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聲與影絕佳的契合
聲與影絕佳的契合,放才能誕生如《音樂之聲》這光影的典藏,電影不僅關乎情感更關乎于戰(zhàn)爭,但其所呈現的一切卻又是那般美好,七個孩子天籟般的童聲沁人心脾,用音樂所洋溢的情感充沛而真摯,美景美聲美樂編織了一個夢幻的至美之境。
很讓人放松,音樂實在經典。片長三小時而全程一直保持相當的趣味。風景怡人,演員出色,讓人不禁感嘆本片竟誕生于52年前,堪稱好萊塢的榮光之一。不過Captain的形象轉變太快,搞得我甚至懷疑他的嚴肅是不是勉強裝出來的。順便說下,日語版歌詞不錯。
美妙旋律的盛宴,隔離了人間雜念。自由關愛的融入,解開了一個家庭精神的桎梏。從此,刺耳的口哨化為天籟童聲,動人的音符蕩起心的漣漪,仙樂飄飄宛如童話之境。即使外面勾連著戰(zhàn)爭陰影,只要悠揚的歌聲相伴,只要真摯的情感相依,人生便有了奔向美好的力量。
2 ) 電影中的配角小評
今天重看《音樂之聲》,關于配角有了以前沒有或者不一樣的想法:
關于伯爵夫人的人物塑造,小時候對她的印象就只有壞女人,最多也就是長得漂亮的壞女人。在少時的我看來,一切橫隔在男女主之間的女性角色總是不討喜的。但今天重溫時看到她和Captain在陽臺告別的那場戲后反有些欣賞起來。
戲里她打斷Captain將要說出類似于解除婚約的話,轉而笑著說:“你知道,我發(fā)現我們其實不適合在一起,你太獨立了,而我希望和一個非常需要我的人在一起,至少,是需要我的錢”, 她笑了笑,耳墜在月光下奪目極了,一張俏臉兒也自帶柔光。然后繼續(xù)道:“和你在一起的每分鐘都很開心,謝謝你。而那里有個年輕的姑娘,我想她再也做不了修女了”。然后干凈利落的轉身,進屋打包行李。你看,分開的姿態(tài)自尊且磊落,沒有怨恨,反而還表示感謝,多謝你曾經讓我開心過。最后那一句話也向Captain表示了對他和瑪麗亞的認可與祝福,多么有風姿!我猜在看到瑪麗亞從修道院回來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自己已經輸了,因為男人看瑪麗亞的眼里滿是柔情蜜意?;剡^頭再想想她之前那一次“逼走”瑪麗亞的行為,似乎也不那么讓人生恨了——原來站在自己身邊的人,眼看就要變心,搶都不搶一下直接拱手相讓估計也沒多喜歡。施力搶了一回,發(fā)現對方的心照變(其實說起來,Captain是否真心愛過伯爵夫人呢?),再干脆利落的讓出位置。對,是“讓出”而不是被迫空出位置。也許有人會說這不是自欺欺人嗎,可我就覺得這個女人驕傲的可愛。
然后是麥克斯,孩子們都很喜歡的叔叔。雖然有些貪財、狡猾,且總置身事外的樣子——他看出伯爵夫人對Captain除了愛意還施展了有些過多的手段,但并未說些什么;知道伯爵夫人有把孩子們送到寄宿學校去的想法,也不表示反對。說他冷血,但在Captain一家逃走那晚,他卻也幫了忙。這在寒冷勢利的戰(zhàn)爭年代實在是難能可貴。而和瑪麗亞說的那句,“他至少得裝作和他們合作?!鼻∏”砻髁诉@個人的處事原則,表面能屈能伸,內里自有原則,十分圓滑且聰明的人。Captain的不卑不亢也許更讓人尊敬,令人佩服。但麥克斯,活得倒也不糊涂。這兩個人都是活得明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配角都塑造的這么立體和有血有肉,說是經典也不為過了。
3 ) Do Re Mi
let's start at the very beginning讓我們從頭開始學習
a very good place to start很美好的地方開始
when you read you begin with a-b-c當你讀書時你先學abc
when you sing you begin with do-re-mi do-re-mi, do-re-mi當你唱歌你先從哆來咪開始,哆來咪,哆來咪
