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星戰(zhàn)落幕觀后感
觀后感觀后感,就不組織什么結(jié)構(gòu)搞起承轉(zhuǎn)合了,想到哪兒就說,隨便聊啊。
1)功德圓滿?
作為二十多年傳奇的結(jié)束,EP3放映以后,爭論比較大的就是是否功德圓滿的問題,焦點主要集中在阿納金向黑暗勢力轉(zhuǎn)變的是否合理以及西斯杰迪之間的武功排名上。
阿納金的轉(zhuǎn)變在我看來再合理沒有了,情節(jié)設(shè)計的比我原來預(yù)想的還要完美。EP2里小阿小帕在納布星草地上談情說愛時兩個人曾有一段關(guān)于民主與獨裁的對話。從那時起我就一直以為老盧要搞悲慘世界那種亂世+愛情的套路,說不定給小阿安一個拿破侖式的命運。EP3的詮釋方式比我的設(shè)想要高明多了,小阿就是一個性情中人啊,對愛的渴求、對失去愛的恐懼和對自己掌控自己命運的追求是他的全部。想想啊,生下來就沒爹,打小肚子里有個炸彈時刻提醒你是別人的奴隸,個子還沒桌子高就要去打工,不到十歲就被騙入了邪教不許跟媽見面,明明自己有本事大家也老說你是the one能平衡原力可是卻有一個師傅和一堆古板的大師、教規(guī)成天壓著你……沖這些經(jīng)歷,小阿能鳥共和國和杰迪么?所以還是西斯大帝西迪亞斯厲害,一眼看穿了小阿的弱點,對癥下藥,拿小帕說事兒,三下五除二就把小阿反正過來了。強烈的感情能夠改變和支配全宇宙!讓杰迪的理性見鬼去吧!
EP3中幾場大戰(zhàn)的結(jié)果對習(xí)慣了武打片的中國人來說有點不能接受,武功排行榜、兵器譜和華山論劍之類的東西流毒太大了。官方言論是杰迪中溫度武功第一,其次尤達。西迪亞斯被溫度打翻在地應(yīng)該是故意示弱以便完成對小阿的最后誘惑,這么說的話西迪亞斯起碼也能跟溫度走個平手??墒怯冗_都知道了溫度被干掉了怎么還能胸有成竹的去單挑西迪亞斯呢,丫憑什么呢,憑他長得綠么?另外更讓人疑惑的就是小阿和歐比萬的對決,一開始兩人攜手對付杜庫的時候就已經(jīng)很明顯小阿要比歐比萬厲害了,怎么小阿投奔了黑暗面理應(yīng)變得更強大了之后反而被歐比萬砍了個滿地胳膊腿兒呢?對這個我也有不滿啊,老盧你能給個解釋么?
2)燈管削人棍
星戰(zhàn)有用光劍削人肢體的癖好,我小小的回顧了一下,大家看還有沒有遺漏。EP1:歐比萬削達斯魔,全身一刀2斷;EP2:歐比萬削變形刺客詹姆手*1,小阿削沙人腦袋至少*3,溫度削詹哥費特腦袋*1,歐比萬削怪物爪子*2,杜庫削小阿右手*1;EP3:小阿削杜庫左右手加腦袋共3,歐比萬削格利菲斯將軍機械爪*2,小阿削溫度右手*1,歐比萬削小阿雙腿加左手共3;EP4:歐比萬削酒館流氓手*1;EP5:盧克削雪地怪獸爪*1,維達削盧克右手*1;EP6:盧克削維達右機械手*1。歐比萬排名第一確實窮兇極惡啊。
3)被滅亡的杰迪是邪惡組織
看EP4-6的時候就知道杰迪代表正義,帝國是邪惡的。EP1-3看下來,關(guān)于杰迪的觀念已經(jīng)變了,tmd整個就是一邪教啊,不被滅亡才怪呢。
先看看這些杰迪的出身吧,正規(guī)的杰迪都是從小被發(fā)現(xiàn)然后被隔離培養(yǎng)起來的,鑒別小杰迪的標(biāo)準(zhǔn)就是檢測體內(nèi)的原力素,說白了就是唯出身論一幫有特異功能的人自己跟自己玩,他們能代表銀河系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和價值觀么?
這些杰迪從小被洗腦灌輸了杰迪僵化的思維,所謂至高無上的Jedi Order到底是什么呢?EP2中只言片語的提到了,比如不能隨意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一輩子接受杰迪議會的任務(wù)指派)、不能產(chǎn)生愛情、“依戀是禁止的,擁有是禁止的,慈悲是杰迪的生活主旨”(“Attachment is forbidden, possession is forbidden, compassion ... is central to a Jedi's life.”)。冠冕堂皇啊,可是如果把人類的美好感情一一抹殺、遏制了,慈悲又從何說起呢?這所謂的“慈悲”恐怕只能來自于居高臨下的優(yōu)越感和偏執(zhí)的正義感了吧?
是的,杰迪總是自稱自己是“無私的”,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別人??墒钱?dāng)出發(fā)點和思維方式都是錯誤的時候,“無私”的人一樣會干出傷天害理的事情(納粹集中營里的劊子手并不都是變態(tài)殺人狂,很多都是受過高等教育正常清廉的公務(wù)員,他們認為自己在犧牲良心做對民族國家有益的事),甚至因為有了“無私”做后盾、有了“正義”做借口、有了特異功能做手段而為害尤烈??纯礈囟汝J進議會逮捕議長時的舉動吧,他們有一點點對他們平常掛在嘴邊的共和國、法律、議會的尊重么?他們的行為在本質(zhì)上和西迪亞斯靠陰謀推翻共和國的行為沒有絲毫區(qū)別!死了活該!活該活該!
