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看這部劇可能抱著一種立意被拉高的態(tài)度,想著是放棄隨波逐流的人生尋找自我的故事,這一點可能會使很多人失望,覺得故事和人設(shè)都不是那么完美,但其實看完仔細回味的話,能明白最終自己獲得的感受其實就是自己渴望看到的東西。
劇名就是什么都不想做,在這種狀態(tài)下展開了一系列故事,有離奇的殺人案,有烏托邦式的美好,其中參雜著復(fù)雜的人性。這部劇談不上對人性的刻畫有多深刻和細膩,可每個人都是不完美但珍貴的自己。
劇里爭議比較大的有女主的選角,小春的人設(shè),還有劇里大家似乎不合情理的舉動。
首先是女主選角的問題,一開始我也比較擔(dān)心雪炫的外形和任時完可能不太搭,但是打開第一集的時候,我就發(fā)現(xiàn)了她身上所展現(xiàn)的女主的特質(zhì)。女主人設(shè)是性格沒什么鋒芒,有時候也挺懦弱,不懂得適當反擊他人,但是同樣另一面展現(xiàn)的是善解人意,與他人相處的溫柔與禮貌。其實雪炫的身型比較高,膚色也不算特別白皙,可能與一些常見的女主不太相似,但是我個人感覺她的體型反而與人設(shè)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反差,笑起來的時候也憨憨的,有著與外形不符合的憨厚美,讓我覺得性格展現(xiàn)的更加意外和突出。這也是我個人覺得很喜歡女主選角的地方。我以為女主的性格后期可能會因為一些事情而慢慢改變,但是發(fā)現(xiàn)好像完全沒有,最后我自己也認識到了,這種性格只是在某些地方是需要糾正的缺點而已,而女主就是這樣一個人,每個人也會因為自己的不同的性格遇見不同的事和人,擁有自己獨特的生活。
其次是小春的人設(shè),大家看到她對于兩位男生之間的關(guān)系會說上兩句,但其實感情這種東西就是非常復(fù)雜,還是高中生的小春也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代表著什么,或者又帶給了別人什么傷害,她知道的可能就是那一刻我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加上家庭對她人生的影響,她對于自己的人生都處于很混亂的狀態(tài),更別希望她能想清楚其他每一段關(guān)系給她的意義。大家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做了可以做的事情。
還有一些情節(jié),比如說奶奶要小春原諒爸爸,不要說出去,確實是來源一位母親的不知所措的愛,對于小春和自己的兒子她都存在無限的抱歉,劇里情節(jié)播到這一部分的時候,穿插了小春的回憶,講述了小春小時候和爸爸很溫情的生活,這一段日子很美好,而奶奶對于自己兒子的記憶只會更美好,這段回憶也就告訴了大家為什么奶奶要這樣慣著爸爸,小春又為什么最后放棄讓爸爸入獄,包括后期爸爸回來照顧他們的時候,小春總是默默地關(guān)心爸爸,等他一起吃飯之類的。人總是會靠著自己記憶中的美好去支撐現(xiàn)在展望未來,做出一些可能在別人眼里不太能被理解的事情。
想說的有很多,看劇的時候基本沒怎么快進,都在慢慢感受大家的生活,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我也會感到很開心,扣掉的一星是因為最后的結(jié)尾幾集,對于男女主感情過渡或者是情節(jié)發(fā)展都略顯倉促。但是總體來說美好的感觸大于不滿,偶爾看看這樣的劇確實還是挺治愈的。很希望自己能有勇氣或者有這樣的態(tài)度去審視自己的人生,更希望自己有能力去改變,如果改變不了的話,那就慢慢尋找人生的意義,沒有意義的話,有時候也是一種意義~
11月剛開播時就在b站看到一個片段,感覺還不錯的樣子,挺符合當時心境。
新年第一天,看了第一集,感覺還不錯。雖然沒覺得那么好,但是還算看得進去。
看到第二集后面就想打五星咯~這部劇的空境讓人感覺舒心,真讓人放松。
忍不住感慨,韓劇的劇情是真的連貫流暢,這就是好編劇應(yīng)該干的事。
我真沒想到掉了的錢最終是這樣找到的,惡俗地以為男主找不到錢就自己取了錢裝作找到了…然后別人把錢還給女主,女主終于知道是自己誤會了,這樣發(fā)展太俗套了。
我一度以為對愛情的感知力下降,正在逐漸喪失愛的能力,連從電視劇都感覺不到心動,其實不是。是深受國產(chǎn)劇迫害...劇情不連貫,男女發(fā)展突然,大陸劇是真的拍不好愛情…
任時完每次演戲都是這種性格,有意思,我還挺喜歡這種uh-huh~
女主越看越好看,而且還給我一種熟悉感,但我翻遍之前演過的作品,沒發(fā)現(xiàn)有看過的..
