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臺》中的對白不多,鏡頭語言無疑起著更多的修辭和表意的功能。如賈用兩個呼應鏡頭巧妙地處理了凝視/欲望的母題。在影片開頭的一個鏡頭中,呈現在崔的視點鏡頭中的,是櫥窗中尹的照片,接著切到全景鏡頭,崔轉身從櫥窗內投射出的光亮里走進黑暗中,弦樂重奏哀怨纏綿,而在此前的一個鏡頭中,尹在城墻邊告訴崔自己要去相親,崔酸酸地說:“牙醫(yī)好,大學生好?!闭f明崔已經知道了自己和尹希望的縹緲,在接下來的凝視中,按照拉康的眼睛和凝視(gaze)的辯證法,凝視是一種欲望的投射,但凝視本身所印證的只能是欲望對象的缺席與匱乏。與此相呼應,在影片接近尾聲時,凝望的主客體發(fā)生了逆轉,尹走到當年的櫥窗前,凝視,回頭望著畫面外的崔——這當然是對開始的鏡頭意味深長的呼應,但也暗示了尹已經做好了和崔結婚的準備,徹底與當初的夢想訣別,回歸現實。
與賈的其它影片相比,音樂這一元素在《站臺》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它不僅是那個年代最易指認的符碼,其本身對推進影片的敘事、抒情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連續(xù)四次出現在影片中的半野喜泓作曲的弦樂重奏最引人注意。眾多評論對這五段音樂的使用褒貶不一,但我還是認為這些音樂的運用稍有不妥,這不僅僅是因為半野喜泓的音樂太過優(yōu)美、哀怨、纏綿,與主人公、與當時當地疏離的太遠,更因為它有違藝術電影為避免強加給觀者某種情緒,破壞藝術的多義性,而對音樂的運用盡量節(jié)制的原則。具體在這些鏡頭中,音樂妨害了影片沉靜、隱忍的紀錄片氣質,顯得急于表達了。
當然,總體上說賈還是掌握了音樂運用的分寸。從《解放軍的天》到《年輕的朋友再相會》、《美酒加咖啡》、《成吉思汗》、《朋友再見》,再到《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中國心》、《是否》,當然還有最重要的《站臺》,音樂(包括歌聲)成為獨立于情節(jié)的又一條重要敘事線索。這些音樂對于我這樣的80后生人雖距離遙遠,但對從那個年代走過的人來說,卻可能是沉淀在骨子里等待被喚起的情愫。它們不僅迅速將觀者拉回到特定的歷史年代,而且與片中人物的心境形成了絕妙的互文關系。如在鏡頭101中,全景鏡頭遠遠觀望,“哈咪小姐”在卡車的后箱中隨著歌曲賣力的跳舞,而歌詞是這樣的:
嘿,在那盞路燈的下面
有一位小姑娘在哭泣
也不知道她從哪里來
嘿,小姑娘哭得多悲傷
誰把她拋棄,她現在該到哪里去?
前景中卡車兀自來來往往,除了一個抽著煙的男人在旁間或投去些目光,無人駐足。舞者的漂泊、游離,生活的辛酸、艱難,就這樣讓人過目不忘。
總之,鏡頭、音樂,還有本文中無暇討論的對白、視點、光與色彩等元素,共同構成了獨屬于賈樟柯的賈氏視聽語言。
受字數的限制,對本片的探討到此將告一段落,盡管筆者的感觸和思索表達得遠未盡興?;剡^頭來看,文章的幾個部分間似乎缺乏邏輯聯系,內部亦缺乏一種連貫性。再想想,這似乎又與片中的非戲劇性敘事,刻意拒絕經典電影“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的線性敘事形成某種有趣的互文關系。松散、破碎、漂浮,以及直面現實的真實,正是賈樟柯影片的一貫風格,對應著影片中始終游離在邊緣的卑微的快樂、苦澀,以及若隱若顯的希望,《站臺》好似一杯茶水,賈樟柯所有最隱秘的生命體驗,包括回憶、欲望、悲憫、突圍,統(tǒng)統(tǒng)如茶葉般在水中翻滾、浮沉、浸潤。
2002年的某個冬日,當我在魏公村那兒閑逛時,在一家小的可憐的音像店里,我發(fā)現了賈樟柯的《站臺》的DVD影碟。我估計如獲至寶就是說我那時的感受了,因為看過了賈樟柯的《小山回家》和《小武》,便一直在尋找他的其它作品,尤其是這部《站臺》。
