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想問下 開頭那個fiona 是誰哦 ?有人能告訴下我嗎
我想問下 開頭那個fiona 是誰哦 ?有人能告訴下我嗎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2 ) 開往幸福的地鐵
導(dǎo)演資料
馬偉豪是目前香港最多產(chǎn)的喜劇導(dǎo)演之一,他以《星光俏佳人》成名,之后《百分之百感覺》、《失業(yè)皇帝》、《同居蜜友》一系列城市喜劇奠定其影壇地位。他在學(xué)生時代就因創(chuàng)作舞臺劇《朱秀才》被黃百鳴、高志森發(fā)掘(后來黃、高買下該劇版權(quán)改編成電影“開心鬼”系列,轟動一時),后來便投在喜劇高手高志森門下開始其電影之路,他拍的影片繼承了高志森生活喜劇的風(fēng)格,又有個人特色,尤其注重與時代掛鉤,深得觀眾喜愛。近來他的風(fēng)頭正勁,從《百分之百感覺》系列開始,所拍的城市生活喜劇幾乎部部賣座,同時也是他挖掘出鄭秀文的表演潛力,再加上杜琪峰的調(diào)教力捧,這才有鄭秀文今日香港的票房“天后”的美譽。這兩年馬偉豪又力捧“大笑姑婆”楊千驊為鄭秀文的接班人大演生活喜劇,繼去年的《玉女添丁》票房告捷之后,兩人又合作了《新扎師妹》更是大受歡迎,令楊千嬅迅速上位,成為香江影壇少數(shù)的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女星。其實,馬偉豪最近所拍的電影皆是啟用青春偶像擔(dān)綱主演(比如《這個夏天有異性》中的Twins少女組合和《河?xùn)|獅吼》中的古天樂、張柏芝等),清新愛情故事與青春偶像的表演皆能被他駕馭得恰到好處并且錦上添花,因此馬偉豪的影片能深受青年觀眾喜愛自然是情理中事了。
劇情梗概
盲女張海約因一個打錯的電話結(jié)識了開辦著一家婚介所卻生活得狼狽的何旭明。誤服減肥藥導(dǎo)致雙目失明的何旭明在與海約的相處中學(xué)會了用心看世界,兩人迅速墜入愛河。在臺北,暗戀女同事的鐘程因為一封寄錯的賀卡來到上海,邂逅了在地鐵做統(tǒng)計工作的董玲。董玲因為自己深愛的男人結(jié)婚十分消沉,兩個為愛而傷的人彼此安慰。何旭明眼睛復(fù)明后與海約發(fā)生誤會,然而在平安夜他們在天使的幫助下終成眷屬。鐘程和董玲在尋找地鐵46號的出口過程中明白了彼此的感情,亦最終牽手。
一.愛的出口 ——對城市的反思
在幾米的原著漫畫中,地鐵代表著不可化解的孤獨。選取這個情境既是改編的必須,也表述著創(chuàng)作者自身對于城市的反思和期望。20世紀(jì)末、特別是90年代以后。地鐵和有地鐵的城市,一起進入電影世界。陸陸續(xù)續(xù)的影片在地鐵中取景,地鐵進而成為影像世界里,現(xiàn)代都市的一大關(guān)鍵符號。但地鐵對于電影的意義絕不僅僅是一個場景。當(dāng)?shù)罔F進站,又開動,當(dāng)滑動門閉合之間,當(dāng)月臺上穿堂的風(fēng)撲面而來……也許只有親身經(jīng)歷過那種乘坐地鐵、穿行于城市地下的體驗,你才能夠體會地鐵帶給一座城市的氣質(zhì)。這氣質(zhì),是年輕、飛速、輕盈,也是孤單、寂寥、落寞,或是沉淪、忘我、迷失。地鐵成為了一座城的縮影。人與人在這里無限貼近,卻又無限遙遠。每個人固守著獨立的世界,在逼仄的空間里昏暗的玻璃窗上臆想著不知所蹤的幸福,卻從不注意身邊的風(fēng)景。
電影的海報上是這樣一句話:下一站,會有人在出口等我嗎?
