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并非穿越——《造物》二三語
看完PB新片《造物》后,忽然想起去年圣誕前夜曾在西門堂領了份《方舟》五周年特刊,把路德的部分看完了,審判達爾文那個版塊沒看(所謂戰(zhàn)爭只有妥協(xié)從來沒有終止么?),于是找出來翻了翻,我本人骨子里反感一切狂熱的、非此即彼的論調,不過還是有幾句可以摘錄出來,跟電影關系不大。
“與其說進化論是科學,不如說它是宗教?!?br>“進化科學很像一種宗教的理由是達爾文主義者企圖征服全世界的那種狂熱?!?br>“不論科學參加什么別的目標——宗教、政治、種族——之后,科學家本身必然沾上狂熱。”
CREATION中文片名翻譯成《造物弄人》不對,但卻相當具有諷刺性。電影選取在查爾斯·達爾文撰寫《物種起源》前后這段時期,他因為寫這本書遭遇到的精神折磨和家庭內部的障礙。電影沒有完整的故事線,而是充斥了大量的碎片,達爾文在現(xiàn)實、記憶、幻覺三重時空中穿梭,他的喃喃自語、他的懷疑、他的自我斗爭,他講述的一個個故事。
一切開始于他摯愛的長女安妮的死亡。安妮從一出生就被父親作為“類人猿”性質的實驗對象,達爾文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了女兒嬰幼兒時期成長的點滴情況,安妮從小接受了他的進化論教育和對生物學的興趣。并且由于她的進化論知識,她還與牧師起過沖突。在一次海灘旅程中,安妮不慎著涼,得了重病,達爾文將她帶去接受他所信賴的水療法,水療法沒有成功,安妮死去。達爾文陷入巨大的悲痛與自我罪疚中。因為他和他的妻子是近親結合,達爾文認為這造成了安妮的先天缺陷。電影中點出達爾文和他妻子結婚的目的是為了養(yǎng)育出優(yōu)越的后代(?),但這樁實驗因為安妮的死而破產(chǎn)了。達爾文進一步把罪責歸結到自己強行帶安妮去接受水療法,并且隔絕了妻子陪伴在女兒身邊的機會。深刻的負罪感和痛苦使他陷入了不正常的精神狀態(tài),在幻覺中死去的安妮仍不時出現(xiàn)在他的身邊,與他交談。宗教信仰的喪失亦使他無法從女兒的死亡中獲得安慰。精神上的不正常導致了身體也出現(xiàn)衰敗,他不能持續(xù)寫作《物種起源》。與此同時,約瑟夫胡克和赫胥黎又激烈地敦促他盡快完成《物種起源》,以徹底堅決地擊敗有神論者,摧毀宗教,殺死上帝。在家庭內部,曾與他志同道合的妻子由于安妮的死轉向了宗教,她對達爾文撰寫《物種起源》則抱著抵制與譴責的態(tài)度。曾經(jīng)是好友的牧師也與達爾文決裂。
電影中還穿插了兩段達爾文講述的故事,一段是英國人企圖通過對荒島原住民小孩的文明化,來彰顯基督的榮耀以使得這些未開化狀態(tài)下的原住民歸向基督信仰,但這項實驗可笑地破產(chǎn)了;第二段故事則是一只猩猩的命運,她從叢林來到倫敦動物園,最后得了肺病死亡,死亡前向喂養(yǎng)她的飼養(yǎng)員做了一個人類的安慰手勢,撫摸了他的臉。前一個故事顯得荒謬,后一個故事在達爾文的敘述中卻充滿了關懷和悲傷。這第二個故事也是安妮最喜歡聽的一個。
如同《美麗心靈》里走出瘋狂的約翰納什,達爾文最終也獲得了自我斗爭的勝利,恢復了意識上的清醒和肉體上的健康,寫完了《物種起源》這部影響巨大的進化論著作,在家庭內部,他也獲得了妻子的諒解和支持,子女們的親近,回復到了和諧的家庭氛圍中來,電影至此嘎然而止,沒有交代《物種起源》之后的命運,也沒有對科學與宗教之爭發(fā)表任何明確的觀點。看似乎這又是一部主旋律影片,但全片中處處充斥著一種黑色的、壓抑的情緒,無從宣泄的痛苦,其實全片到結尾時也未能夠解決達爾文所面臨的問題,并不單單是安妮的死亡所帶來的,還有他自身的懷疑,只不過被表現(xiàn)得很隱晦。
CREATION里已經(jīng)竭力避免去討論宗教與科學的沖突,它把焦點集中在了達爾文個人的精神掙扎上,并且還表達得語焉不詳,非?;煜?,這是一個人內心的沖突,脫離了大背景,如果觀眾看它會產(chǎn)生什么聯(lián)想,那也全是觀眾自己聯(lián)想出來的。關鍵(電影里提都沒提)在于,達爾文理論后來被政治化了(也可以說宗教化了——達爾文主義者),它成為了反基督的尖銳武器(而且絕對不是單純出于科學必須推翻宗教的目的)。達爾文一開始想必就意識到了這點。(在人類發(fā)展并不完善的情況下,達爾文主義的大流是災難性的,適者生存的理論為強權者創(chuàng)造了毫不羞恥的口號,道德上的障礙完全可以忽視了。)
