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之后的感受,就是這一部影片的前兩部分,我非常的不喜歡(╥﹏╥)雖然我哭的一塌糊涂。后兩部分我覺得還不錯,就是非常的有意思,所以說為什么會得四分,純粹是因為前兩部分扣的分。 雖然是我哭的很多,但這純粹是因為音樂的部分煽情了,配合著畫面音效強行煽情。這兩部分的影片就是你看到了開頭,你就知道了,結尾就是敘事的部分,也是完全沒有一點點波瀾,前兩部分就是沒有藝術性,如果他是在一個框架當中的話,那他只是在框架當中在寫八股文。
他在當中說什么做什么都是高大全的人物,找不出共鳴,你無法在人性的草蛇灰線當中來去得到共鳴,因為他描寫的就就不是身邊能夠出現(xiàn)的實實在在的人,他描寫的不是真實存在的人性,它是存在于特定傳統(tǒng)影視作品當中的傳統(tǒng)人物。你可以看到這些傳統(tǒng)人物中,他們都是一個面孔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的一種形式做派的。 到徐崢導演的那一部分就是人人都是英雄,人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我在看前兩部的時候,我就有一個強烈的感受,就是為什么英雄就是那些特定的,有那種特定的職業(yè)的人,而徐崢就是將這種想法給落地了,我覺得徐崢真的特別好,徐崢在上一部分我和我的祖國里面,在描寫那個老師的時候,我就非常的不喜歡,上一部電影就是充滿了做作。
但這一部他的在店在這個公交車上做作的在念廣告詞,我就覺得非常的有趣,處理的非常的合理,這種反差讓人覺得格外的好笑。 就算這種是一個命題作文,他也是完成度非常高的了,包括沈騰的那個,我一看沈騰,他是導演,然后章子怡,他也是導演,能做到這種水平,他們都挺不錯的(≧?≦*)
再看前兩部的時候,我外甥都要睡著了,因為對于小孩子來說,他就是完全不喜歡這種戰(zhàn)爭片,這種類型片,而在沈騰還有徐崢的時候,這才是一個比較標準的一個,喜劇片,這才是大家合家歡來看電影的目的。
我想如果是單純拿出,前兩部的話,我估計還是不會去電影院去看,我為了為了什么來去看,還是因為沈騰,有很多的觀眾在電影院看到了沈騰就哈哈的大笑了,但是這次徐崢也表現(xiàn)得非常的令人驚喜。
現(xiàn)在是60多的票價,是整個是三個小時,我感覺這個整體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他有了這么長的一時間,我去電影院的時候也沒有帶手機,也沒有辦法分身去做其他的事情。
最后的電影的結尾,我覺得非常令我不適,他上頭說,這個盛世,如你所愿。這是對于影視文化產(chǎn)業(yè)的極大的諷刺。
我覺得現(xiàn)如今的社會文化治理有著很大的問題,特別是對于影視行業(yè)的打擊來說,這個真的如影視文化從業(yè)者所愿的嗎?他們從事者這種藝術創(chuàng)作,現(xiàn)在很多的影視從業(yè)者連糊口都不行,大量的影視從業(yè)者出逃,影視行業(yè)現(xiàn)在是最艱難的寒冬。
今年的國慶檔甚至拿不出幾個特別像樣的作品來,最起碼除了在微博上還能夠看到長津湖這個作品,其他的作品我都是聞所未聞的,我不是說宣傳不到位,我是說他的質量不行,我一開始你像是這種我和我的這種系列,他是不是就是我們國家的頂尖導演所能夠拿出的頂尖作品?