the first three notes just happen to be do-re-mi, do-re-mi do-re-mi-fa-so-la-ti最好是最先開始的音,哆來咪,哆來咪,哆來咪發(fā)嗦拉西
let's see if i can make it easier, 讓我們看看是否能使它容易點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哆是鹿,一只小母鹿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來是一束金色的陽光
me, a name i call myself咪是對自己的稱呼
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發(fā)是很遠的長路
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嗦是穿針又引線
la, a note to follow sew拉是嗦的小跟班
tea, 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西是茶配果醬和面包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 (oh-oh-oh) 那是我們又回來哆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哆是鹿,一只小母鹿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來是一束金色的陽光
me, a name i call myself咪是對自己的稱呼
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發(fā)是很遠的長路
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嗦是穿針又引線
la, a note to follow sew拉是嗦的小跟班
tea, 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西是茶配果醬和面包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 (oh-oh-oh) 那是我們又回來哆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哆是鹿,一只小母鹿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來是一束金色的陽光
me, a name i call myself咪是對自己的稱呼
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發(fā)是很遠的長路
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嗦是穿針又引線
la, a note to follow sew拉是嗦的小跟班
tea, 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西是茶配果醬和面包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 (oh-oh-oh) 那是我們又回來哆
do-re-mi-fa-so-la-ti do so do哆來咪發(fā)嗦拉西哆嗦哆
4 ) 重遇《音樂之聲》