知道這部電影是通過報紙上的娛樂版的報導,大多是這部電影在國外的哪個影展獲得了哪些獎。關于影展,原來就對這些東西有些置疑,直到前一陣在網上看到那部《美國美人》在世界各地的大大小小電影評獎中共獲得1000多個各類獎項時,就覺得國內某些拍主流商業(yè)片的電影導演穿著一身筆挺西裝,坐飛機到某個不知名的小國去領獎真的是一件挺好玩兒的事。那時忽然感覺某些影展的評獎委員會,與莎士比亞時代的那些夸夸其談附庸風雅的名流權貴沒有區(qū)別,只是以一個貌似公證評判機構的面目出現,但就其內部成員而言,某些人對其所擁有話語權領域的無知是十分驚人的——但他們卻左右著大眾的視覺、聽覺以及腦體內的某些區(qū)域。
即使如此,我們同樣要承認的是,如果沒有外國的那些獎項,就沒有賈樟柯今天的藝術成就,這一結論同樣適用于那些曾經和賈樟柯同樣年輕且同樣才華橫溢的導演們。
應該說《站臺》是賈樟柯迄今為止最為成熟的作品,同時也應是他自己最為偏愛的作品。正如他自己所說:“拍這部片子的渴望一直以來像一塊石頭壓在我的心上,如果不拍出來我無法投入到下一部片子的拍攝?!?br>據賈樟柯本人所說,《站臺》的劇本從其1995年在北京電影學院就讀時就已創(chuàng)作完成,苦于當時無法找到投資一直未能投拍,直至《小武》在國際影壇的成功,才讓他有能力實現這個長久的宿愿。
當我在深夜兩點看完的這部電影,我說不清那是怎樣的一種感覺。雖然我要比賈樟柯小上七八歲,而他大概比他電影中的那些年輕人同樣小上七八歲,但電影中那些年輕人所經歷的時代卻應是屬于每一個中國人的,即使他們是在90年代以后出生的。但當他們日后長大,回頭看這部電影,依然會找到那個時代刻畫到他們身體的印記。這或許是因為賈樟柯用一種近乎虔敬的真誠講述了這個與等待有關的故事,講述了那個逝去時代里的青春和理想……
《站臺》的故事依舊是發(fā)生于賈樟柯一直關注的家鄉(xiāng)——山西汾陽。如果讓第五代的某些導演們來山西選景,我們看到的很可能又是極具審美意味的一望無際的黃土坡,或是淳樸的年輕男女在月夜里對唱民歌之類的景象。但在賈樟柯這里,則完全不要指望能看到這類已虛幻得近乎可笑的場面。
在《小武》和《站臺》里,我們能看到的將只是破敗的縣城,那里永遠都像是建筑工地那樣混亂嘈雜,頭發(fā)亂蓬蓬的街上行人眼神麻木空洞,街邊電線桿上則帖滿治療性病的小廣告。在外省你總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就像第一次看《小武》時,我甚至感覺那個縣城就是我東北的家鄉(xiāng),而我的一個來自甘肅的大學同學,也說他家所在的縣城幾乎和《小武》中的汾陽完全一樣。
事實上,即使今天從北京坐車出城,無論是哪個方向,行駛幾十公里后,依然會看到類似于賈樟柯電影作品中的景象。當然后來我發(fā)現這家伙即使拍北京城內的景象,也會把它拍得跟縣城似的亂糟糟,就像他還在北影讀書時的那部作品《小山回家》——在這部短片里他已經顯示了一位天才導演的潛質。
影片的開始是70年代末,山西汾陽縣城的文工團里的四個年輕人崔明亮(王宏偉飾,就是小山和小武的扮演者)、伊秀娟(趙濤飾,舞蹈專業(yè)出身的她現已成為賈樟柯的御用女主角,在《任逍遙》亦有出色表演)、張軍(梁錦東飾)、鐘萍(楊天乙飾,DV記錄片《老頭》的導演)在汾陽縣文工團過著悠閑平淡的生活。印象深刻的是他們演出后乘夜車回去的情節(jié),公共汽車里一片漆黑,車內的年輕人們學著火車的汽笛聲,他們都要20歲了,但只在電影里看過火車,那個時候火車或許是他們年輕理想的一個寄托……
此時這里開放搞活的標志只不過是被崔明亮的父母視為資產階級象征的“喇叭褲”,以及偶爾放映便會使縣城的年輕人趨之若鶩萬人空巷的印度電影《流浪者》,當拉滋的形象出現在片中小縣城電影院的銀幕上,曾經熟悉的《流浪者之歌》的旋律重又響起時,我想生于70年代的人們一定也會有一種溫暖的感覺涌上心頭。
