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是青春還是搖滾?
BECK電影版算是一個架空的產(chǎn)物了嗎,我很難想象一個對BECK完全不了解的人如何去看待這樣一部電影,原因再簡單不過了,節(jié)奏太跳躍。
140分鐘想要啃下BECK這塊大骨頭很明顯是不現(xiàn)實的,所以編劇照搬了動畫版24話的內(nèi)容。從小雄作為一個迷茫平凡的中二生,到GREATFUL SOUND 上的ORCHESTRA式登場,從一個人的世界到擁有一個舞臺,用顯然算是BECK第一部的劇情來展開電影。
只可惜還是太吃力了,刪掉了學(xué)姐這塊肉對140分鐘而言還是太龐大了些。從與龍介的相遇,到開始在齊藤那里學(xué)習(xí)吉他,與兵騰的對抗,與maho的感情糾葛(算了我都不想提maho),整部電影看上去囫圇吞棗,要不是因為知道下一分鐘該出現(xiàn)什么這一秒鐘BECK為什么會是這樣,我還真不相信有人能通過這部電影來理解BECK中每一個人存在的意義。
其實我基本不看動漫游戲改編的作品,尤其是自己喜愛的,因為知道記憶本來就會騙人,過去的高度才是難以逾越的坎,但beck不僅僅是動漫,也是音樂,我承認預(yù)告片里oasis打動了我,即使電影看到最后聽到Don't Look Back in Anger的時候我也忍不住內(nèi)心在顫抖。但無論如何,既然beck電影版決定遵從原作,無論多難,我都還是想抱有一絲期望(就想元首一直在做虛淵夢一樣)
beck原作,大體可以分兩部分,前部分是青春,后部分是搖滾,小雄的成長是每一個中二少年所向往的,青春期特有的煩惱和幸福小雄都有,迷茫卻安定的生活,胡思亂想?yún)s無所事事的日子。阿櫻的穩(wěn)重與早熟,以及在面對女朋友時顯出的稚氣,學(xué)姐的退出,maho的感情。一直到第一次GREATFUL SOUND,小雄拒絕了雷恩,阿櫻轉(zhuǎn)學(xué),龍介失蹤,beck曾星離雨散,整部作品開始成長,告別年輕,變得成熟。
然后是搖滾,歐洲巡演,挫敗,努力,熱情,頹廢,執(zhí)著,放棄,絕望,掙扎。 HAROLD對音樂的理解是深刻的,從它刻畫的那個【全明星撿垃圾】到后來的唱片轟炸就可以知道他對搖滾的熱愛。隨著對音樂的深入,beck的每一個成員都在完成各自的二次成長,最終擁有最大的舞臺以及最大的影響力——用音樂改變?nèi)说男摹?br>
然后是艾迪李,如前所說,他是beck的靈魂,他本身就是HAROLD對這部作品的闡述,最后在公路上死于一個視圖搶劫的黑人之手,笑容凝固在死亡的瞬間時,馬克看到妹妹站起來時,BECK才真正成為了一部偉大的作品。
好了,
先說龍介,龍介的吉他很帥,與小雄對音樂的靈氣不同,龍介在beck是少見的有才氣的吉他手,無論是搖滾還是布魯斯他都理解透徹,與雷恩他叔叔合奏那里堪稱beck作為一部音樂作品的一大亮點。而在電影版中,這個橋段實在是太虛有其表了。且不說lee老爺子,電影版的水嶋在這里可是完全沒有向人傳遞到布魯斯的一點感覺啊,作為sunnyboy的繼承者,作為露西露的擁有者, 水嶋這個形象擁有得屬性太多,但本身太過薄弱了。
但也不是毫無亮點的,就像短評里說的,在畫面和節(jié)奏上,龍介的solo作為一個演員絕對是合格甚至出彩了的,LIVE中的掌控也不錯(除了第一場跟榮二一起的時候)
提到龍介就不會忘了露西露,這把吉他的意義在電影里提到了【龍介和艾迪之間共同的回憶,和雷恩的恩怨,sunnyboy的傳承】,基本吻合原作,只是太弱了,這樣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甚至讓人覺得露西露的重量還不如一開始龍介給小雄的那把【當然那把在原作里也是頗具來頭的,電影版中跟學(xué)姐一起被斬了= =】
至于艾迪李....跟maho一樣我都不想提他了....作為beck靈魂般存在的男人,就被【他們知道露西露了,逼我轉(zhuǎn)到他們公司】一個鏡頭全毀了,坑爹啊?。。。。。。。。。。。。。。。。。。。。。。?!
