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建議沒有看過原作的uu先看The beginning(追憶篇,7.1網(wǎng)飛上線)。之前公布情報的時候我一直想不通導(dǎo)演要怎么改,因為原作中The The final(人誅篇)中間就穿插了整個追憶篇來鋪墊,但電影公布的順序是先人誅篇再追憶篇,結(jié)果大友導(dǎo)演就干脆在人誅篇中把追憶篇剪成一個mad一段蒙太奇,鋪墊完全不夠,直接導(dǎo)致后面劇情一路崩,甚至最終決戰(zhàn)把薰假死劍心一蹶不振的片段刪掉了,整篇感情戲沒一個行的,haiyaa。 動作戲確實沒得講,依然天花板,砂糖簡直是威亞超人,貢獻了好幾場低飛,但還是沒抵過歲月的摧殘,臉上褶皺真的很明顯,在追憶篇里還要演設(shè)定16歲的高馬尾劍心,不過還是很帥的。 邊看邊喊招式真的太中二了,完完全全記得漫畫里的演出,“龍槌閃“龍巢閃”九頭龍閃” ,屬實很過癮??,還有砂糖和神木的雙人龍槌閃!!!!!我能再看億遍
首發(fā)于公眾號“影探”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長
作者:阿飛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促成《浪客劍心》崛起的,除了原著本身影響斐然外,還有一個男人——動作指導(dǎo)谷垣健治,“一個改變?nèi)毡緞幼麟娪暗哪腥恕薄?/span> 谷垣健治,師從甄子丹,是香港動作特技演員工會唯一的日籍成員。 多年的甄家班經(jīng)歷,讓谷垣健治習(xí)得了不少武學(xué)精髓。
甄家武學(xué)有兩點: 動作凌厲兇狠,招式強悍生猛。 這兩點與《浪客劍心》的招式“飛天御劍流”有某些方面的契合。 “飛天御劍流”講求“快,準,狠”。 其中“快”與“狠”被修煉到了極致。 招式于無形之中,一擊致命。
快節(jié)奏殺陣戲,更是以一敵百,揮劍鬼泣。
在谷垣健治一番編排下,原本在二次元才能看到的狠決招式,竟在銀幕上一一再現(xiàn)。 如果你不了解原著,也不在意劇情,就想圖個爽。 那單看谷垣健治的打戲就夠值了。 而所有打戲的中,最出彩的無疑是絕對的主角,緋村劍心。 可以說,想要翻拍,如果選角定不好,電影基本塌了一半。
這一點,導(dǎo)演大友啟史也明了。 直到在大河劇《龍馬傳》的慶功宴上,他看到了角落里不發(fā)一語的佐藤健。 大友啟史力邀佐藤健出演緋村劍心一角,把還是萌新的佐藤健嚇得不輕。 按照佐藤健自己的話說,為了這部戲,他賭上了自己的演員生涯。 在谷垣健治手底下磨礪幾個月,當佐藤健紅衣披身,傲然遠立于櫻花樹下時。 監(jiān)視器后的導(dǎo)演熱淚盈眶。 那一刻,他好像看到劍心重生了。
即便,如今的佐藤健已躍為日本一線男星。 這次的《人誅篇》依舊一如九年前那般賣力。 開拍前,又是熟悉的魔鬼訓(xùn)練。
在他的感召下,劇組演員也全部實打?qū)嵱?xùn)練。 整部電影都是演員們親身上陣,很少用到特技演員。
就如網(wǎng)友說的: “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是完美的,除了佐藤健的緋村劍心?!?/span> 《浪客劍心》得一佐藤健,幸之。
形神俱似,還差一魂。 而恰是這一魂,最是難凝難煉。
緋村劍心,飛天御劍流第十四代傳人。 為救蒼生,下山甘為新政武士。 一柄利劍所向披靡,所到之處,血氣彌漫,白骨累累。 他的出現(xiàn)永遠帶著死一般的凜然殺氣。 江湖人人憚之,送其外號:劊子手拔刀齋。
拔劍向惡徒,劈刀救沌世。 彼時的緋村劍心認定自己行的是善事,做的是善舉。 這信念扎得越深,他手下的劍便揮得越快,刺得越狠。 直到那次圍剿余孽。 他斬殺了一個男人,傷害了一個女人。
兩人慟哭,讓他恍然覺悟,自己何嘗不是惡徒,斬滅別人幸福的惡徒。 那個男人有錯嗎? 錯在何處? 他同自己一樣,只不過在為理想中的世界奮力而搏。 那次刺殺是他生命的轉(zhuǎn)折點。
不久,新世到來,民眾慶賀。 無人可知,這盛世所有骯臟的代價都施加在了劍心的身上。
