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嗓子眼兒的蛋
我抱著很想看斯圖爾特14,5歲的樣子的心態(tài)看了這部電影,而這部大概是我這幾天來最認真看的電影了。她真是一個美女,是那種你從任何角度都會覺得沒什么好挑剔的美女,也使得整個電影下來都很舒適的感覺。
她還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只是和暮光之城里的貝拉不一樣。貝拉那種屬于沒事兒找事兒的作臉,而這里的她讓我覺得是真的心懷秘密,欲言又止的窘迫讓人覺得怪心疼的。
我看著她想到了我和她差不多年級的時候,那種你覺得自己悚然已經(jīng)是個大人可以擔(dān)負起一切心事卻力不從心,氣喘吁吁的年紀。
到了那么一個尷尬的年紀的時候,現(xiàn)在想來大約都是無拘無束,無憂無慮,只是任何時期都不會真正意義的無拘無束,總有些小麻煩和衣服上起毛球一樣時不時刺著你。我們也許都比她幸運沒有遇到那么嚴重的事情。就和電影里周圍喧嘩的同學(xué)們一樣,想著要參加什么社團,怎么追好看的女生,下課后去哪兒去野。
不過她的沉默和孤單里我卻好像看到了自己。她一開始就說,nobody care about you。曾經(jīng)我也是那么想的。真的有那么一天,我看著班級里追逐打鬧的男生,嘰嘰喳喳討論著偶像歌手的女生覺得他們都離我很遙遠,沒有誰會真的在意你,關(guān)心你到底好不好。就和她手受傷了那個問她 are you ok的女生一樣,別人都是pretend to be nice.
人都是個體,都為了自己而活,你的疼痛和他半毛關(guān)系沒有。為什么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同時也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去告訴他們
對于父母也是,我覺得我沒有必要告訴他們,只會讓他們覺得我很幼稚,覺得一切根本沒有我說的那么遭。旁觀者永遠只能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他們懂個屁。
當時我是這樣想的,我的心事兒就像一個蛋卡在我的嗓子眼。就那么卡著不出來。
電影里有那么一個片段,她逃了課坐著公交到了一個醫(yī)院里,然后看著一些陌生的路人想 只要有一個人說就可以了,和陌生人說會比較沒有負擔(dān),因為他根本不認識你,也不會對你有什么看法。最后她躺在一張病床上想安靜一會兒,想著護士什么時候會發(fā)現(xiàn)她不屬于這兒。卻又提心吊膽,一旦看到人就匆匆跑了出去。
這個場景太熟悉了。
那年我也有很多秘密,升學(xué)的壓力,父母擔(dān)憂的學(xué)習(xí)成績。種種。整個冬天我奔波在幾個補課點上,一個人坐車,看著周圍補課的人,希望有一個別的區(qū)的同學(xué)能和我說一句話,然后我可以和他瞎扯些亂七八糟的事兒。又有幾次我沒有在補課的車站下車一直坐到了終點站,坐到了虹口公園,然后一個人在虹口公園里坐了半天。更有很多次,我坐著靜安區(qū)的環(huán)線一圈一圈的繞著整個區(qū),只用一塊錢就打發(fā)了一個下午。
學(xué)校里我也有我的好朋友,只是我們的話題永遠停留在電視節(jié)目,明星和隔壁班的帥哥身上。我什么都不想說,或者我也并不知道如何表達。雖然他卡在我的嗓子口那么疼痛。年少的我們卻都很自我,愛逞強。
當時朱自清那句,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都沒有讓我當時心潮澎湃。我和mel一樣,一直不是一個開朗的人,內(nèi)向敏感,不善言辭。在我心智成熟的階段,我和以往一樣,用沉默作為封面蓋住內(nèi)心一切的波濤洶涌。
只是人總歸是要長大的,越走就越遠,漸漸脫離了出生成長的那條街道甚至城市,國家。我開始發(fā)現(xiàn)其實沉默和訴說都是一種表達方式。這個世界還是充滿了愛,總有些人把你放在心里重要的位置,擔(dān)心你每一天的起居生活。更不用說父母了。
在我出國后, 我終于有一天和母親說了自己在中學(xué)時被老師責(zé)罵,被同學(xué)嘲笑,那些瑣事兒。雖然對于現(xiàn)在的我來說,那些都已經(jīng)不值一提。可是他媽的,能說出來的感覺,有個人認真聽你說話的感覺真好。