然后是主角小雄.中二少年一開始的表現(xiàn)還是好的,弱氣,悶騷,胡思亂想,各種中二都完美體現(xiàn)了。89年的佐藤健,果然還是青春期啊噗噗。然后呢,然后呢,他唱歌了!他就這樣唱歌了?。?!龍介住的那個破爛的釣魚場,圓圓的月亮和透徹的湖水,還有那位(豬一樣)可愛的真帆,他唱了!!是的,我早聽說沒有一首是原作歌曲了??!是的,我知道不會是moon on the water了,我不期待了,沒關(guān)系,恩?。〉撬怀揖蛧辶?,我就雷了,我就外焦里嫩了,我就和那位(豬一樣)可愛的maho一樣,一樣的掉淚了?。±显谠谛χ薨。?!什么我的聲音在笑!淚在彪!這句歌詞老子今天終于理解了??!我是真的在笑著哭?。。。。?!
阿平給小雄的評價是什么?!靖璩牟诲e,吉他問題還很多】
馬克跟他說,【come on】
maho被他的歌聲感動,無數(shù)人為他震驚。
他的聲線是充滿情感的,他的聲調(diào)是擁有靈氣的,天生的主唱,這樣的才是小雄。
然后電影版呢....他一唱,maho哭了,大家震驚了,掌聲湮滅人潮,月亮倒影湖畔,但是呢?請問各位看官?你們有誰?有哪位音樂天才?聽到他在唱什么了嗎????嗎??????嗎?????
佐藤健不會唱歌不要緊,堤幸彥擔(dān)心小雄的靈氣難以體現(xiàn)我也理解,但是還有什么比一場LIVE當中,在聚光燈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主場的臉龐時,讓我的雙耳變成單聲道/取消人聲更讓人心痛的事,這就好比你讓我看metallive卻不讓我pogo,讓我看藝術(shù)展卻不準我在每一個作品上視線停留超過三秒,讓我在要嗶的時候不準嗶一樣,多么令人蛋疼!?。。。。?!
你不會懂的,編導(dǎo)了這樣一幕的你,絕對不會懂的OTZ
【佐藤健小盆友我真不怪你,我多想跟導(dǎo)演說【即使他五音不全,但至少他有感情】啊】
接著到阿平了吧,這人在臺詞上沒什么問題,基本照本宣科,在平時練習(xí)和劇情的推進上也是,可惜的是在live的時候,funky氣場全無,真的一點都沒有,當然全日本能funky到爆的貝斯手至今都不超過兩只手,但即使是做樣子也好,只有最后在GREATFUL SOUND上有一幕稍微表現(xiàn)這一點,確實還是讓人有些失望。
至于阿櫻嘛,毋庸置疑他有著一張極其貼近原作的臉!但在劇本上,跟她那莫名其妙的女朋友一樣,同樣被弱化了,前期還好,beck成立以后基本這個角色就成了個打醬油的,跟他女朋友一樣。(扶額
最后是千葉!千葉你好棒!是你挽救了這部劇!你才是BECK這部【決定要忠實原作,卻又最終因為各種原因而導(dǎo)致失敗】電影版的靈魂!只可惜你在rap vs上遇到的對手實在太菜了,那幾個是龍?zhí)籽輪T嗎?跟你完全不一個層次如何擦起火花啊!
電影版的千葉,首先在臉上就真正達到了遵從原作,而原作千葉那些氣氛炒作機,rap嗓門男,外觀很粗獷其實內(nèi)心很嬌弱等各種屬性,你都演繹得如此傳神!真是太棒了!特別是被【龍介】說不屬于beck然后哭著跑開那一幕,我甚至產(chǎn)生了回到二次元beck的幻覺!是你,這部【忠實原作】的beck,才沒有成為掛羊頭賣狗肉的一個噱頭。
maho嘛.......雖然不想提還是說下吧。演員很可愛,是真的挺可愛,鼓起眼睛瞪小雄的那一幕也蠻有maho氣場的,雖然只有那么一瞬間。但縱觀下來就有點慘不忍睹了。因為maho是漂亮的,獨立,堅強,有夢想和主見的漂亮,這和可愛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當然,也可能跟maho的情節(jié)被斬了太多讓演員難以發(fā)揮有關(guān)系,但是我真的超級喜歡maho啊,所以只好在黑導(dǎo)演之余,黑一黑演員了OTZ(都是愛在作怪啊...