起初,影片中的四個主角都離幸福那么遙遠。他們身上隱藏了都市中形形色色人的影子。或是像海約,因著自身的某些缺陷無法與更多的人相處;或是像旭明,獨自打拼騙人斂財只是為了所謂的生活;或是如鐘程與董玲,愛而不得陷入無邊的痛苦。這是地鐵中相似的麻木表情背后不同的故事,這是鋼筋水泥背后脆弱的城市。
鐘程與董玲的這段故事,自相識,相知到相愛都是在地鐵里發(fā)生。雖然導(dǎo)演過于寫意的故事處理讓我有些摸不到頭腦,二人的每一段感情發(fā)展都充分展露著地鐵的氣質(zhì)。一開始,兩個失落的人坐在一起,短暫的交談過后,心卻還是陌生,像是向著相反方向人偶然遇到一起。而后他們一起偷拍地鐵里接吻的情侶,那些時刻,他們成為了城市的旁觀者,不再為那種冷淡的氛圍束縛;最后,他們一起去尋找神秘老人口中的第四十六個車站,一個或許不存在的地方。一束微弱的光芒下兩人的指尖觸碰在了一起,我們都明白了,第四十六個車站就在那里,在彼此的心里。地鐵只有永遠的下一站,真正的出口是我們的愛。城市只有永遠的車水馬龍,而愛人的眼睛便是永遠美麗的桃花源。
其實,地鐵就是電影本身。永遠都寫滿著新鮮的奇遇、流轉(zhuǎn)的故事、和讓人悲愴的宿命。如果地鐵本身是一部電影,那么,這部電影永遠穿行在城市的心臟地帶,穿行在現(xiàn)代人的內(nèi)心深層。這部電影,永不散場。
二.閉上眼看見 ——對世界的發(fā)覺
在外灘,鐘程給了董玲一顆巧克力,對她說:只有在你閉上眼睛的時候,才能看見你最想看見得東西。于是想起【地下鐵】的另一個名字——sound of colors,似乎更能傳達影片的意蘊。整部電影中,作者對于聲音的運用和處理別具匠心,從另一個角度為我們營造著世界的模樣。
電影一開始,和著字幕出現(xiàn)的是鳥兒的啼鳴與電話的聲音。繼而景象由模糊而漸漸清晰,恰似一個世界隨著聲響在眼前慢慢形成。開門聲,關(guān)門聲,腳步聲,窗外有車迅疾駛過,倒水,噴花,吉他的碰撞,拉索的閉合。其實留心整部影片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常常以客觀的視覺視角和主觀的聽覺視角結(jié)合來進行場景處理,屏蔽掉周遭的嘈雜,為主要人物營造出獨立的小宇宙。還有就是反復(fù)使用的黑屏,代表著人物主觀視覺上的黑暗,與此結(jié)合的是拋橙子的聲音、表蓋開合的聲音、拐杖敲打的聲音,似乎正是閉上眼睛之后,世界的美好開始悉悉索索地在我們身邊走動。我們面對著太紛雜的世界,承載著太多的信息,邪惡的美好的都一閃而過,自己留下的仍是一顆空蕩蕩的心。
片中有兩處讓我極為感動的細節(jié)。一次是何旭明失明后來到治療中心,聽同事講武俠漫畫。當(dāng)同事加上擬聲詞繪聲繪色地講起故事,旭明坐在那里,空洞的眼神中卻寫滿了期待。他微微點著頭,神色稍稍緊張,好像一場武林決斗正在面前發(fā)生。我想他曾經(jīng)在家讀過許多遍這本漫畫,但一定不似這次聽著精彩。這樣我想起一位哲學(xué)家說過的話:一個人只有在夢想中才能真正地自由。也許閉上眼更容易幸福,因為閉上眼可以只看到我們想要的世界。另一次則是旭明與海約坐在公園的長椅上聊天,他們用心,聽到了那些用眼睛不曾看到的東西。
十點鐘方向,有只狗經(jīng)過。是只小狗,戴著一個鈴鐺。
九點鐘,有一間學(xué)校正在開早會,那是間小學(xué),正在頒發(fā)清潔比賽亞軍。
