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再相會。畢業(yè)時,班主任曾經(jīng)說過這句話。
可能某天你在街上偶遇到一個老友,會想起很多以前的事,會記得那些隔了很久的對白、情節(jié)或畫面。能被自己記住二十年的東西,一定有它的道理。曾幾何時,喜歡上那些留在光影里自己無法經(jīng)歷的人生,即使隔得再久也不會忘記,譬如1988年譚詠麟和張曼玉第一次合作的那部戲——《愛的逃兵》。
每個人的記憶都是不一樣的。那一年阿倫在上海開了“東亞之光”演唱會,學生時代的我買不起票,也沒有若干歌迷賣血換錢購票的勇氣,最終自己若干零錢成全了另一個同窗去看了個唱。這一次的空白回憶成為了我無法彌補的遺憾。當年與這盒錄像帶的相遇,完全是那個同學“以片抵債”的結(jié)果。再后來一一與VCD,DVD里的《愛的逃兵》相見,都是隔了一段時間的新瓶舊酒。加入可以選擇重來一遍的話,我寧愿把記憶留在1992年。
猜不到竟是馮淬帆披掛導演,那個“五福星”里整人于無形的胡子大叔。老馮更在片中客串了冥界人士“太叔公”,莫非是為了響應八十年代香港鬼片的風潮?硬插一段“太叔公”與“飄紅”的“鬼魂情未了”影響了整部片子的結(jié)構(gòu)。論搞怪,裝腔作勢吃蠟燭,整蠱陳百祥與君如都不敵那場老屋之中“手把手鋼琴秀”。高家莫非歷來就有“逃兵”情結(jié),不信前世輪回,原來“高音階”繼承了“太叔公”的癡情遺傳因子。好久未見苗僑偉,不知阿倫要買他多少的太陽眼鏡來還這友情債?王晶當年還是年輕的胖子,黎小田則永遠是憨態(tài)可掬的“加菲貓”??痛白T家班”空前齊整,一次有意思的安排。盧業(yè)媚,關維麟,李小麟,陳永鎬,林敏怡,香港流行音樂人士一次小集體亮相。Maggie任女主角與阿倫演情侶檔,之間的對手戲也很合拍,這種默契延續(xù)在后來的那一部《雙城故事》?;ㄐ跏钱敃rMaggie正和爾冬升傳出拍拖消息,小寶每日都來片場接女主角放工。這次阿倫不再走早期的那種扮懵搞笑路線,唱了那么多首情歌,是時候?qū)P闹轮敬蛟煲徊坷寺矍樽髌妨恕?br> 以前阿倫在電影中一直都象大小孩,不管是《江湖情》中的麥英雄,還是《黃飛鴻笑傳》里的黃飛鴻,其實銀幕上的他何止是“情歌殺死人”,聽說他演的殺手角色一向令觀眾笑場,那簡直就是“殺手笑死人”。所以這里就算有老屋“人鬼相認”的情節(jié)其實也一點不可怕。這一次扮“鋼琴調(diào)音師”依舊象玩游戲。尤其是電臺發(fā)布尋人啟事的橋段,時不時高喊出“飄紅,你在哪里?”場面有趣加好玩。他莫非真的就只是適合演喜劇呢?《愛的逃兵》的主線講了一段不對稱的愛情。打動我們的始終是那個在電影中演了無數(shù)遍的答案。兩個相愛的人,該如何面對彼此條件不相稱的選擇呢?生活與浪漫愛情片的不同,就是在現(xiàn)實與真愛之間選擇的分別,只有電影可以給出我們想要的那個答案。
二十年后再遇《愛的逃兵》,也有一些意外的發(fā)現(xiàn)。電影歌曲照例由阿倫包辦,都來自1988年《迷惑》大碟,根據(jù)片尾的字幕,粵語主題曲“愛的逃兵”,片中插曲為那首耳熟能詳?shù)摹鞍雺舭胄选?。沒有“午夜戀人路”的名,至少它的國語版“把我的愛留給你”應該算。不得不提DVD的配音,音軌只有國語可選本不是問題,但是出現(xiàn)了配音“靈異”事件。“高音階”找“太叔公”的暗號琴聲就來自“把我的愛留給你”。之后變來變?nèi)ンw現(xiàn)在:一.劇中“高音階”從這串音符獲得靈感,寫下的參賽歌曲,譜上名字赫然是“愛的逃兵”。二.壓軸戲上演,最后一幕在滿場“譚詠麟國際歌迷會”扮觀眾的戲里,Maggie開始清唱的參賽歌曲還是那首國語“把我的愛留給你”。三.此時畫面下方字幕是粵語版“愛的逃兵”歌詞。四.等阿倫出現(xiàn)的時候,則是回到了粵語版的“愛的逃兵”。這樣劇情歌曲字幕配音混淆一起的復雜場面,可以作為倫迷入門測試題了。辨析題的答案卻很簡單,“愛的逃兵”國語版是另一首“心門”,而“把我的愛留給你”的粵語版是“午夜戀人路”。
“愛的逃兵”是一首阿倫親自作曲的情歌,可能那一張《迷惑》大碟佳作連連的原故,大家都被那些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吸引過去,譬如“半夢半醒”、“偏愛”、“不見不散”等迷得一塌糊涂,多少影響了這首“愛的逃兵”的“迷惑指數(shù)”,其實它一點都不遜色。不曉得潘源良看了幾遍電影,竟能把一個“灰小伙的愛情”轉(zhuǎn)成如此貼切的獨白。第一次聽阿倫深情唱出“未能讓你將一生的寄望,全投進這段情編織幻象。”是在那盒“89新曲精選”的磁帶里,電影的結(jié)尾讓自己重頭認識這首“愛的逃兵”。而這首歌的卡拉OK,“千禧演唱會”多年以后遇到的最適合版本。月圓月缺,至少還有它們一起共同渡過,既然曾經(jīng)被感傷的畫面和真摯的旋律打動過,今天還有什么可以遺憾的呢?
