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會被這個小機器人打動。
在《懷舊者》中,父親對死去兒子念念不忘,繼而做出了機器人來替代兒子,將所有對兒子的感情傾注到這一機器上。
在影片大的背景下,在末世反烏托邦所描繪的世界觀里,現(xiàn)代科學不斷走入人的視野,在未來與傳統(tǒng)的辯論之中,部分中產(chǎn)階級仍舊追求器物上的古典主義。這與影片中19世紀初的風格相類似,在影片中營造出了另一種對于時代或風格的懷舊。
當父親戴上眼鏡,眼前只留下如泡沫般美好的幻象時,自己與「兒子」正在相處的這段時光便是舊時光中最美的那一束。同樣,在男孩手指按下記憶清除時,它同樣要保留的也是自己與父親最親密的那段時光。
記:影片一開始,父子倆坐在桌前下象棋,田園詩般的溫馨溢出屏幕。 父親在棋盤上教兒子:“保護你最珍視的東西。”
但當父親將手靠上眼鏡,反烏托邦的世界飛速閃過,我們突然意識到:眼前的美好不是真實的。
父親迅速起身、告別男孩,踉蹌地走出房子。鏡頭里是男孩依戀的臉孔。
空無一人的家里,男孩站在墻邊,望著自己的照片出神。他伸出手觸碰,又是一陣藍紫色調的恍惚。
真相 & 真實
走在路上的父親不小心撞到一個橫沖直撞的陌生人。
沒有禮貌和道歉,陌生人暴力地奪走了父親的眼鏡。
失去眼鏡的父親,焦急地來到黑市。
穿著如乞丐的老板,遞給他一副被軍隊淘汰的二手貨,并且熟練地囑咐他“記得刷機”。
當父親戴上眼鏡后,眼前的老板一改頹廢,換上了一身精致西裝,十分優(yōu)雅。
由此,二人皆是不同意義上的懷舊者。
在關于過去與未來的命題下,似乎一件事、一個物品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回溯、可以凝望,像是片中的眼鏡,溝通了兩個世界,借由回到過去。
那我們呢?
你是否在某個時刻也很想回到過去,也很想戴著一副烏托邦眼鏡,抵消生活中的不開心。
理性的人也許會說那是想象,想象又不是真實。但是想象,它也是屬于我們腦中的另一種生活啊。
科幻短片《懷舊者》是一個關于愛與延續(xù)的故事,它也描述了親情中最美好的舊時光!
關于虛擬與現(xiàn)實的科幻暢想,關于哲學對世界與人心的深層探討,到底什么是真的?
——母愛和父愛永遠都是!
《懷舊者》作為一部17分鐘的短片,于2014年上映。該片上映六年后,豆瓣仍僅有兩千多人標記。
該片講述了一對父“子”之間關于愛與延續(xù)的故事,并穿插著兩個對比度極大的空間,一個是上世紀宮廷的絢爛,一個是蒸汽朋克的黑暗。
所謂蒸汽朋克,一開始是由蒸汽steam和朋克punk兩個詞組成。二者分別代表了以蒸汽機作為動力的大型機械與非主流的邊緣文化。以蒸汽朋克沾邊的作品往往依靠某種新技術,如通過新材料、新交通工具等方式,展現(xiàn)一個平行于19世紀西方世界的架空世界觀,借此來營造它的虛構和懷舊等特點。但注意,這里說的懷舊,大部分指維多利亞時代所追求的古典主義元素,這與影片的“懷舊”即相關聯(lián),又有所區(qū)分。
在這兩種差異性很大的空間之中,影片將原本生與死之間的隔閡烙刻地更加深刻,但也借助這兩種看似差異大的空間,又將二者距離拉近,在短短17分鐘,將人物和線索刻畫地十分細膩。
影片一開始,父子倆坐在桌前下象棋,田園詩般的溫馨溢出屏幕,讓人幻想這是一部與《小婦人》時代風格相似的影片。
但當父親將手靠上眼鏡,另一處充滿科技與蒸汽朋克的時空飛速閃過時,我們突然意識到眼前的美好不一定是真實。
父親迅速告別男孩,身子踉蹌地走在莊園里。這時,世界再次出現(xiàn)“斷片”, 眼前是持續(xù)了幾秒后飛速閃過帶有僵硬尺度的蒸汽時代,原本由鏡片投射出的烏托邦世界再次被顛覆。
另一邊,男孩站在墻邊,望著自己的照片出神。他伸出手觸碰,又是一陣藍紫色調的恍惚。