幕末殺戮如蟲噬鉆心。 迫得他每日自問: “殺了那么多人,以后該如何活下去?或者說應(yīng)該繼續(xù)活下去嗎?” 緋村劍心決定淪為浪人,忘記那個膽寒的名字。 “逆刃刀,是我的不殺之誓?!?/span> 他手持逆刃,從此隱入大世。
而一切的孽緣,早已被其師比古清十郎道盡: “劍是兇器,劍術(shù)是殺人術(shù),無論用多么美好的詞匯掩飾,終究這才是丑惡的現(xiàn)實?!?/span> “為了改變這個亂世,你只能加入其中一方勢力,換言之,你會被權(quán)力利用?!?/span>
《浪客劍心》第一部,新政拉攏,軍火商滅門,前僚鵜堂刃衛(wèi)邀戰(zhàn)。 劍心不得不出山。 第二部,宿敵志志雄火燒京都,新政以友相脅命他鋤奸。 劍心不得不迎敵。 第三部,志志雄軍艦逼宮,新政步步謀略。 劍心不得不應(yīng)戰(zhàn)。 強者很容易窺探到命運的無奈。 而這無奈之下,是綿長的無力,無果。
導(dǎo)演大友啟史曾言如何更好的改編: “既不背叛粉絲的期待,也要和原作保持一定的距離?!?/span> 這一點很聰明。 原著漫畫里,作者用了更多的筆墨去細細梳理嬗變的人性,用如枝蔓般復(fù)雜的人性拼湊出一個難辯的新世與舊世。 而電影,則削弱了人物的復(fù)雜程度。 它將一切訴諸于命運的強大不可對抗,讓我們眼睜睜地看強者英雄被時代巨輪碾碎。 這看似是兩個故事,實則同出一脈: 亂世英雄的一生,注定是悲劇的。
目前《人誅篇》是系列最低分,7.6。 這般失望,不是沒有緣由。
看過前幾部的影迷們想必都有同樣的感受: 《人誅篇》大不如《京都篇》。 《京都篇》是《浪客劍心》里人物出場最多,沖突最激烈的一篇。 最重要的是,它出現(xiàn)了最具魅力的反派志志雄。
志志雄,緋村劍心的后輩,同為新政招募的影子殺手。 但不同于新政對于劍心的依賴。 他們對于志志雄充滿了忌憚。 忌憚他泄露新政丑聞,忌憚他無法自控的野心。 于是,新政下了一道密令:亂刀斬殺,并焚之。 他們自認為消滅了志志雄。 殊不知,為自己埋下了一顆惡果。
惡火重生的志志雄武力值飆升。 劍心伙同其他三人與其對戰(zhàn),仍不能占得上風(fēng)。
最后,還是志志雄自帶15分鐘自燃BUG,才結(jié)束了這場無望的纏斗。
臨終前,志志雄跪地,對站在新政一邊的劍心說了一句誅心之語: “只是時代選擇了你而已?!?/span> 從始至終,志志雄都知自己埋怨不得劍心。 他憎恨的只是那個亂世,把人變成鬼的世道。 不止他,依次故事里的前僚鵜堂刃衛(wèi),御亭番蒼紫、微笑修羅宗次郎都是如此。 他們都是時代的犧牲品,政治的墊腳石。 無法在新時代活下去的武士們。 用完即棄。
武士道精神曾給了這群武士信仰: “毫不留戀的死,毫不顧忌的死,毫不猶豫的死?!?他們以為武士的崇高仍不可侵犯。 他們以為幕府的尊嚴仍不可褻瀆。 可武士道已經(jīng)沒落了。 愛與正義已經(jīng)消亡了。 他們都知道,只不過不愿相信罷了。
那是個信仰崩塌與重建的時代。
所有人都面臨著巨大而無解的迷茫。
當弱肉強食的規(guī)則逐漸占據(jù)上風(fēng),社會墮化。
日本就陷入了之后全民癲狂的軍國主義。
如果說,劍心與“志志雄們”之間橫亙的是巨大的時代質(zhì)問。 那他與雪代緣之間則是私人牽絆的一次情感總結(jié)。 視角的收斂必然導(dǎo)致《人誅篇》力量感稍弱。
《人誅篇》解釋了劍心臉上的十字刀疤印緣何而來,一并牽出了劍心的前世種種。 前三部里,劍心一直囿于過去,只因他心里有個結(jié)——雪代巴。 劍心誤殺自己心愛之人雪代巴。 這一幕恰巧被雪代巴弟弟雪代緣看到。 自此,他便立誓要為姐報仇。 成年后的雪代緣已出落成了實力不輸劍心的強者。
他決定施行“人誅”。 即,“假使上天不施予懲罰,我也會予以制裁”。
一場劍心必須面對的情感、家國之戰(zhàn),理應(yīng)精彩。 但,總覺得哪里不對勁。 看過原版漫畫的影迷應(yīng)該對這一點感觸更深。 雪代緣報仇只用尋劍心就好,為何他舉兵力想要一并毀滅東京? 以及,雪代緣與劍心之戰(zhàn),為何最后他決定救下劍心女友神谷薰?
