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本人雖然不喜歡郭敬明,甚至還有些討厭他,具體的原因在這里就不多說了;但是因為之前看原著小說的時候(那也是高中時期了)覺得很好看,再加上看了預(yù)告片感覺動作場面還不錯,就去看了這部電影,所以我之前對本片還是有一定期待的??赐暌院笥X得這部電影雖然不能對得起我的期待,但是最好也不要隨意給它打一星。根據(jù)本人的親身體驗,本片在國產(chǎn)3D動畫這個類型里面至少能值兩星。
因為本人看這部電影選擇的是一個IMAX的場次,所以電 影剛開始講述宇宙起源的那場戲的時候,我的感覺還是比較震撼的,仿佛整個人在萬千星云之間飛速穿越。而當場景落到地面上的時候,老實說剛開始的一兩秒我還有一點《上古卷軸》或是《騎馬與砍殺》的感覺,但是很快,我們的男主角麒零就像一只猴子一樣在街道上自由穿梭,于是畫風瞬間就切換到了道士下山……其實中國人拍這種外國玄幻的題材多少都會有一點尷尬,之前《幻城》號稱要成為中國版的《權(quán)力的游戲》后來效果如何大家都知道了,這次的《爵跡》可能是還嫌臉丟得不夠,直接在北美同步上映——
后來麒零在新手村廣場上見到的那個雕像恍惚間讓我想起了當年玩熱血傳奇在新手區(qū)總能見到的天下第一雕像。其實本片的特效水準本來也就適合做游戲的CG——當然,是國產(chǎn)網(wǎng)游的CG。我現(xiàn)在記得本片還有幾個做得像游戲的地方包括:銀塵剛給麒零賜印的時候,那種積極向上的感覺讓我想到了《地下城與勇士》;特蕾婭(郭采潔)剛出場的時候,我心想這王爵怎么穿得跟《刺客信條》一樣,后來郭采潔在追范冰冰的時候更是讓你知道了什么才叫做真正的刺客信條;以及范冰冰、陳學(xué)冬、林允三個人進到尤圖爾遺跡里面的時候,那個地方無論是場景還是怪物長得都很像《暗黑破壞神》里面的。當然,據(jù)說四娘以前上中學(xué)的時候也很喜歡看金庸小說,當麒零身后帶著一個高級飛行寵物、試圖將一把鈍劍拔出來的時候,我心想這不就是神雕大俠嗎?說不定“魂冢”這個設(shè)定也是來自于獨孤求敗的“劍?!?。
不知道是不是原著因為是幾年前看的,雖然現(xiàn)在想來那個故事缺乏靈魂,但是本人到現(xiàn)在為止還是認為那本小說很好看。不過最悲傷的一件事就是:看著一部作品砸在原作者的手里。雖然不灌輸價值觀的四娘沒有那么令人討厭,但是這部電影終究是把原著曾經(jīng)帶給我的美好記憶給毀掉了。開頭在旅館里的那場戲,本來應(yīng)該是令人驚艷的,在電影里卻被表現(xiàn)得平平無奇;當楊冪像一個新手指導(dǎo)似的跟陳學(xué)冬解釋著“王爵一共有七個等級,從七度到一度”的時候,我還以為她是七度空間少女系列的推銷員;當吳亦凡和陳學(xué)冬在沒心沒肺地忘情嬉戲的時候,我在想他們是不是以為自己在上跑男;當吳亦凡賣肉、陳學(xué)冬賣腐的時候,我還可以理解,畢竟電影院里女觀眾們的歡呼聲證明了這是她們所喜歡的。但是當我看到陳學(xué)冬對著他的寵物一臉?gòu)尚叩卣f“大點,再大點”然后被擠得痛中帶有享受的時候,我的心靈還是微微地顫抖了一下;難道你以為這就是極限了?那你就太高估四娘的下限了,后來陳偉霆洗完澡后赤身裸體地站在楊冪面前,觀眾們只看到楊冪的頭對著、并且遮擋住了他的隱私部位。怎么樣,是不是想到了些什么?四娘還生怕你沒有g(shù)et到,鏡頭一切,陳偉霆就用他的手按住楊冪的后腦勺,看起來馬上就要喂她吃一根大香腸……
還有陳學(xué)冬逛街的那場戲,本來應(yīng)該是很熱鬧的街市,最后出來的效果卻顯得很詭異,路邊的那些NPC,怎么形容呢,看上去就像《邪》里面那個臉被泡發(fā)了的水鬼——
什么?你沒看過那部電影?沒關(guān)系,辛追認不認識?