重游薩爾茨堡,圣誕市場,大街小巷,維也納式的咖啡館,湖邊林中,到處都是來自韓國日本臺灣中國的亞洲人和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的英語區(qū)游客,人群熙熙攘攘,到處尋找內心渴望的歐洲情懷,一看到四處在城內逡巡的《音樂之聲》的旅游大巴,就激動得紛紛指指點點,仿佛找到了公社據點。與之對比強烈的是當地的奧地利人,捂住眼睛塞緊耳朵,根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音樂之聲》是個什么樣的神劇,讓游客自從65年電影在世界公演之后就如雨后春筍般在城里各處冒了出來。這些老外們到處探頭探腦,想看瑪利亞的修道院在哪里,孩子們唱“DoReiMi“的山坡在哪里,上校一家子的巴洛克式臨湖大別墅在哪里,大女兒莉莎和納粹小兵邊跳舞邊唱著“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的浪漫涼亭在哪里,孩子們參加比賽的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的大劇院在哪里,真是莫名其妙?!兑魳分暋犯袆恿怂腥耍藠W地利人和德國人以外,這是為什么?
1.文化上的不認可:
在當地人眼中,《音樂之聲》的薩爾茨堡,表現的所謂“真善美”簡直傻透頂了,怎么可能和自中世紀以來的天主教正統,曾是神圣羅馬帝國的總主教教區(qū),有著偉大哈布斯堡帝國的光榮遺跡和莫扎特和馮-卡拉揚的出生地,體現傳統與矯情之合一的精髓的薩爾茨堡是一回事兒呢?可以看出一點端倪的是著名的薩爾茨堡木偶戲,據說劇組當時想請教木偶戲的藝人幫助演員學習操縱木偶,遭到拒絕。直到2007年,這個木偶劇院才開始上演以《音樂之聲》為劇情的劇目,距離音樂劇和電影的上演已經過了半個多世紀了。 想想看,這是個多么賺錢的劇目啊,薩爾茨堡人引以為傲的高冷文化斷然拒絕了充滿臭味的金錢,為了我們的傳統,不就是少吃兩塊兒蛋糕嗎,沒問題,我們忍得住。
再者,電影里的溫情在奧地利的傳統保守文化中真是很難看到的,難怪奧地利人不認可。德文版的《音樂之聲》叫《馮-特拉普家庭》,其中還可窺見一些真正的奧地利文化,孩子們學唱歌可不是和瑪利亞一起在山坡上打兩個滾就學會了,是由神父嚴厲的打節(jié)拍下像軍隊操練般的訓練而練成的。還記得瑪利亞帶領孩子們在上校不在家的時候歡樂無比地在城郊爬樹嗎?要是一個奧地利小孩爬樹玩兒摔著了,喊,“我的一個膝蓋好疼!”他媽媽會很嚴肅地說:“活該,你應該慶幸你有兩個膝蓋?!痹趺磿兄袑与A級的媽媽允許孩子們去爬樹?還記得瑪利亞摸著窗簾唱《My Favorite Things》嗎?奧地利人是不善于抒發(fā)私人感情的,更不善于用音樂抒發(fā)感情,音樂是主要用來擺譜兒的,客人來了幾個孩子每人一種樂器演奏個四重奏,周末穿上最好的衣服全家人去聽音樂會,這種形式是被接受的,但是絕對不包含發(fā)自內心的笑聲和歡樂。還記得瑪利亞和孩子不是在市場上買蔬菜水果嗎?還讓最小的葛莉泰接著她沒接著差點哭了嗎?這種玩笑絕對不會出現在薩爾茨堡的任何一個家庭中,去市場買菜的市民個個最多和攤主打個友善的招呼“Servus!”,已經是最大限度的放松了,怎么可能跟孩子扔番茄玩兒,多么不合體統啊。
2. 對歷史的選擇性遺忘:
1938年三月在德國國防軍進駐奧地利時,不但沒有遇到任何對抗,而且受到很多奧地利居民的歡迎。德奧合并中的德文用的是“Anschluss“,其實翻譯過來意思是”接軌“,聯通“,完全沒有“吞并“的含義。當時的宣傳風向是,奧地利和德國實際上是同一個民族組建的兩個國家,因此當時的“統一”思潮得到德奧兩國公民的響應。其實這怎么可能呢,德國一直都是小城邦,1871年才由普魯士王國領頭建立了德意志帝國,人家奧地利那時已經稱霸歐洲幾十年的帝國,想想維也納的故宮,擁有2500個房間的霍夫堡宮殿,多麼雄偉宏大啊,帝國領土遍布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茜茜公主到了希臘西海岸的科孚島都有自己豪華行宮的。奧地利人難道那么快就把自己祖上的榮光都忘了嗎?當時還有許多民眾熱烈慶祝了德國在二戰(zhàn)初期取得的軍事勝利,真是認賊作父的能手。