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1.我評的不是特別篇,而是小三里作為正片的10、11和12的前半段,因為相較于特別篇更為完整。說一句,這個特別篇在正片之前。
2.我的文字或許配不上他們的絕美愛情……
獻給我愛的雪高、秦時。
一舞傾城,每次蓮步輕移都是美得驚心動魄。我算是玄機的粉絲,但滄海太久未流,而近期作品的感情戲發(fā)展都生硬、突兀(尤指斗羅大陸,沒有推進情誼的對手戲,這怎么步步成為愛情?硬加曖昧戲……其他倒是中規(guī)中矩,無功無過)我都忘記他曾經(jīng)也是描摹過絕美愛情。
整部片給人的直觀感受就是“美”。無論是運鏡,分鏡、構(gòu)圖、bgm、情節(jié)、感情,所有的設(shè)計都只為了——成全那段美。與秦時三的整體風格迥異,此篇少有角色站在上帝視角為觀眾解說,鏡頭也曖昧不明,場景以外的故事一律不提,只好好說說那時。所以既朦朧又清晰,難以忘懷。
短短五十分鐘,四個場景,一如古詩中的起承轉(zhuǎn)合,意蘊悠久, 以我淺見,第一場鏡頭為最美感,第二場臺詞為最玩味,第三場戲劇沖突為最豐盈,第四場情意為最動人。我就以這個脈絡(luò),來簡單分析。
為了這一舞可謂是層層鋪墊,步步蓄勢。
首先雪女出場,先色奪人,劃過一眾無華的梳妝用具,直指最亮眼的手飾。你無法不把目光聚焦于此,伸出的芊芊玉手,讓你不得不對她有無限遐想,什么樣的傾城美人,能這樣光彩明艷?
其次雪女的梳妝,正面的鋪墊,
其中再以老仆役、小仆役的對話為線穿插賓客往來,寥寥幾個鏡頭卻有著完整的故事線:
側(cè)面處處彰顯著這些看客的富與貴。這樣的美人,有什么樣的舞蹈,才能讓這些達官貴人心甘情愿地一擲千金?
下面給出了答案:“燕國所有的舞姬加起來都及不上她一個人?!?/p>
這鋪墊還未結(jié)束。絕美的舞臺,緩緩浮出的出水金芙蓉……以及同樣絕美的伴奏——高漸離的琴音。這時的琴音還只是襯托。
很有意思的是,高漸離的出場卻是非常的簡單甚至簡陋,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鏡頭,轉(zhuǎn)瞬就湮沒在其他角色之后。
以上一切的渲染烘托,都是為了那一支舞而蓄力——
這一舞,也的確是驚艷四座。那種屏息緩緩期待她繼續(xù)的感覺,大概是每個人都有。
這樣的美人,怎么不會吸引住人?
僅僅對小高兩個鏡頭描寫,一雙停頓的手、一個凝滯的背影,卻最好營造出小高的情動。雖然也有眾人吃驚到大氣不敢出,但你明顯感受到情緒的不同。作為最出色的琴師,定是自視甚高,何樣舞樂未見過?又有什么樣的人可以浸在樂聲的琴師主動頓了頓?小高一見鐘情,吃驚與愛慕又怎么會一樣?
舞曲中,小高雖只是伴奏,但他和雪女一樣,是演出者。曲子和舞相得益彰,舞者和琴師亦是如此,共同推動高潮。
雙視角下,相互映襯。但也是相互獨立的兩條線。
但是,在舞蹈的最高潮時戛然而止琴聲漸弱,響起的掌聲空曠而鄙陋。基調(diào)就完全不同了。 也有個“奪勢”,先發(fā)制人給”大將軍“一個下馬威,告詔所有人:我,一個危險,仗勢欺人的混蛋。
這一場的后半部分有著明和暗兩條線。明場上,是雪女和雁春君的正面對峙,暗場上,是高漸離和雁春君的對比。明面上不必多言,大家都看得清楚,就問雪女機敏、干脆的形象誰不愛?
