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紀實影片,我喜歡研究一下真實事件。順便也把研究成果公布一下。 如果一定想要知道資料的出處,那我就提供最主要的參考文檔給大家。 http://www.darack.com/sawtalosar/ED-DARACK-RED-WINGS-MISINFORMATION.pdf 和http://www.darack.com/sawtalosar/misinformation.php Copyright 版權(quán) Ed Darack,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Published in the January, 2011 issue of the 《Marine Corps Gazette》, Page 62 (刊登于2011年1月的《海軍陸戰(zhàn)隊公報》,第62頁起) 這一面對軍方的期刊,創(chuàng)刊于1916年,有自己的APP軟件
作者原標題是”The (Mis)Information Aftermath“ 譯為("戰(zhàn)后的信息誤導") 發(fā)稿時,刊物編輯把它改成了《究竟發(fā)生了些什么What Really Happened?》 文章開頭引用了一句話(這句話出處不詳): “Don’t let the truth ruin a good story.” – Origin unknown (別讓真相毀了一個好故事) 作者Ed Darack,是獨立軍事記者/作家,紅翼行動與捕鯨行動,這2個行動期間,駐扎在出事的海軍陸戰(zhàn)隊營地2個月,采訪和收集了第一手的資料,并在09年出版《Victory Point》紀實小說,被美國海軍學院評為2009年最佳軍事著作之一。豆瓣讀書鏈接: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444837/ Ed說過,當他得知《孤獨的幸存者》這本書出版時,很興奮,立即購買了回來,認為可以看到比公共媒體更真切,更詳細的信息??春笞匀皇谴蟪砸惑@,才會發(fā)布了這篇“事后的信息誤導”為名的文章。 電影與暢銷小說的影響力還是蠻大的,但切記...不是加了“紀實”,就等于是真相了。甚至是紀錄片,都會有悖于真相的。比如2016年奧斯卡獲獎紀錄片《白頭盔》,被證實是徹底的偽造。受到影片的渲染的同時,大家一定是要保持頭腦清醒的。 這篇分析文,前后間隔時間較久??赡軙雌饋碛行┨S或是脫節(jié),請包含。
相關(guān)視頻: 需爬墻看... YouTube上的,基本都是LiveLeak里視頻的節(jié)選片段。原先摘錄的幾個相關(guān)YouTube視頻,已經(jīng)由于某些原因,失效了... 1. http://www.liveleak.com/view?i=059_1314303135 [標題: seal recon ambushed by taliban] (鏈接還有效,但視頻已經(jīng)被移除) (塔利班的宣傳視頻30分鐘,包含有戰(zhàn)后現(xiàn)場勘查,援救的3架直升機飛過山谷,事后戰(zhàn)利品展示,軍用筆記本遭破解,紅翼行動后的2起路邊炸彈襲擊,一次對美軍營地的襲擊(都用了美軍狙擊觀測鏡+便攜錄像機拍攝的))
2. http://www.liveleak.com/view?i=0e2_1307534675 [標題:Intense Taliban Compilations Part 3] 武裝份子的戰(zhàn)后現(xiàn)場勘查,視頻里出現(xiàn)2具尸體,隊長Michael Murphy邁克.摩菲的尸體已確認(他家鄉(xiāng)紐約市第53消防隊43支隊的袖章)。截取自視頻源1
3. //www.youtube.com/watch?v=WgMxcn5rvRY [視頻因違反YouTube規(guī)則而被移除了] (長約18分鐘的宣傳片,大約11分45秒后,是紅翼行動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包括戰(zhàn)場打掃,三架緊急出動的直升機飛過,戰(zhàn)利品展示等。源自視頻1 前半段,是07年11月8日的一次伏擊行動的實拍,有6名美軍死亡,多人受傷。 4. //www.youtube.com/watch?v=JYu1mcUG8Mc [視頻標題: Operation Red Wings Footage Ambush non graphic. "Operation Red Wings" video](阿武裝份子在5月28日當天,搜索戰(zhàn)場展示戰(zhàn)利品等的小視頻。后半段視頻,拍攝時間大約是6月30日,這隊人馬走在林間的片段,畫面中現(xiàn)實約10人左右。po主估計其中戴白帽的,是武裝分子首領(lǐng)Ahmad Shah)