幻想與真實在不停地交疊,走在路上的父親身體越發(fā)失去平衡。他不小心撞到一個野蠻人,在爭執(zhí)中被其搶走了眼鏡。為此,父親再次去尋找眼鏡的替代品。
他來到一家店鋪,穿著如乞丐般襤褸的老板遞給了他一副眼鏡。
當他戴上后,眼前的老板穿著西裝,十分優(yōu)雅。(眼鏡在片中作為溝通兩個世界的鏈接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戴上眼鏡,父親才能看到光艷的世界,摘下即是真實、黑暗的世界。)
此時,影片的另一危機到來。兩個視覺上的巨人逮住了父親,并用電棒將其摔倒在地,父親一時動彈不得,趴在地上。但就在這時,兒子出現(xiàn)了。在這一時空下,我們看到原本有著可愛肉體的兒子居然是一個機器人,他發(fā)出機械振鳴版的聲音叫著:“爸爸?!?/p>
在孩子眼里,對面的兩個壞蛋穿著軍人的服裝。他們嬉笑著、挑釁著,繼而將孩子打倒在地。孩子趴在地上,奄奄一息,它看到了鏡中的自己,原來自己與照片不同,自己只是個機器。它開始回憶,想起了之前的種種。它體內機器的戰(zhàn)斗因素突然覺醒,將兩個民兵撂倒在地。
接下來,是屬于兩個人的安靜。二人目視著彼此,雙方都沒有講話,最后兒子先離開了這里。在兒子轉身前,父親再次戴上了眼鏡。
當父親找到兒子時,兒子懷里抱著那張墻上掛著的真正兒子的照片。
二人相擁而泣,兒子用手將父親的眼鏡摘了下來,它想讓父親接受現(xiàn)實。眼前有著可愛肉體的兒子變成了一具機器人,父親閉上了雙眼。他不能接受,他相信兒子依舊還活著,只是,那是視覺上存活罷了。
兒子讀懂了父親的眼神,將自己的手指按向了自己身體最深處的按鈕,清除了這段記憶。
兒子再次睜開眼睛,依舊是溫馨的場景。兒子望向眼前的父親,疑惑地問道:“爸爸,你為什么哭了?”
全片結束。
相信很多純真的人會被故事打動。在《懷舊者》中,父親對死去兒子念念不忘,繼而做出了機器人來替代兒子,將所有對兒子的感情傾注到這一機器上。聽起來讓人想到《吾棲之膚》的驚悚感,但電影中如此執(zhí)拗的愛的延續(xù)正是父愛的某種表達。
在影片結束時,有一瞬間讓人回想到開頭二人在下象棋時的場景。到頭看來,或許整個影片也是一場博弈、或是一場游戲。像是后現(xiàn)代主義時期的拼湊美學,將游戲、夢境、現(xiàn)實、未來都拼湊了起來,影片也是通過游戲的方式將兩個時空的生與死拼湊起來,最后給我們呈現(xiàn)出了一個完整的世界。
在影片大的背景下,在蒸汽朋克所描繪的世界觀里,現(xiàn)代科學不斷走入人的視野,在未來與傳統(tǒng)的辯論之中,部分中產(chǎn)階級仍舊追求器物上的古典主義。這與影片中19世紀初的風格相類似,在影片中營造出了另一種對于時代或風格的懷舊。當父親戴上眼鏡,眼前只留下如泡沫般美好的幻象時,自己與“兒子”正在相處的這段時光便是舊時光中最美的那一束。同樣,在男孩手指按下記憶清除時,它同樣要保留的也是自己與父親最親密的那段時光。由此,二人皆是不同意義上的懷舊者。
在龐大的電影光譜里,關于過去回憶的電影數(shù)不勝數(shù)?!肚闀防锿高^一封信來傳遞兩個時空下愛情的接續(xù)。在過年檔為人熟知的《乘風破浪》也借助穿越的元素來體會父母當年的愛戀。在關于過去與未來的命題下,似乎一件事、一個物品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回溯、可以凝望。像是片中的眼鏡,溝通了兩個世界,借由回到過去。
那我們呢。你是否在某個時刻也很想回到過去,也很想戴著一副烏托邦眼鏡將生活中的不開心抵消。理性的人也許會說那是想象,想象又不是真實。但是想象,它也是屬于我們腦中的另一種生活啊。
回憶、想象、與現(xiàn)實,你此刻正處在哪個時空?