希特勒的鐵粉賽斯—英夸特掌權之后,順利地領導奧地利人民殘酷迫害猶太人,1942年,“一小撮”被迷惑的薩爾茨堡人馬上協助納粹在城里找到一處宮殿作為殺人場,許多猶太的富貴之家,一夜之間全家被殺害,還在郊區(qū)迅速建起了羅馬(指吉普賽人)勞改營,成為歐洲其他國家迫害猶太人及其他被歧視民族的學習模板。戰(zhàn)時,盟軍在奧地利這個鐵桿納粹國家猛撒炸彈,差點兒就要把薩爾茨堡炸個稀巴爛,好在當時的納粹總司令Hans Hepperdinger 很有文化,堅持抗命不抵抗,將完好的薩爾茨堡交給盟軍,即使軍令如山,也不當歷史的罪人。而且作為盟軍司令部所在地,美國人對薩爾茨堡托管的時期是很有威嚴的,否則拍《音樂之聲》怎么會那么便利,修道院隨便讓劇組進去拍,拍天主教結婚場面還得到主教的客串支持。 二戰(zhàn)結束以后,奧地利人民又故技重施,把看家本領“選擇性遺忘”使了出來,認為自己是被侵略,是犧牲者,很可憐的,我們也實在是沒辦法。直到現任的奧地利聯邦總統HeinzFischer在他的第一個總統任期(2010年)才承認當年德國納粹軍隊“合并”奧地利時,奧地利民眾真心擁抱法西斯的實情,他也成爲了奧地利首位承認這一事實的國家元首。
《音樂之聲》的原型特拉普夫婦于1938年九月到達紐約,出發(fā)時帶著九個孩子,途中還生了一個,后來再生了兩個,舍棄他們在奧地利的榮華富貴高官顯赫,一貧如洗,住在一輛破巴士里,滿滿當當一家子,主動把貴族頭銜“馮”去掉(不去掉估計也沒人相信有那么破落的貴族吧),到處賣唱。高貴出身的海軍上校,當年一戰(zhàn)指揮奧地利潛艇擊沉法國潛艇,馳騁沙場,如今顏面全失,在后臺看著全家人被迫拋頭露臉,強裝笑顏,最后抑郁而終。一家子的孩子都沒法受到很好的教育,合唱團解散以后,他們一無所有,除了會唱歌,什么都不會,要學歷沒學歷,要關系沒關系,大女兒羅絲瑪麗精神崩潰,還曾被施以電擊治療, 另外一個女兒不堪其苦而逃離了家庭。假如這一家子不選擇逃亡,留在奧地利,海軍上校已經收到詔書要去德國海軍指揮潛水艇,長子在維也納當醫(yī)生,家庭合唱團則去給希特勒的生日會獻唱,很可能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權貴之家,即使到了戰(zhàn)后,這種家庭也不會被徹底清算的,還會是奧地利的精英階層,繼續(xù)當他們的富N代。可惜,特拉普上校腦子太好,不善于忘記,讓自己也拖累了全家吃盡了苦頭。這城里自從65年就到處開著的《音樂之聲》大巴,不是在拼命喚醒大家的回憶嗎?一樁陰暗的歷史事件壓抑久了,就成為國家尊嚴所系,揭穿了豈不有損尊嚴?奧地利鴕鳥真是有種,把頭插在沙子里幾十年,都快生根了,就是不抬頭,看你們怎么辦。奧地利作家Thomas Bernhard早就注意到這個國家的問題,說這里的人,“明明鄉(xiāng)巴佬一個,卻又令人十分厭惡的狂妄。”
現在問題來了,怎么薩爾茨堡人完全不認可的一部電影卻得到了除了德語區(qū)以外全世界人民的認可,并且認定這部電影代表的就是歐洲歷史歐洲文化呢?經過一通上躥下跳的深挖,終于把一下幾個關鍵人物挖了出來:
1. 音樂劇詞作者:Oscar Hammerstein II,1895年出生于紐約,他爸爸是戲院經理,他祖父是OscarHammerstein I,生在Settin,屬于那時的普魯士王國,出身于富有的德裔猶太家庭,從小家教嚴格,被爸爸的棍棒教育逼出家門,18歲就離家出走,去了美國,后來成為著名的歌劇和戲劇作曲家。Oscar Hammerstein II 的爸爸本來是反對他搞音樂的,人家大學是在名校哥倫比亞大學,學的是法律,后來因為爸爸突然去世,不得已要接管爸爸的戲院,才繼續(xù)在音樂這個行當發(fā)展。作為一個美國的第三代移民,從爸爸爺爺那里傳承了歐洲的樂感,從原籍英國的媽媽傳承了英語語言的語感,這樣的一個人寫了《Edelweiss》,寫了那么多簡單幽默又朗朗上口,同時有不失歐洲文化的韻味的歌詞,以致很多人以為《Edelweiss》是奧地利的國歌呢。
