得日本多項大獎提名,演員陣容更是星光璀璨。不僅有妻夫木聰、深津繪里這樣的明星演員,還有唐澤壽明、市川昆等老戲骨、老前輩。但原作的魅力主要來自精巧的故事本身——將一位假殺手引入真實黑幫生活,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一連串戲劇沖突不斷,碰撞出人性博弈的火花。
不過雖為“日改片”,《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卻沒有原搬照抄。它保留了充滿巧思的故事結構,將立意主旨稍加改動。原作者三谷幸喜旨在表達對電影的熱愛,《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更聚焦對表演的熱愛。愛情糾葛、黑幫紛爭等諸多支線故事被砍掉后,焦點更聚集在一個人物(飾演殺手的演員)身上。因此我們看到了一個節(jié)奏更加明快、脈絡更加清晰的故事,這個故事又恰恰是中國觀眾十分熟悉的周氏喜劇風格——咸魚翻身,夢想成真。
“那個死跑龍?zhí)椎摹痹俅纬霈F(xiàn)在賀歲檔大熒幕上,不是周星馳的臉,也不是王寶強的臉。2022年換成一張陌生又熟悉的臉,魏翔。
演員魏翔,在過去多年的演藝生涯中一直擔任配角。在《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中,他的表演是一個巧妙的“雙關”——既作為片中主人公“魏成功”,第一次從龍?zhí)鬃優(yōu)橹鹘堑巧媳硌莸奈枧_;又作為演員魏翔自己,在他飾演的電影中第一次擔綱男主角,登上人生的舞臺。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使我們中國觀眾更有親切的感覺,它的精神內核并非更接近原著《魔幻時刻》,而是更接近我們熟悉的周星馳,《喜劇之王》和《新喜劇之王》。
盡管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龍?zhí)灼D辛向上爬的故事,值得欣喜的卻是,魏翔的表演不同于周星馳,他另有一套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風格?!合杩梢栽诟鞣N角色中來去自如,忽而用嚴肅的話劇腔扮演一位正襟危坐的人物,忽而切換到怪腔怪調,扮演一個神經質的人物。他并非如周星馳持續(xù)一條嚴肅到底的無厘頭路線,反而更像電影中“魏成功”要做的那名殺手一般,“千人千面”才是他的絕招。
因此在《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中,我們享受到演員魏翔的表演盛宴,既是已經演技嫻熟的他去演一個演技拙劣又酷愛表演的龍?zhí)?;同時,他在表演上的創(chuàng)意,通過致敬諸多偉大的表演藝術家和電影史上的名場面,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打磨多年的演員,為表演付出的艱辛努力。
在魏翔扮演“魏成功”,“魏成功”扮演“殺手”的一路上,我們看到這些偉大演員都曾是他學習的榜樣——馬龍?白蘭度,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阿爾?帕西諾,周潤發(fā),周星馳……電影中諸多以“試戲”為由增加的小故事,都是《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不同于《魔幻時刻》的精彩部分。在原作《魔幻時刻》中,演員佐藤浩市的榜樣始終只有一個人,他想成為的那個人。而在《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中,魏翔的野心是可以演成任何人。
電影中我看到最絲滑流暢的一段表演,是魏翔在雨中行走的那段。他在致敬經典電影《雨中曲》,卻又不僅僅是簡單模仿。當片中馬麗飾演的米蘭得知魏成功一直在生活中扮演一對失孤父母已故的兒子時,我們觀眾也通過馬麗之眼,看到這位并不成功的演員“魏成功”,其實在生活中一直演著動人的故事。
