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糙女郎:都市女性的身體與權力
“你們有誰愿意用五年的生命來換完美的身材?”
《倫敦生活》(Fleabag)在第一集就借女性主義者之口拋出了它的中心議題——女性身體的價值。換不換這個問題對普通人來說并不簡單,因為完美身材能給一個女性帶來的效益太大了。同時擔當編劇和女主的Phoebe Waller-Bridge在評論自己20多歲的生活時如是說:“我當時對自己的性吸引力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也很明白那對我的個人價值意味著什么......20多歲的姑娘們只要夠瘦夠辣,怎么胡來都能被縱容,太不公平了!”
張揚的青春和鮮活的肉體,這本身就是稀缺的資本。女性的身體從古至今都是一種個人甚至是社會資源,于是對于它的利用,規(guī)訓,占有和剝奪總隱含著權力關系。在我們這個時代忙碌躁郁的都市生活中,這種權力關系又具有了新的形式和結果。正是對于這種新式性別權力的挖掘,對于當下人際關系狀態(tài)的質(zhì)問,讓這部頂著喜劇外衣的6集短劇除了無底線的笑料和超流暢的節(jié)奏之外還同時擁有了沉重的基調(diào)和社會批評的空間。
女主以獨白方式直接將觀眾帶入劇情,并且頻繁和觀眾直接對話。這種打破第四面墻的方式除了加快了敘事節(jié)奏,確立了女性視角之外,還為全劇增加了一種私密性,甚至是挑釁意味。本劇的觀眾不能做輕松的看客,安然地視淫劇中那近乎泛濫的肉體。女主把身體暴露給你,用自己的挫敗和狼狽引你發(fā)笑,卻又透過鏡頭直直得看著你,讓你尷尬局促。于是,她的迷惘痛苦,她的壓抑絕望你都有份。她用目光鎖定了觀眾,讓觀眾成為她的同黨,一起去做一個在倫敦生活的年輕女人。
劇集的原名Fleabag,特指那些蓬頭垢面,邋遢混亂的人,一字解之曰“糙”。我們的時代不斷地在女性身上制造著矛盾,讓她們成為漂亮的“糙”女郎:一方面浮華的消費社會、周密的都市生活不斷要求女人活得更美麗精致,她們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有萬種技術和產(chǎn)品去修飾。如果說在物質(zhì)貧乏的過去姑娘們還有借口活得糙一點的話,那么在小學生都開美妝頻道的今天,你簡直不得不拼盡全力的去打造完美的自己;而另一方面,這個世界也設立了一個無法達到的成功標準。在這個標準下人人痛苦著掙扎著,卻又拼命佯裝正常,他們疲憊而絕望地奔走在城市霓虹之中,掩飾自己的空虛脆弱。第二集MV式的片頭中,地鐵里的人們在女主的臆想中演示了他們的猙獰和痛苦,這種詩意的渲染簡直神來之筆。與此同時,社會角色對個人的異化和壓抑在私人空間里得到了夸張甚至病態(tài)的釋放。姐姐Clair說:“我有兩個學位,有老公,還有一件Burberry 大衣”。女主說:“你在洗臉盆里拉過屎”。劇中捧著花對著不同墓碑哭泣的老男人,女主姐姐在靈修課程上的大笑與大哭,銀行職員對充氣娃娃的謾罵等都是情緒爆炸的表征。正是這種公共空間里的光鮮標致和私人空間的狼狽粗糙構成了都市人,尤其是都市女性最基本的精神分裂癥。
女主最大的魅力和笑點正來自于她的糙,她的放浪形骸,狂野不羈,她的一團糟。在別人小心翼翼地去扮演正常人時,她無所忌憚甚至是不知羞恥的釋放著自己的荒唐怪異,不管是在男友身邊對著奧巴馬的視頻自擼還是順手牽羊小偷小摸,她的糙既是對于別人的不滿和嘲弄,更是出于自己的厭棄和懲罰。身體,性愛,甚至是作為藝術品的性器官在劇集中不斷出現(xiàn),卻充滿了戲謔,諷刺和指責。顯然,編劇不是為了性而性。在最終集的性展覽上繼母點明了全劇的主題,她說:“現(xiàn)在,請你們把欲望都留在門外,用你們的思想來理解這作品,我認為你們看到裸露的身體的時候不該只能聯(lián)想到性,我相信你們會想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權力,這才是這場show(show既可以指展覽又可以指劇集)真正的主題——權力!”