毫無邏輯的動因,讓角色和劇情都失去了魅力。 而這一切只因一個:電影刪減。 電影放棄了交代雪代緣如何一步步走入偏執(zhí),如何放大憤怒,憎惡那個殺死他姐姐的社會。 以及原著重要場景:神谷薰假死。 雪代緣捏造了神谷薰假死之象,并在“尸體”上刻了同劍心一模一樣的十字刀疤印。 這一幕是震撼的,也頗具爭議。 但不否認,它是對劍心的一次誅心之懲。 也是對雪代緣殘暴性情的一次細致刻畫。
同樣的,電影也刪去了雪代緣綁架神谷薰之后兩人的互動。 正因為這段相處時光,讓雪代緣在神谷薰身上看到了姐姐的影子,他的心才稍稍解凍。 這也成為了最后雪代緣不忍神谷薰死的理由。
雪代緣復(fù)仇和轉(zhuǎn)變的理由盡數(shù)被刪減。 導(dǎo)致他噴涌的憤怒全部失去了落腳地。 可以說,《人誅篇》的敗和《京都篇》的成都在于一點: 是否塑造了一個復(fù)雜的反派。
不可否認,終場的打斗是精彩的。 不僅在于以一敵百的殺陣戲。 更在于,前三部的各路英雄齊聚于此。
他們并肩作戰(zhàn),將自己的后背毫無顧及地交給劍心。 他們相信劍心就是自己的新世界。 那一幕,是時代的和解。
如今,最終章還剩最后一篇《追憶篇》。 這一篇被稱為《浪客劍心》精華所在。 在前不久的上海電影節(jié)展映上,《浪客劍心》五部全部參展放映。 搶到票的粉絲們搶先看到了《追憶篇》,紛紛打出高分。 如此看來,《追憶篇》給了劍心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結(jié)局。
文/阿飛
人誅篇打戲看得我熱血沸騰,雖然有些地方有點水,但總體還是很過癮的。對于神谷薰這個角色,我并不是特別有好感,在劇里面就是一個妥妥的工具人,每次劇情的高潮都是劍心為了救薰而開始的,有一點沒有新意,有一點點俗套了。再有就是在人誅篇里把追憶篇好多的中心劇情都透露了,著實不太好。 佐藤健依舊很帥,可惜隨著拍攝周期的拉長,他的臉與最初的劍心比起來,明顯老了許多,有點垮了。我有時在想,如果把追憶篇放在整個劍心系列的第一部來拍會不會好一點,除了佐藤健,其他一些演員的狀態(tài)可能都會比較貼合角色。以至于我在看追憶篇的時候會有一種比較大的落差,演員的狀態(tài)大不如前了,感覺光從臉來看就與后面的故事接不上了,整個呈現(xiàn)效果也少了一些味道。但反過來想若以佐藤健最初的演技,也可能不一定將緋村拔刀齋最開始的心境演出來(在這里并沒有說佐藤健演技不好,只是感覺要想演出那個時期的劍心,需要深厚的演技沉淀),或許也是得經(jīng)過連續(xù)的幾部劍心的拍攝,演技才得以慢慢沉淀下來,才有了最后一部追憶篇里劍心的那種迷茫、冰冷、恐怖、無感情的殺人機器般的狀態(tài)。
總之打四星吧,我被作為劍心的佐藤健圈粉了,也愛上了這個浪客的故事,后悔沒有早一點知道這部經(jīng)典作品,也讓我對人生產(chǎn)生了許多新的認識。
先說評分,哪怕童年情懷加成也只能給四星(豆瓣五星滿分),沒辦法再多,給的高分一來是砂糖的表演,二來是緣和劍心最后的那場對決,說是近年來刀劍類動作戲的天花板一點不為過吧。這不僅考驗的是武術(shù)指導(dǎo)的功力,更加考驗演員的鉆研和付出,你再看看國內(nèi)那些年輕人把動作戲拍成什么模樣,真是臉都不要了。
所以最大問題還是出在劇本上。其實就算京都篇分兩部劇場版容量也很難完全還原漫畫內(nèi)容,更別提這人誅篇只有一部電影的體量了,所以如何取舍改編就成了很大的關(guān)鍵點??上У筋^來還是走的大量刪減加魔改的老套路,自然劇情上就沒多少驚喜點。
可時長那么有限,幾乎每分每秒都是很寶貴的,結(jié)果開篇竟然還直接來了一段迷惑操作。老實說,我是怎么都沒弄明白,這段列車上齋藤和緣的戲份到底有個什么意義?奇怪的彪中文,奇怪的緣列車外跑酷浪里個浪,然后齋藤大爺?shù)ㄒе鵁熗噹镒?,就跟認定這貨肯定會蕩回來似的。結(jié)果緣被抓,清朝方面出人來撈,于是緣沒事人一樣到達山上下令看“煙火”。所以,各位告訴我,這段到底拍來干嘛的?
另外一個私以為湊時長的就是刀狩阿張這貨,原作里京都篇后被招安的阿張基本就是個諧星,天天被齋藤各種冷眼懟還樂此不疲到處搜集情報??傻搅藙“鎿u身一變煙熏妝加長衣看著很時髦,居然還特么玩起無間道,這邊故意放情報坑齋藤,那邊拿到把新刀就要找緣干架。要作死,就貫徹到底咯?你是在示范自己哪怕投降也絕對不改初心的失敗案例嗎?