所以,敢于挑戰(zhàn)就要敢于失敗,beck電影版最大的失敗就在于太過忠實原作,卻還是不失為一部【還行】的作品,因為音樂很棒,雖然主題很混沌,但并不難以向觀眾傳遞感情,這就是音樂最大的魅力。
(PS:這部片子的演員長相都好貼近原作,蘭和雷恩,還有齊藤,還有一些路人,簡直就是原作真人版嘛OTZ)
(PS再PS:最后的moonbeam,你丫啞火就算了,還特意打上歌詞是要作甚?!要我自娛自樂嗎?我努力了,但我不管怎么努力,都無法把那歌詞和音樂合上啊摔?。。。。。。。。。?br>
算了,還是最后的Don't Look Back in Anger給力。
2 ) 想說說,與這個電影有關(guān)的,無關(guān)的。
凌晨兩點零四分,終于看完了BECK。
看過動漫的BECK,但是不想說他們的聯(lián)系,現(xiàn)在所說的,只是BECK。
一部電影。
關(guān)于夢想
誰沒有過夢想。不論是不切實際,突發(fā)奇想,還是遙不可及。
就在那一瞬間,我們看到了夢想的形狀。
但就是那一瞬間,也許就能支撐一生。
這就是夢想。
關(guān)于消音
搖滾樂一定要有人聲么。所謂音樂,難道不是用樂器來表達的情感么。
音樂難道還不足以表達么。
計數(shù)器沖到9999的聲音。觀眾涌來的腳步聲。觀眾的歡呼聲。
每個人回憶的畫面依次出現(xiàn)。關(guān)于夢想,關(guān)于堅持,關(guān)于一切。
小雄在唱,雖然只是口型,雖然沒有聲音,但是有什么關(guān)系呢。
他在唱,你在聽。這是音樂的力量。就只是感受就好了。不去要求其他。
關(guān)于BEATLES 關(guān)于OASIS
真的很突然,當DON'T LOOK BACK IN ANGER響起。
眾所周知,前奏是借鑒IMAGINE而來。
用經(jīng)典成就經(jīng)典,能成為經(jīng)典的不多。
不知道為什么,大概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情感太多豐富吧。
就這么流淚了。
當IMAGINE的前奏響起。當DON'T LOOK BACK IN ANGER響起。
淚流滿面。
--------------以上是與電影有關(guān)的-----------IT'S OVER--------------------
關(guān)于小雄 關(guān)于我
大概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吧。
不知道為什么對小雄的成功那么感動。
十幾歲的我,只是缺少了一把吉他。
慘淡的高中,IT'S OVER 。
還不算晚。就去做吧。
只為了,不讓遺憾繼續(xù)。
民謠還是搖滾。其實內(nèi)心很清楚。
木吉他,電吉他。其實并不重要。
相信,音樂是改變一切的力量。
DON'T LOOK BACK IN ANGER , I HEARD YOU SAY .
---------------------------E N D----------------------------
3 ) 制造greatful sound音樂節(jié)
不好意思套用了李安電影的標題。
沒看動畫,自然也就是單從電影的角度來說。
1.150分的長片,看的生肉檔,完全不違和。一個讓人血脈噴張的夏天故事,不愧是堤幸彥導(dǎo)演的作品,笑點和淚點都滿載。
2.主演的六個人里4個人都出演了帥管,而電影大概也就是帥管后不久拍的,演員們的合作自不必說,整體表演都很精彩。
3.水弟和忽那汐里不愧是歸國子女,英語說得真棒。而忽那汐里絕對是驚喜,大概她是三次元勝過平面照的類型,從畢業(yè)之歌我就發(fā)現(xiàn)了,意外的是個帥氣類型的女生。無論是跟水弟的兄妹部分還是跟砂糖的情竇初開部分,每個都很萌。
4.全片最亮的我怎么想都是桐谷健太。妄想課長大人就絕對是精分的,演什么是什么。要仔細留意他的rap部分,絕對精彩。
6.中村DD不熟,可是中村DD好嫩。
7.三觀不正的我其實并不反感經(jīng)理,別告訴我這片沒人做字幕是因為經(jīng)理。他現(xiàn)在在霓虹人氣那么高,以后大概會出演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還請字幕組放作品一馬。
8.砂糖唱歌的部分以配樂帶過去,其實可以理解。每個人對于“感動人心”的歌聲定義都是不同的,在那一瞬間看到觀眾們吃驚的表情,其實已經(jīng)很震撼了。不過聽過砂糖唱歌,覺得不錯,要不要考慮跟春馬合著出張磚神馬的?
