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言之,這是一個“小迷弟找自我”的故事。 “真吾為什么要自殺?”作為謎題貫穿全片始末,影片沒有直接給出任何關于真吾的心理描述,就連最后真吾的那幾段“獨白”都僅出現(xiàn)在小河的臆想中。 影片的前半段,是小河眼中的真吾: 在小河眼里的真吾幾乎是完美的:帥氣、有才、就連姐姐都美得逆天。跟小河不一樣,真吾仿佛從未迷茫過,永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對生活和事業(yè)充滿決策力。從模特群演到偶像明星,真吾的演藝事業(yè)一路綠燈,這一切令小河自嘆不如之余,對真吾更加崇拜不已。小河就這樣毫無自覺的一步步放棄了自己的人生和色彩,淪為真吾的迷弟,他信徒般虔誠追隨著真吾的人生,一心一意想要成為跟真吾一樣的人。所以當真吾托付小河在自己死后完成白木蓮吾這一角色時,他最終選擇了接受,因為他憧憬真吾的人生,因為他沒有自己的人生。 雖然小河自詡沒有人比他更了解真吾,但是關于真吾的死亡,他其實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于是小河把真吾的死歸咎于“白木蓮吾”這個角色,認為是白木蓮吾害死了真吾。但內(nèi)心深處,小河知道自己并不真正了解真吾,其實從第一次聽到《蝴蝶蘭》的歌詞開始,他就隱隱覺得自己不了解真吾。這也是小河很不能接受的一點:他與真吾朝夕相處一起長大,為什么卻無法了解對方? 最令小河焦慮的是:如果不了解真吾,他就不能成為真吾。 小河太想成為真吾了。 他必須去了解真吾。 影片的后半段,是他人眼中的小河: 活在真吾世界里的小河,是灰色的。 曾被真吾帶去脫衣舞俱樂部的成瀨凌,一邊貶損著小河,一邊又通過揭發(fā)真吾的陰暗面來嘲笑小河對真吾其實一無所知。想要利用小河抄緋聞的三神麗也暗示他:“有導演說在人反復表演之后,才會展現(xiàn)出真正的自我。笑死人了,什么人能根據(jù)什么判斷出什么才是真正的我???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真正的我是什么樣的?!笨上『硬⑽磿?。成瀨凌和三神麗一眼就看穿小河想要取代真吾的野心,并毫不客氣地表示:“你辦不到的,你會崩潰的?!本瓦B女友紗理也勸他放棄。在揍了成瀨凌后,迫于壓力小河一度想要放棄扮演真吾,但是社長似曾相識的一句:“沒有真吾,你本身毫無價值?!弊屗叵肫鹬半x開真吾,渾噩度日的生活。 是的,沒有自我的小河,只能靠扮演真吾來生存。 絕望的小河,認為和真吾在相同的地方,用相同的方法尋死,就能通過相同的體驗更加了解真吾并永遠追隨他。 但是讓小河迷戀至此的真吾,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 在影片的結尾,真吾母親留給小河的錄影帶里有著全部答案: 就像小河心中的真吾是完美的一樣,在真吾心中,姐姐鈴木唯才是完美的。 當小河贊嘆鈴木唯“從沒見過這么美的人”的時候,真吾內(nèi)心的憧憬估計比小河還澎湃。從小開始真吾就對姐姐攝像機不離手,一副粉絲跟拍偶像的架勢。鈴木唯不僅長得美,還特別藝術家范兒,張口閉口民思民哲,B格爆棚,把小真吾唬得不要不要的。真吾對姐姐盲目崇拜到:即使鈴木唯告訴弟弟自己要自殺時,真吾對姐姐的選擇也沒有絲毫的質(zhì)疑——姐姐是神,姐姐說的都是真理,姐姐選擇的肯定是正確的。無腦迷弟屬性暴露無遺。 《蝴蝶蘭》是真吾寫給姐姐鈴木唯的歌。“蝴蝶蘭”也好“樓”也好,都是姐姐的想法:“要做想做的事,而不是能做的事,如果是我的話就會這么活?!