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的。
如果四娘又想賺錢又沒時間好好拍電影的話,那我建議他像于正一樣成立一個工作室,又當編劇又當制片人,然后找?guī)讉€聽話的導(dǎo)演來幫他拍。這樣既能保證最后拍出來是他想要的效果,賺的錢又大部分都是他的,還能實現(xiàn)量產(chǎn),而且不花什么時間,就算被罵也能拉個把人下水,一舉N得,何苦每次都親自上陣堵槍口呢?
主演們基本上都是一個表情演完全片(陳學(xué)冬相對好點,達到了兩三個表情之多),面部捕捉的方式更是加重了他們的面癱。如果對比一下他們的形象和原來的人物設(shè)定圖,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就連在形象上也沒能完成對角色的良好詮釋。舉幾個例子:
麒零本來在原著里應(yīng)該是個不諳世事的純真少年:
但是他在電影里是這樣的:
而且不知道是四娘故意的還是面部捕捉技術(shù)不過關(guān),本片里的陳學(xué)冬有時候像井柏然,有時候像李易峰,有時候像林志穎,有時候甚至還有點像霍建華……
天束幽花本來應(yīng)該是一個刁蠻任性的大小姐:
但是在電影中變成了一個智障農(nóng)村少女……姑娘你長得跟個大頭魚似的就不要演富家千金了成嗎?還郡主,拍《倚天屠龍記》呢?
幽冥的身上本來應(yīng)該帶著一種高冷的貴族氣質(zhì):
但是在電影里看起來卻有點像古惑仔……
霓虹本來應(yīng)該是一個童顏巨乳(?)的美好肉體:
但是在電影中他被換上了一張大叔臉……
特蕾雅在原著里是一位性感女神,本來應(yīng)該是這樣的:
但是在電影中,她是這樣的:
你要不說我還以為郭采潔這次演的是女鬼……
還有鬼山蓮泉,她本應(yīng)渾身上下散發(fā)著一種神秘的氣息:
但是在電影里的實際效果如下:
楊冪就不說了,感覺她演bitch還可以。
對了,還記得《仙劍奇?zhèn)b傳5》里面那個腿長一米九的女主角唐雨柔嗎?
這部電影里面的所有主要角色,無論男女老幼,全都是這個樣子的……
另外, 一些在《小時代》里就出現(xiàn)的問題也延續(xù)了下來:劇情交代不清,精神內(nèi)涵缺失,鏡頭運用平庸,節(jié)奏過于倉促,音樂不知節(jié)制,不會調(diào)教演員,用色品味低俗,幾乎從頭到尾黑暗的畫面看起來不高端只會讓人覺得很陰暗扭曲……讓眾多主角像《美國隊長3》那樣大亂斗是個不錯的想法,就是我這樣一個看過書的有時候?qū)∏榈陌l(fā)展都有點莫名其妙,很多普通觀眾估計還沒對上誰是誰,你就噼里啪啦一陣亂打,優(yōu)貓餅嗎?而且本片前半部分的動作場面速度過快,打的時候又喜歡切鏡頭,再加上黑暗的色調(diào)和3D畫面,除了把觀眾弄暈和看不清楚,基本上沒有別的效果。高潮戲倒是沒那么喜歡切鏡頭,而且色調(diào)也不黑,就是主角們多余動作太多有時候讓我覺得他們在抽風……不過看到最后,我忽然覺得本片對孤獨的描寫深得我心,其實很多人之所以面癱,是因為他們內(nèi)心承受了比常人多得太多的痛苦,所以表面上不會顯露出太多感情。
這樣看來,這個角色應(yīng)該是吳亦凡至今為止的演技巔峰了吧?