但是你看這個完成的質量,他完全是不能夠稱作是頂尖的作品,
如果是受限制的話,永遠都拍不出好的作品,這句話是我小外甥說的。這是最基本的,最淺顯的道理,而現(xiàn)在的限制越來越擴大化。
你比如就舉咱現(xiàn)在這個例子,張?zhí)鞇鬯谔渝斨畜@艷的表現(xiàn),你看他還有機會再出演一部同樣類型的作品嗎?不會了,因為根本就不會再有同樣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了,
張?zhí)鞇壑荒茉诶锩娉鲅菀粋€扁平化的女性工具人,在里面飾演一個孕婦,她愛吃,她照顧孩子,她當兵,她在里面貢獻出了撕心裂肺的生產(chǎn)的場面。
她一個大美女現(xiàn)在就只能是在里面,在里面努力的爭取去拿到這么一個,不怎么樣的角色,這是一種程式化,格式化,扁平化的角色,我不是說張?zhí)鞇郾硌莸牟缓?,張?zhí)鞇郾憩F(xiàn)的非常的好,可圈可點。
我們不是去評判這個角色的道德水準,我們是去看她的藝術水準。
這種影視作品是對于以往看到影視作品的有套路有章法的一個重復。這對于創(chuàng)作者的發(fā)揮也是有著極大的限制的,因為你只能去這樣子去拍,你想有一些突破嗎?不行,這樣子會讓你自身充滿了風險。
所以他們寧愿拍這種中規(guī)中矩的完全讓人提不起興趣的作品,起碼他們還在掙飯錢,還可以養(yǎng)家,而不是說突然一下子飯碗就沒了。
說一說我的哭點??傮w來說無論是硬煽還是純純被戳到,我都很蠻喜歡這部電影的。
1.生產(chǎn)與犧牲鏡頭相繼出現(xiàn)的時候。我特別想哭但是強忍住了,但是后來名字乘風被重新賦予給那個小孩子的時候我就忍不住落淚嘞。
2.詩,“爸爸媽媽可能不能陪伴你成長”,伴隨著那首旁白里的詩,我一直哭一直哭。這部分真的好細膩,喜歡。摘錄如下: 我的孩子, 如果可以, 我想告訴你世間的一切奧秘。 告訴你, 山川大河日升月落, 光榮和夢想,挫折與悲傷。 告訴你, 燃料是點燃自己, 照亮別人的東西。 火箭是為了夢想, 拋棄自己的東西。 生命是用來燃燒的東西, 死亡是驗證生命的東西。 宇宙是讓死亡渺小的東西, 渺小的塵埃是宇宙的開始, 平凡的渺小是偉大的開始。 而你,我的孩子, 是讓平凡的我們, 想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開始。 (最后三句不是為人父母感受不到)
3.故事最后從上海中心推出去的鏡頭。是上海啊,她依舊美麗,希望她快點好起來。
4.走廊里機器人把燒壞的飛機拿回去的時候,就是這里感覺有點硬煽,但是還是哭了??機器人他說我沒看見,但第二次相同的問題他說我沒看見,但我相信。
四個部分哭了四次,最喜歡鴨先知和詩!
