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分享
03 電影《燈火闌珊》
快香港慢工匠 廢老廢青
??
小宇宙:
03 電影《燈火闌珊》 快香港慢工匠 廢老廢青 xiaoyuzhoufm.com
網(wǎng)易云播客:
//y.music.163.com/m/program?app_version=8.8.50&id=2522776036&userid=82353564&djId=82353564&dlt=0846
推薦書目:
張艾嘉與任達華聯(lián)袂主演了這部講述香港老手藝人的漫漫人生路,雖然有些落寞。
那些傳統(tǒng)手藝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這似乎是一個難以避免的趨勢,無論我們?nèi)绾蜗胍炝?,也留住那些手藝里珍藏的歲月記憶。霓虹燈招牌和廣告曾是一個城市現(xiàn)代化進步的象征,它們在閃爍間裝扮著繁華的城市街道。當LED取代霓虹燈管,一代人的記憶也就變得暗淡了起來。
影片走了《桃姐》的路子,主打一個溫情脈脈,試圖從一個更接地氣的角度來呈現(xiàn)香港電影的可能性,而非再是千篇一律的警匪片與《無間道》。可是,這樣的電影似乎也過于煽情,不似前一段時間的《正義回廊》更加具有未來可能性。
重制的霓虹燈招牌亮了起來,母女之間的隔閡也消除了,然后就沒有了然后。
故事本身講的是一個霓虹燈師傅去世以后,妻子與徒弟在堅持對他遺留下的制作手藝的傳承,在這個過程中與女兒逐漸相互理解。
表面上講的是霓虹燈,但很多鏡頭里再現(xiàn)的是上世紀90年代香港,那種曾經(jīng)滿大街各種霓虹燈閃爍的景象,那時候年輕的小夫妻在制作各種霓虹燈的時候,也把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和期待也融合在了各式各樣的作品中。
感懷的不只是那些人和那些事,更是那個曾經(jīng)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時代。
在很多內(nèi)地人觀念中,對那個時代的香港的印象,大多還是存留在一些影視劇的片段中。而對于土生土長的老一輩香港人來說,則是一種難以磨滅的時代記憶,那個時代承載了他們曾經(jīng)的辛勤和努力,更是一種對美好未來的期待。
和小伙伴去澳門玩,不賭的我們晚上沒事做,就在永樂戲院看了正在港澳地區(qū)上映的港片《燈火闌珊》。
以下有劇透有劇透有劇透!介意敬請回避!
這個片子我個人挺喜歡,它是一部香港懷舊電影,通過一個霓虹燈師傅去世后的故事,懷戀香港的黃金時代。任達華演霓虹燈師傅鑣哥,張艾嘉演他的太太香姐,另有兩個年輕演員演鑣哥的女兒和徒弟。雖然目前豆瓣只有6.5,但我個人可以給到7.5分。
誠然,它有很多缺點,尤其女兒的轉(zhuǎn)變,簡直毫無征兆毫無邏輯;香姐和徒弟一起去祭婆婆的部分,拍的是好看的,但跟主線不太挨著。
而且還有個問題是,香姐和徒弟的互動真的很多,又有那么點兒互相救贖的意思,導(dǎo)致我的小伙伴看到一半悄悄問我,他倆不會搞姐弟戀吧?