最后,固步自封的杰迪也不代表銀河系的先進生產(chǎn)力了。人數(shù)本來就不多,原來還能軟靠心靈控制硬靠耍燈管解決問題,現(xiàn)在面對成千上萬不怕心靈控制的機器人和克隆人部隊,抓瞎了吧?更別提死星了,一炮一個行星啊。
4)杰迪的新希望
還好小綠人和歐比萬認識到了他們的錯誤,我覺得他們沒有按老法子從小培養(yǎng)盧克和莉阿不是情勢所迫,而是故意為之的。盧克和莉阿總算是來自人民,擁有了正常人的感情。在訓(xùn)練盧克的過程中,似乎也沒再聽到他們唧歪那些Jedi Order,而且沒過多久就都成仙變透明人了,Jedi的大權(quán)全落到盧克手里了!盧克是個好小伙兒,感情豐富且細膩不說,還有一手從他爸那遺傳下來的駕駛員技術(shù),關(guān)鍵時刻硬是靠著對妹妹和朋友的愛、對父親墮落的憐憫和其善良本質(zhì)的信任而挺過了黑暗面的誘惑,由他來建立New Jedi Order我信任!莉阿也沒問題,她和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好青年漢索羅之間的愛情多純潔無私??!他們要是生了小孩肯定也是智勇雙全,能說會笑的。滅亡的陳舊的老Jedi已經(jīng)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永不復(fù)返了!
5)宿命啊宿命
老盧恐怕是個有宿命論觀點的人,星戰(zhàn)中到處都是這個。小阿的宿命是平衡原力,小綠人歐比萬溫度要么懷疑要么理解錯誤,最后吃了大虧。原來杰迪對西斯是成百上千對兩個,小阿投到黑暗面以后轉(zhuǎn)眼就變成2對2了(西迪亞斯+小阿vs小綠人+歐比萬),夠平衡了。西斯的宿命是自相殘殺,最后果然是維達把皇帝扔溝里,自己被皇帝的原力閃電電死了。
6)最“長命”最厲害的角色
我覺得沒得說是R2D2啊,6集都出現(xiàn)的角色本來就不多——C3PO中間被洗了記憶,跟死了一回沒什么區(qū)別;歐比萬小綠人分別在EP4和EP6掛了,再后來出現(xiàn)都是透明人狀態(tài),不算數(shù);小阿命夠硬一直挺到EP6終場才掛,可是變身前后性格迥異,說是兩個角色一點不為過。說最厲害也不夸張啊,從EP1出場就拯救了小帕的飛船開始,哪集不是披堅執(zhí)銳沖在最前面啊,幾乎所有主要角色都被她救過不止一次……人家多謙虛啊,一句人話臺詞都沒有默默做了這么多貢獻,評個最長命最厲害獎難道不應(yīng)該么?
2 ) 失落的達斯維德
阿納金天行者,在被歐比旺砍去雙手雙腳后,又被滾燙的巖漿灼燒,那會是怎樣撕心裂肺的一種痛。而西斯尊主拯救了他,或者說,讓阿納金快點死去,浴火重生的是憤怒的達斯維德。
黑色斗篷,黑色盔甲,再戴上黑色面罩,達斯維德邁著驕傲的步伐,不間斷地從里而外傳出壓抑可怖的呼吸聲。外表上,他仿佛是死神的符號,冰冷的大帝,而內(nèi)里,卻是那場災(zāi)難遺留下來的一堆爛肉,和一顆受傷的心。
他曾是天選之子,那個注定打敗西斯,帶來原力平衡的英雄。而事實上,他加入了西斯,推動原力的傾覆。
如果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達斯維德卻成為了第一個預(yù)言的反抗者。預(yù)言,究竟什么是預(yù)言?它是讓我們預(yù)知結(jié)局的明鏡,還是蠱惑生命的圈套。預(yù)言是否真的會實現(xiàn),如果麥克白不刺死國王鄧肯,他又有何機會篡取皇權(quán)。
其實,在預(yù)言背后,真正考驗我們的是選擇。
絕地武士團,一個被神化的宗教式官僚機構(gòu)。他們高度崇尚理性,正如秉持的教條所言:無需激情,平靜心智。勿隨愚昧,探尋真知。雖有混沌,安謐仍存。無所凋亡,惟行原力。阿納金的母親如圣母瑪利亞誕下耶穌那般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兒子,這似乎也悄悄暗示了阿納金與絕地的緊密聯(lián)系。表面上,絕地風(fēng)光無限,仿佛是維護光明的使者,但恰恰是因為他們過于強調(diào)自我的崇高價值,抬高神性,而萌生了禁欲的意味。就像是黑暗的中世紀(jì)里虔誠的教徒,1984中對老大哥頂禮膜拜的大洋國,它們都有一整套完善的晉升機制,最高級的領(lǐng)袖仿佛矗立云端,引領(lǐng)著群眾走向圣潔和諧的大道。而對于沖動、富有活力的阿納金來說,他天生所具有現(xiàn)代社會革命者的氣息,壓抑天性就如同用紙包住大火般危險。多年下來,他一度順從絕地長老會的擺布,到不同的星球完成任務(wù),暗里卻時常懷著無盡的苦惱與落寞,他受制于師傅歐比旺,永遠不可能跳脫于這個模式。對于一個古老的組織來說,一切都要靠年歲與閱歷奠定地位,阿納金的本領(lǐng)再高強,也得要老老實實地走完這個流程。
