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頹喪的人一點點恢復對生活的觸覺。像觀看冰雪的融化,很美。
在被《CMBYN》《每分鐘120擊》填滿期待的2017,相信還有很多人跟我一樣,一直在等這部低調(diào)的英倫出品——《上帝之國》。它在英國獨立電影獎上橫掃最佳影片、最佳男主、最佳編劇、最佳音效四大獎項。爛番茄媒體好評率持續(xù)99%,其因詩意的鏡頭語言和牧羊的相似設定,還被稱為“英國版《斷背山》”。
它在北美多個評分網(wǎng)站上的分數(shù)甚至超越了《斷背山》。
兩者在劇情和內(nèi)核上很難不產(chǎn)生聯(lián)想,所以本文將對兩部影片都涉及劇透:)
上帝之國,最早在英國文化里用來指代威克洛山,后來發(fā)展成用來指代英國最大的郡——約克郡。約克郡正是本片故事的發(fā)生地,也是導演弗朗西斯·李的故鄉(xiāng),故事很大程度上來自他的個人經(jīng)歷。
約翰尼是英格蘭約克郡的一個牧羊少年,家庭離異和父親中風讓他不得不早早放棄自由的人生,留在農(nóng)場上照看羊群。于是約翰尼整日頹廢莽撞,通過宿醉和打野炮發(fā)泄自己,就像一只窩在黑暗里的小狼狗,用冷酷的外殼抵觸不滿的現(xiàn)狀,嗷嗷憋火。
格奧爾基是一個來自羅馬尼亞的移民工人,因經(jīng)營困難而失去了家里的農(nóng)場,變成滿歐洲打工的游牧。這個冬季,他來到約翰尼家的農(nóng)場打臨時工。格奧爾基留著蓬松的卷發(fā)和濃密的胡子,穿著松軟的毛衣,做事慢條斯理,初看像只大綿羊。實則外柔內(nèi)剛,對生活有著成熟的認知和規(guī)劃,他的到來,像照進寒地的一道光。
和《斷背山》中的杰克和艾尼斯一樣,約翰尼和格奧爾基間的愛情萌發(fā)也是因為一起放羊。上帝哦,我?guī)缀蹩煲煺娴叵嘈?,把兩個躁動的少年丟到山里放一星期羊,就會孵出愛情來了。
等寒夜降臨,牧羊人守著羊群躺下。說不清是冷的還是燥的,大家都沒有睡著,卻竭盡全力扮演著熟睡的模樣,像兩只謹慎的雄獸,聽著空氣中細微可聞的呼吸聲,截取彼此的情緒和意圖,伺機而動。對白的缺失讓每一場試探變得緊張克制又欲念噴薄。
兩人在山上的日子也多處致敬了《斷背山》。比如約翰尼對著身后全果擦身的格奧爾基置若罔聞,其實心里被撩得要死:
以及少年心氣,一言不發(fā)都能扭打起來:
最后還不是光著身子在山野間打滾做/愛:)
這同樣讓我想起碰巧也在山間纏綿的艾里奧和奧利弗(《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大概美好的愛情都是相似的,不幸的愛情各有各的不幸。
1963年的斷背山下是異端之禍,2015年的天堂之國是現(xiàn)實之殤。歐元頹勢加劇,農(nóng)業(yè)補貼減少,牲畜投入成本又太高,利潤急劇下滑,根據(jù)當年農(nóng)場收入年度報告,2015年英國農(nóng)場收入總額已降到近十年內(nèi)最低值。而在這種時候,英國還在著手啟動脫歐,這顯然將沉重打擊早已融入歐洲市場的傳統(tǒng)農(nóng)牧業(yè)。
這也是為什么格奧爾基總是強調(diào)“農(nóng)場是活不下去的”,兩人在這個問題上產(chǎn)生分歧,意氣用事分道揚鑣。本片以小見大地反映了英國農(nóng)場經(jīng)濟、移民等現(xiàn)實問題,甚至兩個男主的身份和關系也可以看做是英國脫歐的影射。
所幸的是,接下來的情節(jié)沒有重蹈無數(shù)同性悲劇的覆轍,這也是電影最讓人欣喜的部分:
兩個男人,有一間小屋,經(jīng)營一個共同的農(nóng)場,每天一起放羊。
這是《斷背山》中杰克一生的心愿,他卻抱著這個永遠無法實現(xiàn)的心愿被反同人士打死。
于是《斷背山》成了觀眾心頭彌留的痛,十二年后,《天堂之國》以一種溫柔的方式彌補了這種痛。