2. 音樂劇曲作者:Richard Rodgers, 猜猜他的家庭出身?哈哈,又是德裔的猶太家庭,他爸爸是有名的物理學博士,這樣的家庭不用說又是重視素質教育的模范,小Richard6歲開始學習鋼琴演奏,也上了哥倫比亞大學,不過學習的是音樂,學院是茱莉亞學院的前身,腳踏實地地開始自己的編曲事業(yè),40歲出頭和Oscar合作寫了"My FavoriteThings", "The Sound ofMusic",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Climb Ev'ryMountain", "Do-Re-Mi", 和"Edelweiss"等的曲子。
有這樣的無敵團隊,自然1959年音樂之聲的音樂劇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與之產生強烈對比的是:2016年中國上海馬上要開園的迪士尼樂園像熱鍋上的螞蟻要找《獅子王》的音樂總監(jiān),找遍了全中國,沒有人才啊。
現在輪到電影方面的人才了,
1. 導演:Robert Wise,出生于1914年,成長的年代正是一戰(zhàn)爆發(fā),美國在隔岸觀火,實力飛速發(fā)展的時候,他的爸爸是個肉類加工廠的工人,他估計是篤信美國夢的信徒,從打雜兒做起,20歲的時候只是個普通混音師,到了25歲已經可以獨立編輯影片,30歲開始真正當導演,44歲開始獲得所有重要獎項,1961年更是執(zhí)導《西城故事》,同時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最佳導演獎,這樣的人絕對是實戰(zhàn)出來的,堅決以討觀眾歡心為目的,懂得所有電影打動人心的橋段的。
2. 編?。篍rnestLehman, 出生于1915年,看名字就知道又是來自德裔猶太家庭,本來家庭是長島有名的富豪之家,后來受1930年的大蕭條影響敗落了許多。本來他只想當個自由作家,后來擔心收入不穩(wěn)定,畢竟不能當個純富二代了,就開始給一些戲劇編劇和給雜志寫寫短篇的小說。50年代的時候他得到了給派拉蒙電影公司寫劇本的合約,1961年成功改編了《西城故事》,1965年寫了《音樂之聲》的劇本后讓老搭檔Robert一下就相中了,立刻同意導演這部富有歐洲風情的在薩爾茨堡實景拍攝的音樂劇。
說了半天,還是沒有完全解答上面提的問題?,F在我來瞎猜一下:瑪利亞的原型其實在美國早期的表演生涯中已經發(fā)現,她們在奧地利唱出名的宗教歌曲在美國是不受歡迎的,美國人民喜歡簡單易懂又讓人快活的歌曲,所以音樂劇的曲子和歌詞必須活潑幽默,只要讓美國人民感到有歐洲的感覺就可以了,不必是真正的奧地利合唱比賽曲目或者是純奧地利山歌。假如照著這個思路去編曲的話,其實很容易就把曲風搞成美國鄉(xiāng)村音樂,一下就串味兒了。怎么這些歌曲都那么的優(yōu)美那么的夢幻那么富有歐洲風情呢?想想詞曲作者們,都是第二代第三代的歐洲貴族移民,他們印象中的歐洲,是爸媽遙遠記憶里被層層過濾過的,美化過的。那些保守作派,那些爸爸的棍棒,那些壓抑的氣氛,都被淡化了,爸媽記得的是遠山,河流,森林里踩到松枝的“嘎吱嘎吱”的響聲,考究的巴洛克式的修道院在夕陽下的倒影,教堂的悅耳鐘聲,咖啡廳里侍者挺直腰桿撐起的黑色西服和燙出硬紙般折痕的領結,奉上一杯咖啡時標配的小銀勺子和銀托盤,甜得發(fā)膩又讓人無法自控的Sacher蛋糕,Brezel椒鹽卷餅飄在窄小巷子里的香味,這些都是在異鄉(xiāng)的人最深深懷念的,所以Oscard和Richard的歌曲既能表達出歐洲的韻味,又讓大眾容易接受,完全不受傳統文化的束縛?;貞浺幌掠捌兴_爾茨堡的取景,完全都是精華一日游的必去景點嘛。想起我媽到了北京就要去喝豆汁,并不是她特別愛喝,只是姥爺天天在廣州幾十年都不停地大吹特吹這種北京特產如何正宗,如何美味,讓我媽覺得不喝就太吃虧了。再加上四位關鍵人物在參與創(chuàng)造的時候都是已經四十多歲,身經百戰(zhàn),正是藝術事業(yè)的成熟期,技巧嫻熟,有能極好的判斷觀眾的反應,派拉蒙公司已經具有推出重磅經典《埃及妖后》的實力,加上成熟的市場運作,怎么可能不取得如此的成功呢?