全劇中最根本的權力斗爭是什么呢?在訪談中編劇把這部劇的源起歸結于一個女性主義者的憤怒和挫敗感:“年輕的女性在她們有能力決定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之前就被設了限?!钡拇_,這個看臉的世界給了妙齡女郎們許多特權,讓她們以為年輕美貌就是一切,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的欲望之上。她們可以大作特作而不必付出代價。這種特權極易把她們變得貪婪,墮落,自私,冷漠,厭世和低俗(女主對父親坦白時對自己的評價),因為青春性感這一資源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世道里太好用了,有了它你暫時不需要其它美德或特長。
在以前的無數(shù)世代里,女性身體是作為財產(chǎn)被特定男性占有的,它可以拿來交換穩(wěn)定的身份和生活,而獨立自主的現(xiàn)代女性,尤其是在大城市和男人們一起拼殺的女人們來說,自己的身體是完全可以由自己來處置的,于是她們同時擁有了任性的能力和機會。本劇對于這種特權和這種任性的鞭笞是刻骨而殘酷的:女主濫交的代價恰是自己最好朋友的生命。
這些都市中的女人到底是怎么糊涂地看待和利用自己身體的???!女主閨蜜Boo想通過傷害自己的身體換來男友的懺悔;來咖啡館小坐的一對閨蜜的談話透露出其中一個為了保持身材要離開深愛自己而渴望生育后代的伴侶;女主在對銀行職員哭訴時說如果自己的身體變老變得沒人要,那她寧可去死。這便是身體特權的反噬,身體成了這些女性價值的唯一寄托,也就成了鎖鏈和囚牢。反觀女主姐姐Clair,她在事業(yè)和家庭上建立了她的價值,不必依賴身體,這份成功是建立在她強烈的控制狂屬性和頑強的自律基礎上的,但是她的成功卻伴隨著她的性挫敗,她難與他人肢體親近,連丈夫都怕她。全劇中唯一在身體和情感中游刃有余的反而是女主可惡的繼母,可是她得意的前提是她既很優(yōu)秀,又很虛偽??梢哉f,本劇刻畫的女性角色都不幸福,都破碎而壓抑,而男性角色都又很愚蠢,有些力不從心。大家被孤獨地隔絕在自己的小島上,渴望相互溫暖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對著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吐露心事。
“其實我每時每刻都想哭。”這是女主的真心話,卻也是無數(shù)生活在大都市里,獨自承受著生活重壓的女性的心聲。女性的身體在我們這個時代的都市中擁有了最大的自由,它因此可以拿來兌換最多的價值,也可能因此不值一文。都市女性們懂得美貌易逝青春短暫,又努力地讓身體發(fā)揮出最大的價值,隨時準備與這個世界交易談判。她們的身體被修整得愈加光鮮,而心境又磨礪得越來越糙。
糙女郎不同于女漢子的性別倒置或干物女的自我放逐,它更是一種在被各種壓力和約束擠壓的都會生活中無傷大雅的離經(jīng)叛道和維持底線的混亂放縱。心糙身不糙,說到底,是女性在高壓迷亂的都會生活中摸索出來的生存之道。
原文載于微信公眾號玲瓏茄,未經(jīng)授權謝絕轉載
如需授權請給后臺留言或發(fā)送郵件至:woxueyingshi@126.com
2 ) 沒有人可以理解另一個人,也沒必要。
這劇居然能夠接近9分,可能真的太多人活得不容易了。
雖然我活得也不易,但給六分已經(jīng)很高估了。本質(zhì)就是渣女的自白書。
影片里的有一串臺詞印象挺深的, 大概應該是I fucked it into liquidation. I also fucked up my family. I fucked my best friend by fucking her boyfriend.