這里依舊有山巒、羊群、篝火、火上燉煮的豆子罐頭、和光著屁股在泥土里做愛的年輕人。不同的是,時代由冬轉夏,山腳有野花悄然盛開,吉普賽的暖男說了我愿意。
當約翰尼揣著和當年杰克一模一樣的心愿,驅(qū)車來到格奧爾基面前,也許只有短短數(shù)十英里,跨過的卻是半個多世紀LGBT生存狀態(tài)的變化軌跡。
當兩個男主可以在工地最敞亮的地方,無懼旁人地互訴衷腸,流著淚接吻,相擁很久很久。在返家的巴車上,沒有負擔地枕在對方肩頭墜入甜夢,嘴角掛笑。這是杰克和艾尼斯永遠無法做到的事。
與其說是個人的敢勇,不如說是時代的敢勇。
到這,便體會到了《上帝之國》的精髓在于兩個字——改變。約翰尼由墮落轉向光明,父子關系由緊張轉向平和,社會關系由混亂轉向明朗,生活、農(nóng)場、世俗都在往好的方向轉變。人物的弧光,也是時代的弧光。
雖然無法超越《斷背山》,但《上帝之國》依然是一部珍貴的電影。它的珍貴就在于美好。
正所謂每個時代都有一座斷背山,山上的結局不盡相同,他們似流傳的火焰遙相呼應,告訴世人:
It gets better。
.
.
.
.
.
.
.
[本文首發(fā)于巴塞電影app]
一個補充:
我要特別介紹這片子的片尾曲,The Days - Patrick Wolf。歌詞感人到爆:
Have we gone too far or did we get too close? 我們是過于親密還是太過疏遠 Forgive me, Father, I've no son, here come, ghost 原諒我,神父,我沒有孩子,幽靈飄蕩 I promise I'll meet you 我承諾我將與你再續(xù)前緣 I'll meet you at the end of the days 我會與你同行在最后的日子里 The days, passing days 那一去不返的日子啊 Won't you meet me at the end of the days? 你愿意與我相遇在時間的終結嗎
創(chuàng)作者小狼也是很有才華的全能型選手,從尤克里里到中提琴小提琴手風琴幾乎沒有他不會的樂器,曲風融合現(xiàn)代電子樂和古典室內(nèi)樂,常有吟游詩人般的質(zhì)感。關于性向,小狼傾向于雙,但他完全不care這些分類,他曾經(jīng)回答說:“就像我不知道我下一張專輯會是死亡金屬還是兒歌一樣,我也不知道我最后會是跟一匹馬、一個女人、還是一個男人過。咱能簡單點嗎?”。超級酷。熟讀并背誦。
(PS對我司發(fā)文不署名作者的行為實在不解,anyway覺得喜歡這篇影評就順手點個[有用]讓我知道吧,感謝讀到這里的逮噶)
johnny充滿憤怒。他酗酒,打野炮,家務不做,對牲口不上心,對他奶奶尤其是對他父親愛搭不理。牛犢不成活,父親讓他承擔過錯,他在父親離開后狠狠地踢了牛犢尸體一腳,那是對父親和生活的憤怒的投射[projection],是對責任的拒絕。這是johnny的行為表現(xiàn)。 因為這個兒子各種不上心還誤事,父親只好給他找了個短工。此時一條線索拆成了兩條,一條是johnny與家庭的關系與互動,另一條是johnny和gheorghe的關系與互動。
把gheorghe帶到拖車后,johnny甩門甩不上,說shitehole。意指這個困住他的家庭、這個窮鄉(xiāng)僻壤約克郡就是一個他無處翱翔的屎坑。他和父親相互不給好臉色,一個希望兒子干活用點心,一個干活偏偏不用心以示憤怒----兒子認為父親想當然地用子女的責任束縛自己,所以兒子千方百計的反抗是想讓父親領會到兒子的責任不是理所應當,他仍然料理牲口則是希望父親在情感上負債。如果johnny丟下不幸的家庭,他自己則會在情感上負債,會生活在對家庭的愧疚之中?;蛘呱钤趹嵟校蛘呱钤诶⒕沃?,這是johnny的心理困境。 