2022.4.22浦西封控day22
可以結束了,不要再拍了。從《我和我的祖國》一直到這一部《我和我的父輩》把觀眾的情懷和耐心都快徹底的消耗光了。我沒有對這些電影工作者不敬的意思,相反我認為這些電影中的一些橋段還是拍得很精彩的,比如說這部《我和我的父輩》,4個段落當中至少有兩個拍的是相當優(yōu)秀的。我想要說的,是一種重復過程中的疲勞。不是說這種方式能夠吸引觀眾的眼球,就可以無限制的循環(huán)去套用,這樣做會把一種原本比較好的形式做到破做到難,因為重復的最大缺點是會讓觀眾失去耐心,尤其是主旋律電影,它的立意和主題本身就比較僵硬,想把這些僵硬的理想化的一些思維轉變成藝術形式??康漠斎皇呛軈柡Φ墓α鸵环N把畫面和故事濃縮到精致的手腕,能夠用20分鐘的時間把一個故事講清楚,都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更何況把4個毫不相干的故事串在一起,除了發(fā)生的時間上有一個大致的順序外,其他的誰都不挨著誰。從第1個橋段中出來,觀眾還沒有來得及去消化,第2個故事?lián)涿娑鴣砹?。看完了這部電影,再和其他相類似的幾部電影的劇情串在一起,同樣煽情的情節(jié),同一個導演差不多的表現(xiàn)風格,最后不舒服的感覺就會油然而出。所以我覺得還是用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認認真真的把一個故事講透講到位,才是重要的。
電影的寓意自然是積極正面催人奮進的,但是只講講看完故事的感受,不上升。
四個單元小故事,看完以后的感覺是,四位演而優(yōu)則導的導演,徐崢的《鴨先知》整體比較好。
《鴨先知》的故事結構完整、詳略得當,臺詞的設計加之演員的處理都很出彩。幽默從很多小細節(jié)里生出來,讓人似乎猜到了又出了意料之外,比如后半段,被兒子拖著逛了一天的韓婧雅回到家中發(fā)現(xiàn)趙平洋背著她在家拍廣告,鄰居還在瘋狂抱怨老公急的連連告饒,原以為她在那一瞬間反應過來之后會先沖老公發(fā)火,結果卻是替他出了頭;看似是在跟鄰居認慫,連珍藏的結婚用的毯子都拿出來解決問題,結果緊跟著又來一次理直氣壯的轟鄰居,這種連續(xù)的反差感催生的喜劇效果令人有期待又滿足。
沈騰的《少年行》有麻花團隊和辣目的加持,搞笑自然是到位的,不過要說是帶點科幻色彩吧,又顯得勉強,從2050年穿越回來的AI,斷手斷腳都能自動接好,還能有感情了,但最大的bug是不防水,這上哪兒說理去,而且按照常規(guī)設定最后還強行閉環(huán)了,那參與AI設計的小小怎么會沒想到防水功能,2050很難實現(xiàn)嗎,2021我的手表、手機、電動牙刷都生活防水了,2050的AI淋個雨就宕機了多么的不科學……然后,硬上“父子情”就真的很沒必要,多少有點生硬。
章子怡的《詩》感性十足,但人物情緒硬傷多,尤其是兒子經(jīng)歷過生父去世,得知養(yǎng)父去世時,以及質問養(yǎng)母為何隱瞞時的情感表達顯得格外別扭,尤其在開始,兒子跟其他小朋友打架的原因,是對方說他養(yǎng)父會被炸死,被父母教育的時候他一直是隱忍著情緒,但后面真正發(fā)生這個事的時候,他除了鬧就是鬧,像是得不到玩具就耍賴的孩子,而不像是兩次失去父親的孩子,對照一開始的打架伏筆就顯得很違和。 為了切合題意,臺詞整的過于詩意,夫妻之間的對白、母子之間的交談都透著一股空泛的味道。