電影中對神創(chuàng)論的直接駁斥幾乎沒有(至少我沒看到)。有趣的是達爾文的那兩次激烈的反駁,創(chuàng)造出如此多的生命只是為了讓它們死去?還有坐在凳子上對牧師說的那段話,把牧師給氣跑了……神創(chuàng)造出如此多的生命竟然只是為了讓它們死去?這是不義的,世間不存在一個不義的上帝,怎么能解釋上帝是這樣殘酷的,不能解釋,所以上帝不存在,只能以另一種方式去解釋,那就是自然選擇,優(yōu)勝劣汰。這根本不是從實證角度,只是從邏輯角度嘛。
另外,《美麗心靈》那片子我覺得人性的不是“意志終于獲勝”,而是意志終于被迫必須獲得世俗意義上的“勝利”,這樣的勝利也可以用dark triumph來形容。
2 ) 翻譯成傳很不貼切
去看這個電影其實很偶然。我總是覺得這樣的傳記型電影可能會很無聊。但是看過了之后覺得完全是錯誤的判斷。
首先這不能算個傳記電影。雖然講的是一個這樣重要的人物,但是電影里他是個平凡的丈夫,父親,經(jīng)歷著種種不幸,經(jīng)歷著種種誤解,經(jīng)歷著精神的折磨,和自己的角力。
我說這部電影是只有在英國能夠看到的,那種淡淡的調調,徐徐地敘述,隱忍的情感,波瀾不驚的故事。
我很喜歡影片里演員那種舞臺表演的張力,還有很多用畫面的晃動敘述的慌亂的情緒。還有精心設計的鏡頭,光線,細節(jié),都非常讓人回味。
影片里父女的感情的敘述非常奪目。那種愛到貪婪的唯一,那種非他無人的排異,那種知己的惺惺相犀。讓人不能不為之動容。
我最喜歡的情節(jié)是講述土著孩子的故事,動物園里的小猩猩的故事,還有治療疾病的那些情景。
總之吧,是部給人驚喜的電影。
3 ) 達爾文的愛與痛
為人夫,為人父,查爾斯-達爾文在女兒的死上與艾瑪有著深深的隔閡,儘管他們都彼此相愛,儘管他們都深深愛著自己的孩子。自責,悲痛,對女兒的愧疚。
身為科學家,身為一個曾是上帝子民的基督徒,他的內心有著多深深的矛盾,儘管他對於上帝的信仰流失殆盡。直到水療師和他談論到女兒,談及他的信仰,“你說從不在宗教中尋求慰藉,但是你有信仰嗎?除非你有信仰,否則世上的水都治不好你”。女兒病重接受水療,查爾斯屈膝跪在耶穌聖像面前,作如此告白:“先生,我屈膝在你面前,如果你能救我女兒,我將用餘生信仰你。”“如果你要帶一個人走,請帶我走,不要奪走她,她……她是個如此乖巧的姑娘,她……”然而上帝還是帶走了女兒,用女兒換餘生對上帝的信仰這樣一個交易沒有達成。信仰本身也是不可交易的。
艾瑪每日看著丈夫在和女兒對話,她眼中,對查爾斯來說,死去的女兒比活著的妻子及其他的孩子更要真實。死去的長女與查爾斯的對話,其實就是他和自己的對話,一步步深入自己的內心深處,對上帝信仰的疑慮,對真理的渴望,對人世間真情破碎的恐懼。所有的一切,使得二十年間他不敢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下來,越是接近真實的人就越恐懼。
在女兒離世的房間,查爾斯悲痛欲絕。他的哭聲讓我想起不久前自己的悲痛,眼眶中無法不飽含淚水。終於,艾瑪和回到了家的查爾斯展開了對話,一場激烈的爭吵……查爾斯走出了陰影,和妻子告解,內心的疑慮和痛楚,長女死後遊離于這個家的查爾斯重新敞開了心扉,重又和妻同床共枕,和孩子們漫步林間觀察動物、坐在壁爐前給他們講述真實的故事。一個男人,孤獨的男人,又找回了自己的角色:為人夫,為人父。
心靈上的釋然使得查爾斯恢復過來,拿起筆寫作,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出來。那也是他的長女所一直期待的,這樣一個無辜的女孩,是他和妻的結合導致了先天的缺陷。將書稿交給艾瑪,由她做決定。忐忑不安的查爾斯獨自在房間,當他醒來的時候找到艾瑪,艾瑪已經(jīng)將書稿裝好,決定出版。艾瑪一夜間讀完了這部書稿,儘管她說現(xiàn)在我們是共犯,但她已承認了丈夫的成就。
查爾斯有生之年,就已預料到自己理論的後果:赤裸裸的生存競爭。儘管學界眾說紛紜,然而每一個領域的先驅那個沒有自己的局限?眾多人對達爾文的批判不也證明了他的高度?當我們去掉理論表面厚重冰冷的外衣,去觸摸下面那顆溫熱跳動的心時,也才能真正理解,一個人在表述自我見解時的毫無保留是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氣!儘管他知道那個理論並不是那麼完善,那個理論甚至會導致信仰的流失,那個理論耗盡了畢生的心血而令人痛苦異常,但他不得不表述,這表述就是他生命的一部份,甚至重於他的生命!