5. //www.youtube.com/watch?v=03dcgayy7n0 [視頻標題:Operation Red Wings Nongraphic Footage 1] (阿武裝份子拍攝的:28日當天,美軍營救直升機飛過山谷的一小段視頻。隨后是29日,戰(zhàn)利品展示) 本文僅作參考,不代表任何組織機構(gòu)。有錯的地方,也請各位指出。援引的材料和實拍視頻等,都是絕對真實的。我也盡可能提供有效證據(jù),供大家檢驗,以相對科學的論證手段來盡可能的接近真相。不排除今后出現(xiàn)新的信息和資料,推翻部分作者的推論的可能性。
(順便提一下,隨軍獨立記者/作家"Ed Darack",向大家提供了已經(jīng)解密了的軍方日志。記錄了從2005年1月到6月的“命令操作”等。對于了解“紅翼行動”的出發(fā)點,會有一定的幫助。)
【更新】Marcus的救命恩人,Mohammad Gulab接受了《新聞周刊》的獨家采訪。文章發(fā)表于2016年。其中指出了紀實小說里的很多錯誤。以下是采訪文章的英文源文件鏈接。//www.newsweek.com/2016/05/20/mohammad-gulab-marcus-luttrell-navy-seal-lone-survivor-operation-red-wings-458139.html (無需翻墻) (謝謝,豆瓣電影本片論壇區(qū)的“zyxm”,所提供的新證據(jù) //movie.douban.com/subject/3836070/discussion/616496746/) 『對于這一事件評論,我盡力專注在軍事角度分析,偶爾帶入的立場觀點,只代表我個人看法?!?*****任何因觀點不同而引發(fā)的人身攻擊,直接無視,并定期做刪除。 *****謝謝配合。 以下是我對事件的分析與解讀:(大段翻抄了Ed Darack發(fā)表的文章,并且也參考了Ed的紀實小說《Victory Point》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偵查針對的目標“Ahmad Shah”是的Nangarhar省的人(與Kunar庫納爾省接壤),他是個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是塔利班的支持者,但他只是地區(qū)性的反美/反偽的武裝份子的頭領(lǐng)(Anti-Coalition Militia),在這起事件之前,他與塔利班沒有聯(lián)系。類似的地方性獨立武裝,大大小小的,有大約22個在美軍檔案里登記著。紅翼行動之前,情報顯示他的組織參與了大約11起路邊炸彈和針對美軍士兵和偽政府官員的刺殺行動等。 為了配合05年9月18日,在阿富汗進行的國會大選,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第三團三營聯(lián)合了特種部隊SEAL,從05年2月,對他們的管轄區(qū)展開了一系列的打匪安民的行動(類似日寇的掃蕩),并保持一個月執(zhí)行一次行動的節(jié)奏。行動的名稱,都是選自美國各地的冰球和籃球隊隊名。第一次行動是”馬刺“行動(取名于,圣安東馬刺隊San Antonio Spurs);而”紅翼“取名于(底特律紅翼Detroit Red Wings) Kunar庫納爾省是少數(shù)仍不安份的地區(qū)之一,這個東北山區(qū)地帶與巴基斯坦接壤,屬于海軍陸戰(zhàn)隊3營的管轄范圍。在此前的幾次行動中,控制這一地帶的恐怖分子Najmudeen被打怕了,長期隱匿了起來。然而,不幸的他得了重病,他的叔叔告密,2005年4月初,Najmudeen就被美軍控制了。Najmudeen控制的山頭出現(xiàn)了一個權(quán)力真空期,Shah就帶了些人馬進駐,擴展自己的領(lǐng)地,開始經(jīng)營這個名為Sawtalo Sar的山區(qū)地帶。在當?shù)夭]有很多人知道Shah名聲的。 這場戰(zhàn)斗是發(fā)生在當年的6月28日。 【更新】紅翼行動前,空中和線民情報收集確信(多渠道不同源的交叉信息),Shah的武裝總?cè)藬?shù)最多是10~20人。