边@個說死就死,疑似患有嚴重表演型人格障礙的姐姐,倒是挺會教人家怎么生活的。 那么真吾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呢? 和小河一樣,真吾沒有自己的想法 ——這正是真吾為何如此迷戀姐姐的原因。 早已在姐姐的光環(huán)下迷失自我的真吾,作為姐姐最大的迷弟,只是忠心耿耿的信徒般過著“如果姐姐活著大概會這么生活”的生活,一心想要成為姐姐替代品。從《蝴蝶蘭》的歌詞“我再也聽不到,但是我想聽,那棟樓說太遲了,已經(jīng)太遲了?!笨梢钥闯觯嫖犭m然沒有勸阻姐姐尋死,但其實對姐姐的死是非常不解和不舍的,所以最終他不惜選擇跟姐姐同一天自殺,來揣測姐姐的心境、追隨姐姐的腳步——這跟小河對他的迷戀如出一轍。但是諷刺的是,死去的真吾最終表示:“我還是做不到姐姐那樣,姐姐看到的景色,我最終也沒有看到。” 當然看不到了,畢竟是兩個不同的個體。 小河想變成真吾,真吾想變成姐姐。 真實的真吾,和小河沒有任何本質(zhì)區(qū)別。 兩人唯一的區(qū)別在于:最后關頭,求生的欲望戰(zhàn)勝了小河追隨真吾的決心。 在自殺未遂的小河悲慟:“我一點都不了解你,我們算哪門子好朋友?!钡臅r候,已經(jīng)想通的真吾反過來安慰小河:“有啥所謂呢,反正人和人之間本來就是無法相互了解的?!? 兩個迷弟摟在一起抱頭痛哭。 從對真吾的迷戀中驚醒,回歸自我的小河,由灰色漸漸恢復了自己本身的色彩。他終于意識到:原來自己的偶像也只不過是個迷弟,真吾和自己的所謂“自我”只不過是場大型的人格模仿秀,看別人的戲,再演戲給別人看;過別人的生活,再生活給別人看。小河一直以為“白木蓮吾”只是真吾扮演的一個角色,殊不知就連“鈴木真吾”本身也只是真吾扮演的一個角色而已。 站在天橋上,小河把真吾給的名貴打火機扔向白木蓮吾的廣告牌,拒絕再“扮演”,并對真吾和自己不惜用生命也要完成的這場歷時多年的迷弟生涯下了最后的評語: “無聊!” 沒有讀過原著,但是據(jù)迷妹科普,原著的初衷和行定勛的意圖想必差之千里。 仔細想想,這部主角的身份是偶像、原著作者的身份是偶像、主演的身份是偶像,觀眾的身份是迷弟迷妹的影片,內(nèi)容居然是“小迷弟找自我”,主題居然是“反偶像”。行定勛還真是毫不客氣的把所有參與人員都給嘲弄了一圈。
========================================================================
PS: 《粉與灰》釜山見面會被問“蘇打和芋頭誰演技好”時,行定勛回答:“一條過的話是蘇打好,十條過的話就是芋頭好?!边@話其實挺微妙,翻譯過來就是:“蘇打演技全仰賴天賦,但天賦有限,就算多拍幾條無非也就那樣。芋頭天賦不行倒是挺努力,不過不可能每個鏡頭都拍個十條,所以努力也并沒什么卵用?!比缃窨磥眍H有點一語成讖的意思。
感覺不是很出挑的作品。透露著空虛的虛弱的情感。 粉是人生的色彩,透露著純心與欲念的旖旎色彩。灰是穿透時間后失望與黯然的累積。 人不是為了死而生的,所以蓮吾的不堪死,靈魂的斷裂。人不是為了映襯他人而過的,所以河鳥的無奈與壓抑。 別人能輕而易舉拋棄踐踏的東西,被卑微的我撿起來,我看著昔日好友的面目,只覺得陌生,因為人生與世事,都如此荒誕。也許,我只是在演戲,演出觀眾樂意看到的樣子,夢想成真,人生圓滿,其實只是場夢境或是戲劇而已。
小吾為什么選擇死亡。在電影結束之前,猜測著很多種可能,也許是娛樂圈太過殘酷,迷失自我之后留下的只有站在陽臺看見的飄走的氣球。