在山西這個普通的縣城里,四個年輕人在拉滋的《流浪者》和鄧麗君《美酒加咖啡》的歌聲中消耗著自己的青春歲月。由于種種原因崔明亮與殷瑞娟,張軍與鐘萍的戀愛無法得到各自家庭的認可,生性靦腆而又自尊敏感的崔明亮主動放棄了與鐘萍的感情,而張軍則在真正來到改革開放的前沿廣州后見識了“花花世界真好”后,回到汾陽后與鐘萍未婚同居……
歷史發(fā)展到80年代,鐘萍未婚先孕了,但張軍根本不敢與自己的父母說這件事。他們的團長(這個團長應該是北京詩人西川飾演的)帶著鐘萍、張軍到他插隊時的鄉(xiāng)衛(wèi)生所找熟人打胎。鄉(xiāng)衛(wèi)生所陰暗的走廊里,響起了鐘萍凄厲無助的哭罵聲……
而這之后文工團也被承包給個人,變成了到各地“走穴”的歌舞團。
當崔明亮隨團到了山西的某個偏遠的小山村,他見到了多年未見的表弟三明。但三明的木訥與蒼老與同齡的崔明亮就像是來自不同的世界(讓我不自禁地想起了魯迅筆下那個成年后的閏土),以致于殷瑞娟懷疑三明是不是一個啞巴。
崔明亮邀順路的三明乘拖拉機上山,可被三明拒絕了,然后是一個長鏡頭,三明一個人孤獨地爬著陡峭而荒涼的山路……
小村莊的廣場響起了“希望的田野”的歌聲。不識字的三明請崔明亮代念一份他與村上小煤窯簽的合同,上面寫著類似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如有意外,賠償500元,日工資10元之類的條款,三明目光呆滯地聽完,然后在合同上按上自己的手印。在歌舞團回程途中,三明氣喘吁吁地追上歌舞團的拖拉機,叫下表哥崔明亮并交給他5元錢,托他轉交給在汾陽讀書的妹妹,“告訴她好好念書,考上了一輩子也別再回這!”
一輛解放卡車載著崔明亮這些年輕人繼續(xù)著他們的旅程。當他們在一片山谷中停車休息,疲倦不堪的崔明亮在駕駛室里翻出一盤磁帶播放,《站臺》的歌聲響起,“我的心在等待,永遠在等待……”
這時一列運煤的火車開過,從沒見過火車的年輕人在山谷中忘情地奔跑著,追逐著,喊叫著,可當他們跑到鐵軌上,火車已開遠,只留下這些目送著它遠去的年輕人……
歌舞團到了大同,殷瑞娟此時已經離開他的伙伴回到汾陽,在稅務局找到新的工作。
在大同的一家小旅館,鐘萍說在外面多好啊,也沒人管咱們,誰也不認識咱們。正當兩人躺在床上構想著美好未來時,卻被公安民警以賣淫嫖娼為名抓進了當地派出所。雖然后來被保出,但鐘萍在受到這次打擊后,永遠地離開了她的戀人以及朋友,并從此音訊全無。
在鐘萍最后一次出場時,賈樟柯給了她一個全片為數不多的面部特寫鏡頭。在后來的某次座談中,賈樟柯表示他想通過這個特寫讓大家記住鐘萍這個角色,這個消失在影片四分之三處的女主角。
“那個女孩是我的希望,我覺得她此刻仍然在路上”——賈樟柯如是說道。
電視機正在播放電視劇《渴望》,我們可以判斷這時已是90年代初。回到汾陽的崔明亮百無聊賴地游蕩在汾陽的大街上,此時在街道的兩邊已經隨處可見私人開設的門市商店,而昔日的朋友有的已經成了個體業(yè)主,有的則娶妻生子。一次偶然的機會,崔明亮見到了已是稅務局干部的殷秀娟,兩人相對良久,偶爾提及往昔卻欲言又止。
但這之后,感覺應該談婚論嫁的兩人還是再次走到了一起。當兩人因無話可說而燃起香煙時,殷麗娟再次想起了曾教她吸第一支煙的鐘萍……
電影的鏡頭最后定格于一個普通家屬樓內的房間,樓下隱隱傳來錄相廳音箱中劇中人物的對白,那是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的吳宇森《喋血雙雄》中周潤發(fā)與葉倩文的一段對白。
房間已為人妻的殷秀娟正抱著孩子在燒水,衣冠不整的崔明亮則歪在她身旁的沙發(fā)上睡覺,沙發(fā)上放著有雙喜圖案的坐墊。
水已燒開,壺蓋發(fā)出嗚嗚的鳴聲,殷麗娟逗著孩子,卻沒有關掉煤氣。那鳴聲越來越響,漸漸掩蓋了一切嘈雜的聲音……
賈樟柯說這是他的一部半自傳的電影,一些情節(jié)是以他的姐姐以及他自己的生活經歷為原型的,他的姐姐就是當時汾陽縣文工團的演員,賈樟柯第一次看姐姐演出時,姐姐正在舞臺上演出《火車向著韶山跑》,在《站臺》開始時的鏡頭便再現了那一幕。而賈樟柯在來北影讀書之前,也曾是那種地方小歌舞團的演員,也曾有過到各地“走穴”演出的經歷。
