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這次,他帶著的是希望
老套的電影,曾經(jīng)紅極一時的老歌手,如今靠著唱無聊的口水歌過著生活,當然,生活無憂,但卻毫無意義,一天,他收到了遲到多年的新,約翰列儂的信,他決定要振作一下,離開外遇的年輕妻子,搬到酒店,想作一首新的曲子,去找自己的私生子,和家人團聚,但兒子癌癥、媳婦臨盆、孫女多動癥,他只好又回到唱口水歌的境地去,但這次,他帶著的是希望...
大概如此,不算難看的片子,至少結(jié)尾那里兩父子等待癌癥治療結(jié)果那里,挺好看的。
2 ) 《丹尼.科林斯》:是否還能做自己
作為一部搖滾歌星的傳記片,不得不說選擇一個藝人的老年時期作為劇情的重點講述,有著一種十分可憐又同情局面,縱然有著無數(shù)的成就,年老了就有了一種落寞且孤獨的影子,即使還能及時行樂,放縱自我,只是那種放浪形骸的背后充滿了對自己的不自信與對命運的不尊重。人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齡,通曉的事情越多,經(jīng)歷的事情越多,需要面對的事情也越來越多,自己的命運是不是捆綁在自己的手中,自己最知道,可是作為一個藝人來說,自己的命運很難掌控在自己的手中,電影就跟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藝人追尋自我,找回生活的故事。電影的格局很小,但出發(fā)點很好,用一種反襯的方式來探討人性的轉(zhuǎn)變,而且電影的故事抓住了心靈上的那一點存在,用存在于心靈上的那一份信仰來喚醒曾經(jīng)最真實的自己,而這一個改過自新的信念,成了整部影片最為深刻與最讓人同情的閃光點。電影并沒有在布局上設置花哨的結(jié)構,只是講述了一段類似于心路旅程的救贖故事,震撼而真實,簡單而又不失曲折,再加上阿爾.帕西諾繪聲繪色的演出,給電影提供了很多亮點。
作為一個成功的明星,過早的沉醉在紙醉金迷的忙亂生活中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擁有自己想要的一切但似乎漸漸的忘記了如何對自己做出承諾,電影以一封信來打開角色迷途知返的救贖之旅,雖然信上所說的話確實華美的有點不像是真的,可是對于偶像的一封來信,確實是一個令人不小的驚喜與振動,電影以信為線索,用這封遲到的信托起了整個電影的故事劇情,不得不說,導演確實頗為匠心獨具的抓住了故事線索的重要性,以這個為依托連續(xù)描述清楚了后面發(fā)生的整個人物關系。還好故事設計的并怎么不無聊,讓每個人物感情的表現(xiàn)都顯得十分飽滿與現(xiàn)實,尤其是阿爾.帕西諾的表演,將角色內(nèi)心的那種既向往又膽怯,既狂妄又小心的內(nèi)心世界小心翼翼的表現(xiàn)出來,讓電影的整個靈魂主線都隨著他走,隨他而展開,他不僅游刃有余的玩轉(zhuǎn)于演唱與表演之間,還將角色內(nèi)心世界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將他內(nèi)心的苦與悶,與找不到自己位置的感覺表達了出來,找不到真正的自己,成了一個孤獨的人,即便是整天沉浸在酒色之中,還是難以掩蓋其內(nèi)心獨自一人的落寞。當一個明星做回普通人,他似乎比普通人少了一份自由,也多了一份被人用異樣眼光看待的內(nèi)心感受,電影也盡可能用極為反差的鏡頭描繪出了人前光鮮,人后落魄的雙重形象,以至于在重新回歸自己的同時,膽怯的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而屈服的順從了眾人的呼聲,其實導演也想講述人內(nèi)心當中害怕被拋棄的那種心境,不管是不是真正想要做回自己,當自己被別人的要求需要時,也難免就犯得成為被需求的奴隸,這也從側(cè)面反映出來了人心目中害怕孤獨,害怕被拋棄的心理。
阿爾.帕西諾很形象的為我們詮釋出了一代巨星所具有的內(nèi)心與風格,用他個人的氣質(zhì)重新還原了另外一個經(jīng)典的藝術形象,作為傳記片很顯然阿爾.帕西諾的形象并不怎么符合原人物的氣質(zhì),但不可否認的是,通過阿爾.帕西諾的演繹,電影的主角反而顯得更為飽滿與立體,讓我們看到的不單單是一個老人找回曾經(jīng)失去的心路旅程,更為我們帶來了在這段旅程當中所傳遞出來的內(nèi)心變化,那種掙扎,重新找回的自信,突然間的膽怯,以及重新回歸頹廢,都活生生的表現(xiàn)出來一個復雜而多樣的人物感情世界,從而讓電影變得更為生動,更顯得人物的真實。
電影突出了導演丹.弗格曼的藍調(diào)主題與風格,那種舒緩優(yōu)雅又有一絲頹廢灑脫的氣質(zhì)讓電影充滿了一絲憂郁,在鼓勵他人的同時自己卻難以邁出勇敢的一步?jīng)Q定了人物內(nèi)心那難以表達的思想感情,不過電影還是找到了故事進行的契合點,添加了由安妮特.貝寧所飾演的女主角,從而讓故事變得緩和了很多,跟隨貝寧那樂觀又剛毅的表演,迫使的劇情走向了圓滿的結(jié)局,不得不說,貝寧的角色成了故事當中最為亮眼的一個部分。
3 ) 生活的好與差
沒什么比看一部阿爾帕西諾的電影,更讓人感受到什么叫“生活品質(zhì)”。
這句話是我看電影的前十幾分鐘想到的影評的核心思想。
一個商業(yè)搖滾歌星,接到約翰列儂幾十年前給自己寫的信,這個創(chuàng)意很棒,很百老匯和好萊塢。
當列儂的imagine開始插曲,阿爾帕西諾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
很愛這個節(jié)奏。
然后,我的硬盤掛了。
好不容易放周末,背著電腦離開中關村,又背著電腦滾回中關村。
一種無力的宿命感。
沒什么比硬盤掛掉,更讓人感受到什么叫“沒有生活品質(zhì)”.