隊伍人數(shù)如果超過20人,則后勤將出現(xiàn)很大困難,周邊小村的規(guī)模都無法為他們提供足夠的食物,是沒法堅持很久的。 在山上有4處可疑地點有武裝份子出沒,可能是藏身之處,也可能是武器彈藥庫。海豹的4人偵查小隊這次的行動目的是做第一手的情報收集,為后續(xù)清剿行動做準備。(輕裝簡行,攜帶了裝有40毫米榴彈發(fā)射筒的M4卡賓槍,一部狙擊觀測鏡,Murphy摩菲隊長攜帶了軍用筆記本) 偵查小隊的裝備幾乎全部被Shah繳獲。 而Marcus的偵查小隊的投放點就在其中一個可疑點的大約1~1.5英里的距離。兩架軍用直升機做投送時,其中一架故意在山上多處平地做假投放,以掩護另一架投放下的偵查小隊。他們事先選定的觀測點,的確被當?shù)厝叛蛉税l(fā)現(xiàn)(影片里是2個小孩1個大人,實際上是2個大人,一名約14歲的孩子)。隊長Michael Murphy邁克.摩菲中尉,根據(jù)交戰(zhàn)準則(平民不是作戰(zhàn)目標),下令把他們放走了,并迅速轉(zhuǎn)移到了預定的后撤點。(影片里投票的片段,不存在的。在Marcus Luttrell給軍方的戰(zhàn)后行動報告里,也沒有記錄)。也就在一小時后,小隊遭到了三面圍攻,他們背后是陡峭的斜坡。Shah的人員使用了RPK輕機槍,AK47沖鋒槍,RPG-7火箭筒,(據(jù)Marcus所說,可能有82毫米迫擊炮(存疑,最少需要3人才能操作。))。Shah的實戰(zhàn)人員中,有2臺便攜錄像機,實拍了作戰(zhàn)的現(xiàn)場。圍攻期間,武裝份子曾試圖過勸降。 【更新】 根據(jù)施救者Mohammad Gulab以及他的村民采訪的結(jié)果顯示,Shah的人員很早就已經(jīng)偷偷的包圍了海豹偵查小隊,Murphy摩菲隊長放走那些放羊的平民后,Shah繼續(xù)等待了一段時間,選擇在較好的時機,突然偷襲了他們。根據(jù)幸存者Marcus的回憶記錄,偵查小隊從頭到尾,沒見過Shah本人。 事件后,軍方的新聞發(fā)布會上通報的敵方人數(shù)是20~35人。幸存的Marcus Luttrell給軍方的戰(zhàn)后報告 就是這個數(shù)目。海軍軍方給陣亡的指揮官Murphy中尉頒獎時,宣稱是30~40名敵人。行動的總結(jié)報告里,海軍說是50人(約35人被打死)。軍事記者Ed Darack出版的分析文章里,援引軍方在戰(zhàn)后做的內(nèi)部情報分析(綜合了戰(zhàn)后報告,阿富汗方面的情報,空中觀察,實施搜救的直升機上人員的采訪等),并分析敵方的錄像中槍聲和影像(2個錄像中,出現(xiàn)7人),判定當時襲擊他們的武裝力量大約8~10人。本電影編劇/書作者Patrick Robinson,在書中宣稱“最初對偵查小隊做戰(zhàn)前簡報時,預估大約80~200”。實際軍方最初情報預估是10~20人。(這位擅長寫特種兵的英國軍事小說作家Patrick Robinson,代筆了"紀實"小說《Lone Survivor》,并受到美軍軍方認可)。 ******(有一點我可以確認,Ahmad Shah的武裝的人數(shù)只是勉強擠入小目標行列。 理由1:緊急動員的救援部隊乘坐2架重型突擊版支奴干運輸直升機,能機降作地面作戰(zhàn)的海豹特種兵總數(shù)不超過16名。 理由2:紅翼行動第二期,(此時,Shah已經(jīng)出名,部隊人數(shù)也略有擴張),做大圍剿時,美軍派遣了3支45人左右的海軍陸戰(zhàn)隊員(常規(guī)作戰(zhàn)部隊),從3個方向逼近,想迫使Shah的部隊與其中的一支對決。結(jié)果是Shah與其中的一隊交火,隨后被空襲和地面火力擊潰?!好襟w對這一隊中獲得紫星勛章的海軍陸戰(zhàn)隊員JJ. Konstant的采訪』)。 【更新】:最新美軍情報調(diào)查證實,偷襲過程中,Shah安排了2個攝像機,做了現(xiàn)場記錄。對外做宣傳,也是我們現(xiàn)在網(wǎng)上能夠看到的視頻,出自其中一個錄像機。而另一部攝像機拍攝的視頻沒有對外公開,只在阿富汗小范圍內(nèi)傳播。美國軍方從線人那里獲得了第二個攝像機拍攝的內(nèi)容,仍然還是機密狀態(tài)。軍方根據(jù)第二部攝像機拍攝的內(nèi)容分析,鏡頭里出現(xiàn)的Shah的武裝人員,最多時候也就只有6人。因為是在偵查小隊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從三個以上的射擊角度同時發(fā)起的突然襲擊,所以交叉火力,瞬間打死打傷一兩名海豹隊員的可能性極大。