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貪念的人 終究走向地獄
13宗罪的恐怖效果源于它的控制,像是這類的經典恐怖題材還有狙擊電話亭。與電話亭不同的是,13是源于被自己的貪念的控制。人們在不斷的期待著下一個任務是什么,在巨大的貪念面前人性的暴露。從片中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最初的懷疑,到不可思議,到猶豫,到樂趣,到自我英雄價值的實現(xiàn),再到恐懼,再到懺悔。主人公用他豐富的演技串聯(lián)整個劇情,拍案叫絕的是結尾,當弟弟和未婚妻遇到了同樣的誘惑截然不同的處理方法??催^這個電影深刻的明白了,天下沒有白來的午餐,巨大的誘惑的背后往往是更大的陷阱
2 ) 擺脫金錢奴役系統(tǒng),深層政府奴役計劃
資本主義金字塔型社會下,位于金字塔尖的占有絕大多數生產資料的“精英”們自比上帝操控世界。位于金字塔上層臺階的人為了自己不跌落不被擠下去會自發(fā)地設置階級壁壘阻礙下層人民跨越階級。位于金字塔尖的盎猶金融家族享盡了榮華富貴,處于極度無聊的狀態(tài)。此時拿底層人民和虛假概念所謂“中產階級”取樂成為了必然。他們每個人或想要養(yǎng)家糊口或想要功成名就富甲一方,金錢成為每個人都逃不過的中介之物,這使得金錢控制體系得以實現(xiàn)。毫無疑問,我們正處在一個被DS深層政府操控的世界之中。我們從奴隸社會直觀可見的勞動奴隸,變?yōu)榻疱X系統(tǒng)之下隱蔽的金融奴隸。怎樣擺脫金融奴役呢?或者說從DS深層政府的角度,怎樣能夠避免奴隸們覺醒反抗呢?在仍然需要奴隸勞動力的時期,盡量分裂分化奴隸們,讓他們不能團結形成凝聚力。在高度自動化不再需要很多奴隸勞動的時候,可以通過戰(zhàn)爭、病毒等方式滅絕他們減少奴隸數量。理想狀態(tài)下:消滅家庭,消滅主體民族,社會化撫養(yǎng)混血人,凱勒奇計劃。如此這般,金字塔尖可以高枕無憂了。
寶馬男:受奴役的不僅是貧困的底層人民,所謂富裕的“中產階級”也是參加游戲被玩弄的奴隸,它們隨時可能跌落成貧困的底層。
男主父親:成功完成13個挑戰(zhàn)的贏家溫拿,從他晚年的境遇與自殺阻止兒子完成挑戰(zhàn)來看,他不希望兒子也成為他一樣的失去人性的惡魔??咳钡纶A來的成功只是一時,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報應遲早到來。
最后的警察說他也只是個員工:隱喻打電話的人(DS深層政府)是一個超越國家概念的金融家族聯(lián)合體。(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鈴聲《Entry of the Gladiators》,隱喻每個參加游戲的人都是供金字塔尖取樂的玩具。
3 ) 【13駭人游戲】——偽善人性的脫變,負疚快感的累積
一場游戲亦如人生的寫照,一次冒險經歷的是人格的蛻變。
人人都有性格缺陷,人心終有暗面,影片里的人都只不過代表著一種象征,每一個游戲體驗也都有所喻指,很多人都在做下錯事的時候宣稱自己沒得選擇。但事實是我們從來不缺少選擇。人們常常會被一種錯覺誤導:“即便我不這么做,別人也會這么做”。于是乎每個人看待“傷害以及被傷害”變得越來越冷漠。男主是一個集道德與人性于一身的理想主義的普通人化身,沒有那么完美又堅定的道德原則。說他理想主義因為在他身上,是非對錯最終戰(zhàn)勝了人性的弱點。
游戲的幕后操縱者終究沒有露面,傀儡警察只是對國家機器的一次小小嘲諷。游戲高層隱喻的便是我們身處的這個金錢至上、人情味淡薄的消費主義社會?,F(xiàn)實中,社會跟我們玩著同樣的游戲,那些不易覺察的微妙互動,一旦以規(guī)則鮮明的游戲形式呈現(xiàn),一個“任何人都能被誘使成為惡魔”的主題,彰顯了偽善面皮下人性的丑惡面,其中的不堪一目了然,誠然,影片仍然留有光明的尾巴,將從善從惡的選擇權交還給了真正善良的人。
4 ) 劇本不錯,拍的一般。
劇本不錯,足夠血腥,只可惜這個題材太薄了,有些立不住,正常1-13個任務從吃死蒼蠅、弄哭小孩到惡搞訂婚宴,為了錢可以完成;但后來升級到鋼絲斷頭、殺死親人這種變態(tài)任務就完全不在一個維度里啦,導演想揭露金錢能撼動人性的現(xiàn)實,卻恰恰沒有把觀眾帶進去,反倒讓人覺得太扯了,加上演員的平庸表現(xiàn),使得影片整體都一般!