直到有一天,他親身經(jīng)歷了西斯的誘惑。達斯·西迪厄斯用譏諷的語調(diào)對阿納金說:“絕地武士們當(dāng)然不會告訴你西斯的故事。”無論是絕地武士還是共和國,他們都試圖掩藏原力的黑暗面。阿納金,和很多人一樣,只是用普世的價值觀去理解黑暗,卻從未真正領(lǐng)略過黑暗,面對像西迪厄斯這樣既了解所謂的光明又深入過黑暗的人來說,他的正義感搖搖欲墜,不堪一擊。西斯歌頌憤怒,在天性的爆發(fā)下走上另一個極端。但對于阿納金來說,西斯讓他觸碰到了真實的欲望,他們不像絕地那般地虛偽、教條主義,而仿佛是主張順從自己的心,這才是他的“自由之門”。小丑能夠策反哈維,那是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善與惡的兩粒種子,一粒種子的生長,必以壓抑對方為代價。當(dāng)阿納金信誓旦旦地對師傅歐比旺說:“西斯并沒有那么恐怖。”,實際上他已經(jīng)選擇用黑暗之水澆灌心田,那早已不是釋放天性這般簡單。黑暗的蠱惑性,就在于讓人看穿原有的世界是多么荒謬,而后跌入另一個深淵,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阿納金選擇成為達斯維德,不過是打破前一個枷鎖,再新制一個枷鎖。而他所付出的代價卻是慘痛的,血肉模糊、萬劫不復(fù)。
或許在很多人心里,阿納金只是一個天真的中二少年,年輕氣盛,立場又不夠堅定。但他卻是一個有足夠勇氣嘗試改變的人。當(dāng)我們試圖逃脫命運的束縛,就會擬定一個烏托邦式的前景,但世界從來不存在僅僅是黑與白的區(qū)分,阿納金和達斯維德都在理想中失落。
最后的結(jié)局,就好像一個玩笑??粗约旱挠H身骨肉盧克天行者飽受西迪厄斯的摧殘,達斯維德感到如插入針尖般刺痛,那顆弱小、緊緊收縮的哀傷的心,再一次劇烈地顫動。曾經(jīng)為了政治獨裁與黑暗統(tǒng)治付出的一切瞬間傾覆,他為了愛而放棄了扭曲的理想,親手殺死了西迪厄斯。不是預(yù)言改變了阿納金,而是達斯維德選擇了預(yù)言。
一切都結(jié)束了,達斯維德用善的舉動證明了他不是為惡而生,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當(dāng)所有的星球煙火四溢,慶祝黑暗帝國的消亡,盧克卻看見了父親凄然的幻影。自始至終,誰都不會記得他改變了什么,而是能明白無誤地說:他是預(yù)言中的那個孩子,阿納金。而他的幻影也只能空洞地笑,無法解釋自己,是失落的達斯維德。
3 ) 很久以前,一個遙遠的銀河系
先看過的正傳,后看的前傳,和盧導(dǎo)拍攝的順序相同。
正傳是豪邁篇章,前傳是悲壯史詩。最喜歡的是阿納金這條線索,一個英雄的誕生與墮落,能力,責(zé)任,感情。。。最后的救贖。
明白了盧導(dǎo)為何要在正傳的榮耀下,迎著大家的批評,頂著壓力把前傳拍完。
圓圓整整的看完,星戰(zhàn)系列已經(jīng)遠超越了電影的層面,它是活生生的歷史,就在銀河系中鐫刻。
看到阿納金和歐比旺光劍對決時候,阿納金在烈焰中體無完膚,我在電腦前淚流滿面。所傷心的,不是小阿投入黑暗面,而是盧卡斯大導(dǎo),下手之狠毒,面對如此帥哥,竟然砍了個滿地胳膊腿。等到絕地歸來結(jié)局處,阿納金以年輕并完整的靈魂回歸原力,我是Crying Happy Tears。
在星戰(zhàn)系列中,善惡之爭,其實是圍繞絕地和西斯集團來進行的,但是,絕地集團并不像我當(dāng)初以為的那般“善”。對尤達大師的那句話印象頗深:“Fear Leads To Anger,Anger Leads To Hate,Hate Leads To Suffering.” 珍貴的親情在絕地大師們的口中成了萬惡之源,絕地集團在我心里就成了邪教,純粹一個存天理,滅人欲的典范。
星戰(zhàn)系列,就像是把地球上的故事放大到整個銀河系來進行,陰謀與愛情,忠誠與背叛,生命與自由,善良與邪惡,其實并不存在一條明確的界限。整個系列的人物中,最喜歡阿納金,除去傳奇的身份,他是最悲情的,最真實的那個英雄。
PS:從星戰(zhàn)前傳迷上了海登
先說說很喜歡的伊萬扮演的很讓我郁悶的歐比旺。前傳一里,歐比旺還年輕,伊萬扎著絕地小辮,年輕就是瀟灑啊,為奎剛報仇那段,生生地一個腰斬,夠氣魄。前傳二里,伊萬開始裝老,頭發(fā)也長了,胡子就是扮滄桑的必備道具,當(dāng)然少不了,歐比旺大師對小阿喋喋不休,絕地組織死板理論的摧殘,就算是滿身靈氣的伊萬,也頂不住啊。前傳三的前半部分,歐比旺大師似乎是返老還童了,這也是他們師徒倆在一起時候,我最喜歡的一段,雖是嚴(yán)肅的營救行動,但師徒倆的默契,很舒心。躲避“毀滅者”,退進電梯里時候,相視無言,然后對著后面的機器人衛(wèi)士一陣猛砍,片甲不留;在電梯里,伊萬頭朝下蘇醒過來,似乎是嚇著了,手腳并用的抱緊小阿,“Did I Miss Something”,他們倆要能一直這樣多好。
阿納金對歐比旺說過,"You are the closed thing to a father I have”,歐比旺對阿納金說"You were like my brother,Anakin”。雖說長兄如父,但畢竟還是不同,一個父親的責(zé)任,不是那么容易便擔(dān)當(dāng)?shù)闷鸬?。如果奎剛沒有死,或許會是另一個故事,畢竟他才是小阿生命轉(zhuǎn)折點處的那個人。我是很佩服奎剛的,不受絕地教條主義的毒害“I Shall do What I Must”,有自己的思想,才真實可敬。