吳京的《乘風》,感動的點在于面對身后為數(shù)不少的百姓即將被日寇圍困時,馬仁興毅然決然的犧牲兒子乘風以換取百姓的安全轉移。前半段都挺好,后半段交戰(zhàn)開始,不太理解的部分是騎兵連突襲日寇的時候為什么用的是刺刀而不是步槍(搜了些文章下看了看,這支騎兵隊還是槍騎兵,每人都是配槍的),在一覽無余的平原上,尚未近敵人身就已遭狙殺,這個點非常費解,可能是對觀眾的歷史知識儲備有要求,也可能是電影里鋪墊交代的不充分,最后定格的戰(zhàn)馬起揚的畫面也是符合一貫的主旋律形象,非常藝術化,升華的速度180邁。
陳道明老師和祖峰老師各被占了個“口頭便宜”,也算笑點之一吧。 開玩笑的~
看了下幕后團隊,四位導演只有徐崢參與了劇本創(chuàng)作,多少說明點問題。
國慶檔二選一的話,我還是選擇長津湖。
帶奶奶來看電影,正在電影院,實在忍不了,特地下豆瓣邊看邊發(fā)影評,《乘風》演員演的很好,拍的很好,色調鏡頭都能接受,但是劇情真的太拉了,沒有鋪墊代入不了,劇情轉換很突然,老套,故事線簡單,如果不是帶著奶奶我可以直接離場了。好了劇情吐槽結束,申明一點,我對演員演技和拍攝沒有槽點。 看完第二個了,航天劇情我不予評價,致敬科研人員,就是為什么最后是妹妹當上航天員,但前面卻給很多筆墨寫哥哥的成長,以及章子怡的演技技巧好多,感覺不夠自然,可能是這個角色應該這么表達,個人感受要杠你對。 好的我看完第三部了《鴨先知》,不出意外這應該是我最有代入感的故事了,可能是離我比較近吧,但我更覺得是電影元素用的好,這個故事劇情演員拍攝都可以,搞笑也有意義 第四部《少年行》也看完了,很有創(chuàng)意,笑點比鴨先知多,但劇情我覺得鴨先知會更好一點,好看排第二,在我的好感度里不相上下 總體想給三星半,給不了,那就三星吧 國慶當天我先看了長津湖,體驗感確實比這部好,鑒于我奶奶不太喜歡戰(zhàn)爭片所以沒有二刷,真實路人大家可以選擇性借鑒。
抱著合家歡劇場的預期走進電影院觀看《我和我的父輩》,章子怡導演的《詩》帶給我意外驚喜。細膩詩意,把那個艱苦的年代呈現(xiàn)得溫暖動人。
章子怡飾演的媽媽是電影里人物形象最飽滿的一位。郁師傅是航天工程的火藥雕刻師,嚴謹而危險的工作,時常處于生死一線。
為國為家、為妻為母,有艱難的時刻,也有她的閃光之處。也許因為章子怡是女性導演吧,女性主義視角下的家國情懷,有一種別樣的詩意。
航天人的愛情
黃軒飾演的爸爸施儒宏是衛(wèi)星制造工程師,他們有共同的理想——祖國的航天夢。他們是戰(zhàn)友也是伴侶,詩篇中所有二人世界的鏡頭都是在荒漠中一起走過的上下班路,寒來暑往。
他們是初代航天人,風沙中磨礪的愛情,堅韌而浪漫。同事犧牲后,他們收養(yǎng)了同事的孩子,繼續(xù)火藥雕刻的研發(fā)使命;而爸爸犧牲后,媽媽忍著悲痛許下“軍令狀”,完成火藥雕刻的任務。
他們的愛情是為了共同的理想,燃燒自己,薪火相傳。
寫給兒子的詩
整部片子“詩”貫穿全片,開頭為了讓孩子接受父母危險的職業(yè),爸爸告訴哥哥“我是詩人,在天空中寫詩”。爸爸犧牲后,媽媽一邊承受著火藥雕刻工作的高壓,一邊維護著孩子敏感的心。每天給哥哥帶回一首詩,繼續(xù)編織著詩人這一善意的謊言。
剛開始她選擇隱瞞爸爸的死訊,所有的同事也為了保護這個兩度失去父親的孩子,選擇一起瞞住死訊。敏感的哥哥在暴雨夜知道了父親的死訊,他痛苦他不理解,親子關系劍撥弩張。
最后她選擇坦白,并且言明她和爸爸航天事業(yè)的意義與風險?!皨寢屢部赡軙馈边@句話擊穿了孩子的心墻,也戳中了我。我想這是親子關系中的一次難得的交心吧!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成為最好的自己,這也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吧!