之后“赤壁”牛肉店(所以簡稱紅牛?)被炸,劍心和左之助兵分兩路救人,最逗的事情發(fā)生了,當左之助累成條狗似的趕到道場時,原作和番神對決的一幕居然沒有發(fā)生,為什么?因為特么來晚了!雖然我當時很想來一句“臥槽”,但細想一下,以劇版左之助的戰(zhàn)斗力還不被番神打成豬頭啊,所以貌似劇版這么處理是對的??稍偌毾胍幌挛也虐l(fā)現(xiàn)左之助這個角色在整個真人版系列中有多尷尬,由頭到尾他就不過是一個街頭打架的,最多也就是身體結(jié)實點,俗稱抗揍。雖然漫畫里他也一直在抗揍,但好歹作者還給他加了一段修煉劇情,讓他習(xí)得了空手系最強必殺技“二重極意”,但這玩意兒在真人版里直接就略過了,大概導(dǎo)演認為太過反物理了才刪的吧,但不對啊,你告訴我天翔龍閃不反物理?炎靈不反物理?牙突不反物理?沒有必殺技,導(dǎo)致他跟安慈一戰(zhàn)完全靠僥幸贏的。正所謂事不過三,你總不能讓他在赤手空拳毫無必殺技情況下面對有無敵鐵甲的番神,接著還繼續(xù)靠耍無賴贏了吧。
于是這般,在系列角色幾乎都有高光時刻的人誅篇,左之助這個頂著“男二”光環(huán)存在的家伙就徹底淪為了人肉沙包,被緣胖揍成那樣屬實悲催,關(guān)鍵是人家還沒動刀子,而你原作里論赤手空拳怕過誰?。ㄖ局拘勰欠N開掛了的不說)。之前還能撿個小BOSS秀一秀,這次就連最后沖進別墅那一段也充滿著莫名其妙的搞笑意味。對此只能說一句,左之助,你特么太慘了。
其實還有一個更慘的,那就是小屁孩彌彥,不過后來想想你要真讓這么個小屁孩干贏乙和那個瘋子也的確說不過去,于是乙和就提前退場了。結(jié)果緣那邊打手剩下三個,鯨波不用說肯定劍心上,那番神和八目呢(不記得名字的只要知道這貨在原作瘋狂COS“毒液”就行了)?我只能說導(dǎo)演編劇太特么能開腦洞了,因為沒辦法安排左之助干番神,于是讓齋藤上,結(jié)果番神就輸?shù)暮軕K了。畢竟齋藤大爺何等人物,私以為他就是劍心世界的一輝,只要不遇上篇章的最終BOSS,其他中BOSS哪怕再兇殘逼格再高都沒有好果子吃。這點當年作者自己都吐槽了好幾回,壓不住他啊,牙突·零式彈無虛發(fā)啊,輕則粉碎武器(你以為是雷神之錘?。?,重則腰身分離,也就志志雄那怪物能不當一回事。估計是這招太兇殘了,所以劇版也就對志志雄用過一次,其他情況下連出都沒必要出。
可原作齋藤是干八目的,所以劇版只能換人,結(jié)果萬萬沒想到居然會是蒼紫。又不得不說一句,雖然劇版和原作蒼紫找劍心死斗的動機都差不多,但相較起來,劇版的蒼紫莫名其妙的加了些瘋批的元素,這就直接導(dǎo)致靜心之后的蒼紫突然偉光正得令人感覺無比突兀。或許這就叫做大徹大悟吧,你作為御庭番眾最后一任首領(lǐng)立志消滅世間邪魔外道的動機是很充分的,原作里滅了外印那段對此也有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所以這次讓他對上同樣是邪魔外道的八目亦在情理之中。但蒼紫和齋藤屬于同一類設(shè)定,只要不跟劍心為敵,只要不干最終BOSS,那都是無敵的存在,所以打著打著就安排了一場他英勇救人的戲碼,然后光榮退場。反正我是怎么也沒想到最后干八目的人居然會是阿操,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原本拿著一把小太刀的阿操就算再能耐頂多使出回天劍舞初級版就很牛了,沒曾想最后她居然隨手撿起一把小鐮刀來了套回天劍舞六連。當時我心中只有一句話,左之助,你特么太慘了!
至于宗次郎意外客串就不說什么了,總覺得他要不是用劍鞘,就在場那幫人估計人家不用一分鐘就給全秒了都不成問題。其實最扯的是吳黑星那逗逼,明明一直是四神寸步不離的,可最后拿槍出去作死卻沒了那四個家伙,總不能說是被宗次郎一人干掉的吧。你們好歹也是四神啊,四打一,還特么是打一個拿著劍鞘的?丟不丟中國人的臉面??! 接下來說說重中之重,也就是緣和劍的孽緣,原作里緣和劍心總共有兩場戰(zhàn)斗,剛好對應(yīng)彼此兩種心態(tài)的轉(zhuǎn)變,可惜到了劇版兩場融成了一場,于是我們看到劍心一開始完全被緣壓著打,眼看都快不行的時候,突然劍心雄起反客為主,然后開始緣各種無力招架,最后以九頭龍閃加天翔龍閃的神奇組合技將緣KO。看過原作的人還多少能夠靠腦補來解釋這詭異的心理突變,但沒看過的人只能一臉懵逼,這特么演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個人以為,原作里關(guān)于劍心心態(tài)的轉(zhuǎn)變正好是以薰的假死作為分歧點,但劇版直接就給刪了,所以才導(dǎo)致這個怎么看都別扭的處理效果。其實關(guān)于薰假死這段,我也沒覺得原作的設(shè)置有多合理,記得當時民間流傳著兩套說法,一是作者真的想弄死薰,可那一話刊登后讀者瘋狂反對,不得已加了蒼紫神推理找補,二則是作者從一開始就想著讓薰假死。說實話,當年通過香港的動漫雜志看到薰被刺死的日文圖,我是相當震驚的,估計很多讀者也是同樣的感受,所以遭到強烈反對甚至是抗議絕對說得過去。