以前看正傳時候,對尤達的印象是很不錯的,雖說在前傳里,它沒有什么特別讓我喜歡的行為,有時還很死板,但是喜歡這個小綠怪的底子還在,也就不說什么了。溫度大師,武功沒有爭議,但是他出場時候就不太喜歡,拿著那個題板測試小阿時候,那個眼神,對小阿是一臉的不待見,我喜歡小阿,所以不喜歡他。
暫不評價西斯的對錯,坦白地說,他們比絕地更強大和聰明。不必像絕地那樣,從小開始滅絕“人性”的訓(xùn)練,而是從最優(yōu)秀的絕地中選擇情感未泯的加以“陷害”,這當(dāng)然是大智慧了,讓我想起了借窩下蛋的杜鵑鳥。帕爾帕廷和溫度的那場打斗,我沒有不信任溫度大師功力的意思,但是堂堂西斯皇帝,不會那么不經(jīng)打,更大的可能,是演戲給阿納金看,“Oh,I am so weak”,扮弱啊,可惜小阿太年輕單純,哪里看得出西斯的把戲,天行者,終于變成了達斯維達。
這世間,回頭路,或許有,也或許無,可是阿納金的世界崩潰了,哪里想得到那許多,殺死所不忍殺,不愿殺之人,留下悲傷或是無奈的淚水,只希望,永遠不要失去最愛的帕德梅。阿納金在火山星球上見到帕德梅時候,即使他的雙手沾滿了孩童的鮮血,但他看帕德梅的眼神一如既往的單純與愛戀,該如何去責(zé)備這么一個害怕失去愛的大男孩。他用原力勒緊帕德梅的衣領(lǐng)時,帕德梅的心碎了,阿納金又何嘗不是一樣,還記得在納布時候,原力托起的蘋果,記得斗獸場上的那個吻。害怕失去的東西,攥得太緊,在手心碎成了粉塵。
難道真如尤達所說,珍惜的最終只是無盡的sufferig.g。
或者,我更希望的解釋是,感情是痛苦的世間僅存的美好,一段生命,最終魂飛魄散,善惡對錯,是依規(guī)則制定,規(guī)則時時都在變,最真實的,依然只剩下感情。因為感情,或許會走錯路,沒有感情,根本無路可走。
阿納金母親去世的時候,他曾說過“It’s All Obiwan's Fault”。他對歐比旺的所有怨恨,也僅是這一句話而已。 阿納金與歐比旺的光劍對決,實在是太殘忍,對于觀眾,對于他們。阿納金失去了愛人,朋友,孩子,失去了自己,看完前傳,我再以無法像當(dāng)年看正傳時候簡單地評判達后來的斯維達,曾經(jīng)的天行者阿納金。
多年以后,當(dāng)阿納金帶著一絲愧疚和一絲靦腆,在原力的世界里回到朋友和親人的身邊,那眼神,不曾在歲月里改變,他依然是那個有愛的少年。
璀璨的銀河,早已鐫刻下他們的傳說,又何必追問,這是否值得……
4 ) 杰迪的管理失敗
http://bizchedan.blogbus.com/logs/47197220.html說實話,<星戰(zhàn)前傳3:西斯的復(fù)仇>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所以影評沒什么好寫地,倒不妨綜合運用商業(yè)和娛樂思維分析一下杰迪組織的失敗。
杰迪(Jedi)武士,亦譯為絕地,一個神秘而光榮的團體,是銀河共和國的守護者。其成員經(jīng)過刻苦的修煉,能夠駕馭強大的原力,有如武俠的真氣。前傳3即記錄了由于阿納金的背叛,導(dǎo)致杰迪與共和的滅亡。
其實在前傳1就已經(jīng)打下伏筆,和現(xiàn)實商業(yè)的招聘面對相似的問題,如何權(quán)衡組織的人力資源需求、新員工的價值和風(fēng)險。年僅十歲的阿納金天賦過人,杰迪大師魁剛金認為他就是預(yù)言中為原力帶來平衡的“選中者”。但感覺到阿納金的黑暗面,尤達和溫度大師認為他不適合接受訓(xùn)練,前傳3果然驗證了他們的判斷。
這個天才兒童當(dāng)時已在賽車中贏得自由,本可以憑著嫻熟的機械技能和母親一起在那個小星球上過幸福生活,銀河也能永保太平,但魁剛金的死使同僚們接受了他的遺愿,這就混淆了公私的界限,開啟了災(zāi)難之門。
其實之后杰迪還有補救的機會。阿納金逐步走向黑暗的歷程中有兩個關(guān)鍵人物,阿米達拉女王和帕爾帕丁議長,前者是他的至愛,后者是潛伏的西斯首領(lǐng)。如果杰迪足夠teamwork,不給阿納金這么大自由行動的空間,也許就不會和二人如此深入地接觸。
也許對前者這么說太過分,杰迪武士也有七情六欲,當(dāng)然更不用說普通的員工。但也正因為如此,不干涉私生活的同時,組織應(yīng)該重視成員的實際需要。本片中,阿納金的沉淪,正是直接起因于他的噩夢,夢見愛人慘死,所以想獲得能起死回生的黑暗力量。
但可惜他的師長們沒有對這個問題給予足夠的關(guān)注,在有限的幾次溝通中,不但不嘗試了解和幫助阿納金,反而訓(xùn)斥他、還扯淡杰迪準(zhǔn)則的大道理。當(dāng)這個潛力巨大的年輕人六神無主,心如亂麻,唯獨像慈父般對他講起一個悲傷動人故事的,竟然是西斯首領(lǐng)。