有一輛單車經(jīng)過,咔嚓咔嚓聲音,一定是單車齒輪生銹了。
那邊有兩個婆婆正在聊天,她說她的孫女兒進了大學(xué)。
樓上有個嬰兒,剛剛出生,床頭有個嬰兒風(fēng)鈴。
這些平日的我們看來無聊至極的細節(jié),卻成了他們約會中最大的快樂。鏡頭幾個特寫過去,旭明撥動著表蓋,輕輕撫過海約的手,海約害羞地彈動手里的皮筋,鞋子在水泥地上緩緩摩擦。失明后的何旭明第一次感受到了近在咫尺的美好,第一次發(fā)自內(nèi)心地笑了,第一次明白他最該珍惜的人,此時此刻就坐在身旁。導(dǎo)演并不心急,慢慢地,內(nèi)心充滿溫暖地把一個或許黑暗卻充滿著愛的色彩的世界送到我們的眼前,耳畔,心間。
此外就是對于心理外化場面的想象處理。海約第一次與旭明約會后,獨自一人站在地鐵站想起拋橘子逗自己開心的旭明,她周圍的世界瞬間一片五光十色,漫游到了一處仙境。無數(shù)戴著面具的小丑在她周圍拋著橘子。這讓我想起了電影【黑暗中的舞者】,影片中有七個想象中的群舞場景。總是在最艱難的時候,盲人母親Selma想象著在場的所有的人都跟她一起舞蹈。當(dāng)大家一起在她的臆想里起舞時,原先灰暗的一切仿佛都明媚起來。另一處處理是當(dāng)海約知道旭明欺騙自己,兩人爭吵過后。她摔倒在地上,天空慢慢降下白色的雪花,世界變得一片昏暗,孤獨的月亮從烏云中穿行而過,人們都在很遠的地方。只有她一人孤獨地躺在那里,像被世界遺棄的孩子。
有人曾說,也許我們不快樂的原因是我們總用單一的角度來看世界。于是就有了這些電影導(dǎo)演,讓我們發(fā)現(xiàn)著另一種與世界相處的方式?!镜叵妈F】中的張海約用聽覺感知著世界的美好,【黑暗中的舞者】中的塞爾瑪用歌聲表達著對生活的永不妥協(xié),【女人香】中的弗蘭克則依靠嗅覺保持著高貴的自尊。他們同樣看不見世界,卻同樣用心,用透澈的靈魂看見了世界。
三.上帝在看著 ——對愛的信念
從風(fēng)格來看【地下鐵】全篇充滿著童話氣質(zhì)。無論是貫穿始終的三個天使,情節(jié)的戲劇性轉(zhuǎn)折(旭明的突然失明和復(fù)明),還是中間與結(jié)尾插入的兩處動畫效果。其實若把一切想象與技術(shù)剝離,這是個不可能發(fā)生的愛情故事。而得以如今這般呈現(xiàn),大概要歸功于導(dǎo)演在片中自始至終對于愛的信念。
在命運明確的安排之下,這樣的人物設(shè)置似乎有些取巧。何旭明對張海約的感情轉(zhuǎn)變,不是像【殺手里昂】中那樣從不可能到可能,沿著人物邏輯一步步行進下來,而是通過他的突然失明,讓兩人的關(guān)系瞬間獲得一種平等。不過結(jié)合整部片子的創(chuàng)作方式來說,這樣的情節(jié)本就充滿童話色彩,好像驕傲的王子變成了青蛙,情感邏輯替代了現(xiàn)實邏輯來決定故事的走向。
西方影片中天使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熒幕上的角色,嚴(yán)肅的調(diào)皮的,遠離塵囂的樂于助人的。他們俯視著眾生的歡樂與疾苦,帶給人們上帝的愛和祝福。對于基督教世界的人們來說,天使是確確實實存在,并時時刻刻與我們在一起的。承襲西方文化的香港電影,也相信著某種至高無上的力量,相信著人的命運是被注定的,更是被祝福的。相比之下在大陸電影中,我從未看到如此信念的展現(xiàn),他們更多相信的是人生幸福要靠自己打拼,是靠不斷地競爭與不擇手段積累起來的。他們的眼里只有人,過得比自己更好的人。