片中的演員很多就是賈樟柯小時候的朋友,而談及扮演崔明亮表弟三明的演員時,賈樟柯說:“演三明的演員就是我的親表弟,而我本人也真的有過給他讀生死狀的經歷,那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歷之一,我之所以一直到今天還在堅持拍自己的電影,真正能反映當下中國某些現象的電影的原因之一就是現在還有很多像三明那樣的人無法表達自己,他們需要別人來替他們表答?!?br>關于這部很可能是中國電影史上迄今為止最出色的作品,法國影評人Didier Peron曾撰文如是評價:“這是一部天才的電影,兩個半小時不斷讓人吃驚,《小武》已然讓我們驚訝,但里面的各種元素在此俱皆延伸放大。結果是幅一整代墜落的全景……”
賈樟柯曾說《站臺》的背景音樂是這部電影的第二主演。確實如此,每一個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聽到那些確實會感覺無比親切。以致于有人認為如果將那些背景音樂做成電影原聲音樂碟一定很精彩。當然只要稍加思索后,就會知道這樣的提議并不可行。因為作為那個時代的流行歌曲,它們的文本價值要遠遠超過它們的藝術價值——如果這些歌有一點藝術價值的話。除了那首可以被認為是這部電影某種意義上的主題曲的《站臺》,恐怕在我們聽到其它那些熟悉的歌曲時,卻會有一種反諷的感覺——那些歌曲雖然屬于那個時代,卻從未真正反映那個時代。
就讓我們回想其中的幾首吧,例如那首鄧麗君的《美酒加咖啡》,估計即使是那種最廉價的白酒,對于當時的崔明亮們也可能是一種奢侈品,更不用說咖啡了。
那首與成吉思汗有關的流行歌曲,在今天聽來已經是近乎荒誕,而在鐘萍失蹤后,張軍像發(fā)瘋一樣唱著其中的那句:“成,成,成吉思汗,有多少美麗姑娘愿意嫁給他?。 薄犉饋韰s更像是在控訴著什么東西。
那首曾紅遍大江南北的《我的中國心》,讓香港的一個根本不入流的小個子歌手在內地賺足了人民幣,那時的年輕人著魔般地傳唱著這首歌,但它與他們當時的生活狀態(tài)又有什么聯系呢?而《路燈下的小姑娘》,只是一首改編自美國某部早已過時的音樂劇中的片段。還有最后出現的《渴望》的主題曲,更是將一種極其廉價的道德灌輸給當時的年輕人。
那盒與監(jiān)獄犯人生活有關的“鐵窗淚”磁帶,大概也是在那時流行全國的。雖然這些歌未在此片中出現,但較之上述歌曲無疑要更加荒誕,甚至都有了一種黑色幽默的味道。而沒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恐怕無論如何都弄不明白,為什么那時全國的男女老少會對那些“囚歌”那樣著迷……
(一篇幾年前寫的東東?。蓿撸蓿?/div>
4 ) 三讀站臺(一)純粹的個人書寫
八十年代的生活是壓在我心上的一塊大石頭,不把它搬開,我也許永遠也沒法做別的事。
————賈樟柯
《站臺》是賈樟柯最純粹的個人書寫,橫跨十年的敘事中每一個細節(jié),細到斑駁的墻上的孩子的涂鴉(“打死賈樟柯”的小噱頭),都以某種難以言傳的力量讓人信服:這就是當年北方小縣城里的那個孩子的雜蕪的成長歷程,是僅屬于賈樟柯的純粹私密的個人記憶。但也因了這種純粹性,影片扮演了中國內地20世紀80年代的“史詩”角色,不管導演本身是否愿意。賈樟柯十分敬重臺灣導演侯孝賢,在這點上,影片顯然與侯孝賢的《悲情城市》遙相呼應。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1979-1989年間一系列所謂“重大歷史事件”,在影片中均被處理成一個個主人公活動的若有若無的背景,一段從喇叭里傳出的字正腔圓的新聞稿,或是墻上一句無關痛癢的政治口號。序幕中,一大群農民聚集在一幅陳舊的壁畫下,吧嗒吧嗒抽著能嗆出人眼淚水的劣質香煙,用汾陽方言開著最粗俗的玩笑,伴著清痰的咳嗽聲,等待著欣賞文工團的演出,而與此形成最鮮明的對比,墻上掛著的是一幅新農村建設規(guī)劃圖:這個場景讓你感到荒誕,想笑卻笑不出來。