雁春君的出場也是手,而且手的特寫也并不少,這雙手珠光寶氣,小指指甲尖長,手指卻個個肥圓,一看就讓人不喜。
兩雙手,兩種人, 什么樣的手什么樣的人 。手的動作不同,人也自然不同。這些動作所指對象都是雪女,若是這兩相較,雁春君對雪女是掌控和居高臨下的蔑視,而高漸離對雪女是尊重、欣賞、理解。誰高誰下,立見分曉。(雁春君在當反派的同時,還要被小高拉踩哈哈哈哈)
所以小高的第一次完全正面出場的形象,亦是推手及人。
而這樣一個以彈琴示人的“琴師“,一雙寫盡”儒雅”的手,卻出了手。
這個轉(zhuǎn)折,讓人會心一笑。
當年一舞傾城那集帶給人太多的震撼了,由《易水兩岸》引出雪女梳妝的場景,《燈火闌珊》引出賓客貴族陸續(xù)的出場,小高的《琴韻蓮心》為雪女出場前的伴奏,雪女登場前吹奏蕭曲《飛雪玉花》,雪女驚艷登場時《國色天香》適時的襯托,引出了《一舞傾城》,最后雁春君來時,小高的《清夜琴興》將大家從剛剛的驚艷中引入現(xiàn)實……短短的場景竟然用了整整7段BGM的銜接,而且每個曲子與場景都配合的十分完美,讓人回味無窮。
(引自B站評論)
這一場幾乎都是雪女和高漸離的對手戲,雖然作為文戲的主要承載場,其實文戲不多,但信息卻很大,既暗含往事,又是性格寫照,耐人尋味。
“是你?!?/blockquote>“燕國深秋的雨,雖然凄美,但卻冰寒徹骨,會淤積在肌體中。”“我知道,但我喜歡?!?/blockquote>“在燕國,得罪了雁春君,恐怕沒人能夠太平無事。”“你害怕了?”“我能應(yīng)付。 ”這個“是你”乍一聽沒什么問題,可是細細想來,聲調(diào)里表現(xiàn)出的那些疏離與吃驚,滿滿的是不信任和暗諷。怎么會是你?為什么會是你?逞完英雄后不該跑嗎?你怎么還在這?當然在之下,也并非只有這負面情緒。
小高的話就體貼很多了,關(guān)心雪女身體,也傘早經(jīng)撐過去了。但他想說的,定不僅僅如此。無論如何,他來找雪女,一定不是為了這種事。這時說這種話,明顯指向是雁春君,小高暗示雪女,大可不必自傷,這時撐過來的那把傘,就更似制作的一種暗示:我保護你,此傘之下,即是陽春。
雪女對這種關(guān)切拒絕得倒也干凈:“我知道”,點破了小高關(guān)心的無用,下一句“”但我喜歡“更是無情,你不了解我,又何必管我閑事?
小高也沒接下這個話茬,他的暗示未果,就揭開直指重點。
雪女對他直接提及這事估計是感到有些好笑,“你害怕了”有玩味,有挑釁,你高漸離表面從容,內(nèi)心還不是慌張難耐?還這么露出馬腳?
小高回應(yīng)“我能應(yīng)付”,表面是自信,其實是將自己排除在了“值得擔心對像”之外,擔心客體就只有雪女。我可以應(yīng)付,你也同樣得罪了雁春君,你怎么辦?只擔心對方,這已經(jīng)是生死置之度外的感情了。
飛起的小白鳥,聯(lián)系后面的“北嶺有燕,其翼若雪”,這應(yīng)該是雪燕,這個鏡頭低旋的鳥兒突然飛起應(yīng)該暗示著雪女亦已動心。
“你為我擋住那些惡人,我好像還沒說過謝謝?!?/blockquote>“不必客氣?!?/blockquote>“雁春君是什么樣的人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得罪了他的人,很快就會消失,永遠不會再出現(xiàn)了。你現(xiàn)在唯一的選擇,就是立刻離開燕國,走得越遠越好。”“那你呢,你怎么辦?”“難道,你想保護我?”“我會的?!?/blockquote>“你是不是很喜歡我?”“我……”“你這么做,不過也就是為了接近我……其實,你們都一樣?!?/blockquote>這時雪女突兀提及“謝謝”其實有雙重意義。高漸離當時的的確確是解了她的困,而且她對他的確漸漸有了信任。但明明道謝可以更直截了當,非要轉(zhuǎn)個彎,說自己未道謝,其實更是一種不信、不解,你求什么?
