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老當已經(jīng)不益壯的哈里森·福特,高齡80帶著他的大銀幕第五部《奪寶奇兵:命運轉盤》來了!
直接說結論,這個片我不知道在西方會如何,在亞洲一定是妥妥不會有高票房。
在國內(nèi)上映首日排片居然直接只有第四。
畢竟奪寶奇兵這IP太老了,而哈里森·福特,對于普通大眾來說,只是臉熟,很重要的原因是星戰(zhàn)系列在亞洲也是不溫不火,從而導致韓索羅也不被太多人去熟知,那像他主演的《銀翼殺手》這樣的“小眾”科幻片,就更不被大眾去了解了。
所以像星戰(zhàn)已經(jīng)算是很現(xiàn)象級常青樹的大IP了,在亞洲反饋都只是平平,更別說《奪寶奇兵》系列了。
如果大家還沒看過前四部,歡迎出門左轉,點看我的一口氣《奪寶奇兵》系列回顧前四部!無縫連接看《奪寶奇兵5》。
那么拋開這些場外因素,《奪寶奇兵5》質(zhì)量如何!今天我們就來驗貨!哦對了會有劇透,請斟酌觀看。
你們知道《奪寶奇兵5》預算成本有多少嗎,接近3億美金,那你們知道《阿凡達2》的預算是多少嗎,保守估計3.5億美金,也就差5000萬,但就現(xiàn)在的票房,迪士尼估計要血虧了。
那么這部《奪寶奇兵5》值得看嗎,如果你一直是奪寶奇兵影迷的存在,那么第五部就算你想錯過,也不能錯過,因為這應該是系列最后一部,看著大銀幕那些曾經(jīng)熟悉的年輕面孔現(xiàn)在已經(jīng)老態(tài)龍鐘,還是有些許感慨光陰流逝的力量。
坦白講,《奪寶奇兵》系列我個人覺得在劇情上,除了第三部還稍微有些嚼勁,其他的都還是在探秘冒險的外衣下,包裹著一個娛樂至上內(nèi)核的商業(yè)爽片題材。
只不過在40年前,在商業(yè)大片還沒有頻頻轟炸大銀幕的前提下,《奪寶奇兵》結合獵奇,冒險,娛樂和幽默于一身的大雜燴,還是很吃得開的。
但放在今天,《奪寶奇兵5》的劇情說是兒童向都不為過,時代變了印第,這句話放在影片中很適合,放在戲外也很適合,這樣的套路探秘冒險劇情,顯然在被各種新鮮信息轟炸的當今,這樣的傳統(tǒng)題材,很難在綻放從前的花火和激情。
影片的故事背景放在1969年,距離第四部1957年已經(jīng)過了12年。
眾所周知每部奪寶奇兵都會有一款麥高芬道具,第五部是阿基米德的安提基特拉機械(好難念),它也就是影片的副標題命運轉盤。
這個轉盤現(xiàn)實中是真實存在的,具體可以看老高有一期視頻專門有為大家講解,簡單來說,安提基特拉這個機械轉盤,出現(xiàn)在他本不應該出現(xiàn)的年份,屬于超前古代科技文明的存在。
所以影片就拿這個來做文章,用該裝置設定和時間穿越有關,從而發(fā)生《奪寶奇兵5》的故事。
影片在一開始并沒有直接把時間放在1969年,而是還是放置在二戰(zhàn)時期,也就是印第還年輕的時候,可能預算3億美刀,就是放在這些讓老演員年輕的無痕修補技術上了吧。
影片的前面20分鐘,用一個大事件鋪墊了印第如何在NC的巢穴下,意外獲得安提基特拉機械的。