我們是否想過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我們又是否為了這樣?xùn)|西真誠地許下愿望,我們許愿之時又是否相信天使會聽見,上帝會看顧。在圣誕夜的一場戲,幾個無關(guān)緊要的小角色在這個夜晚突然冒出來,兩個孩子一遍遍鐵板釘釘?shù)卣f:不如你誠心地許個愿,一定會實現(xiàn)的。導(dǎo)演又是用孩子純潔的口吻來告訴我們,對于生活要始終有所相信,盼望和熱愛。即使地下鐵仍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也總會有個出口,總有一天載著我們翱翔過藍天,開往永恒的幸福。
3 ) 光影之四——聽見幸福來叩門——致《地下鐵》
光影之四——聽見幸福來叩門——致《地下鐵》
一個深夜,電影頻道播出由幾米同名漫畫改編的電影《地下鐵》,鏡頭唯美,色調(diào)艷麗,符合幾米所有作品中暗香浮動般的浪漫小資氣質(zhì)。呼嘯而過的地鐵,地鐵站里明銳的燈光,圣誕夜擁擠的人群和到處布置著華美裝飾的Shopping Centre,這一切連綴成一幕幕在都市上演的精致愛情,觸動了我心中關(guān)于“華麗”的那根弦。
西祠胡同上有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話,我一直沒有忘記:“一個城市,如果沒有海,那么一定要有地鐵”。
多年來我一直有一種地鐵情節(jié)。地鐵與在陸上奔馳的火車有很大的不同,我試過模仿電影里的主角們,朝著呼嘯前來的火車揮手、大聲問候,隨后通身被一種自己尋得的脫俗的懷舊感和愉悅所包圍,與電影的主角們一同沉浸在活著的美好中。
然而,
在人潮來往的地鐵站,站在站臺上等待的自己,身邊漂浮著無數(shù)陌生的臉與明亮冰冷的燈光,面對呼嘯前來的地鐵,應(yīng)該是怎么樣的感覺?
地鐵,給予從未乘過地鐵的我無數(shù)飽滿華麗的幻想。
我的城市,擁有一片蔚藍的海,沒有地鐵,取而代之的是公交。
我的朋友小惠曾在她的博客里寫道:“公交車,從城市的這頭,到城市的那頭,劃破城市的臉”。
那么地鐵呢?從城市下面的土地穿過,輕輕劃過城市的心臟。
小惠和我,都認為,公交和地鐵,是最鮮明的城市符號。
電影主題曲名字也是“地下鐵”,蕭亞軒略帶沙啞的嗓音把它詮釋得很好。作曲是黃義達,他的音樂常常有一種令我一聽鐘情的遼遠感。難怪,當(dāng)初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就立刻喜歡上,眼前浮現(xiàn)起一幕幕穿梭在地鐵站之間的愛情。屏幕上都市紅男綠女的愛情影象,網(wǎng)絡(luò)上的傷痕累累的都市愛情文字,在某個難以入眠的夜晚,隨著腦海中呼嘯而來的地鐵,翻迭入眼。
影片中呈現(xiàn)的,就是這種都市里的愛情,精致、細膩、晶瑩剔透。楊千嬅扮演的盲女海約,美麗善良,拄著拐杖在地鐵站孤獨地穿行。其實海約和旭明的故事很簡單,相遇、相知、相惜、相愛。原以為梁朝偉不會出演這種單純的愛情小電影的,在片子中卻表現(xiàn)得很好,他的旭明清秀斯文、眉目含情,令人心動。