有一天那顆蛋也終于孵化了,那些話像鳥兒飛了出來。我現(xiàn)在雖然還是內(nèi)向敏感,當然還是有自己的秘密,只是我已經(jīng)不會在憋屈了。沉默其實也一種暴力,一種會傷害到別人的武器。
我多慶幸現(xiàn)在有很好的朋友,每次總是會第一時間告訴他我的煩惱。即使他沒有給我什么很好的建議,或者他壓根兒不會安慰人。我都滿足了。有個人能聽就好。
最后mel也終于開口了。影片結(jié)束的恰好時機,在她隱去的聲音里,我看到的只有她宣泄后松弛下來的面部肌肉。那時候真的好想去抱抱她。
親愛的 一定憋壞了吧。
2 ) 說出來就好
很多事情,其實說出來就會好很多,埋在心里,只會讓他潰爛發(fā)霉。
看過Kristen Stewart的電影不多,最先看的是她演彭氏的那部恐怖片,沒什么印象,只是覺得這女孩子長得不錯。然后就是紅透半片天的暮色,最后也就是這部了。
三部電影,我覺得演的女主角性格都差不多,有點孤僻。這部尤甚。表情木訥,時而抿嘴,不知道是不是演技,或是本色出演,但是的確是很適合這部片子的基調(diào)。其實很喜歡開頭的畫面,她將嘴巴上畫上了一條條的線,不想開口。這倒和后面的結(jié)尾,她對母親夸夸其談成了對比。
很多事兒,說出來就好。
3 ) 我們總是在尋找最佳時機
一年前的一個夜晚,KS光著腳一個人走回了家。她沒有料到自己的驚慌失措讓自己背著一個秘密過了艱難的一年。
錯過了最佳表述的時機,然后就再也沒有辦法說出口的事,大家都會有吧。
然后就一直背著一個秘密,藏不住的時候就會對自己說“無論何如一定要說出來無論對誰!”,接著我們就去尋找可以傾訴的那個對象,找著找著我們又錯過了最佳的時機。
影片的最后KS很冷靜,她很冷靜地把一切說出了口。我們知道在一年被孤立、噩夢纏身、沒人理解的生活中她過得很辛苦,同時我們也知道她重新找回了自己。
我喜歡這樣的結(jié)局!重新振作起來的事無論在哪個次元發(fā)生,都是值得贊美的。
我沒有能使人盡情傾訴的魔力,也沒有太多讓自己大膽說出口的勇氣,對于最佳時機也抱著相信的態(tài)度。只是也沒有等待它的出現(xiàn),就算出現(xiàn)了,我知道過了這么久自己也已經(jīng)不怎么在乎或者沒有那么當初那樣的難受了。
不再沉默也只不過是對自己獨自堅持了一天又一天的一個肯定罷了。
我們想說的只是“嘿,你看 我終于好了!”
4 ) 推開心里的門
不得不說導(dǎo)演的功力很到家,里邊沒有太多的臺詞,可是他用鏡頭為我們講述了Melinda內(nèi)心的每一絲起伏。
從鏡頭一開始Melinda自己畫在嘴上的好似被封住的嘴巴,表達了她的內(nèi)心,她想要封鎖一切秘密,恐懼占有了她的全部。
她的人生起初是完好的,她有交往了很多年的死黨,在學(xué)校也表現(xiàn)的很好,在家里邊是爸媽貼心的寶貝,可是突然間一切都變了,就在那一個畢業(yè)舞會上。
我想andy之所以在犯下過錯之后仍然能夠在同學(xué)面前假裝無所謂的說:we can't even talk?是因為他知道m(xù)elinda沒有勇氣把一切都說出去,就像他最后闖進melinda的密室憤怒的逼問她,(怎么會有人把罪人當?shù)倪@么理直氣壯呢)他說,我干嘛要強奸你,有的是自動獻身的美女等著我,你這么平凡,我為什么要強奸你。看,這就是女性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所忍受的,為什么不說?為什么不說?說出來會有人相信嗎?我想很多時候,女孩跟一個男孩出去約會,并沒有準備好要做什么,像melinda,她只是單純的想要have fun而已,可是男生似乎天生就是有目的性的去約會,不是我在這里藐視男生的感情,可是他們似乎更重視那最后的一壘。而如果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可是到最后一刻,女生喊停,我想沒有幾個男生會真的尊重女生的意愿,他們不是用強奸,而是用他們口中所說的愛去迷惑你,其實那也是一種無形的強迫。有多少女生是真的很愿意很主動的解開自己褲子的紐扣呢,(當然女生應(yīng)該矜持,無論如何也不能主動的脫掉褲子)又有多少女生甘愿把一切都給予出去,在她們得到之前。