這樣的鏡頭不勝枚舉。崔、鐘、張推著單車從廣場走過時,廣播里正隱隱傳來為劉少奇平反的宣告;鐘在診所里扇了張一耳光時,廣播里傳來國慶35周年閱兵的字正腔圓的解說;崔詢問鐘父鐘的下落時,收音機里是紀錄片《河殤》的解說……這些歷史事件在影片中呈現出來,因為與人物的生活毫無關系而顯得那么可笑,仿佛是拖在兔子身后的一條大尾巴,充滿荒誕意味。這一切在西方的視域中理所當然地成為地下電影人“對官方正統(tǒng)意識形態(tài)無聲的反抗與消解”,而在我看來,它們包含著兩層意味:第一層較為簡單,導演顯然無意對所謂的“官方說法”進行激烈批判,在導演眼中,that’s part of life,它們曾經并繼續(xù)縈繞在我們的身邊,成為指認那個年代的“標簽”和特殊符碼;第二層,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導演對第五代做了一番善意的嘲諷。
或許什么是第六代,存不存在第六代這樣一個整體創(chuàng)作群落都還廣受爭議,但至少在賈樟柯身上,我們看到了明顯有別于陳凱歌、張藝謀作品的藝術特質,一種對為第五代熟稔的“宏大敘事”的刻意回避和拒絕的姿態(tài)。戴錦華教授曾指出:“為第五代始料不及的是,當他們在歷史的敘事中放逐了謊言/年代的同時,他們也放逐了故事、情節(jié)的可能與人物個體生命體驗的表述?!倍∈窃谫Z樟柯的電影中,通過對小縣城的小人物、小故事的持續(xù)書寫,《站臺》等一系列影片拾起了“故事、情節(jié)的可能與人物個體生命體驗的表述?!?/div>
5 ) 誰悲失路之人——流放的知識分子
賈樟柯一再強調這部電影的主體是人,崔明亮、尹瑞娟、張軍、鐘萍等人既組成了一個群像,同時又通過每一個人的經歷反映了這個群體在時代中的遭遇——自卑、自尊、自憐、自戀,以及被自我和社會雙重流放的尷尬境地。這些心理和遭遇并不是以知識分子在政治生活或者別的重要事件中來體現,而是不同的面向上。崔明亮和尹瑞娟的愛情中表現出的自卑和自尊是最為集中和復雜的,當尹瑞娟提出家里給她相的對象是個有大學學歷的牙醫(yī)的時候,崔明亮不無自嘲的一句“好啊”道盡內心的自卑;當尹瑞娟明確說“我覺得咱倆不合適”后,他始終沒有再說什么,也沒有主動聯系過她,尹瑞娟是心高氣傲的,崔明亮又何嘗沒有固守著他自己的尊嚴,但是他們的自尊和自卑多來源于社會地位上的;相比之下,鐘萍則固執(zhí)地在張軍的眼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在愛情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她最后的出走源于腹中的胎兒的身份和自己的身份得不到張軍和社會的承認,這是她的自尊;至于自憐和自戀,最典型的莫過于尹瑞娟在辦公室的一段獨舞?;璋禑艄庀?,伴著帶有回聲的音樂,尹瑞娟逐漸陶醉在舞蹈中,在無人欣賞的自憐與自戀中,不知道是自己埋葬了青春和理想,還是這個時代埋葬了自己的青春和理想。
漸漸清晰的是,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和身份有關,而他們幾乎都逃不掉的在時代中的尷尬,依然是身份處境的尷尬——他們是被流放的一群人。在文工團改制之前,他們還在汾陽的時候,這些年輕人看電影、跳舞、甚至同居,無所事事甚至有些放縱的生活不但游離于當時廣播里的政治事件風潮之外,也仿佛是游離于這個偏遠小城之外的:張軍帶著鐘萍去燙頭時身后走過的宣傳計劃生育的隊伍,轉眼兩人就去打胎了;他們興高采烈地唱著“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老婆七八個,孩子一大堆”,依然是游戲的青春,戲仿的態(tài)度。