9.醬油君們集體出彩。比如一閃而過的有吉弘行,送水的品川佑,飯館里的師傅竹中直人桑等等,一個一個都是驚喜。
10.音樂的確是有改變世界的力量的。在一瞬間,你感覺到了風(fēng)起云涌天地變換,在那一瞬間,世界仿佛只有你一般。
11.說到底樂隊的故事也是熱血的故事,看著他們總能讓人想起去音樂節(jié)的時候。片尾的演出部分絕對是全片的亮點,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過一個樂隊式的夏天。
如果可以的話,好想看這個樂隊的幾個人實體開個concert神馬的。
光想想就已經(jīng)很熱血了。
4 ) 一、《Beck》:慘綠少年的搖滾夢想
《Beck》:慘綠少年的搖滾夢想
原文鏈接:
http://www.maizicheng.cn/archives/632155《Beck》是一部日本動畫片,講述了一個少年從接觸搖滾樂到成為樂隊吉他手的故事。我想,搞過樂隊的人看這部動畫片,應(yīng)該會有很多共鳴。
某個邊陲小鎮(zhèn),走在街上的某個慘綠少年,突然被街角不起眼的音像店里一陣激烈的旋律吸引,與流行歌曲不同,這些旋律不是那么討人喜歡,不是處處透著精雕細琢之后的圓滑,但是簡單直接,真誠無阻。
那些旋律似乎在講述一個關(guān)于青春的簡單常識:
青春就是釋放“生命力”,反叛哪些阻礙生命力的約束。
灰暗的日子似乎一下子變得有色彩起來。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有多少年輕的耳朵和心靈被喚醒。
但或遲或早,總有一些受到召喚的人,從此變得不一樣。他們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再顧忌那么多。他們拾起那些不曾對人言說、自己也羞于袒露、但始終在內(nèi)心糾結(jié)的夢想,帶著一絲悲壯和絕決,邁出了第一步。
走上這條路之后,才會真正成長。
《Beck》這部動畫片制作精良,很多細節(jié)處理得非常好,情感描述上貫承了日本的細膩風(fēng)格。故事節(jié)奏也很棒,幾乎沒有一絲拖沓。非常值得一看。
5 ) Flash Back Beck-Age
這個。。。完全不能認真影評什么,總覺得BECK的意義是沒有辦法超越的,大家就當花癡文看看。
反正真正的電影也不過是某些人滿足自己的狂熱,把時間停止在夏天最喧囂的時刻的同人電影罷了。
即使如此也能飆淚,原作的力量可想而知。
2個多小時的電影其實忍了很久都沒敢看,因為原作的動畫和音樂實在是年少時心中的神作。即使堤監(jiān)督還算對我胃口,幾個演員也乍一看挑得不錯,但電影毀了原作不是一天兩天的事;NANA搞得老娘都快PTSD了,一部轟炸完了還有第二部,你以為放原子彈哪╮(╯╰#)╭。。。總之終于忍不住時心情不是一般的復(fù)雜。
看完時還算心安外加激動誒。沒有太多刪減,也沒有很多余的對白和鏡頭,基本上算是沒冒犯到BECK FAN 吧。也還原了原作的感動。
個人是喜歡無聲的處理的。私以為沒有聲音可以超越原作MOON ON THE WATER 或SLIP OUT的可能性,在不冒犯原作fan 和砂糖同學(xué)的fan的前提下。但是配樂還是做足了功夫,背景音樂烘托的我都出現(xiàn)幻覺自動配上OASIS的聲音【紅果果的腦補啊。。。反而是千葉因為沒有比較對象可以無所顧忌地唱成了亮點。砂糖小同學(xué)應(yīng)該說做得夠好了,在“啞”掉情況下能靠眼神和姿態(tài)的變化表現(xiàn)小熊同學(xué)小宇宙大爆發(fā)真應(yīng)該摸頭獎勵。其實插曲用RHCP和OASIS的歌倒挺合適,主要是兩個隊都挺有老小子【還是老流氓?==】的氣質(zhì),就是ROCK N' ROLL NEVER DIES 的代表嘛。而且又是人物原型【嗯嗯嗯很好猜的!】