我想說melinda的沉默,不只是她一個人的懦弱,也是身邊人對她的忽略。如果真的是死黨的話,在發(fā)生這一切之后,Rachel為什么沒有想到要主動去詢問為什么melinda要這樣做,而是直接將她貼上背叛者的標簽并且打入冷宮。在melinda媽媽看見她化在嘴上奇怪的圖案時,她說,她不想要去理解她正在做的。為什么每個人都看到了問題的存在,卻刻意忽略呢。
Mr. Freeman無疑是melinda的貴人,如果說在受傷之后,melinda一直把自己封鎖在黑暗的密室里,那么Mr. Freeman則是那個聽到了悲傷吶喊,輕輕敲響那扇門的那個溫柔的傾聽者,他沒有去詢問發(fā)生了什么,而是讓melinda自己去審視自己的內(nèi)心,在心里筑建一顆心靈之樹。Mr. Freeman在melinda的畫里看到了她隱藏起來的東西,看到了她的傷痛,他的掙扎,她封閉起來的內(nèi)心,可是他沒有試著去指手畫腳,而是引導(dǎo)melinda直面自己,不要去逃避。也許Mr. Freeman只是無心的在melinda心里種下了一顆叫做寬容的種子,然而并沒有預(yù)見這種子可以開出如此美麗的花朵,所以在melinda帶他去她的密室,見到她畫的作品是,他瞬間便紅了眼眶,我想,成為另外一個人生命很重要的一個人,對這個人來講是一件難以形容的美好。尤其對于熱愛藝術(shù)與自由的Mr. Freeman來講。
我想時間可以治愈所有的傷痛,melinda最終可以走出來,是因為時間漸漸的修復(fù)了她的傷口,她開始一點一點的改變,從衣服的顏色,頭發(fā)的梳理,說話的次數(shù),都反映了她正在一天天的好起來,可是那個人,andy他就像是一盤好吃的美食當中的一顆毒藥,那么明顯,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識別,而melinda能做的就是掉頭就跑掉,然后在自己的衣柜里,用衣服捂住嘴巴發(fā)出無聲的咆哮。
我想她是開始意識到自己是有了病,并且想要治愈自己,所以在所有人都翹課的精神獨立日翹課后,她跑到了一家醫(yī)院,靜靜的躺在床上,把自己當做一個病人,她真的想要這些都過去,得到痊愈,于是她推開醫(yī)院的大門,走進了陽光里。
我一直都相信有因果報應(yīng)這回事,所以我盡量的不去做壞事(笑),andy的報應(yīng)來的是遲了一些,可是遲早都是要來的,他必須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zé)任。其實我覺得這推遲的時間,正好是一段證明,試想一下,如果當時melinda就舉報andy犯下的過錯,他會承認嗎?他會用同樣那個理由來反問她,并且傷害對于melinda而言也是一樣的,不會有什么不同,你能想象全校都用同情眼光注視你的感覺嗎?那跟被排擠的邊緣人比起來,其實沒有多大差別。
所以我認為,時間是個好東西,她給了足夠的時間讓melinda學(xué)會讓自己心里的樹茁壯的成長,她教會了怎么樣去做一個堅強的人,她教會了她應(yīng)該怎么面對發(fā)生在身上的傷害,她教會了她很多很多。
很喜歡melinda在車上,帶著繃帶,輕輕搖下車窗,并把頭伸出窗外的那一幕,她最終,原諒了世界,也原諒了自己,陽光和微風(fēng)一同拂過她美麗的臉龐,她從她的密室里走了出來,迎接未來的美好。
我想最后她跟媽媽講述的過程,其實已經(jīng)不重要了,在這時,說出來,只是為了一個終結(jié),而不是為了別的什么,在自己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這一切的種種以后,選擇說出來,其實,只是為了一個終結(jié),一個了斷。我想melinda最終一定是用一種輕描淡寫的語氣講述的,作為這一切的終點。
5 ) 橙黃色的話
我寫了一半然后丟了,CRAP,沒有徐霞客的能力,不補了,接著寫。
它就是一部帶有自我救贖意味的獨立電影。因為被文藝青年濫用的情緒和普通的情節(jié)而遭人詬病,因為斯圖爾特的躥紅再受青睞而備受爭議。我喜歡這里面青春逼人才氣外露的13歲的斯圖爾特,她那張撲克臉在這里是恰到好處。還有就是它的簡單,線性順敘中交織現(xiàn)實和回憶的兩條線索清晰可見,教室與臥室還有公交車的簡單場景褪盡鉛華。最華麗的當屬Melinda的美術(shù)課堂,以及她給自己搭建的小天地,我想稱之為“樹屋”:一整面墻貼滿了樹的畫,被閃電劈斷的樹枝,繁茂的樹葉,骨架做成的模型,全部有著向上的方向,掙裂的力量。這時完全可以將其意義濃縮為“藝術(shù)拯救生活”。
