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時間點清末,作者是不了解那個時期,還是信口開河,洋人在一個小鎮(zhèn)上的地位是二等公民?最后慘死?居然在革命黨和流氓青紅幫中間還夾雜了一個藍(lán)鯨會?流氓?革命黨?反正想干嘛干嘛。故事情節(jié)漏洞百出,不合邏輯,或許還狡辯在講人性,恰恰劇里都是反人性的。 演員可憐,領(lǐng)了工錢勤勤懇懇演了一堆二貨,快速掃描后直反胃
《中國往事》里“叮”的一聲,像游戲里的一個hint,某種轉(zhuǎn)場方式,或眨眼之間悄悄轉(zhuǎn)變的信號燈。好像只靠“?!钡囊幌拢陀袞|西活泛了起來,或在你心里種下了某種念頭。
五雷轟頂,一夜白頭。
她向Lucas跑過去那段,兩人間的距離也就十米吧,卻像足足有幾十米,一直跑一直跑都跑不到。那是她的又一次無望的叛逃,那種禁忌之戀,那種不可能性的重重阻礙,讓我不禁為他們捏把汗。他的眼角向下,嘴角向上,疲憊、絕望,但還是溫柔地張開了雙臂。他們最終不顧一切地抱在一起真像個世紀(jì)擁抱,像困住我們的世界裂開了個口。
她離開之前聽的最后一場戲,去掉了戲曲的聲音,卻成為我印象最深刻的戲曲片段。臺上是不知疲倦的戲子,眉毛和小拇指上都全是戲;臺下只有她一個心事重重的觀眾,撥著手中看不見的琴弦。像我這樣從來不聽?wèi)虻娜耍挂埠鋈幻靼琢恕叭松鐟颉?。在那一瞬間好像臺上、臺下、屏幕外的我們的人生有了某種交疊。
她的出口成冰的聲音,梳得一絲不亂的發(fā)髻,小巧的耳環(huán),衣服上的褶,帶著情緒的全程被追蹤的手?;鸩窆缋镲w舞的刨木花,觸到她的臉龐,也像變成了雪花,快要被那溫度融化。她的彪悍又嬌嗔,無畏又彷徨,她扯動嘴角,笑容堅強卻又一觸即碎。我從來沒見過有人那樣笑過。很多年之后,我都在想,是什么促成了她那樣的表演。那個時候的她,現(xiàn)在看并不是什么標(biāo)準(zhǔn)臉的美女,“世界上再也沒有她那樣的女人了”,這樣的描述卻恰如其分。
她走后耳朵的那句臺詞,喑啞、卡頓,如鯁在喉。
那些很閃的攝影和剪輯,像一只手拽著你的領(lǐng)子,把你拖到座位上坐好,而場景早已悄無聲息地轉(zhuǎn)變。
所有那些超現(xiàn)實的手法,卻會讓你覺得現(xiàn)實本就如此,只是把人物內(nèi)心那感知不到的部分換了一種方式讓你感知到了。也許中國再也不會有人這樣拍國產(chǎn)電視劇了吧。
看見了房梁,我小時候就老躥起來去摸,可總摸不著,太高了。拿家里的銀子做做善事,開開米倉放放糧,加個粥棚施個粥。這都是應(yīng)當(dāng)?shù)?,也容易。還不是因為有嗎?記得第一次做善事的時候,百姓呼啦啦跪下一起叫祖宗爺爺,我傻了,我覺著我一下子摸到房梁了,我夠著了舒服。這人要是一舒服了就想著更大的舒服。你心里一定在想,這好日子是實的,英雄豪杰都是虛的。等哪天你要是過上了好日子你心里就不光想著過個好日子,你就得想點兒別的。這么大的一個清國怎么就成了一 塊餅,你啃一口我撕一塊,不定哪天撕著撕著就是撕到桑鎮(zhèn)來了。 那咱們就坐著等他完?我可等不了,總得干點什么。 這個老東西,真結(jié)實,砸不爛。十幾年了,什么東西擱到里面都融化了,什么東西從里面盛出來喝著都是一個味,膩了。
長城遠(yuǎn),黃河流,連綿青山不到頭;
陽關(guān)三唱君行早,光陰百代任去留;
花滿地,風(fēng)滿樓,一鑊往事半生熟;
庭院春深鎖不住,一個一個都要走;
聚散依依,回?zé)籼砭?,故鄉(xiāng)明月在,且為人間壽。
……
因為看到一篇文章,張黎說《大明王朝1566》和《中國往事》是他最成功的兩部作品,因為《大明王朝》也是自己非常喜歡的作品,就忍不住開始看。張黎果然沒有讓我失望,我又瘋狂地開始了追劇模式。