但是悄然的,社會環(huán)境也在變化著,影片開始時崔明亮還半開玩笑地跟母親說“我是文藝工作者”“你不養(yǎng)我,還有共產黨養(yǎng)我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工團團員對自身身份的體認顯然越來越迷茫,承包的政策出現后,我很想知道崔明亮們曾經問過自己沒有,現在又是誰來養(yǎng)他們呢?承包大會上團長說,我這哪是賣你們啊,我這是賣我自己呢。文工團員們在自我放逐式的生活中完全沒有意識地已經被主流意識形態(tài)拋棄了。盡管之前有很多人關心打聽此事,但到現場卻是一片沉寂,直到最后老宋“勉為其難”地應下。文工團自此一直沒有逃離何去何從的茫然,改制以后的文工團直接被拋入市場,走向他鄉(xiāng),走向巡回演出,開始了真正的被放逐的生活,開始真正將自己的生存和民眾的趣味直接掛上鉤,而在這里民眾的趣味,就是“霹靂柔姿舞”,就是“路燈下的小女孩”。而當這樣的生活來臨,他們體會到了尷尬和屈辱。在冒充站長的民眾的審視下,娟、娥的自尊被撕碎,仿佛赤裸裸地站在了眾人的目光中。這些文工團員們終于明白必須放下自尊去承認他們并沒有高人一等(甚至還低人一等),因為他們需要取悅大眾,來換取生存。
這并不是故鄉(xiāng)與他鄉(xiāng)的區(qū)別造成的,放逐遠非地域意義上的放逐。文工團曾經回過汾陽,一些細節(jié)上清晰反映出這一點,比如車窗上的起始地與目的地標志,或者在鐘萍離開文工團之后去找鐘萍的爸爸那會,又如之前二勇說在家擺攤也不隨隊出去了,但是在更名深圳霹靂柔姿舞團后也出現“剛剛訪美歸來的搖滾巨星二勇先生”這樣的報幕。導演似乎刻意模糊了他們背井離鄉(xiāng)和返鄉(xiāng)的界限,哪里是他鄉(xiāng)哪里又是故鄉(xiāng)呢?一如曾自認為是知識分子的文工團員,如今和國家干部、個體經營者,又有什么區(qū)別呢?他們以漂浮的生活狀態(tài)在尋找在別處的生活——因為他們不滿于當下的生活,我們也可以說那是追尋理想,盡管他們不知道那是什么樣的理想。但是最終他們放棄尋找,放棄對當下的抗拒了。影片的末尾他們再一次回到汾陽縣城之后,二勇提出了重開店鋪的打算,張軍早剪掉了藝術家象征的長發(fā),尹瑞娟終于還是和她父親甚至她自己都不太看得上的崔明亮結婚了,他們早不是曾經的知識分子,也不再是文工團員,開店鋪或者坐辦公室,背井離鄉(xiāng)或者安守一家都是一樣,都是討生活。
八十年代確是一個急劇變化的年代。盡管在這個時期仿佛又在否定之否定中回到了五四啟蒙時期,文工團員/知識分子在人民大眾心中既是一個講授者,也是他們的代言人。但是隨著78年以后對文革時期的全面否定,文工團作用的消失,這批“最為基層的知識分子”首先受到了沖擊,產生了普遍的挫敗感和理想破滅;另一方面,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的潮流涌動,使得這個邊遠小城的文藝生活開始以市場/大眾趣味為衡量,去深度化的傾向使得人們對文學文化的關注大大減少?!墩九_》中的文工團團員們所代表的基層知識分子們,像龐大數量群的蜉蝣在時代浪潮中渾渾噩噩,而他們的狀態(tài),已經初露九十年代精英文化為大眾文化所顛覆的端倪。
大眾文化的要求在于去深度化——即如文工團后來演出的庸俗化——市民在消解意識形態(tài)的同時,也在消解著知識分子的生存基礎。崔明亮們曾經享受和追求著看似斑斕的生活,他們以為那只是意味著越來越多光鮮衣物、流行歌曲、越來越好的物質生活,他們以為追逐著潮流就依然是時代的寵兒,代表著潮流就依然是小城中的精英,卻是熱情地投入正在消磨自己社會地位的消費主義而不自知。
這一切他們也許最終都沒有明白,但是他們了解到的現實足以讓他們結束尋找結束自我放逐,無法改變生活,便與生活媾和。不安息如一次次到達與離開的火車的年輕生命,最終變成了固守觀看來來往往的站臺。那個新生命聽到的火車鳴笛般的開水聲,結束了這個封閉式的故事,曾經聽到火車汽笛時的熱血沸騰,如今都化作了燒水壺里的熱水翻騰。賈樟柯說,他是個悲觀的人。
6 ) 喜歡《站臺》的理由
1.