直到最后才明白,使小吾踢開凳子的是他的執(zhí)著。從姐姐跌落的那一天開始,他的人生就變成了一場追逐姐姐背影的修行。像姐姐一樣活著,一樣去做能做到的事而不是想做的事,像姐姐一樣在最美好的時候跌落,想要看到姐姐所看到的風景。即便不走入演藝圈而是做了別的什么,相信他也會嶄露頭角,然后選擇同樣的日子死亡。只是恰巧他踏進了一個會將一切剝開放大的世界而已。
真正讓我難過的是最后小吾說,他沒能看到姐姐所看到的風景。他的修行結束了,然而終究無法互相理解。
而小河還活著。作為同樣追逐背影的人,他所看著的并非天女一樣的姐姐,而是給他帶來光亮和陰影的小吾。他對小吾的執(zhí)念和了解與小吾對姐姐是不一樣的,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活了下來。他沒能理解小吾說的“沒有什么不可以”,所以就像經(jīng)紀公司的老板所說的,他沒有像小吾一樣努力,沒有去專注做自己能做的事。他只是看著那道背影,怨懟著又渴望著。直到最終他放棄了那道背影,扔出打火機的瞬間才成為了能無所顧忌說出“真無聊”的自己。
而成瀨想必看穿了小河的執(zhí)念將一無所成,他仿佛刻意將小吾與小河之間的距離剖開來給小河看,用近乎殘忍的方法掐斷小河留在演藝圈的路。小河發(fā)瘋一樣的毆打證明了自己對這樣的距離也心知肚明,讓成瀨笑得越發(fā)癲狂。
另外不得不說演員們的演技真的讓我非常感動,在影片轉(zhuǎn)折之后半天我都緩不過來。只是隱約覺得中島的小河相較于菅田的少了點什么,大概被小吾的死碾過的小河會少了點靈氣吧。
其實結尾讓人覺得有些刻意,有些細節(jié)還是讓人難以理解,四星給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思考以及演員的演技。
對他人的執(zhí)著往往會推動我們的人生走向相似的軌跡,最終使我們化成新的蝴蝶蘭。希望小河并非如此脆弱的花,即便是雜草也要掙扎著活出自己的樣子。
Ps:菅田將暉是真的蠻厲害。
說實話后半段灰色的部分看得很難受,和前半段非常的割裂,電影部分和后面演員部分的反差太大,感官上很難協(xié)調(diào)。而且莫名的有種被嘲諷了的感覺,那種“你永遠不知道另外一個人實際上是怎么樣的”的窒息感前所未有。熒光色那里聽著蘇打的笑聲有種類似耳鳴的不舒服。最后變回彩色的時候簡直是終于能好好喘氣了的感覺。 我覺得小吾和小河在見到姐姐和小吾自殺時候的反應都很有意思。兩個人的不同就體現(xiàn)在這里。小河更多的嫉妒和自卑,他企圖活成白木蓮吾但實際上他只是想要白木蓮吾的光輝,他最開始還笑了一下完全沒反應過來。而小吾是想完全成為姐姐。 最后小河終于意識到他這么多年從當初那個一個人扔棒球的別扭男孩走到現(xiàn)在這樣,真真應了一句「真無聊!」 電影部分蘇打的演技看得非常入戲呢,后面變化太大我也是反應了好一會兒。夏帆的反差和聲線我都驚了。然后為啥我看蘇打的電影總能看到這種尺度大的部分啊?。?!
帶著一個對J家一無所知的弟弟一起去看,熒幕灰下去之后我整個人臉也越來越黑越來越失望。腳本創(chuàng)作欲真是大得嚇人,什么鬼?弟弟看完都跟我說只覺得彩色部分很好看,灰色部分不明所以。導演想要的和原作所追求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赐晷娜韵胪?。不知道原作那位先生是什么心情。
如果反轉(zhuǎn)之后迅速收尾就能上四星 可惜之后的擔子都壓在中島裕翔一個人身上 暴露了他的演技差蘇打10個吉田羊吧?? 導演本人出現(xiàn)我好出戲?。⌒×譀鲎娱L發(fā)沒短發(fā)好看!總體不錯看 雖然迷妹過多??