假如說《音樂之聲》所表現的是美化了過濾過的的歐洲,這樣的一個歐洲以電影的形式在20年以后,80年代的中國和老百姓碰面了。那個年代的中國才是徹底過濾過的呢!那個時候的中國人民從那個時代過來,主要讀一個人的著作,人人都是螺絲釘,隨時要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獻身,想著要把西方世界人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沒有麥當勞,沒有可樂,沒有汽車,沒有電視,與西方年輕人開始反叛吸毒彈吉他“要做愛不要戰(zhàn)爭”相比,真的好純好純哦。真的難為了中央電視臺譯制組的同志,禁欲年代,激情戲不能引進;好不容易抓光了壞分子,偵探劇不能引進,否則人民容易再次學壞;《007》,那還得了,我們抓的就是敵特分子,這種人渣還讓美女環(huán)繞,開名車帶貴表,怎么能臟了我國人民的眼睛?譯制組的同志代替大家過濾了那么多光陸離奇的資本主義社會的荼毒,真是我們的好同志,辛苦了!流了無數次鼻血,我們的好同志終于找到了一部適合全中國人民從3歲到83歲都適合觀看的影片:《音樂之聲》!我們強調的真善美也能在西方的人民身上發(fā)現嘛,所以說,那里的人民也是好的,只是受到了錯誤的引導。
唉,想想真是挺悲哀的。從小視為摯愛的《音樂之聲》,當時在美國是不符合當時的思潮的,那時的美國是《廣告狂人》里的美國,是《性愛大師》里的美國,從63年肯尼迪遇刺開始,大家悲觀失望,不相信理想和夢想,到后來的黑人平權運動,婦女運動,反傳統運動,環(huán)保運動風起云涌,企業(yè)家精神全面崛起,69年已經是大師云集的Woodstock狂飆音樂節(jié)了。這樣一部音樂劇其實真的是不合時宜的,可能唯一的功效在當時是像《007》一樣,讓大家忘掉現實的問題吧。讓一部如此傻白甜的音樂劇指引自己的價值觀建立,實在是太薄弱了一些,以致后來自己因為缺乏社會經驗吃了那么多苦頭,也是活該吧。
5 ) 音樂人生,純真內心
這部我看了不下50遍的電影,它每一首歌我都會唱的電影,我覺得我應該寫點什么,算是一項儀式,祭奠我那美好純真的音樂童年。
回憶像是用灰燼堆砌的城堡,看得見摸不著,輕輕一擊,便是塵埃漫天的碎片,碎片撐在手心,痛徹心扉。
96年的時候,媽媽拉著我的手走在商場里,一群穿著合唱服的女子唱著讓人覺得安詳的歌曲,媽媽說歌曲名字叫雪絨花,是電影音樂之聲里的配樂,6歲的我,第一次和音樂之聲結上了緣。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在一個平安夜的晚上,香港明珠臺,930劇場,當時的字幕打的電影名叫《仙樂飄飄處處聞》。我看到7個天才一般的孩子,唱著啄木鳥之歌,我看到瑪利亞提著大提琴走在薩爾茨堡的街道,給自己唱歌鼓氣,我看到Captain Von Trap淡藍色深邃的眸子,在月光的照耀下,神情地對愛人唱“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 ,nothing ever could”的詞句,我看到瑪利亞不小心坐到刺猬上那個詼諧的場景…..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到深夜,我們全家都著了迷。電影讓我捧腹,也讓我流淚,它讓我感受到音樂世界里的那份自由,甚至讓我覺得每天枯燥的練琴時光有了指望,原來音樂里,我也可以是自由的。
看那奔跑在古都薩爾茨堡的瑪利亞,她夸張地甩著她的大提琴,穿著一身舊得不能再舊的衣服,目眺遠方,哼著歡快的曲調,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
“A Captain with seven children?
What’s so fearsome about that?
Oh I must stop all these worries , I’ve always longed for adventures!”