故事設(shè)置在南方城市里,時間是清朝末年,故事改編自劉恒小說《蒼河白日夢》。榆鎮(zhèn)曹家和桑鎮(zhèn)鄭家都是蒼河邊上兩個大戶,故事以曹家二少爺曹光漢迎娶鄭家小姐鄭玉楠開始,以他倆這似是而非的愛情來寫的話應(yīng)該不會跑題。
曹光漢瑞典留學(xué)歸來,正當(dāng)婚嫁年紀(jì),母親為他做主迎娶鄭家小姐,說這是天造地設(shè)的一對,光漢的父親曹如器說鄭玉楠的才氣遠(yuǎn)超光漢,鄭玉楠的哥哥鄭玉松也覺得曹光漢不是一般人。
曹光漢確實不一般:結(jié)婚之前說不想結(jié)婚,在母親懷里哭泣,結(jié)婚前一夜,他自縊被耳朵(曹家一仆人,事后細(xì)說)發(fā)現(xiàn)后幸免于難,迎親之時在火柴公社逃婚,火柴公社是光漢回國后設(shè)立的火柴公司,迎親回來在房間外睡覺遲遲不肯圓房,當(dāng)天下雨了……
鄭玉楠一直等她,最后用他母親的話逼他他才在火柴公社跟她圓房,但光漢始終沒有表示愛她,只求她放了他。
光漢最后參加了革命黨,反正不是反清的民間組織藍(lán)巾會,他靠火柴公社研制出了炸藥,并最終炸了巡撫衙門,最后自首被處決。
期間,鄭玉楠與曹光漢從瑞典請來的國外技師發(fā)生關(guān)系并懷孕,這在清朝末年幾乎是不可饒恕的,而且藍(lán)眼睛根本掩飾不住。
在大牢內(nèi),曹光漢寫的休書被鄭玉楠撕了,她自己斷了退路。
喜歡張黎的作品,就是因為他從來不是直白說理,而且設(shè)置懸念,人物也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都是趨利避害之舉。正如在這部劇中,曹光漢到底喜歡鄭玉楠嗎?
我覺得應(yīng)該是不喜歡吧。
鄭玉楠與路卡斯發(fā)生關(guān)系,他后悔了,這么好的女人他發(fā)現(xiàn)他愛不上,他無法享受她的愛,無法珍惜她,但又什么也給不了她,所以他很痛苦。
孩子生下來果然是藍(lán)眼睛,路卡斯被曹家殺掉,鄭玉楠在回到已經(jīng)沒有人的鄭家大宅和女子學(xué)堂看了之后,也自殺在長滿荷花葉子的水缸里,孩子曹子春活了下來。
我知道無論小說還是電視劇都是假的,但是還是有評論的意義。
鄭玉楠值得去愛。因為在火車上遇見了光漢,她對他一見鐘情,但曹光漢記不起她,外國人路卡斯倒是記住了他。
鄭玉楠跟路卡斯好的時候?qū)Χ湔f,路卡斯走路一瘸一拐可能腳扎了釘子,她還囑咐了很多事。其實,這樣的女人從來不為自己考慮的,她在懷孕期間,找鎮(zhèn)上的馬神甫,問他:我到底是一個壞女人嗎?我跟他的愛情開始就不會停下來,將會一直存留下去。
雖然所有的結(jié)果都跟馬神甫預(yù)言一樣,鄭玉楠也知道,但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去做了。
看了這部劇之后,更加相信宿命這一說法。就像席慕蓉的詩所說:所有的結(jié)局已經(jīng)寫好,所有的淚水已經(jīng)啟程。
上天不差毫厘的安排在火車上安排了一場見面,后來又是說媒,然后他又是那樣一種人,不知道負(fù)責(zé)任,我感覺鄭玉楠的命真苦啊。
其實,如果曹光漢知道珍惜,她是不會看路卡斯一眼的。之前覺得文化差異不是什么問題,現(xiàn)在年紀(jì)稍長才知道,婚姻真的是各方面的門當(dāng)戶對。
婚姻是擺在男女面前的一個十字路口,對于女人來說更是如此。鄭玉楠是鄭家的大小姐,是鄭家的掌上明珠,是鄭玉松最心疼的妹妹,可是曹光漢不喜歡他,在別人看來也是相當(dāng)般配,但那又有什么用呢?