最具悲劇色彩地,正是阿納金的這些努力一手造成了阿米達拉之死。一個自我實現(xiàn)的預(yù)言。正如彼得?圣吉(Peter Senge)在<第五項修煉>中寫道,在錯綜復(fù)雜的管理實踐中,使問題更加嚴(yán)重的往往正是解決方案本身,反而使管理者認為有必要加強愚蠢的行動。
但如果沒有西斯首領(lǐng)的精心布局,這一切都不會發(fā)生。杰迪號稱共和國的守護者,居然讓這么危險的人物混入國家中樞,甚至竊據(jù)議長的要職,可謂失敗到家。而且坐視敵人處心積慮獲得獨裁權(quán)力,控制大批議員,說明杰迪在政治上多么地弱智,也缺乏姑且稱之為客戶關(guān)系管理的意識。
也許杰迪本身的形態(tài)就違背了共和精神。這是一個典型的精英團體,只有天才兒童才能入選,而且明文規(guī)定一個師傅只能帶一個徒弟,而決策權(quán)又集中于杰迪議會的十二名大師之手。這就集中了精英政治的優(yōu)點和劣勢。
所以盡管杰迪能打,但人員稀少,全盛時也不過一萬人。共和國那么多星球,在戰(zhàn)爭中只能依靠無主見的克隆軍團。所以說精英政治的另一面就是愚民政治。也就可以理解中國的“企業(yè)家”們自己精心鉆研歷代帝王將相,卻讓員工學(xué)習(xí)<沒有任何借口>這樣的偽書。
但杰迪又不是MBA或海歸經(jīng)理人,甚至連工頭都不是,只是勞模,并沒有實質(zhì)上掌握克隆軍團。西斯武士的人數(shù)要遠少于杰迪,但他們控制了CEO、董事會和大部分員工,而不像杰迪那樣迷戀于封閉小圈子的經(jīng)營,結(jié)果英勇的杰迪武士們身先士卒,卻被背后的冷槍打翻在地。他們以“原力與你同在”著稱,非但不是“萬人斬”,連幾個克隆士兵的偷襲都招架不住。精英政治的腐化是一定地。
而大權(quán)在握的長老們精力時間有限,專注于戰(zhàn)爭,就忽視了心腹大患。當(dāng)?shù)弥h長真面目時,卻沒有全面動員,只派一位大師帶了幾個小角色拿人,更沒有對阿納金采取任何預(yù)防措施,危機管理如此之差,杰迪不亡豈有此理。不論要指責(zé)阿納金無知還是西斯首領(lǐng)邪惡,前提都是杰迪組織乃至共和國本身有可趁之機。
值得注意的還有杰迪無庸置疑的道德優(yōu)越感,但這并不能掩飾其管理的失敗。雖然整個星戰(zhàn)系列包涵原力平衡的理念,即光明和黑暗相互依存,但更多時候還是呈現(xiàn)出“不是東風(fēng)壓倒西風(fēng),就是西風(fēng)壓倒東風(fēng)”的戲劇場面?,F(xiàn)實不可能是這樣黑白分明。
星戰(zhàn)1誕生于1977年,正值冷戰(zhàn)高潮,不可避免也帶有意識形態(tài)的痕跡。里根上臺后立場強硬,其中通過空間競賽拖跨蘇聯(lián)經(jīng)濟的計劃就以星戰(zhàn)命名。1991年,似乎正義的杰迪武士打敗了邪惡的西斯帝國,但正如星戰(zhàn)中反復(fù)表現(xiàn)地,不管是誰,武藝不精就得完蛋,蘇聯(lián)的解體直接歸因于一種沒有效率的經(jīng)濟體制。
回到前面招聘人才的話題。中國的“企業(yè)家”們喜歡講用德不用才,實際上大部分的員工都能遵守基本的職業(yè)道德,所謂“德”往往只限于“忠”,但可惜并不存在這樣一支克隆軍團,指哪打哪。而情商卻是遠要比德更大的范疇。阿納金能夠面對強敵無所畏懼,卻對愛人關(guān)心則亂,就是一個高智商低情商的案例。
不知電影和生活誰模仿誰,國內(nèi)輿論不時發(fā)起關(guān)于企業(yè)家道德的大批判,和各種“黑暗力量”勢不兩立。<大敗局>一書更將所有失敗都歸結(jié)于此。杰迪雖然以光明自居,然而還是要從小苦練,中國的批評家們卻幻想只要修心養(yǎng)性就能掌握某種“原力”,也無視體制和環(huán)境的缺陷。
星戰(zhàn)系列無疑可以名列偉大的品牌。被這部電影改變了童年的人大多已經(jīng)成家生子,依然狂熱。但中國觀眾沒有這樣刻骨銘心的記憶,星戰(zhàn)3對他們而言只是無數(shù)大片中不太起眼的一個。一同觀影的姐妹簡單地說:“挺熱鬧地”。
28年前,星戰(zhàn)對觀眾體驗和電影產(chǎn)業(yè)都富有革命性,盧卡斯(George Lucas)對大制片廠保持獨立性、將特效提升為主角。更重要地是,激勵了無數(shù)有志青年。23歲的卡車司機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辭去工作,7年后拍了<終結(jié)者>。<指環(huán)王>的導(dǎo)演彼得?杰克遜(Peter Jackson)回憶:“看星戰(zhàn)改變了我的一生。”
但28年后,也許盧卡斯與時俱進的只有技術(shù)而無思想。要知道昔日的美國憤青早已是特效界的一哥,工業(yè)光魔公司的大老板。據(jù)說杰迪早已在英國注冊為一種正式的宗教,不過在另一些觀眾看來,這些“日光燈管男”在今天顯得好傻。只有杰迪武士的世界雖然正義,但也不無乏味。
前傳3雖然自稱黑色,但和<發(fā)條橙>、<猜火車>等黑色經(jīng)典相比,卻像天線寶寶一樣純真無邪。同屬于科幻體裁,前傳3里歐比旺騎龍和機器人將軍駕獨輪車打仗還有好多花絮都非常好玩,但全片的“氣質(zhì)”卻沒有<天空之城>的童趣和憂傷,<基地>系列和<太空堡壘>的宏大和悠遠。藝術(shù)青年們顯然更推崇<2001太空漫游>和<銀翼殺手>,而普通大眾已經(jīng)進入Matrix的新紀(jì)元。