我當時就斯巴達了,固然愛情不看歲數(shù),但這個戲里香姐的女兒都比徒弟大挺多,更別說香姐本人了——我確實不太想看他倆談對象。因而我整部片的后半程都略有點出戲,邊看邊忐忑他倆會不會姐弟戀,好在沒有。都怪我的小伙伴。
張艾嘉真的太好了,無怪乎她憑這部片再次拿到金馬影后。是真的好,又準確,又動人。不過,全片看完還是挺感慨的,“過去留不住,未來來不了”的香港喲,可堪一嘆。
以及,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地方看電影,也是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全粵語配音的片子。我完全聽不懂,好在字幕是中英文的。
永樂戲院不是個正經(jīng)電影院,它就是個老式戲院,始建于1952年,以前主要唱粵劇,非常有名。它就兩個廳,一大一小,大的裝一千來人,小的只有兩百多座兒。
這個片子在小廳放映,廳里有個小舞臺,座椅很老舊,和大陸那些新建影院IMAX啥的完全不在一個層面,像我大海淀劇院。但管理很到位,已經(jīng)放映到片尾曲了,有人屏攝,工作人員立刻走過來制止。全程觀眾也相對比較安靜,體驗還是可以的。
《金雞》系列如同香港喜劇高光的回光返照,終在2014年結(jié)束了。 香港喜劇自認低俗粗制,深藏爛熟技法,鞭諷社會,1980-1990年代與動作犯罪類型共同樹立了香港類型電影發(fā)展僅次于好萊塢的國際地位。彼時韓國類型剛發(fā)軔。 大陸交融和市場嚴重衰退,新一代80后90后香港影人回望父輩,整裝擦鏡。 陳詠燊作家編劇出道,在他編導(dǎo)的兩部長片中都致敬了1986年《英雄本色》,但陳生自己卻沒有沿襲動作類型。 資金市場與思想三重洗禮,浮現(xiàn)一條輕類型化回歸世界潮流和狹義作者化路徑。
《還是覺得你最好》從醞釀就共享大陸市場,2018年已經(jīng)金盆啷口的黃子華領(lǐng)銜,超過60歲的他仍代言流金歲月,喜劇尾彩流流長。
《還是覺得你最好》和《過時過節(jié)》聚焦的香港家庭和傳統(tǒng)還在蛻變中,有些永遠消失了。 新生代影人不像前輩高速敘事極快節(jié)奏不露技法, 他們不時流露作者性,展露寓意多意的鏡頭語言, 也鐘情鏡頭下的香江之夜。魅力之地,夜晚當然更迷人。
《窄路微塵》里相憐相助的飲食男女,并沒有如觀眾所愿而相戀,是影片凸顯的非類型化特征。 與1990年代本土年度十億票房縱橫亞洲市場的父輩榮光相比,新勢力尚不成軍行走于窄路如微塵。
歐洲求學的李俊碩關(guān)注邊緣人群,《翠絲》后《濁水漂流》,相對來說他的獨立電影屬性最強烈。
《燈火闌珊》以物代人,借物思人。霓虹光芒更恰似香江銀幕之光輝。 《濁水漂流》和《燈火闌珊》共用穿梭陰陽界,但效果相反。
霓虹燈造型難成本高能耗高易損,但是璀璨光輝卻是LED不能比擬的。 珍寶海鮮坊見證1970年代以來香港經(jīng)濟騰飛帶來的極致繁榮,也輝映香港電影蜚聲華語乃至全球的榮光。
香港電影發(fā)展基金旨在資助香港本土及與亞洲合作制片。成立以來共為近80部影片提供資金3.2億港元,包括《逆流大叔》《過時過節(jié)》《燈火闌珊》。 新一代影人作者化國際化的求變都不同程度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鼓勵。 前輩吸收開創(chuàng)的香港化類型是香港獨門物種,如香港設(shè)計,被國際廣為效仿。和當下新影人重新回歸世界潮流在不同語境之下。
掙脫聲色笑罵和無影腳,還是香港電影嗎? 我啲陀地黎嘅嘛,去到人啲地方點發(fā)圍吖?
沒想到最大的槽點是特技的年輕任達華 lol 噢然後年輕香姐說的粵語不正究竟是為什麼 也沒有交代 張姐演的老年版也沒有這麼差啊說得 張姐沒什麼好挑剔的 Sammi距離張姐還有十個毛姐或者紅姐吧(對不起 然後蔡思韻竟然有一個自己一個哭的鏡頭 我?閉眼。
【23/91】這可是張艾嘉耶,表演自然就不多談。插敘敘事,講真劉妙麗和腦退化癥老公那段著實多余。霓虹燈處是人情味。同場的比我想象中的多人,港片還需努力
向前看,別回頭。驀然回首,逝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直到片尾字幕才看出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以對一個人的懷念牽引至對霓虹燈以及那個年代的懷念和致敬。但整體拍得太中規(guī)中矩和無趣了……
TIFF35 香港真的很難擺脫這種“過去回不去、未來來不了”的沒落感。導(dǎo)演談到是因為拿到了一些官方的資金支持才開始的這個第一部長片,但創(chuàng)作上自由度很高。相比起來香港還是有稍微大一點的討論空間。(常常很想說香港加油,但也真的不知道還能怎么加這個油
臺詞隱喻(甚至明喻吧…)無限多。曾憲寧值得期待。在endroll那首《燈火闌珊處》里止不住地落淚。qa環(huán)節(jié)日本人問創(chuàng)作自由度和片中是否有控訴意味,可惜日翻英翻都翻少了一句:她是承認了這一部有相當?shù)淖杂啥龋矎娬{(diào)了“僅僅這一部”,以及“不知道未來會如何”。
懷舊氛圍濃厚,今昔對比甚是悵然,不管是物或人,最後一幕閃現(xiàn)的珍寶舫更是唏噓。告別亡夫,告別過去的香港,是情感上艱難的課題。以香港曾經(jīng)百花爭艷的霓虹燈做主題引子是聰明的設(shè)定。但劇作上似乎不夠完整。尤其第三幕女兒的轉(zhuǎn)變快到令人感到?jīng)]說服力。但必須說張艾嘉的演出很大程度為這樣的不足補分了。演徒弟的周漢寧是個新發(fā)現(xiàn),雖然不是什麼帥哥,但十分生動可愛阿!