在牲口房里johnny宿醉醒來一幕,父親指責johnny酗酒誤事,后者反詰說喝點酒怎么了我除了干活還有什么事情可做這鬼地方鳥不拉屎…沒人管我想什么…(每天累死就是)因為你這個鬼樣子(what else am I meant to do apart from work like? There's fuck all else goin' on round here, is there?...no one gives a flying fuck what I think...cus you are fuckin' fucked),這是他內(nèi)心憤怒的直接脫口而出。通過gheorghe偷窺的視角,可以看見父親訓斥johnny而后者似乎順從的樣子。但這個矛盾不可能通過這種一方壓制否認另一方的方式得到解決。
johnny和gheorghe兩個人設有多次對比,主要集中在農(nóng)場情境中。johnny站著不干活,一副闊少爺?shù)臉幼?,這是他偽裝的樣子,像他朋友那樣出入酒吧談笑風生,而不是放牧牲口。gheorghe修圍欄、接生羊羔,是一個短工應有的樣子,他做事一絲不茍。 第一只羊難產(chǎn)的時候,johnny說,救活了也長不好的。gheorghe不予理會,一頓CPR把那只羊羔救回來。johnny看見眼前這人對操蛋人生如此上心便覺不是滋味----他習慣的方式是通過誤事來表達憤怒,而不是默認并適應生活現(xiàn)狀----johnny就說隨你便吧。這幕既是放牧生活的普通記錄,也是一個個體世界觀的隱喻。這只羊羔就像留守青年johnny自己:難產(chǎn)幾死的羊羔/出生在不幸家庭的johnny;即便成活也長不大的羊羔/混吃等死永遠落于同儕身后的johnny。gheorghe看了眼前這個充滿憤怒又有些幼稚的年輕人,把羊羔抱緊給暖,這是提前的隱喻,這個溫柔的羅馬尼亞人溫暖一只羔羊就像溫暖一個冰冷的心靈。 第二只羔羊難產(chǎn)而死,gheorghe剝下他的皮給第一只難產(chǎn)羔羊裹上讓它去吃死胎母羊的奶。這是在兩人一夜野炮之后,兩人不再是雇主與短工的關系,而添加了一層友誼一層炮友關系。gheorghe同時讓johnny意識到這片山丘比后者感知的要美好(it's beautiful, but it's lonely here, no?),包括之后johnny跟隨gheorghe跑去看凜冽早春英格蘭的丘陵之景。johnny已不再排斥gheorghe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gheorghe看見那只被救下來的羊羔有了存活的保障而笑,johnny因為認同gheorghe對羊羔的愛意而笑----gheorghe愿意去溫暖猶如羊羔的johnny,johnny認同了這種沉默認真的愛意。johnny傷手一幕,他從拒絕gheorghe拉他的手到順從,后者強拉硬拽撫慰傷口,那是在對johnny說有人會心疼他、愿意撫慰他。 兩人的第一炮和在牲口車里johnny和實習生的打炮并無二致,johnny主動提供服務,無論是top還是blowjob,形式都是純粹的發(fā)泄。但第二炮中,gheorghe近乎強迫傾向地觸摸johnny并要求johnny觸摸他,他拉住后者伸向自己陽具的手,把它拉近自己的臉頰;他撫弄johnny的身體,引導后者的手撫摸自己。這看起來是并無任何稀奇的前戲,但比之第一炮和牲口車野炮,這炮多了肢體的親密接觸----不是有如擁擠公車上兩件肢體無意的觸碰----而是在性欲的引導下、在性欲釋放之前,對性欲(或者說愛意)的一種表達,是一種聯(lián)結的建立。一夜歡愉后的清晨,gheorghe用手指輕輕刮弄johnny的小腿,在醫(yī)院里,前者用手指輕輕刮弄后者的手指。這象征一種存在、同在、聯(lián)結、支持。