這里咱就特意放上圖,讓我們重新回憶起那一日被十字傷疤支配的恐懼吧。
但你再翻回漫畫之前的部分,無論是外印夜里偷盜尸體,還是阿張潛入別墅發(fā)現(xiàn)一堆資料后相當震驚(后來解釋說這是關(guān)于薰的詳細調(diào)查資料,估計連三圍數(shù)據(jù)都有),亦或者外印退場后偷偷告訴緣那玩意兒還好好保存在人偶里,并沒有被破壞,似乎都在暗示著薰的假尸體是一早就安排好了的。
可如果這一切都是緣計劃之中,那么新的問題就又來了,緣為什么要把事情搞得這么復(fù)雜,直接殺了或者學(xué)蒼紫所說,在劍心面前殺了不就行了嗎?難道是他奉行女性主義,對妹子都特別憐香惜玉?當然……不可能啦。為什么不殺薰,原作給出的解釋是緣年少時親眼目睹姐姐被殺,因此有了PTSD,所以殺不了妹子,甚至從薰的身上看到了姐姐的影子,那就更加殺不了,不僅如此后來還替她擋子彈。其實這些都說得過去,但問題是,難道緣一早就知道自己有PTSD,所以才不得已動用各種手段造了個假的來摧毀劍心?那他是什么時候知道的呢?總不會是當年殺死那個收留自己的日本華僑一家人時候知道的吧,不行,不能再說下去了,太特么有畫面感了。
不管原作這樣設(shè)置是否合理,但的確因為有了薰的假死,劍心徹底絕望,封閉內(nèi)心,不理會彌彥左之助和操等人的勸慰,卻在阿燕聲淚俱下的求救聲以及老岳父和白梅香的指引下終于找回仗劍救人的初心。于是,就有了和緣的第二戰(zhàn),并成功擊敗緣。
結(jié)果到了劇版,沒有假死我可以理解,因為的確太扯,但也沒有相應(yīng)的劇情能夠充分令劍心醒悟啊,緣的行為動機更是充滿各種迷惑。你可以說他繼續(xù)有PTSD,所以殺不了薰,可你既然沒有打算用假尸體重創(chuàng)劍心的意志,那么直接辦了劍心不就得了,何必綁架薰告知地點,讓劍心過來?為了在劍心面前殺死薰?你不是做不到嗎?而且最終戰(zhàn)激斗期間,薰連臉都沒露一下啊。所以到底是為了什么,僅僅是為了不被人打擾,跟劍心單挑?當然了,這時候或許有人會說,劇版的緣就是個神經(jīng)病,看看里面好幾個段落都在表現(xiàn)他的瘋批,所以根本沒有正常人的思維邏輯嘛。好,這招夠絕,如此一說也的確是合情合理了。
但劍心前一秒別打得滿地找牙,跪下后突然振作,局勢瞬間逆轉(zhuǎn)又是腫么一回事呢?說到底還是時長問題,相信如果有充足的資金分拍成兩部,第一部以劍心的失敗收尾,第二部再振作起來上島救人,效果絕對比現(xiàn)在這樣倉促收尾要好得多吧。
最后再說幾句,看完人誅篇我最大的感受居然是對追憶篇充滿了期待,雖然不少人對村花演巴很質(zhì)疑,什么大臉啦,氣質(zhì)完全不對啦,什么人家就是鄰家小妹之類的,但從預(yù)告片來看完全沒問題?;蛟S真是造型給加分太多了,也很考驗攝影的拍攝角度,關(guān)鍵是村花眼里是有戲的,一顰一笑都很有原作巴清冷的感覺。 至于為什么很期待,還有一個原因,私以為追憶篇的原作是作者處理得出色的篇章,而且篇幅剛剛好適合電影的體量,不需要刪減壓縮,更不需要魔改,只要照著拍出來,效果就指定不會差到哪里去。
另外,個人對動作場面倒是不用擔心,只希望能把文戲拍好了,畢竟那才是重點。不過從人誅篇中剪入的部分總給人一種OVA的即視感,雖然OVA是公認的神作,但我卻并不希望電影版仍舊照著OVA的方式來拍。
PS:說來不怕笑話,當年看完OVA后心情郁悶了好久,導(dǎo)致后來都不敢再看,最近鬼使神差找出OVA的配樂來聽,完全沉浸其中的結(jié)果就是小說寫著寫著莫名其妙讓女配角瘋狂立FLAG,要多慘有多慘那種,差點就收不住要把她給寫死了,真的只差一點啊。
這個系列已經(jīng)毫無疑問是史上最出色的日漫漫改作品了,在完美沖破次元壁的同時,還拍成了一部精彩的非華語武俠動作片。放在十年前第一部上映時,我是怎么都不會想到《浪客劍心》真人版能堅持下來,而且還呈現(xiàn)得那么好,不單只為過去,也為將來筑起了一道難以企及的漫改天花板。
我一直認為明治維新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的一段奇跡。近代,在未對舊社會已有架構(gòu)進行顛覆性摧毀的基礎(chǔ)上,能以自上而下的改革實現(xiàn)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國家成功轉(zhuǎn)型的,大概僅有日本一家。雖然,這離不開日本獨特的地理、文化、歷史條件,但不可忽視的還有維新志士們開明而堅定的改革意志,每每想到從前“巖倉使節(jié)團”的環(huán)球壯舉,都令我感動不已。不過,循序漸進的改革也注定了保守勢力的反撲必然會異常猛烈,如何一方面快速推動改革實現(xiàn),另一方面維護社會穩(wěn)定,極其考驗新生明治政府的執(zhí)政藝術(shù)。而“浪客劍心”故事要講的,其實就是在這個動蕩的時代里,執(zhí)法者與平民義士如何守護社會安定的故事。