8~10個武裝份子打殘4名海豹特種兵,并不是不可能的。 我猜測最初降落時,這偵查小隊繩降的地區(qū)就已經(jīng)被Shah的部隊監(jiān)控起來了。放羊人有可能是阿富汗游擊隊派出的探子(現(xiàn)在知道不是)。當小隊遭到攻擊時,他們的無線電和衛(wèi)星電話通訊雖然信號不好,無法通報較詳細的戰(zhàn)場形勢,但總部的聯(lián)合指揮中心是很快就得知小分隊受到襲擊的。但紅翼行動的初期規(guī)劃階段,海豹指揮官大概想出風頭,獨享戰(zhàn)功,想只使用特種兵來完成這次行動,讓海豹隊擺脫輔助部隊的形象。行動獲得了聯(lián)合指揮部的認同,而出了意外后,聯(lián)合指揮部內(nèi)的官僚扯皮就真是害死人啊。確定要布置快速反應部隊去執(zhí)行援救任務(”Red Wings II“紅翼2號),通報上級并獲得批準的整個過程花費了好幾個小時,那邊早打完了。最后由海豹10隊,海軍陸戰(zhàn)隊,第160特殊空勤支隊聯(lián)手派出了6架直升機,其中由兩架”支奴干“重型運輸直升機帶頭,外加2架UH-60黑鷹直升機,2架阿帕奇攻擊直升機。(現(xiàn)場視頻里可以看兩架”支奴干“運輸機與隨后的一架黑鷹在峽谷地帶飛過) 事先決定的是,特種空勤大隊的救援直升機必須在現(xiàn)場能目視看到,或是與4人偵查小隊建立無線電通訊,才會進行空降,施舍援救。但其中一架支奴干運輸直升機仍然違約,懸停準備放下援救部隊,Shah的人發(fā)射了一支RPG火箭彈擊中了直升機尾部螺旋槳下方的變速箱,直升機失控墜地,機上的16名人員全部死亡,其中8名是160特別空勤隊的飛行人員,8名海豹突擊隊員(Erik S. Kristensen:160空勤地面指揮官兼海豹10隊指揮官;Stephen C. Reich:160空勤隊少校[Major])。
由于救援行動的現(xiàn)場指揮官被打死,總部和救援人員與偵查小隊也始終沒能再次建立通訊。救援部隊剩下的5架直升機決定撤回基地。墜毀的支奴干直升機被棄留在山里,機上整套的武器裝備彈藥等都留給了Shah的部隊,特別是海豹偵查小組的低光夜視儀,狙擊觀測鏡,完好的軍用筆記本(硬盤上的內(nèi)容被部分解讀,其中有美軍軍用地圖,明確標識有英美的大使館)等。Shah也一戰(zhàn)成名,之后更多的反美武裝份子慕名加入了他的組織。 【更新】(注:最新“維基解密”,泄露的軍方最初原始文檔,顯示運輸直升機墜毀后,隨行的阿帕奇直升機發(fā)現(xiàn)墜機現(xiàn)場,可能有一名幸存者。4個小時后,一架AC-130空中炮艇飛過時,也發(fā)現(xiàn)有一個人在該處用手電筒呼救。紐約每日新聞的報道鏈接) Marcus從山脊的東北角逃下山,身上多處骨折加槍傷,并暈死,被當?shù)卮迕裨谏缴习l(fā)現(xiàn),并把他帶到了名為“Salar Ban”的村子里。這里離他們被伏擊的地方約0.7英里左右。這個村子的村民相對親美,因為不久前,美軍向當?shù)靥峁┟赓M醫(yī)療服務,并幫助給附近地區(qū)建設(shè)了一所女子學校。這個村子的高處偏西方向有另一個村子名為”Korangal“,那個村莊是反美的,并且Korangal村也正對小分隊逃跑的方向。這兩個村子長期以來就有邊界沖突。所以Salar Ban村的村民Gulab,救助了這位僥幸逃脫的美軍特種兵。如果是Korangal村的村民發(fā)現(xiàn)了他,那就沒有幸存可能了。 Marcus獲救的過程,最初各大媒體的報道都是不準確。村民Mohammad Gulab是出于當?shù)氐奈幕瘋鹘y(tǒng)“Pashtunwali”,”不惜一切代價保護需要幫助的人不受敵人的傷害“。Shah確定Marcus逃跑必定要經(jīng)過Salar Ban村。他帶領(lǐng)他的部隊脅迫村民,并已經(jīng)判斷出美軍士兵被隱藏在哪間房屋內(nèi)。但村民拒絕交出受傷美軍。因為村民槍多勢眾,Shah的人被迫撤出了村子。影片村子里的槍戰(zhàn)也是編造的。 搭救美軍士兵Marcus的村民Gulab把他轉(zhuǎn)移到另一間屋子,并找了個可靠的親友,帶上Marcus的手寫便條,找到了美軍基地“Blessing”營。路程還是比較遠的,Gulab給了一位可信的村民約$20美元的錢,讓他走到公路邊,搭出租車去美軍駐地。到達時,已經(jīng)是半夜了。當Marcus被接回去后的幾周內(nèi),Gulab一家一直受到塔利班的威脅,他們最后被迫搬遷到Kunar省的省會城市Asadabad。