還有我覺得哪個牛郎系隊真是綠葉襯紅花襯得太給力了,堤監(jiān)督你惡趣味要收斂一點的,不能每部作品都這樣鄙視人家的。。。
恩恩反正老女人對可愛小男生的偏心加上腦補大功和成功讓本座追憶了下青春年華的功勞就給5星了!不許拍磚!拍臉盆可以~
6 ) 搖滾樂之所以歷久不衰的一個重點:渾身顫抖
剛剛終於看了BECK,是老毛病又犯而閒置許久的片子。年少時動畫看過一集,在當下感覺有點悶,就給關(guān)了。看之前多少知道BECK是在講甚麼的,少年、成長、青春、樂團,大概就是這幾套;看之後,才想要給他多幾筆:信念、執(zhí)著、熱情,還有搖滾樂之所以歷久不衰的一個重點:渾身顫抖。
google來漫畫原作要求小雄歌聲消音,我覺得這是好的,在劇裡不斷不斷被重複神化的聲音,總是不可隨便凡俗輕??;這不是在說佐藤健歌藝不好,只是讓聽者各自帶入心中的"神聲",也未免是壞事。
千葉的處境很微妙,微妙的就像放克猴寶貝的那位DJ,似是可有可無,在重要歌曲上總無他的戲份,每次上MS就只看他在後面手舞足蹈令人尷尬。
我現(xiàn)在還找不到放克猴寶貝的那位"千葉"的必要意義(因為我不是LIVE眾吧),但BECK的千葉的存在意義至少有點眉目:革命是這樣的嘛,在暴動之前總是需要有人先喲喝一下才有人去衝撞警察。
看到阿櫻打鼓我有點心痛/慟,痛在怎麼停了這個東西,慟在現(xiàn)在真他X的想敲敲鼓。
龍介就是個執(zhí)著到扭曲的非常識人。這種人不是大好就是大壞,命運坎坷,但偶有媲美中樂透頭獎般的絕佳機遇;能把握的,就出頭了。
BECK最後最後在偽富士搖滾節(jié),全團忽然像嗑藥般揮灑得淋漓盡致(連千葉這只舉手的人都熱淚盈眶了),觀眾如蒙受感召,每個人都彷彿掌握了甚麼繼續(xù)存活的勇氣。
這時我也看得入迷了,好像在看什麼名團的真實LIVE,即使沒有VOCAL,那種氛圍、那種力量,就是能讓你的心被打動;那瞬間,很多事都豁然開朗了。
額外一說,片尾是OASIS,在還不知道典故時,我想這接得真好。
7 ) 只能說還行
可能我真的對搖滾無感吧,從來不會在激烈搖滾樂中搖晃腦袋的我,最終還是看了這部BECK。這是一部熱血搖滾少年的電影,從平淡人生走上閃亮舞臺,實現(xiàn)了一次破繭重生。其實,和很多熱血少年的故事有類似的地方,只是換成了搖滾的背景。
片中水島宏的英語口語讓我有點驚詫,打破了以往我對小日本英語蹩腳的偏見,尤其在片頭和幾個老外打架的那段,真TMD的帶勁。我倒不覺得做作,的確把長期生活在紐約的習(xí)性給表現(xiàn)出來了。
唯一搞不明白的是小雄的歌聲在整部片子中都不曾聽見,這是為什么?難道因為天籟得無法用常人嗓音來表達了嗎?我還為此掙扎地看到他們登上Greatful Sound的舞臺,心想最后總得一鳴驚人了吧,可是。。。權(quán)當這是導(dǎo)演故意設(shè)置的電影漫畫表現(xiàn)形式吧。
8 ) 音樂的一種精神