在整個20分鐘的戲份中,哈里森·福特都以年輕樣貌呈現(xiàn)。
說真的,在剛開始看到如此年輕的哈里森·福特出現(xiàn)時,還是很驚艷的,直接大特寫都毫無破綻,毛孔都能清晰可見,就算我在知道這是CG特效還原年輕狀態(tài)時,還是驚嘆這項返老還童技術的強大。
但帥不過5分鐘,隨著劇情的推入,或許我太注意這變年輕的臉龐,于是在經(jīng)過長時間觀察后,還是能看得出有恐怖谷效應的。
我先聲明讓哈里森·福特變年輕這個特效,在如今電影工業(yè)上已經(jīng)做得很牛X了,但在有著大量動作戲注入的時候,還是能看到年輕的印第臉上,少了更多真實演出的自然,比如沒法做出更掙扎和扭曲的表情,還有就是年輕的印第眼神中沒有了光,有些木訥。
越到后面,就越覺得自己是在看一個渲染十分頂級的游戲過場片段。
所以在驚訝今天電影工業(yè)已經(jīng)能讓老演員在大銀幕永葆青春的同時,我也驚艷我們?nèi)说难劬Γ€是比現(xiàn)代特效更為敏感,即使做到如此完美,依然騙不過人眼,能看出真實演員和特效演員的微妙區(qū)別。
影片的開場和設定其實都很不錯,安提基特拉機械被印第獲得后,雖然只有一半,之后被他藏了起來,就這么過了十多年,當年在大學上課吸引無數(shù)的印第,風光不再,兒子參軍犧牲,導致印第和瑪麗安鬧離婚,生活上也無法重拾信心,印第年輕時和老年狀態(tài)的對比,讓人唏噓。
你知道讓我先想到了什么嗎,是《金剛狼3》這部電影,同樣表達的是英雄遲暮,力不從心但又不得不奮起面對。
而巧合的是,《金剛狼3》的導演正好和《奪寶奇兵5》是同一人詹姆斯·曼高德。
這里有人會說,難道又要效仿《金剛狼3》去套用到《奪寶奇兵5》嗎,哥們?nèi)绻娴氖沁@樣,我覺得會比現(xiàn)在要好很多。
其實影片中的印第,從始至終都有給我們這樣的狀態(tài),時代變了,英雄遲暮,但印第依然有一顆擁有冒險探索的雄心,但事與愿違。
然而這些都在前面第一幕構建好之后,等到女主出現(xiàn),整部影片開始進入了鬧劇式的方向失控前行。
當年印第搶到命運轉盤時,還有一位對轉盤癡迷的考古學家,他有一個女兒海倫娜,長大后貪戀錢財,一心想要得到轉盤,而另一邊NC軍官想利用轉盤時間穿越,回到希特勒時期,逆轉戰(zhàn)局,還有美國CIA也想?yún)⑴c進來。
就這樣幾方勢力,圍繞著這半個轉盤進行搶奪,而轉盤要真正發(fā)揮作用,需要找到遺失的另外半個轉盤,兩者合體,才能計算出時間裂縫,進行時空穿越。
影片從女主海倫娜出現(xiàn)開始,就產(chǎn)生出嚴重的問題,女主不討喜是一方面,動機混亂更是一場災難。
海倫娜幾經(jīng)輾轉找到印第,想方設法讓印第把藏好的半個轉盤拿出來,海倫娜搶走以后你知道她要干嘛嗎。
她要把轉盤拿去地下市場拍賣,只因她愛錢...well,你以為能拍出個幾百上千萬嗎,并沒有,區(qū)區(qū)只有十幾萬美元,雖然在1969年十幾W也很多了,但這樣的設定是為了什么呢?