魏成功為一對失孤父母再次帶來團聚的歡樂后,他走在雨中,自由舞動。他的肢體語言如此流暢,因為他是一位演員,剛剛通過難得成功的表演獲得釋放的愉悅。而他的表演又恰如其人,是善意的,亦是真誠的,為他和周圍人苦澀的心靈注入能量。
大雨滂沱,正如之前表演帶來的快樂。這場酣暢淋漓的雨中舞,既是對《雨中曲》的致敬,也是對表演、對殘酷人生的美好致敬。它是諸多致敬橋段中最讓我感動的一段。
誠然,魏翔的表演并非完美無缺。如俄國戲劇理論家梅耶荷德所說,“演悲劇的時候,嗓音應該有枯干的意味。但不要掉眼淚?!?/span>片中每當魏翔沉浸在悲情中時,我們看到他的苦澀總是滿溢,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他反復通過眼中苦含淚水表達艱辛,重復的面部表情失去了戲劇張力,與他千變萬化的喜劇表演相比,亦少了不少靈氣。
相較之下,馬麗可以說是一枚相當穩(wěn)重的“綠葉”。無論何時她都表現(xiàn)出一種鎮(zhèn)定自若的大氣,這種千錘百煉的自信感使得我們再次相信,馬麗是今天最好的喜劇演員之一。她擔當?shù)闷鸷裰氐谋硌荩肿尶鋸埡透阈δ敲蠢硭斎弧?/p>
——當電影即將結束時,一首老歌在影院響起。許冠杰,《天才白癡夢》。他反復吟唱“人皆有夢”,“天造之材,皆有其用”。
盡管是個老套的故事,卻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勾動我們內心。我想許多人都不會忘記電影最后的花絮,演員魏翔說,“這是我第一次做男主角”。這是電影造夢的“魔幻時刻”,一個人的夢也映照了千萬人心中的夢。
大明星米蘭深夜被噩夢驚醒,聽到房間對門魏成功練繞口令的聲音,跑過去質問卻被深夜美食的氣味吸引。一貫注重身材的自己抵御美食的誘惑,回到了房間,卻在下一秒聽到敲門聲。打開房門,一碗有著溏心蛋的陽春面擺在面前,它像深夜給饑腸轆轆的自己的慰藉,是她在連續(xù)幾天的謊言欺瞞的高度緊張中,唯一獲得的一次舒心與輕快,也讓她下決心不能繼續(xù)欺騙下去了。
這碗陽春面,漂著幾片蔥花,再平凡樸素不過了。它寡淡,卻冒著熱氣,充滿了人情味,是整個故事的轉折所在。整部電影里充滿了爾虞我詐,勾心斗角,有黑幫的紛爭,有片場的欺瞞,有兄弟的背信棄義,有職場的傷感失意。但卻在端出這碗面的時刻,瓦解了一切堅冰,為觀眾呈現(xiàn)出了一抹柔情。
仔細去看,溫柔是貫穿在整部電影里的。小人物魏成功孤身在片場跑龍?zhí)?,詮釋的第一個男主角沒有劇本,沒有攝影機,所有觀眾和導演兄妹一樣知道真相,看著他在電影銀幕里使出渾身解數(shù)挖掘人物,雕琢表演。魏成功對角色越上心越認真,觀眾就看得越開心越想笑。因為我們都知道,這一切是假的,但銀幕里的他以為是真的。
任務失敗以后,魏成功又跑回片場做龍?zhí)祝鎏嫔?,被人毆打,被攝影機無視。之前男主角的南柯一夢沒有在他的履歷里留下絲毫印記。但好巧不巧的,攝影機恰好拍到了曾經在酒館里扮演殺手的那一場戲,被慧眼的導演發(fā)掘。當他們一起在幕布前看完樣片,也是魏成功苦苦想看卻沒看到的樣片,時間如同可以回溯,他一定又回到了那場男主角的夢里,夢里他是殺手卡爾,勇敢無畏,除惡揚善,跟老大歃血為盟,更重要的他是男一號,夢寐以求的主角。
比陽春面更動人的是《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的片尾花絮,在一串演員們開拍笑場的花絮之后,突然看到男主角魏翔捧著殺青的花束流眼淚,感謝劇組。他說,“謝謝你們幫我完成人生中第一個男一號”,這一刻他不再是《李茂換太子》里可有可無的皇上,《你好,李煥英》里只有一句臺詞的職工,不再是之前演過的教練、經理、社長、村長等一系列連名字都沒有的角色。他是魏翔,一個從業(yè)二十余年,歲數(shù)不小,長相一般,職業(yè)道路并不順遂的演員。他是魏成功,一個只能在死之前給自己加戲,在養(yǎng)父母身邊扮演孝子,瘋狂想看到樣片而做夢的角色。他也可能是每個觀眾,過著平凡而普通的人生,遵循著既定且一成不變的軌跡,卻內心總有不熄火苗的人。