于是唱著唱著,她越來越興奮,她覺得人生充滿了希望,盡管前路未知,她也有信心讓7個孩子們都聽她的,瑪利亞全然不顧周圍人詫異的眼光,越唱越大聲,這個歡快的修女,就這樣蹦蹦跳跳地來到了Captain Von Trap的家。
這是一個多么惹人愛的角色,充滿樂觀和希望。
大女兒Rose青澀的感情故事也讓我著迷,她與她的士兵小情人偷傳電報聯絡,他們在月光下的玻璃花房約會,他們唱著那首“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在花香里旋轉,在月色中飛舞,在閃電雷鳴中經歷初吻。
我還記得我初中每天反復看這一段的日子,那時的我才十四歲,心里還在呵呵地想著十六歲離我是多么的遙遠,每天快樂地上學放學,偶爾還會收到男生的情書和禮物,經歷著豆蔻年華小女生應有的心跳和臉紅。
Favorite things 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歌。小孩子們因為害怕打雷,紛紛跑到家庭教師的房間里,他們就這樣坐在床上唱啊跳啊,把枕頭丟來丟去,最后被上校逮了個正著,瑪利亞也被訓斥了一通??墒乾斃麃啿]有停止傳遞她的熱情與奔放,趁著上校不在家,瑪利亞把孩子帶上了阿爾卑斯山,在那里譜寫了至今仍膾炙人口的DO-RE-MI,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
Me, a name I call myself
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
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
La, a note to follow Sew
Tea, 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連綿的山脈,鮮艷的小野花,孩子們干凈的聲線,譜寫了一幅最動人的圖畫。
還有那個優(yōu)雅的維也納美女提琴家,在知道上校愛的是瑪利亞而不是她時,她知趣地退讓,跟上校告別的時候,她深情地望著他,月光打在她的臉上,將她眼里噙著的淚花照耀成一顆顆鉆石。她帶著微笑和最后的一點驕傲說,我要回維也納去了,你不是適合我的男人,維也納才是最適合我的地方。然后她望著陽臺下面散著步的瑪利亞,打趣似的對上校說,我想,這個修女是再也回不去修道院當她的修女了。
好溫柔的退場,即便受傷,眼睛里仍然是憐憫,嘴角仍然有微笑,舉止投足間仍然那樣優(yōu)雅。
老電影里這樣的氣場,最是迷人。
長大以后,每當我回看的時候,每當電影一開頭,瑪利亞站在山頂,旋轉著唱出那句“The hills are alive, with the sound of music”的時候,我就會忍不住激動,然后一雙淚眼癡癡地盯著屏幕,一遍又一遍看著音樂王國里那些自由跳躍的人們 。
我傾聽黑夜,多少次
我?guī)缀鯋凵狭艘葜k的死亡,
在如此多的沉思之韻中呼喚她輕柔的名,
編織成歌,我無聲的呼吸;
現在她更加華麗的死去,
在午夜不帶悲傷的飛升,
當你正向外傾瀉靈魂
這般的迷狂!
你仍唱著,而我聽不見,
你那高昂的安魂曲對著一搓泥土。
電影里的畫面,溫暖了我整個少年時光。這些回憶有些已經死去,變成我身上一些現實的東西,有的仍然執(zhí)著地在我內心生長著,我像抓著救命稻草一樣抓著它們,保護著他們,不受現實的侵擾,在孤寂有如死灰的夜晚,它們也會出來保護我,教我不毀于世俗,教我看見音樂人生里的本真內心。
6 ) 音樂是最美好的
我家有很多VCD,最喜歡的,讓我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想看一遍的一定是《音樂之聲》?,旣悂喕顫婇_朗、俏皮甜美,每次她出場我會情不自禁跟著笑,電影的情節(jié)幾乎背的下來,歌都會唱。被松果扎到屁股叫著跳起來的樣子,雨夜和孩子們扔枕頭狂鬧的樣子(我一直很羨慕可以這樣鬧),和上校一起跳舞,玩木偶,鄉(xiāng)間郊游,唱歌跳舞的家庭合唱團,哈哈哈哈,夢幻般的童話世界。二戰(zhàn)的殘酷在我心里刻下的烙印遠沒有音樂的歡樂深刻,也許我走錯了心路,但從第一次看就永遠的喜歡上了音樂。
7 ) 多,來,咪!