海倫娜此前經(jīng)歷了什么,讓她甚至把自己賤賣給一個土財主聯(lián)姻,然后又是各種搗鼓撈錢,不惜去拿她父親和印第拿命奪得的轉盤隨便拍賣,這些影片都沒給出合理的解釋。
不解釋也就算了,就當海倫娜真的愛錢,但經(jīng)過和印第打配合和敵人交手后,海倫娜又莫名其妙把撈錢拋在腦后,和印第一起去找尋另一半轉盤,以此來避免世界被顛覆。
我還以為,這里面是不是存在著海倫娜人設的反轉,其實她想錢想瘋的背后,有一個令人觸動的故事,比如利用時間穿越回到過去,彌補或挽救什么,和父親有關等等。
但這一切似乎沒有任何交代,整部電影海倫娜人設和動機都像是一個謎團,海倫娜和身邊的小跟班,就像是為了填補印第年邁無法支撐整部動作戲份而找來的工具角色。
然后海倫娜對于印第人設的襯托,起到的作用也微乎其微,同樣是《金剛狼3》,影片里小女主X23和羅根相依為命,羅根的角色弧線在小女主作用下得到完成清晰的呈現(xiàn)。
其實《奪寶奇兵5》也是想要借用這樣的結構,但海倫娜這角色本身的塑造就很欠缺,自然也談不上去烘托和映襯主角印第的角色塑造了。
唯一稍微讓人有代入和觸動的,就是借著海倫娜之口,問印第如果他用轉盤回到過去,最想回到什么時候。
印第的回答,并沒有說出想回到自己最雄起之時,而是想回到兒子參軍前一刻進行勸阻,因為兒子的死,讓瑪麗安和他陷入了人生無盡的悲痛中。
但這樣蜻蜓點水的微弱共鳴時刻,很快轉瞬即逝,印第和海倫娜又被劇情推著到了下一場莫名其妙的動作戲份。
聊到影片的動作戲份,也真的能感受到哈里森·福特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少鏡頭明顯的看到用了替身,所以只能用遠景,特效,或者剪輯去做處理優(yōu)化,但這也一定程度影響了動作設計的流暢性。
而且遺憾又或者說沒辦法的是,詹姆斯·曼高德畢竟不是斯皮爾伯格,所以影片能看出這些動作戲和探險旅程,都在想著極力回到奪寶奇兵系列的標準公式里,但呈現(xiàn)的結果卻讓人已找不回當年的老派魅力。
坦白講此前的四部《奪寶奇兵》,除了第三部外,其他的劇情其實也一般般,但靠著斯皮爾伯格行云流水的鏡頭語言,還有趣味性甚至冰箱躲核彈的名場面,還是讓人印象深刻,但第五部看完后,走出影院你回想起來,留在你腦子里的是什么,似乎并沒有讓人能記住的高光時刻。
我原本看完影片的第一幕后,是充滿期待想要看到年邁的印第,如何給我們繼續(xù)制造驚喜,或者回味一波當年復古動作的加持,圓滿為這個系列落下帷幕,但可惜的是中間的劇情上的敷衍,讓影片在故事的基底就已經(jīng)吹彈可破,從而讓情感無法很強帶入共情。
說了這么多,還是要拉回一些,前面我提到,如果你是奪寶奇兵系列的老粉,你可以把我評價的都看成是一種惋惜的無奈。
無奈哈里森·福特真的老了,無奈這部只是精致化的模仿,時代變了,真正的印第安納瓊斯,停留在了他曾經(jīng)最輝煌的時刻。
我很喜歡影片最后一幕的處理,一行人通過時空裂縫,居然穿越回到了阿基米德的時代,印第作為考古學家和冒險家,他在那一刻見證和活在了歷史中,而正好面對他一團糟的老年生涯一眼望到頭,讓自己留在歷史里,或許是他最好的歸宿。
這樣的劇情編排我有被觸動到,有那么一刻,我真的希望看到印第最終留下來,然后他自己出現(xiàn)在博物館的某個考古石碑中,那這樣會不會更有趣呢。
不管怎樣,再會了,印第安納瓊斯,感謝你曾經(jīng)讓我們見證了光怪陸離的神秘奇觀,也讓我們體會到了人生充滿著冒險和遺憾,時間見證了每個人的起起落落,落日余暉中,時代變了印第,但終究你還是我們心目中的那位印第安納瓊斯。
好!《奪寶奇兵5:命運轉盤》今天就先聊到這,希望這期個人見解的點評對你看片有幫助,也希望大伙伴們在評論區(qū)留言與我分享你的觀感!
《奪寶奇兵5》總得來說很好看,它繼承了系列傳統(tǒng),動作場面刺激好玩,目不暇接。
但我看完后總覺得有點失望,我想了想,問題出在影片中段的兩個場景上:摩洛哥和西西里島。
一句話,這兩個場景我看的太多,膩了。
如果你??疵绹笃?,你一定對摩洛哥非常熟,很多好萊塢大片在這里取景,或情節(jié)發(fā)生在這。
比如《盜夢空間》
《黑衣人4》
《碟中諜5》
但就像反復去一個景點旅游,看多了總歸會膩。
西西里島也是,前段時間我重看了一遍《海王》,里面也有西西里島,而且海王去那也是為了尋寶。
所以當瓊斯博士去了西西里島,那個場景和《海王》太像,撞款了。
此外,如果你玩過《刺客信條:黑旗》,西班牙潛水那個場景,大概也會讓你似曾相識。在那個游戲里,探索沉船時也會遭遇鰻魚。
我當然不能說,《奪寶奇兵5》模仿了《刺客信條》,但這東西人家確實早就玩過了。
為什么我這么吹毛求疵?抓住這點小瑕疵不放。
因為我不喜歡《奪寶奇兵》從引領者變成跟風者。
它的動作場景歷來擁有很強的獨創(chuàng)性,無論是地點選擇還是動作編排都讓人耳目一新。
讀讀這些場景名:秘魯叢林、尼泊爾雪山、上海夜總會、印度魔窟、吊橋峽谷、奧地利古堡、約旦佩特拉古城。
有沒有一種很特別、很想看的感覺?