【更新】軍方公開文件顯示,美國防部曾以可能違反作戰(zhàn)準則對Marcus做內(nèi)部調(diào)查,罪名涉及到有"臨戰(zhàn)脫逃,放棄戰(zhàn)斗,投降,懦夫表現(xiàn),丟棄軍械,讓同伴處于危險境地,不向同伴提供協(xié)助"等8,9條之多。 這次的海豹突擊隊的“紅翼”行動,可以說是個極其失敗的戰(zhàn)例。美軍事后對當?shù)丶哟罅吮?,恢復了以普通的海軍陸?zhàn)隊為主要力量的策略,搜尋回了16名戰(zhàn)死者的遺體。而Shah的游擊部隊也化整為零,暫時停止了有組織的活動。美國NBC記者在6月成功采訪了Ahmad(已知最后的采訪)。 Ahmad Shah先是撤逃入巴基斯坦境內(nèi),暫避風頭。但他的聲望,隨著伏擊支奴干運輸機的錄像視頻的公布而漸長。有更多的人加入他的組織。他也再度偷偷返回Kunar省,開始新的活動。7月24日,他的組織成功的以IED路邊炸彈襲擊了陸戰(zhàn)隊2團3營的車隊,James Donnellan中校也在車隊里,所幸并沒受傷。這次的襲擊也做了現(xiàn)場視頻錄像,拍攝期間使用了繳獲的狙擊手觀測鏡。 【更新】根據(jù)美軍事后對整個現(xiàn)場梳理了一遍,尸體的搜索清理,再加上附近村民的尋訪調(diào)查??梢源_信,Shah帶領(lǐng)的反美武裝,在伏擊4名海豹特種兵的戰(zhàn)斗中,沒有一人戰(zhàn)死。 05年8月,在隨后的"捕鯨者"行動(取名于Hartford Whalers冰球隊,由陸戰(zhàn)隊2團三營和阿富汗偽軍聯(lián)合執(zhí)行,沒有特種兵參與),由于阿富汗叛徒出賣,陸戰(zhàn)隊在這片山區(qū)的幾個村落的出入口設(shè)伏,成功的襲擊了Ahmad Shah和他的部隊。在激烈的槍戰(zhàn)中,Shah被打成重傷,組織也被打散。他和他的殘部逃入了巴基斯坦境內(nèi)修整。 Shah之后一直養(yǎng)傷,在2008年4月,在與巴基斯坦警方的一次沖突中,被擊斃。 題后話: 影片拍攝得還是很有思想的,雖然主要的幾處閃爍著人性光輝的片段都是編劇編的。但故事的確是好故事,給四星都算少的了。 ******** 《孤獨的幸存者》是英國軍事小說作家Patrick Robinson全權(quán)代筆的,作者是被Naval Special Warfare軍方機構(gòu)挑選出來,Marcus馬庫斯只是接受了Patrick的采訪。Patrick在寫書時,Marcus正被派駐到伊拉克去執(zhí)行任務。原書里甚至把”紅翼行動“ 都拼寫錯誤了(”O(jiān)peration Redwing“)。你覺得Marcus作為親歷者,會連行動名稱 Operation Red Wings給記錯嗎? 行動的名稱源于,美國底特律的冰球隊Detroit Red Wings,Marcus作為土生的美國人不會不知道吧?其次,Marcus在書中仍然堅稱薩達姆擁有大殺傷性武器,伊拉克有基地組織的訓練營,甚至說Shah與本.拉登關(guān)系密切,等謬論。
****(以下這段文字,算是我的輿論宣傳吧。不喜歡的可以跳過。) 基地組織是美國CIA最初扶持培養(yǎng)起來的武裝組織,成員主要來自沙特和巴基斯坦等阿拉伯國家,是志愿的圣戰(zhàn)人員,用以對付蘇軍“入侵”的(當然蘇軍是受到當時阿富汗執(zhí)政黨-阿共產(chǎn)黨的請求,幫助消清北部山區(qū)的叛亂)。極端宗教組織ISIS,基地組織,都是在反蘇戰(zhàn)爭中,被美國CIA中情局直接養(yǎng)大的。(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影《Charlie Wilson's War》,詳細描述了美國大量軍援給阿富汗武裝份子,特別是“毒刺”單兵防空導彈,把蘇軍打得很慘)。之后,Charlie Wilson也成為有史以來唯一的一個,以平民身份獲得CIA中情局榮譽嘉獎的人(其他獲獎者都是杰出的CIA特工) 美軍入侵阿富汗的理由是,當時阿富汗的執(zhí)政政權(quán)"塔利班"庇護了實施9/11襲擊的基地組織,所以也需要為9/11事件負責,應該受到懲罰。美軍以武力直接打擊塔利班政權(quán),聯(lián)合北方聯(lián)盟(阿富汗北方都是偏僻山區(qū),交通不便,祖輩數(shù)百年待在一個閉塞的山里,各地區(qū)都有自己的部落/村落武裝,對于阿富汗這個國家政權(quán)都沒很清晰的概念。誰來了,都可能遭到強烈抵抗的。也是所謂的“帝國墳場”),扶植親美力量。 