如果電影可以造夢,《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在戲里幫魏成功造了一個夢,在戲外魏翔造了一個夢,也幫每位起身走出影院的觀眾造了一個夢。
開心時可以在雨中起舞,粗暴時像荒野的鏢客,我可以接受你說我演技太爛,卻不能接受這一切都是假的。沒有鏡頭的表演可以自由發(fā)揮,沒有劇本的獨白可以發(fā)自內心。我繼續(xù)跑著龍?zhí)祝缪葜粴虻奶嫔?,把男主角當成一場舊夢。可是沒有誰可以質疑夢的真實,它意外存在于膠片里,像一些曼妙的夢,支撐著人生。
用一部喜劇來蹭一部極其嚴肅的IP,這個蹭名字蹭的超過無敵low,呵呵,,可以說是國產喜劇的恥辱,,希望不要有人再去為這種低俗行為買單,不要去好奇,好奇的人越多,那他低俗蹭名字的行為就成功了, 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直接一星差評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打個比喻,現(xiàn)在又出個電影叫《流浪吧地球》,還是喜劇,,我就呵呵了。再說一遍:不要看。
魏翔擔任主角火候還差很遠。
之前看片花覺得不錯,看完正片后感覺整個電影里,魏翔的演技過于用力,缺少節(jié)奏感,看了十幾分鐘就疲勞了,中間還睡了一會。 以往魏翔做配角,不需要支撐整個故事,他的搞怪表演方式,能很好的為主故事點綴和加分,幾乎沒有長鏡頭,都是很短的場景,對于話劇演員來說,不會暴露短板。 這次擔任主角,從頭到尾都是搞怪的表演方式,讓人感覺沒有代入感,是在看小丑表演。
之所以周星馳和沈騰的喜劇大家喜歡,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們的節(jié)奏感好,絕大多數(shù)時間是正常的飾演角色,表現(xiàn)一個正常人的狀態(tài),在氣氛點到的時候,抖一個包袱讓人過癮,并且有很強的代入感,這就是大師和普通喜劇演員的區(qū)別,,,也許這也是天賦差異吧。
魏翔也好,艾倫也好,還有德云社的小岳岳等,都沒法跟周星馳、郭德綱、沈騰這些有天賦的喜劇演員比,最主要還是在于,天賦就是能把喜劇當正劇演,演的讓你不討厭。加油吧
確實能讓人笑很大聲的合格喜劇,好在絕大部分笑點來自戲劇結構以及演員表演而非段子的拼湊,遺憾笑完也就完了?;菊瞻崃巳刃蚁苍鳌改Щ脮r刻」的第二幕,也因此保留了最爆笑的橋段,大刀闊斧改編了人物關系,加強了反派與矛盾沖突使影片更商業(yè)。最妙的是魏翔個人的境遇和銀幕里的魏成功無縫打通,看著片尾魏翔痛哭流涕的殺青感言很難不被打動,他對這個角色也真的是毫無保留了。
喜劇張力是建立在“表演”二字上的。有人在演,有人沒演,有人知道這是在演,有人不知道,而窺盡所有角色狀態(tài)差異的觀眾,自然能感受到其中的幽默。這招其實不新奇。應該說,很難得開心麻花在用腦子而非段子搞笑。舞臺式布景打光做得不錯。而既然他們演的就是爛演員,夸張就不足掛齒了。但是,不是幽默加冷就叫冷幽默,加黑就叫黑色幽默,也可以是凍得瑟瑟發(fā)抖和兩眼一抹黑。其實可以更高級,但大概這就是開心麻花的選擇。接下來就看市場的選擇了。所幸馬麗在,又冷又颯,像把靚麗的尖刀。她的狀態(tài)和其他人不一樣。他們依然無腦插科打諢,她則冷嘲熱諷動作迅猛,也只有她在這部黑色幽默與開心麻花的雜交產物中是圓融的。其實一貫如此,她是開心麻花的錨,負責了她參與的每部電影的情感重量,即便在昨晚的小品中。她真的該去演正劇……
結尾花絮,魏翔哭著說:“這是我第一部男主角?!钡故潜葎±锏脑O定動人一百倍。
又讓喜劇片給整哭了,當魏翔說出“這是我第一部男主角”的時候,那種心酸我想所有的喜劇人都能體會吧!
說不好看吧,有些橋段確實跟著笑了,但要說好看吧,卻又覺得有點違心
如此垃圾的電影,沒一點邏輯,純粹是為搞笑而搞笑,問題是好笑嗎?
