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半我回憶起了,應(yīng)該就是林心如拍還珠前后拍的,某一年春節(jié)的賀歲劇,當(dāng)時大年三十播出,在我奶奶家吃完年夜飯大人玩牌,我們幾個小孩就去誰家看這部劇,當(dāng)時看感覺好喜慶好有過年的感覺,真的好懷念好喜歡看以前的劇。以前拍的古裝戲差不多都挺喜歡看的,無論從演員的演技服裝上還有畫質(zhì)看著像古代。
福滿死了,厚葬李天樂。姍姍嫁人后,完結(jié)在二叔黃一飛相認(rèn)于趙家門口。十兩復(fù)職岳父御廚沒?二嬸和蓮香呢?哪個原本的狀元呢?夏如夢之后?虎頭蛇尾,很多東西沒交代啊。陳志朋演的還可以,小太監(jiān)不錯。還是應(yīng)該給鄭則仕官配一個cp的,也許梁小冰不愿意。140字 140字 140字 140字 140字 140字 140字 140字
如題,我且不說劇情以八竿子打不著主角的口述故事開篇有多扯。
單單說表演。這是我看過的史無前例的所有人演技都不在線的影劇。其中包括王建新,包括劉威,包括徐秀林——就是張大民的瘋媽,按年齡輩分算得上老戲骨吧?
事實上越是這些大陸老東西演得越奇怪。其中陳剛是典型的說不好普通話硬要說,結(jié)果被語速拖累表演,而劉威、徐秀林則是自己演自己的絲毫沒能配合整體氣氛。這時候?qū)а菰诟缮赌??你就這么看著他們各自為政嗎?
如果大陸演員不是災(zāi)難性問題的全部,那么設(shè)計臺詞的人應(yīng)該背一大半鍋。包括陳剛在內(nèi)所有人的語速都太快了,說話不是太流暢而是太急促,如同一口氣背誦一大串臺詞。絕大多數(shù)人的語態(tài)根本都不像對話。
不僅是設(shè)計臺詞的人有問題,最終負(fù)責(zé)成片質(zhì)量的檢查員也在瀆職。劇中三名以上大陸演員,就是那些順口溜一樣背臺詞的演員,居然多次說錯臺詞——而且是把非常常見的詞給讀錯音。
大陸演員是負(fù)分,那么港臺演員至少可以零分吧,比如鄭則仕?
因為他的負(fù)面影響算是可有可無的,反正常滿這個角色換成任何其他胖子演員都不會演得更差了。常滿也是一個講話語速快得夸張的角色,但因為后期配音,這里不能責(zé)怪鄭則是本人。然而外貌形象拉夸可怪不到別人身上,尤其臉胖這個大問題。當(dāng)時可能是他體重最膨脹的時期,這導(dǎo)致他的面部表情幾乎都埋在肉褶里,以觀眾視角來看他不是面無表情就是面部表情跟不上角色的情緒變化。曾幾何時鄭則仕能搞笑能驚悚,現(xiàn)在去掉臺詞那么你在他的肥臉上根本看不出他在演啥。這張氣人的臉太像豬了,說這是一頭肥豬絕對比肥貓更恰當(dāng)。
然而正常的豬不搖頭對吧,鄭則仕搖頭。有幾集他在沒完沒了地?fù)u頭。難道是他生病了在打哆嗦?還是故意打哆嗦,目的是表達他所理解的角色情緒?
總之鄭則仕的表演,如果是故意演豬的話,還算演得不錯。你們不喜歡攻擊人的外表那又有什么辦法呢,事實就是這樣。
至于鄭家榆,換任何人都會比她更好。我后來還看過她跟張國立混出來的作品,真是的,你猜不出為啥會有人啟用她做演員。
那么回到開頭,這個口述故事有多扯呢?大清沒亡呢,就算不搞文字獄,你大清子民給小孩子講故事居然敢對多爾袞和孝莊開黑?可不搞文字獄那還叫大清?
影視劇極少有正常說順治病死的,有不少把董小宛編排成董鄂妃的,唯有本劇杜撰出一個草根鰲拜。這個不放過任何坑隊友機會的角色塑造恐怕是全劇唯一的亮點。主角常滿和配角江新月都是缺點明顯的,前者實際上是一個心機婊,后者則是奸商。他們對鰲拜這個真小人的態(tài)度也有些不公平,就類似鍵盤俠那樣吧。
唯一get到林心如的片子,俏皮
那時候簡直是林心如的顏值巔峰啊啊啊
很好看的片子,音樂很棒
劇情還不錯。但是主角也太爛了吧,小偷小摸,爛賭鬼,又好面子。
當(dāng)年熱播的一部戲~
久遠(yuǎn)回憶
當(dāng)時可喜歡了
這才是美食電視劇,食品烹調(diào)很用心,拍攝的也很好。
片尾曲,好聽到爆!
林心如有橫空出世的驚艷感。
其實這部TV還是不錯的,官途險惡。
三星半
NO.655 為你燒菜啊~
那時候的心如很美。
食神~~?。。?!
因為莫文蔚而扣分
當(dāng)年好喜歡好好看哦
印象中是十分好看的,并且是富家小姐和小太監(jiān)的愛情故事
安樂茶飯打敗了魚翅海參
當(dāng)年總為陳志朋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