賈的四部長片,可以說重複也可以說不?!缎∥洹氛f的是愛情親情友情對一個直正的小偷的反臉不認人、《站臺》說崔明亮張軍尹瑞娟鐘萍的失序狀態(tài)、《任逍遙》是賈最忍心的青春殘酷物語,斌斌和小濟要麼不用力就被bully,用力麼便處處撞板;《世界》中(至少是長版),清晰的批判取代了耐性的同步曖昧感受,而飄泊的人就如呆頭呆腦的世界公園觀眾般,幾乎不可救藥。
如果《任逍遙》中的斌斌在最後一幕中,在不比他無聊苦悶的夜班公安的要求下,才能享受到以唱歌得到最迂迴而終極的自由,在《站臺》中,主人公們至少仍能在那在四面楚歌中活得有餘地的不協調。誰知那算好還是不好,至少那不斷推延的判斷不會讓人感到太大的壓力。
《站臺》可愛的地方,也許便是在容或簡化的主題化中,它能佔據一個類似支點的平衡位置,社會速度的problematic清晰了,批判卻未至於太性急明顯;人物是被動無奈,但卻是觀眾參與詮釋的結果,而不僅是導演的出擊點題。
2.
《站臺》失諸表達過度,這是賈也不否認的(《先鋒?對話:我們已經選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頁廿六)。這大概從電影處處充斥的背景音效(如電視電臺新聞)、又或車站廣播要通揖余力為、牆上的塗鴉說要打死賈樟柯等看得到。
從這些與電影情節(jié)沒太大關係的剩餘中,可以見到對賈導來說茲事體大的家國敏感還是其次,在一套看來記錄傾向特強的電影中,看到以上的超現實元素,或者就是導演對記錄片能記錄「真實」的最根本懷疑。
3.
趙濤。四月二十二日的歡迎聚會中第一次見到她,感覺就如同行朋友所說的:很客氣很得體,然而溢出來的姿態(tài)卻是,我不寒喧,請適可而止。真人的趙濤比在《世界》中賈導專誠為她找來的笨掘的保暖衞生衣裡的趙小桃要輕巧優(yōu)美多了。
然而,除了真人趙濤外,最是可愛最是自然難道不是《站臺》中的尹瑞娟嗎?萬般不願意的推卻了裝作一切都沒所謂的崔明亮、用藍色的毛冷掩面遮蔽自已的嬌憨、與鐘萍坐在背後一片白光的床上聊女兒心事、在寂寞的工作間隨蘇芮的老歌跳起不特別時髦的舞,恰當就是刺激,壓抑難道不就是無敵。
4.
王宏偉。王宏偉大概是最受歡迎的賈樟柯御用非職業(yè)演員。與賈一樣,他也是北京電影院文學系的學生,職志卻是當制片。他衣不稱身的西裝、瘦削的背影在《小武》中已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劇情給他安排的絕路與無奈更被他那愛理不理的情態(tài)闡釋得無以名狀,也無以超越。
在《站臺》裡,王宏偉的一口方言還是無法讓人聽得懂,但那也正是我最不能釋懷的理由:尹瑞娟把他拋棄了,他在團中再讓識身影更為綽約姊妹花,回汾陽後要與尹瑞娟結婚了,趕快與舊相好見個面。所有的情感,都與那無法聽懂的方言一樣,從不表現自己,聽不懂看不明是閣下的事,儘管那其實是最閃亮的。
5.
長版《站臺》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張和鐘萍在巡迴的路上,走到一處類似屋頂的地方,鐘萍肆意大叫,鏡頭隨叫聲搖到遠應屬一片山境的遠方。但在應是一片青山的框中,有一老漢似蹲還坐般堵住了鏡頭接近中央的位置。
雖然不能確切的點出賈導的用心,只知道他如此曾點評侯孝賢的技法:「在凝視過後將攝影機搖起,讓遠處的青山綠水化解內心的悲哀」,他隨後的豪言壯語道「我不迴避」在此姑且不強調,但老漢的出現不就是要模妨侯的做法然後把它搗毀嗎:把突兀的老漢置於鏡頭的中央,整套電影語言都隨之崩潰。
***
我當然不相信電影能紀錄甚麼真不能企及的「真實」,但如果「真實」的意思是由能觸動人來定義,《站臺》的確勝利完成,並且有剩餘有溢出?;蛘呔腿鐖?zhí)著偶然性的導演不會認為無需腹稿,在現場有甚麼感覺便「陏著感覺走」,而是先對自已想拍甚麼已經太清楚,然後再按具體場境的條件,再作應變。這種自由,雖然不直接,卻最真實並且不可多得。
http://yeahayeah.blogspot.com/2005/05/blog-post_31.html