以為三槍最差了,結(jié)果來了富春山居圖,以為富春山居圖最差了,結(jié)果來了小時代,以為小時代最爛了,結(jié)果來了何以笙簫默,以為何以笙簫默最爛了,結(jié)果來了鐘馗傳奇,以為鐘馗傳奇最爛了,結(jié)果來了明月天國,以為明月天國最爛,結(jié)果來了封神傳奇,以為封神傳奇最爛了,結(jié)果來了爵跡。(大家提醒,還漏了梔子花開啊,等等等等)
爛片總是這么大無畏地前赴后繼,底線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刷新,然而不少觀眾還是趨之若鶩,這就是天朝影視世界的不解奇緣。
在這個時代,賣力宣傳沒有錯,但惡意炒作就有點令人反感了。尤其是沒有爆點偏要制造爆點,甚至用故意開撕的方式來引起關(guān)注和聚焦要求。
在這個時代,考慮到觀眾的感受沒有問題,但無下限地惡意揣測并刻意培養(yǎng)部分觀眾的某些需求,把觀眾當傻子式的一味迎合,應(yīng)該會讓人不齒吧。
如果你有幸在片場,你會聽到這樣的話。
冬冬,注意camera的位置。
粉絲want什么,我們就給他們什么。
合理不合理,我不care,我只care畫面出來后,粉絲會不會screaming。
我就是要嘗試cg技術(shù),我就是要做第一個吃crab的人。
彩潔,這個feel不錯。
冰冰,你的fair可以更飄一些。
嗯,某人英文不錯的樣子。
今年3月還在國內(nèi)的時候,我曾經(jīng)將《神戰(zhàn):權(quán)利之眼》稱作一坨黃金屎。而隨著《爵跡》的出現(xiàn),我依然無意收回這一觀點。
那國外的屎就是香咯?
當然不是。
屎,只有臭和更臭。如果你擺在閉關(guān)鎖國的自家?guī)?,想怎么吹捧怎么處置都無所謂。但如果你擺在一個美食廣場里,桌上不僅有別人的魚香肉絲,還有老外做的海鮮燴飯,怎么可能你去要求別人去追捧屎,別人就會去追捧屎。
美食廣場是你家的,不代表食客只能吃你家的屎。更何況你還很高興地宣稱自己的屎已經(jīng)拉到別人家的飯桌上了。
畢竟,屎,也是有層次的。
層次很重要,層次能幫助你看清楚自己在哪里,如果有想去的方向,應(yīng)該要怎么努力。《爵跡》和郭敬明就很聰明,他們不屑于在層次里玩耍,而是相信資本和名氣能夠把他們帶往更美妙的地方——踩在同一群心智和審美都不成熟的粉絲頭上,觸碰到一個離抄襲遠遠的,離湯臣一品近近的地方。
所以大概就是姚明那么高了。
能夠到姚明那么高,也算是個神話——一個從未接受過系統(tǒng)訓(xùn)練和接觸過行業(yè)流程的生意人,在2013年開啟的10億票房《小時代》系列,告訴了我們一件事情:
2012的確是存在的。過了這一年,中國電影市場就開始跑得更偏了。
但即便如此,我還是要感謝中國電影行業(yè)的巨大泡沫。正是你們在這3年來不斷的吹水和注水,才讓《爵跡》至今為止的3億票房顯得并不是那么的觸目驚心,同時,讓看著依舊不那么有趣的青春片和看著依舊不那么真實的主旋律顯得是那么的救世主。
《爵跡》和郭敬明的原罪到底是什么?
那就是骨子里對電影行業(yè)規(guī)則不屑,但依然異想天開想要空降當大佬的狂妄自大。
我承認《爵跡》使用了動畫的表現(xiàn)形式,但我不認為《爵跡》是個電影,我甚至不知道這是個什么不倫不類的東西。
Don't get me wrong. 自2007年被羅伯特·澤米基斯徹底玩壞之后,寫實化的動作捕捉CG動畫作為電影的一種形式已經(jīng)落后于時代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什么存在的空間和價值,除了作為游戲CG存在以外,一年到頭也很難見到幾個作品??ㄆ湛諡榱速u《生化危機》的游戲,我們就有《生化危機:惡化》和《生化危機:詛咒》,以及明年的《生化危機:復(fù)仇》;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為了賣《最終幻想》的游戲,我們就有《最終幻想:靈魂深處》《最終幻想:圣子再臨》和《最終幻想:王者之劍》;碰上漫畫過周年紀念,我們就有《宇宙海盜船長哈洛克》和《蘋果核戰(zhàn)記》,偶爾還有個《星河艦隊:入侵》蹦出來刷一波盜版靚湯的臉。
而《爵跡》又把自己擺在個什么位置上?