gheorghe終于溫暖、連接了一顆冰冷的拒絕他人的心。一夜歡愉后的另一個細節(jié)是gheorghe舔舐johnny的手掌舊傷,呼應上一次吐口水,強化愛意的表達。再之后兩人共用浴缸、裸體靠坐扯淡羅馬尼亞語的ferma oaie,身體和自然接觸相擁意味著情感的緊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johnny希望gheorghe能在自己房間做愛,但gheorghe執(zhí)意要回到拖車。后者在拖車中等來了不快的johnny,一陣撩撥johnny笑逐顏開。場景的決定權是一種權勢關系,此處的權勢關系已經(jīng)表明最初被johnny輕視的gheorghe現(xiàn)在不僅已被johnny接受而且可以明顯引導后者。另外,拖車與房間的對立,是一種“外”與“內(nèi)”、“他”與“我”的對立。(cf. 最后一幕拖車被拉走,gheorghe關上大門,“他”與“我”最終變成“我們”(we/us))。
醫(yī)院一幕,johnny坐在病重的父親床邊,緩緩伸手去握住父親的手指,表達自己的同在、聯(lián)結、支持----即他對父親的愛----聽到奶奶進來后他把手縮了回來,此時他仍羞于表現(xiàn)一個充滿感情的自己,他維持著一個憤怒的、拒絕人的形象。 醫(yī)院里回來的johnny回到畜欄一幕,被一頭牛擠了一下,斥那頭牛說,get out of the way, you useless piece of shite. Gheorghe馬上制止說,hey hey, it's not her fault。他走到johnny面前看著他,幫他鋪草料。此時的johnny仍然沒能處理好他對父親、家庭、生活的憤怒。 醫(yī)院里奶奶讓他承擔家庭責任,酒吧里gheorghe讓他整頓家業(yè),這種責任----以及這種責任所意味的廢棄出入酒吧談笑風生的夢想----讓johnny再次退縮,和那個實習生又打了純粹泄欲的野炮。從gheorghe到來后就沒有酗酒的johnny在這一幕中又酗酒了,這是退行[regression]。
氣走了gheorghe,迫使johnny要么做出改變要么一如既往。但一如既往那種行為模式----即以誤事表示反抗的模式----相比和心上人一起生活、像心上人那樣生活,顯得不再有吸引力了。 johnny在房車里拳打腳踢發(fā)泄憤怒,此處的憤怒不指向父親、家庭或者生活,而是他自己----他以往吊兒郎當喝酒誤事,對父親奶奶一張臭臉,氣走了心上人。 johnny穿上gheorghe的毛衣,這不是緬懷[mourning],不是放下,而是他的愿望甚至執(zhí)念----他選擇做出改變。 父親檢查johnny工作一幕,johnny拿出酒瓶又放回去;因中風而致使語言能力受損的父親詢問他,他也不再愛搭不理給臉色。為父親洗澡的時候,他主動選擇替代奶奶為父親洗澡。此時johnny已經(jīng)做出了改變。父親把手搭在johnny手上說thank you,這是父子的感情聯(lián)結,并且是父親對兒子付出的一種承認----并不是沒有人理會你怎么想的,我能感受到你的付出。此時父子和解,johnny與父親、家庭、生活的矛盾得到修通。 johnny推他父親去吹風并告訴他自己要去找心上人的時候,父親說你要扔下這個農(nóng)場和我不管嗎(th' farm? me?)johnny說I'm coming back。此時很可能父親已經(jīng)從無意發(fā)現(xiàn)避孕套的奶奶口中了解到兒子與短工的基情,說 make you happy? 他希望johnny快樂,又不得不留他下來照顧自己。johnny放棄他像同儕一樣談笑風生的美夢,打算找回心上人留在家里照顧農(nóng)場,這是雙方都接受的相互妥協(xié)。 至此,johnny的心理困境與行為問題基本都得到了解決。