5 ) 邪惡了,我相信所有人都能通關,結局不過是在安慰人而已!
報酬多少只是個象征。
你不會為了6000吃蒼蠅,但如果報酬是讓你當皇帝呢?
不要被600W局限住思維。
我覺的,所有人都可以輕松到第十二關,只要報酬是你所必需要的!比如,給你永生+無敵+所有女孩子的愛+全宇宙的主管+++++++++呢?如果你還不動心,那也是說明報酬還不夠。。。
就算是第13關,我懷疑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難,這個電影后面不夠虐心,比如,那個組織告訴他的2位親人,必須有一個被另一個殺,不然全家全死,或者人類全死,或者所有生物全部慘慘慘慘的死,你是不是就會去完成第13項?或者,犧牲自己,讓另一個人完成第13項?但不管誰完成,游戲組織者都勝利了
哈哈,隨便說說,哲學倫理的一些東西,一直是沒有絕對答案的
6 ) 消費社會的殘酷游戲
2007年,我還在念大學,一部泰國電影《13駭人游戲》把我駭得不輕。作為亞洲出品,這部看劇情簡介一點也不恐怖的恐怖片卓爾不群,既不照搬島國無節(jié)操的變態(tài)惡心,也不拘泥亞洲人熱衷的鬼神宗教題材,專注于普通人的陰暗面做文章,主旨是通過將拜金主義極度放大,構成荒謬的游戲局面,深入淺出,直指金錢社會對人性的腐蝕,由于對泰版印象深刻,美版給我的沖擊力因邊際效應遞減而沒有那么強烈,但仍屬于一部佳作。片中最點睛的臺詞由一個戲份很少的目擊者說出:“任何人都能被誘使成為惡魔”,這和泰版一脈相承。美版很強調的一點是,游戲誘人入套、使人迷失初衷的秘訣,實乃現(xiàn)實中的商品銷售技巧。
和泰版一樣,游戲的幕后操縱者沒有露面,“地獄男爵”扮演的警察只是個小傀儡。游戲高層隱喻的是我們身處的這個金錢至上、人情味淡薄的消費主義社會?,F(xiàn)實中,社會跟我們玩著同樣的游戲,那些不易覺察的微妙互動,一旦以規(guī)則鮮明的游戲形式呈現(xiàn),其中的齷齪便一目了然。比如付出與收獲的不等價,拍死蒼蠅就能有1000的報酬,猶如初次消費的大讓利,照這么算,吃蒼蠅怎么也得給個10萬,要挑戰(zhàn)司法,最起碼要得到蓋茨比的身家才公平。原本對參加者有利的游戲,不知不覺轉變成不公平交易,還限于霸王條款無法退出——注意霸王條款并非一開始就聲明,豈不是“最終解釋權歸XX所有”。
隨著游戲進展,操縱者一面不時給出甜頭,某幾關任務簡單到舉手之勞,一面又不斷施加壓力,比如突然揭露出另一位游戲者,巴掌與甜豆并行,乃是商家維持長期客戶的典型伎倆。電話里的聲音指責主角“太在乎別人怎么看你”,意在說要賺錢,只能不要臉。而主角偏偏是個很要臉的人,要臉到業(yè)績飆升都會被公司開除,所以只能從金錢動因上反復刺激他,不斷強調失敗的慘痛和勝利的美景,直到他為了妻子的幸福破壞婚禮現(xiàn)場,踏進一個因果顛倒的滑稽怪圈里。其弟弟是智障,更容易被洗腦,一邊聲明要送結婚禮物,一邊拔刀刺向哥哥,多矛盾,多荒唐,可想想那些盲目瘋狂的消費者,不也被這樣本末倒置的邏輯主宰著。