但是除卻這些,它將是我這一年最喜歡的一部電影。獨自承受的Melinda在畫樹的過程中找到出口,她蜷縮在公交上抱著速寫本的鏡頭,讓我想起自己在面前的白紙上畫著瀚信的情境。我太清楚那種感覺。76分鐘,穿著橙紅色短袖的Melinda走到反目的九年好友Rachel旁邊坐下,終于speak out everything。我不關(guān)心之后的劇情,這一幕就夠了,橙黃色直接渲染開來,融合了黃色的明媚與紅色的熱烈,我未曾想到這種力量在看過電影的第二天對我的意義。那一天,我出乎意外地見到了瀚信,心中情感忽明忽滅幾番后,我握住了她的手,speak out everything。完成了我的自我救贖。整個麥當勞此時靜寂,我只覺得我們被橙黃色包圍,這是不是上帝的顏色。
6 ) i like this girl
其實是看了twilights倍感驚艷之后才著眼于這個女孩子的影片。Speak 早在05年上映,小妮子就卓然顯現(xiàn)出驚人的成熟風(fēng)格。把個在陰霾中扭曲但仍然心存善良的受害女孩心理刻畫的淋漓盡致,甚至,我覺得比twilight里面那個冷美人還要詮釋得好。冷美人充其量也就是自閉癥小妮子的衍生罷了。
漂亮,很多女孩子都有,能夠漂亮的這樣純粹的就是不多,你可以在她身上看到沁人的青春,咄咄逼人。不曉得多年以后又會是怎樣了。。。
很好的青春期教育片 KS美
我非常喜歡這種電影,它們由小說改編,作家本身的力量在里面有強大的投射,強過導(dǎo)演,人物飽滿細膩,好像一首悠長的歌,即使大段沒有對白,也不會像看不懂的藝術(shù)電影那樣不知所云(其實是我太淺),因為感覺到情緒深深淺淺,作家的文字通過角色的一顰一笑緩緩流出。
You must speak it out loudly! Especially a wounded girl.
"這是我在生物課上學(xué)到的,如果把種子埋的太深,它就不能按時發(fā)芽。一旦破土而出長出的枝葉就能吸收更多的陽光。"
為什么看著你沉默的模樣 我會想起沉默時的Effy
Kristen老是一副憋不住使勁憋著的范兒,演什么都硬邦邦的
When we choose to talk, what should we talk about and who are we going to talk to ?
16歲的克里斯丁戴著眼鏡,有些16歲時候的她的樣子,畫了一年的樹,醞釀后的欲言又止,沒人懂她的努力,看著讓人心酸不已,沒有經(jīng)歷過冷落孤獨的人,怎會懂這么難過
短暫 深刻
Speak 。。只要說出來就好了。在電影里,總是這么容易
誰沒有經(jīng)歷過這樣沉默的青春呢 - 種子破土而出的過程。
雖然這部片子挺一般,但很令人回味無窮。也許大部分人的青春期都沒有《歌舞青春》的輕快明亮,也沒有Wild Child的180°轉(zhuǎn)變,它就是一個緩慢的充滿了矛盾、個性的帶著些許痛楚的蛻變過程。根本沒他媽臺灣青春片描繪得那樣美好。
KRISTEN為什么后來去演暮光了?看看以前獨立電影中的你,再看看現(xiàn)在。成長就是一夜之間的事情,但是你需要回歸需要去重整旗鼓,待回到原點時也許會發(fā)現(xiàn)原來一切都還是美好的(也許會更殘酷)最終的結(jié)果誰又能知道呢~ ps:如果每個人的人生都可以像電影一樣在短時間內(nèi)就能被治愈就好了
最后我在真的被感動流淚了。還有她那時好瘦顯得很高~
愛上Kristen Stewart
speak ?
Stewart 你丫演任何一個角色都是一副表情。誰欠你250塊美圓么?
fuck ,get it over!
拍得不錯不靠別人,靠自己走出去的那個過程
那時候的Kristen Stewart真是夠瘦年齡夠小,但感染力十足,讓人很容易的沉浸在那種沉郁的情緒中。Kristen Stewart還是應(yīng)該回歸獨立電影,遠離商業(yè)摧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