gheorghe這條線索就像一個催化過程:他讓johnny學會與人建立感情聯(lián)結、表達情感,同時讓他愿意放棄美夢而留守農(nóng)場:他的到來促使了一個人與周圍世界和解。但完美的結局還差最后一小步----找回心上人----所以他對自己的憤怒也能最終化解。 接下來就無甚曲折了。johnny輕易獲得gheorghe的新雇主地址,在那個現(xiàn)代化農(nóng)場,gheorghe問what do you want,johnny聽見倆姑娘路過還猶豫著,gheoghe以寡言和面無表情迫使johnny說出心里話,東拉西扯后哭成個淚人的johnny終于不再羞于表達自己的愛意,此處一個細節(jié)是gheorghe伸手去拉johnny的手,johnny甩開他說no, leave me, I'm fine----這是在宣告說,你用溫柔治療我的療程已經(jīng)結束了,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做出了改變,我已經(jīng)不是一個只能被拉手、舔舐的孩子,我也可以拉別人的手、舔舐他們----I want us be together, I won't be a fuck any more... I wanna be with ya,這是gheorghe希望聽到的承諾[commitment]。完。
---------------------
從這個角度看,本片并不是《斷背山》的英國版。世俗阻力弱化,個人生活困境與心理阻力強化。性吸引取向并不是重點,盡管是重要的催化劑。 影片甜蜜,是因為兩人終成眷屬,改變過程太過順利;但甜的有層次、甜人心脾、可堪回味,是因為心理困境一波三折地被修通。 電影的深度,無非社會文化深度與心理深度。本片在于后者。雖然很多平評論似乎在前者上甚為糾結。
剛剛過去的2017可說是全球LGBT影片的大年。合拍片有風頭一時無兩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法國有戛納贏家《每分鐘120擊》,亞洲區(qū)還有柏林泰迪熊獎得主《人生密密縫》。
此等LGBT盛會,怎能少了腐國。
于是一部低調(diào)的英國出品同性佳作——《上帝之國》,在英國獨立電影獎上橫掃最佳影片、最佳男主、最佳編劇、最佳音效四大獎項。爛番茄媒體好評率持續(xù)99%,其因詩意的鏡頭語言和牧羊的相似設定,還被稱為“英國版《斷背山》”。
它在北美多個評分網(wǎng)站上的分數(shù)甚至超越了《斷背山》。
兩者在劇情和內(nèi)核上很難不產(chǎn)生聯(lián)想,所以本文將對兩部影片都涉及劇透:)
天堂之國,最早在英國文化里用來指代威克洛山,后來發(fā)展成用來指代英國最大的郡——約克郡。約克郡正是本片故事的發(fā)生地,也是導演弗朗西斯·李的故鄉(xiāng),故事很大程度上來自他的個人經(jīng)歷。
約翰尼是英格蘭約克郡的一個牧羊少年,家庭離異和父親中風讓他不得不早早放棄自由的人生,留在農(nóng)場上照看羊群。于是約翰尼整日頹廢莽撞,通過宿醉和打野炮發(fā)泄自己,就像一只窩在黑暗里的小狼狗,用冷酷的外殼抵觸不滿的現(xiàn)狀,嗷嗷憋火。
格奧爾基是一個來自羅馬尼亞的移民工人,因經(jīng)營困難而失去了家里的農(nóng)場,變成滿歐洲打工的游牧。這個冬季,他來到約翰尼家的農(nóng)場打臨時工。格奧爾基留著蓬松的卷發(fā)和濃密的胡子,穿著松軟的毛衣,做事慢條斯理,初看像只大綿羊。實則外柔內(nèi)剛,對生活有著成熟的認知和規(guī)劃,他的到來,像照進寒地的一道光。
和《斷背山》中的杰克和艾尼斯一樣,約翰尼和格奧爾基間的愛情萌發(fā)也是因為一起放羊。上帝哦,我?guī)缀蹩煲唵蔚叵嘈?,把兩個躁動的少年丟到山里放一星期羊,就會孵出愛情來了。