我看過幾米原著。每一頁畫的幾乎都是一個眼睛看不見的女孩子拄著拐杖行走,在階梯上,在地鐵站臺邊,在擁擠的地鐵上,畫面滿滿都是孤獨,然而色彩很豐富飽滿,一如女孩子瑰麗凄涼馳騁縱橫無處不及的想象。
電影為之添上了愛情,還添加了另一對情侶。張震扮演的鐘程和董潔扮演的董玲,一個從臺北流浪到上海,一個在失去戀人的悲傷中無法自拔,兩人在漆黑的地鐵站里按照地圖尋找出口,在手電筒的燈光下,兩人在地圖上移動的手指輕輕地碰到了一起,一瞬間,電石火花。
扮作郵差的天使,地鐵站的神秘老人,深夜人流散后清冷的地鐵站。
和旭明約會后海約眼里色彩斑斕神奇美麗的世界。
兩人坐在長椅上用耳朵和心觀賞。
圣誕夜流光溢彩的街道,人群擁擠的Shopping Centre。
手表鏡蓋輕輕一開一合的聲音。
宣告海約專屬權(quán)的星星。
這一切,有關(guān)愛情。
都市下的呼嘯而過的地鐵,在人群中我們擦肩而過,在城市的呼吸里沉默游走。
在下個出口,有誰在等誰?下個出口又下個出口,尋找精致的都市愛情。
地鐵,真不愧是最鮮明的城市符號。
在地鐵站臺上靜靜微笑的盲女,
等待地鐵呼嘯而過的聲音。
然后,聽見幸福來叩門。
4 ) 守住這份簡單溫馨
其實我們的幸福,不必去遠處找。
有時候簡簡單單,就是溫暖的溫馨了。
喜歡楊千燁燦爛的笑容,和梁朝偉倔強地搞笑。
千燁總是彩色的服裝,讓人心情繽紛。梁圣誕時的紅色高領(lǐng)毛衣,也很好看。
兩個人一起坐在路旁,聆聽附近的各種聲音;共同去超市買來各種生活用品;把小星星貼在你的手上和我的臉上,就說明我們屬于彼此了。
我恢復(fù)了視力卻不敢告訴你,本想避免矛盾,卻引發(fā)了矛盾,失和沮喪的夜晚,不知你在想什么,像極了我們每個人與好友戀人的短暫不和,心中輾轉(zhuǎn),后悔忐忑,盤算著辦法,懷念著對方。再見時,是按奈不住的快樂!
拔子掉入了琴箱,其實找出來的方法可以很巧妙,就是先把它落到底,然后輕彈它,聽聲辨位,一下一下。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問題,不也可以這樣解決嗎?
有時疲憊單調(diào)的生活中,我們是否也需要一個調(diào)皮暖心的守護天使呢?如果能像海約一樣,積極地生活,樂于助人、主動行動,是否好運也會常伴我們的左右?如果能像兆明一樣堅強倔強、樂觀知足,是否也會找到不離不棄的愛人和好友?
眼盲,不妨礙心亮,簡單,可以很知足。
5 ) mood
這一刻,只想找尋第四十六個車站。
你的圣誕愿望是什么?我希望會找到一個男朋友。海約這樣告訴他的爸爸。于是,天使塞給了她一張通往幸福的門票。
你知道單思的味道么?原來...我只是想牽你的手。鐘程這樣的想。于是,他的圣誕卡,被天使送到了上海。
如果,生活中真的會有天使,那么,他應(yīng)該會聽見我們所說的一切,包括大聲喊出來的,也包括悄悄話?,F(xiàn)在,就讓我們默默的祈禱,相約在第四十六個車站。
故事很一般,似乎跟幾米的“地下鐵”沒有什么聯(lián)系,不過卻有不少我喜歡的鏡頭。不斷的模糊,然后清晰,最后黑漆漆一片。人,本來就是在黑暗中摸索前進的,為什么要害怕前方的黑暗呢?喜歡細節(jié)的描寫,喜歡片片里面對光的運用,還有,喜歡片片的配樂,恩,這個的確很不錯。
十...九...八...七......你好,我是酒鬼,來自網(wǎng)絡(luò)。
6 ) 會有人在地下鐵的出口等我嗎?