一般這種話邏輯上大多數(shù)人會接“沒關(guān)系”,而小高回應(yīng)“不必客氣”其實也很巧妙,既是他身上自有一種俠氣的意味,又能這是感覺他們之間已經(jīng)有了一種默契——小高總能精準把握雪女話語中的善意。
然后雪女也提及了雁春君,有意思的是,雪女這句話和小高之前說得差不多,面對的對象卻是小高。很明顯,雪女的話雖然冷冰冰的,但她還是和小高一樣,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對方。不過雪女已然習(xí)慣話中帶刺。雪女后來急切地說“跑得越遠越好”,雖然說得好似高漸離就是個懦夫,但她不過是希望小高快點離開罷了。“得罪雁春君的人”這個身份就像一個球,在兩個人之間拋來拋去。但其實,雪女背對雁春君為大不敬,高漸離當面沖撞雁春君,實則兩人皆岌岌可危,他們卻完全不為自己考慮。
然后小高一句話又把這個球拋回來……
又是一句反問,雪女真的很喜歡反諷。這個反諷也是意味重重:一是對高漸離承諾滿滿的不信任,覺得他怎么會不逃避,二是一種激將法,陰陽怪氣,激怒小高,激他離開——但是這樣也并非雪女所愿,如果高漸離真的走了,雪女她真的不會失望嗎?所以也有三:渴望他留下。
“我會”,而不是“我想”。他覺得這已成為他的義務(wù)。高漸離的話雖然不總接著雪女的茬,卻總是一語中的。
可是誰能想到雪女會把小高心中所想直接說破呢?這句話直白到把小高都被戳到語噎,可謂是句句試探,句句帶刺。但雪女所說的“喜歡”和小高所說的一定不同,雪女還是覺得小高只是貪圖她的美色,而小高,卻只是單純的情,所以才說不出話。
雪女毅然將小高歸于雁春君同類,與其說她不信任他們,不如說她不信任男人?;蛟S小高讓她動搖了,但她越不過心中越那道坎。語氣那么凄婉哀傷,是有什么悲傷的故事?
“你已經(jīng)不再相信任何人了……我聽說過你的過去——我能夠理解,任何人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都會——”“你以為你是誰?你知道昨天晚上那些看客,花了上百兩黃金,等了整整兩個時辰,只為看我跳一支舞。他們這些人,是什么身份?這些人在燕國不是位高權(quán)重,就是富甲一方,但是在雁春君面前,他們連一點聲都不敢出。你,不過是區(qū)區(qū)一個琴師,有什么能力保護我?”“我會留下的?!?/blockquote>“那是你的事情?!?/blockquote>小高理解她,坦誠是尊重,他不想雪女處于無知之地,因為那樣太有居高臨下的施舍感。不過這一招也是高明,挑明不說明,只是一筆描過,真是引人遐思。雖說有無數(shù)種方法指明雪女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但一切都之聚焦于“當時”的他們,只好好說這一段,所以既是清晰也是模糊,過往一概不論。然后再轉(zhuǎn)念一想,一個是名冠天下的琴師,一個是才技頂尖的舞女,雙方可能都聽說過對方,在相互的傳說里,又分別是什么樣的人?小高望向雪女的那一眼,定時百感交集。不過話說回來,高漸離一個行蹤不定的高傲琴師為什么會在妃雪閣為伴奏?加之他們都認識太子丹,這是不是有燕丹的黑手?總之,我腦中已有了十幾萬字的大戲,哈哈。
高漸離這一句真是惹怒了雪女。了解我的過去就是了解我了嗎?未免自以為是!當然這種怒氣與小高也是無關(guān),無論是誰,雪女只是單純不想有人揭她傷疤。奇怪的是,這一段話可謂是矛盾至極,她大罵高漸離,鋪陳了好大一段王公貴族,本該就事論事,說他沒資格議論自己,可卻話鋒一轉(zhuǎn),又回到雁春君的話題,最后的結(jié)論也是高漸離,一介琴師無法保護她——議得還是高漸離能力不足,勸得還是高漸離該走——雪女句句狠辣,字里行間卻是關(guān)心,這太是雪女的模樣了,人美話毒,內(nèi)心卻是比誰都善良。雖然依然也是有不信任的成分,但那不是基于此事,而是以往受到的傷害,她也矛盾,也掙扎,所以才說出這段看似古怪的話啊。
最后兩句,高漸離依然深情,雪女依然毒辣,可是一切還一樣嗎?或許高漸離沒有動搖,雪女改變了。
最后一刻才顯露高漸離帶了劍,叫人恍然大悟——他一開始就做好孤身刺殺雁春君的決意了。而這刻,只是來告別的。
我說了這么多,其實原片里只字解釋都未有,需要我們這些看客深思,可你再回頭看時,這一切,他們的感情,其實早已擺在明面,說得清清楚楚。
第11集的名字是陽春,但整場下來,夜黑風高抑或秋雨霏霏、天色沉沉,無陽更無春,何來“陽春”一說?