其實這也并不值得琢磨——不用明星刷臉不掙錢沒人氣,用了真人去演又無法滿足12頭身長臂猿的郭式奇幻審美——此時的真人CG,是自然而然的選擇,自己財大氣粗又有人跳火坑,何樂不為。
而最后,《爵跡》也完美地實現(xiàn)了它融化在自身血液里的世襲定位——
那就是一個滿足(心智)未成年的粉絲們(和郭敬明自己)無處安放的性欲的硅膠性玩具。
中國首部?那是說給沒有嘗過海鮮燴飯的人聽的。很抱歉,這個時代,喜好寫實CG動畫這一口的觀眾本來就不多,況且這些人十有七八都是嘗過海鮮燴飯的。
那《爵跡》在各大平臺上都起碼有4分,豈不是打分的人都是傻子?
我相信,《爵跡》在大多數(shù)平臺上得分破4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它們只有5星制。給個3星就是6分,給個1星還能得2分。平均下來,一個3星就頂了3個1星,多么劃算。
而豆瓣平臺上,這一打分比例遠高于1比3,直奔2比5。
That's MATH, BITCHES.
Also simple logic. 可惜,這個玩意兒,《爵跡》是一丁點沒有。
吔屎啦,《爵跡》。
《爵跡》抄襲《Fate》設(shè)定,重要嗎?
當然重要。但對于一個大量使用在2005年《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之前從來都不存在于流行文化中的“魂器”一詞的,連載始于2009年的青少年向小說來說,根本不是事兒。
瞧,人家連享譽全球的魔法小說系列及其優(yōu)秀譯者馬愛農(nóng)、馬愛新都不放在眼里,一個小小的ACG群體算什么。
那人家抄的好就行了唄。
是嗎?
這種流傳于民間以及《愛情公寓》吹水處的流氓態(tài)度,還是少講一些為好。就算擱下道德問題不談,《爵跡》在各個層面上的表現(xiàn),都難以讓人稱之為一部電影/動畫。
郭敬明作為外行人基本功不足的問題,在《爵跡》中再一次暴露得淋漓盡致。剪輯異?;靵y,敘事毫無邏輯,動機不明交代不清,演員無調(diào)教,鏡頭不連貫,人物使勁坳造型,劇情毫無吸引力,臺詞的恥度一如既往爆表。這些硬件問題可以說沒有一個能達標,滿滿全是設(shè)計缺陷。前一秒還被戳死秒殺,下一秒活蹦亂跳性格錯亂:明明能用冰天雪地凍死,偏偏要戳兩下讓他活下來;明明隨隨便便就一飛沖天加瞬移,偏偏要在地上跑上兩步秀個腿;明明是高級術(shù)士,偏偏跑不過一個雜魚;明明哥哥變冰棍,妹妹愣是一點反應(yīng)都沒有。
如果說《小時代》比這還差,只能認為掙了更多錢的《小時代》遠要比《爵跡》更接近套現(xiàn)粉絲錢包的無恥下限。
要是從10分漲到12分也算是進步的話,那么這張滿分100分的卷子可以自絕于人民了——做到60分70分80分90分的那些導(dǎo)演,簡直就是拉屎不洗手,根本不是人。
尊重《爵跡》及其工作,就是不尊重兢兢業(yè)業(yè)的其他更有資格和資歷的電影人,而不尊重這些老一代電影人,正是時下反權(quán)威大潮中最習(xí)以為常的事情。
好一個投其所好,其樂融融,人人得而誅之。