常喜歡聽蕭亞軒《地下鐵》,漸漸滿心里都是對電影《地下鐵》的期待。后來終于看了這部2003年的電影,雖然最近看了不少愛情片,但它依然給我一種不一樣的好感覺,延續(xù)了幾米的唯美風(fēng)格,豐富了原繪本抽象的意境和畫面,有如童話詩一般美麗。
然而再讀《地下鐵》原繪本,發(fā)現(xiàn)電影的商業(yè)性讓它由愛情故事搭建框架,這樣的以圣誕夜為背景的溫馨美滿愛情故事總不免會落入一定的俗套,但不俗的是對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體驗和探究,我以為這也正是幾米繪本中無數(shù)含蓄又曖昧的場景所終究要反映的。在幾米的繪本中,地下鐵是盲女追尋和探索世界的入口;她在那里學(xué)習(xí)與寂寞相處,宣泄內(nèi)心的渴望與夢想,讓心靈自由地飛。雖然她的視界是一片黑暗,依然尋找內(nèi)心隱約閃爍的光亮?!拔以诘叵妈F/無盡的通道中/清晰地聽見蝴蝶/輕拍薄翼/來回飛舞”盲女用自己脆弱而堅強的心去感受世界,充滿幻想地。這讓我想起《小王子》來,在第二十一章“the little prince be friends the fox”狐貍道出了一個秘密:“It is only with the heart that one can see rightly;what is essential is invisible to the eye.”(一個人只有用心才能正確地看待事物,眼睛是看不見事情的本質(zhì)的。)往往,用眼睛觀察事物表象的遠不如用心去體驗事物本質(zhì)的人感受得更加深刻,所以,孔子才因“顏回攫其甑”一事而有“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钡母袊@。另一方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都是有貪婪的本性,眼睛看到的東西總會比較,總會計較,總也不會滿足,只有內(nèi)心的豐盈才能使人真正感到富足和安寧。
再說回電影《地下鐵》,全片充滿著一種柔柔的暖意,也許是圣誕的背景所致。盲女張海約(楊千嬅)就是以書中的女孩為原型,她告訴爸爸去幫忙消滅床上的蟑螂,然而卻在床上放了一只圣誕襪,以這種方式索要圣誕禮物,一個小女孩的細膩可愛的內(nèi)心如明鏡一般。爸爸想給他找一個男朋友,于是,在天使于地下鐵入口的精心安排下,海約與旭明(梁朝偉),緣分的相牽使他們相識。旭明無意間因一瓶瘦身果汁而失明,失明后的他心性暴躁,變得自私不可理喻,海約來到他身邊,給他貼心的支持和鼓勵。是海約的陽光讓旭明漸漸走出自暴自棄的陰暗,光明和溫暖在兩人的心底靜靜流淌。海約來旭明家?guī)砹艘粡坈d ,“如果人的心情不好,聽聽鋼琴音樂就不會煩躁了。”當(dāng)人在遇上窘境的時候,應(yīng)如何面對自己呢?對于這個問題,在輕輕巧巧的鋼琴聲中,陽光照在海約臉上,那發(fā)自內(nèi)心,無比溫暖,無比燦爛的笑容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天使說再見那一年我開始看不見/我只能相信彩虹的諾言/我曾經(jīng)夢見自己在地下鐵的曲線 /來來回回地尋找迷宮的終點 /終于聽見我要等的人就站在耳邊
臺灣的鐘程(張震)與上海的董玲(董潔)也在天使的安排下,因一封錯發(fā)的圣誕卡而聯(lián)系在了一起,兩個單戀而失戀的人在地下鐵遇見,看著失意落寞的董玲,鐘程默默陪著她,帶著一盒子的巧克力,鐘程跟著董玲一起調(diào)查地鐵上有多少對戀人。董玲說:“怎么才算是相戀呢?我知道嗎?我懂嗎?”那迷茫的心緒讓他心疼。那一天,他給她吃巧克力。董玲不喜歡,嫌太甜了。鐘程說,好的巧克力吃起來不會感覺到甜,是一種享受,你會很自然的閉上眼睛?!爸挥性谀汩]上眼睛的時候,才會看見最想看見的東西”他們都在未知的路途中,帶著迷茫充滿著不確定而尋找著自己的希望和幸福,這盒巧克力,在默默中,見證著他們默默的感情。旭明因天使的糖果而復(fù)明,卻因此與海約拉開了距離。當(dāng)平安夜的晚上,最終旭明閉著眼睛握到了海約的手,鐘程與董玲的手指在地圖上交于一點相擁而笑,愛情,在心底開出最平凡又是最美的花。