其實這是視覺傳播原理的一次作業(yè),還是決定碼出來。本文為個人觀點,如有其他觀點或見解,歡迎留言。
懷舊者是一部賽博朋克風格的短片,片中的現(xiàn)實世界是一片廢墟,破敗,臟亂,秩序混亂,在這樣的科技發(fā)達現(xiàn)實卻是狼藉的環(huán)境中,人們通過虛擬世界去尋找一個烏托邦。與前段時間上映的斯皮爾伯格的頭號玩家一樣,VR技術是一個爭議核心,焦點在于VR建構的一個虛擬世界對現(xiàn)實的排擠。
頭號玩家號召回歸現(xiàn)實,有不少網(wǎng)友提出,表面上號召回歸現(xiàn)實,卻一直在描繪虛擬世界的美好。這其實無可非議VR技術的普及是一個歷史的趨勢和潮流,即使不表現(xiàn)虛擬世界,也無法阻止這個歷史進程。
我們應該怎樣去看待這個現(xiàn)實與虛擬之間的關系呢?
賽博朋克的意識形態(tài)下的烏托邦
我們總是會去想象未來的面貌,賽博朋克是其中的一種“流派”。這種流派作為一種視覺上的意識形態(tài),通過固定的視覺表征來表達著某種觀念。這些表征建構起一種未來世界的可能樣貌:經(jīng)濟凋敝,資本集中,階級分化,政治寡頭,人口爆炸,秩序混亂,人人自危。
只有科技一直前進,所帶來的,也不過是一片科技的廢墟。科技的廢墟,人的精神也如同廢墟,人們需要一個虛擬的烏托邦。
VR帶給我們的是什么?虛假還是真實?
視覺,聽覺,觸覺,沒有VR辦不到的,VR給我們的是一個感官世界。
柏拉圖的洞穴隱喻揭示出,我們所認知的世界,是我們的感官世界,而不是客觀世界。囚徒認為洞穴中就是世界,他們認為洞穴中的就是真實,而洞穴外的一切都是虛假的,是來自于他們在洞穴中所形成的認知。
但事實上,洞穴外部才是我們所認為的真實的世界,這個認知來自于我們洞穴外部的認知。我認為,人是無法觸及真正的現(xiàn)實的,或許這個觀點有點古怪,但是我認為,每個人都生活在洞穴中,這個洞穴就是我們的感知世界。我們的感知世界是有限的,只是根據(jù)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感來建構的。我們只能通過我們能接觸到的世界來對真實進行定義。我們認為VR是真實或者虛假,都是我們在原本的洞穴中的認知,實際上是帶有一些經(jīng)驗主義色彩的。但是這種經(jīng)驗,在我們走出洞穴之后,可能就不是“正確”的了,洞穴外的世界,又被重新定義為真實。
人永遠地生活在洞穴中,洞穴之外是地球,地球之外,是太陽系,銀河系,宇宙,人的認知是不斷擴展的,除了空間上的擴展,還有時間上的擴展,感觀上的擴展。后工業(yè)社會中,技術或許會超越人類本身,媒體已經(jīng)漸漸超越現(xiàn)實,而去帶給我們一個超現(xiàn)實的感官世界。
全息投影讓我們覺得眼見不一定為實,VR又讓我們覺得所感不一定為實,這個瞬間被定義的真實下一秒就分崩離析。我們現(xiàn)在所認為的VR幻境或許以后也會被我們定義為真實。
一個事物在其新興的階段,我們不應也不用急于批判。就像懷舊者中的孩子,在清楚記憶前夕,摘掉了爸爸的眼鏡,讓他看到真實的作為機器人的自己,又為他戴上眼鏡,說出自己對爸爸的愛,他或許想表達,無論是是現(xiàn)實還是虛擬,他對爸爸的愛都是真實吧。
對于真實,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斷。無論是現(xiàn)實還是虛擬,世人所認為真實或虛幻,所感之物,我將它定義為真實。
如何對待虛擬世界?