有的情節(jié)是真的尷尬,電影的有一些鏡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是借鑒了哪些經典鏡頭,但演員的精神讓人很是佩服,他是真的很珍惜這個男主角的機會,很用心的在表演
在看,感覺前半段邏輯就有問題,節(jié)奏掌控不到位,故事推進莫名其妙,遠遜麻花人馬的其他電影。加一星主要是希望魏翔這樣演員能推陳出新,也比較喜歡本片的藝術風格
春節(jié)檔圖個樂,這要是放在了別的檔期就是個爛片無疑
喜歡電影的看看有趣的小梗,純粹看喜劇的到處都是小笑點。節(jié)奏不錯,很考驗演技,而且演技也經受住了考驗。最重要的是,這電影明白自己的功能,沒想教育任何人。讓人放松地進入,放松地離開。
不裝了,我攤牌了,我覺得比原作好笑
因為是翻拍,原版又實在太出眾,抱著不太高的預期進來,沒想到看完倒覺得還不錯。在我看來原作的好建立在兩方面,一是對電影誠摯的愛,二是通過荒誕來解構這種身份錯位制造的沖突。這一版節(jié)奏更緊湊,加強了喜劇感。同時在演員魏翔和“演員”卡爾之間形成一種身份的互文,放大了這種“未知生活”中的“已知”。沒有劇本的演出,所有人陪你胡鬧只有你蒙在鼓里,甚至不知道演下去結局會如何,這些都是“未知”。但是作為自己這出戲的主角,無論是否有觀眾都盡力演好每一個角色,甚至要以一個不算完美但也善始善終的ending pose謝幕,這些都是“已知”。在我看來,人生的很多事情都是靠著這一丟丟執(zhí)念,在努力抓住這一點“未知”中的“已知”。細細一想,這其實是這部喜劇里傷感的地方,也是原作里沒太拍出來的部分。
雖然我無比討厭開心麻花,但相比韓寒的惡心程度,這部電影至少讓我開心一些~#大過年的,就不要添堵了
很想多給魏翔一顆星,但是電影后面實在是有些垮
比電影還尷尬的是,大概是把三谷幸喜拍得那么段子吧。好笑不代表好
我攤牌了,我不裝了,我覺得就是春節(jié)檔黑馬!很好看很好笑!煽情也恰到好處完全不尷尬!是那種又有笑點仔細想想又很辛酸的荒誕電影。魏翔三次舔刀那里全電影院都笑沒氣了。馬麗這樣豐腴的樣子倒蠻適合這個扮相,太美了。
開心麻花的戲,你要說好看吧,看后又記不住任何,你要說不好看吧,畢竟你也跟著笑了。就像吃了安眠藥,做了很多夢,醒來一個也記不住,可是錢卻花了。
超出預期,非常標準且體面的商業(yè)喜劇片,沒走下三路、不靠屎尿屁。龍?zhí)籽輪T被騙去黑幫演殺手,很有《喜劇之王》的味道。全片把“跨頻道聊天”的錯位感發(fā)揮到了極致,迷影梗玩得也溜,甚至挑戰(zhàn)了《雨中曲》,但沒露怯,好看。最欣慰的是,不強上價值,幾乎所有的哭點、燃點,都絲滑地落回于笑點。這是喜劇片的素養(yǎng)。中國人這一年過得太苦了,看的哭片也太多了,拜托多來點這樣的喜劇片行嗎?單方面宣布,哭片不許進春節(jié)檔!
偉大的喜劇其實都是悲劇,這部劇只能說是無聊劇
去年就聽說試映反饋很好,原版盛名下本有擔憂依然被翻拍優(yōu)化程度驚喜。改編刪繁就簡把中段不好笑也不走心的兩男爭一女無法做戲的情感支線刪去,重點放在令人信服的勵志主題上,完全彌補。本身喜劇技法足夠優(yōu)秀,笑點精準控制,如此導致無廢戲,讓好笑的地方更好笑,通俗簡單有效。這群喜劇演員演三谷幸喜舞臺式電影再合適不過。原片名指夕陽西下自然光就能拍得很好看的攝影詞匯,而這版將不冷靜的殺手置于“善用自然光隱藏攝影機”的戲劇沖突里爆發(fā)高能笑料,驚聲尖笑中從《教父》致敬到《雨中曲》從昆汀調侃到一眾港片,一出純正的攝影機不能停式的元電影和迷影文化喜劇。而最電影的還是,一直演配角的演員首次演主角,演的恰好就是從未演過主角的演員被騙去演主角的故事,有著和去年《你好,李煥英》一樣穿透銀幕的感動,虛構不過現(xiàn)實,現(xiàn)實不過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