硬盤掛掉,去中關村會各路JS,最讓人厭惡生活。
好在系統(tǒng)在固態(tài)盤上裝著。換新硬盤就好。
就是丟了很多資料,公司的和自己的,但是不愿意讓中關村這幫人恢復,信息安全。
好在百度云和為知筆記有一些備份,雖然不全。
最近沒怎么備份。
但就像我跟奶昔哥聊,關鍵還是咱自己的風險控制不好。怪不了外部。
以后每天下班要備份所有資料,每周整理時,整理備份。
云服務真是好東西。
問題和麻煩即商機。誠如是。
生活的好與差,都是人定義的。
達爾文說,生物就是適者生存,適應環(huán)境。
珍惜、享受世界,生活。
一些行研資料和日記,重新動手寫。
昨天下午修完電腦去踢球。累的跑不動。裝備不行,沒戴眼鏡,踢的一塌糊涂。不過隨著年齡成長,在球場上倒是越來越鎮(zhèn)定。搞一套裝備好好踢球。
諸如此類。
*****************
2015.8.8
我的國際政治幾本書的讀書筆記原來已經(jīng)存到百度云了,好開心。此次硬盤損毀,損失甚小,我心甚慰。
國際政治幾本書是我去年某階段的一個重要總結(jié)。它的丟失挺影響我心情。失而復得,心甚慰。
周末寫書評某一讀書過程告一段落。
4 ) 2015 - Danny Collins
2015 - Danny Collins
今天想介紹一齣電影。
這不算什麼大片,也不是藝術氣息的那一種,都很荷李活下~
但題材都是我喜歡的.
它是一齣音樂片子,(中咗我)
也是關於唱歌的,(又中我!)
(其實我不是任何音樂片子都喜歡,相反(好挑剔添!...好容易覺得唔啱睇, 有時仲彈三彈四, 好黑人憎下!)
不過,這片子有我很喜歡的藝人,亞爾柏仙奴 Al Pacino.
而且不是一個長青實力演員,帶著一位新演員那種,是一人擔的.
如果一向鍾情音樂類電影,又愛看老牌演員,這片,值得一看啊~
5 ) 只有《Imagine》
在《Imagine》響起的時候,我坐直了身體,幻想故事走向男主音樂的自我救贖之路,那一刻我以為這是電影精神鼓點的開始,卻不成想是全篇的唯一巔峰。
關于音樂,推薦《醉鄉(xiāng)民謠》
關于父子,推薦《大魚》,甚至《法官老爹》
關于暮年與藝術,推薦《年輕氣盛》
好萊塢的技巧在多動癥的Hope,在留給經(jīng)理的信,在結(jié)尾男主的幽默安慰中都有體現(xiàn),精彩且有心,此外的劇情充滿了俗套的油膩劇情,男主和酒店經(jīng)理/父子的諒解在好萊塢的套路之中隨意解釋。
想想看在《Imagine》歌聲響起,鏡頭推向帕西諾攤在椅子上的眼神,一部短片戛然而止,會給幾星呢?
6 ) 真的有這種矛盾么
戲劇需要矛盾。
rock star與家庭,內(nèi)心音樂與賣座音樂,真的有矛盾么?
仗著有錢強行參與不愿接納自己的孩子的生活,可行性大么?
老戲骨相當好,演員都很棒,差距巨大。
worth watching
-your favorite flower is a...