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喜歡張黎,總是用作品帶給我們思考,人生、歷史以及愛情。
耳朵是所有故事的連接,見證了所有事。連看了張黎的兩部劇,喜歡上這個導(dǎo)演了。故事,人物,場景,配樂都很喜歡,是部好劇。最后神父看到所有人,我覺得很好,無論對或錯,緣或虐,都融進(jìn)了曹家,融進(jìn)那個時代。
好像是神劇。大概是一部在野版的《走向共和》嗎?同樣的時間段,帝后斗爭的時候,民間也在西方新學(xué)沖擊下,家庭和人心都趨于崩潰了。自來勝利方是革命,失敗方是謀反。本質(zhì)上都是天下大亂,生靈涂炭。歷代積弊都壓在一個年輕人心里,在《走向共和》里是光緒、在《紅樓夢》里是寶玉,在《中國往事》里是光漢。光漢就是秉承了正邪兩賦,他活似娶了薛寶釵的寶玉。在那個社會和思想劇烈變動的前夜,所有人都迷失了。女主心里有兩個人打架,一個想要解放天性,另一個是大宗族的奴隸。這讓她分裂了,她不知道該幫誰,迷迷糊糊送自己走上絕路。大清的遠(yuǎn)去,只需要一道詔書,中華民國的遠(yuǎn)去,也只是伴隨新朝的大典和歡呼,改革開放也只需要一場政變,然而這個過程里面,有多少壓抑、多少生不如死、多少悲劇。
這部連續(xù)劇很壓抑,壓抑得要死
八年前就已經(jīng)看過,很喜歡這部電視劇,說不出來的喜歡,也許是這種壓抑又苦澀的感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的中國,曹家大院,一個外國人的到來,擾亂了中國的傳統(tǒng)守舊思想,伴隨著倫理道德的壓制,就這么一觸即發(fā),不可收拾。配樂包括場景渲染,太有意境了,超級喜歡譚晶唱的“長城遠(yuǎn),黃河流……”
那個時期的濃縮畫面,雖然名字起得大了些、片子郁悶了些,但是,由于拍攝手法很特別,而且張國立的演技不虧一流,完全顛覆了他以往所演的角色,所以,還不錯。
這一家子太變態(tài)了。。。。整部劇詭異又變態(tài),而我竟然看完了,每個房間都有秘密,每個都有自己的心魔,然后詭異壓抑有逃脫不了還倍兒愛探討,一探討就四十集。。。。。整部劇充滿了隱喻,張國立演技真的是太好了,耳朵也不錯。真的是,不能更變態(tài)。
色彩、用光堪比電影的水準(zhǔn)??!用拍電影的精致度來制作的一部電視?。?!
扣掉一星是因為編劇寫的曹光漢太傻逼了,曹光漢就是個人渣,冷暴力又極度自私,就因為他這個渣讓玉楠失去真愛,讓這個電視劇的結(jié)局極其悲劇,看得人心里很堵。
大陸電視劇中的一朵奇葩!
翻出來看是因為這部劇算是我的童年陰影了,記憶里,老爺那口什么都有的大鍋,甚至有兒媳婦的胎盤;魔怔的二少爺二十好幾了還吃親媽的奶;懷上外國人孩子的二少奶奶高高嗯蕩秋千想流產(chǎn)卻失敗,生下藍(lán)眼睛一看不是二少爺?shù)暮⒆?;耳朵“借”小丫鬟的汗……這部劇隱喻很多,我光看到陰暗了,時不時的黑白閃現(xiàn)鏡頭,要把人嚇?biāo)?。我特不喜歡二少爺,一個懦弱的只會嘴上反抗的男人,他也害了二少奶奶的一生。我不喜歡太太,與野男人鬼混生了耳朵是事實,老爺在這段感情里做錯了什么?我不喜歡耳朵,他是曹家災(zāi)難的見證者也是推動者;我也不喜歡小姐,把耳朵當(dāng)什么?開心的時候?qū)λ?,不開心的時候打他巴掌;我也不喜歡三秋,心狠手辣,墮他人 胎,毒啞別人小孩………這劇看的我特別惡心,沒有那個角色讓我喜歡。
張黎是第5代里最強大的!
其實是兔子在看,我偶爾瞄兩眼。漫長而古怪。我看不到藝術(shù),只看見陰暗與古怪。
名字不大,那個生活和思想時刻動蕩的年代,能守住一個家比治理一方土地還要艱難
精致內(nèi)斂又妖冶的風(fēng)格,以小見大隱喻中國的立意牛逼到極點,當(dāng)年的超大制作可惜沒有被如今的小年輕記住
看了一點點哦 都忘記了
我八歲時看過這部劇,那真的一場幻夢。一家之主老太爺沉迷于用兒媳婦胎盤煉藥,終日念佛的夫人其實和下人偷情生子,打算在花園里開火柴廠的革命黨二少爺最后被砍頭,小姐愛上了同母異父的兄弟,二少奶奶和洋人在各處野合生下了一個藍(lán)眼睛的嬰兒。庶出的大少爺一個接一個地納妾,二姨太毒啞了丈夫和另一個女人的兒子,她伏罪之前回憶自己和大少爺?shù)男禄橹梗曀涣叩胤瘩g“一點都不惡心”。而耳朵,那個夫人偷情的產(chǎn)物,穿梭在宅院里窺探著每個房間的秘密。最后整個家庭分崩離析,老太爺在匣子里揀出了自己年輕時科舉的考卷,那是他那個不忠的妻子早年偷偷收藏的。我之前從未遇到過這種風(fēng)格的電視劇,在那之后也沒再有過。
今天看了兩集,相當(dāng)shock。原來國產(chǎn)電視劇也能整得這么哥特。還在山東少兒臺放,你讓齊魯大地的兒童花朵們情何以堪。。。
那么爛的劇本,一個個演的煞有介事的~
又變態(tài)又壓抑又裝逼。攝影最牛。曹光漢最怪,愛吃奶是什么毛???少奶奶生下藍(lán)眼睛的孩子那段,真是好橋段,直接把和洋人的奸情揭發(fā)了~總體,(我看的是精簡版?不長)搞這樣精致,一直以為是電影
極度晦澀,難懂,知音會引為佳品,但這個時代又有誰會在意這些歷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