在星戰(zhàn)誕生22年后,<Matrix>首映。該片不僅僅是酷,雖然也是一個關(guān)于the one成長的故事,但Neo始終充滿困惑,既有一己之愛,也為蒼生救贖。觀眾看不到死星爆炸和黑武士改悔這樣光明的結(jié)局。最終Neo和Smith同歸于盡,像耶穌一樣犧牲,換來矩陣與錫安城和解,人們有權(quán)選擇長夢不醒或者慘淡的現(xiàn)實生活。這更能打動當(dāng)下意義消解的商業(yè)社會中無所適從的人們。
2005.6.23
5 ) 重溫15歲時喜歡的電影后的不吐不快
前傳3里阿納金邊用燈管砍人邊淚流滿面,好像全世界的委屈都背在他一個人身上。幫助西斯覆滅絕地是對的,因為懷疑絕地的理念。投靠西斯是對的,因為想獲得原力的力量去拯救帕德梅使她免于面臨和母親一樣的命運。甚至最后想砍了歐比旺也是對的,因為歐比旺阻擋了他為共和國爭取民主共和自由和平的道路。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我笑笑,小安吶你還是太嫩了。
他剛好處在一個成長的尷尬期,懦弱且別扭,內(nèi)心非常想找尋一個原則和信念,看到別人背棄了它便覺得此人當(dāng)誅,云度和西斯在僵持的時候,阿納金在旁邊內(nèi)心掙扎,云度說了句要就地解決西斯,結(jié)果阿納金內(nèi)心的小倔驢馬上蹦出來:“不行,絕地絕對不殺人,我們還是把他關(guān)押把”。話說他此時完全忘了當(dāng)初結(jié)果杜庫的時候自己毫不留情的將之就地正法的。好,讓我們分析一小安哲學(xué):我認為不對的事情,自己要是做了就是迫不得已的,內(nèi)心其實掙扎痛苦不堪。但別人要是做了,為了維護心中的信念,我就要帶著我的燈管不惜一切代價阻止他。云度不從,于是被砍了。。
有時候覺得前傳就是一個青少年的成長史。教育學(xué)里說影響教育的四個因素是環(huán)境、遺傳、教育、人的主觀能動性。論環(huán)境小安童年在塔圖因度過,給一個惡心的大肚子當(dāng)奴隸,后來被魁岡發(fā)現(xiàn)原力在體內(nèi)的存在,被帶回共和國的絕地組織。論教育歐比旺是他師傅,話說學(xué)徒時期的小辮子歐比旺長得還真是帥啊。。遺傳方面么尤達覺得小安可能是原力孕育出來的孩子,the chosen one,這有點類似于哈利波特的the boy who lived 。最關(guān)鍵的一點,主觀能動性,小安絕對是有,可惜太強了,追求力量的極致。。于是一切,啊哦。。說穿了是來自內(nèi)心深處的恐懼,恐懼又是來自對自身能力的不確定。用那句時髦的話來說就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困境。(什么東西一旦加上“人類”這樣的字眼好像就是個哲學(xué)家了)。最后的最后,此少年成功的變壞了。。歐比旺只有跳出來清理門戶,師徒反目,燈管互砍。 劍這種東西還是東方人用的最好,每次他們掏光劍出來的時候忍不住想笑,咦,這次燈管換顏色了誒。。加上絕地的斗篷,扮酷打斗居家必備良品。 私心里覺得星戰(zhàn)里有一些中國的東西在里頭,短小精悍的綠色小朋友尤達其實是個絕地高手,有些大象無形的意思。阿納金告訴尤達自己對失去的恐懼,尤達回答他的是死亡只是生命轉(zhuǎn)入原力的一種形式,應(yīng)該為失去的人終于轉(zhuǎn)化為原力感到欣喜,不要憂傷不要想念,依戀導(dǎo)致貪婪和嫉妒。這不是紅果果的道家思想里齊死生、不悅生不惡死么?感覺這個時候的尤達就差一根拂塵,捋著綠胡子說:“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bababla···”額后面不記得了。。。
還是比較稀罕歐比旺的,各種理由,徒弟和師傅一比簡直是個小毛頭嘛。同樣是成長,當(dāng)初那個扎小辮的歐比旺十年后成為蓄須的絕地大師,阿納金呢,整了副重死人的盔甲在身上,這可不太帥哦。。
那個抱著藍色索尼隨身聽樂此不疲聽錄音磁帶的小屁孩現(xiàn)在離家很遠的地方重溫一部15歲時看過的電影。最初是在瘋狂英語每一期的entertainment的電影推薦里頭有,那個時候還是磁帶版,暑假坐在家里的地板上一遍一遍聽電影旁白錄音,那個時候是討厭阿納金,現(xiàn)在是憐憫。那個時候?qū)λ械南盗须娪俺銎娴母信d趣。為了贏得每周六晚10點cctv6佳片有約的觀看權(quán)和老媽據(jù)理力爭,想盡招數(shù)。其實第二天周日就會有重播的。。從小就傻,沒有辦法。
6 ) 承先啟後的終曲最少沒叫人失望
《星球大戰(zhàn)》六部曲終於隨著前傳第三集的落幕而完結(jié)。由於《黑帝君臨》票房上的連連報捷和全球同步公映的大型宣傳,使到《星球大戰(zhàn)》此經(jīng)典是否得到一個完滿的句號成為城中熱門的電影話題。