出軌閨蜜的男朋友,導致閨蜜死亡;
咖啡館看著其實還可以的,但女主從未好好經(jīng)營,即使它算是閨蜜的遺愿了;家庭關系也是一團糟。
單看第一條的話,渣女就妥妥的了。
希望用做愛來證明自己一直有吸引力不算錯,世間單身男人那么多,只要自己想約哪個就去撩好了。 自己活得很喪也沒事,甚至極端點的像日本的部分高度宅群體也可以,但請不要去干擾別人。
前段有一個新聞,南寧地鐵的一個18歲男孩持刀挾持一個姑娘,被特警干凈利落的擊斃了,大家一片叫好。 也許男孩有萬千難以言說的故事讓人同情,但在那一個時刻他就是最危險的犯罪分子。也許有某個搶劫犯真的是為了妻兒而犯事,但他仍然是罪犯。
更何況劇中我也沒看到女主也未有任何苦衷,于是乎,她的姐姐最后不信任她,是個正常人基本就不可能對這樣的人有任何信任感。
最后,生活不易,我們更難以在實際生活中去深入了解和解構一個人的內(nèi)心,很多的是其所言所行去對其作出判斷。 假使我是女主的朋友,同學,我大概率會遠離她這樣的人吧。
3 ) 后門
小林年輕的時候去做過一個牙冠套,在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診所里。
選材的時候還是例行地被推銷了一番,彩頁上各色的材質(zhì)對應著不同的價錢。
小林選好了價錢,用牙齦粉色的材料做了倒模,回去等了一周,終于被通知可以來鑲嵌新牙。
新牙被鑲嵌上以后,小林感受到了滿滿的異物感。
“為什么花了這么多力氣和錢,卻還是有不舒服的異物感呢?”躺在椅子上的小林問牙醫(yī)。
“你回去睡一覺,醒來就沒感覺了”,牙醫(yī)回答道,“跟你自己的牙感覺一模一樣”。
覺得也沒有更多辦法的小林,像自己在所有類似情況下會做的那樣,又一次選擇了倚靠平躺在時間勻速的傳送上,帶著異物感洗漱睡覺,似乎并沒有失眠。
第二天一早醒來,果然感覺假牙被順利接納了。
小林粉色的舌尖從牙冠套上劃過,牙冠套帶著人工微黃的色號,不動聲色地排列在服役多年的真齒之間。
對于小林而言,這個日期不明又度過經(jīng)年的醒來的清早,是一個具有驚嚇效果的無聲瞬間,并隨著年歲的增長越來煥發(fā)出恐怖的樣貌。
“萬一是惡劣的材質(zhì)呢,畢竟是無可追溯的小診所,沒有誰來應答鉛色有毒的沾染”倒還是其次的考量。
“原來我貌似清醒的身體用自己粉紅柔軟的肉和褶皺,保藏和掩護著這么多異質(zhì)的瞬間。這鉛色的流毒與其說來自有形的鑲嵌,不如被想象成來自生存本身驚人的妥協(xié)和承受。有多少被攤開會忽閃忽閃疼到咧嘴的劇烈都被轉換成甚至不被感知的被折疊擱置的隱藏痛覺。這種植入?yún)s如種子一樣,遲早從另外的某處破土顯現(xiàn)?!?br>上面這段往事,是小林在被男伴說服從后門進入嘗試歡愉的時候,心有旁騖中想起來的。
4 ) 此劇有毒,筆記如下
#fLEAbag#
anal肛交
gang bang群交
mature
big cock
small tits
hentai
MILF亂倫
big butt
lesbian
gay
facial口交
fetish戀物癖
bukake顏射
young and old
swallow性虐
rough粗暴
voyeur窺視狂
public
5 ) 我作的原因就是我做錯了事情,然后我很孤單