寒夜降臨,牧羊人守著羊群躺下。說不清是冷的還是燥的,大家都沒有睡著,卻竭盡全力扮演著熟睡的模樣,像兩只謹慎的雄獸,聽著空氣中細微可聞的呼吸聲,截取彼此的情緒和意圖,伺機而動。
對白的缺失讓這每一場試探變得緊張克制又欲念噴薄。
兩人在山上的日子也多處致敬了《斷背山》。比如約翰尼對著身后全果擦身的格奧爾基置若罔聞,其實心里被撩得要死;
以及少年心氣,一言不發(fā)都能扭打起來;
最后還不是光著身子在山野間打滾
這同樣讓我想起碰巧也在山間纏綿的艾里奧和奧利弗(《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大概美好的愛情都是相似的,不幸的愛情各有各的不幸。
1963年的斷背山下是異端之禍,2015年的天堂之國是現(xiàn)實之殤。
歐元頹勢加劇,農(nóng)業(yè)補貼減少,牲畜投入成本又太高,利潤急劇下滑,根據(jù)當年農(nóng)場收入年度報告,2014年蘇格蘭農(nóng)場平均收入以降到十年內(nèi)最低值。而在這種時候,英國還在著手啟動脫歐,脫歐毫無疑問將沉重打擊蘇格蘭的傳統(tǒng)農(nóng)牧業(yè)。
這也是為什么格奧爾基總是強調(diào)“農(nóng)場是活不下去的”,兩人在這個問題上產(chǎn)生分歧,意氣用事分道揚鑣。
本片以小見大地反映了蘇格蘭經(jīng)濟、移民等現(xiàn)實問題,甚至兩個男主的身份和關系也可以看做是英國脫歐的影射。
所幸的是,接下來的情節(jié)沒有重蹈無數(shù)同性悲劇的覆轍,這也是電影最讓人欣喜的部分:
兩個男人,有一間小屋,經(jīng)營一個共同的農(nóng)場,每天一起放羊。
這是《斷背山》中杰克一生的心愿,他卻抱著這個永遠無法實現(xiàn)的心愿被反同人士打死。
于是《斷背山》成了觀眾心頭彌留十余年的痛,而《天堂之國》以一種溫柔的方式彌補了這種痛。這里依舊有山巒、羊群、篝火、火上燉煮的豆子罐頭、和光著屁股在泥土里做愛的年輕人。不同的是,時代由冬轉夏,山腳有野花悄然盛開,吉普賽的暖男說了我愿意。
當約翰尼揣著和當年杰克一模一樣的心愿,驅(qū)車來到格奧爾基面前,也許只有短短數(shù)十英里,跨過的卻是半個多世紀LGBT生存狀態(tài)的變化軌跡。
當兩個男主可以在工地最敞亮的地方,無懼旁人地互訴衷腸,流著淚接吻,相擁很久很久。在返家的巴車上,沒有負擔地枕在對方肩頭墜入甜夢,嘴角掛笑。這是杰克和艾尼斯永遠無法做到的事。
與其說是個人的敢勇,不如說是時代的敢勇。
到這,便體會到了《上帝之國》的精髓在于兩個字——改變。約翰尼由墮落轉向光明,父子關系由緊張轉向平和,社會關系由混亂轉向明朗,生活、農(nóng)場、世俗都在往好的方向轉變。人物的弧光,也是時代的弧光。
雖然無法超越《斷背山》,但《上帝之國》依然是一部珍貴的電影。它的珍貴在于美好。
正所謂每個時代都有一座斷背山,山上的結局不盡相同,他們似流傳的火焰遙相呼應,告訴世人:
It gets better。
特別喜歡這部電影,反復看幾遍,各種情節(jié)設定真的是我理想中的類型。電影讓我等了很久,預告片看了之后,就感覺這是今年很值得看的一部同性電影。果然一點也沒有讓我失望,預告片和出來的電影是一致的,人物劇情我都相當喜歡。整個電影鋪面而來的生活氣息,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來自東歐越來越多的移民,他們想扎根這片土地是何等的艱難。遠走異國他鄉(xiāng),受到歧視,排斥司空見慣,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個故事就顯得很有溫度。
二刷《上帝之國》,觸動的點比一年前看多了好多啊,而且感覺發(fā)糖的部分真心不多,喜歡的場景恰巧不是這些呢……自己心里想的雜七雜八的,有一年前就感受到的,更多的是這次的新發(fā)現(xiàn)。