引以為傲的頂級國產(chǎn)特效,依舊是頂級的國產(chǎn)特效。人物如硅膠,除了毛發(fā)其他人體材質(zhì)統(tǒng)統(tǒng)硅膠化,細節(jié)幾乎沒有。建模上難以跨越恐怖谷,面癱表情怎么調(diào)教都不自然,轉(zhuǎn)頭說話眼睛一動不動直逼恐怖片,甚至在有對白的場景,連眼睛的方向都對不齊——陳學(xué)冬劍指坐在地上的林允,眼睛竟然在直視前方,如果不是視覺障礙就是下巴有特異功能——而在建模和材質(zhì)的精細程度上,不僅僅主角和吃瓜群眾差異明顯(簡直就是套了模板),就連同一個角色在不同鏡頭下都有著明顯差距。拉長的肢體運動起來充滿了不和諧,這是因為僅僅拉長了身體并沒有構(gòu)建出來相匹配的運動學(xué)結(jié)構(gòu),整個人就成了長臂猿靈魂附體一樣愚蠢可笑。而即使不用真人,這一幫花拳繡腿的主人公舉手投足毫無打擊感,生怕別人看不出拍戲的時候用的是道具和威亞一樣。
正片比預(yù)告好?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看出,本著“比差不比好”的審美原則,配合著摘了眼鏡都沒問題的“3D”,《爵跡》能成功地讓不懂行情的觀眾們享受了一場落伍的視覺盛宴,但究其本質(zhì),依然是建立在“不懂行情”這一重要基礎(chǔ)上的。
粉絲們可能會有另外的叫法,比如福利。但在我看來,這叫詐欺。
所謂的“福利”和“互動”,根本算不上表演,叫耍寶,叫猴戲,叫玩票。安迪·瑟金斯演個猴都比其中任何一個演人強。
《爵跡》在表演水平上可以說是刷新了《小時代》以來的新下限,堪稱是真人秀水平的過家家,充分暴露了每個人的缺點。以林允和吳亦凡為代表的新一代明星,有的在參加“全員面癱中”,有的在培訓(xùn)“除了大吼啥都不懂”,臺詞基本功極差,話都說不清。Mr. 吳說完臺詞嘴從來合不攏,陳學(xué)冬的弱智流“天真”演技成功地讓李亞鵬的靖哥哥成為了不朽經(jīng)典。而郭采潔、陳偉霆和李治廷為代表的港臺演員,不僅在外貌和不多的演技上給這些鮮肉們教做人,還充分體現(xiàn)了一種奇葩的態(tài)度:港臺演員飾演的角色統(tǒng)統(tǒng)器大活好騷浪賤,眉眼間都是一言不合就開炮。
這倒不是淫者見淫。而是低級趣味的官人舞劍,意在見淫。
舞的什么劍?大寶劍唄。
當吳亦凡一言不合就脫個半裸,當全裸的陳偉霆挺著大X對著楊冪腦門使勁杵,當郭采潔和陳偉霆直接裸披黑紗談天說地的時候,《爵跡》簡直就是一個人對一整個群體放出的性宣言。
郭敬明曾說,《爵跡》的選角選的都是適合角色的。沒錯,那種不思進取全部外物化的思想境界,的確適合這些真人秀明星而非演員趨之若鶩同流合污。
何為演員?對自己的職業(yè)不尊重,不去和更好的電影人合作提升自己,不去反思過去學(xué)習(xí)經(jīng)驗,反而追名逐利投向熱錢,這真的算不上是個演員。如果有個內(nèi)地明星黑名單的話,郭敬明憑借其敏銳的商業(yè)嗅覺,足以以一己之力將其一網(wǎng)打盡。
和這些不入流的明星相比,剛剛憑借《我不是潘金蓮》拿到一個國際影后獎項的范冰冰,身處其中就像是一個笑話——因為她反而成了唯一一個努力試圖表演(還是失敗了)的角色——這簡直是莫大的諷刺。而郭敬明的所謂導(dǎo)演水平?毫無邏輯和意圖的剪輯和敘事,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想到一出是一出,全盤碎片不成一體。
馮小剛能把范冰冰拍成影后。郭敬明能把范冰冰拍成,well,影后。
反《爵跡》就是PC?說這話的人恐怕連PC為什么要有個P都不知道。妄圖左右輿論,是有可能做到的;但通過左右輿論來篡改價值,是永遠無法做到的事情。
屎就是屎,黃金屎還是屎。屎殼郎能吃,不代表你也必須吃。
正所謂,Valar Morghulis. Valar Dohaeris.