點開這部劇僅僅出于對所謂的倫敦生活的一種好奇,然后一邊抖著腿一邊看完了。女主(天……我根本記不得女主的名字)從用看似詼諧的角度展現(xiàn)一個個讓人尷尬的瞬間,最印象深刻的是在店里啥都不點但是給三個電子設備充電的小哥……
一般來說,如果一部劇是以女主的視角展開,大多數(shù)人都會很喜歡女主,并且無論如何都會偏向她??墒牵瑢τ谶@個女主……她的確是很有意思,不過我只是看到她的一咧開嘴角我就想罵人,媽的不想笑就別笑,我看著真的很難過。
然后是對幾個關鍵人物的分析。第一個是前男友,我覺得他是gay,因為一般直男在淋浴的時候看到有人沖進來想的應該是劫財而不是劫色吧……當然,倫敦嘛,英國嘛,多考慮一些還是正確的。他有那么一點點的以自我為中心,分手又見面后對自己的事情侃侃而談,但是無疑他是愛著女主的,我覺得在無數(shù)次分手之后都能拉下臉一遍遍回來……不是真愛是什么。女主看奧巴馬sy,男票在身邊的時候還sy……第二個是喜歡走后門的那個男的,真尼瑪是個奇葩。我一開始以為他要對女主坦白自己喜歡男人,沒想到還有另一出戲。覺得的自我感覺良好:以為大家背后議論他,劈腿女主因為覺得真愛無性吸引力。后媽是個正常的后媽,符合一般后媽的表現(xiàn):心里恨得要命,還要維持臉上的和平。她顯然是為成功的女性,也很愛自己的新丈夫。聰明,不夠有道德,但是是個正常人。父親,懦弱的糟老頭,很愛自己的女兒,卻不知道如何相處,甚至不知道如何幫助女兒和新妻子溝通。他說:為什么大家可以說父親搞砸了女兒的生活,而不是女兒搞砸了父親的生活。足以說明他愚蠢又懦弱的一切。銀行家算是一個延伸,一個表達作者想法的人物:首先,他參加的那個活動很有意思,一群狂暴的男人對著充氣娃娃喊slut,我覺得這充分表達了編劇的女權思想——男人認為女人的性吸引力導致她們一系列成就:升遷或是小額貸款,這是病,得治。女主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姐姐能從那個典型的女性角色里面脫離,離開那個變態(tài)繼子和變態(tài)丈夫而不是放棄升遷的機會;其次,他表達作者對于改正錯誤的一種希冀,銀行家原諒了自己,并且又給了女主一次機會。姐姐應該是非常重要的女二,她讓我想起來小丸子的姐姐,雖然對待妹妹的態(tài)度比較惡劣,但是還是很愛她。當然,最愛的還是自己的家庭——那個變態(tài)老公。作為一個成功人士,她在掙扎,掙扎于家庭與工作,給自己莫大的壓力與焦慮。有那么點兒滑稽的意思,但的確是個悲劇人物。姐夫,恕我直言,他就是個辣雞,一個地地道道的無賴變態(tài),從始至終整個人都透露出下流的氣質(zhì),甚至養(yǎng)出了一個變態(tài)兒子。他對姐姐有很深的執(zhí)念,可能因為姐姐太強大,他把握不住,甚至在妹妹說“她早晚會離開你”的時候頹然——我猜他親了妹妹正是因為他覺得兩個人都是盧瑟兒。為了維護婚姻而先發(fā)制人地點出妹妹的過去,而讓妻子信任自己。姐姐喜歡他的原因也很好笑,因為這個變態(tài)總能恰到好處地戳到姐姐的笑點……可能正式因為平時壓力太大,所以姐姐格外看重這個雖然男性功能不完善但是能讓自己發(fā)笑的男人,這也可能是她不愿意離婚的原因之一吧。Boo,這是我記得最清楚的名字,正如女主所說:她很特別。是個非常單純善良的人?!般U筆上有橡皮是因為要改正錯誤”,這種說法太好笑了,簡直點亮了女主黑暗的內(nèi)心?!拔遗獋俗约喝缓笏湍軄砜次伊恕薄?!