只有高漸離的那把傘 。
傘下,方有一片陽春。第三幕:夜刺雁春
事情要從高漸離獨自刺殺雁春君開始說起。高漸離想要去刺殺雁春君,雁春君豈不是同樣是見不得高漸離活在世間?肯定是步步緊盯。所以沒走遠幾步,半途就遇見了雁春君最頂尖的侍衛(wèi)。之前威懾大將軍的是他,也有他對高漸離不懷好意的的面孔的鏡頭,所以此時出現(xiàn)——又怎么輕易放過小高?
交手劍過,小高的劍還是慢了。只留一把裂了口的陽春傘。一時林動鳥飛,驚走了雪燕,而此時雪女追隨這它的目光,是否也已預(yù)料了噩耗?隨后雁春君又明目張膽地送去了手鐲——好一場專程做給雪女看的大戲。
雪女肯定有猶豫過。她看得見小高的所作所為,但過去的傷痕還是讓她不敢決定。不是在意生死, 而是害怕錯付。
一直望向陽春傘,情動。可“陽春”之下還有沉重的鐐銬。第三幕一整幕都是雪女和高漸離雙視角的切換。雪女毅然選擇赴雁府救高漸離的同時,高漸離也正被押往刑場。
在這其中過度時,雪女回憶了她和小高的對話。我覺得有兩個作用:
1.省錢
2.“沒有人能太平無事”是高漸離的話,她已經(jīng)在擔心小高;她自己說了一句“其實你們都一樣”,這時想起,她質(zhì)疑,真的一樣嗎?
上圖這一場,是我感覺最巧妙的一個分鏡。門緩緩打開了,一面是坐在轎中款款而來的雪女,一面是被押送狼狽的高漸離,他們都緩緩抬了頭,仿佛他們恰巧遇見一般——
其實呢——
仔細看,雪女所進的那扇門是有花紋的銅門,而小高走的那扇門,只是一扇木門罷了。再用邏輯思考一番,無論怎說,雪女雁春君要迎的“客”,當然是從正門進去更宜,而小高作為一個押往刑場的重犯怎么會走正門?肯定是什么偏門后門。他們沒有相遇,沒有交流,卻勝交流,因為他們同樣走向了那一重重的“門”,做了同樣的選擇,他們早已遇見。
這是何等心靈的契合?
就像雪女有遲疑,高漸離亦有認命過,他或許短暫劃過,至此為止吧。可這并不代表他放棄,他只是靜靜等待實際。小卒對雪女對侮辱,卻是真正激起他的憤怒的理由,蟄伏的俠義、劍魂都在一瞬爆發(fā)。
其實這張圖交代了很多。首先和高漸離說雪女前來赴約,小高并不知道雪女來了,證實之前高漸離和雪女并沒有遇見。并且說明抓住他,的確是雁春君逼雪女赴約的手段,“對飲廣寒光美酒”,之前有提過,若是雁春君賜一名女子一杯酒,就是要她整個人,所以雁春君對雪女動機不純。而雪女答應(yīng),證實她的確是為了救高漸離,而雁春君還是要殺掉高漸離,又說“敢與雁春君做對的人都必須徹底消失”,可見,他們也不準備放過雪女。
高漸離銜劍高漸離銜劍這個場景一定是借鑒了京劇貴妃醉酒中的楊貴妃銜杯:玄宗去了西宮,未來貴妃的百花亭,貴妃斟上酒,滿是苦悶失意。而這里, 換柔酒為劍刃、百花亭為刑場,愁苦成了決絕,悲傷化為肅殺,雨打夜寒,又是另一種讓人為之一顫的悲情。
最后高漸離以一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不要命姿態(tài)打倒了雁春君的第一侍衛(wèi),雪女也熄滅了所有的蠟燭,殺死了雁春君,傲然摔碎了玉鐲。
高漸離與侍衛(wèi)最后出招的時候,雪女的舞也將至結(jié)束,此時玉鐲已經(jīng)不見,不知何時,已經(jīng)將玉鐲甩出。從雁春君的簾帳摔下這是怎樣的女子,怎樣的決絕與孤傲?摔碎玉鐲,不僅僅因為那是雁春君的“禮物”,更因為她不會受制于任何人。她是那只被淋濕翅膀還會飛起的雪燕。
此時的高漸離呢,他身負重傷,卻還想著要去救雪女,卻最終不能支持。而此時一把傘從身后撐了過來。