凡人皆有一死,凡人皆需侍奉。
無論如何吹水,《爵跡》和郭敬明的神(xiào)話終將會有結(jié)束的一天。但在那一天之前,你侍奉你的青春幻夢和父母的錢,我侍奉我的電影藝術(shù)和銀魂動畫。幻夢總會破滅,青春總會過去,粉絲總會長大,也總會有新的粉絲步入他/她人生中最美妙的階段。
但這個美妙的階段,絕不是郭敬明和《爵跡》造成的,而是他/她在自我成長中實現(xiàn)的。
《爵跡》就是郭敬明捧在手里送上的青春的踏腳石,你應(yīng)該對青春抱有懷念,但無需對踏腳石感恩戴德。雖然我們都很希望這塊踏腳石不是屎做的,但這還真就是塊屎。
至于《爵跡》本身,有一句臺詞說的真是恰如其分:
我現(xiàn)在心里面只剩下一種東西。
悲哀。
對,就是悲哀。
1. 電影開始之前有好多廣告。廣告到一半,
來了一個文字告示:“請戴上3D眼鏡”。
我心想:電影開始了。
戴上之后,放了一個3D廣告。
然后告示:“請摘下3D眼鏡”。
接著繼續(xù)放2D廣告。
幾分鐘后,又來了文字告示:“請再次戴上3D眼鏡”。
接著繼續(xù)放了一個3D廣告。
你以為接下來是“請再次摘下3D眼鏡”嗎?
“請不要摘下3D眼鏡”。
這算是跟我玩“猜猜看我是啥?皮卡丘”嗎?
2. 龍標出來之后大概放了至少十五六個貼片的“XX影業(yè)”。我忍不住說了一句“半小時后……”全場響應(yīng)。
3. 畫面出乎意料地沒有那么雷,雖然所有人身材仿佛都被拉長了,但問題還不算太大。比較不能忍的主要是一旦出現(xiàn)大場景,就有種《騎馬與砍殺》的感覺。開場的小酒館渲染得還不如PS4的游戲畫面。
4. 同樣是臉,冰冰的臉做得簡直和真人沒有區(qū)別,我都懷疑是不是真人出演;而林允的臉就崩得一塌糊涂。至于郭采潔的臉,簡直崩成異形了。經(jīng)費果然是燃燒在最美的人身上。
5. 以前有句話說:梁家輝演誰就是誰,黃曉明演誰都是黃曉明,吳亦凡演誰都是一個傻逼。在這部片子里,這句話不成立,因為陳學(xué)冬完美地從頭到尾負責了全部的傻逼,吳亦凡已經(jīng)無法創(chuàng)造不同的傻逼方式以至于看上去還挺正常。。
6. 全場最佳:阿瞬?爺們?正常人?演技超好(全靠同行襯托)?范冰冰。不愧是唯一一個臉完全沒做崩的演員。
7.臺詞尷尬到一定程度了……簡直是大型尷尬癌會診現(xiàn)場。尤其是那種莫名其妙的設(shè)定解釋類臺詞。
8. 劇情是什么,能吃嗎?為什么莫名其妙就打起來,莫名其妙就坑人,莫名其妙坑完了又和好了?啊反正當小時代看就對了,莫名其妙撕逼,莫名其妙害人,莫名其妙又和好。
9. 給一度王爵起名叫吉爾伽美什,是怕我們不知道你們抄襲金閃閃嗎?
(用吉爾伽美什不是抄襲,把早于爵跡的fate里面的吉爾伽美什的技能原封不動地搬到爵跡里的吉爾伽美什的使徒銀塵就有問題了)
10. 帶魚成精啦。
11.算了一下,本代王爵只有一個女的,下一代王爵至少已經(jīng)有三個女的了。女權(quán)主義的偉大勝利。
作者:假面
鏈接:
//www.zhihu.com/question/47762148/answer/124616429來源:知乎
動作捕捉《精靈王座》早用了,人家也沒在事前發(fā)一堆視頻吹這技術(shù)多么多么厲害吧。
CG特效也沒見比九層妖塔三打白骨精什么的高幾個檔次吧,一年制作周期,費用都不知道有沒有一個億,會飛啦?