最后是女主:我作的原因就是我做錯了事情,然后我很孤單。我覺得孤單的人有很多,但是能作成她這樣的人不多。有一個評論說的很對,女主貌似把所有能作的事情都作了一遍,然而事實上孤單的人只會做其中的幾件,所以大家在女主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對她最好的評論還是她自己的話吧“I have a horrible feeling that I'm a greedy, perverted, selfish, apathetic, cynical, depraved, morally bankrupt woman, who can't even call herself a feminist”.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因為人生閱歷不夠,讀書讀得不多看不到更透徹的東西。我喜歡這個劇,我覺得編劇特別有才,因為我看到了一群相似的傻逼,包括我自己
6 ) 跨過底線的錯誤
想了下還是決定寫一篇評論。
有劇透,而且我不同意劇里的觀點。
第一集很好看,最后一集覺得很fuck。
最后看完給我同學說“女主真是又作又虐”。
女主來自一個不健全的家庭。故事里沒講全,但是我們可以猜到,一開始父母姐妹倆一家四口看似很美滿,但是父親出軌母親好友也就是姐妹倆的教母,之后女主父母離異,母親很快乳腺癌去世,女主父親另娶繼母,受制于繼母,愛女兒但是更愛繼母,兩個女兒心里一直不接受bitch繼母和父親那么迅速的move on。母親的去世紀念日,父親和姐妹倆回憶母親再世時的快樂,我們知道父親確實愛著母親,但是他也確實出軌了,確實也為前妻的去世和女兒的疏離而愧疚,也確實move on了,所以面對深夜來找他的女兒,他只是說“我給你叫出租車”,雖然自己買的起房子卻不愿意給瀕臨破產(chǎn)的女兒一點資助,因為這個世界的真理就是“有繼母必有繼父”。有時候我想犯過錯誤的人不愿意面對知道他們犯錯的人,因為這樣他們就不自在,畢竟他們還有僅存的一點良心。
在第五集,我們以為女主和姐姐彼此溝通,姐姐會去芬蘭,離開丈夫和繼子。生活還是有希望的。但是第6集就狠狠的扇了我們一耳光。姐夫反咬一口,姐姐并不相信妹妹,因為妹妹確實和好友的男友上床,造成了好友的自殺,有不光彩的前科。那姐夫呢,我覺得他確實被女主吸引,但是他又覺得和好友男友上床的女主就是個賤人,他唾棄女主也唾棄自己。
最后一集時,我一直在想女主會不會自殺,愛fuck菊花的帥深柜男只把女主當泄欲工具離開,長期離開自動又找理由滾回來的小男友終于正式離開女主了(但是繼母知道前小男友的penis形狀有點值得深思),姐姐放棄升職加薪去芬蘭不離開姐夫反而質(zhì)疑女主勾引,父親維護繼母最終還是站在繼母那一邊。女主徹徹底底孤家寡人。但是陌生貸款人的一點善意,女主最終還是有點希望的。
但是我要說,我不同意劇里的三觀,劇里有一幕,女主告訴好友“一個男孩用鉛筆捅豚鼠屁股”,女主的小天使好友表示,“男孩顯然不幸福,我更關心他為什么不幸?!保艿湫偷臍W洲式,原諒論推理,每一個犯錯的人都可以悔改,就像鉛筆的上面帶著的橡皮就是為了修改錯誤,他犯錯誤可能是因為他家庭不幸福,可能是因為沒人關心他,所以他可憐,他值得被原諒。但是在我看來并不是每一種行為都值得被原諒,人犯的錯誤當有底線,一旦跨過底線,對別人的傷害就不可寬恕的。很顯然,女主和好友的男友上床就是跨過了底線。她其實一直都挺渣的,偷走姐姐的衣服穿,故意和小男友分手這樣小男友就會打掃衛(wèi)生,和小男友做愛精神上幻想的是別人,偷拿繼母的雕像,但是這些都是可以原諒的。只有和好友男友上床不可以。不過故事已經(jīng)發(fā)生在事后了,所以生活怎么辦呢,即使女主是個賤人,她也是要move on的,所以she suffers what she deserves。
我們從一開始就是她的同伙,認同著她,縱容著她,并同時從她的所作所為里獲得快感,直到最后,我們也拋棄了她遠離了她,只留她不知是否能獨自重新開始。
每個女人都該看一看,學習如何微笑著當繼母,真是個厲害角色??!