鍵琴又再響,誰悄悄地把青春留在了那里。二十年后,這些過往的聲音始終漂亮。
http://welleschan.blogcn.com/diary,11295964.shtml今天是一個沒有情歌的時代,流行樂的勢衰就是最好的證明,而流行樂影響范圍最大的顯然是情歌。今天的很多歌曲在我看來都是嚴重缺失誠意的,單只是情歌的表現(xiàn),很多歌手只把感情表述停駐在個人對感情對那個人的愛與憎,充滿了戾氣與利益計較得失。只停留在你絕情、你背叛、你把我當成備胎,還跟我耍無賴,最后無情的分手與出賣。一味的賣弄凄慘與受到的傷害,而偏頗的認為這樣才算是情歌。為什么現(xiàn)在的這些歌很難能令我有所印象,原因是它們不是情歌,最多只能算被甩記錄而已,一首好的且能成為經(jīng)典的情歌,絕對是哀而不傷的。不會把感情停留在我付出了多少時間精力就應該讓對方回饋我多少,這就變成買賣而不是感情需要了。一首情歌里面連感情需要都沒有,還能算是情歌嗎!
1988年上映的電影《愛的逃兵》由馮淬帆導演,譚詠麟、張曼玉、苗僑偉、吳君如、陳百祥等主演。
三哥苗僑偉在這部影片里面飾演反派作曲家林雪夫。這個角色三哥演繹得非常到位,一舉一動不多不少,拿捏得恰到好處,演出了這個愛情浪漫主義題材電影中唯一的重量感。這個反派與三哥演的其它壞人不同,不是那種大奸大惡中閃爍著人性光輝,容易產(chǎn)生好感的反派。而是雖無大惡卻虛偽做作,品行不端的人設。按理說,這種沒有什么人性亮點的角色是完全不討喜的。但居然讓三哥演出了腔調(diào)和重量感,演出了魅力來。畢竟留短絡腮胡的三哥苗僑偉仍舊玉樹臨風,充滿男人味和藝術(shù)氣息。即使渣,仍有拒絕不了的吸引力。不過給三哥安排這樣的角色也著實太讓人心疼了。[流淚]
張曼玉在片中質(zhì)問譚詠麟:“(你以為)我欣賞你是因為你英俊瀟灑、風度翩翩呢?那個人就不是你,是林雪夫(苗僑偉飾)!”可見三哥的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的人設多么深入人心。
Ps:里面譚校長歌曲蠻好聽。
不然話點解好電影靠影評呢 (當年的alan真是顏值巔峰來的 )女主愛的只是才華不是人 所以她以為太叔公寫的歌是林雪峰寫的的時候就愛上了林 後來以為是倫寫的就又去愛倫了 後來倫飄飄然之後她又不愛倫了 到底太叔公已經(jīng)去世 不然女主又會否去愛他呢? 結(jié)尾救場還不錯 倫寫了一首真情實感的歌又再一次把女主打動。整個故事很亦舒 很像年輕導演的學生作品 如果是學生作品的話應該很好 無奈是大咖雲(yún)集的 讓大家對它得期望值太高了。哈哈如果想深入拍的話拍成哲理電影都木關系 就有點像《影》的哲學 究竟誰是我的問題 我是不是誰的影子 這電影裡倫和雪夫就都是太叔公的影子了 在才華這方面 但是倫有一顆赤子之心很可愛很真的 所以他更勝一籌咯 另外真是越來越討厭林雪夫那種男的 裝的不得之了 亂搞一切關系 以後再看見那種人要離遠一點 哇再次感歎alan在裡面太帥啦 顏值巔峰嘢 還超級可愛應該是本色出演呢~
額為什么分這么低!
我才知道這片子居然是馮淬帆導演的,真看不出啊!
就像哆啦a夢 突然離開以后的大雄
18歲的張曼玉、25歲的譚校長,片尾譚校長的歌聲,一個時代過去了
馮淬帆的電影基本上都有些亦莊亦諧的元素,骨子里依然保持那種正統(tǒng)而真誠的情感。
陳百祥?。。。?!
...張一打
都幾感人,而且有好歌聽。
看到好幾條評論說年輕的曼玉丑 我從84年一路看過來覺得這時候已經(jīng)比前幾年好多了哈哈哈哈
上個年代的港片,總是充斥著無可救藥的浪漫。
浪漫愛情喜劇,頭重腳輕的結(jié)構(gòu),最后稀里糊涂就完事 了
半夢半醒
和許嬤嬤在25,今天。
額,譚校長怎么總是演這種后來成歌星的角色?80年代剛出道的張曼玉臉肉肉的稱不上漂亮卻可愛得很。
還是不喜歡譚詠麟,但張曼玉感覺很不錯
“只有這一首,是我唯一寫過的歌,但是它根本就不算一首歌,它只是我想起你時的心跳聲”多么深情的告白,另外,當太叔公站在窗前懷念昔日情人,觸景生情地念出一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時,譚校長驚訝道“哇,太叔公,你咁粗口噶”。。。
2011.小人物的悲喜。張曼玉~~~
苗僑偉乘著你來采訪的時候要吃你豆腐,就已經(jīng)說明問題了??墒侵缶鸵驗橹匦聦懥撕酶?,張曼玉就和對方約會來往了,你是喜歡苗僑偉的作品還是喜歡他的人品。張曼玉你說,你是蠢呢還是蠢呢還是蠢呢,
馮淬帆導演的浪漫愛情喜劇,膽小鬼譚詠麟追尋真愛的故事。
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