①小羊羔的誕生是希望也是兩人愛情的象征。在兩人單獨相處的第一夜,格奧爾基救下了約翰尼想要拋棄的殘疾小羊羔,并在日后悉心照顧它。后來有一只新生兒沒有救下,接下來一幕與之前形成鮮明對比:影片開頭的小羊羔死去,約翰尼做的是用槍結束它的生命;而格奧爾基則取下羊羔的皮,作他的羊羔保暖的衣裳。這也是格奧爾基教會約翰尼愛生活的體現(xiàn)。小羊羔就是兩人的愛情,它誕生于兩人陪伴的第一夜,雖然殘疾卻依然備受照料,磕磕絆絆地活下去——就如同兩人日后的愛情。
②手是很重要的意象,片中多次手的特寫,手代表著兩個男主角和父子之間的愛。手上的意外傷痕或許并不嚴重,會刺痛,當它慢慢結咖,你會忍不住去觸摸它(傷害這份愛),而你愛的人仍會舔衹傷口(維護愛)。
③導演在調(diào)色和打光上真的下了很多功夫,將一個簡單的故事處理地如此動人。開頭的色調(diào)和光線壓抑灰暗,而格奧爾基到來后光線變得明亮,色調(diào)變得柔和,也出現(xiàn)了更多美好的景物如花朵。在他第一次去牧場這一場景表現(xiàn)最明顯,畫面一掃之前的陰沉,呈現(xiàn)出新鮮的綠色——他為這片農(nóng)場帶來了生機。
④格奧爾基帶給約翰尼的是教他如何去生活,如何去愛。他在餐桌上放黃色花朵當裝飾,給食物加調(diào)味料,用羊奶做奶酪,正是這些小細節(jié)讓人感到生活的美好。即使在他離開的那段時間,約翰尼也學會了自己生活與愛家人。
⑤我最愛的一幕仍然是最后,約翰尼去追回格奧爾基,當他說完自己的心意格奧爾基想要安慰他時,他說的那句“No. Leave me. I'm fine.”他不要安慰,只是正視自己的錯誤,真誠地表達內(nèi)心。就是這一幕,約翰尼真正成長了,就像那只殘疾的小羊羔,最后依然要學會自己行走。
這確實是一個童話故事,但我更認為最后的結局并不是注定的,最后的幸福是約翰尼自己追回的,是他用自己的成長打動了對方,他沒有像以往的很多fairytale里主角在說完幾句象征性的話就撲到愛人懷中,他一個人直面錯誤,所以才會有happy ending at last。
這個瑪麗蘇的故事看著簡單,但愛情來了之后,導演的鏡頭調(diào)度上花了不少小心思,比如試探階段的景深鏡頭和關系鏡頭,比如相愛之后,就拍很多開闊的大全景,連地上都盛開了五顏六色的小花,不知不覺就用鏡頭在觀眾的腦袋里植入愛情來了的美好感覺,最后吉普賽暖男直接用愛情拯救了一只迷途的小狼狗。
感覺可以和《斷背山》一起放來個小型馬拉松,從前者令人感傷的情緒再補獲一份能發(fā)現(xiàn)簡單也沒那么多含蓄的鄉(xiāng)村夫夫樂趣:篝火邊的速食面,有著糙漢子風格的“燭光晚餐”,狹小浴缸中兩人的對飲再到用另一種語言講cock,都是容易產(chǎn)生“Awww”反應的瞬間。父母親負責飆戲,兩男主負責發(fā)糖,這設置特合理。
男二這樣的天使去哪里才會有 只可惜現(xiàn)實生活中的自己在迷茫困惑甚至想要狗帶的時候 根本就不會這樣的人來拯救你 男一最后哽咽著和男二說的那段話是我聽過最動人的表白 沒有亂七八糟 沒有花里胡哨 有的只是想和你在一起(男二現(xiàn)實生活中是直的 果然這樣的天使電影里才會有 心碎一地)
你知道如何套上羊皮把小羊救活,如何用茶杯布做奶酪和煎蛋,如何說羅馬尼亞的農(nóng)場綿羊和公雞。在你面前我蠢得像頭牛,不知道如何用唾液治愈傷口,如何用殺菌劑照顧羊群,也不知道如何去愛。這山下風景,蕭條農(nóng)場,酗酒人生,我也能活。但是沒了愈合傷口的唾液、空心粉上的鹽,沒了萬能的你,我不能活。
劇情比較單薄,而且導演鏡頭下的英國好像可以是許多其他導演的片里可以看得到的,顯得特色不足。更像是一部主角換成了英國農(nóng)民和羅馬尼亞打工仔的致敬斷背山的粉絲電影...