“男人婆”一直那么美....比美還自信的張艾嘉?。ㄐr候有點怕,現(xiàn)在感覺很難得)
這么多年過去了,97陰影可以走出來了吧。不是不能nostalgia,但這種真的看膩了。也就張艾嘉表演能看。
臺詞和情節(jié)寫得非常明白,已經(jīng)不算隱喻,甚至覺得張姐為啥能靠這個得獎也是因為靠這個劇本演了個不明白說的角色。與《濁水》《窄路》相比,少了一些更加關(guān)注題材本身的部分,但與《送院》《白日》相比,又少了一些不死不休的怒氣,就這樣處在微妙的兩者之間,可能是演員參與了創(chuàng)作?反而還算是偏往觀感舒服那頭的不上不下。不過就感覺,至少還算不會只存留一個“讓位給導(dǎo)演想法的主線缺憾”的最終印象。3.5歸4。
@PREMIERE ELEMENTS #hkaff19【4/10】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混亂和刻意,雖然有眾人為楊燦鑣完成遺愿,合力做霓虹招牌為主線,但還是能夠強烈感覺到不同片段是被生硬地拼接在一起。不知道是劇作出了問題還是剪輯出了問題,個人傾向于前者,畢竟影片的現(xiàn)實片段與Flashback銜接得不自然,無意義的段落也不少,比如美香陪Leo在碼頭祭拜外婆,以及最后彩虹穿傳統(tǒng)婚紗為美香梳頭,而整體的對白也有欠打磨。
2.5.
開頭挺漂亮的,當場被打動,但劇情越看越不對勁(。)能感覺到一點導(dǎo)演的意思,想拍出那種nostalgia、過去很美好但未來不知道往何處去的迷茫、試圖保住集體回憶的寄托和cultural identity、對新東西新時代的質(zhì)疑和抵抗啊之類的。(但是表達這些的香港好電影實在太多了…)導(dǎo)演試圖著眼在家庭以小見大,說想以“失去親人”為主題,結(jié)果代際的矛盾沒拍清楚,愛情戲也亂七八糟。兩分都給閃現(xiàn)的任達華和好看的霓虹燈
樸實有華的感動
張艾嘉一如以往地很好地駕馭了美香這個角色,但是故事拍得有點俗套,最后女兒態(tài)度轉(zhuǎn)變得很快,結(jié)尾似乎理所當然就把遺愿完成了,就連制作的過程也沒詳細拍出來,從頭到尾都沒有完整展現(xiàn)出一個燈牌是怎么做好的,就是燒了幾根管子,感覺很突然,可惜了張艾嘉的演技,也沒有很好地利用到特色的霓虹燈,有點浪費了這個題材。今年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應(yīng)該是Sammi了。
六歲幼稚園畢業(yè)非典,計算可得—— 劇情上不想解讀了 那張ps痕跡過於明顯的合照竟然給了兩次真的讓人有點惱火 攝影很好 入股一下Leo好了(。 但是蔡思韻小姐真的三部裡面每一部都是她自己(。 這部裡靠比較肉酸的哭戲突出了有限的重圍(。 還有一句吐槽我一定要加上!! 即係一家人一起整光管搞牌照嗰出! 實在太電視廣告了吧!
其實近年港片的隱喻系統(tǒng)也已經(jīng)挺公式化了,張艾嘉的角色基本明喻諧音了Hong Kong,再加上亡夫和他的手藝,霓虹燈直接對位了舊香港。悼亡、未來何如、以及上代如何處理與下一代香港人的關(guān)系屬于本片的核心,當走到了2019后,臺詞也直接指出“總是會被人拆掉的”。電影本身中規(guī)中矩,張艾嘉在結(jié)尾二十分鐘挺有一些高光時刻。
很棒的題材,用很平庸的方式拍出來,劇本和視聽都很一般,優(yōu)點就是情懷吧,港人眼中又一個時代結(jié)束了。
無限唏噓
難看。與其以霓虹燈為命題而在劇情上生搬硬套茍延殘喘不如直接整個紀錄片。音樂太滿十分催眠。另外張艾嘉是缺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