美版的游戲內容從泰版大幅修改,主要為了適應美國國情,以及一些更具美國特色的罪案。泰版在口味上更重,有吃屎等情節(jié),美版當然舍棄,但絞殺機車黨那場戲太贊,情緒上的諷刺意味極佳,給人極大的負疚快感(guilty pleasure,明知不對卻很享受),估計導演實在舍不得換掉。主角的性格蛻變也是一個負疚快感逐步累積的過程,一開始全看在錢的份上,搶咖啡后開始生出成就感,到切割手臂、暴打同學哥哥、大鬧俱樂部,越發(fā)樂在其中,邪惡因子被一步步釋放,好在最后關頭仍是人性戰(zhàn)勝。大銀幕倡導積極向上,主角雖罪無可恕,妻子仍得到救贖,光明尾巴留出希望,縱然魔鬼的推銷技巧無與倫比,但是否入套,仍取決于當事者的選擇。乍聽到那嘉年華般的手機鈴聲響起,你是心驚肉跳,還是興奮不已呢?(文/方聿南)
7 ) 這算是我見過的最無腦的一部電影
首先我要表示幕后主使真乃神通廣大,麻痹的任何地方都能放上一個攝像頭,什么情況下都能掌握豬腳的動向,我是看見上帝了嗎?
其次我要說的是這些個幕后黑手相當的無聊,錢多了沒地方花才搞出了這么個2b游戲,以摧毀別人的生活為樂。好吧我們先假定他們確實有這么無聊,這里就需要黑手們有以下幾個條件了。
第一,必須要有錢,而且是很多錢,不然發(fā)不出工資和獎金。這個片中沒有詳細說明黑手們是干什么的,所以我們暫時先無視他。
第二,必須要有權,很大很大的權,不然怎么壓的下這么多的惡性事件。以一個警察局長的能量就能搞定這么多的惡性事件?毀尸滅跡毫無痕跡?并且持續(xù)了這么多年都沒有哪個智商超過80的人發(fā)現(xiàn)這些事?我表示我風中凌亂了,直接給導演和編劇跪了有木有。用鋼絲直接虐殺掉十幾人,這種事發(fā)生在大馬路上并且居然能夠被黑手boss們強行壓住不讓其他人知道。。。。。。我吐了。。。。。。
第三,組織十分龐大,非常多的員工為了他們的惡趣味而辛苦工作,護士美女,面具司機等等不一而足,有搞電子網絡方便boss們收看現(xiàn)場直播的,有辛辛苦苦收集情報發(fā)現(xiàn)哪里有死人可以用來玩的,還有負責誘惑別人給錢切手的談判專家。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現(xiàn)代,連你隨地大小便都有可能被拍下再放上微博的危險世界里居然有這么一個龐大無敵的黑手娛樂有限公司,然后我們這群屁民們居然還被蒙在鼓里?上帝啊?。?!上帝顯靈了?。?!