這個轉(zhuǎn)首的運鏡和之前雪女湖岸轉(zhuǎn)首的運鏡一模一樣(很美,但其實是個分鏡錯誤。高漸離倒下時是面對那棟樓,而雪女從樓上下來,怎么會從背后而來呢?不過不礙事,我就當雪女輕功跳下,跳到高漸離身后……估計制作組也發(fā)現(xiàn)了,所以之后幾乎避開了表明他們站位的畫面。)。正如高漸離會拯救雪女一般,雪女也會保護高漸離。此時此刻,兩人對望許久許久。相看無語,卻非凝噎,滿是心意相通后的喜悅與理解。有什么話可說?一切盡在不言中。
此刻,陽春傘是破損的,卻是兩人感情漸漸致臻至善的時刻。非要是這樣不可。如果沒有高漸離拖住護衛(wèi),雪女的刺殺不會成功,如果沒有雪女的刺殺,小高定會命喪于此。而高漸離曾經(jīng)一味想著要保護雪女,刺殺也是孤身行動,可這又將雪女置之何地?感情是傾斜的,又怎會“美感充盈”?這把傘,小高握過,雪女也握過,兩人一起了,才能撐起那小小的“陽春”。
這也是我佩服這個故事的所在點,意疊古典之美,價值層面卻還是現(xiàn)代平等理解為基。小高和雪女在愛情中是絕對平等的?;蛟S這可以改編成一個英雄救美的故事,仍然會讓人津津樂道。可這個故事本身的靈動就不再了。因為那是屬于世俗的故事。此情只應(yīng)天上有!這個故事美就美在這不染一塵的感情,超脫世俗的所理解的心意相通。就如一曲陽春白雪,世人皆贊嘆,但誰又不知那是“曲高和寡”!
即使窮途末路,山窮水盡,我們所在之處,還會有那么一絲美好,那么收傘之時,又有什么樣的美景?
所以小高說:“我相信在這片暴雨到后面,會有美麗的彩虹?!?/p>
第四幕:斷崖訴情
或許這只是一個小場景,卻實實在在的是所有感情升華。所有未說的,都去說吧。
北嶺有燕,羽若雪兮,朔風哀哀,比翼南飛。一折羽兮,奈之若何,朔風凜凜,終不離兮。
或許故事里被逼跳崖的有很多,或許故事里殉情的亦有很多,可是跳崖前對吟詩一首,殉情時平靜赴死,這樣的古往今來或許就不多了。
雪女略帶挑釁地問高漸離一句,后悔嗎?而他只是靜靜凝視雪女,看著飛來的雪燕,脫口而出“北嶺有燕,羽若雪兮”,這是雪女本身的寫照,或許他覺得,這個就是答案了吧。
而雪女也立刻接上“朔風哀哀,比翼南飛”,其實她內(nèi)心里也是清楚的,清楚他們在一起,無論怎樣,就已經(jīng)是最好的,又何來后悔與不后悔之說?
或許真的需要答案,那就是“終不離兮”吧。
最高傲純潔的雪燕啊,即使遇到了凄切的北風,折斷了羽翼,卻還是想和心愛的人永不分離。
這段愛情,出現(xiàn)了,本身就是人生至幸。
我接下來還有什么好說呢,就聽他們說吧。
“阿雪,有句話我一直想對你說?!?/blockquote>“我己經(jīng)知道了。”“你,能夠同意嗎?”“既然你知道我的過去,那你也一定知道,我曾經(jīng)立下誓言,終此一生,不會再嫁?!?/blockquote>“我不在一身任何世俗的牽絆,我所希望的就是能夠,陪你走到生命的盡頭。”可謂聞?wù)呗錅I,聽者悲傷。有過悲傷經(jīng)歷、心寒若冰的雪女,都情難自已,小高可真是一個癡情種。
還好,他們還未結(jié)束,還會擁有屬于他們的小小彩虹。
小小雪燕還是飛走了。即使它的翅膀淋濕了。回憶殺時選得的雪女幾乎都是笑時,還有新加的兩個畫面。但只有湖畔,雪女笑時,是動了眉眼?!唬菚r就心動了啊。
雪女回憶的最后是一個虛構(gòu)的場景。雪女躺在貴妃榻上,轉(zhuǎn)頭看見了新來的琴師,他撐著傘緩緩地來了,收了傘,看了一眼高臺上的雪女。他們說了什么?是“久仰大名”,還是只字不言?又做了什么?是雪女掩唇笑了,還是高漸離低斂了眼?我們統(tǒng)統(tǒng)不知,也不必知,總之自此雪女不再是高臺上孤零零的一人了。這或許是對這段屬于雪女回憶的最好總結(jié)。
若是說有什么不滿,肯定是過場op、ed!這分明是電影節(jié)奏!