再讀讀“摩洛哥、西西里島”,拜托,五一咱不去旅游行嗎?
《奪寶奇兵》的動作設計也一直被后來者模仿,比如《神秘海域》游戲中,主角被車隊拖行。
騎馬追逐車隊。
汽車墜下瀑布等,都是明目張膽的模仿。
《奪寶奇兵》一直是引領者,是被人模仿的,可現(xiàn)在,它居然去了摩洛哥和西西里這種爛大街的場景,還使用了《刺客信條:黑旗》用過的場景。
盡管它算的上好看,也有一定創(chuàng)新,比如系列最長開場、阿基米德的詭計,但影片中段的冒險場景,確實讓我失望。
其實,當電影片頭現(xiàn)出迪士尼城堡時,我就有不祥的預感。我可以想象這種變化是如何發(fā)生的。
在上世紀80年代,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是意氣風發(fā)的青年,想拍出真正好看的電影,于是他們想象世界上有哪些地方好玩,然后能去就去,去不了就花錢搭建場景。
而現(xiàn)在,迪士尼想的不是世界上有哪些地方好玩,他們想的是:如何利用現(xiàn)有資源賺更多的錢。
于是他們選了摩洛哥、西西里島,因為這兩個地方就是“美國橫店”,場景是現(xiàn)成的,去了就能拍,不用額外花錢。
這不是我想看的東西!
我想看新鮮的冒險,想和瓊斯博士去從沒去過的地方,看從沒看過的風景,就像20多年前那樣!
在七月的第一天又一次參加了IMAX Squad杭州影迷團的觀影活動,這回是國內(nèi)排片不多IMAX場次更少的《奪寶奇兵5:命運轉盤》。 作為傳奇系列的終章,劇情略顯俗套,特效和動作場面放在今時今日早已沒有了當年作為冒險動作電影開山鼻祖的驚艷之感,能看但遠不夠看。
作為同樣提及納粹余孽的故事其中一些橋段總讓讓我聯(lián)想到了《美國隊長》中的九頭蛇/紅骷髏/宇宙魔方等元素,或許類似的內(nèi)容總是很難逃出這些模式吧。作為反派的拔叔很有派頭,穿12號體恤衫的爆炸頭小鬼有那么點皇家馬德里傳奇左后衛(wèi)馬塞洛的意思~ 感謝片尾海倫娜的那記拳頭,讓幾經(jīng)波折后借由命運轉盤的魔力最終得以親眼見到偉大的阿基米德后的印第安納·瓊斯博士沒有客死公元前,回到了妻子身邊享受退休生活,奪寶奇兵系列的傳奇故事也終于圓滿落幕了。 伴著永載影史的經(jīng)典主題曲,向有始有終的冒險動作片鼻祖致敬,7分/3?半。
戈達爾說過“電影是造夢的藝術”那何為造夢?什么電影在造夢,哪些電影有又沒在造夢呢?