要判定此問題,相信比起戲齡短淺的筆者來說,星戰(zhàn)迷親自撰文論及會更有資格。只是筆者仍想嘗試比較正傳和前傳第三集的不同特色助讀者觀眾自行評價,因此下文純粹談及前者與後者的不同特色,無意相較兩者的優(yōu)勝劣敗。
影片的基調(diào)方面,正傳走幽默緊湊路線,故事和鏡頭盡量避免悲情;比如是正傳第一集obi-wan死於黑武士劍下也只如一縷輕煙般得道升天,從來沒有讓觀眾看活生生的人慘死的狀況,就算有,也只是穿了盔甲罩了頭盔的白兵,死去幾多個也不會令觀眾有多少悲情的念頭。利用全片的節(jié)奏和氣氛凝造的正面調(diào)子所帶給觀眾的輕鬆感和娛樂性,實在比僅只利用一兩個分場設(shè)置的幽默來得有效。
那就是說,星戰(zhàn)正傳能做到緊湊而不緊張,輕鬆而不兒嬉;這是星戰(zhàn)作為經(jīng)典的其中一個成功之道。
至於前傳第三集則礙於故事重心的問題以致在調(diào)子上不可能跟正傳一脈相承,過份沉重、灰暗的黑武士宿命和清剿jedi武士使前傳第三集蒙上陰影。再者,飾演少年黑武士的Hayden Christensen演技有欠火喉,致使Anakin Skywalker改正歸邪的劇情普遍被認為偏向牽強。此兩點相加起來,使前傳第三集呈緊張而不夠緊湊、兒嬉而不夠輕鬆的整體感覺。
情節(jié)重心方面,正傳著重Luke一干人等於星戰(zhàn)的自主奇幻世界觀中的連番冒險,沿途奇趣新鮮的不同星球、驚險場面和可愛小角色的笑科密集發(fā)放,真正做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驚險緊湊效果。當(dāng)中一氣呵成的流暢感是現(xiàn)代不少同等質(zhì)量的千軍萬緊大製作所不能比擬的。
前傳第三集主線在描繪Anakin Skywalker面對愛情和權(quán)力誘惑的內(nèi)心矛盾及其後入魔迷失以至踏上黑武士之路的故事。明顯地,前傳第三集的內(nèi)心戲比起以動作為先的正傳各集都要多,因此本集故事如仍然一股腦兒的以緊湊的動作主導(dǎo)勢必落得觀眾有情節(jié)實感不足的感覺。而筆者的愚見是本集故事仍然選擇偏重動作而放棄真摰細膩地刻劃Anakin Skywalker 的心路歷程,致使本集仍然能夠維持《星戰(zhàn)》一貫的流暢節(jié)奏卻由於情節(jié)根本上的重點不同而不免讓明眼人有了兒嬉的微言。
動作設(shè)計和場景電腦特技方面,明顯地不論哪一方面,前傳第三集比起正傳甚至前兩集的前傳也要考究。本集的電腦特技無容置疑的站在世界頂峰,各個星球的不同場境假可亂真,許多個鏡頭本身就是一幅令人驚艷的圖畫。但如果要區(qū)分本集與正傳的話,筆者的感覺則是正傳因為技術(shù)問題,只能盡量於構(gòu)圖中表達《星戰(zhàn)》世界觀中的新穎奇特,而本集則唯美的表現(xiàn)每一格鏡頭。
至於動作設(shè)計方面,無話可說的是本集的光劍格鬥比起正傳彷如是兩根棒球棍的互相擊打好看百倍;甚至乎Jedi武士不用光劍隔空移物的能力應(yīng)用也設(shè)計得比正傳好看,比如是Master Yoda進到Sith的房間後一擺手掃低了兩名門衛(wèi)的一場就把Master Yoda表現(xiàn)得異常有型。
另外更值一提的是最後Sith 對 Yoda和Anakin 對 Obi-wan的兩場大戰(zhàn)藉緊湊的平衡剪接同時凝聚並提升了兩面戰(zhàn)鬥的逼力和使不同風(fēng)格的兩場對戰(zhàn)梅花間竹的呈現(xiàn)讓觀眾目不暇給、不易厭悶。此外,兩仗的戰(zhàn)場也像各有意境、各有所指。議事廳一戰(zhàn),我們看著口說民主的議長 (Sith)在利用議員的席位作自己的武器同時不停的破壞著代表民主的議事廳。那邊廂「火山星」的惡劣地理環(huán)境則像體現(xiàn)了Anakin心內(nèi)前無去路又不能回頭之進退維谷的絕境、遍地滿山的火紅溶巖又像是Anakin不會止息的憤怒;甚至最後Obi-wan斬傷Anakin也不過是因為地勢的好處也就是為勢所逼,所以我們明白最後Obi-wan對Anakin說出的「I love u」是有多深情和令人感動。
其他有關(guān)鏡頭運用或是人物設(shè)定,本集和前傳總算在同一水準(zhǔn)風(fēng)格之中,因此便不再多贅。
最後總結(jié)前傳第三集,由於承先啟口的肩負和作為一個經(jīng)典的終結(jié)責(zé)任太多太重,本集明顯地難臻完美。然而唯美的動作設(shè)計與場景特技著實成就了另一個新的經(jīng)典。因此筆者可以套用佐治.魯卡斯面對老星戰(zhàn)迷對前傳連番指摘的回應(yīng)作概括:「現(xiàn)在二十五歲以下的年青人瘋狂愛上兩集星戰(zhàn)前傳」。其實現(xiàn)在大部份的老星戰(zhàn)迷想當(dāng)年不就是二十五歲以下的青年嗎?也就是說《星戰(zhàn)》本來就是一套受年輕觀眾愛戴的電影,二十年後,前傳風(fēng)格之轉(zhuǎn)變不過是與時並進,反正一邊開口罵的老星戰(zhàn)迷難道就不會入場觀看神話的終結(jié)嗎?