雖然消聲令人不免感覺完整性的失缺,但是本身音樂也是各有所好,對嗓音也是各有所愛。音樂題材不僅僅在于音樂,而在于音樂滲透出來的精神。音樂本身是情感無法簡單語言化后最好的抒發(fā)形式。音樂傳遞情感的力量也是無窮的。情感本身是音樂的前提。這也是為什么live往往比CD更能打動人,是因為現(xiàn)場本身會讓情緒放大。BECK的音樂其實并沒有特別出彩的,尤其像我淪落到只聽darkwave、Gothic的人來說這類音樂并不能特別打動我。但是片子里面散發(fā)出來的那種精神與情感無疑是成功的。這比我之前看過的那些日本搖滾片都要純粹得多。
近期看的最好的片,沒有之一。這個band太養(yǎng)眼了好么,水弟和忽那汐里不愧是歸國子女,英語真棒。桐谷健太太亮了。那些醬油君比如有吉桑品川佑桑竹中直人桑你們也太亮了。真想過一次這樣的夏天。
沒有字幕啊,混蛋,還是很感人
這種搖滾青春勵志片也太千篇一律了,吐槽點遍布卻還是會有感動,無奈。消音的做法雖然很有想象空間但實在太坑爹了,姐從頭到尾都在等那個讓人充滿幻覺的仙音啊,摔!
天籟之音每次唱卻要消音這種處理真是硬傷
腳本太亂...
一切證據(jù)表明,負責(zé)配樂的人是個綠洲迷。
要是能唱出聲,應(yīng)該再加一顆星。
抱歉沒看過原作黨不能get到作者大人你對夾band的 愛han熱血……劇情扯淡,水弟做作……但是,kenta 賽高?。。。?!?
最后根本哭得我都停不下來了
桐谷請讓我膜拜你?。。。。?!
看完片子一股無力感:“老大,你唱啊T口T,你別靜音啊?。。 薄依諅€去,這是硬傷,其實其他的嘛,作為一個日本青春片兒還是很過關(guān)的,佐藤健真嫩啊=v=
還是動畫好看,電影里,小雄一唱歌就消音,這叫什么事兒啊...郁悶個人...小雄,你倒是唱啊?。。。。。。。〕。。。。。。。。。?!
"天籟之音每次唱卻要消音這種處理真是硬傷"——這是不能忍的硬傷!擦!一定要扣掉一星! 其實這片已經(jīng)比好些日本滾片好很多了,不做作,不裝叉。水島宏和桐谷健太都挺放得開,擺在臺上還真是那狂野架勢。佐藤健同學(xué)演技有點嫩,得略提高一下喲。
雖然小雄有圖像沒聲音很討厭,還有那些夸張的畫面不喜歡,但是,最后。。。。Dont look back in anger 響起的時候我真的流淚了?。。。D用這首再合適不過了?。。。?!那些青春,那些辛酸,那些夢想?。。?!
熱血得不得了!畫面是我喜歡的 搖滾雖然不是大愛 但是聽起來暴爽 搞得我走出電影院傘也不想撐了 淋死算了= = 神經(jīng)病啊神經(jīng)病 ps 砂糖你倒是唱?。。?!我還以為音響壞掉了勒
最令人期待的無非是小雄的歌喉唱出來的聲音 卻始終被導(dǎo)演用通感的手法替換成視覺的幻想 不知是有意如此 還是由于音樂非原創(chuàng)所不得不承受的缺陷 只是劇中人驚愕 而觀眾沒有實感 此外 水嶋的表演不自然 造作的痕跡很重
女主角長得太悲劇。漫畫作者就這么喜歡新金么,還要有一個rapper。最后的雨中開唱還是很有臨場感的。
最后的舞臺太燃了!?。∩疤请m然一直沉默但誰都看得出來是在學(xué)Liam,于是最后真的就"Don't Look Back In Anger"了。好想去這樣的音樂節(jié)。
說不上來的就是喜歡佐藤健 真的
雖然在沒有字幕的情況下看完整部,不過依然感動,末尾的激動人心,讓人在歡笑著那個淚流。有點遺憾沒聽到砂糖本人的唱歌,也許原作者這樣安排也別有意味吧。屬于夢想的電影,永遠不會褪下光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