最近我看完了《星戰(zhàn)》系列,剛好歷史上重要的一個造夢系列電影《奪寶奇兵》也迎來了謝幕,就想聊聊美國電影里常有的造夢屬性?!缎乔虼髴?zhàn)》整個系列下來雖然還是趨近于常規(guī)且平庸的模板式特效大片的,但開啟系列的前面幾部也就是正傳和前傳是真的能把人帶入其世界的。特別是《星球大戰(zhàn)1》在沒有華麗特效下,仍營造出了美麗的外星世界與怪奇的外星生物,讓眼球不停的跟著有限的銀幕到處轉。讓我切實體驗到了電影中的“造夢”是怎樣一回事。
從盧米埃爾兄弟拍攝公映的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啟程出發(fā),電影由此開啟了造夢之旅。1911年好萊塢搭起了第一座攝影棚這就就被稱作“夢幻工廠”使全世界的人都向往這里,希望自己成為下一顆冉冉升起的巨星。大衛(wèi)·格里菲斯拍的《黨同伐異》以宏大的場面、精致的布景造就出史詩的篇章。這讓人們看見了僅存于史籍壁畫上的奇觀,看見了腦海中從不曾想象的畫面。電影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造夢之旅就在這這一刻開始,使往后人們不停的編織自己的電影夢
緊隨其后美國制片廠工業(yè)開始興起,其壟斷地位使當時電影產(chǎn)出都屬大制片廠名下。因為在當時不見得是件壞事,在有大公司在后頭做保障的情況下,所以美國開始不斷地產(chǎn)出各類電影。在那當中也誕生了兩位默片時代大師:巴斯·特基頓、查理·卓別林,兩位對于電影行業(yè)的藝術貢獻無疑都是巨大的,關于造夢方面也是各有千秋?;D更注重電影形式上的東西,就是對服化道動作場景設計這些更考究,所以基頓給予的夢是畫面上的驚奇,拍攝創(chuàng)造一種不常見的刺激影像。而卓別林截然相反更注重于情感內(nèi)核中的輸出表達,雖然給我們看的場面上大多普通,但內(nèi)容是實實在在的創(chuàng)新,拍攝編寫的是人們在夢中也想象不出的故事??蓱z的他們倆命運卻相同得如此悲慘,有聲電影的出現(xiàn)沒有使至兩位大師完全淪落,但在其逐漸的發(fā)展過程中,也是在宣告著他們兩位默片大師的時代終結了!
電影中聲音的出現(xiàn)創(chuàng)作有了新的開花結果的可能,首先就是誕生了恐怖、黑幫、西部、歌舞、動畫這五種電影類型,這幾種類型也標志著關于美國在電影造夢前路上的一望無際了。特別是關于歌舞和西部片這兩種類型可以說是造夢電影的里程碑,全部的人們幻想夢想著成為生活在電影中的世界或成為電影中的某個主角。因為歌舞片總是有著動聽的音樂,人們身著華麗服飾身處繁華大道,西部片的故事總是刺激驚險的冒險,大漠敞亮風光總能一覽無余,幾近接近的時代也總存一點懷念悵失感。西部和歌舞片放在現(xiàn)在已是懷舊的文化,但在當時可是風靡了第一個好萊塢黃金年代30多年的流行產(chǎn)物,可惜隨著時間流逝與歷史變遷這是必然結果。阿爾弗雷德·希區(qū)柯克公認的懸疑片第一大師,他的電影故事樸實無華、場景道具簡單普易,但時常能在他的電影中如夢般迷惑。希區(qū)柯克總是讓他電影處在緊張氛圍中,這也是他擅長做的,因為他是鏡頭轉變與剪輯銜接運用得最巧的大師,簡直是電影技法的造夢者。但希區(qū)柯克之后往后十余年美國電影好萊塢因為戰(zhàn)爭政治因素也好制片廠壟斷體系暴露問題出來了也好總之沒有任何新的形式的電影產(chǎn)出,電影人也都是已經(jīng)產(chǎn)出過好作品的那幾位斯坦利·庫布里克、約翰·福特、霍德華·霍克斯、奧遜·威爾遜等,反倒歐洲、日本等地區(qū)的電影開始日漸輝煌了起來,但這不在本次閑聊的范疇??墒堑氖窃诿绹萌R塢最黑暗的十余年內(nèi),卻有制作出了一部影史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也是有關“造夢”的電影《2001太空漫游》!全片無一特效鏡頭卻仿佛把那些看過電影的人送上了太空。其影響后世深遠,許多導演都是因為看了這部電影而走上導演之路或激發(fā)了導演之情!