“宇宙,是讓死亡渺小的東西
渺小的塵埃,是宇宙的開始
平凡的渺小,是偉大的開始
而你,我的孩子
是讓平凡的我
想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開始”
這是我聽過最浪漫最溫情的詩。
章子怡的《詩》是最驚喜的
只有徐崢那一part有點意思
章子怡給了最大的驚喜。一開始會覺得詩這個意象對于這個故事來說像是浮在表面雕花,中間一些部分也有些過于煽情,但結尾父母念詩,父母子女的情感、個人理想、民族責任直至生死思考,卻成了令人震撼的升華。章子怡的部分應該放在最后一個,之后接的徐崢的故事太弱了,除了講清楚了一個投機分子的故事之外沒有任何余韻。最后,章子怡單元,唯一好好刻畫了母親,也是唯一描寫了女兒傳承。雖然說這是“父輩”,天然的排除了女性,但我們不應該遺失女性表達。
雖說片子還沒上不知道質量如何,但是發(fā)行方中影往影片前頭塞了18個預告片這種事很顯然是不夠尊重觀眾也不夠尊重電影本身。
章子怡驚艷。真的是 驚艷兩字可評。來武漢出差,想著無聊不如看個點映,的確是被章子怡的《詩》驚艷到了。從拍攝手法到光影處理,從故事設置到情感處理,章子怡所展現(xiàn)出的能力和用心都顯而易見。尤其是作為女性導演,感受到了十足的溫柔凝視。最感動的點在于首先她沒有去特意丑化父親來突出母親,父親是一個像白月光一樣美好的。而母親的堅毅獨立是通過她對孩子的教育來展現(xiàn)的。包括在這里所展現(xiàn)出的人類的渺小,以及直面生死的討論,都實在是太棒了(講真 全靠章子怡拉高了整個片子的高度 才能給到4星)
從四個小電影的觀感來看:章子怡>徐崢>沈騰>吳京
王菲片尾曲排第一,建議大家都聽完。徐崢part排第二,章子怡part第三,沈騰part和吳京part并列第四
果然章子怡的部分看著就細膩很多,吳京那里的內容可以精簡一點,總體來說完成度還是非常不錯的。
熬到沈騰太難了
吳京的章節(jié)依舊很燃,復刻各種名場面,章子怡最后那首詩意境不錯。
吳京部分硬煽情,延續(xù)了戰(zhàn)狼的風格,形式大于內容??章子怡部分很驚喜,情感很細膩感人。徐崢部分個人特色很鮮明,同我和我的祖國。沈騰部分劇情太倉促了,也有點硬煽情…
最喜歡章子怡導的《詩》,小演員表現(xiàn)力很好,黃軒很適合這類角色不至于同質化,開篇的長鏡頭很驚喜~其他幾個故事都挺一般的哈,韓昊霖又叫冬冬又是上海老胡同里的故事,有點出戲呢…
個人觀感:章子怡>徐崢>吳京=沈騰
王菲>吳京>徐崢>章子怡>沈騰
前兩個故事的難看突出了后兩個的好看,4個全非科班的導演只有徐崢靠模仿韋斯安德森有了些視聽亮點,沈騰靠麻花最擅長的臺詞梗不至于太差,吳京和章子怡那兩段,只能說無章法無想法,硬煽情,大家前半段堅持住!
第一個故事太過拉胯,吳京片子中對集體主義崇高感的強調和對個人英雄主義的追求和我的價值觀相沖,乘風犧牲時我被氣得哇哇哭。第二個故事講得太好太好了,章子怡的美貌演技毫無疑問,做導演的才華也非常令人驚艷。第三個故事很“小聰明”,深度談不上,輕松快樂還可以。第四個故事是很典型的“開心麻花”式喜劇,即使知道故事的發(fā)展走向,也忍不住隨著里面的人物又哭又笑。沈叔叔和馬麗真的好可愛呀~
喜歡詩和鴨先知。我看評論很多人對鴨先知無感,但我個人覺得這個題材真的很棒。敢為人先,多么美好的品質啊。
吳京的乘風竟是最好的
《乘風》很亂,《詩》很空。最令人費解的是把后面兩個喜劇單元和他們配在一起,不倫不類。徐崢的《鴨先知》最出彩,沈騰和馬麗最搞笑~
吳京單元的布景和打斗太假了,強行煽情最為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