懷舊者中,制造虛擬的VR眼鏡是禁忌之物,至少是在行政上進行了管制,就像毒品一樣,被稱作是反叛的年輕人的玩意兒。與之不同的是,頭號玩家卻是全民虛擬,但是兩部賽博朋克影片中,都對虛擬世界懷著一種曖昧的態(tài)度,頭號玩家享受虛擬,號召回歸現(xiàn)實,懷舊者沉溺虛擬,逃避現(xiàn)實,實際上都透露著對美好虛擬世界的憧憬。
無論是回歸現(xiàn)實還是逃避現(xiàn)實,虛擬世界就如同禁果一樣吸引著我們,或許這個禁果能夠給我們開啟一個新的世界呢?但是無法否認的是,現(xiàn)實與虛擬的張力會在很長一段時間持續(xù)下去。
現(xiàn)實還是虛擬?你怎么選擇?
--我選擇紙片人謝謝。
本文首發(fā)于驢蛋蛋的部屋,歡迎電影愛好者關我的公眾號,一起交流電影
《懷舊者》作為一則電影短片,不像其他常規(guī)篇幅電影甚至系列電影那樣將設定細節(jié)鋪陳得面面俱到,在短短18分鐘的篇幅里,敘述被壓縮,沖突被匯集,快速切換的場景將電影想要表達的核心清晰托 出。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科技與人到底會走向何方?對于沒有唯一解答的短片,它的一切設定、細 節(jié)、內涵全都聽憑觀眾解讀,而對我來說,故事是這樣的:
白日平凡又溫馨,父與子穿著傳統(tǒng)的服裝,慢悠悠下著棋。但是復古場景中不斷閃現(xiàn)的未來時科幻剪影預示著假象的搖搖欲墜。父親決定出門更換眼鏡——讓他沉浸在舊生活中的眼鏡。這一路上,真實 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畫面交疊出現(xiàn),影片開頭營造的烏托邦被剝開偽裝,原來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未來科技世代,霓虹閃爍,不見天光,而父親則是一位生活在貧民窟、衣著襤褸的落魄男子,他購買眼鏡的地方是不被掌權政府所容許的地下交易場所,新眼鏡來自一位剛被“衛(wèi)兵”擊斃的、同樣沉溺虛擬世界的“反叛者”。此時,衛(wèi)兵殺到,父親被攻擊,一直被告誡“不許出門”的兒子聞訊趕來——一個被組裝至軍隊攻擊級別 的機器人。被擊倒后趴在污水邊的兒子看到了自己的臉,發(fā)現(xiàn)了真實世界的樣子,進入防衛(wèi)狀態(tài)擊退衛(wèi)兵、逃回家中。當帶著新眼鏡的父親回到舊時代場景的家中時,“有血有肉的兒子”正躲在角落抱著相框哭泣。兒子摘下父親的眼睛讓他再看一眼自己不被接受的機器人模樣,又將眼鏡重新戴上,最終選擇了清除自己的記憶。故事的最后,一切都歸于平靜,依然是影片開頭那個祥和的烏托邦世界,仿佛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除了父親淚流滿面。
這是一個典型的賽博朋克風格的短片,透過這段被截取、提煉再展現(xiàn)的碎片,我們可以設想同樣的 故事已經(jīng)發(fā)生了無數(shù)次,在這位父親身上,在那個被擊斃的年輕人身上,也在那個時代的無數(shù)個其他人類身上。而為他們編造出完美夢境的技術,便是虛擬現(xiàn)實。許許多多的人靠著一副眼鏡,將自己與真實的世界隔離開,沉浸在虛擬的世界中,因為足夠擬真,所以引人沉溺。和一些同題材的電影不同,在這個故事世界里,虛擬現(xiàn)實是被嚴令禁止的存在,而人們使用這項技術的目的也似乎并不是娛樂至死,而是為了逃避現(xiàn)實、追尋一些舊時代的美好溫情。這些不同不禁引人深思,我們的未來究竟會走向什么方向,科技會發(fā)展成什么樣,人性又會發(fā)展成什么樣?現(xiàn)實和虛擬究竟如何平衡,我們該如何去使用這些技術?除了虛擬現(xiàn)實,還有人工智能,還有許許多多的前沿技術,它們最終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又將把人類帶向何方?