這樣外剛內(nèi)柔做事認真的gypsy麻煩給我來一打
喜歡這個故事!愛就像一道光照亮他的世界,哪怕這道光離開,他也會努力的把它追回來。一個超級杰克蘇的主題被導演加入真實的農(nóng)牧生活,拍得自然而樸素。你可以說它是英國版的斷背山,但比斷背山要甜一百倍:畢竟時代不同了,甜,是理所當然~
有你在什么風景都美一點,離開你什么事都難一點。
#柏林電影節(jié)# 實際上這部電影真的不能說是很棒,能挑剔的地方太多了,可看完就是很感動很感動,需要更多的happy ending的queer電影,需要更多只是很簡單講述同性之間相愛的故事,像所有愛情故事一樣。we deserve happy ending.
在電影院買票,我:能給一張God's own country的票嗎?售票小哥:Seul La Terre?我:???小哥:倆男人在農(nóng)場的故事對吧?法語名字叫這個。我:……哦,概括的真好!
我的天甜死了!男一上輩子積了什么德了老天爺送來了男二!能吃苦會干活能做飯能暖床,沉穩(wěn)老練+溫柔的眼神,男一你是豬油蒙了心的傷了男二!他居然還能給第二次機會!男一應該是被上帝眷顧的臭小子!男二幾次親吻或舔男一手的戲我都要升仙了。。。那眼神我的天呀><分都是給男二,以及演員們的演技
4 導演肯定把斷背山刷了千萬遍,荒野間兩位牧羊漢子的互動全然照搬斷背山的橋段,還不停加戲,發(fā)糖發(fā)到少女心如烈風中的干草般熊熊燃燒,誰能想到兩位農(nóng)場牛糞黑泥里摸爬滾打的年輕男人之間的愛情竟會如此甜蜜,以至于連斷背山上的夙愿最終也在他們的故事中得到實現(xiàn)。同志單身狗絕佳續(xù)命片。
最后緊張的我差點想把電腦砸掉!??!還好你們發(fā)糖!?。?!
比結果更重要的是,一個完全不懂什么是愛的人,在一段關系中成長了,變成了更好的人,懂得了什么是愛,也學會了如何去愛別人,去愛自己,愛生活。
還你一個《斷背山》沒能實現(xiàn)的夢,對白的缺失讓影片的情感顯得更為含蓄細膩,遺憾是討好觀眾的瑪麗蘇少女心和政治觀點的表達上顯得太刻意。
看完這部電影,我學會了如何養(yǎng)羊。。。
腐國男子吸引技術移民振興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
甜出糖尿病的鄉(xiāng)村愛情故事,看久了大都市LGBT片真是耳目一新,單身狗感覺自己還能再活兩年。制片也提及周末時光的影響,我還問到脫歐有沒有讓劇情走向產(chǎn)生變化,答曰其實劇本很早就已寫好,導演也有親身體驗,脫歐其實只是給敏感的移民話題帶來了更明確的語境【英國人喝醉酒都是傻屌的設定太感同身受
片尾曲:Patrick Wolf - The Days
如果cmbyn是根植于希臘式古典理想主義基礎的現(xiàn)實主義,那么god則是脫胎于自然主義粗獷與細膩交織的理想主義,它就像是一場人人都想擁有的美夢,在這個夢中,有一個近乎完美的他拯救深陷泥潭的你,為你驅(qū)散冬日嚴寒,融化內(nèi)心孤傲堅冰,并將窮鄉(xiāng)僻野化作世外桃源,誰他媽還愿意醒來啊。(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