無論是志志雄真實,還是雪代緣,以及系列中所有走向新社會對立面的角色,都離不開一個共同的身份——武士。一紙廢刀令抹殺掉了一個在千余年日本封建史中最舉足輕重的階層,讓從前吃領(lǐng)主俸祿,自幼習(xí)武的準軍事階級一夜間變成了農(nóng)民。這不但從現(xiàn)實層面,更從精神層面重創(chuàng)了他們。武士的價值,尊嚴,榮譽,乃至他們存在的意義都成了問號。促使反派們最終報復(fù)社會的導(dǎo)火索雖千差萬別,但都回避不了階級動蕩給他們帶來的全方位巨大落差。這份代價縱然粗暴殘忍,卻是舊日本邁向新時代必不可少的痛。
受傷害的個體不僅限于舊社會的擁護者,在維新運動中,倒幕派用來推翻幕府的工具其實還是武士。那些曾在暴風(fēng)驟雨中為新政權(quán)沖鋒陷陣的武士,或有如齋藤一般逆流而上,加入明治政府,在內(nèi)心虧欠中度過余生的;或如四乃森蒼紫般因勢而變,走上行俠仗義,鋤奸扶弱,用舊時代的技藝回報新社會的路;但更多的只能是隨波逐流,成為當權(quán)者用完即丟的棄子。
而劍心的下場最是唏噓。出身于“天誅”儈子手,成為令人心寒的幕末四人斬之一,轉(zhuǎn)眼之間,新世到來,歌舞升平,萬民慶賀,卻無人可知這盛世所有骯臟的代價都被施加在了劍心的身上,他只能默默背負舊時代的包袱,被回憶所困。劍心自然而然成了新時代落魄者們首選的報復(fù)對象,成為眾矢之的?;诖耍髡呓鑴π倪@個角色,寄托了一份理想化的期望。曾經(jīng)的殺手化身為善良的守護者,他仍活躍于暴風(fēng)驟雨的前沿,卻執(zhí)著地用一把不會傷人的逆刃踐行著不殺而服人的信念。劍心用這種方式融入著新社會,新社會也逐漸接納著他,在實現(xiàn)與沉重過往和解的同時,他也一步步翻開人生的下半篇,收獲來自新世的友情與愛。
《浪客劍心》并不回避社會劇變?yōu)槠渲忻煨€體帶來的傷痛,但無論時代怎么無情,其中仍有大量心存善念,心向光明的人們在奮力彌合分歧,撫慰受傷者的身心,才換來了今日之日本。這既是個體的偶然,也是集體的必然,更是島國之大幸。
作為系列故事時間線上真正的終點,本片的反派雪代緣還是單薄了點,遠比不上志志雄真實的形象豐滿,可見一個富有魅力的反派何其重要。而本片牽涉到了大量清國的內(nèi)容,但相關(guān)的演繹既不傳神,普通話也說不標準,著實是特別減分的一項。
“最終章”還有一部下集“追憶篇”,其實是整個故事的前傳,令人期待村花飾演的雪代巴會怎樣在劍心的傳奇人生中留下印記。
精彩,推薦,不收藏。
《浪客劍心》,我人生中第一部日漫,整二十年前,一個小學(xué)生每天下午上課前泡在書店,用了近一年時間,終于攢齊了全套口袋書。所以濾鏡也罷,五星還是要給的。
我在課桌上畫過無數(shù)次那個十字疤瞇瞇眼的紅頭發(fā)矮子,也和很多飯一樣喜歡高馬尾和阿巴,喜歡惠甚至阿操,就是不喜歡神谷薰?,F(xiàn)在回頭來分析,她其實承擔著女主的責(zé)任,劇情的義務(wù),在和月有限的著墨里,她必須成為劍心邁向新時代的那束光,于是她變成了一個符號,失去了鮮活,作為角色塑造來說是可惜的。
漫畫主時間線的浪客劍心有兩大特征:十字疤和逆刃刀。志志雄篇解釋了逆刃刀的由來,新的逆刃刀讓劍心守護新時代的愿望得到了友人的加持,師父再一次告訴劍心他所負的罪孽與劍術(shù)無關(guān),他拼盡全力打敗一個癲狂的幕末時代的幻影,勉強逃出了漫天大火的陰影。
而十字疤的由來,是他無數(shù)殺孽的縮影,也是他滿手鮮血的劊子手路上,平平無奇,卻又刻骨銘心的一頁。
兩道疤,三個人,兩段感情,都結(jié)局草草。
可以想像,在京都大火之后寫人誅篇,從各方面來說都略顯單薄了,所以和月特意設(shè)置了一個追憶篇來彌補人誅篇劇情上的不足。這一篇里,劍心在鋪天蓋地牽連甚廣的復(fù)仇行動中的有心無力,認為阿薰也因他而死更是給他致命一擊,于是他自暴自棄了,鎖了刀放逐自己。浪人村里雪代姐弟的父親、阿燕的哀求,其實都是豐富這篇的亮點。非??上щ娪岸己喕袅恕?/p>
本來按照我的想法,應(yīng)該是人誅篇拍到阿薰假死,追憶篇分別放在前后兩篇,萬萬沒想到追憶篇全篇放在了第二部,然后在第一部劍心講述回憶處給我們播放了一個經(jīng)典片段集錦……然后也沒有了重新振作,也沒有四位伙伴VS四神,更沒有阿緣和劍心前后兩次心境截然不同的對決。
那個面對阿緣無法邁出左腳的劍心去哪了?十字疤沒褪去,正是因為阿巴走后劍心一直活在負罪感里沒有釋懷呀。
還有電影里阿緣替阿薰擋了一槍那里,阿緣哭著捶地說“我想要守護的人、已經(jīng)……”我心里都幫他接上了那句情感的爆發(fā)“我想要守護的人,已經(jīng)被你搶走了??!”