馬男好歹算個成功人士加負能量正常人,這女的根本就是psycho idiot bitch pathetic,自以為冷眼看透生活本質(zhì),其實自己才是需要吃藥的那個,而且基本沒救了。整部劇還算耐看的重點是演員本身的外貌氣質(zhì)以及迷之自信比較吸引人,而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女的想想就可怕。
我所追求的,是孤獨的自由,封閉的枷鎖,殘缺的承諾,流離的生活,或者只是極其簡單,而真實有力的一句,你愛我。
共鳴真是個壞東西,你一邊罵著女主角,一邊覺得自己才是那個最討厭的人。
被嫌棄的倫敦豪放女的一生。
很英國,很倫敦。尷尬與喜感水乳交融,悲傷和孤獨時不時插一刀又瞬間抽走,留下滯后的疼痛。原來以為就是daily life in London,結果是在講trauma,打破第四面墻的手法也有意思。
好像我們都是把生活過成這樣,渾渾噩噩,卻又愛憎分明。
姐姐最終沒有好好把握自己的生活去芬蘭,爸爸最終沒有離開控制狂繼母,好朋友死了,男朋友再也不會回頭,小基佬還在自欺欺人,就連自己都無法認同自己:因為做了永遠無法原諒自己的事…生活真是太糟糕,但是偶然還是會有新朋友,新轉機,就為了這點盼頭,也要在這個物價高漲的城市里撐下去(一個雞湯)
我所有的自負都來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氣概都來自我內(nèi)心的軟弱,所有的振振有詞都因為心中充滿疑惑。我假裝無情,其實是痛恨自己的深情。我以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四處漂泊,其實只是掩飾至今沒有找到願意駐足的地方。 ——馬良《坦白書》
以假裝的微笑武裝孤獨失落,以放浪形骸麻醉無法彌補的過失,以互相傷害維系彼此僅有聯(lián)系;和自己作對很容易,和世界作對很難,在這個充滿性格缺陷的人物身上,我們竟都能窺到一絲半毫自己的影子。
一部關于創(chuàng)傷的電視劇,放肆自己的性格會快樂,但謹防悲劇發(fā)生。最近的自己被各類事情攪亂,其實內(nèi)心像女主一樣萬分渴望被理解,但總會習慣裝出一副堅強面孔遮掩自己的脆弱。挺棒的,開始時對秀下限感到排斥,看到最后一集,理解了這一切。故事狗血,但萬分符合人性。生活即是如此,絕望與希望交織。
把生活過得這么尷尬的原來不止我一個
i just want to cry all the time
你熱鬧萬分,你孤身一人。你開懷大笑,你淚流成河。你若無其事,你跌跌撞撞。你平靜無比,你歇斯底里。你假裝光芒萬丈,你內(nèi)心一片廢墟。
每聲大笑過后都覺得生無可戀。啊,現(xiàn)代生活。
酷一時,喪一世,天生爛人。人生真相,并沒有誰能拯救誰。
鉛筆的鼻頭有橡皮是為了涂改失誤嗎?前半程略《弗蘭西斯哈》。只能說這幾年是喪劇的天下吧,探討得深刻的其實不多,有些離生活太遠的為喪而喪只是套路更深更偽善的雞精湯而已。
一開始會被女主機智詼諧的神吐槽所吸引,會覺得她周圍的這些人和生活的樣子是多么荒謬,而她的應對直截了當,冷眼看待并調(diào)侃著這些荒誕,慢慢才發(fā)現(xiàn)這是生活的殘酷扭曲而成的,身處其中的人能察覺但害怕改變,于是繼續(xù)庸碌著,這讓清醒的人感到無比孤單和絕望。這是喜劇嗎?我只覺得特別難過。
Miranda mix 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