表情捕捉,首次是首次了,但這個有必要嗎?有效果嗎?
觀眾們圖個樂,不了解這些,正常。那也不能拿起來標榜自己吧,好意思?
國內(nèi)首部全CG真人電影,這都快被捧成行業(yè)開拓者了,上一個國產(chǎn)十三年磨一劍希望之光的畫面至少還過得去,這不是糊弄人是什么?
這么點一看就懂的事,哪里需要大太陽出門花冤枉錢進電影院?
不認為是爛片。缺乏故事背景的介紹是致命傷,導(dǎo)致劇情鋪設(shè)不那么戲劇化。特效也沒人云亦云的差,至少幾處場景很逼真,且范冰冰的動畫捕捉技術(shù)完成得很好。如果把陳學(xué)冬的幼稚戲份全部刪除,會更好……
制作拿得出手,想象力還成,看得出郭敬明的進步,但執(zhí)行凌亂、質(zhì)感欠豐,很多強行橋段。其實看得挺懵逼的,之前沒看過這樣的(游戲?)電影,不知道他為什么要這種方式來操作這個遠超出他能力的項目。以及,他究竟如何獲得讓動捕技術(shù)退化到負還莫名統(tǒng)一的鬼畜技能。
再多說一句,吳亦凡的帥真是碾壓式的。在這部電影里,不僅僅帥過男星,也美過所有女星。簡直帥到人神共睹,石破天驚。
憑良心給三顆星,來自任何一部小時代都不能堅持看十分鐘的我,特效比預(yù)告好太多,懷疑是策略,世界頂尖確實沒有,國內(nèi)成頂尖居然沒啥問題;然而內(nèi)核依舊與小時代別無二致,能打三星是因為這部電影把小時代三分之二的臺詞都換成了打斗戲,bravo!
不吹不黑,郭導(dǎo)完美地利用CG技術(shù)完美復(fù)制一眾花瓶鮮肉的最強演技——面癱
郭敬明導(dǎo)演作品
道理我都懂,可是治眼睛的錢誰能給報銷一下?
說什么中國版權(quán)利的游戲,我呸,要不要臉
有些時候人們只是有虛偽的文化優(yōu)越感,郭敬明做的挺好的,自己的書自己拍,而且還算能看,給我同樣這么多錢,我反正是做不到的。
比預(yù)期好太多。特效并不好但用真人CG是個明智決定,否則就是一場大型羞恥play,游戲感反而化解了尷尬。設(shè)定復(fù)雜人物多但解釋得挺清楚,路人友好。小四不搞點基情露肉真的會死……
令人遺憾的是angleababy和李易峰竟然沒有參演本片,不然陣容就完美齊整了。
看卡司就知道票房和分數(shù)的水分了,但我希望即使是演員們的粉絲也請保持同一個理念:帥的是你愛豆,好看的是你愛豆,爵跡就是爛片,郭敬明就是赤裸裸圈錢且吃相21世紀以來最難看。希望你們能清楚立場,阿門。PS:可別再說這片開了中國電影先河了,gjm都能開中國電影先河那中國電影是真完了
我們還沒開始嘲笑他的身高,他就已經(jīng)在他的作品里嘲笑了我們的智商!
冰冰用實力證明 潘金蓮純屬意外
所以三大白銀祭司其實就是tfboys???哦哦厲害了 5.0
你們電影院怎么搞的,為什么要放槍版?嗯,什么?你說這就是正版?。。。
Fate zero的動畫和小說我也看過,能理直氣壯婊爵跡抄襲的我是只看出王爵的天賦之于Fate的寶具,電影里還淡化了這一部分,所以要辱罵抄襲也辱罵不下去。主線講得也算清晰,除了陳學(xué)冬其他幾位都發(fā)揮得比青春片里好,總的來說并不很尷尬,梶浦由記是真的屌。
無論講多少努力,基本死路一條
怒評五星!本來是做好打算去嘲笑3億投資做出來個屎的,結(jié)果看完好激動~IMAX 3D強烈推薦!這將是中國動畫的重大歷史性時刻,絕對是巔峰了!
請豆瓣開放負分評價,一部不尊重電影不尊重觀眾只圈錢的影片,沒有理由給0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