我甚至都準備好眼淚了。萬萬沒想到,電影里沒喊出來。
Fine
另,我特別在意為什么要把阿巴那一道傷痕改成故意割的。
想要一部電影把原作的篇幅拍完確實犧牲很大,五姑娘也不知道是不是身體原因淪為了工具人,伊勢谷叔又被減戲份,劍心的伙伴們完全沒站起來,甚至給神木弟弟加戲(不愧是公司合伙人,磕到了)彌彥的成長也被略過。電影的重點是不是過于集中在tkr身上了呢?
這些都是遺憾吧。但想想我已經(jīng)擁有原作了,所以也并不顯得那么遺憾。
最后想說tkr老師事隔幾年,好像換了劍心的發(fā)聲方式?他的聲音我太熟了,導(dǎo)致我總覺得這回劍心說話略像《天皇的料理番》里的篤藏憨憨,有點跳戲。
其他的想到再寫吧,或者看完追憶篇。
嗚嗚 大家都滄桑了一點 但還是好燃好帥??!最強漫改 劍心yyds 終于在日本看了
又名浪客劍心之小舅子的復(fù)仇,谷垣健治的動作指導(dǎo),依然是最大的看點,整體設(shè)計很飄逸,土屋太鳳打得好帥,佐藤健又多了一部系列代表作。2012-2014年已經(jīng)連續(xù)看了三部浪客劍心電影版,今年又來兩部,幸好大家都沒老,主創(chuàng)沒老,演員沒老,依然颯爽少年、英姿不改。
劍心的大氣,雪代緣的凜冽,小操、宗次郎的仗義……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復(fù)仇之戰(zhàn)卻體現(xiàn)了人性最為光輝一面!人啊,要和禁錮自己的過去說再見才能突破自我設(shè)限才能更好地前行啊不是嗎?……SIFF2021天山電影院,影片結(jié)束后3次響起了掌聲,1次是電影結(jié)束時,1次是銀幕上導(dǎo)演大友啟史的名字出現(xiàn)時,1次是字幕全部放完時。
還是覺得雪代緣需要吳亦凡來演
劍心是將大和文化中的「菊與刀」美學(xué)詮釋最到位的漫畫之一了,這部人誅篇則一定程度上延續(xù)了這種美感。不僅動作設(shè)計、服化道、配樂全面水準在線,關(guān)于罪孽與仇恨的探討也較前作更深邃,尤其喜歡砂糖和神木的那場大戰(zhàn),讓我找回了第一部百人斬時的快感。另外說到劇透問題,對于看過那部神級ova的原著粉來說,這點點劇透絲毫沒有影響。
遠比不上志志雄真實 一個富有魅力的反派真的很重要 這一部故事的情節(jié)性歷史性都比較弱
SIFF新衡山。時間線上真正的終篇,以此作本屆上影節(jié)最后一部正合適。一貫出色的動作戲與全明星陣容之外,人誅篇自我和解的主題尤為突出。薰與巴的對位不僅影響著劍心,還漸漸傳遞到了緣,與其說是為追憶篇作鋪墊,不如說是承接了追憶篇的情感。也因此,強烈建議先看追憶再看人誅!
動作依然在線,故事格局小了,有點撐不住
偶像???
24th SSIF No.03@虹橋藝術(shù)中心。好看好看。放映完影院自發(fā)三波掌聲。我對追憶篇比較執(zhí)著,人誅篇隨緣,但看完算是遠超預(yù)期。動作設(shè)計一部好過一部,到這部說是達到了類型片最高水準也不為過,決戰(zhàn)的環(huán)境戰(zhàn)損真實豐富且與動作戲銜接一氣呵成。宗次郎出場跟劍心背靠背,《飛天》千呼萬喚終于響起的時候,簡直不要太燃。橋段笑點也不錯,因為有上海背景,每次三腳貓中文都集體笑場。左之助那句:你就是劍心的小舅子吧是最強笑點。村花39分鐘出場,巴的造型頭發(fā)放下來遮臉正好造就她的顏值巔峰。44分開始追憶的名場面被劇透了個底朝天。于是對一手明牌來為系列壓軸的追憶篇更添期待。
如果沒有谷垣健治......