-rose
-to smell it, you breathe through your
-(inhale)
-keep it in, long as you can go. and let it out in one big...blow.
拍得一般,但這部把老帕打扮得比較好,特別選的一些年輕時候照片深得我心就加個分唄。他笑起來還是這么甜,在酒店里的片段我覺得比和兒子那里都要溫馨,或許是因為家庭救贖還是太過老套吧。還有在演奏會還是隨大流改歌,可惜又可以理解吧。不過老帕現(xiàn)在的嗓子不太適合唱歌啊。
一部以民謠歌手Steve Tilston的真實經(jīng)歷改編,關于老浪子自我救贖的溫情小品。題材屢見不鮮,平白直敘的劇本也并不算出彩,阿爾帕西諾唱歌是個看點,電影結(jié)尾讓我動容,大晚上在溫情片里找到我想要的感動這就足夠了,四星半。
輕松溫暖的小片兒,阿爾·帕西諾演技爆表,毫不費力地把一個外表頹廢但內(nèi)心充滿善意的搖滾巨星形象詮釋出來;配戲的演員也絲毫未顯遜色,演兒子的最近接了這么多片子估計快紅了。講述最俗套的父子和解故事,但是既不狗血也不雞湯,甚至連大團圓結(jié)局都懶得拍給觀眾,最真實地截選呈現(xiàn)了一段生活。
如春天陽光般溫情,如夏日涼風般美好,像冬天的雪,但整部電影看起來更像是秋天的落葉,雖是遲暮,但依舊在風中優(yōu)雅。溫暖如流水一般,故事緩緩到來,配著美好的旋律,家庭與責任,親情與愛,在片中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帕西諾,飾演起這樣的角色真的是游刃有余。老來卻帥氣依舊,聽沙啞歌聲也醉。
人就是不斷做減法,然后某天忽然發(fā)現(xiàn)什么對自己最重要。
近期我能靜下心真正好好去享受的一部電影,并不是說它有多么的完美,反而它很“套路”化,在真實事件基礎上過度拔高主人公,使得整個片子很平淡。但這些我心水的演員們之前的化學反應太好太自然,讓我看的非常享受。喜歡殘缺中帶著小圓滿的結(jié)尾,即使生活一團糟,還是有亮點等著你的。
浪子回頭老梗不過好歹承認七十歲開始轉(zhuǎn)型科恩基本不可行。給魅力四射的Al十顆星,很少演不要臉的萬人迷,演起來真可愛!吃一貼高齡rom-com狗糧。跟保姆/經(jīng)紀人Plummer大爺也萌得很,旅館開門那里一口就親上去了臥槽
那封信是真的有+1星
如果有機會和某位以某個作品而出名的人交流,盡量還是不要提那個人盡皆知的作品吧。就像不要每次看到李克勤都要提及紅日那樣,覺得或多或少都是對他有所傷害。
間接想到石黑一雄的小夜曲。所謂自由,其實沒什么自由,不過是些放縱,放縱也無非因為要對抗沒有自由,惡性循環(huán)。不是搖滾明星或“藝術家”的人們是在另一種惡性循環(huán)中而已。大家互相張望?,F(xiàn)實中殘酷的事情看似平淡無奇卻疼得撕心裂肺,須臾間擦身而過就消失了,疼痛也變得恍惚。帕爺爺太可愛。
每年,美國都會有很多這樣的劇本,這樣的故事。簡單,平實,但也感人。
75歲的帕西諾這些年做了一個“神”級演員該做的事情,當然86歲仍舊矍鑠的普盧默同樣令人心生敬意。
一個比較溫馨的歌星故事
6.16 @ 香港UA時代廣場
不一樣的視角,過氣明星的B面。7
這個溫情故事中金錢是關鍵
近年來看過AL最好的電影,劇本尤其出色,不給觀眾喝雞湯。帕仙奴與所有演員的互動都很來電,值得推薦!貝寧風韻猶存,且越來越像達斯汀霍夫曼~
艾爾·帕西諾又演了一個在迷茫中自省和重振的artist,所以電影特像《低入塵?!?,但和《低入塵?!繁龋酒ㄋ滓锥?,敘事單一不復雜,哲學味少了很多,雞湯成份多了些,有點俗套,卻沒那么矯情。喜歡電影的音樂,即便沒完全支撐畫面,至少好聽的旋律加強它的節(jié)奏感。好久不見安妮特·貝寧。三星半。
老套路。
2015.10.7.902 肯定是AP從影至今演過最喜劇的角色,真是難得。影片就是很積極風格,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臉的那種,臺詞也很有趣輕松,故事雖然是講人生改變,但是那些多動癥兒童,那些疾病,那些后悔的人生,竟然演著完全不像是問題,反而是被這種正面迎擊毫不懈怠的處理手法給弄得節(jié)奏劇情歡樂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