最后我要說的是這群黑手還真是會找人呢,爸爸贏了后找兩個兒子,兒子們自相殘殺完了找兒媳婦,我覺得這不是黑手,必須是他們家的仇人!而且我覺得等到幾十年后他孩子長大了還會誘惑他孩子玩這游戲,不家破人亡不舒服斯基~~~
邏輯堵塞,智商捉雞的地方徹底貫徹了整部影片。導演在你面前說老子就是要這么拍你tm的來咬我啊,居然還有人喜歡這種無腦拍,這尼瑪的是在玩我嗎?
友情忠告,沒看這片子的人最好別看,說句老實話我真的被惡心到了,實在是想不出這片子到底有什么存在的意義。
資本主義金字塔型社會下,位于金字塔尖的占有絕大多數生產資料的“精英”們自比上帝操控世界。位于金字塔尖的盎猶金融家族享盡榮華富貴,處于極度無聊狀態(tài)。此時拿底層人民和虛假概念“中產階級”取樂成為了必然。他們或想要養(yǎng)家糊口或想要功成名就富甲一方,金錢成為每個人都逃不過的中介之物,這使得金錢控制體系得以實現(xiàn)。毫無疑問,我們正處在一個被DS深層政府操控的世界之中。我們從奴隸社會直觀可見的勞動奴隸,變?yōu)榻疱X系統(tǒng)之下隱蔽的金融奴隸。怎樣擺脫金融奴役?或者從DS深層政府的角度,怎樣能夠避免奴隸們覺醒反抗呢?在仍然需要勞動力的時期,盡量分裂分化奴隸們,讓他們不能團結形成凝聚力。在高度自動化不再需要很多奴隸勞動的時期,通過戰(zhàn)爭、病毒等方式滅絕他們。理想狀態(tài)下:消滅家庭,消滅主體民族,社會化撫養(yǎng)混血人,凱勒奇計劃。
結局這么光明不幸福?。?/p>
一家子腦殘
《鷹眼》+《殺無赦》的延伸版,主角仍是被欲望支配、被第三人控制的人,還比較刺激和血腥,只可惜結局萎了
有 電鋸 的 感覺,殺人真人秀。4月18號美國上映,19號中國看完盜版。
玩游戲已經過時了,當然如果能玩的無懈可擊也牛,可惜作為翻拍片沒有任何新意可惜了
這是一場很多人都無法抗拒的游戲。
劇情進展的還是不錯的,懸念迭出。
比原版刻意而劣質,十三個游戲乏味無趣多矣。所以看了兩遍都還沒什么深刻的印象。。。
雖然我覺得泰國那個版本也就中上的水平,不過對比今年這個版本原版就顯得好得多了----吃shi還是比吃蒼蠅來得有沖擊力的多啊╮(╯▽╰)╭
雖然沒有泰國風格那種味道,但是拍的完成度還是不錯的。
這種類型片就是永遠就揪不出幕后黑手。
劇本為王
美版的制作與許多情節(jié)上的處理要比泰版強太多。由警察取代的探究真相的線,另一玩家參與的提前預告,男主性格的轉變及由此延伸出的游戲的意義……對結局的改變也是美國價值觀的一種體現(xiàn),雖然是個HE,但至少保留了兩個轉折,是能讓人接受的。
絕對值得一看,設置夠巧妙與泰國版劇情相似但風格不同,美國版本更好萊塢,節(jié)奏緊湊,視聽語言嫻熟扎實,情緒積累夠充分和濃烈,但是泰國版本結尾夠殘酷。
眼看就要家破人亡,有人提出玩一個游戲就能獲得巨大獎金,從大四一只蒼蠅開始。這種游戲一般最后以殺戮和男主角人性萌發(fā)作為結尾。可惜后邊的陰謀論比我猜想的要小一點,如果這個組織是由他弟弟發(fā)起的就更有意思了。
所以別跟我說什么錢不是萬能的,錢買不到所有之類的屁話!
有點意思
看過泰國版,所以只能4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