文戲太潦草,就會架不起緋村劍心這個人物的悲劇性。被有些觀眾詬病的“面癱”,我倒覺得是一種斂眉、低首、闔目的、靜穆的佛面之相。我很喜歡按下暫停凝視這張臉。師匠比古清十郎點化劍心,“你的命不屬于你自己”,于是這個人,開始有了背著罪、為萬民而活的覺悟。他在沉思、點檢他的罪,也在告別他的罪。砂糖的身體語言,無論靜態(tài)、動態(tài)都很美,連衣袂在空氣中流動或定格時的線條,仿佛都得到了妥當?shù)陌才拧!咀钣徐`魂的一句臺詞,卻是打架最好看、還帶著表情管理的神木弟弟貢獻的:這是我第一次不用顧忌身后,放心的戰(zhàn)斗。
電影節(jié)首映。大家搶票看戲都不容易,有人被單位電話callin,隔壁妹子前40分鐘還在弄手機。也可能健的粉絲終究分不清“明治劍客”究竟有多少派為什么打個不休,20年前我也是瞎看,現(xiàn)在也只是好一些。我們的近代武人,有名有姓的是馬新貽張文祥霍元甲葉問,到虛構(gòu)的陳真柳白猿個人的敘事才多了些。東亞西化從日本開始,現(xiàn)代陣痛相似但無法同步,武士退隱/退休/退場則是特別的調(diào)子,無奈痛苦哀傷悲壯和煦平淡,分別由不同的角色來承擔。今天在大屏幕看才覺得,漫畫中的各種異人,既是自由的非寫實造型,也是象征冷熱兵器對撞的近代怪物(相對于哥斯拉那些現(xiàn)代怪物)。眼淚掉在炮手請求劍心殺掉自己那里。四海相助的梗在第三部更激動人心,這次倒有些重復(fù)了。既然劍心是大家的代表,那么看他坦蕩地去嘗試新生,會覺得更多的幸福(星霜就不要了吧
漏洞百出的人誅計劃,畫蛇添足的清政府,感覺像把所有熟人集中在一起打了場群架,亮點都集中在打戲上了。好在最終章是為了給追憶篇引流——作為我入坑的白月光,追憶篇千萬千萬不要拍砸拜托?。。??????
動作戲還是很厲害。以及,明顯感覺大獎滄桑了
要不是因為是劍心鐵粉,這部人誅篇在文戲、剪輯、節(jié)奏、表演等方面簡直是慘不忍睹。之所以還能打四星是因為:情懷加一星(這個真沒辦法),片方認真的制作(看得出是盡力了)加一星,精彩的武戲加一星(飛天響起的時候真是太燃了),以及,劍心最后向熏小姐伸出手時的那一幕加一星。盡管如此,依然期待追憶篇!
前半段確實拉跨,后半段也拉回了點分,但總體上不如前三部。時隔七年的續(xù)集,角色演員們不僅全部回歸,而且也沒怎么顯老,屬實出乎意料。小操、小薰、小巴,都是耐看型美女。男主角這次全程面癱,沒有靈氣,屬實不咋地。蒼紫被炸一下就下線了,齋藤一莫名其妙就逃出了埋伏。
雖然放火燒山、牢底坐穿,但是想對弟弟說,在牢里也不要放棄健身,您的肩膀手臂肌肉太好看了TAT……另外砂糖安定的好看,回憶里雪地雨夜的幾個場景可以稱得上是藝術(shù)性的美麗了www
【如果還沒看的話,建議一定要按the beginning→the final的順序看!】本體兩星+感情分兩星。劇情精簡了,刪掉了薰假死劍心一蹶不振那段(于是薰更加可有可無),可以說配角們無論從劇情還是戲份上都像是湊數(shù)的,只有劍心和雪代緣還行。但前半劍心的行為也挺成迷的,甚至像個面癱(美還是依然美的)。整部片節(jié)奏都有問題特松散,而且剪的稀爛。每次剛要燃起來就插慢戲,尤其最后vs雪代緣打到高潮突然插一段薰的美顏慢動作(并不美),直接把我看懵逼了。打戲質(zhì)量還是在線的,有爽到。另外閃回就把追憶篇的最重點幾幕都劇透完了…不知道片方是怎么想的。齋藤一大招終于用來打人了。蒼紫就是個笑話。莫名其妙給宗次郎加戲。左之助又廢又吵。薰就一純的花瓶有她沒她沒區(qū)別。小操打戲太帥了?。∧骨暗摹挨丹瑜胜椤蔽冶硎倦y受。
這樣簡單的劇情根本撐不到120分鐘,90分鐘還差不多,表演也一般,但我還是給了四星,因為什么,因為我是動作片愛好者唄。本片讓我不得不重新正視谷垣健治的水平,之前《肥龍過江》很拉跨,這次或許動作設(shè)計還沒達到頂級武術(shù)指導(dǎo)加雷斯埃文斯和他師傅甄子丹的功力,但已經(jīng)很接近了,能把劍戟對砍設(shè)計得這樣華麗的水平,全日本都找不出第二個。在現(xiàn)今的國產(chǎn)電影市場,已經(jīng)看不到武俠片的身影,浪客劍心以漫改大電影的形式發(fā)揮著武俠片的余熱,我在等一個《鏢人》或者《武道狂之詩》的大電影版。劍心,我們在追憶篇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