音樂之聲是一部非常著名的電影,歡快的音樂,平凡的生活,在這平凡中又演譯著不平凡的執(zhí)著,瑪麗亞對自己生活的執(zhí)著,對感情的執(zhí)著。不禁讓我想起在現實的生活中,人們遇到許多的困難時總是逃避,而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我們應該向瑪麗亞一樣,勇往直前,追尋自己所想要的東西,即使是失敗也無怨無悔,因為人生沒有永遠不敗。
雪絨花這首歌太熟悉了,瑪利亞老師真的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家教老師,她用她的愛她的音樂感染了上校一家,讓原本枯燥無味的家變的活潑充滿音樂和歡笑的家,真的是一部很經典的片子
還記得是音樂老師放給我們看的,真的好好看,真希望現實生活和劇里描寫的一樣和諧
有悅耳的音樂相隨,有動人的情感相伴;有政治但沒有陰謀,有戰(zhàn)爭卻并不殘酷;不愧是一部極佳的音樂電影!——《音樂之聲》上映50周年紀念日:在瑪利亞的身上看到了好些自己的影子,喜愛大自然、喜愛音樂、帶孩子們愉快地到處玩樂、教孩子們唱歌、……,這一遍的重溫觀影真是滿滿的享受呀! -2015.03.02
里面的音樂真好聽,女主挺陽光的,小孩子也很可愛,經典音樂劇。
里面的音樂劇已經載入教材,《哆唻咪》《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音樂之聲》等歌曲至今讓我們耳熟能詳。而更讓我動容的,是隱藏在音樂背后的那博大而深沉的愛。最后特拉普帶領他們逃到廣袤而無限秀麗的阿爾比斯山脈,那是從專制走向了自由。8.8
溫情四溢、沁人心脾的音樂電影,經典的一塌糊涂。
小的時候在電視上斷斷續(xù)續(xù)地看過無數次,今天才終于完整地看了一遍。那些耳熟能詳的歌謠也不覺得有好聽,電影過于四平八穩(wěn)反而沒亮點了。雖然Maria性格招人喜歡,但我還是更喜歡表面工于心計其實心地善良的男爵夫人,不是帕克的話我也不會想重新找來看的= =
原諒我,我真的不知道它好看在哪里。
片里的歌曲雪絨花很喜歡,很好聽,雖然是喜劇片但是反映的是嚴肅深刻崇高的人道主義!
用音樂化解仇恨,讓歌聲串起美好。
從小看到現在,大概有50遍了吧。
很棒的電影,唱段經久不息,流傳至今。
最開始是小時候是聽了一盤所謂的外國優(yōu)秀影視音樂磁帶,其中打頭陣的便是《哆唻咪》和《雪絨花》兩首;后來又在電視上斷斷續(xù)續(xù)看了好幾遍,卻總是沒有留下整體的印象,最后便是此次完整的重看,真是一種固執(zhí)而堅強的原始性單純美好,鮮艷的色與柔和的光好生溫暖,亦是好萊塢傳統歌舞片的最后高峰。
主題的音樂很好聽,但可能是距離現在太久了,不太符合現在人的審美,感覺還好吧。
初中音樂課
我是先喜歡里面的一首歌才來看這個電影的。里面的歌舞不錯,故事也挺正能量的,如果老師都用愛來教育培養(yǎng)孩子,那孩子們就太幸福了。
我們班唱這個拿合唱節(jié)特等獎= =
真希望世界像它描述的那么美好
經典遲觀,竟也分次完成。除三個小時確實太長,很重要的一點:這是一部優(yōu)缺點非常突出的電影。優(yōu)的部分如此之優(yōu)。哆來咪雪絨花孤獨的牧羊人,密集在60到90分鐘時段。只要回想史上經典歌舞片留下過幾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雨中曲第二首名曲叫什么?音樂之聲僅用30分鐘就奉獻了足以同競三甲的作品,足見偉大。可另方面,用以產生名曲的故事進程老實說有些乏味。反納粹題材框束了某些情緒抒發(fā)是一方面。另外在角色層面上,上校的性格太硬太矜,普盧默高富帥卻不夠引人;瑪利亞也只在與孩子相處歌唱時才顯魅力(安德魯斯的愛戲普通),倆人吸引動情的火花不夠,加之競爭對手女侯爵被刻意處處下風,即使情路曲折,也無法讓觀眾更多移情與期待。七小孩倒是展現了差異之趣,卻局限在年齡和形態(tài),性格或情感好惡上還是偏于單調——憑啥一定要“都”愛瑪利亞?
難以被超越的音樂劇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