7 ) random thoughts
午間和同事討論,一個同事說:after he watched this movie, it just hit him: Star Wars movies were not story about Luke, but story of Anakin Skywalker. He was the chosen one, the one brought balance to the force. To say the least, Star Wars III has made the other five Star Wars movies better.
BTW, the chemistry between Anakin and Padme was totally ran out from previous two prequels (I though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oung Anakin and Padme in “Phantom Menace” was charming). As Roger Ebert puts it: To say that George Lucas cannot write a love scene is an understatement; greeting cards have expressed more passion. ;o)
Despite the acting, I thought Anakin’s struggle/journey to the dark side was personal, moving and believable.
In the name of love, Skywalker turned into dark side; but is that real? Or just an excuse? I was moved by his journey, the steps, incidents occurred along the way, it was like LOTR, each person, weak or strong, had to decide, facing their moments, where history leads to; the fate of the world was casted by an individuals will. Here, if things happened a little bit differently, e.g. more recognition from Jedi council side, Skywalker might be able to resist the temptation. But, he didn’t. In the name of love, he was more furious being cheated, he strangled Padme, the woman he vowed to save from death, but, in reality, he was the reason she had no will to live on. She died of a broken heart.
Ironic as it was. Even more ironic is the concept of being Jedi.
Being a Jedi requires detachment from fear for lost, from lust, from love and passion. Is that where greatness comes from? But was that a wrong concept? Because of love, Anakin SKywalker turned to the dark side; but, he was redeemed at the end of story. The world was not saved by a Jedi, but by a human who suffered greatly, and also loved deeply.
政治寓言,人之命、天注定,屬于阿納金的曠世悲劇。CCTV6-2014,02.04.春節(jié)檔佳片有約
阿納金墮落的原因也正好是后來自我救贖的理由。
他已經(jīng)失去了母親,不愿再失去妻子。他夢見帕德梅難產(chǎn)而死,于是墮入原力的黑暗面,企圖尋找拯救帕德梅的方法。為了拯救帕德梅,他不惜放棄一切,甚至和全世界為敵。殊不知正是因為他的黑化,帕德梅才失去了活下去的意愿。間接殺死帕德梅的人,正是他自己。老天爺就是這么愛捉弄人:如果當(dāng)初他什么都不做,那么什么都不會發(fā)生;他不想坐以待斃,他想改寫結(jié)局,但是一切都沒有改變,反而讓事情變得更壞。他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絕地武士,他能戰(zhàn)勝杜庫伯爵、歐比旺,卻無法戰(zhàn)勝自己的殘酷命運。
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
去過倫敦的首映
看的時候全程在想阿納金為什么寧可到處殺人包括殺一群小孩子也不帶老婆去墮胎……
對線索的錯綜復(fù)雜和心理轉(zhuǎn)變的(相對來說)筆墨著重,擠壓掉了曾經(jīng)每集的主打星球(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展示,戰(zhàn)爭場面是實在的高峰。不敢說盧老是說故事的高手,但最后的落日/日出已經(jīng)震撼無比了。
一個時代的終結(jié),看著一個個人物無可挽回的走向早已知曉的結(jié)局,有一種宿命的悲愴感。
親愛的阿納金 你那樣不遺余力去做了 可惜事與愿違
這是所有星戰(zhàn)里最悲壯虐心的了,我緊接著看了一眼正傳1果然有種滄桑感,我有點理解了所謂的情懷。不過對這種大片還是提不起興趣。看來我之前的預(yù)感是對的。
倒下的是天行者阿納金,站起的是達斯維達
太傷感了,雖然知道結(jié)局通向哪里,卻還是忍不住嘆息。帕德梅之死與黑武士誕生交叉剪輯,從自我意志的角度出發(fā),兩者都屬于“沒有活下去的意愿了”。該系列自此已構(gòu)成了一套完整世界觀的輸出,未來再推續(xù)作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這當(dāng)然是整個前傳中最精彩的一部,將在故事上陳詞濫調(diào)的前后傳打通,不但理順了史詩,更為星戰(zhàn)構(gòu)建了完整的科幻體系,阿納金善惡兩次重生這幕戲,就是給整個星戰(zhàn)體系安上了心臟,有一些希臘悲劇的宿命感,但還是來的太晚了,真希望再早一些給海登·克里斯滕森那張一看就讓人出戲的金酸梅臉蒙上面罩
如入黑暗面,已變腦殘粉。全系列最佳,這才是真正的商業(yè)科幻史詩。曾對正傳有多看不起,就對前傳、對這部有多著迷,系列456123就是一個曾為弱智的大師辯解自己不曾弱智的過程,而且還辯解成功了。承上啟下、潤色前后之功用可與《終結(jié)者2》《回到未來2》相媲美。最后再觀莉亞之初生,猶見輪回。
按質(zhì)量排果然是3>2>1,總算是拍出了那么點兒大氣磅礴的史詩感了,將重心放在了劇情上,不再像前兩部一樣跟兒童電影似的,但我看完前傳三部曲后依然對星戰(zhàn)愛不起來,激光劍PK實在沒啥看頭,回頭補正傳
似乎變壞不夠自然深刻
太棒了啊。完全是一部史詩般的壯美集。另,其實R2才是主角不用懷疑。
一個悲劇的宿命,一場宏大的史詩,星戰(zhàn)的魅力就在于此。阿納金的痛苦和恐懼引導(dǎo)他走向黑暗,而原力最終會將他從黑暗帶回來
必須很強啊尤達大師,不然早就被砍死這個句句倒裝的說話方式
拉高了整個系列的智商,其他幾部再難看為了這一部也值了。終于表達出了絕地和西斯的隱喻。悲劇的黑武士,不顧一切也沒能逃出與之抗?fàn)幜艘簧乃廾?,大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達斯維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