即使不站在原作的角度看這也是一部爛片,主演全體被坑,更別說原作了。
沒看過原作,但這個劇情很有意思,有點想看原作了。粉色部分開頭我還以為自己在看巖井俊二……灰色部分確實有點虛,芋頭的演技真的仍需努力啊,被前半段的蘇打碾壓得太厲害了……感覺導演想講一個很龐大的故事,最后卻不明所以。給個4星獻給蘇打夏帆和影帝的演技,從眼神到臺詞功底,真的太震撼我。
你叫一個一臉主角樣的去演活在別人陰影下的人?鬧哪樣?很出戲?。?/p>
結構框架走心了,菅田將暉和夏帆是真演技,yoto是真顏值。相對于病態(tài)的天才,我想當個普通人。
結構非常驚艷,但劇情薄弱支撐不住這個結構。最喜歡蘇打在這里的演技,感覺有一點要成希斯萊杰的味道。
電影只用了原作的大綱,后半部創(chuàng)作成分居多,一開始覺得有趣,可以對前半部有個提升,但最終卻沒有達到,反倒把原作中基于藝術/人生理念的吸引簡化為對姐姐的迷戀,真是WTF……Yuto的表現(xiàn)跟Riba chan這個角色的設定還是相合的,從這個角度前半部的生澀感也變得可以理解,但導演的處理還是略為破碎了。
導演真的讓我不停的想放棄,還好1小時候進入灰色,著實被菅田小弟跟夏帆狠狠地驚艷到了。原作兩星,演員三星,導演負分
一小時后菅田將暉露出額頭氣質(zhì)逼人
拍攝手法很吸引人 劇情也不錯很日本反轉(zhuǎn)有點驚訝 男一男二演技都在線 而且中島裕翔長得好帥??!為數(shù)不多我能欣賞的日本小生顏 蘇打后面也好蘇好帥氣 人設的話不過我果然還是喜歡蘇打演那種討人喜歡的小滑頭的感覺 中規(guī)中矩的文藝片 三顆星 加一顆星給男主顏值
廢話太多....
62分鐘一瞬間果真有點懵逼。另外看島哥演床戲抽煙喝酒好想報警(吃藥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中島的演技被碾壓的太厲害,前半段蘇打視角戲中戲模式發(fā)揮尚可,后半段角色逆轉(zhuǎn),變成中島視角后就明顯感覺到二人在角色塑造上的差異性,不太能撐得起全篇的主角戲份。影帝飾演的小吾自殺的原因也是蠻.....
結構有精進,戲中戲折射人生如戲,前后色調(diào)對比與身份互換的映照,現(xiàn)實層面與戲劇文本的糅合,聽起來是不是很有興味?但行定勛仍是“半部佳作”模式,主旨站不住腳,后半部意興闌珊,太薄弱形同兒戲;中島裕翔雖帥出新高度,不過演技被另兩位碾壓,倒構成另一種鏡像映射,有趣。
一開始覺得形式好牛逼,人物身份錯位,形成鏡像對比,組合這個世界真實的面目,以及影帝可愛。但后半明顯掌控力不足,節(jié)奏驟緩,敘事模糊,關于“真相”輕飄帶過,難以信服。導演對原著不認同,造成失敗改編,自身也能力不足,沒得出一個“答案”來。強行首尾呼應最為致命,的確是很「しょーもない」。
大導演創(chuàng)作欲望也太狂烈了。只能說shige的原作中這個世界是卑劣的,骯臟的,可又是絢爛的,美好的。在大導演的眼里,套用他原創(chuàng)部分的一句臺詞:そんなきれいごとじゃないだろう。污者見污,無言以對??赡愀嬖V我,熒光露胸club意義何在?
不得不說,日本電影業(yè)是真在走下坡路啊。主流商業(yè)電影一部沒有,我要是在日本生活得悶死,電影院里的電影播來播去全是無病呻吟+中二。這部電影也是無聊的要死,菅田將暉的咆哮演技看過一次真是夠夠的了。中島裕翔不得不說是塊好材料,以后的路會越越寬的。
不喜歡反轉(zhuǎn)部分…………………同樣是灰一對比會覺得芋頭演技還要加油?。▁
這個角色實在太復雜,與【】對比之下顯得中島裕翔實在捉襟見肘…… 粉的部分好看中帶點無趣 灰的部分不明所以中帶點有趣,聽說最后是劇本原創(chuàng)?我也是懶得去翻原著了…… 看到作者了2333…… 菅!田!將!暉!他真的是個天才吶我的媽啊 二人同框我真的沒法從他臉上把眼睛移開…… 然后去吃了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