相關(guān)紀錄片: 2013年《Murph: The Protector》“摩菲:保護者”,IMDB評分 6.7/10 (紀錄片的介紹) 海豹偵查小組的隊長 Michael P. Murph邁克.摩菲中尉的生平傳記。紅翼行動中,他獨自爬到高處,成功聯(lián)系上了指揮中心,但也被密集火力打死。(我個人觀后感是,覺得有點點政府輿論的意思) 2010年《The Tillman Story》,IMDB評分7.8/10 (我寫的簡介) 與摩菲中尉相類似背景的士兵(橄欖球明星隊員),被友軍火力誤殺后,軍方對外掩蓋真相,說他為救護別人而中彈身亡,并以他的死作為軍方的宣傳工具。違背死者的遺囑和家屬的意愿和要求,把他強行葬于烈士公墓,被死者家屬告上法庭。 2009年紀錄片《Core of Corruption》第一集(In the Shadow) www.youtube.com/watch?v=BIhdReD6MAo (油管上的全片) 深度揭秘9/11事件。導演Jonathan Elinoff,經(jīng)過3年努力后,完成了系列的第二集拍攝于制作。但因為生命受到威脅,官司纏身,被迫不發(fā)布第二集。 2012年,《我居故我在 The House I Live In》 關(guān)于美國國內(nèi)禁毒的討論。揭秘CIA直接參與阿富汗毒品的產(chǎn)銷。 9/11世貿(mào)樓倒塌的參考資料: ============================================= 美劇《The Lone Gunmen》第一集“Pilot飛行員” Fox??怂箯V播公司最成功的科幻美劇《X檔案》之后,同一攝制團隊拍攝的美劇。在2001年的3月開始播出,第一集,描述了美國政府策劃以遙控客機撞向紐約世貿(mào)雙子塔大廈的陰謀(用以發(fā)動反恐戰(zhàn),擴大軍售),被3位主角(民間黑客)科學家發(fā)現(xiàn)后,并解除危機的故事。 “陰謀論”在9/11之前的半年就演習了世貿(mào)雙子塔的這場劫難。 如果二戰(zhàn)經(jīng)典影片《虎!虎!虎!》在偷襲珍珠港事件發(fā)生前6個月就播出了,美國總統(tǒng)和國務卿還對外說,從沒想到日本會偷襲,這話我是說不出口的。 "a government conspiracy concerning an attempt to fly a commercial aircraft into the Twin Towers, with increased arms sales for the United States as an intended result." 源(不用爬墻)://en.wikipedia.org/wiki/The_Lone_Gunmen_(TV_series) BBC和CNN都報道了9/11當天,第三座摩天樓 世貿(mào)大廈7號樓因為火災而倒塌,報道的時間比實際倒塌時間要早了30分鐘。而這座樓里,有多個政府機構(gòu)辦公室,其中甚至有紐約緊急事態(tài)控制中心。這樓絕對比普通的樓要加強過的,也在當日傍晚垂直自由落體的成為粉末了。官方調(diào)查報告直接說是無法解釋普通火災造成的定向爆破般的倒塌。不過因為樓里的人員都提前由消防隊協(xié)助下撤出了,沒有人員死傷,所以也就忽略不計了。 Architects & Engineers for 9/11 Truth (由3057名建筑師與工程師聯(lián)名要求政府調(diào)查世貿(mào)三座摩天樓倒塌真相的民間組織。) http://www.ae911truth.org/ (無需翻墻) 建筑師與工程師的名單列表:http://www.ae911truth.org/signatures/ae.html 五角大樓被波音757客機撞后,F(xiàn)BI公布的現(xiàn)場拍攝的照片。
一直存疑的就是 1,現(xiàn)場飛機殘骸碎片實在太小太少。耐超高溫的鈦合金引擎找不到,也沒找到最結(jié)實的起落架。沒有引擎撞進墻的痕跡。疑似渦扇的殘片,只有臉盆大小,更像是導彈發(fā)動機 2, 五角大樓的樓體損傷面積太小,只有一個圓洞,看不出機翼撞入樓里的痕跡。五角大樓最外圈損傷嚴重,大火燃燒后,有小部分建筑倒塌,第三圈墻面有被洞穿并墻面被燒黑。官方說法是機鼻撞穿第三層。但請注意看第二圈樓內(nèi)側(cè),毫發(fā)無損的樣子。 3,周邊所有的監(jiān)控錄像,都被FBI在第一時間收走了。起先,官方只公布了幾張低品質(zhì)的視頻截圖。