生命是美麗而多彩的,著美麗多彩的生命表像背後,有著看似殘酷的生存法則,卻也有著人對之溫情脈脈的關注。當你選擇了一種角度,也就擁有了一種態(tài)度,客觀或是主觀,都有一個參考的標準,選擇了什麼,卻又是主觀的。所以這世上的道理千千萬,有時證悟,有時迷惑,又怎麼能說得清楚呢?超越所有對錯,是否有不對不錯的存在呢?
4 ) 從傳記了解偉人
突然想起了以前小時候看過的一部叫咪姆的動畫,講的是一個小小的咪姆帶著小主人公穿越到每個奇跡發(fā)生的年代,了解每個科學家的生平,很了不起的一個東西,可惜找不到了。
其實想來,我們那個70年代,其實并不缺精神層面上的東西,有很多很好的東西留下太多好的記憶,至少從這方面來說是充實的。
電影本身,說得是達爾文走出喪女之痛的故事,但感覺上拍得有點斷斷續(xù)續(xù),比如宗教,沒有用大量的筆墨來描寫這方面的沖突,其實原意應該是達爾文在女兒死后始終糾結于自己的觀點遭到天譴,和愛妻的對其的那一絲恨意。
在上帝至上的氛圍中長大,卻要去從事違背自己信仰的事,這樣的觀點深入下去,可能影片最后的和諧就無解了,那我們看到的達爾文就無法作為一個感性的父親和丈夫而存在,所以電影弱化了這段沖突,也始終給我有點偏柔弱的感覺。
有一本傳記叫《達爾文,他的女兒與演化論》,不知道影片是不是改編至此,單從介紹來看應該是,對自己來說,看過一點嚴復的《天演論》,但據(jù)說這東西帶著若干政治的見解在內從而有點偏離了《物種起源》的論點,多看書總是好的,但每一本都去看,會懶、會累,以后吧。
5 ) 生命之杯
分享臥軌的火車的單曲《魂斷記 (Sad,Infinite And Dazed)》://y.music.163.com/m/song/434659011/?userid=5352210&app_version=8.0.20(來自@網(wǎng)易云音樂)
該隱殺害兄弟亞伯分起因和經(jīng)過:
亞伯從事牧羊,該隱則務農(nóng)為生。(創(chuàng)世記4:2)后來,該隱和亞伯分別向耶和華獻上供物,當時他們也已長大成人了。亞伯是個牧羊人,他獻上“羊群中頭生的羊和羊的脂油”。 該隱所獻的是“地里出產(chǎn)的蔬菜”。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的發(fā)怒,變了臉色。
耶和華跟該隱說:“你為什么發(fā)怒呢?你為什么變了臉色呢?”上帝并沒有強迫該隱改弦易轍,因為該隱是有自由意志的。雖然這樣,耶和華卻毫不遲疑地向該隱指出,他放任的行徑可以導致什么后果。他警告該隱說:“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
雖然耶和華責備該隱,卻沒有認為他已無可救藥。剛好相反,上帝告訴該隱,他只要痛改前非就可以獲得獎賞;上帝也表示,該隱是能夠克服這個難題的。耶和華說:“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論到該隱充滿殺機的暴怒,上帝說:“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然而,該隱對上帝的勸告充耳不聞。他把亞伯帶到田間去,在那里把亞伯殺了。后來,耶和華問該隱,亞伯在哪里,該隱說:“我不知道!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該隱在殺死亞伯之前和之后,都不肯“行得好”。他寧愿讓罪操縱自己,結果被上帝逐出人類家庭聚居的地方,在大地上流浪。
(耶和華說:)“你做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里向我哀告。 “