有錯誤請指正,有問題快來討論!我是真的喜歡這一段啊。(雖然是寫給自己看的)
小高:“阿雪,有一句話,我想告訴你。”
雪女:“不用說了,我已經(jīng)知道了?!?/p>
……
雪女:“既然你知道我的過去,那么你也應(yīng)該知道我曾經(jīng)立下誓言,終此一生,絕不再嫁?!?/p>
小高:“我不在意世俗的牽絆,我只是想,陪你走到生命的盡頭?!?/p>
雪女如此美麗,舞技超群,喜歡她的人都能排隊到月球了,為什么她會選擇小高呢?
因為,小高能給她別人給不了的:
理解和尊重。
說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真正能做到理解和尊重另一半的人太少太少了。
小高對雪女的情很深很深。
這份情,最動人。
小高與雪女之間的情誼能如此感人,斷離不開兩個輔助:
1)配樂
里面的音樂真的非常棒,特別能渲染氛圍。
2)意像
燕國的秋雨,冰冷刺骨,如同雪女的心。
小高就是為她遮雨的那把傘。
“北嶺有燕,羽若雪兮。朔風哀哀,比翼南飛。
一折羽兮,奈之若何。朔風凜凜,終不離兮?!?/p>
終不離兮。
在看到這個之前,其實對于動漫和動畫片的理解并沒有很明確的界限,(現(xiàn)在可能也不太能區(qū)分它們的點吧,但是還是感覺有些不一樣)動漫的舞美感覺比動畫片更甚動畫片給人的感覺更偏可愛一點。
雪女的出場真的是當時我對中國古代美女的一個完美幻想,傾國傾城,不同于第一二部中的畫質(zhì),感覺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而且她和高漸離的那種微妙感情也處理得很細膩,看得一直都覺得很難忘,俠義之士的心心相惜和男女之情在家國之間的取舍,也是因為有這個的開端,我看完了前五部,大概追了十來年。
突然翻出來這個,以前的玄機還是踏踏實實做動畫,認認真真磨劇情
唯一的缺點,節(jié)奏慢。沈磊和羅玉婷的配音讓角色更加立體,從那時起,我愛上了沈磊的聲音。配樂恰到好處,雪女跳舞真美。
雪女說,既然你知道我的過去,你就也應(yīng)該知道,我發(fā)誓終身不再嫁。 高漸離說,我不需要那些世俗念頭,我只希望成為那個陪你走到生命盡頭的人。他們被官兵逼到一個好比天涯盡頭的地方,天色暗沉,這樣的情狀下這樣的話,棉花糖的那種調(diào)調(diào)有什么資格相提并論呢。
雪女之舞,雪女之美。
很好看的國產(chǎn)動畫,雪女好美,畫面也不錯。
“既然你知道我的過去,那你也一定知道我曾經(jīng)立下誓言,終此一生不會再嫁?!?“我不在意任何世俗的牽絆,我所希望的就是能夠陪你走到生命的盡頭。”
節(jié)奏……緩……慢……
這個包含在第三部里面,畫面和故事都那么唯美··
光畫質(zhì)我就想給七顆星。還有雪女那只能用一舞傾城的旋舞啊。
雪女 ~!!!
場景很美說實話 國產(chǎn)動畫能做到這樣已經(jīng)很不錯啦 哈哈~ >0<
一舞傾城、陽春、白雪,這三集當年反反復(fù)復(fù)看了不下三十遍。
童年經(jīng)典。
見君傾城 其世無二
小高和雪女就是許仙和白娘子的另類版本啊~~~喜歡!
其實就是第3季《諸子百家》的第10、11集,當時作為新年特別篇發(fā)布(內(nèi)容不完整,因為沒有包括結(jié)局性質(zhì)的第12集的劇情)??催^第3季正片的人士已經(jīng)不用重看這片了,也不推薦初次觀看的人士接觸。PS:雪女跳舞那段真贊!
和諸子百家一樣嘛。。。雪女太美了~~嗷~~~~可惜不是洪海天配音啊,那就是天籟,絕對的?。?!
美人!
三D的頭發(fā)絲兒很幻滅
燕國最好的琴師,趙國最好的舞者。。。完美到極致。。無論是舞蹈還是他們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