10多年后,公布了唯一一個監(jiān)控錄像的視頻。視頻里看不出是什么撞入大樓,絲毫看不出機身179英尺長的波音757的痕跡。 4,美軍重地五角大樓周圍的感應器都被關(guān)閉,這一地區(qū)的防空系統(tǒng)也都在當天被關(guān)閉。周邊戰(zhàn)機,被早早調(diào)離,參加軍演。9:03分世貿(mào)雙塔都被撞完了,美國全空域禁止飛行。美空軍竟然無法出動任何一架戰(zhàn)斗機去攔截改變航班,飛向五角大樓的美聯(lián)航77號客機(9:37分撞入)。 5,北美防空監(jiān)控記錄顯示,757客機曾在空中做出大機動轉(zhuǎn)向動作。這是客機機體結(jié)構(gòu)絕對無法承受的高G機動動作。 額外,補充一些有趣的數(shù)據(jù): 聯(lián)合國的報告顯示,自從2001年北約部隊在阿富汗發(fā)動“持久自由行動”以來,阿富汗的毒品生產(chǎn)規(guī)模已擴大了44倍。塔利班政權(quán)統(tǒng)治期間與配合聯(lián)合國禁止種植鴉片。根據(jù)聯(lián)合國反對毒品和犯罪辦事處的統(tǒng)計,2001年,在阿富汗鴉片產(chǎn)量下降90%,只有185噸。2002年,美國“入駐”后,阿富汗的鴉片產(chǎn)量猛升到3400噸。
主旋律影片是一個永不過時的電影題材,不管你是多么的排斥電影在整體上多么刻板展示與編排,不管你多么的不情愿接受這樣赤裸裸的愛國主義對你意識上的狂轟亂炸,可是從情感上來說,一旦有一丁點兒的故事情節(jié)把你吸引,你會不知不覺的就把自己的愛國情懷展露無遺。尤其是關(guān)乎國別這東西,不管是對是錯,是美好是丑惡,一旦讓你選擇立場,你會不情愿但毫不猶豫的站到自己的國家這邊來。于是乎愛國主義這東西,就像一把無形的枷鎖卡在了我們每個人的腦袋上,雖然你有諸多的抱怨與不滿,但也會被瞬間消融的無聲無息。所以說主旋律電影題材永不過時,只要有國家在,即便是動蕩不安,一顆顆心也會因為愛國主義而緊緊地團結(jié)起來,而主旋律電影就是來激發(fā)你內(nèi)心深處的愛國情感的綠色引線。
首先請知悉這個事件的背景是美國悍然對阿富汗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
我承認僅從藝術(shù)層面來講拍的很不錯,但是,美國對阿富汗做的事情正如當年日本對我國做的事情
當年的侵華日軍里當然也會發(fā)生這樣的“感人”故事,幾個小兵只不過是炮灰,是統(tǒng)治者的棋子,是在履行自己最為軍人的義務,但你會去同情被紅軍爆頭被八路軍大刀砍死的日本鬼子嗎?
美國在意識形態(tài)宣傳上很有一手,他們知道不能拍宏大敘事,因為這是徹徹底底的侵略戰(zhàn)爭是不義之舉,所以它們都是拍些局部的故事,用局部的幾個士兵的感人行為來掩蓋自己的侵略惡行。孤獨的幸存者,黑鷹墜落,獵殺本拉登,等等無不如此。各位不妨想象一下,日本來拍一個“侵華日軍中某小隊被紅軍圍困期間互相支持,然后靠堅強意志和足智多謀擊斃了數(shù)個紅軍戰(zhàn)士,最終等來救援并把紅軍全殲”多么勵志啊,多么感人啊,可你看過這種電影你還會打5星嗎?
我們也是被侵略被蹂躪過的民族,我們更應該與阿富汗人民感同身受才對,本來安詳平靜的生活被帝國主義的火炮打穿,家人被屠殺,領(lǐng)土被占領(lǐng),從此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然后侵略者受到了一點反擊就來責備你們這群刁民竟敢傷害我們,于是拍成電影歌頌我們偉大的帝國戰(zhàn)士是如何英勇的作戰(zhàn),你們不覺得這很惡心嗎?只有你侵略者的命是命,我們被侵略者就活該任人宰割?我們這樣贊同侵略者的行為對得起我們死去的五千萬同胞嗎?對得起阿富汗被屠殺的千千萬萬個普通百姓?
忘各位警醒文化侵略和顏色革命
還不錯
I won't say a goddamn word.They won't understand.They won't understand why we do it. They won't understand it's about the man next to you. And this's it. That's all it is
每位戰(zhàn)士都死的很可惜,但更遺憾的是一開始,就算不殺可能報信的牧羊人,其實有很方法延緩他們報信的時間。然而最可悲的是,美軍地緣戰(zhàn)爭的人民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總是做的很糟糕!