元旦在家看到理查的視頻,他憑借著玩游戲獲取的經(jīng)驗私自開了一家客機,就是想去看看鯨魚,看完后有點想流淚..劇中,說起人一定要有些目標去生活。22年最后一天看的心靈奇旅,火花不是目的。我老覺得其中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我微薄的言辭表達不出我心中所想 T-T
第七集,看到一個流浪漢自己摔倒后指責(zé)男主,但男主把他扶好什么也沒說,最終男主女主吃的炸雞被免單。我心里覺得還是要做善事啊,也不知道是不是更多為了那被免單的炸雞啤酒。我這功利的善良哦...
卷又不想卷,躺也躺不平。 在夾縫之中,大部分年輕人都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迷茫,難過,焦慮,無助,孤獨,彷徨。 舉目四望,竟發(fā)現(xiàn)身處在圍墻里,想跑出去,卻也不懂應(yīng)該選哪個門。 以上的內(nèi)容,形容的是女主角李夏天嗎?并不是,這就是我的現(xiàn)狀。 第五集里李夏天說:“因為一直活在別人的標準里,所以生病了。” 很多人看到這里應(yīng)該都有共鳴吧,你學(xué)習(xí)要努力,工作要勤奮,要勇于表現(xiàn)自己,要高情商,要懂得人情世故,無論在學(xué)習(xí)、工作還是情感之中,你要向優(yōu)秀的人學(xué)習(xí),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我們從小到大幾乎都是被這樣教育成長的吧,可好像沒有一門課教會我們,如何做自己。 于是李夏天在一個春日的早上,決定了辭職,不工作了,躺了兩天的她,選擇去旅游,在安谷村停下了腳步的她,想要找到什么答案呢? 一個沉默寡言,眼神里卻藏著故事的男人? 相比起男主角呈現(xiàn)出的故事線來說,目前女二號金春的故事更令我動容一些。 夏天,女孩,煙火,多么美好的一幅畫面。
剛開始的小春冷冰冰地不近人情,可知道夏天幫過她奶奶之后,就會主動登門道謝,別扭地表達和接受夏天的好意。 她們之間友情的升溫來自于患難,夏天沒辦法救小春于水火,她即使握住了小春的手,也只能給予對方一點力量,夏天就像智英說的那樣,她這樣的人沒辦法做小春的榜樣。 對啊,夏天自己都活不明白呢,怎么可能去指導(dǎo)別人的生活呢,可在小春動念頭想要放棄自己的時候,是夏天的存在讓小春覺得“真好”。 這就夠了呀,我們一定要成為一個“榜樣”,活在世俗的標準里,才能激勵別人上進嗎? 好像也沒這個必要吧,我們的人格魅力來源于自己,于是夏天可以成為小春的精神支柱,往后撐不下去的時候,至少有個歐尼在她落魄不堪到極點的時候,曾奮不顧身向她跑來。 即使沒辦法在金錢權(quán)力、為人處世方面優(yōu)于別人,可夏天的認真與努力、心軟與善良,難道就不是人性的閃光點了么? 沒有誰的生活方式出了錯,只不過是在某個分岔路口做出的不同選擇罷了,夏天確實不是一個積極向上的正面人物,可人偶爾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就當做我的靈魂隨著夏天走過這段夏日邂逅吧。
在劇中人身上我無數(shù)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一直以來所過的不就是這樣的生活嗎,不斷的奔跑,奔跑,奔跑,小學(xué)時為了考好初中,中學(xué)時為了考好高中,高中時為了考好大學(xué),到了大學(xué)為了考好研究生。可我真的喜歡讀書嗎,或者說我真的喜歡現(xiàn)在學(xué)的專業(yè)嗎!
不,不是,那我為什么還要一直這樣做,因為小時候我考的好父母就會開心,所以我要考的好,好像從小到大我和父母的所有聊天都是圍繞著學(xué)習(xí)展開的,成績、專業(yè)、排名和別人家的孩子。
父母對于我的期待往往建立在社會對于成功標準的界定上,或許就像劇中的那位7級公務(wù)員,可當無數(shù)人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崗位,而目標崗位的所需人數(shù)遠遠低于報考人數(shù)時,為了獲得這個崗位,報考者就不得不被迫陷入內(nèi)卷。在內(nèi)卷中成為一臺機器,焦慮、失眠、麻木,并且忘記了自己存在的意義。
而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