別怕就算蒙住雙眼也發(fā)現(xiàn) /愛情就在我們的附近 /我用呼吸去感覺 /幸福的預(yù)言陪你 /用一生的光陰去發(fā)現(xiàn) /看不到的場面 /難道對你的思念 /不能超越一雙眼
這部電影充滿人與人之間的溫情、關(guān)懷,朋友們對旭明的一句“要寬容一點”,既是對身邊的朋友親人,更是對自己。兩對人的感情,就在平凡的生活點滴中,互相安慰,尋求溫暖,愛情在不知不覺中靜靜醞釀,慢慢開花。不似單戀那樣發(fā)人深省,卻也是溫情脈脈幸福滿滿。
他們相遇又錯過,失去又獲得;不斷地尋找人生的出口、入口,等待一段心境的起站、終站??匆姷娜似鋵嵨幢乜辞宄?,看不見的人心中卻有陽光。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他們都發(fā)現(xiàn)了幸福的路徑。
想想來,何必苦苦覓求那些求不到的東西,何必怨天尤人郁郁寡歡,是自己感情的終究會屬于自己的,不是自己就像握不住的沙。只要用心珍惜已有的,幸福并不遙遠,她觸手可及,就在身邊。
我們心中都有一座地下鐵,通往那個叫希望和愛的出口,即使那迷宮一樣的地下鐵使我們迷茫,不辨方向。在紛紛擾擾中尋尋覓覓,卻不禁在心底輕輕地問,會有人在地下鐵的出口等我嗎?
一年過年電視看的,當(dāng)時還蠻喜歡的,今天看聽風(fēng)者,突然想起這是那是他第二次演盲人
偉仔連聲音都有戲。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自己眼盲,摸到電話,問的第一句話竟然是“上次買的那份保險,如果眼瞎有用嗎?”讓人啞然失笑之后,卻又用無比茫然的口氣,說了一句“我想我盲了。”后來打電話給遠在加拿大的媽媽,也是故作無事,卻又讓人心疼。為偉仔加多顆星。馬偉豪早期的愛情片比現(xiàn)在好多了。
看了《地下鐵》,本來沖著王家衛(wèi)去的,看完要大跌眼鏡為什么王導(dǎo)如此童話,才明白是個兼職。。。。不過整部電影童話色彩之外,還是有他觀念的身影,比如海邊董潔說話那段音樂一下子上來,她說起她的暗戀,好像東邪西毒中似曾相識。不過我更喜歡,我閉上眼睛,全世界都是你的感覺
你的圣誕愿望是什么?你知道單思的味道么?
最開始被吸引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和幾米的一本漫畫繪本同名。我喜歡那本漫畫繪本! 下一站,會有人在出口等我嗎? 生活中,我們總是習(xí)慣獨處與自言自語,在碩大的城市里練習(xí)從一個陌生的小站出發(fā),前往另一個陌生的小站。一路上,我們總是努力尋找希望,生怕幸運就在身邊,卻被我們粗心錯過?! ‰娪案牡袅寺嬂L本的很多東西,可是這一點保存下來了。 我們一路努力,想要找到最甜最美的那顆櫻桃,可是有時候也許是因為靠的太近,反而視野模糊起來了?! 】措娪?,好喜歡那首插曲,一首法語歌。聽不懂歌詞,可是喜
還特意租碟回家看的,失望不已。在香港,連梁朝偉這樣的演員都要演這樣的片子,甚至比這更爛的片子……
不錯啊,幾米的繪本里的故事,沒有太大的顛覆,感情把握得很好。
本片根據(jù)幾米同名漫畫改編,是馬偉豪罕見的愛情文藝片,連他一貫的御用搭檔楊千嬅都丟下“大笑姑婆”的包袱,不再誇張演繹,開始認真地演起戲來。此片與同時期港產(chǎn)片諷刺時局或者以嬉戲玩鬧逃避現(xiàn)實不同,而是以愛情故事作為基本元素,串聯(lián)起不同世界與人物,大團圓結(jié)局除了圓滿市場要求外,更滿足觀眾對太平盛世的嚮往,當(dāng)中張震與董潔這一對兩岸男女,除了陳腔濫調(diào)的愛情格局外,從互不相識到互生情愫在一起,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大陸與臺灣渴望息事寧人,希望大一統(tǒng)的心願。而香港一段,失明失意的梁朝偉在同樣失明的楊千嬅寬慰下,走出對現(xiàn)實的恐懼,也有為經(jīng)濟風(fēng)暴後現(xiàn)實中的香港男性觀眾提供一個慰藉之意。