賈樟柯的現實主義史詩片。影片幾乎是由一段段中、遠景長鏡頭組成,固定與橫搖為主,與侯孝賢的風格相近,這種遠距離的凝視極大地調動了觀眾的積極性,但也容易使沒有共鳴的人心生厭倦。導演用大量標志性歌曲、廣播、錄像和電視節(jié)目表現時代變遷,兼顧了寫實與抒情。敘事和生活一樣散漫。(7.5/10)
雖然說改革開放和新舊交替的這個主題我很喜歡,但是這片子太散太緩慢,終于到我即將無法忍受的沉悶高潮點結束。
那代中國人所經歷的人事物都有驚人的相似性,賈樟柯用了他幾乎能想到的方法來插入他記憶中時代所留下的痕跡,無處不在的流行音樂和物件細節(jié),越走越遠的人總歸還是回到了原點,本片不管是從技術還是創(chuàng)作主題上都算是導演最巔峰時期的代表作了,期待《天注定》
一直不喜歡王宏偉,總覺得他把頹廢演成吊兒郎當。直到《是否》出來方才醒悟賈樟柯潛藏的心酸和動人?!阁w位的變換是不需要有所避諱的,當兩人彼此相愛,任何體位都是理所當然的」,史詩一般華麗的狂歡過后剩下的是一無所有。站臺是一處集散地、亦是年代更迭的坐標,塞滿了改革開放青春的迷茫和悵惘。
夢想死掉了,只剩下虛無,不同的是有些人看穿了早一點退出,有些人一輩子就陷在了里面--而且那真的是夢想嗎?這部感覺和科長別的片子都不太一樣,這么長的情況下(看了個3h+版…)劇情反而被刻意削弱,不斷出現的各種流行金曲我能接受,誰不曾在一個孤獨的夜聽著老歌突然就很難過呢
那是我一直想要過去看看的年代。
燒開水的聲音刺耳得如同遠方開來的火車 卻叫不醒多年以后的崔明亮了
在《小武》里就發(fā)現了,王宏偉長的真像我爸。他就跟電影里的崔明亮差不多,渾渾噩噩的過著沒啥出息的小日子,幾乎難以糊口。全靠我媽才勉強有個人樣,真是個窩囊廢啊。原以為我能好過他?,F在壞了,我也光榮的成了窩囊廢中的一員。
“一個朋友,普希金?!本拖矚g這種七八十年的調調,雖然賈樟柯用得有些過了,整個片子里都是那個年代的背景音。
沒感覺
7.5 賈樟柯的導演生涯就是一串悖論——早年拍出來的東西神韻俱佳,技術方面卻粗糲到好比學生作業(yè);之后的作品越發(fā)精雕細作,韻味卻散了大半。
站臺有一種小城之春的氣質:它們都沒能把住時代的脈搏,但卻擁抱了整個時代。
難以喘息的、逼人的真實。潛藏在個體命運最底層的無奈、掙扎、荒謬與尷尬。而生活本身就是劇情。
臥槽,太牛逼了。史詩級作品。賈樟柯野心真大,要為整個80年代肖像?!白屆耖g記憶充滿銀幕,以代替被官方壟斷的歷史?!?這時候的他才三十歲。
賈科長的電影并不粗糙,相反精致到有些強迫癥了。他極喜愛將鏡頭從人物身上緩緩移去,投向遠處的景物,逼你看眼前身后、墻里墻外,強迫你關注故事之外的時代細節(jié)。他又善于控制情緒,讓你的情感在噴涌前克制,卡在喉嚨里,吐不出來咽不下去。然后你發(fā)現,站臺在那里,可沒人出得去,生活原來是恐怖片。
最后,放棄理想與沖動,平靜而勞累地生活 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老婆七八個孩子一大堆.........
沒想到這么好
起碼可以看三次
可以,含濤量較低
“多少次的寂寞掙扎在心頭,只為挽回我將遠去的腳步,多少次我忍住胸口的淚水……"有那么一天,你突然聽到了不一樣的音樂,并且,你發(fā)現自己都聽懂了。熱愛文藝在八十年代,是個人意識的覺醒,代表著身體、衣飾和發(fā)型的解放,對XX文藝座談會的掙脫,乃至冒著被懲罰的危險。《站臺》里的文藝,不單是文工團的金曲串燒,電影從1980年(劉少奇平反)開始,到1990年(渴望)結束,其實是一部悲傷的青春片。春風不度的汾陽小城,終歸是能收到南方沿海的改變信號,人們內心躁動,等待著什么發(fā)生??崎L采用一套群像組合,不斷進行省略留白,比如離開又回來的張軍,成為稅務員的尹瑞娟,消失的鐘萍。許多鏡頭美到驚人,平遙城墻下的交談,荒野中的火苗,韓三明的五塊錢,姑娘像春天的樹站著突然大風揚沙。立個 flag,2020年,平遙放映修復版《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