不過,我始終認為,科技無屬性,唯有使用它的人是最重要的角色,人性中的善良、正直、溫情等等等等閃光點才是應該被關注、被保護,最后引領我們不斷向前的存在。而這也是我很喜歡這部短片的原因:在帶來那么多思考之后,噴薄而出的是愛,是那個機器人兒子無論在虛擬世界還是真實世界,都對父親保有的愛。
在未來社會,一位父親依靠一款視聽科技眼鏡,使得現(xiàn)存的殘酷世界變成了一座精致的世外桃源,但當這款眼鏡失靈的時候,這位父親便面臨與兒子分離的危險…… 當現(xiàn)實太過殘酷時,我與你一起逃亡至幻想之界,精致的古典畫風與黑暗殘酷的科幻畫面相交錯,上演了一段感人父子情。本片《懷舊者》(The Nostalgist)改編自紐約時代周刊最暢銷的科幻小說家丹尼爾·威爾森(Daniel H. Wilson)的作品,他更廣為人知的作品是《機器人啟示錄》(Robopocalypse),曾被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改編為同名科幻片。 本片由意大利羅馬 Giacomo Cimini執(zhí)導,曾在倫敦電影節(jié)展映,并在棕櫚泉短片電影節(jié)與意大利吉福尼電影節(jié)獲得過展映與獎項。本片小演員薩繆爾·喬斯林Samuel Joslin是英國資深童星,已主演《幽情秘史》、《帕丁頓熊》等多部故事長片,在本片成熟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老演員蘭伯特·威爾森Lambert Wilson是法國著名演員,曾五次被提名法國電影愷撒獎。 本片依托的場景圖,選址坐標倫敦的一座建筑物 From:WIRED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715622/
人工智能 + 駭客帝國 。十八分鐘全片在線: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1ODY4ODYxMg==.html
盡管有時候沉湎于過去,也難以逃避真正的現(xiàn)實。但一切的所愛或被愛,都遺留在那凋零的時光。
(8/10)一個生活在賽博朋克時代的大叔,懷念著蒸汽朋克時代的家庭。
視效+概念,拍成長片綽綽有余
人家拍的短片跟我們拍的微電影差距真是大呀!
可展開。papa, you been crying?
看到最后淚奔,這個時代的變化太快了,其實我們正需要一些懷舊者。父親忘不了自己的兒子妻子,是人世間美好而悲傷的事情,為什么不許他們活在過去的世界里呢?
「What built from military scavenge will always be military. It's a weapon at heart.」「I love you papa.」
程序員老了以后
貝多芬“英雄”。
劇情單薄。但美術五顆星。
#世界微電影再巡禮#改編自Daniel H. Wilson的短篇,父子情,賽博朋克畫風。讓人淚目的科幻短片,作為一個戀舊的父親,始終改變不了對兒子的拳拳深情,即使一切都是虛幻的一廂情愿。無論你是人類的軀體,或者機械的軀體,無論你是活在現(xiàn)在,還是一個擁有過去記憶的載體。愛可以超越一切,甚至是這個無所不能的科技世界。
正太太美。故事好悲傷。可是不自欺欺人,似乎這生活真的難以為繼。http://www.vmovier.com/49058
蒸汽朋克和賽博朋克的融合,畫面精致。雖說是短片拍出了大科幻片的味道。糾正下短評里的錯誤,這是MR技術,結合AR與VR,不是單純的VR。
冰冷機器+人類情感,創(chuàng)意真的很棒,未來的人工智能真的會發(fā)展到這個地步嗎?
爛大街的廢土題材(?)里難得的亮色……看了演員表才知道小男孩是帕丁頓熊里的弟弟233
有一個細節(jié)是兒子脫下爸爸的眼鏡,他接受了現(xiàn)實社會和現(xiàn)實中的爸爸,可是,爸爸卻無法在現(xiàn)實中面對機器人兒子而緊閉雙眼。于是他重啟了自己,讓爸爸重新回到夢里。等他忘記那段現(xiàn)實睜開眼睛,問爸爸為什么哭了。那眼淚已然不僅僅是為舊者而流了。
正太無敵。演爸爸的是黑客帝國二里面的法國人。
英國科幻是真愛我居然在單向短片展的海外單元二刷了13年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