70年美國因為越戰(zhàn)創(chuàng)傷移居移民等多種原因誕生了一群尋求身份認知的激進電影分子,他們被后世稱為“電影小子”他們革新了好萊塢電影的形式風格,他們帶領著好萊塢走進了新的黃金時代。他們是看著那些眾多造夢形式電影長大的一代,也是一下代的造夢使者。當中最有名氣的: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斯·科波拉、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這幾位,也是開創(chuàng)了最好的美國夢的。馬丁書寫了一篇跟不上時代的迷惘人的死亡英雄夢,科波拉引領人們一同找尋自身與這個時代相融的方式,斯皮爾伯格和盧卡斯是不斷編造出有關想象力的奇夢。斯皮爾伯格《大白鯊》率先創(chuàng)建了人的恐懼感,再由《侏羅紀公園》升華其恐怖的形式;《ET》與《AI》探尋人與未知生物的公識共存性也讓存在腦中的想象具象化。盧卡斯在《星球大戰(zhàn)》讓人們領略太空奇幻,造就影史最賣座系列與激發(fā)后來一堆電影人的興趣。都是一部星戰(zhàn)吃一輩子,但其實印第安納·瓊斯也是盧卡斯創(chuàng)造的人物,只是斯皮爾伯格很難有連續(xù)幾部系列電影都是他指導,所以都認為《奪寶奇兵》該屬斯皮爾伯格,論第一原創(chuàng)的話還是盧卡斯,雖然他倆好友都無所謂的?_?后來再一造夢巔峰電影人也是最后一位當屬詹姆斯·卡梅隆,他受《太空漫游》啟發(fā)因《星戰(zhàn)》踏上征途,編造了有關愛情、歷史、奇幻、科幻多種多樣的夢境。特別是《終結者》《泰坦尼克號》《阿凡達》在特效技術上的創(chuàng)新具有極大進步意義。在這70末80年代中間還有一些意義非凡的有關造夢的電影《異形》《銀翼殺手》《回來未來》,但是和后續(xù)《哈利波特》《指環(huán)王》等系列都是制片廠體系下的經(jīng)典之作。90年代還有皮克斯的動畫電影造夢之出現(xiàn)崛起由《玩具總動員》開創(chuàng)動畫3D技術效果。再到現(xiàn)在就是屬于超級英雄電影的造夢時代了漫威、DC,這些盡管是非真心制作的作品,但也是確確實實的帶人走進另一個架空世界,但現(xiàn)在也走下降趨勢了,老IP翻舊牌,總之現(xiàn)在都在等待一種新的給觀眾編制夢境的電影。
造夢當然是不止這些美國電影的,歐洲迷幻浪漫的超現(xiàn)實主義亞洲回首過往的現(xiàn)實主義都可以說是造夢電影,但這我只能粗略的聊聊美國好萊塢的造夢。
造夢可以是聞其未聞,可以是現(xiàn)其曾經(jīng),但重要的是能進入其電影的世界做一場短暫的夢,那即造夢!
如果大家喜歡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南山匣子
昨天排了六個半小時沒有排進首映禮,但看了今早八點半場,開頭鼓了好幾次掌,不錯的商業(yè)片。結束后成功蹲到了harrison的合影和簽名(他人太好了??)以及phoebe 麥子叔。麥叔怎么專業(yè)反派啊。不知道被哪個小媒體抓住采訪說Harrison Ford is perfect as always。條件反射開始思索迪士尼park里的奪寶奇兵ride可以怎么改造了。
很不錯的商業(yè)片,會把整個系列補全。剛看完電影就和Phoebe合影,爽!
#Cannes2023-4 如何在當代語境下妥善處理原作系列中的東方主義和性別主義是新作首當其沖的問題。PWB的智慧型性感絕對是片中的一抹亮色。棍棒追逐戲奇觀如騎馬橫穿紅白藍飄舞的游行和紐約地下鐵依然是該片最值得稱道的部分。缺點是片長過長,動作戲過密,劇情多少有點懷舊元素打卡的流水賬。Indy想留在過去,但是卻不得不面對一路向前的時間,就如同該片本身。為了Indy的體面退場和反戰(zhàn)主題還是要多給一星的。
76th戛納|很套路的爆米花,關鍵我還沒啥情懷,就,大部分都挺無聊的但是導演讓麥子講德語??還穿n粹軍裝誒????
前排!
closed之后居然還是成功被放進去了,無英語字幕。火車、三輪車、飛機,動作戲好長好多,三輪車都踩冒煙了,我實在太困了…好笑的是一些破功時刻,比如上一秒高喊印第安納瓊斯!下一秒老頭險些被車撞;上一秒揮鞭很帥,下一秒周圍人掏出一堆槍…