all 4 O.S.T, especially 4 主題曲——也許是2.5流才子才情的頂峰。
除了《地下鐵》的片名和編劇署名有【幾米】還有某些“人物與場景設(shè)定”,我實在想不出這片子跟同名繪本有毛關(guān)系了?繪本,只是取材童話中的一個畫面,而電影的作用是將繪本的故事進行填白完善并有所創(chuàng)新,可這片子大量的不合理劇情實在是有夠矯情,儼然沒有繪本那種浪漫溫馨的靈氣;演員表名單加一星。
我以為《孽子》是范植偉唯一動人的戲了,其實這部也是;董潔的念白很好聽。
2003 年 過年和MM一起看的
3星半 沒看過幾米的原作,但片子還算不錯吧,畢竟王導(dǎo)監(jiān)制,不少地方還是有些小浪漫的,尤其適合情侶。梁朝偉與楊千嬅那段比張震和董潔那段有韻味,雙盲者間的愛火真的十足可愛,兩人的性格也尤其互補,一個傲嬌自尊,一個寬容耐心。我一直覺得眼盲者能比健全者感覺到更多東西,畢竟不是用眼,是用心的
沒有漫畫的浪漫感覺
整部電影看下來,就是窩心。很適合聖誕看的一部電影。千嬅的演技開始爆發(fā)了(最後也獲得金紫荊的提名)。整部電影浪漫又不失幽默(主要是梁朝偉的功勞)。唯一敗筆竟然是結(jié)尾前聖誕大餐一幕中發(fā)聲的兩個跑龍?zhí)仔『ⅲ瑳]有演技,完全是在背臺詞,那個女孩子以為自己是在詩朗誦嗎?!真是氣死??!
張震和董潔的部分既不能和男女主角同級成為平行線,又和主線毫無關(guān)系,顯得突兀且無意義,桂綸鎂更是淪為龍?zhí)?。但梁朝偉還是揮灑自如,讓其余眾人黯然失色。
大量的特寫鏡頭無比好看,拍得像廣告似的!喜歡張震和董潔的扮相!音樂運用得也很喜歡,沒有被繪本所拘泥!比《向》要好得多!
奇幻、浪漫、溫暖。確實是幾米的風(fēng)格。這樣一部電影,情節(jié)發(fā)展什么的,已經(jīng)完全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表現(xiàn)這個溫暖的過程。斷續(xù)的黑屏和虛焦的運用,給觀眾以盲人視角,非常貼合主題。人物設(shè)定也是盡量簡單,盡量漫畫化,以不打擾這個溫情的故事為準(zhǔn)。全片氛圍富有童話色彩。往對方身上貼星星的行為,真是太浪漫了??!美中不足的是,董潔的表演忒矯情,她的聲音也太出戲了,是唯一拉胯的點。最后,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睡覺一定要關(guān)窗戶,不然中了風(fēng),可是會瞎的?。?分。
梁朝偉的形象不太符合以外,其他還好。@Home CCTV6
天使甲把梁婚姻介紹所的廣告留給楊,楊打電話意外解救了梁的砸場子風(fēng)波,梁承諾免費給楊介紹男朋友結(jié)果沒有人愿意約會盲女,梁只好親自上陣,唯一的動畫場面還挺漂亮。梁突然變成盲人,自暴自棄故作鎮(zhèn)定后終于學(xué)著做盲人,與楊越走越近。圣誕節(jié)兩人分開選禮物,梁吃了天使送的糖,突然恢復(fù)了,卻刻意隱瞞,楊生氣離開。楊爸安排兩人見面和好。天使調(diào)換了兩封信的內(nèi)容,張的告白賀卡送到了董手中,董和張一樣經(jīng)歷著單戀,兩人一起討論戀愛的真諦,漸漸互生情愫。天使假扮的老頭引導(dǎo)兩人在地鐵里大冒險。副線愛情來的太快太莫名,主線也有點隨意,劇情進行不下去的時候天使是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