“地開了口,從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現(xiàn)在你必從這地受咒詛。 ”
后來,上帝為該隱立一個“記號”,也許只是頒布一條嚴肅的命令,禁止人為亞伯報仇而殺害該隱。
6 ) 一個英雄猩猩,一個呻吟的靈魂
站在廣州的巴士上,世界越來越窄,領悟到地球村是擠出來的。像人們整天焦頭爛額卻還是擠不出時間,這個世界也擠不出真理。所以GOOGLE退出了中國,國人們說,不會留戀。偶爾聽說,有人跳樓了,人們感嘆世界太擠了吧。
于是乎,導演們把網(wǎng)線斷掉,開始拍戲。
電影里,猶如北島說,在一個沒有英雄的時代里面我只做一個人。達爾文甚至連人的身份也不敢奢求,在一個沒有人的時代里面他只管做猩猩。感謝導演,以免過于悲觀,這是一頭勇氣可嘉的猩猩。一方面是宗教的愚昧,無知,盲從。一方面是達爾文理論之科學的言之鑿鑿。達爾文在陷入這個基督教滲透直至骨髓的社會與虔誠的妻子的兩難當中,隨即被塑造成拯救宗教社會于水深火熱的英雄形象。在這里導演成了泥菩薩,激揚文字,指點江山,也許導演最終也是忘不了,自己玩的不過是成人疊積木游戲。所以 ,電影的達爾文差不多瘋了,面對各種壓力,女兒的死以及人生的虛無,達爾文用智慧知識偽裝下的靈魂顯得孤立無援。太太說,“你的靈魂病了?!?br>
一個英雄猩猩,一個呻吟的靈魂,為此,我也許可以原諒這一位導演。他也許是井底之蛙,但也算一只有點誠實的青蛙。
不過,你掐掉網(wǎng)線,拍下這樣一部電影,寫下的一段話,其實也是對全球化的一種藐視。因為不僅時間上的推移,物種沒有進化,空間上的改變,你還是找不到不失眠的理由。
井底之蛙可以自娛自樂,若不是來自于井外的強大膀臂,你就無法擺脫這樣的命運。
親情片……為啥每次看到這個夫妻檔都覺得是PB硬要去搭老婆的車……雖然這男人沒啥大前途,應該是個不錯的老公>< ……Jennifer Connelly年紀大了瘦了比以前好看了……
過猶不及
上課。
2010-02-15 看過。不適合當傳記看,后人自行發(fā)揮太多。整體編劇不錯,不少片斷細膩有趣。只是英國電影怎么拍都是一個味道(不是這個味道則十有八九是大爛片),有些膩。看完想看 The Origin of Species,電影里引用了不少優(yōu)美的章節(jié)。囧
鮮明的英國特色,性格演員+文學氣質。中段沉悶和瑣碎了點
偉人也是人。先驅不是那么好當?shù)摹?/p>
Connelly還是有個總是跟不存在的人講話的老公...Bettany還是跟小姑娘形影不離...還有好久不見的Ash~
4。5星 愛這畫面
歐洲的觀眾可有百分之四十多的人不相信達爾文進化論這回事!仔細想想,懸??!
你會相信這場關於進化論的狂想曲嗎?。
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的過程,偉人不容易;偉人也脆弱。。。
生命是美麗而多彩的,著美麗多彩的生命表像背後,有著看似殘酷的生存法則,卻也有著人對之溫情脈脈的關注。當你選擇了一種角度,也就擁有了一種態(tài)度,客觀或是主觀,都有一個參考的標準,選擇了什麼,卻又是主觀的。所以這世上的道理千千萬,有時證悟,有時迷惑,又怎麼能說得清楚呢?
Jennifer彈肖邦了!
do u have faith? 鋼琴曲非常不錯
【地面電視臺】MB,居然是部愛情片,片子看得我很糾結啊
分裂與重疊,現(xiàn)實與回憶,他的人生與她的人生。Bettany和Connelly的夫妻檔。
現(xiàn)在想想也許不新奇,但當時他是第一個提出來的~
在十七世紀對抗上帝那部著作產(chǎn)生的經(jīng)過以及孩子渴望被愛的心靈,水療法
逾越自我是最難的??吹搅诉_爾文如此感性的一面
達爾文,達爾文您信仰與理性、真愛與真相之間的苦苦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