五星全部獻給SEAL和160路航團。牧羊人身上有無線電,放走他們陷隊友與危難,不放會被輿論炒作,對他們自己的戰(zhàn)爭來說seal們做出了人生最大的錯誤決定,紅翼行動是最為悲壯也是seal史上最黑暗的一天,Axelson的陣亡所有軍迷都會窒息吧?支奴干被擊落所有軍迷都會黯然神傷吧?
塔利班的每一槍都在為那發(fā)RPG攢人品。
根據(jù)美軍海豹突擊隊紅翼行動唯一生還者的故事改編,相當爺們兒相當熱血相當悲壯,前段情緒鋪墊到位,中段四十分鐘叢林遭遇戰(zhàn)極贊,結(jié)尾一反主旋律影片常態(tài)歌頌了一下阿富汗村民與美軍友誼,畫面唯美詩意,配樂十足煽情,看得人哽咽!★★★☆
開場情緒鋪墊和人物建立都非常棒。中段槍戰(zhàn)的手持攝影及剪輯都可圈可點。導演彼得·博格的個人風格也在這樣一個受到非常多制約的題材中發(fā)揮的很明顯。
阿富汗戰(zhàn)場上著名的紅翼行動 迷你版黑鷹墜落 雖然兩者都基于真實戰(zhàn)況改編 但我卻認為紅翼行動更具戲劇性 在美軍強勢戰(zhàn)斗力的背景下 幸存者的最后生機盡落到了阿富汗當?shù)卮迕袷种?由于當?shù)厝藘汕陚鞒械男叛?他們對落單者提供了無私的幫助 雖然這樣的幫助足以招來殺身之禍 從而使得戰(zhàn)爭多了些人情味
4.5。不僅真事改編,就連拍攝方法上也追求真實至上,特別是中間那長達幾十分鐘的林子戰(zhàn),晃動的主觀鏡頭,重度消弱配樂,留下的是心跳聲、呼吸聲、垂死前的喘息聲。本以為故事依舊主旋律,卻一反常態(tài),沒有美化自我丑化他人,沒有個人英雄主義。結(jié)尾意料之外,更是雙方對外戰(zhàn)爭關(guān)系上的一次進步或轉(zhuǎn)折
3.5星。把會跑的綁起來,老的一起帶走,等到安全地,再把老的放了不就沒事了。
故事仍有瑕疵,戰(zhàn)場內(nèi)外兩條線索穿插生硬,顧此失彼。但戰(zhàn)斗場面調(diào)度靈活,還原程度頗高,5星情感分。事件本身比電影更有戲劇性。
軍迷片只能看熱鬧了,不是純爺們看不懂門道。電影的政治傾向就....我有點犯惡心了。
動作場面很好很真實很精彩,尤其喜歡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朋友,一定會看得血脈賁張。但對我而言,最感人的一點:它是個真實故事,等看完整部片,不管你覺得前面出現(xiàn)的交戰(zhàn)過程是好看還是無聊,看到正片結(jié)束後播出的那些真實人物的照片,很難不為主角們受的苦難,以及逝者家庭的天人永隔感到難過。
第二幕凌厲寫實的山谷槍戰(zhàn)戲非常過癮,類似《狙擊手》但節(jié)奏更驚心動魄,確實值得一個奧斯卡音效剪輯提名。雖然是真實事件改編,但RPG轟阿帕奇這種情節(jié)設(shè)置也是過分刻意。阿富汗村民救下美國大兵的呈現(xiàn)可以看作是襯托美式主旋律,不能細想。
通訊的重要性
不錯
《黑鷹墜落》后最好的現(xiàn)代戰(zhàn)爭戲,第一幕的鋪墊、第二幕的山區(qū)作戰(zhàn),可以打滿分,每一顆子彈都打的很清清楚楚,第三幕救援,沒意思——雖然是真實發(fā)生,卻像編的故事。比單兵作戰(zhàn)能力更讓人震驚的,是士兵在受傷、瀕死時的作戰(zhàn)本能。不探討主義,這部電影,屬于士兵。
導演失控與掌控的比例是1:1,可接受難堪優(yōu)秀。
看完第一反應是,啊原來這故事是這樣的啊?第二反應是,這樣一個故事怎么被拍成了這樣。。。彼得伯格唉。。怎么說呢,所有片子的手法,包括配樂,永遠都跟《勝利之光》是一樣一樣的。。不過看了一下午小津侯孝賢再跑來看這個是有點不公平啊。。。
校園里Mike Murphy的紀念碑每逢節(jié)假日都有人去獻花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